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XX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XX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XX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XX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XX 市 XX 区 XX 养猪场 年存栏 2860 头 生 猪养殖 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XX 市 XX 区 XX 养猪场 编制日期 : 2013 年 6 月 25 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批复。 环评单位责任声明 XX 市 XX 区环境科学研究所郑重声明: 该环评文件由我单位编制完成,环评内容和数据是真实、客观、科学的,我单位对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XX 市 XX 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2013 年 6 月 25 日 建设单位责任声明 XX 市 XX 区 XX 养 猪 场 郑重声明: 我单位已详细阅读和准确地理解环评内容,并确认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环评结论,承诺将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环评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对项目建设产 生的环境影响及其相应的环保措施承担法律责任。 XX 市 XX 区 XX 养 猪 场 2013 年 6 月 25 日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 XX 养猪场年存栏 2860 头生猪养殖 建设项目 环评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单位: XX 市 XX 区环境科学研究所 (公章) 法定代表人: 胡应成 项目负责人: 何光俊 签名: (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 号 B281600104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名 何光俊 环境评价 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 B28160010400 编制 王俊达 环境评价 技术员 资料整理 叶佩青 环境评价 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 B28160140400 审核 胡应成 环境评价 高级 工程师 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 B28160041000 审定 0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 XX 区 XX 养猪场年存 栏 2860 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 XX 区 XX 养猪场 法人代表 陈 泳 芬 联系人 陈明新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石楼镇大岭村 3 队深水、横坑 联系电话 13902385254 传真 邮政编码 511447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石楼镇大岭村 3 队深水、横坑(土名)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猪的饲养 A03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04052m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5000m2 总投资 (万元) 400 其中 :环保投资 (万 元 ) 7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8.75% 评价经费 (万元) 1.5 投产日期 2004 年 (补办环评)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评价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施行;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年 9 月 1 日施行;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 年 2 月 28 日修正, 2008 年 6月 1 日实施;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9 月 1 日施行;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9 日修订 ,2005 年 4 月 1 日实施;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 1 日施行; (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 年 11 月 29 日施行; ( 8)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HJ/T81-2001) ( 2001 年 4 月); ( 9)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HJ/568-2010); ( 10)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498-2009); ( 11)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粤农【 2012】 140 号) ; 2 ( 12)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 例 (国务院令第 643 号), 2013 年 11 月 。 二 、项目 背景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并提出了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规划 ;又 由于近年来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下滑,猪肉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和生活质量,为全面提高生猪生产,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精神(国发 2007 22 号),支持生猪 的养殖。 XX 市 XX 区石楼镇龙教养猪场 (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项目) 于 2004 年底投产,投产后经营管理良好,有力的支持了国家的产业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该养猪场已于 2004 年底建成投产,需补办环评手续。 为此, XX 市 XX 区石楼镇龙教养猪场于 2013 年 6 月 21 日委托 XX 市 XX 区 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我所在接受 委托后,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 ,对资料进行分析后编制完成本报告表。 三、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生猪存栏数为 2860 头,年出栏 猪苗 数 14500 头,属于中等规模生猪养殖场。 目前国家提倡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该养猪场建设符合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是受到国家支持的。参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与广东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该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 项目 。 综上 所述 ,本项目符合国家 当前 产业政策。 四、项目规划符合性分析 中共 中央 制定的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2010年)、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6-2010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 2007 4 号)均提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并提出 “十一五 ”期间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畜 3 牧业 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实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目前的 50%上升到 55%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目前的 34%上升到 38%以上;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饲 草饲料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草原生态保护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石楼镇大岭村 3 队深水、横坑(土名) , 该区域农渔产业集中而丰富,适于建设农村养殖业。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规划。 五、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 项目总占地 104052m2,位于 XX 市 XX 区石楼镇大岭村 3 队深水、横坑 (土名) , 其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1、附图 2,项目场地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3。 本项目 东西方向都与山地相邻, 北面 有多处 鱼塘,南面 距菩东路约 260m。 东北方向约 200m为龙漖村, 西南方向约 450m 为上村 。 场界四周 200m 以 内没有 城镇 居民 区 、学校等敏感点。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中第 3 节对养殖场 选址做出了如下要求: 1、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2、新建 、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应避开规定的禁建区域,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500m。 根据 本项目当前所在位置,以其为中心 一 公里范围内均为 山地 、鱼塘、小村落、河流、公路和养殖场 ,无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或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 4 域 ,不涉及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所规定的禁建区 。 本 项目 距 边界 500m 范围内有两处小村落,分别为 东北方向 200m 处 的 龙漖村 (距猪舍 470m) 与 西南方向约 450m 处 的 上村 (距猪舍约 480m) , 龙漖村与上村为小村落,不属于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 不属于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所规定的禁建区 ,但由于 与本项目的距离在 500m 的保护距离内, 建设单位需采取一定防护措施,避免项目对两处小村落 产生明显影响。 港钜电子厂 在本项目南面约 150m(距猪舍约 210m) 处新建有 员工宿舍 楼 ,本项目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 项目对员工宿舍楼 产生明显影响 。 本项目 四至情况 如下 表。 表 1 项目外环境关系一览表 方位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南面 东北面 西南面 距 离 相邻 相邻 相邻 相邻 150m 200m 450m 外环境 山 山、鱼 塘 空地 鱼塘 港钜电子厂 员工宿舍 龙漖村 上村 因此,该项目选址符合国家有关要求,选址合理可行 。 六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1、工程规模 项目占地 104052m2,年存栏 猪只 2860 头 、 年出栏猪苗 仔 14500 头,该养殖场建设内容包括 :圈舍 、饲料 加工 间 及仓库 、 沼气池 、 氧化塘、 鱼塘、 消毒室、药房、 办公室、员工宿舍、仓库 等配套设备设施 , 主要建筑物建筑面积 约 7515m2。 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集 本项目总投资 400 万元 ,资金来源为业主 自筹 , 其中环保投资 75 万元 。 3、建设性质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 新建,实际已建成运行 数 年,属于补办环评。 4、劳动定员 项目 劳动定员 9 名 ,全部食宿在养殖场内,本项目同时也配套员工生活所需的厨房、卫生间、冲凉房等。 5、本项目建设进度及施工进度 本项目 已经在 2004 年 建成 , 2004 年底 投产。 6、项目给排水 5 本 项目用水 为场内井水,业主建有备用集水池 ;项目废水为 生活污水、 养殖废水,养殖废水 通过业主自建沼气池处理, 处理后产生的沼液和沼渣由石楼富彪花卉种植场、石楼华坤花卉种植场运走,作为种植花卉的养料 (外运合同见附件九) ,即本项目废污水 不外排。 7、工程组成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的主要工程内容及环境问题见下表 : 表 2 项目组成及环境问题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存在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 工程 猪舍 7100m2 本项目已建成,无施工期影响 恶臭、噪声、废水、固废 鱼塘 90000m3 增氧泵噪声 辅助 工程 饲料加工间及仓库 150m2 粉尘、噪声 消毒室 10m2 / 药房 5m2 医疗废物 办公及 生活设施 办公及 生活区 250m2 生活垃圾、 生活废水 环 保 工程 沼 气池 300m3 (拟增设至 500m) 沼液、沼渣 、 恶臭 氧化塘 1000m3 / 8、原辅材料、用水及能源消耗 表 3 原辅料及能耗表 类别 名称 消 耗 量 来源 主要成分 营 运 期 原料 玉米 760t/a 当地 纤维素、蛋白质、淀粉、微 量元素 豆粕 230t/a 麸皮 255t/a 能源 电 32000 kw/a 当地电网 / 沼气 7200m3 自产 CH4 水耗 水 13250t/a 场内井水 H2O 9、主要设备 表 4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放置地点 1 饲料加工机 1 台 饲料房 2 母猪产床 180 张 产房 3 保育床 120 张 猪舍 6 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用地原为荒地和鱼塘,本项目业主租用后,在此基础上新建,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 因 本项目 在 2004 年已建成投产, 属于补办环评, 因此本次环评过程中对厂区现有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运行情况作相应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项目运营中产生一定的猪舍冲洗废水和员工生活污水,猪舍冲洗废水与员工生活污水混合,经格栅隔渣后 进入沉砂集水池,进行酸化调节 后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分解 , 产生的沼气用于员工生活,沼液经氧化塘好氧分解后排入鱼塘, 鱼塘水平时不外排(暴雨天气除外)。 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原设计处理量 36m3/d,实际处理量 18.42 m3/d,项目内所有猪舍冲洗废水与员工生活污水均依托此设施进行处理 。 图 1 本项目原污染物处理工艺流程图 2)猪只养殖过程中产生猪粪和恶臭,本项目采用 干法清粪工艺, 猪粪 由员工清理, 日产日清 ,清出 的 猪粪 与沼渣、栅渣一同 交由花卉 种植场 运走处理;项目通过及时清除猪只排 泄物、经常冲洗猪舍等方法减轻恶臭的产生。 7 3) 本 项目 有 工作人员 9 人,饮食均在项目自有厨房解决,本项目生活燃料均为自产沼气, 因此会产生沼气燃烧 废气 和油烟废气 。 燃烧废气中 含有少量的 二氧化硫 和 颗粒物, 油烟废气中含有油烟污染物, 废气经 简易烟道系统直接抽集排放 。 4)病死猪与母猪分娩废物具有传染性,需及时进行处理,项目内设有无害化处理池,用于对病死猪与母猪分娩废物的填埋处理。 5)猪只白天会有猪叫声,叫声经过距离消减和树木屏障作用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本项目 目前未完全 实现雨污分流 , 需根据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 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在全猪舍实施雨污分流;本项目 完全实现 干清粪工艺,但 由于 废污水经处理后排入鱼塘中,在暴雨时候会发生外溢,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 根据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 进行 粪污处理方 法的改进。 本项目自 2004 年投产以来,未受到附近居民投诉,仅在 2014 年 3 月因未完成环保手续便已投入运营而受到处罚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石楼镇大岭村 3 队 ,处于石楼镇北部。石楼镇东临狮子洋,总面积 121.04 平方公里。 XX 区 位于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处于22452305N、 1131411334E 之间,总面积 786.15km2。 XX 区东临珠江,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 佛山 市 南海区 、 顺德区及中山市相邻;北靠 XX 市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南望 南沙区 。 XX 是 XX“南拓”重 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是 XX 重要的工业强区和重要的工业出口基地之一。 二地形、地质、地貌 本项 目所处的石楼镇位于 XX 区东部,砺江河贯穿该镇,该镇地貌以冲积平原和低丘台地为主,项目位于石楼镇东北部,地势平坦。据资料调查,该地区地表上层为滨海相沉积淤泥、含砂淤泥等近代松软沉积物,地表下层为砂土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此多属三角洲河流冲积相沉积物。下卧基岩为泥质粉沙岩和沙质泥岩。 三气候、气象特征 项目所在地 XX 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为 21.9 ,极端最高气温为 37.5 ,极端最低气温为 -0.4 。历年日照时数在 1575-2130 小时之间,全年平均降雨量为 1600 毫 米,四至九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 82%。季风变化明显,冬半年以北风为主,夏半年多为东南风,九月至次年二月多吹北风,三月至七月多吹东南风,八月多吹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占 16%,全年平均风速为 2.4 米 /秒,静风频率为 12%。年均气压为1012.4 毫巴;年均相对湿度 81%。早春常出现低温阴雨,夏、秋季常有台风侵袭。春夏间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冰雹时有出现,龙卷风出现机率较少。 四、水文特征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水体为砺江河(即石楼河),砺江河汇入莲花山水道。砺江河宽约 60 米,水深 2-4 米,受潮流、径流的共同影 响,砺江水体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型。莲花山水道北起莲花山,沿海心沙岛内侧至岛尾汇入狮子洋,全长 15 9 千米,河宽 600-700 米,水深 7-12 米,为典型的三角洲潮汐河道,潮汐日不等现象明显,平均涨潮历时约 5 小时,落潮历时约 7 小时,多年平均潮差为 1.4 米。 五、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项目所在地大部分土地已经平整,该区内外主要植被种类有:人工种植的蔬菜、花卉、荔枝树;杂生的潺槁、白饭树、苦楝鸭脚木、灌木,以及芒萁、华南毛蕨、纤 毛鸭嘴草、五节芒等蕨类及草本植物;道路两旁的美叶桉、强叶桉、柠檬桉、枸树,台湾相思、马尾松, 木麻黄、高山榕、小叶榕、大叶榕等行道树。 六、功能区区划分类及执行标准 序号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1 水功能区 III类区,非饮用水源保护区 最近水体 为砺江河, 砺江河 汇入 莲花山水道 执行地表水 环境 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类标准 2 环境空气功能区 二类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二级标准 3 环境噪声功能区 2类区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级标准 4 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5 风景名胜保护区 否 6 水库库区 否 7 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 围 否 8 管道煤气干管区 否 9 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 否 10 是否 XX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范围 否 10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管辖及人口 石楼镇面积 121.04 平方公里,下辖 22 个行政村、 2 个居民委员会和 1 个林场。2010 年总居住人口 117537 人,户籍人口 67183 人,外来人口 50354 人。 2、 经济发展概况 石楼镇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 2010 年 XX 市 XX 区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筹办 XX 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紧密结合,探索科学发展新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总投资 6.2 亿元、涉及 52 项的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亚运会、亚残运会赛区运行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赢得上级的高度评价。 2012 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四新”面貌: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二是社会服务管理有新举措;三是社会各项事业有新亮点;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新思路。 2012 年石楼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下同);工业产值 134.6 亿元,增长 4.4%; 农业产值 13.44 亿元,增长 4.2%;税收 10.87亿元,其中国税 5.68 亿元,地税 5.19 亿元;财政收入 5.27 亿元;全社会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 33408 元,增长 7.49%;农(渔)民年人均收入 13700 元,增长 12.07%。2012 年 1-12 月,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 80451.7 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5774.2 万元,同比增长 6.2%。 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2013 年石楼镇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紧扣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三大任务,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转变发展模式,大 力改善社会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建设宜业宜居的绿色生态现代化城区。 3、教育与文化 XX 区教育事业发达,区内有 XX 大学城,有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XX 大学、 XX 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XX 美术学院等高校落户于此。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各种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1 个,文化馆 间;公共图书馆 1间,藏书 48.74 万册;博物馆 1 个,广播电台 1 座,电视台 1 座。 2012年,区、镇两级财政投入 2665万元,加快镇内规范化学校建设进度。完 11 成海鸥中学小学部教学楼、石楼二中综合楼、何澄溪小学主体工程等首期工程,并划拨 198 万元为全镇教师配齐电脑,为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奠定基础。增加拨款1985 万元用于提高教师收入,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基本实现教师待遇 “ 两相当 ” 。 成立 XX 市首家 “ 乡村学校少年宫 ” 。办学 成绩稳步提升,中考上区内第一批省级学校线 553 人,比率达 61.2%;高考上本科线 55 人,上大专线 220 人,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高考指标; 13 所小学办学水平达区全优档次。做好外来工子女入学前置审核工作,为 47 名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提供免费学位。 4、文物保护 本项目所在地块附近无国家、省、市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无文物古迹和文物保护目标。另外,在上述范围内亦无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存在。 12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 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 地表水环境质量 XX 市铁路环境监测站于 2011 年 6 月 20 日对莲花山水道与砺江河交汇的断面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如下表 : 表 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项目 监测结果 类标准 PH 7.18 6-9 CODCr 9.12 20 BOD5 2.13 4 总磷 0.011 0.2 石油类 0.02(L) 0.0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5(L) 0.2 氨氮 0.025(L) 1.0 由 上表可以看出,各检测指标 PH、 CODCr、 BOD5、 总磷 、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均 达到了 类标准 ,说明 项目 所在地水环境质量良好。 二、环境空气质量 本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类区。根据 XX市 XX 区环境质量报告书( 2012 年度), 2012 年项目所在地 SO2 的年平均值为0.036mg/m3,没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0.06 mg/m3 ); NO2 的年平均值为 0.042mg/m3 ,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0.04mg/m3); PM10 的年平 均值为 0.081mg/m3,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0.07mg/m3); CO 日平均值最大为 1.36mg/m3,没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4.0mg/m3)。 2012 年综合污染指数为 2.173,比 2011 年的 2.617 下降了 16.97%。总的来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未完全符合二级标准的要求,但空气质量在整个2012 年期间得到了持续改善,并将在 了“ 十二五 ” 期间随着空气污染物 SO2、 NOx的总量控制,区域空气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13 三 、声环境质量 环评单位按照噪声监测规范,在项目四周边界布设监测点位进行噪声监测 (监测点位见附图 2),监测结果如下表: 表 6 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dB(A) 测点编号 测试结果 评价标准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西面 48.1 41.2 60 50 2#南面 46.2 42.3 3#北面 47.0 42.6 4#东面 46.8 41.8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内各测点昼间、 夜间噪声测定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表示该地区噪声质量较 好。 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地表水水质指标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部分指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部分指标则出现了超标,但环境空气质量已得到持续改善。声环境质量良好,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区标准要求。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砺江河和莲花山水道 的 水环境 ,使其 不因本项目的经营而降低 质量 。砺江河和莲花山水道水质按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的要求进行保护。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保护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空气,使之不因项目的建设而降低质量。周围地区环境空气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的要求进行保护 。 3、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项目周围地区 200m 范围的声环境,使之不因项目的建设而降低质量。周围地区声环境按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的要求进行保护 。 4、环境敏感点 : 本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为项目东北方向的 龙漖村 、西南方向的上村 和南面的 港钜电子厂 员工 宿舍 。本项目的猪舍边界与敏感点的距离都超过 200 米 。 敏感点情况如下表 : 表 7 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情况 序号 保护目标 性质 敏感污染物 方位 距项目边界距离 (m) 距猪舍边界距离 (m) 1 龙漖村 住宅区 恶臭 东北 200 470 2 港钜电子厂员工宿舍 住宅区 恶臭 南 150 210 3 上村 住宅区 恶臭 西南 450 480 15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见表8。 表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 指 标 标准值 pH 6 9 CODCr 20 BOD5 4 氨氮 1 粪大肠菌群数 10000(个 /L) 2、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见表 9。 表 9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单位: g/m3 污染物名称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SO2 60 150 500 NO2 40 80 200 TSP 200 300 3、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见表 10。 表 10 环境噪声标准值 单位: dB(A) 类别 标准值 单位 昼间 夜间 2 60 50 dB(A) 16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 粉尘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表 11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排气筒 (m) 二级 监控点 ( mg/m3) 颗粒物 120(其它 ) 15 2.9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20 4.8 30 19 50 49 60 70 臭气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613-2009)。 表 12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控 制 项 目 标 准 值 臭 气 浓 度 70 2、废水: 养殖废水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613-2009)。 表 13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污水排放标准 单位: mg/L 项目 COD BOD5 总大肠菌群数 氨氮 蛔虫卵(个 /L) 标准值 380 140 10000 个 70 2.0 生活污水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表 14 项目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 mg/L 污染物 pH BOD5 CODCr SS NH3-N 动植物油 标准值 6-9 20 90 60 - 10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 17 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 1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 单位: dB(A) 噪声限值 dB( A) 昼间 夜间 75 55 表 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 单位: dB(A) 标准 昼间 夜间 2类 60 50 4、固体废弃物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613-2009)的无害化规定。 表 17 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控制项目 指标 蛔 卵 死亡率 95% 粪大肠菌群数 105 个 /公斤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国家规定,本项目为养殖场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中氨氮与 CODCr为国家规定必须纳入农业面源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同 时,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以及 XX 市农业局和 XX 市环境保护厅的通知要求 (穗农 2012107 号 )的要求,需要对 CODCr、氨氮提出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本项目 废污水经 沼气池 厌氧 处理后 , 产生的沼液和沼渣由石楼富彪花卉种植场、石楼华坤花卉种植场运走,作为种植花卉的养料 ,无废污水外排,因此不设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本项目沼气燃气产生的废气量极少,油烟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1、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 : 本项 目已建成,施工期已结束。 2、项目运 营期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如下 : ( 1) 饲料 加工工艺 养殖场 将 玉米、豆粕、麸皮投入 饲料加工机 粉碎 并 混 合均匀,打包 存放在仓库内 待用 。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2。 图 2 饲料 加工 工艺及产污环节方框图 ( 2) 生猪养殖工艺 本项目 不 养殖商品猪。 仔猪断奶后进行 保育 ,当 保育仔 猪 离开 保育舍后外运至南沙 。其主要工艺流程图见图 3。 图 3 生猪养殖工艺及产污环节方框图 工艺流程叙述: 项目运营期间主要进行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 四 个生产程序,以“周”为计算单位。 配种阶段: 此阶段是从母猪断奶开始,配种后经妊娠诊断入妊娠猪舍之前,持续时间 6 周。发情观察与配种 1 周,配种后 3 周即 21 天进行妊娠,己妊母猪 玉米 豆粕 麸皮 粉碎 混合 成品 饲喂 噪声、粉尘 噪声 19 转入妊娠猪舍。根据母猪的发情征状,适时配种以保证较高的受胎率;对返情母猪及时补配。 妊娠阶段: 妊娠阶段是指从配种猪舍转入妊娠猪舍至分 娩前 1周的时间,时间约 16周。分娩前 1周转入产房产仔。搞好妊娠母猪的饲养,使之保持良好的体况,既要有一定的营养保证胎儿发育,储备供将来泌乳之需,又不能过肥,造成繁殖困难;注意观察返情及早期流产的母猪,适时补配。 分娩哺乳阶段: 此阶段是产前 1周开始至仔猪断奶为止,时间为 5周。产前 1周将妊娠母猪转入产房,仔猪断奶后,母猪转入配种猪舍配种,断奶仔猪转入育肥舍培育。本阶段相对技术含量较高,要求饲养人员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抓好初生关,做好接产工作,使母猪顺利分娩;抓好补饲关提高仔猪断奶体重。 仔猪保育阶 段: 此阶段是断奶仔猪从产房转入到仔猪 保育 舍开始 , 至离开仔猪育肥舍止,时间为 4周。仔猪保育 4周 后即运往南沙新辉园畜牧养殖场进行初选和育肥 。由于本阶段仔猪从产仔猪舍转移到育肥舍,生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仔猪的应激反应,保持仔猪良好的生长态势。 冬季保暖 在冬季,由于气温降低,将采用一定的保暖措施,保证猪的正常生长和防止动物病疫的发生。项目利用自建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燃烧供热给猪舍提供暖气,保证猪的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 若沼气不能满足保暖需求,则使用取暖灯进行保暖。 饲养管理主要技术参数: 猪 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只本身的健康和胚胎的发育,尤其是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更为明显。哺乳期间饲养管理适当,仔猪可提前断奶,母猪可缩短哺乳时间、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仔猪数。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及干稀分离的排污方式,猪舍产生的养殖废水 经 沼气池、三级氧化塘处理后排入鱼塘,鱼塘水不外排 (暴雨天气除外) 。产生的沼气用作养殖场生活燃料以及本项目猪舍冬季供暖使用。 20 猪只饲养过程中采用干法清粪工艺,日产日清,将猪粪单独清出,不与猪尿、污水混合。新鲜猪粪及时清理, 由资质单位运走处理 ,另有少量为人工清拣的残留粪便混入猪舍冲 洗水中,进沼气池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猪只饲养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8。 表 18 猪只饲养的主要技术参数 生长阶段 饲喂量(体重 90-130 公斤) 注意 后备母猪 1 2.6-3.2 公斤 /天 2配种前 3.5-4.0 公斤 /天以促进催情排卵 怀孕母猪 1后备怀孕母猪: 2-2.5 公斤 /天 2经产怀孕母猪: 2.25-2.5 公斤 /天 1怀孕前期 0-30 天,喂量不宜高 2中期 30-60 天,喂量增加改善体型及肌肉纤维数 3待产前 14 天,提高喂量以维持体型及仔猪出生重 哺乳母猪 哺乳早期日增加 0.5-0.6 公 斤饲喂直到 5-6 公斤 /天 哺乳后期要提高采食量,蛋白质含量至少达 15%,同时需要大量的钙和磷。 哺乳仔猪 3 日龄内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