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政办林地保护规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市政办林地保护规划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优化林地结构,提高林地效益,科学管理林地,促进全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级部署,经市政府研究,现就在全市开展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目的和任务要求 这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主要是对全市各类林地区划、森林资源、公益林界定等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论证,搞好基础调查、资料收集、专题研究,查清森林资源数据,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机制,为今后全市林业发展和保护利用林地提供依据。工作重点是明确林地范围、功能,科学界定保护等级和质量等级。规划编制工作从 7 月 20日开始,到年底前完成,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要在年底前完成。 二、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协调原则。正确处理林地保护与利用、林地保护与经济发市政办林地保护规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展的关系,促进林地的科学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 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注意与上级规划相衔接,与全市有关规划相协调。 (二)广泛参与原则。既要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扎实做好基础调查、资料收集、专题研究和政策建议等工作,又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镇村、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三)注重落实原则。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积极保护现有林地,适度补充林地,科学利用林地,将已有林地和林业发展用地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镇村、到山头地块,建立起符合国家标准的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 三、工作步 骤 (一)落实规划基数( 7 月 20 日 8 月 31日)。以最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依据,以林相图为基础,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做必要的补充调查,落实基准年的规划基数。 (二)研究具体问题( 9 月 1日 9月 30 日)。研究林地保护管理政市政办林地保护规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策、建设用地需求及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措施、林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林地补充来源规划,落实规划实施保障等。 (三)确定规划框架( 10 月 1 日 11 月 20 日)。明确未来林地保护利用的基本战略,确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主要目标和相应控制性指标,提出保护利用措施,按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 划文本格式,形成规划框架。规划框架经市林业局评审后报省林业局审定。以审定同意后的规划框架为指导,确定优化方案,编制规划文本、相关说明、规划图表、综合研究报告等规划成果。 (四)抓好规划论证( 11 月 21 日 11 月 30 日)。征求市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对规划目标及林地规模、结构、布局和相关政策等进行重点论证,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五)报批规划成果( 12 月 1 日 12 月 20 日)。规划成果报市林业局评审通过后,报省林业局批准。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林地意识。充分运用 电视、广播、市情等媒体,采取办专栏、专版等形式,广泛宣传编制和实施林地保市政办林地保护规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意义,宣传保护森林和林地的法律法规知识,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精心组织,确保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市林业局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搞好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保障技术支撑;要加强监督检查,完善林地监测、评估和统计制度,保证编制工作顺利开展。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从 7 月 20日开始,要安排 2 名技术人员,分组搞好林地资源调查,到 8 月 20日完成调查。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城建局、农业 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产芝水库管理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三)严格要求,确保规划成果质量。要严格按照市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规定进行规划编制。工作中,对已有林地区划、森林资源调查、公益林界定等成果,要认真核实、充分论证,确保基础数据和资源的真实完整、准确有效。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进行专题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四)完善规划体系,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做好衔 接。规划经及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严禁擅自市政办林地保护规划通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改变林地性质和范围,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规模,严格执行国家征占用林地定额制度,实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