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解连环 送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 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解连环 送别 明代:史鉴 原文 销魂时候。正落花成阵,可人分手。纵临别、重订佳期,恐软语无凭,盛欢难又。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望行舟渐隐,恨杀当年,手栽杨柳。 别离事,人生常有。底何须,为著成个消瘦。但若是下情长,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鲤鱼双否。倘明岁、来游灯市,为侬沽酒。 译文 失魂落魄的时候,正值花朵如雨般地纷纷飘落,与可爱的心上人告别分手。即使临别再拟订相见的日期,只恐温柔的言语没有凭据,巨大的欢乐再难寻求。那雨帘外的青山,似乎了解人的心意,也与眉头一起相互微皱。眼望着远行的船渐渐隐去,真的好悔恨当年亲手栽种下这些缠绵的杨柳。 离别的事情,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会经常有的。何必要为了它变成这样消瘦?只要两人情深意长,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等于相伴相守。潮水默默向西涌流,可肯寄给我那藏着信轴的双鲤鱼?倘若到了明年你能前来灯市游玩,我将为你买来醉人的美酒。 解连环 送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 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注释 解连环:词牌名,正体为双 调,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销魂时候:指别离之际。销,与 “消 ”通。 可人:本指有长处的人,这里指心中可爱的人。 软语:柔婉的话语。 盛欢:达到极点的欢快情绪。 又:再。 杀:程度深。 底:底事,什么事。 何须:何用,不用。 但若是两情长,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化用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句意。等是,同样是。 鲤鱼双:即 “双鲤鱼 ”,代指书信。 灯市:指元宵节前后放灯的地方,古时男女可以于此自由相会。 赏析 此词诉离别之苦,但基调是积极、健康、明 朗的,上片全以景物写人,下片全以虚拟语气达意,写得快捷豪爽,洋溢着若干乐观色彩,塑造了一个深沉执着、热情爽朗而又绻绵多情的女性形象。 解连环 送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 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上片单刀直入,直陈其事后情景合写,亦物亦人,极缠绵吞吐之能事,通过落花成阵、雨外春山、水边杨柳三景勾勒出别离场景,渲染、烘托、反衬主人公的惜别心理,缠绵感人。暮春季节,细雨漾漾,落红阵阵,江畔青山低眉,主人公伫立在依依的柳枝旁,满怀愁绪,一往深情地凝视着渐行渐去的船帆。开篇即揭明本旨: “销魂时候,正落花成阵,可人分手。 ” 花的鲜艳和娇嫩,象征着青春的美好;花的殒落与枯萎 ,则意味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消歇。花落而成阵,纷纷扬扬,不可遏止,则更意味着一个诗一般的芳菲世界的覆灭,更有一种悲剧感。通过写落花成阵的萧瑟时节主人公与自己所爱的人匆匆分襟把 “销魂 ”的意蕴写足。其中, “销魂时候 ”一句不仅鲜明集中地点出了主题,且暗含着一股伤感黯然的感情,使此词一开篇就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再加上 “可人 ”登舟,送者黯然销魂之状跃然纸上。接着的 “落花成阵 ”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又以暮春花落的客观环境为陪衬,渲染了 “销魂 ”时节落寞感伤的气氛。紧接着,词人以 “纵临别重订佳期,恐软语无凭,盛欢难又 ”点明了 主人公感伤恨别的原由,这种坦率真实的表露,显露了主人公对 “可人 ”的深重的感情,使离情显得更真切动人。其中, “重订佳期 ”表明佳期的拟定已经不是第一次,临别之前,盛欢之际,二人便把下一次的幽欢佳会订下了,而临别之时又重订期,则表明心迹之一如既往,态度之弥加坚定; “临别 ”之前冠以 “纵 ”字则透出一种无法把握命运的忧虑。 “纵 ”字和 “恐 ”字,一纵一收,笔势天矫,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有情人心理上的一次大的波动。解连环 送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 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至此,离别的苦痛已基本写尽,下文笔锋再转,由直陈其事变为景物摹写,且使满腹别情具象化。为了更强烈地表达这种感情,词 人在继而融情于景,给主人公周围的景物都染上了丰富的感情色彩。 “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 ”蒙蒙细雨后面的春山,仿佛深谙离人的愁苦,也如眉峰颦蹙。分明是自己愁怀难遣,却以为青山也充满着离愁别剐恨;分明是自己愁眉紧锁,却以为青山也眉结不开。这种移情手段的娴熟运用,把主人公的愁绪写得更形象而丰满。这里,词人翻用 “眉如春山 ”而成 “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 ”,让原本无感的青山与主人公共怀愁绪;因杨柳挡住视线,而对当年手栽之柳产生怨恨之情,更突出了送别时情感的热烈与真切。这样,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情绪高度融合起来,主 人公的内心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露。无论 “销魂 ”也好,惶恐也好,皱眉也好,都不能改变离别的既成事实,于是主人公的情绪更趋激越,由愁而至于恨: “望行舟渐隐,恨杀当年,手栽杨柳。 ”主虽无理之极,却情真意切。这是因为虽然柳丝万条,却无法挽住 “可人 ”的行舟,只好任其远去,直至最后消失在视线之外。三句警动异常可谓 “无理而妙 ”。 下片承主人公的忧虑而来,紧扣题旨,全写离情,由执着而洒脱,境界顿宽,极变化腾挪之能事,但没有极力铺叙离别的寂寞凄凉和伤感苦楚,反而以别离时主人公安慰对方、劝他来信、望他明年来游三事表达主人公 未别先盼再会的急切情怀,描绘出一个痴情专一但积极开朗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诚信和积极执着,这是解连环 送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 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全词的基调。过片似是自我解慰,从爱情的哲理思索中宽慰离别之苦。“别离事,人生常有,底何须为著,成个消瘦? ”人生有合即有离,有聚即有散,离合聚散,自古皆然,不必耿耿于怀而把自己折磨得这般消瘦。既然离别是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那么就该达观一些,洒脱一些。接着的 “但若是 ”三句,承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之意,语极旷达而真挚,于愁山恨海之外另开一境,令人心情为之豁然开朗:在 “别 ”字面前,主人公不再消极伤感,而是积极等待。她坚信双方的感情是深厚坚实的,她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发誓 “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 ”。真正的爱情并不会为千山万水所隔断,只要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被流逝的岁月所冲淡,空间的距离是可以由心灵来弥合的。即便是身处海角天涯,也如同耳鬓厮磨、长相厮守。接下来,词人又以率直明快的句子表达了主人公的希望,用 “潮水西流,肯寄我,鲤鱼双否 ”表现了主人公殷切的期望。最后以主人公对重逢的企望作结,突出了她对炽热爱情、对往日欢乐的珍惜与回味,衬托出了如今惨别的凄苦与愁怨,也减少了许多临别的凄惶,增加许多亮色,使人精神也为之振作,从悲苦的离愁中暂时脱身而出,沉缅于绚丽的憧憬之中,。 全词曲曲折折,婉转尽意,虚虚实实,巧妙传情,语言自然而妥溜,明白而家常,朴素而无华,内涵却颇丰厚,表现手法亦多变化,句句有深味,字字带真情。 解连环 送别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 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6 页 史鉴( 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 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 “日鉴堂 ”。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