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学习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学习材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动,如何进行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在务工地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党建的重大课题。河北省劳务输出大县魏县探索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建立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中心(站点),在外出党员集中地组建流动党支部,使农村外出务工党员 “出入有家 ”, “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始终与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魏县常年劳务输出 25 万人次,是河北农村劳务输出第一县,也是党员流出(入)大县。统计显示,全县流动党员 1238名,其中流出 1192人。许多外出务工党员一年只回一次家,跟党组织只见一次面,个别的甚至不见面,流出党员的身份和党员意识有逐渐淡化的趋势。为此,县里为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党员发放 “一证双卡 ”,一证就是流动党员证,证明党员身份,掌握其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情况。双卡即流动党员登记卡流动党员联系卡,登记卡登记流动党员个人、家庭、社会关系及生活工作等情况,联系卡记录流动党员和其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络方式及本人 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使流出党员可以凭证参加所在地党组织活动,县委也能借此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信息。 近两年,魏县春节前后都要举行大规模流动党员 “行前教育 ”、 “返乡教育 ”大会,进行党的知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社会公德等方面的 “行前教育 ”。返乡期间,以座谈会或上门走访等形式,听取他们在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学习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外地的思想、工作情况及见闻感受,请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对外出集中、距魏县不远的党员,每季度 “送学上门 ”,由专人上党课,提供学习和实用技术资料。对外出较远、居住分散的党员,组织部利用魏县政务网定期授课,还开通 “流动党员亲情热线 ”,设立 “流动党员亲情信箱 ”,建立 “手机短信平台 ”,党员通过网站发回学习体会。同时,魏县还在流动党员中开展 “组织找党员、党员亮身份 ”活动,镇村党组织每半年派调查组分赴企业和社区,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在所在部门党组织参加活动。他们还抽调 21 名党务工作者组建“编外指导员 ”队伍,与县外流动党支部和县内重点党支部结成对子,进行政策宣讲、学习辅导、收集意见、困难帮扶,帮助流动党员和重点党支部解决实际困难。这样一来,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 “隐性党员 ”亮出了身份,找到了 “娘家 ”,做到了 “外出务工不脱党、人行千里有党 管 ”。不少外出务工党员在流入地建功立业,成了当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结合流出党员分布集中地成立 “魏县商会 ”的机会,魏县相继在浙江、河南、北京、山西、辽宁、天津等地建立了 16 个流动党支部,理顺组织隶属关系。县委组织部还成立流动党员服务总站, 26 个基层党(工)委设立服务分站, 561 个支部设立党员服务点,为流动党员发放活动证、审核和接转组织关系、收缴党费、司法维权、创业指导、扶贫帮困等。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服务站主动与公安、民政、计生、司法等部门联系,为务工党员提供代办、补办各种证件等服务。针对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学习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部分流动党员文化素质 和职业技能偏低状况,行前和返乡后,县委利用县乡党校和职校,分门别类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县政府通过新闻媒体、组织就业招聘会或通过劳务输出部门等,已为 536 名流动党员提供了新就业岗位。 为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最新情况,魏县建立了 “双向 ”沟通制度,即本县与流动地党组织进行信息沟通,在为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证或开具党员证明时,将协助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函寄发到流入地党组织,要求其每年以书面形式向魏县反馈一次党员表现情况,反馈意见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先进评选的依据之一。 外出党员见识广信息灵、致富能力强,不少 人经商办企业形成了规模,县里动员他们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带订单、带朋友回乡兴业,扶贫济困。 2019 年,县里评出 “十大流动党员创业标兵 ”、 20 名 “优秀共产党员 ”,对流动党员中的引资功臣、创业典型政治上重用,经济上重奖,激发他们建功立业、回报家乡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