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 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Andy Leung 职业01 04 02 05 03 06 2018 成长市场洞察 2 几十年来,企业已经发现拥有一支高度敬业的 员工队伍的好处,并且一直在尝试提高员工敬 业度。美世 | Sirota 近期联合 Engagement Institute 开展的调研“敬业之根源:企 业如何营造并保持高敬业度文化氛围”(DNA of Engagement: How Organizations Create and Sustain Highly Engaging Cultures) 显 示,90% 的高层领导认为敬业很重要,另有 80% 的企业已经制定了正式的敬业度计划。显 然,敬业度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据估计, 企业每年会耗费近 10 亿美元来提高员工敬业 度 1 。尽管对员工敬业度进行了大量投资,同 时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来提升员工敬业度, 但多数企业依然对克服员工敬业度问题的进展 感到失望至极。实际上,该研究结果显示,只 有 50 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管理者知道如何 根据敬业度调查数据采取行动,以帮助实现他 们期望的结果。 2 “90% 的高层领导认为敬业 很重要,另有 80% 的企业 已经制定了正式的敬业度计 划。“ ANDY LEUNG 职业发展业务负责人 香港 Andy 是美世职业发展业务香港地区负责人。 他在亚洲和中东拥有超过 14 年的咨询工作 经验,是员工敬业度领域的专家。 感同身受的员工敬业度方法: 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1美世 | Sirota 和 Engagement Institute 开展的研究“敬业之根源:企业如何营造并保持高敬业度文化氛围 ”(DNA of Engagement: How Organizations Create and Sustain Highly Engaging Cultures),2014 年。 2同上。职业 01 04 02 05 03 06 3 但有些人可能会问,“当我们进行员工敬业 度调查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体验时,不 是已经做到感同身受了吗?” 从某种程度上 来说是的,而实际上调查仅仅是第一步。感 同身受原则不仅应该适用于调查过程,还应 适用于员工敬业度旅程的各个方面,尤其是 与调查后相关的活动,比如行动方案。 采用设计思维实现感同身受 采用感同身受方法提升员工敬业度这一概念 听起来可能非常简单,但确保其有效执行需 要摒弃多数企业采用的较为传统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如何实现感同身受及高敬业 度企业目标,我们与领先企业进行了密切合 作,这些企业通过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 来解决自身的敬业度问题,制定了员工敬业 度标准。尽管设计思维框架(最著名的由斯 坦福大学和 IDEO 设计)不胜枚举,但制定 以员工为本的方法都会经历三个主要阶段: 探索、形成和实现。这三个阶段概述如下: 探索阶段 进一步了解员工、企业内的其他主要 利益相关者群体及问题背景信息 根据发现的现象以及听取的各种想法 总结分析经验教训 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是缺乏相关数据 和见解?是无法倾听员工的心声并真正理解 他们的难言之隐?还是企业仅仅止步于获取 数据,而疏于执行目标明确的行动方案?在 与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商业领袖、人力资 源主管、一线经理和员工)进行交谈时,我 们注意到,尽管高敬业度企业解决员工管理 问题的方法千差万别,他们选择提高员工敬 业度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 的:高敬业度企业在制定敬业度方法时会遵 循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感同身受”。01 04 02 05 03 06 2018 成长市场洞察 4 形成阶段 进行迭代构思,推翻过去的传统模式以获 得突破性概念 构建可以学习的原型,为改进概念打好基 础 用实际用户验证概念及原型,这里所说的 用户指员工 实现阶段 实施所选的解决方案,并持续改进 探索阶段 这是第一个阶段,共包括两个步骤:发现和定 义。发现。通过员工敬业度调查收集员工反馈有助于 企业探索员工的独特需求并发现员工关心什么。 员工敬业度调查结果可作为提供所需见解的基 础,让企业做到感同身受,并设计出不但可以满 足企业目标,还可以真正满足员工需求的实用行 动方案。 此步骤的另一个要素是清晰地陈述问题。完善 的员工敬业度调查需明确问题的核心要素,以 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几项: 人员 明确与问题最相关的特定人群 事件 了解问题的影响和/或引起的问题 时间 进行多轮研究,确定某些员工队伍的 正面或负面趋势(例如,人员减少或流动)发 生的时间 地点 查明问题发生的地点 原因 利用统计分析确定员工敬业度的关键 促进因素 定义。企业需要总结分析他们得到的见解(这 样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获得的经验教训)、确 定模式,明确意义并了解整体员工趋势。在此 步骤中,企业应开始为整体员工敬业度架构奠 定基础。通过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员工体验故 事,他们可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并明确如何进行 后续处理。故事可以很简单:例如,我最近合 作的一家技术公司,通过为员工赋予高度自主 权并将实验方法纳入到公司流程中,成功地提 升了员工敬业度。这让那些拥有创新机会(而 不仅仅是获得经济回报)会激发更多动力的员 工产生了高度共鸣。职业 01 04 02 05 03 06 5 “让企业做到更加感同身受的一 个主要方法是,通过旅程地图 和蓝图来加强对员工体验的分 析目的是展现员工在各个 时间段的旅程。“ 让企业做到更加感同身受的一个主要方法是,通过 旅程地图和蓝图来加强对员工体验的分析目的 是展现员工在各个时间段的旅程。有时会增加其 他组成部分,例如最佳时间(员工接受度最高的时 刻)、失败(可能会有不同接受度的领域,导致一 些员工的认可度降低)、情绪(员工对某些变革的 心理反应,雇主可以通过定义员工角色来进行预 期)和接触点(企业内整体员工体验各个部分之间 的联系)。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每个企业独有的敬业 度构建模块,以及发现为员工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体 验的流程。此外,还让我们能够将员工体验的各个 组成部分连接起来,包括前台(涉及与员工的直接 互动)和后台(包括成功实施敬业度计划所需的所 有幕后准备)。 有效的旅程地图和蓝图应能够: 清晰地概述员工体验和现有系统(如绩效管 理、学习和发展) 促进跨维度沟通(例如,总体薪酬与灵活 性)及相关企业群体(例如,经理和员工)之 间的沟通 发现无法正常运作的方面、找出可以大幅改 进的机会并提供决策制定支持,以明确最合适 的选择方案01 04 02 05 03 06 2018 成长市场洞察 6 形成阶段 虽然多数企业都能积极倾听员工的心声和需求, 但通常无法有效实施行动方案,因此没有真正做 到感同身受。形成阶段旨在区分和融合概念,并 以探索阶段的结果为依据,以协作方式确定可行 的解决方案。此阶段共包括三个步骤形成概 念、建立原型和验证进行迭代循环。 形成概念。 为了在形成概念期间真正做到感同身 受,高敬业度企业正在采用参与式设计方法,让 员工参与到行动方案的设计中。这些企业认识到 员工可以提供重要见解,在得到能够表达自己想 法的合适工具时,他们可以明确告知自己的需求 应该怎样被满足。而最终目标是鼓励员工讲述他 们在企业中的独特体验和故事。 这是设计有效员工敬业度计划的核心要素,具有 诸多益处: 超越现有解决方案,提升创新潜能 运用多元化视角和员工的集体智慧 发现其他值得探索的知识 增加创新选择方案数量并提高灵活性 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所形成概念的拥有者 形成概念的技巧有很多,包括头脑风暴、思维 导图、画草图等。但无论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 采用哪种技巧,都不要急于对在该步骤期间形 成的概念进行评价。当员工知道不会立即评价 他们提出的概念是否可行时,他们会更加自如 地发挥想象力和创意,同时还会展现出企业能 够灵活地将员工对敬业度行动方案的投入与企 业整体经营策略保持一致。 建立原型。 员工敬业度行动方案概念形成后, 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原型,以免失去感同身受和 创新机会,同时关注最可行的概念,并解答相 关问题,让企业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员工敬业 度行动方案的原型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只要能 鼓励员工与之互动即可:例如,可以是提出的 概念、员工玩的游戏或他们组装的小物件,或 者角色扮演活动。原型可以很简单不需要 非常详细;只需包含几点来介绍解决方案或简 要说明需要执行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若想 让原型体现感同身受原则,必须是员工可以体 验的事物。 引导建立原型过程时应遵循四大原则: 迈出第一步,不要耽搁。如果你对如何制定员 工敬业度方法缺乏清晰的了解,或者没有掌握 全部信息,也不必过于纠结。在此过程中你只 需获得一些提示和想法。职业 01 04 02 05 03 06 7 留意明确的指标。原型至关重要,因为有了原 型你就可以解答与某些变量有关的具体问题( 例如,是否将绩效评级与提薪或雇主为员工缴 纳养老金的比例关联起来)。这些变量将作为 支持下一个步骤或行动的基础(无论是进一步 加强变量还是决定改变方向)。 适时放弃。原型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解决方 案。提升员工敬业度的方法有很多:企业不应 该过于依赖任何概念或解决方案,应积极探索 其他选择方案。 关注员工需求。不断追问“员工需要什么?” 通过该问题的答案可以收集实用的员工反馈, 这有助于建立原型,并为迭代提供信息以及指 导后续步骤。 验证。为了确保原型可以成为可行的解决方 案,需要对其进行验证:从员工那里获取原型 反馈可以创造更多的感同身受机会,从而加强 对员工敬业度的关注。此外,验证对于支持迭 代周期及确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也很重要。 利用感同身受的测试方法在迭代过程中收集员 工的反馈,帮助设计员工敬业度行动计划。“ 小型测试”是一个热门选择,也是最新的市场 趋势之一,可以很好地获取员工反馈。开展小 型测试的方法还有很多,以下是我在与高敬业 度企业合作时遇到的一些示例。 集思广益活动:企业可以鼓励员工为员工计划 制定预算决策(例如,企业出游或福利计划) ,具体方法是让员工使用虚拟代币(没有实际 货币价值,仅作为内部货币)为特定活动或计 划投票。例如,如果高层领导为员工计划制定 的预算为每人 100 美元,可以向员工发放 50 美元的虚拟代币,要求他们帮助确定最可行的 计划,并确定企业应该为这些计划分配多少资 金。这让员工有机会表达他们认为企业应如何 使用其资金,让他们对预算决策有更直接的影 响,还可以让他们各抒己见,指出哪些体验能 够带来最佳结果和最大价值。 虚拟门户:一般而言,虚拟门户指包含简单 行动号召的网页,用于宣传员工敬业度计划 通常会提示员工点击“了解更多”或“注 册并参与”按钮。之后,企业可以跟踪员工的 操作和对各种敬业度计划的反应(例如,哪些 计划的点击率最高或访问次数最多),从而提 供有价值的数据,帮助企业了解哪种计划可以 让员工的利益最大化。 绿野仙踪: 采用此方法时,员工不知道他们 正在参与员工敬业度计划;他们的反馈是在幕 后收集的。例如,在我最近合作的一家零售 公司中,员工希望采用增强的培训方法来提高 客户服务技能并支持他们的持续发展,因此, 该公司设计了全新的在线课程来测试如何以最 佳方式提供培训他们希望更密切地评估员 工对技术的使用,以确定员工的最佳互动次数 等。随着员工不断学习在线课程,他们的行为 和反应(例如,他们如何在课程中从一个页面 导航到另一个页面)会得到引导、观察和记 录,以帮助制定和完善培训的设计和交付。通 过针对不同变量进行测试并相应地调整培训设 计,该零售公司成功地定制了培训并满足了员 工的需求。01 04 02 05 03 06 2018 成长市场洞察 8 实现阶段 为了在执行员工敬业度计划期间更好地做到感同 身受,必须保持一致的部署,而且所有利益相关 者都必须采用持续的学习方法。已经成功完成实 现阶段的企业深知,若要感同身受的方法真正发 挥影响力,员工敬业度工作必须真实有效,而不 是一种噱头。更重要的是,员工敬业度计划必 须“可执行”且“可学习”。 可执行。实现感同身受不仅是要“推广”改进 行动,还需要确保持续跟进。企业必须以全面且 持久的方式管理员工敬业度。为了实现这一目 标,高敬业度企业会制定明确的管理模式,确保 他们的员工敬业度行动方案以一致且感同身受的 方式执行。良好的员工敬业度管理方法具有六大 特点员工敬业度方案必须: o 人人可参与:员工参与实施。 o 人人有责:不仅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有责 任提升员工敬业度,普通员工也应当承担这一 重任。 o 公开透明:员工对员工敬业度计划的各 个方面都有透彻的理解。 o 迅速响应: 员工敬业度计划旨在捕捉重 要时刻(例如,涉及奖金、晋升决策或离 职的讨论)。 o 大度包容:员工感受到他们与企业的敬 业度旅程息息相关;没有人觉得自己被漠 视。 o 遵守规则:制定公平的政策框架和奖惩 措施来实施行动方案,帮助确保已确定的 员工敬业度行动方案得到适当实施并实现 预期的影响力。 可学习。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迭代是采用设 计思维方法和实验室思维来提升员工敬业度的 关键因素:实际上,员工敬业度计划无法一蹴 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为了在这一过程 中有出色表现并确保企业不断学习,高敬业度 企业在其员工敬业度研究中采用渐进式调查设 计机制。 职业 01 04 02 05 03 06 9 什么是渐进式调查设计?高敬业度企业不会将员 工敬业度调查作为一次性活动;他们会定期开展 敬业度调查,以制作进度表并确保倾听员工的心 声。调查问题的数量通常有限,以确保实现更好 的调查体验,因此选择正确的问题以反映当下时 刻至关重要。每个调查问卷的设计都应与整体策 略保持一致,牢记长期目标,同时反映出企业内 部变革的自然演变。如果高层领导想要了解企业 转型对员工有何影响,必须设计调查问题以反映 和收集员工对渐进式变革的反应。例如,随着企 业转型逐步推进,调查问题可能会发生变化,最 初可能是询问员工是否注意到变革,而在后续调 查中可能询问员工对变革的理解和承诺。 结论 显然,在这个颠覆性的时代,保持较高员工敬业 度的企业可以创造竞争优势。为了在这场竞争日 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获胜,企业需要采用设计 思维来设计实用且丰富的员工体验,从而强化和 塑造感同身受原则。如果企业真正做到与员工感 同身受并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采用迭代方法来 实施员工敬业度计划并专注于持续学习,他们就 能够成功地建立蓬勃发展的员工队伍随之而 来的便是欣欣向荣的业务发展。2018 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并非旨在作为建议,因此不应将其作 为决策的依据。特别是不应将任何内容当作构成在任何国家/ 地区销售或提供任何监管服务或产品的任何要约、招揽或邀 请的一部分。保留本出版物中的所有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任 何政府当局的法律规定的版权、商标、专业知识和其它任何 类型的所有权。 美世公司2018版权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