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菊》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菊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菊 唐代:罗隐 原文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赏析 一年精近,本已是万木凋落,百花残尽之时,作者想不到篱笆旁边那枝枝菊花开放了, “几朵依稀散晚香 ”,这 “数枝 ”花为冷漠的秋季增添了艳丽的色彩。这就是诗的开头两句所叙述的内容。作者接着描写道: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这两句是说:白色的菊花像白雪剪裁而成,那密密的花蕊纤细柔软,金色的菊花,花蕾刚刚绽开,清香才流溢出来。作者抓住菊花的色彩,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地予以刻画。菊花,黄白相间,艳丽多姿,也算是大自然的宠儿。可是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它也是历尽了人间的沧桑。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去后,以一 介贫士的身份退隐田园,每日里种菊南山,酣歌纵酒,(尤爱菊花酒)虽酒债处处,但精神却得到了超脱。“千载 ”句便暗指此事。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菊花,实地里却是作者自身的慨叹。据史载,作者因恃才傲物,多所讥讽,以故为公卿所恶,曾菊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十上不中。故其思想情绪借诗人表达出来。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这两句是说:春天的花草你没有必要因为开在春光里就沾沾自喜,似乎了不得,从而轻浮刻薄,其实呀,你开在春天,我作为菊花开在秋天,都是天定的,并不是自然厚爱你而薄待我,大家彼此都差不多。言外之意则是: “你们那些官运亨通的人不要瞧 不起这个 白衣 人。你们为官固然饭好,可是自古是 伴君如伴虎 ,每天你们难道不是 战战惊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吗?我作为一个 白衣 ,虽说手中没有生杀予夺之权,可是我生活得自由、坦然。可见,我们 彼此有行藏 啊! ”在警告春花不要自我狂妄而轻视白菊的同时,严肃地指出群花应各自尊重本来的生长规律和特定禀性。 此诗以轻巧从容见长,它吐语隽永有致,意蕴却深邃绵厚。 罗隐( 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 833 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 859 年)底至京师,应 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 867 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 “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 “十二三年就试期 ”,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 “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菊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 887 年), 55 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 909 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 77 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