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市 XX区 XX建材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公章):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 二 O 一 四 年 四 月 XX 省化工研究院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明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 建设 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 建设 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 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建设项目 环评文件: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类别:新建 委托单位: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 编制单位: XX 省化工研究院 评价证书:乙级,国环评 证 乙字第 1716 号 院长、法人代表:田言 项目负责人:王治峰 项目技术审查:王海霞 报告表编制人员 姓名 职称 编写内容 上岗证书号 签字 王治峰 高 工 产业政策 B17160030300 王海霞 高 工 工程分析 B17160071000 齐 麟 工程师 环境影响分析 B17160011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 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15 评价适用标准 .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主要污染工序 . 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0 环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 . 2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8 结论与建议 . 29 附件:附图一 建设项目地理位图; 附图二 厂区平面布置图; 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土地证明; 租赁协议。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 法人代表 华树威 联系人 华树威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王岗镇卫星村 1 号 联系电话 15840236485 传真 邮编 15000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王岗镇卫星村 1 号 立项 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C2924 泡沫塑料 制造 占地面积 5200m2 建筑面积 2550 总投资 (万元) 20 环保投资 (万元) 6.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32.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 2014 年 5 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的由来 伴随着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对苯板的用量在不断增大,苯板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 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前提下,提出了“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建设项目 ”,并委托我院为其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在现场踏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编制完成 XX 市 XX 区 XX 建材厂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表客观的分析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的措施 ,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不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所列 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范围以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因此,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建 设可行。 三、工程内容 1、选址及总图布置情况 ( 1)选址 本项目拟选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 XX 区王岗镇卫星村 1 号 , 土地类型为工业用地,该处原为砖厂,现已停产闲置多年,本项目租借砖厂闲置厂房 3 进行建设。 拟选厂址东侧与拉筋厂相邻,南侧与道路相邻,西侧与乡村道路相邻,北侧与压力罐焊接厂相邻。拟选建设地点位于市郊,周围有少数几家企业,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 2)厂区平面布局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5200m2,建筑面积为 2550m2,厂区总图布置情况见附图 2。 2、建设内容 本 项目主要构筑物包括生产车间、库房和办公室,详见下表。 表 1 构筑物组成一览表 分类 构筑物名称 使用面积 ( m2) 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1500 利用租借厂房进行布置。该厂房为 1层砖混结构,高度约为 10m。内安装有苯板生产线一条,主要设备有预发机、成型机、切割机,苯板生产规模约为 8000m3/a。 租赁 储运工程 库房 1000 用于存放原辅材料和产品 租赁 生活和办公设施 办公室 50 租赁 环保工程 旱厕 采取防渗措施,用于收纳生活污水 已有 依托 集气罩 在苯板生产设 备上方安装集气罩,对产生的含有非甲烷总烃的工艺废气进行收集,效率高于 90%。 新建 活性碳 吸附装置 对车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新建 布袋除尘器 对苯板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净化收集 ,除尘效率高于 99%。 新建 公用工程 采暖 项目冬季不生产,生产车间无需供暖,办公室留守人员供暖由电热设备提供。本项目不建立燃煤供暖锅炉。 给水 项目用水由自备井提供 , 水质水量可靠,满足项目用水需求。本项目运行 4 期间用水量约为 0.25t/d, 37.5t/a。 排水 生活污水进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 。项目运行期间仅有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量为 0.2t/d, 30t/a。 供电 用电由市政电网提供,约用量 5 万度 /年 3、原材料与产品方案 原材料:本项目原料是 EPS 颗粒(可发性聚苯乙烯),原料全部外购,用量约 160t/a。 原料理化性质:可发性聚苯乙烯通称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系共聚物,是一种树脂与物理性发泡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 白色珠状颗粒,相对密度 1.05。热导率低,吸水件小。耐冲击振动、隔热、隔音、防潮、减振。介电性能优良。溶于丙酮、醋酸乙酯、苯、甲苯、二氯乙烷、氯仿、不溶于乙醇、正己烷、环己 烷、溶剂汽油等。 项目将按照客户订单的生产规模购买原料, EPS 在进厂后暂存在库房,可以比较快速的转化成产品,厂区内 EPS 的存量很小。 EPS 颗粒用 25kg 规格的塑料袋包装。 辅料: 发泡剂为碳酸氢钠 (小苏打) ,使用量 20t/a。 碳酸氢钠 理化性质: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 2.15。无臭、味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因 水解 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 受热易分解,在 50 以上迅速分解,在 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 分解 。 溶解度 : 7.8g, 18 ; 16.0g, 60 。 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是苯板,产量约为 8000m3/a。 四、公用工程 5 1、给水 本项目用水由厂区内一眼自备井提供,其单井涌水量为 60t/h,供水能力为 1440t/d,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 项目建成投产后无工艺用水,只有职工生活用水。根据劳动定员计算,项目新鲜水消耗量为 0.25t/d,年用水量为 37.5t。 表 2 建设项目水量计算表 用水环节 用水量 用水频率 用水量 备注 生活用水 25L/人 天 间断 0.25t/d 37.5t/a 10 人 2、排水 拟选建设地点不在市政排水管网覆盖范围之内,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已有的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处理。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0.2t/d、 30t/a。 3、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电网提供,电源稳定可靠,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要求。根据生产设备用电负荷计算,项目用电量约为 5 万度 /年。 4、热、暖 本项目不建立燃煤供暖锅炉。生产用热由生产设备中的电热装置提供,项目冬季不生产,生产车间无需供暖,办公室冬季留守人员的供暖由电热设备提供。 五、生产设备 本项目生产设备有原料预发机、板材成型机和切割机,详见表 3。 表 3 本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原料预发机 EPS-70 1 台 2 板材成型机 EPS-3000 1 台 3 切割机 1 台 6 六、人员编制与劳动制度 人员:项目劳动定员为 10 人,建成后面向社会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劳动制度:项目季节性生产,生产周期为每年的 610 月,约 150 天 /年,工作制度为白班 8 小时,生产时长为 1200 小时 /年。 七、工程进度安排 本项目利用现有闲置厂房进行生产,现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毕,施工期主要进行环保设施的安装,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待项目通过环保审批手续后即将施工建设,预计 2014 年 5 月投入试生产。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 问题 本项目租借厂房建设,已有厂房长期闲置并未投入使用,因此无污染物排放,所以评价在此不对原有污染源情况进行分析。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位于 XX 市 XX 区 ,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268 至 1269 ,北纬 4526 至 4529 。 XX 区总面积 182.87 平方公里,占 XX 市城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东与道外区(原太平区)毗连,南邻香坊区,北以哈长、滨北铁路线与道里、道外两 区分界,西南部隔运粮河与双城市相望。 二、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地面标高 146.3-185.4m,为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嫩平原沉降带东南缘,自中生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沉降,沉积了大量的巨厚的白垩纪地层。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亚粘土、灰色亚粘土、砾子粗砂,地层构造简单,上部褐黄色亚粘土层基本稳定,属中等压缩性土;下部砾子粗砂呈中密 -紧密状态。场地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属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为砾子粗砂,厚约 15m,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5.6-17.05m 左右,受大气降水补给及毗邻的松 花江地下水径流补给,主要向阿什河低漫滩渗流。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无结晶性浸蚀和分解性浸蚀。本地区地震烈度低于 6 级。 三、水文情况 XX 市依江傍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主要有一江、二河、三沟。松花江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是 XX 水系主干,其次是阿什河、运粮河及马家沟、何家沟和信义沟。 松花江是流经 XX 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松花江 XX 江段从四方台至大顶 9 子山全长约 70km。通常每年的三月底或四月初,由于冰雪融化,江水开始上涨,到 5-6 月份出现春汛。春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 20%。夏秋季节,雨水集中形成夏汛和秋汛。汛期中 7-9 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 60-70%。每年 11 月初江水开始结冰,冰期约 5 个月。据 XX 水文站提供的松花江枯水期水文资料,松花江枯水期平均流量 Q=166.6m3/s,保证率为 90%。 四、气候气象 XX 市属于半湿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西北气流控制,而且也受东部鄂霍次克寒流影响,因此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多受太平洋西伸北跃西南气流的影响,炎热多雨。春秋两季短促,多风且干燥。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3.6 ,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19.1 左右,极端最低温度 -39 ,全年有 5 个月的月平均 温度低于 0 ;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 22.7 ,极端最高温度为 38.9 ;最大冻土深度为 1.99m;结冰期 150 天左右,采暖期 180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523.3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 1058.7mm;最大积雪深度 41cm;年日照时长 2512.1h;年平均相对温度约 60%。 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南南西风。夏季多西南和偏东南风,冬季多偏南和偏西风。春季(四月份)风速最大,最大风速达 24.3m/s,夏季风速最小,出现在八月份。年平均风速为 3.1m/s。全年静风频率为 12%。 初步调查资料表明,目前评价区 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SO2、 NO2污染物指标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 TSP 冬季时某些地点略有超标,评价区不属于二氧化硫控制区及酸雨区。 五、生态环境 10 XX 全市植被以地带性植被红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草原和农田植被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森林植被,森林覆被率达42.39%,辖区内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植物 950 余种,以松花江为界,江北植被属小兴安岭植被亚区,江南属长白山系张广才岭植被亚区。本区地带植被可分为江松阔叶混交林,次生演替阶段的珍贵硬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杨 桦林五大类型。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 XX 市是 XX 省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东北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是著名的北方旅游城市,素有 “冰城 ”之称。全市总面积 53067.95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1660.25 平方公里。 XX 市有 8 个区,有 3 个县级市, 7 个县,112 个建制镇, 1153 个乡, 80 个街道办事处, 118 个镇辖办事处, 1487 个市区居委会, 876 个县城居委会, 3516 个村委会。 全市总人口 963.45 万人,其他人口 12.18 万人。男性人口 490.17 万人,女性人口 433.45 万人,市区人口 337.69 万人。 XX 区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等 33 个少数民族,他们为 XX区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XX 区人口总量 932, 174 人,出生率3.60 ,死亡率 3.29 ,自然增长率 0.30 ,农业人口 66, 587 人,非农业人口 865, 587 人。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 XX 市是 XX 省省会,是 XX 省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 11 中心城市,并且是冬季冰雪旅游的著名城市。 XX 市交通、能源、邮电、通讯、供电 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市区环境卫生整洁;商贸、旅游、娱乐、饮食服务独具特色;金融业、保险业、信息咨询业、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迅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XX 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几年来,哈市正在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其中医药、汽车、食品和电子信息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7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2.6%,其中:医药工业完成产值 64.1 亿元,增长15.8%;汽车工业完成产值 84.0 亿元,增长 13.5%;食品工业完成产值 108.5亿元,增长 4.1%,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 1101.0 亿元。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哈市正在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化工五个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哈市正在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化工五个支柱产业。 2002 年,国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232.1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99.6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433.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599 亿元。 XX 区是 XX 市 的中心城区,区域内党政军机关集中,是 XX 省的政治中心。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都座落在 XX 区,有中省直单位 78个,市直单位 11 个。其次区域内文化教育资源多、科技力量雄厚。有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 31 所各类大专院校(其中全日制大学 11 所), 30 所中等专业学校,哈焊接所、兽研所等 56 个科研院所,各类专业人才 11 万余人 12 (其中,院士 26 名,博士导师近 1000 名),约占全市科技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科技成果转化近千项。 XX 区是全省、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家经营的必争之地,全市五座对外开放的宗教寺庙、教堂 ,有四座座落在 XX 区。宏伟壮观的西方欧式建筑与古朴典雅的中国东方建筑浑然一体,竞相呼应,构成了别具一格的 XX 建筑特色和地方风貌。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是 XX 区区域的特点之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使 XX 区成为面向全国、辐射全省的商品集散中心,有大中型商服企业 280 家,金融单位 77 家,文化娱乐场所 744 家。区域内的秋林公司、远大购物中心、百货大楼、大世界商城、松雷商厦、华清池、南极冷饮厅、千手佛等娱乐中心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奋斗副食品商场是全国第二大副食品商场,国贸城 、红博地下广场、人和地下商业街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下商业街。还有哈西服装城、新吉商城、鞋业市场等各类市场 33 个,摊区 42 个。 三、基础设施现状 XX 市现有高等院校 24 所,在校学生 6 万人;各类科研机构 350 多家,科技人员 28 万人,科技教育实力列中国大城市的第七位。 XX 市作为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拥有多学科、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拥有各行各业熟练工人近 200 万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XX 在历史上就曾经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城市。近年来地方贸易发展迅速, “XX 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 ”和 “XX 冰雪节经贸洽 谈会 ”每年举办 13 一届,形成了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优势,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及内陆沿海发达地区打入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是东北亚地区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的最佳地点。 四、交通运输 XX 机场是国际重要航空港,通航 40 多条国内外航线; XX 港是国家八大内河港之一,沿松花江经 XX 可直接出入日本海; XX 火车站处理 5 条铁路干线交汇点上,西北接西伯利亚铁路直通欧洲,向东连接俄罗斯拉迪沃斯托克,南下可达北京并连接国内各大城市与世界各地往来; XX 高速公路直达北京、大连、大庆等, 7 条主要公路呈放射状通往东北各地。 XX 市是 中国内陆开放的中心城市、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城市,享受国家赋予的一系列倾斜政策,特别是 XX 设有经国务院批准的 “内陆港 ”,是中国内陆城市的第一个内陆口岸,是没有海岸的港口城市,集装箱货物可直接入港出关,出港出关,弥补了没有海港的不足。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14 地下水、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现状 根据 XX 市环境质量概要( 2012), XX 市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 319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87.2%。 2012 年环境空气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 0.094 毫克 /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均值为 0.036毫克 /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 0.047毫克 /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本项目位于哈市 XX 区,距离其最近的监测点位学府路监测点, 根据2012年 学府路 监测点监测结果 NO2为 0.052mg/m3、 SO2为 0.032mg/m3、 PM10为 0.101mg/m3。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二、水环境现状 2012 年松花江 XX 市段朱顺屯、阿什河口下 、呼兰河口下 、大顶子山 、摆渡镇、牡丹江口上六个 监测断面 的 监测指标。 各断面均为类,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 3 个断面的水质优于水体区规划目标。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化生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 5.32 毫克 /立方米、 0.791 毫克 /立方米、 2.80 毫克 /立方米、 17.9 毫克 /立方米,均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三、声环境状况 该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根据 2012 年环境质量概要可知, XX 区区 15 域噪声为 56.0dB( A) ,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二 级标准 。 拟选厂址所在地周围无高噪声设备,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拟选建设地点处于 XX 市郊, 周围无自然保护区 、 文物古迹 ,以 16 及医院、学校和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运行后应达到的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如下: 一、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保护 项目区 环境空气质量。 二、声环境保护目标 控制噪声源强、保护厂界声环境质量。 三、水环境保 护目标 做好生活污水的收集工作,杜绝废水散排,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表 4 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保护目 标 方位 厂界距离 人口 规模 影响 因素 保护目标及其级别 1 环境空气 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 厂界噪声 厂界 1m 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 2008) 2 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17 质量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3、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区标准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 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 XX 省人民政府令第 23 号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3、 XX 市人民政府令第 44 号 XX 市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4、 XX 市人民政府令第 6 号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 的决定( 2012 年 8 月 17 日) 5、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主要污染工序 工艺流程简述 18 1、原料预发 将原料(聚苯乙烯颗粒)送入到原料预发机中 ,利用电热设备加热 进行 原料 预发,预发好的聚苯乙烯颗粒通过管道风力输送到 成型机中进行下一步生产 。 2、成型 将预发好的聚苯乙烯颗粒送入板材成型机中 ,并且向其中加入小苏打,通过电热设备加热后,小苏打 在 50时 分解出 CO2, CO2 作为发泡剂使得聚苯乙烯颗粒膨胀,经成型机挤塑成型后可以得到初级 苯板产品。 3、切割 利用切割机将成型机中出 来的初级苯板产品切割成用户需要的尺寸后即得到本项目的最终产品,产品在库房内贮存,定期外运出厂。 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1。 预 发聚 苯 乙 烯 颗 粒挤 塑 成 型小 苏 打废 气切 割粉 尘固 体 废 物产 品图 1 生产工艺流程图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本项目为租借厂房建设,施工期的工程内容主要是 环保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对环境影响较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因此本评价不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二、运行期 19 本项目运行期间主要污染工序如下。 1、废水 本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运行期间产生的废水是生活污水。因 项目没有水冲式厕所所以生活用水量较少,约为 25L/人天。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取 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0.2t/d, 30t/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300mg/L、 BOD5: 180mg/L、氨氮: 30mg/L。 表 5 本项目废水统计一览表 分类 用水量 排放 系数 废水产生量 主要污染物浓度 ( mg/L) 污染物产生量( t/a) 生活 污水 0.25t/d 37.5t/a 80% 0.2t/d 30t/a COD: 300 BOD5: 180 氨氮: 30 COD: 0.009 BOD5: 0.005 氨 氮: 0.001 2、废气 ( 1)非甲烷总烃废气 通过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可知, 聚苯乙烯颗粒在预发、成型的过程会因受热释放出少量的工艺废气。 废气在预发机、成型机的位置产生,是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产生后集中在车间内,代表性污染物是非甲烷总烃。通过类比调查,非甲烷总烃废气的产生量约为物料总量 5%,因此非甲烷总烃废气的产生速率约为 6.7kg/h;通过类比调查,非甲烷总烃的废气产生浓度约为 200mg/m3。 ( 2) 粉尘 苯板的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的产生量约为加工物料的 0.1%,即 0.16t/a,粉尘的产生速率约为 0.13kg/h,粉尘在切割机处无组织排放,根据同类项目的类比调查,粉尘的产生浓度约为 600mg/m3。 3、噪声 20 主要噪声来自生产时用到的风机、水泵 和切割机 等设备,噪声较低。根据同类设备类比调查,设备噪声源强详见表 6。 表 6 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1 鼓风机 8090dB(A) 2 引风机 8090dB(A) 3 水泵 8595dB(A) 4 切割机 8090dB(A) 上述噪声对厂址周围环境将造成一定影响。 4、固体废物 ( 1)工业固废:苯板切割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为本项目的工业废物,根据项目的生产规模估算,产生量约为 1t/a。 ( 2)生活垃圾:根据职工人数估算,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5kg/d、 0.75t/a。 ( 3)废活性碳:项目将利用活性碳吸附装置对车间产生的含非甲烷总烃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产生废活性碳约 1t/a。 ( 4)废包装袋:聚苯乙烯颗粒利用塑料袋进行包装,生产时将产生约3200 只 /年编织袋。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产生量 21 类型 浓度 产生量 浓度 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预发机 非甲烷总烃 200mg/m3 6.7kg/h 80mg/m3 2.4kg/h 成型机 切割机 粉尘 600mg/m3 0.13kg/h 6mg/m3 1.3g/h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COD 300mg/L 0.009t/a 排入防渗旱厕 定期清掏 BOD5 180mg/L 0.005t/a 氨氮 30mg/L 0.001t/a 固体废物 车间 边角废料 - 1t/a - 1t/a 职工 生活垃圾 - 0.75t/a - 0.75t/a 活性碳吸附装 置 废活性碳 - 1t/a - 1t/a 生产 废编织袋 - 3200 只 /a - 3200 只 /a 噪声 鼓风机、引风机: 8090dB(A) 水泵: 8595dB(A);切割机: 8090dB(A) 环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 一、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22 1、运行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影响分析 通过环境调查可知,本项目地处 XX 市郊区,不在市政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直接排放,并且因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建立污水处理装置的可 行性不大。结合项目废水产生量小,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对运行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将产生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定期进行清掏、堆肥处理。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散排至地面。 为了避免生活污水在防渗旱厕暂存期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防渗旱厕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建设。 旱厕的建立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要求做好防渗措施,水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也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应符合 GB175 和GB1344 的规定,宜选用水泥强度标号 为 325 号或 425 号的水泥。砂宜采用中砂,不应含有有机物,水洗后含泥量不大于 3%;云母含量小于 0.5%。石子采用粒径 0.5 4.0cm 的碎石或卵石,级配合理,孔隙率不大于 45%;针状、片状小于 15%;压碎指标小于 10%;泥土杂质含量用水冲洗后小于2%;石子强度大于混凝土标号 1.5 倍。本项目所在区域粘土层较厚,粘土层的渗透系数很小,在认真做好工程防渗措施的基础上,生活污水存入 防渗旱厕的 行为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不会因随意散排地面而影响环境,废水排入防渗旱厕中也不会影响地下水, 定期清掏、堆肥的处理方法适合本项目的废水排放特点,可使项目运行后废水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23 2、运行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和影响分析 ( 1) 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工程分析可知,苯板的切割过程会产生粉尘,将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污染。为减轻切割粉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其进行治理。 切割机处的粉尘是无组织排放的,因此应在切割机的 上方安装集气罩对其周围的含尘空气进行收集。 利用引风机将 含有 粉尘 的空气 有序引出, 并 利用布袋除尘器 进行 净化处理 。 通过类比调查,布袋除尘器的粉尘去除效率在 99%以上,经布袋除尘器 处理后排放的粉尘浓度约为 6mg/m3,排放速率为 1.3g/h、 1.56kg/a。 最终通过 15m 高排气筒高空排放。 在采取以上措施对工艺粉尘进行处理后,粉尘排放满足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得高于120mg/m3和 15m 高排气筒的排放速率不得高于 3.5kg/h 的二级排放标准,利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的粉尘不会对厂区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 2)工艺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工程分析可知,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工艺废气是生产装置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废 气。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是: 首先是在主要产生工艺废气的预发机 和 成型机上方安装集气罩,利用集气罩将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废气进行收集,减少无组织排放的程度; 其次是要为车间安装通风、换气装置,在生产时要紧闭门窗,使生 24 产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废气尽可能的集中在车间内,减少向外界的释放。同时利用车间通风、换气装置将车间内含有非甲烷总烃的废气有序的向车间外排放。 在车间通风换气装置的末端安装活性碳吸附净化装置,对车间排出的含有非甲烷总烃的废气进行净化吸收,最后通过车间屋顶排气筒高空排放。排气筒的建立要求是,其出口 位置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15m。 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调查,集气罩的收集效率约为 90%,活性碳吸附装置对非甲烷总烃的吸附效率高于 60%,本项目非甲烷总烃废气经活性碳吸附装置吸附处理后,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约为 80mg/m3,排放速率为约为 2.4kg/h。 在采用活性碳吸附装置对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废气进行处理后,工艺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非甲烷总烃”15m 高排气筒 120mg/m3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 10kg/h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的确定 集气罩的收集效率仅为 90%,因此约有 0.7kg/h 的非甲烷总烃废气以无组织排放的形式向外环境扩散。评价以此为源强来进行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通过软件计算(见下图),计算结果显示无超标点。非甲烷总烃环境质量标准参考以色列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半小时均值 5.0mg/m3;小时均值 2.0mg/m3)。 25 图 2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截图 根据塑料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72-2002)中规定,本项目生产规模为苯板产量 8000m3/a,折算原料用量约为 160t/a,小于 1000t/a 的塑料制品生产规模,因此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 100m。根据现场踏查,厂址 100m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分布,厂址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3、运行期噪声控制措施和影响分析 通过工程分析可知,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