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快餐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快餐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XX快餐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XX快餐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XX快餐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XX快餐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都景城快餐店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XX 区都景城快餐店 编制日期: 二一 四 年 三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 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主 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名称 : XX市 XX区都景城快餐店 文件类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 单位 : 环境保护部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公章) 评价单位法人代表: 岳建华 项目负责人: 李铭珊(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 A280105216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称 环评登记证或上 岗证书号 职责 签名 幸毅明 环境咨询 助理工程师 A28010151 报告表编写 李铭珊 环境咨询 工程师 A28010521600 技术审核 梁明易 环境咨询 研究员 A28010110900 报告表审定 1 建设项目基本 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都景城快餐店 建设单位 XX 市 XX 区都景城快餐店 法人代表 王珺 联系人 王珺 通讯地址 XX 区燕翔路 221-229 号 101 自编 01、 03 铺之一 联系电话 13610017768 传真 邮政编码 510000 建设地点 XX 区燕翔路 221-229 号 101 自编 01、 03 铺之一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21、餐饮场所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310 绿化面积(平方米 ) 0 总投资 (万元 ) 100 其中:环保投 资 (万元 ) 1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地址 本项目选址于 XX 区燕翔路 221-229 号 101 自编 01、 03 铺之一 。该项目所在地经纬度为 23 4.847 N 113 16.281 E。 地理位置见附图。 (二)项目建设内容 XX 市 XX 区都景城快餐店 是一经营 中式餐饮 服务的餐饮项目(以下简称 “ 项目 ” ), 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2 万元,占总投资的 12%。 项目建筑面积约为 310平方米 主要经营范围是 中式快餐 ,属小型餐饮类型项 目。其选址不属于 XX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中的禁止场所,符合选址要求。 (三)建设方案、规模 本项目共设置餐位 110 个, 项目食品 加工设有 厨房 以及 眀档 区域 (详细设备清单见主要设备清单表 )。项目的油烟废气经由净化处理后 进入 所在大厦附属 内置 烟道排放 ;项目的 自建 三级隔油池 以及 化粪池 处理后排放于市政下水道管网, 已申领排水意见 ,本项目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本项目产生的含油废水可经预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 2001)第二时段的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管网,排向城市污水处理厂。 2 本项目主 要提供 中式 餐饮 ,主要原料为大米、面条、各种肉类蔬菜和饮料。 (四)能 源消耗量 项目运营过程中以电力为主要能源,来自市政电网。餐厅厨房以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不设柴油发电机和锅炉。 (五)用水量 总用水量约 19.1m3/d,主要为生活用水(饮食用水),产生污水排放量约 17.2m3/d。 (六)工作人员、工作制度及营业时间 项目设 110 个餐位;经营时间 7:00-21:00,一年经营 365 天;拟聘工作人员 20 人,均在内就餐但不在内住宿。 厨房一天运行 8小时。 (七)主要设备名称及数量 本项目主要设备 设置 在厨房以及明档 , 具体设备见表 1。 表 1 设备名称及数量 设备 设置位置 名称 数量 厨房 双头单尾炒炉 2 蒸柜 1 双头平头炉 1 烧腊炉 1 明档 肠粉炉 1 四头煲仔炉 1 炸炉 1 (九)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的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 (2011 年本 ),后勤社会化服务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项目属社会服务行业,且项目内使用设备不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以及 2013 修改单中需要限制类、淘汰类目录产品。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规定。 项目 选址不属于 XX 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中的禁止场所,符合选址要求 ; 项目 符合 XX 市餐饮场所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相关 要求 。 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燕翔路 221-229 号 101 自编 01、 03 铺 。 项目四置情况如下:项目东面为 南景园住宅区, 项目 东侧 与最近住宅楼相距约 20 米; 南面为 商铺 ; 项目 西面为 燕翔路,项目 西侧与燕翔路相距约 10 米 ,北面比邻绿化带,绿化带北侧 为 南景园小区 道路以及 商 住楼 ,北侧与商住楼 相距 约 40 米 。详见项目四置图。 项目 位于南景园 商住楼 的 1 层 , 所在 商住楼 高 25 层 , 其中 1-3 层 为商用 , 现在主要 为 汉庭酒店 。 项目附近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区域现有污染源主要来自周围商铺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该区域的污水经由市政下水道排入 城市 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 珠江 XX 河段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珠江 XX 河段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主要污染物 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 级标准要求 。项目边界 4 个监测点噪声测值有 1 个 超过 相应标准限值(详见表 4),主要是项目临近车流量较大的 燕翔路 以及 人流较 大 的南景园小区 造成的,表明项目区域 声环 境质量受交通噪声 、 居民生活声响 影响较大。 4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 XX 区古称“江南洲”,位于 XX 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 XX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 XX 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 XX 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 47.3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 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 XX 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 2000 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 XX 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二、地貌、地质 XX 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往东为一系列略有起伏的岗峦,最高处的圣堂岗海拔 54.3 米。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低丘海拔 一般约 50 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 40 米,主要分步在新村。台涌。石榴岗、仑头一带;另一级海拔约 20 米,分布在南石头。沙溪、康乐、敦和、大塘、赤岗一带。平原海拔 10 米以下,大片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区内土壤主要分三个土类:赤红壤、潮沙泥土和菜园土。 三、气候、气象 XX 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四周环水,气候具有海洋性较强的特点。大部分地区不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年平均气温 21,最热为 7 月,平均气温 28.4,最冷月为 1 月,平均气温 13.3,年温差 15.1。全年无霜期长达 338 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为 1694.1 毫米,降雨量以夏季最多,大 733 毫米,占全年降雨量 43.3%;冬季最少,只有 116.1 毫米,站全年降雨量的 6.9%。一年中各月降雨量以 5 月最多,达293.8 毫米,占全年的降雨量的 17.3%;最少为 12 月,只有 24.7 毫米,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1.5%。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区内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干燥寒冷,夏季吹偏南风,夏季风转换乘冬季风一般在 9 月份,而冬季风转化为夏季风则在 4 月份。4-8 月是夏季风盛行的季节,其中 4-7 月盛行东南风,各月东南风的频率几乎相等,均在 15%-16%, 8 月受热 带辐合带影响,风向转为东风,频率为 11%,前后历时 5 个月。 9 6 月至次年 3 月是冬季风盛行的季节,吹北风,频率从 9 月起逐渐增大,最大频率出现在11 月,达 32%,以后逐渐减弱,前后历时 7 个月。夏季常有台风侵扰,风速可达 28 米 /秒,绝对最大风速大 33.7 米 /秒( 1936 年 8 月 17 日)。 四、水文特征 受珠江水系 XX 河段前后航道环绕,东南部地区河网密布,主要水系有西北部的 XX涌、东北部的黄埔涌、南部的赤沙窖 石溪涌 3 个水网系统。受潮汐影响,雨季容易受到来自北江、西江和流溪河洪水的袭击。珠江 XX 河段受珠江口潮汐的影响, 水流呈每日两涨两退的不规则半日潮,年平均高潮位为 0.77 米,平均低潮位为 -0.61 米。 XX后航道丰水期以径流控制为主,枯水期以潮汐控制为主。本项目产生的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沥滘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汇入珠江 XX 河段后航道。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XX 区位于 XX 市区南部,北部与荔湾、越秀、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荔湾(原芳村)、番禺区相望。区域的主体为 XX 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 2012 年, XX 区辖内有 18 个行政街和 257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全区户籍人口 97.6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0.88 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 10.68,死亡率 6.67,自然增长率 4.01。 一、社会经济结构 XX 区一贯坚持“经济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建区、文化立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实施“优先发展服务业,优化提高工业,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以房地产为龙头,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仓储运输业和高薪技术无污染工业,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发展。 2012 年, XX 区 全区生产总值( GDP)达到 1002.38 亿元,比上年净增 128.7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 12.0%, GDP 增速列 XX 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6 亿元,下降 8.3%;第二产业增加值 162.26 亿元,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837.16 亿元,增长 13.5%。三次产业比重为 0.3: 16.2: 83.5,第三产业对 XX 区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91.6%,拉动 XX 区 经济增长 11.0 个百分点,是推动 XX 区 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教育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通过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高考、中考成绩继 7 续位居全市前列 2012 年 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社区 1 个,市级绿色社区 7 个,区 级绿色社区 16 个, 10家中小学参评市级绿色学校与省级绿色学校。 XX 区共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村 1 个、国家级绿色社区 1 个,省级绿色社区 4 个、市级绿色社区 32 个、区级绿色社区 68 个,国家级绿色学校 2 所、省级绿色学校 24 所、市级绿色学校 81 所,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 100%。 三、文化与文物保护设施 XX 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 XX 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 47.3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 XX 区历史 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时,可追溯至距今 2000 多年前的 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见证 XX 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四、其他 XX 区是 XX 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 XX 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仅是 XX 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接通珠江三角洲各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 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全区, 12 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华南快速干线横贯全区,地铁二三号线通过区内最繁华地段,路桥网络四通八达。 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 项目所在区域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如表 2 所 示 : 表 2 区域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 及执行标准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1 水功能区 珠江 XX河段属于类区域,水环 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2 环境空气功能区 二类区 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GB3095-2012)二级标准 3 环境噪声功能区 2、 4类区 ( GB3096-2008) 排放标准执行 2、 4标准 4 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5 风景名胜保护区 否 6 水库库区 否 7 城市污水处理厂 集水范围 城市 污水处理厂 8 煤气干管区 是 9 是否允许现场搅 拌混凝土 否 10 是否 XX市环境保护条例 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 否 11 是否属于环境敏 感区 否 1、 大 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XX 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 (修订 ),本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其 2000 年 1 月 6 日修改单的二级标准。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通报有关数据表明 , 2012 年, XX 市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 22 微克 /立方米,同比下降 21.4%;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 49 微克 /立方米,同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 69 微克 /立方米,同比持平。按照空气质量 API 评价体系, 2012 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8.4%,与 2011 年同比基本持平。与 2011 年同比,全 9 市 10 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中,全部站点的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均下降或持平; 70%站点的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有所下降或持平; 80%站点的 PM10 平均浓度略有下降。 2012 年,城区月平均降尘量为 4.47 吨 /平方千米月,达到广东省暂行标准,同比下降 3.2%,降尘污染持续减轻。 2012 年,全市空气污染指数( API)在 15 138 之间,环境空气质量属优 124 天、属良 236 天、属轻微污染 5 天,优良天数合计 360 天,比 2011 年增加 3 天,优良天数比例为 98.63%,比 2010 年上升 0.82 个百分点。以可吸入颗粒物 为首要污染物 236 天,比 2010年减少 6 天,以二氧化氮为首要污染物 5 天,比 2010 年增加 4 天。从主要污染物总体排放水平看,全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 0.022 毫克 /m3和 0.049 毫克 /m3,比 2011 年分别下降 15.2%和 7.5%,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 0.069 毫克 /m3,与 2011 年持平。全市 10 个自动监测站点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麓湖、天河职幼等 5 个站点 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比上年有所下降,市五中、市八十六中、商学院、花都师范、广雅中学有所上升。 2、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纳污水体为珠江 XX 河段,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XX 河段水体的水质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IV 类标准。 2012 年 XX 市环境状况通报有关数据表明, 2012 年,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比上一年( 89.63%)上升了 10.37 个百分点。其中,西江 XX 引水、东江北干流、顺德水道、沙湾水道 4 个水源地水质为类,巴江水道、秀 全水库 2 个水源地水质为类,流溪河水库备用水源地水质为类。而在江河水质方面,珠江 XX 河段 2011 年年降水量比 2010 年和常年减少,并缺少引水补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类水质水平,与 2010 年相比,平均污染指数降低 6.12%。 21 项水质评价指标(水温、粪大肠菌群、总氮不参与评价)中有 18 项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1.16 毫克 /升)、石油类( 0.08 毫克 /升)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3.3 毫克 /升)。与此同时,东江北干流水质保持优(类),沙湾水道、流 溪河从化段水质保持良(类),白坭河、蕉门水道、小虎沥水道、凫洲水道水质保持类,与 201 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市桥水道水质则由 2010 年的中度污染(类)变为轻度污染(类),显著好转。 3、声环境质量现状 10 根据 XX市 适用区域划分(穗府【 1995】 58号)中的有关规定,项目所在地属 2、 4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2008)的 2、 4类标准。 本项目 主要营运时间为昼间 ,夜间 基本 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因此,选择噪声监测时段为昼间。 本次噪声 监测方法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要求进行,监测仪器采用 HS6288系列 噪声分析仪 。于 2014年 3月 19日在项目周围边界 1m设立共 4个噪声监测点, 分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4。 表 3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 dB(A) 点位 噪声 Leq 值 dB( A) 监测时段 标准值 dB( A) 东 边 界( 1#) 58.3 昼间 ( GB 22337-2008) 2 类 60 南 边 界( 2#) 69.3 昼间 ( GB 22337-2008) 4 类 70 西 边 界( 3#) 66.3 昼间 ( GB 22337-2008) 4 类 70 北 边 界( 4#) 66.1 昼间 ( GB 22337-2008) 2 类 60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噪声监测点的噪声 Leq值在 58.3-69.3dB(A), 北面 监测点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相应 的 2、 4类标准要求 ( 项目 南 面 、 西面 为 燕翔路 ,执行 4类标准) ,这是由于 项目西侧 燕翔路车流量较大、 南景园 人流量较大 , 总体而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受到交通 噪声 、 居民生活声响 影响 较大 。 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1)水环境保护目标 项 目纳污水体为珠 江 XX 河段 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有关规定,珠江 XX 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的 类标准 。因此,应保护纳污水体 珠江 XX 河段 水质,保护其不因本项目的建成而发生明显变化。 (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根据 XX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 (修订 ),本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应 保证周围大气环境达到保护人群健康和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所需要的环境质量要求,保护该区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兴建而发生明显变化。 ( 3)声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有关规定,项目所在地属 2、 4 类声功能区, 声环境按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之 2、 4类区标准进行保护。 12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执行 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执行 2、 4类 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即 CODcr 500mg/L、 BOD5 300mg/L、 SS 400mg/L、 LAS20mg/L 、动植物油 100mg/L; 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即 CODcr 60mg/L、 BOD5 20mg/L、 SS 20mg/L、 NH3-N 8mg/L、动植物油 3mg/L; 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油烟 2.0mg/m3; 3、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 4 类 标准: 项目执行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项目执行 4 类标准:昼间 70dB(A),夜间 65dB(A) (项目 南 面 、 西面 为 燕翔路 ,执行 4 类标准)。 4、固体废物垃圾执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 1) 废水总量控制指标 排放去向: 城市 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拟建设三级隔油沉淀池对项目产生的污水进行初步隔油沉淀处理再由市政污水管网送到 城市污水 处理厂处理达标排入珠江 XX 河段。因此本项目不再分配水污染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 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油烟废气排放总量控制 为 0.105t/a。 ( 3)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年产生量: 23.725 t/a,必须交环卫部门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安全卫生处置,不得随意排放。 废油脂: 0.421t/a,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运走回收利用。 1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的主要工艺流程为:从外部购入各类食品材料,再进行分类、采摘和清洗,然后进行烹饪,最后出品。 主要制售中式 餐饮 。 “三废”排放物以废水为主,主要为饮食废水,另运营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油烟排放。 油烟、噪声 喧哗声、固废 购买各类原材料 食品粗加工 厨房 /明档 烹调 顾客就餐 饮食废水 餐具清洗 主要污染工序: 一、 建设施工期工序 项 目内无基建工程,其基本经营生产方式和经营设施均已确定。故本评价不再阐述施工期环境影响问题 。 二、营运期污染工序 本项目营运期的污染工序包括:生活污水、餐饮废水;厨房产生的油烟;餐厅营业垃圾、员工生活垃圾及废油渣;营业噪声、厨房炉头、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一)水污染源 1、污水排放量 项目用水主要为饮食废水和员工的生活污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项目设有餐位 110 个,年经营 365 天。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 员工用水量按80 升 /人 日计算 ; 营业面积 400m2以下 , 中餐 服务 用水量按 160 升 /餐位 日 计算,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90 %计算,则 项目污水排放情况见表 4。 表 4 项目 用水及排水情况 表 污水类型 规模 计算系数 日用水量 计算天数 年用水量 年排水量 饮食 污水 110 个 160 升 /餐位 日 17.6 m3 365 天 6424m3 5781.6m3 员工 污水 20 人 80 升 /人 日 1.6 m3 365 天 584m3 525.6m3 合计 19.2 m3 7008m3 6307.2m3 14 2、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由上表可知项目的日 用水量为 19.1m3,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90%计算 ,则项目的日排水量为 17.2m3。污水中主要污染物 为 CODCr、 BOD5、 SS、 NH3-N、动植物油,项目废水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5。 表 5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处理前) 污水 CODCr BOD5 SS NH3-N 动植物油 6307.2m3/a 浓度( mg/L) 600 350 400 20 120 排放量( t/a) 3.78 2.21 2.52 0.13 0.76 (二)大气污染源预测 建设项目 采用管道 天然气 为燃料,属于清洁能源 ,项目 不设备用柴油发电机 及锅炉等设备,无 明显的燃烧尾气排放。项目运营过程中燃气燃烧不充分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须注意正确使用燃气灶具,确保燃气充分燃烧 。 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厨房产生的油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主要油烟产生 的设备 见表 6。 表 6 油烟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炉头 设置 情况 厨房 明档 双头单尾炒炉 蒸柜 双头平头炉 烧腊炉 肠粉炉 四头煲仔炉 炸炉 个数 2 1 1 1 1 1 1 集气罩灶面投影面 ( m2) 8 折算后 项目 基准炉头(个 ) 7.2 烟气量( m3/h) 18000 年产量 (万 m3/a) 5256 油烟产生 浓度 ( mg/m3) 10 油烟产生量 ( t/a) 0.526 本项目厨房 以及 明档 集气罩灶面投影面积约 8m2,按照 每个 基准炉头是其烟罩投影面积 1.1m2计算 , 折算后 项目 基准炉头为 7.2 个 , 烟气量按照 每个 基准炉头 2500m3/h折算 。 (三)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餐厅营业垃圾、员工生活垃圾及废油渣等。 餐厅营业垃圾主要是残羹剩菜、瓜皮果核等, 餐厅营业垃圾按 0.5kg/餐位 日 计, 餐厅营业垃圾产生量为 55kg/d。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人均每天 0.5kg 计算,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kg/d。项目年产 生固体废弃物为 23.725t。 类比可知, 建设项目高压静电油烟处理装置定期清洗产生的油污约 0.421t/a, 该类废油脂属于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编号 HY05 严控废物。根据 XX 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15 办法第三节第 29 条至 34 条,关于“废弃食用油脂管 理”规定,禁止将废弃食用油用于食品加工。因此,该项目必须按照规定,与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签订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协议,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统一收集后交由该签订协议的单位进行处理。 (四)噪声源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营业噪声、厨房炉头、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营业噪声源强在 60-75 分 贝左右,厨房炉头及风机的噪声源强在 70-80 分贝左右。 1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水 污 染 物 含油污水员工污水 CODCr 600 mg/L 3.78t/a 500 mg/L 3.15t/a BOD5 350 mg/L 2.21t/a 300 mg/L 1.87t/a SS 400 mg/L 2.52t/a 400 mg/L 2.52t/a NH3-N 20 mg/L 0.13t/a 20 mg/L 0.13/a 动植物油 120mg/L 0.76t/a 100 mg/L 0.63t/a 大 气 污 染 物 厨房油烟 油烟 10mg/m3 0.526t/a 2mg/m3 0.105t/a 噪 声 营业噪声源强在 在 60-75 分贝左右,厨房炉头及风机的噪声源强在 70-80 分贝左右。 固体 废物 营业垃圾 、 生活垃圾 23.725t/a 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 处理 废油渣 0.421t/a 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项目所在地植被以人工种植草皮、绿化带为主,地表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很小,土壤质量也较好,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树草或生态环境。 正常情况下,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废渣等污染物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不明显。 本项目周围无特别值得关注的国家重要自然景区或较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不属于珍稀或濒危特殊物种的生境或迁徙走廊。 17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项目内无基建、装修工程, 目前建成运营阶段 ,其基本经营生产方式和经营设施均已确定。故本评价不再阐 述施工期环境影响问题。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用水主要为 餐饮 废水和员工的生活污水。饮食污水排放量为 17.2m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Cr、 BOD5、 SS、 NH3-N、动植物油,浓度分别为 500mg/L、 300mg/L、400mg/L、 20mg/L、 100mg/L。项目的 餐饮 废水排入该项目的三级隔油隔渣池进行初步处理 、 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 处理 ,处理后所排放污水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处理后污水排放情况见表8。 表 8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处理后) 废水种类 排放情况 CODCr BOD5 SS NH3-N 动植物油 6307.2m3/a 排放浓度( mg/L) 500 300 400 20 100 排放量( t/a) 3.15 1.89 2.52 0.13 0.63 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限值( mg/L) 500 300 400 20 100 经该三级隔油隔渣池进行初步处理,处理后污水全部排入区域污水管道,汇集到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的二级生化处理。 由于项目污水排 放量较少,污水的水质成分相对简单,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纳污水体影响不明显。 (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采用 管道 天然气 作 为燃料,不设备用柴油发电机等设备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厨房产生的油烟。 厨房产生的废气排放量为 5.256 107m3/a,使用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包括醛、酮、醇及其衍生物等,其凝聚物粒径一般为 0.01-0.1 m,吸入人体不易排出,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并可能引起肺癌等疾病发病率升高。根据类比监测,油烟处理前的浓度约为 10mg/m3。若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则会对外界环 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8 建设单位可采取高压静电油烟处理装置对油烟废气进行处理,治理方式如下: 厨房油烟烟罩高压静电油烟装置处理风机经处理后的油烟废气经 自建独立 烟管排放。 建议高压静电油烟处理装置和风机风量不小于 18000m3/h,经处理后的油烟废气经 接入 大厦配套 内置 烟管引至项目楼顶排放 。同时,确保经处理后所排放油烟排放浓度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的要求,即油烟排放浓度 2.0mg/m3,油烟净化设施去除效率 85%。根据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 HJ 554-2010),经油烟净化后的废气排放 。 如此,该类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明显。 根据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大气环境,降低油烟外排后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项目运营期间要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净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议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运营管理公司定期对油烟净化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保养,以保证各设备良好运行,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方可将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 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有关规定,新建、扩建项目的排放口应按要 求实现规范化。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餐厅营业垃圾、员工生活垃圾和废油渣。 餐厅营业垃圾主要是残羹剩菜、瓜皮果核等,餐厅营业垃圾产生量 55kg/d。员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10kg/d。经营者对此类固体废弃物应设置专门的堆放场,统一收集后及时交由环卫部门处理,避免堆放过久产生异味。 建设项目高压静电油烟处理装置定期清洗产生的油污约 0.421t/a,该类废油脂属于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编号 HY05 严控废物。根据 XX 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节第 29 条至 34 条,关于“废弃食用油脂管理 ”规定,禁止将废弃食用油用于食品加工。因此,该项目必须按照规定,与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签订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协议,产生的废弃食用油脂统一收集后交由该签订协议的单位进行处理。 经上述措施处理后,可基本消除项目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营业噪声、厨房炉头、风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营业噪声源强在 60-75 分贝左右,厨房炉头及风机噪声源强在 70-80 分贝左右。 因此,如果不加强管理,将会给周围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建设单位应做 19 好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尽量选用低噪设备,风机 设备经过减振、消声和隔音等措施。 2合理布局噪声源(炉头、风机),合理安排各单元的平面布置,将噪声影响较大的设备放在远离敏感区域一侧。 3. 合理安排营业时间,严禁在休息时间内营业。 采取上述措施,并加强管理,确保项目各边界噪声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 4 类标准的要求,项目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五)外环境污染对本项目的影响 建设项目附近无工业企业分布,外环境对本项目可能产生影响主要是大气、噪声污染。 20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厨房油烟 油烟 油烟由烟罩收集后经高压静电油烟处理装置处理后 经处理后的油烟废气经 大厦配套烟管排放 。 (风机及净化器的处理风量不小于 18000m3/h) 。 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水 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