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年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年作》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年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原文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 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连春天也脚步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 注释 天畔:天边,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 潸( shn)然:流泪的样子。 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 客:诗人自指。 岭:指五岭。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新年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而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委屈之心不言而喻。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这两句是说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 “乡心 ”,思乡之情; “新岁 ”,新年;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的思乡之情自然更加迫切难抑了。 “天畔 ”,天边,这里指岭南; “潸然 ”,泪流的样子;独处异乡,又逢新年,思乡情切的 诗人怎能不黯然神伤,老泪纵横呢?开篇的 “切 ”和 “独 ”,奠定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是由薛道衡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化出,在前人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 “老 ”、 “居人下 ”是诗人自况;一个 “至 ”字,满含年老失时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愤:刚正到老,却落了个受人陷害、寄人篱下的下场!沉痛之情平淡道出反而更显沉痛; “客 ”,指诗人自己; “春归 ”,春回大地、回故乡,有拟人意;一个 “先 ”字,既有羡慕:要是自己能像春天一样,早早回到故乡,那该多好啊 !更有埋怨:我还在天涯漂泊,春天怎么就先行回归了呢?年老失意,春归己新年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留,正是诗人 “潸然 ”的原因。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这两句描绘天畔荒山水乡节序风光。猿啼积淀着哀伤的诗歌意象。 “岭猿 ”,岭南山间的猿猴; “旦暮 ”,从早到晚; “风烟 ”,晨风暮霭; “同 ”、 “共 ”二字,写尽了诗人孤独无告、迷惘无依的凄苦情状:谪居异乡,只能同无情的动物为伍,只能与无感的植物结伴,岭猿声哀,江柳意迷,纵有万般心事,又何处得说?自身遭遇的凄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这里借用贾谊的典故, 洛阳才子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权贵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诗人这次遭贬,也是以功蒙过,怏怏哀怨,时有流露: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故引贾谊为同调,而有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 “已似 ”之感。而自忤权门,担心滞此难返,不免生出 “从今又几年 ”的忧虑。至此诗人引颈遥望长安,归心不已,步履迟迟的徘徊背影已如在眼前;似可听见深深的长吁短叹。 凡是写景抒情的诗,用字遣词总是十分讲究。或是一句写景,一句说情,或在一句中既写景又抒情,或是前联写景,后联写情。此诗伤感的成分 较多,因此抒情语句较多。前两句是情,三句是景,四句有景有情,五六两句是即景生情,七八句又是抒情。其中 “新岁 ” 是景, “几年 ” 是情。无限离愁,跃然纸上。 新年作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诗的情感哀切深至,颔联意绪剀切,首尾感叹往复。唯颈联写景,淡密而不显焕,情致悱恻。全诗结体深沉,有 “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 ”(卢文昭语)的风致。就其风骨而言,则属大历家数,呈露顿衰之象。 刘长卿 (约 726 约 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 ,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