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 根据市林业局林字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将我镇年度商品木材生产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下达的木材计划十我镇年度商品木材生产的最大限量,各村要在 1 个月内通知农户(林权所有者),提交申请。 二、把握程序,精心操作。坚持 “两榜公示 ”,计划分配与采伐许可证发放 “双线运行 ”,木材生产计划分配必须与可采伐资源紧密挂钩,不搞平均分配,不分配给无采伐资源的农户,更不能将计划切块分配给加工企业和木材经营商贩。 三、基本原则 年木材生产计划下达和管理遵循如下原则: 1、管理双线运行。木材生产计划按照省 -市 -乡 -村 -户逐级下达,林木采伐许可证由市林业局统一核发。 2、分配两榜公示。各村木材生产计划和农户申请采伐的林木分类排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序表进行一榜公示,对经林业局确认的木材采伐山场进行第二榜公示。 3、指标确保到户。木材生产计划和林木采伐许可证必须分配、核发给林权所有者,不得给非林权所有者的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 4、推行小片皆伐经营,以相对集中连片为原则,小片皆伐经营对象包括:人工商品林、以及遭自然灾害死亡 20%以上,或林相差、林分郁 蔽度 0.3 以下,或林木基本停止生长,亩均蓄积量 3 以下的低产天然商品林。 四、操作程序 1、镇、林业站必须将计划及时分解到可采伐资源的村组,采伐计划一次性下达,各村、组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采伐指标。 2、以村为单位,按照 “分类排序 ”的原则落实采伐指标,以村组为单位 根据采伐申请,符合条件的山场(以小班宗地为单元),林业站实地调查核实 按照分类排序的原则 落实计划到各村组林权所有者和采伐山场。 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分类排序的具体方法: 属皆伐方式的主伐按照林木年龄从大到小依次排序。 属抚育性质的采伐,依造林年龄、间 伐次数多少、从小(少)到大(多)依次排序。 属其他(如低产林的皆伐改造等,按亩均蓄积、郁闭度等从小到大依次排序或统一安排)。 3、实行采伐指标分配两榜公示。 镇将分解到村(组)的计划、经营者申报采伐的林木分类排序表,在公开栏进行一榜公示。 一榜公示后,报林业局审核确定,再对拟采伐山场进行二榜公示,一二榜公示期均为七天。 公示结果报局备案,并接受群众和相关部门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4、采伐证发放。林农向林业站申请采伐许可证,同时应提交林权证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复印件,林业工作站按照林木采伐管理的规定进行审核, 报批发证。 五、具体要求 1、各村组要严格执行禁伐天然阔叶林的规定,不得安排天然阔叶林的采伐,确因征占用林地,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需采伐天然阔叶林的,要上报市林业局。 2、受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林木的采伐,报市局审批。 3、对非林地上种的杨树、桉树、泡桐、泡木、苦梗、柳树、池杉、香椿、枫杨等速生树种,取消采伐计划管理,允许林权所有者依申请采伐,市林业局根据林权所有者申请,实地验收给予办理林木采伐和放行手续。 4、镇林业站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协助镇村做好计划分配和落实到户的工作,严格审核采伐申请,深入实地 进行伐区审核,依法核发采伐许可证,加强伐区监督管理,对工作渎职、失职、管理不力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各村及林业站要特别注意纠纷山场不得安排采伐计划,对公益林商品木材生产计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区级铁路、公路、河流、水库、湖泊周围的林木不得批砍。 6、着力推行 “二承诺一保证 “制度,即林权所有者作为伐区责任人,在申领采伐证时要与林业站签订 “凭证采伐作业承诺书 ”,承诺按采伐证规定的面积、四至范围实施采伐,不越界采伐;在办理采伐手续时,要与林业主管部门签订造林更新合同,承诺在采伐的当年或九年内完成新造林任务,确保 “采伐一片、更新一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