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三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 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三月 唐代:韩偓 原文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译文 辛夷花刚刚凋谢,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三月三踏青过后,直到清明前 三月里的这段日子,正是四季里最美好的时节,可是年少青春却一去不返。 当此之时,遥远的吴地,江流入海,长安汉家陵墓春草连天,惹人肠断。 新愁旧恨萦绕心头,自知无法消除,还得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 注释 辛夷:一种香草。 谢:凋谢。 发:开发。 三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 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汉陵:汉陵,即西汉历朝帝王的陵墓,在陕西成阳北原 (亦称五陵原 )。 瓮:酒瓮。 赏析 韩偓的七言律诗三月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盛景不再的感慨,其中也寄寓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不无关系。晚唐早已没有了盛唐的雄壮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剩下的仅有颓废和衰弱,作为始终坚持反对朱全忠篡唐的有气节的士人,身处这种时代,面对危乱的时局,却只能无奈叹息,这首三月正是诗人无奈的哀叹,一方面是借哀叹美好的初春三月来哀叹国势颓危的晚 唐王朝,另一方面也在为自己盛年易逝,无可挽留,功业未就的现实感慨万分,诗的结尾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万般无奈的心情表露纸上,借酒消愁却愁更愁。 辛夷花是一月开花的,它才刚刚谢了,桃花却早早的开了。笫一句就说明写诗时是早春时节,这样的时节是充满生气的,绿地草涨莺飞,万物渐欣渐荣。在这样的日子出去踏青是再好不过的了,在南方,寒食时节,总是细雨飘飘,滋润着千树力 花,也带给人清新舒服的感觉。第一句的前半句 “四时最好是三月 ”,正好说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就好比一个人的少年时期,一个精力充沛、 活力无限的时三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 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期,然而少年也像春天的三月那样,晃一晃就过去了。时间总是这样,在你的指缝隙间流失,而你却全然不知。韩偓在这里就借用短暂的三月来感叹少年时期的一去不复返,让人不禁的感伤了起来。 “吴国地遥江接海 ”,吴国即吴地,是长江及其支流哺乳的地域,长江经过吴地最后流入浩翰的东海,故诗人说 “江接海 ”。汉陵是汉朝天子陵墓,“汉陵魂断草连天 ”,汉朝天子建立的辉煌大业早已成为历史,今也只剩陵墓断碑伴着杂草丛生。 “新愁旧恨真无奈 ”,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让诗人也无可奈何,如今的他除了借酒醉酣睡在瓮底,还以做什 么来扭转故国火亡的乾坤呢? 整首诗由春天短暂的三月写到人生的少年,又寄寓着家国灭亡的哀痛。春天的三月快的让人无奈,少年的大好光阴逝去让人无奈,国家变迁更让人无奈。这首诗倾注着诗人对国家的眷恋,环境的变化往往会让诗人的诗作风格有着质的改变,和李煜一样,社会动荡、王室颠覆给予韩偓诗歌创作以重大影响。他的诗常有以不写而写来传达窈妙之情,一句 “一去不回唯少年 ”,无伤而让人感伤;一句 “新愁旧恨真无奈 ”,不明言其愁,而愁巳不言而喻。 韩偓(公元 842 年公元 923 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 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 10 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三月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 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李商隐称赞其诗是 “雏凤清于老凤声 ”。龙纪元年 (889 年 ),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