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 GOLD PARTNER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本报告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2月联合发布 本报告由英国政府Partnering for Accelerated Climate Transitions项目资助 汇丰银行是本报告的支持机构 规模为2826亿人民币 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2018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 序言 中国继续保持了作为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主要参与者的角色,更多 的中国贴标绿色债券符合国际绿色定义。 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 发行额突破300亿美元,兴业银行以96亿美元的发行量成为全球 第二大发行人。监管机构通过一系列措施继续改善市场可信度, 并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刺激市场增长。 本报告是我们与中央结算公司(CCDC)合作的第三份中国绿色 债券市场年度报告,总结了2018年市场发展要点,并聚焦绿色债 券发行情况、相关政策制定和更广泛的市场状况。 本报告由英国政府“加速气候转型合作伙伴项目“(Partnering for Accelerated Climate Transitions Programme)资助,并由汇丰银 行全力支持。 目录 3. 摘要 4. 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16. 绿色债券政策发展 17. 2019年趋势 18. 附录 绿色债券定义 绿色债券旨在为能够解决气候变化 的项目融资。它们可以由政府、银 行、市政机构或企业发行。绿色标 签可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债务工具, 包括私募债券、资产证券化、担保 债券和伊斯兰债券。按照国际资本 市场协会绿色债券原则 1 或贷 款市场公会/亚太贷款市场公会 绿色贷款原则 2 进行贴标的绿色 贷款也是另一种形式。总而言之, 募集资金必须投向“绿色”资产是最 为关键的。 绿色定义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使用气候债券 分类方案的定义,该分类方案包 括八个领域:能源、建筑、交通、 水资源、废弃物、土地使用、工业 和信息通讯技术(见附录3)。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还根据国际科学 界和行业专家意见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在气候债券的认证过程中 得以运用。 纳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绿色债券 数据库 只有当绿债将至少95的募集资 金用于与气候债券分类方案一致 的绿色资产和项目时,才会被纳 入我们的数据库。在本报告中, 此类债券也被称为符合国际绿色 定义的绿色债券。如果没有足够 的募集资金投向信息,则债券可 能不会被纳入数据库。 未被纳入的绿色债券 如果债券的募集资金使用与气候债 券分类方案不一致,则该债券将被 排除在气候债券数据库之外。如果 超过5的募集资金被用于或预计 用于“企业一般目的”、营运资本、 社会资产/项目或其他不符合气候 债券分类方案的资产,则也不会 被纳入。 缺乏足够的信息来确定募集资金使 用是否与国际绿色定义一致也会导 致该债券被排除。 认证气候债券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提供绿色债券的 认证计划。发行人可根据气候债券 标准寻求认证。通过使用独立的经 气候债券组织授权的核查机构提供 第三方评估,发行人可以证明募集 资金的使用符合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2摄氏度内的目标。 气候相关债券 气候相关债券是那些虽然尚未被发 行人进行绿色贴标,但实际上在为 推动低碳经济的绿色或气候资产提 供融资的债券。 在贴标绿色债券之外,气候相关债 券的规模更大。它们来自于那些至 少有75的收入来自“绿色”领域的 发行人,而绿色领域涵盖了至少六 个气候主题,包括:清洁能源、低 碳运输、水管理、低碳建筑、废物 管理和可持续土地利用。 本报告中的所有数字均已四舍 五入。 报告中的汇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为我们采用每只债券发行日的 实际汇率。 本报告的数据来源包括万 得,Refinitiv Eikon和彭博,以 及债券募集资金说明书和发行人 公司网站。 报告中数据包括中国发行人的在 岸和离岸绿色债券。符合国际定 义的绿色债券同时满足国际和国 内的绿色定义。 绿色熊猫债已另行说明。 关于香港绿色债券市场的摘要 请参见第14页。气候债券倡议组 织编写了香港绿色债券市场简 报,并获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 支持。 关于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是国际性的、聚 焦于投资者的非营利机构。它是世 界上唯一致力于调动100万亿美元的 债券市场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 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帮助降低大型气 候相关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成本,并 为希望通过加大资本市场投资而实 现气候目标的政府提供支持。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开展市场分析、 政策研究、市场开发,为政府和监 管机构提供建议,并在全球范围内 进行绿色债券的认证机制。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有众多的合作伙 伴,从管理资产总值为14万亿美元 的投资者和位于世界前列的投资银 行,到瑞士和法国等政府机构。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是绿色基础设施 投资联盟的发起机构。气候债券倡 议组织首席执行官Sean Kidney是欧 洲委员会可持续金融技术专家组的 成员。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3 摘要:显著增长的一年 尽管2018年债务市场经历了诸多压 力的挑战,但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 稳步前行。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 义的中国发行额达到2103亿人民币 (312亿美元),包括中国发行人在 境内和境外市场共发行的2089亿人 民币(309亿美元),以及 14亿人民 币(2.08亿美元)的绿色熊猫债。另 外中国第一笔根据国际绿色债券原 则贴标的绿色贷款为1.22亿人民币 (1770万美元)。 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占全 球发行量的18。与2017年的1578亿 人民币(235亿美元)相比,这一数 字增长了33。如果纳入那些仅符 合中国国内定义的债券,2018年的贴 标绿色债券总发行量达到2826亿人民 币(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发行的绿色债 券中,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的债 券占比逐渐提升。2017年,中国发行 绿债的38%不符合国际定义,因为国 际绿色债券定义不包括煤炭和其他 化石燃料技术,并将营运资金的使 用限制在5。在2018年,这一比例 降至26%。中国绿色债券的透明度也 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国内市场。 近四分之三的国内绿色债券在中国银 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银行间债券市 场受人民银行监管,商业银行和其 他金融机构是主要参与者。 相比之 下,上市企业和非上市企业所发行的 绿色债券,以及绿色ABS多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发 行。 62亿美元(423亿人民币)等值 的绿色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4家发行人通过离岸绿色债券筹集 了总计95亿美元的资金。离岸绿色 债券数量和发行量均在2018年有所增 加。最大的海外发行是工商银行伦 敦分行发行的15.8亿美元的认证气候 债券。所筹集的款项将用于为中国 不同省份和巴基斯坦的多个陆上风 电和太阳能发电场,以及苏格兰的 风电场项目融资。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发布绿色 债券指引以帮助启动中国的绿色债 券市场以来,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 机构一直在加大力度,通过一系列 政策鼓励绿色债券发行并支持市场 可信度。 按十亿美元发行额 0 120 140 40 60 20 80 100 2015 2016 2017 其他国家绿债发行(符合国际定义) 中国绿债发行 (同时符合国际和国内绿色债券定义) 中国绿债发行 (仅符合中国绿债定义) 中国绿债占全球份额的18% 2018 160 180 这份报告也指出,在贴标绿债之 外,中国有更大规模的尚未进行绿 色贴标的债券在为绿色和低碳资产 融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气候相关 债券市场。截至2018年6月,来自中 国的气候相关债券发行人的债券总 余额为2890亿美元,来自中国香港发 行人的余额为43亿美元。这说明了 在交通、能源和水务领域的绿债发 行具有潜力。未来5年中将有大量气 候相关债券到期,这意味着目前尚 未贴标的气候相关债券有巨大的绿 色贴标潜力。 离岸 23% 在岸 76% 按发行总量百分比 银行间市场 60% 上交所 15% 深交所 1%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 任马骏博士指出,中央和各个层级的 地方政府仅在2018年就推出了120项 政策措施来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 发展。政策支持涵盖市场供给( 发行 人)和需求(投资者)方面的措施。 这表明了中国政策制定者致力于打造 一个成熟的绿色金融体系。 这份报告对符合国际定义的绿色债 券发行后透明度进行了研究。大多 数中国发行人在绿债发行后提供了 一定程度的公开信息,85(按债 券数量统计)的债券或93(按债 券规模统计)的中国绿债发布了募 集资金的专项使用报告。 在岸、离岸和绿色熊猫债发行 *按发行金额 绿色熊猫债 1%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4 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这包括中国发行人在境内和境外市 场共发行的2089亿人民币(309亿美 元),以及14亿人民币(2.08亿美 元)的绿色熊猫债。另外中国第一 笔根据国际绿色债券原则贴标 的绿色贷款为1.22亿人民币(1770万 美元)。 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占全 球发行量的18。与2017年的1578亿 人民币(235亿美元)相比,这一数 字增长了33。如果纳入那些仅符 合中国国内定义的债券,2018年的贴 标绿色债券总发行量达到2826亿人民 币(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与2017年一样,我们观察到2018年第 四季度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最大, 几乎是第一季度的四倍。 中国市场 除了在2016年第一季度因受到人民 银行绿色债券指引推动,一些大型 银行进行了示范性的绿色债券发行 外,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年初相对 平静,部分原因是受中国春节假期 影响。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19年 保持延续。 按十亿美元发行额 0 20 16 12 4 8 2016 2017 2018 1季度 2018年,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的中国发行额达到312亿美元(2103亿人民币) 在全球范围内,来自美国的发行人 发行了341亿美元规模与国际定义一 致的绿色债券,而法国以142亿美元 排名第三。 房利美(Fannie Mae)在2018年仍然 是美国和全球最大的发行人,其绿 色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发行总额达201亿美元。这比2017年 的发行额降低了27,但这在美国 市政债券发行总额减少的背景下仍 然显著。 兴业银行是全球第二大发行人,也 是中国最大的发行人。其2018年的发 行金额为665亿人民币(96亿美元) ,包括两只境内发行总额为600亿元 人民币(86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和 一只离岸发行的9.43亿美元绿色债 券。该银行2018年绿债发行量占当年 中国发行绿债总量的23。兴业银 行绿债累计发行额达到1192亿人民 币(174亿美元,其中100亿美元符合 国际绿色定义),使其成为自2016 年以来中国市场上最大的绿色债券 发行人。 中国仍是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发行来源 按十亿美元发行额(2018年发行) 按十亿美元发行额(总体累计发行) 40 120 30 60 90 10 0 0 美国 中国 法国 国际机构 德国 荷兰 比利时 瑞典 日本 西班牙 爱尔兰 加拿大 挪威 澳大利亚 意大利 英国 其他国家 20 30 1季度 1季度 2季度 2季度 2季度 3季度 3季度 3季度 4季度 4季度 4季度 绿色债券在第四季度发行量较大 中国和全球绿色债券发行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5 全球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贴标债券发行量同 比增长13,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债 券(也称为社会发展目标或可持续 发展目标SDG债券)的数量增加。 根据初步统计,2018年符合气候债 券分类方案并被纳入CBI绿色债券 数据库的绿色债券达到1673亿美 元,较上年增长3。 绿色债券平缓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可 持续发展债券的增长,此类债券通 常包括气候和社会项目。同时,绿 色债券也受到总体市场条件的影 响。例如,美国2017年12月税法的 变化以及随后更广泛的债券市场疲 软,导致了美国市政债券以及房利 美绿色ABS发行量大幅下降。 然而,2018年的全球市场亮点包 括首次发行绿色债券的204个发行 人,8个新的国家,6个新的主权国 家绿色债券以及来自金融机构的发 行量增加了一倍。在2018年,许多 组织发布了新的指南或更新了他们 的分类标准,这包括国际资本市场 协会(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的社会债券原则和可持 续性原则、贷款市场协会(Loan Market Association) 的绿色贷款原 此前,气候债券倡议组 织包括了川流式发电项 目和小型水电设施(这 些项目通常需要很小或 甚至不需要水库),以及现有的大 型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大于20兆 瓦的新建大型水电项目被排除在 外。 然而,2018年9月最新版的 气候债券分类方案反映了科学讨 论的最新进展。 基于这一变化,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更新了绿色债券数据库评估方法 论,并涵盖以下水电资产:没有 则、经修订和扩展的气候债券分类 方案,以及欧盟可持续金融技术专 家组(EU TEG)的国际绿色金融标 由于缺乏透明度、将绿色债券募集 资金用于发行人一般用途、或被国 际定义所排除的项目融资等原因, 一些在中国国内被认为是绿色的债 券并不能被国际投资者认可。 总体而言,中国有713亿人民币(108 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与国际绿色债 券定义不符,但符合人民银行的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或发展改 革委指引的要求。这占中国绿色债 券发行总额的26。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使用气候债券 分类方案判断债券是否符合要求 (见第2页及附录3)。 如债券未具备足够信息,则它也将 被排除在外。 然而,这类债券仅占2018年所有被 排除的中国绿色债券的2%。这表明 中国绿色债券的透明度有了显著提 高,特别是在国内市场。这也反映 出监管部门已加强了对绿色债券募 集资金用途的监管。 用于不符合国际绿色定义项目的债券 规模在下降 不符合国际绿色定义的项目类型包括 化石燃料发电站的更新改造、清洁煤 和煤炭效率改善、存在社会或环境争 准的咨询文件。标准的趋于一致和 指导原则的不断推出将支撑绿色债 券市场的未来增长。 水库的水电项目(如川流式发电) 、非新建水库的项目、具有高功率 强度(至少满足5瓦/平方米 )和 单位发电量所产生排放较低(不高 于100克二氧化碳当量 / 千瓦时) 的新水库,除非项目因为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和/或人口迁移 或薄弱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估而引 发争议。 但是,如果项目的信息披露程度不 足以支持判断,则债券将不能被纳 入在我们的绿色债券数据库。 水电项目纳入标准的更新 按十亿美元发行额 0 50 100 150 200 250 绿色债券 210亿美元 210亿美元 237 亿美元 可持续发展债券 社会债券 其他标签 贴标总量 包括可持续发展债券、社会债券和被排除绿色债券的2018年发行 议的水电项目,或没有披露功率强度 的水电项目等。尽管这仍然是最大的 排除类别,但其在总体被排除债券中 的占比从2016年的83下降至2018年 的50。随着中国绿色债券与国际绿 色债券共识进一步扩大,我们预期这 一数字将进一步下降。 2261 亿美元 1673亿美元 不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在减少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6 不符合国际绿色定义的债券在减少 政策银行在2018年发行量仅为 109亿 人民币 (16亿美元),并且均来自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包括一只离岸 发行的绿色债券)。与2017年发行 的人民币452亿元(67亿美元)(其 中,国家开发银行为主要发行人) 相比,来自政策银行的发行规模大 幅下降了76。 然而,其他金融机构的发行量填补 了这一不足。金融机构连续第三年 位列规模最大的发行人类别。在2017 年基础上38的涨幅主要来自兴业 银行的一笔离岸发行和两笔境内绿 色债券发行,总额达665亿人民币。 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支持 机构的绿色债券发行量位列前三 名。兴业银行的两笔境内发行是2018 年单笔最大规模绿色债券,这让兴 业银行成为房利美之后的全球第二 大发行人。 注释: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政策 性银行负责经济和贸易发展以及国 家投资项目的融资。这包括国家开 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 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 0% 40% 60% 20% 80% 100% 2016 2017 2018 ABS 非金融企业 金融机构 政府支持机构 贴标绿色贷款 政策银行 可持续发展债券和社会债券已在全 球市场上存在多年,而中国也已经 有了此类债券的发行。本部分提供 此类债券的示例并解释气候债券倡 议组织是如何对它们进行评价的。 可持续发展债券 - 中国建设银行 2018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分行 发行1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 其发行除了为位于中国华东地区 的铁路项目融资外,还为经济适用 房、教育和医疗项目融资,并通过 为中小企业贷款和小额信贷的方式 增加就业机会。 由于建设银行没有特别说明募集 资金在每个拟融资类别中的分配比 例,所以我们假设每个类别所获得 的资金额相等。因而,只有大约四 分之一的项目类别将为气候解决方 案提供资金,所以这只债券未能达 到符合国际定义的绿色债券的最低 绿色资金使用门槛。 社会效应债券 - 北京基础设施投资 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只社会影响债券是由山东 省沂南县在2016年12月所发行(500 万元人民币),以支持扶贫项目 3 。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北京基础设施投 资公司的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的社 会效应债券项目。2018年12月,该 公司发行了第一笔30亿元人民币的 社会效应债券,旨在为北京的两个 地铁项目提供资金。除了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等积极气候 影响外,这些项目还将带来社会效 益,如创造就业机会、节省旅行时 间和节省土地使用。 虽然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主要关注绿 色债券,但有着积极社会影响的绿 色项目也会被认可。但我们还需要 针对这一只债券做进一步调查,以 确认是否所有募集资金都与地铁资 产密切相关,或募集资金将会用于 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商店或房地产 开发等支出超过5%。 中国市场也开始出现可持续发展债券和社会影响债券 将募集资金投向企业营运资金的绿 色债券在增加 作为国际上一般的惯例,至少95 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应与绿色资产 或项目挂钩。然而,根据发展改革 委于2016年初发布的指引,债券发行 人可以使用多达50的债券收益为 一般营运资金筹资。 2018年8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 一份问答,解释了其平台上列出的 绿色债券和绿色ABS的监管要求。 新规定允许发行人在绿色产业领域 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的先提条件 下,可不对应具体绿色项目发行绿 色公司债券。但这一规定要求至少 70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 行业。 在不符合国际定义的中国绿色债券 总量中,将大量募集资金用于补充 流动资金或企业一般营运资金的绿 色债券的比例激增,从2016的1.4 上升至2018年的6。2018年,超过 325亿人民币(49亿美元)的中国绿 色债券未能达到95的绿色资产门 槛要求,其中47亿人民币(6.84亿美 元)则是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新 规发行。 0% 40% 60% 20% 80% 100% 2016 2017 运营资金或其他企业一般用途 信息披露不足 支持项目不符合国际定义 2018 金融机构是2018年绿色债券发行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8年发行人类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7 2016 2017 2018 省及省会融资平台 地级市融资平台 县级市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绿色债券发行额为 59亿美元。 来自政府支持机构的绿 色债券发行增加了74。其中一个 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 台发行绿色债券的增长 4 。在地方层 面,政策信号、配套设施、金融激 励和给与表彰等激励措施,都鼓励 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 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设 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 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 体。这与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的其他 政府支持机构或国有企业不同。因 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绿色 债券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方 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当地环境 问题的承诺。 中国有四个正式的行政级别,包括 省、地、县和乡镇。地方政府融资 平台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在各省之间 差异很大。广东、江苏和浙江等较 发达沿海省份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拥有最大规模的绿色债券发行量。 省和省会城市在2016年开始利用其融 资平台发行绿色债券,它们也已成 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绿色债券的最 重要驱动力。 2018年,所有发行绿色债券的县级地 方政府融资平台都来自浙江省。例 如,义乌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为义乌市的水利项目发行了价值7亿 人民币(1.11亿美元)的绿色债券。 然而,因为预算内债券发行规模的 年度限制并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支 出需求,国内地方政府的预算外借 款将持续增加。因此,我们预计这 种限制将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 债券发行量增加,这也包括绿色债 券的发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 绿色债券,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及相 关部门为绿色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和发展进行融资。 中法合资企业获得第一个国内市 场的贴标绿色贷款 绿色债券是最常用的 债务工具,但绿色贷 款等其他债务形式正 在全球范围内出现。 中国的绿色贷款政策 于2007年首次发布, 并随着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 的发布而修订。2007年,前中国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 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绿色信贷 指引 5 ,根据该指引,银行必须 考虑贷款申请人的环境绩效。而 环境合规记录不佳的贷款申请人 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严重违规 者将被拒绝授信 。根据中国银行 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的 数据,截至2017年6月, 21家主 要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人民 币8.22万亿元(1.2万亿美元) 6。 2018年12月,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首次 在岸绿色贷款 - 向法国电力公司 (EDF)和河南省灵宝市城市改 造投资公司合资经营的法国灵宝 生物质热电项目贷款。这笔1. 22 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将用于生物质 供暖项目,该项目以果园和蘑菇 农场的废木材和其他生物质为燃 料,从而取代低效的燃煤锅炉。 根据万得资讯金融终端的数据, 法国电力公司占该合资企业65 的股权,而作为灵宝市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的灵宝市城市改造投资 有限公司拥有剩余的35股权。 这一绿色贷款符合2018年发布的 绿色贷款原则,成为中国大 陆第一个根据该原则贴标的绿色 贷款。 根据中国债券市场划分的国内绿色债券发行量 公司债 376亿人民币 企业债 214亿人民币 国内绿色债券 市场 中期票据 183亿人民币 金融债 1289亿人民币 商业银行债 1219亿人民币 政策银行债 70亿人民币 资产支持证券 138亿人民币 证监会主管 ABS 105亿人民币 一般公司债 256亿人民币 交易商协会 ABN 33亿人民币 私募债 120亿人民币2018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绿色债券发行达到59亿美元 数据来源: Wind资讯 注:数据仅包括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等境内发行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8 大多数债券是投资级,发行人更青睐短期债券 期限小于或等于五年的短期债券主要 由金融机构发行(占59)。中国的 大型银行越来越多地使用短期融资来 满足贷款需求 7 。 期限在5到10年之间的绿色债券占总 量的12。其中金融机构在此类别占 49,但全部都是在海外市场发行 的,这显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期债券 的兴趣。 政府支持机构,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倾向于发行期限较长的绿色债券。最 长的绿色债券期限为15年。仅有的三 只发行期限超过十年的绿色债券都来 自政府支持机构,其中包括宜昌高新 投资开发公司,该公司发行了15年期 的30亿人民币(4.35亿美元)债券, 用于长江流域的污染控制和修复。 大多数绿色债券被国内评级机 构授予AAA级 除了未获得评级的5外,中国境 内市场上的所有绿色债券均获得国 内评级机构授予的A或以上评级。 在海外市场的发行,获得的最高 债券评级为A,几乎所有离岸发行 都至少获得了一家国际评级机构 的评级。 0 20 30 10 40 10年 ABS 供电设施收费 非金融企业 电力附加补助 金融机构 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 政府支持机构 租赁 贴标绿色贷款 可再生能源应收账款 政策银行 信托受益权 按十亿美元发行额 AA 63.7亿美元 A BB BBB NA AAA 海外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券 国内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券 5000万美元 26.6 亿美元 231亿美元 58.2亿美元 7 亿美元 29.3 亿美元 随着中国证券化市场规模的扩大,绿色 ABS快速增长。从2016年第一只绿色资 产证券化(ABS)的发行到现在,中国 共有30只绿色ABS发行,发行总额达47 亿美元(315亿人民币)。2018年,有21 亿美元(138亿人民币)等值的绿色ABS 发行,这一数字略超过2017年的规模, 发行只数从10只增加到17只。 中国绿色ABS募集资金的使用涵盖各种 绿色领域,如可再生能源、低碳建筑、 水管理和低碳运输。同时,绿色ABS抵 押品类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大多数中 国绿色ABS由应收账款担保,包括出售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应收款、应收租赁 款、绿色商业建筑抵押贷款、电动汽车 租赁和上网电价应收账款等。例如,华 电福新发行的包括12层级绿色ABS就是 由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账款作为担保。 另有两只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CMBS)规模达3.53亿美元。 绿色ABS的比例从2016年绿色债券总 发行量的1.7增加到2018年的5。然 而,绿色ABS仍然只占绿色债券市场的 一小部分,而且增长潜力显著。 注:其他ABS抵押品类型包括来自水电、电动 汽车租赁、污水处理、公共交通收入以及电 力和供热的应收账款。 36% 16% 12% 10% 其他 12% 6% 8% 数据来源: Refinitiv Eikon, 彭博, 万得 绿色ABS的基础资产类型更加多样化 短期绿色债券占较大比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9 按气候债券分类方案划分,低碳交通 是最大领域 投向低碳交通的募集资金占2018年发 行总额的33。越来越多来自地方的 交通运输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使投向 这一领域的绿色债券资金规模从62亿 美元(人民币392亿元)上升至100亿 美元(人民币689亿元)。例如,武 汉地铁、成都轨道交通、天津轨道交 通和南京地铁都发行了绿色债券用于 当地地铁线路建设或延长。昆山公交 集团和扬州交通产业集团也分别使用 绿色资产证券化和绿色中期票据为当 地公交车队的购置进行融资。 太阳能和风能仍然是能源领域的常见 投资项目 能源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第二大投 向领域,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常见 的两种新能源类型。我们已经看到一 些风电企业在2018年发行绿色债券, 这包括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 司、协合风电投资集团和中广核风电 有限公司。 投向可持续水基础设施的募集资金有 所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将防治空 气污染的决心扩展到了治理水污染 8。政府目前正希望治理城市周边的污 染溪流并改善自然保护区的水质。习 近平主席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这一领域已经出现了几只绿色ABS 发行。例如,重庆康达发行了绿色 ABS并以五家子公司未来十五年的水 处理应收账款为担保,所募集的资金 将用于为其子公司新建并升级现有的 水 12% 废弃物 8% 土地使 用 7% 能源 28% 建筑 9% 低碳交通 33% 按人民银行绿色债券目录划分的募集资金投向 按CBI定义划分的募集资金投向 工业1% 适应气候变化 3% 污水处理站。 根据人民银行绿色债券目录的定义, 清洁交通占据了最大份额(占30%) ,其次是清洁能源(占23)。 安永 25% 中节能 8% Sustainalytics 8% CICERO 5% 中财绿融 9% 德勤 25% 其他 12% 50% 40% 56% 14% 13% 17% 32% 3% 21% 27% 16% 11% 2016 2017 2018 鉴证 清洁交通 污染防治 生态保护和 适应气候 变化 清洁能源 节能 n.a. 企业一般用途 资源节约与循环 利用 第二方意见 绿债评级 认证气候债券 无 中国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广泛领域 注:市场份额包括所有外部审查类型 - 第二方意 见、鉴证、绿色债券评级或经批准的气候债券标 准认证 联合赤道 8% 86的债券至少获得一个外部审查 第二方意见 (Second Party Opinion) 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加 绿色债券鉴证的比例在2018年下降至 40,这是因为更多的绿色债券寻 求了第二方意见(见附录)。经认 证的气候债券占中国总发行量11 ,其余3获得了绿色债券评级。14 的绿色债券没有任何外部审查, 这主要包括私募、ABS和发展改革委 批准的绿色债券,因为发展改革委 的绿色债券指引并不强制要求发行 人进行外部核查。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仍占据市场主导 地位,占获外部审查债券总额的50 以上。然而,他们的份额比去年 下降了近20。这主要是由于越来 越多的机构可以提供第二方意见。 由于德勤向兴业银行境内发行的两 笔300亿人民币绿色债券提供了外部 审查,德勤和安永目前的市场份额 并驾齐驱。2018年,最大的境内绿色 债券审查机构是北京中财绿融,其 次是中节能咨询公司。11只债券获得了绿色债券评级。中 诚信和中债资信是在国内最早发展 绿色债券评级的机构。武汉地铁所 发行的基准规模、高级永续绿色债 券获得了穆迪的GB1(优秀)绿色债 券评估(GBA)。 外部审查类型 审查机构排名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0 通过对2017年11月之前发行的且已纳 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数据库的所有绿 色债券进行审查,我们完成了第二份 全球绿色债券发行后募集资金使用报 告的研究。 对于绿色债券发行人来说,市场的责 任不仅取决于发行时的承诺,还取决 于在资产或项目融资过程中如何持续 跟进这些承诺。通过发行后募集资金 使用的报告,发行人有机会通过展示 绿色债券所实现的积极气候影响,与 债券持有人、潜在投资者和其他市场 参与者进行互动。中国的一系列绿色 债券指引要求发行人在债券发行后披 露募集资金的使用报告。例如,人民 银行要求绿色债券发行人每季度向市 场披露收益的使用情况 9 。 发行人 中国银行 (东京分行) 兴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伦敦分行) 中国银行 (伦敦分行) 2018年有五只中国绿债获得气候债券认证发行日期 2018年11月 2018年11月 2018年9月 2018年6月 2018年6月 发行规模 (按发行 币种) 300亿日元 8亿人民币 6亿美元 3亿欧元 5亿欧元 10亿美元 5亿欧元 10亿美元 按美元等值 规模 3.79亿 9.42亿 5.89亿 15.8亿10亿 行业标准交通、水 太阳能和风能、交通 风能和海洋能、水、交通 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 交通 风能和海洋能、交通、水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授 权的核查机构 安永 Sustainalytics 安永 中财绿融 安永 受认证的气候债券规模虽同比下降,但数量有所上升。 所有获得气候债券认证的中国绿色债券都是在海外 市场上发行的。气候债券认证有助于向国际投资者展示中国绿色债券的环境资质。 中国工商银行伦敦分行的双币种 绿色债券包括了5亿美元规模的三 年期浮动利率美元债券,5亿美元 的五年期浮动利率美元债券,以 及5亿欧元的三年期浮动利率欧元 债券。 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了解,此次发 行的美元段和欧元段均实现工行历 史可比期限发行的最低价格。 这只绿色债券的基础资产包括位于 中国、巴基斯坦和英国的一系列低 碳运输、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 可再生能源资产,具体包括: 位于中国的三条铁路线; 位于巴基斯坦和中国不同省份 的多个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场; 位于英国苏格兰Beatrice海上风 电场项目。 这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总装机容量 约为3.7亿千瓦。 这一资产组合反映了中国工商银行 在扩展绿色融资项目的全球影响力 和对绿色信贷的持续承诺。截至 2017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信 贷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第二只认证气候债券 83% 85% 93% 17% 15% 7% 共52个发行人 43个发布了募集资金使用报告 共94只绿色债券 80只有发行后募集资金使用报告 共计430亿美元绿色债券 400亿美元绿色债券有发行后募集资金使用报告 94的中国绿债在发行后披露募集资金使用专项报告 经审核符合气候债券标准要求的债 券可以被认证为气候债券。气候债 券标准涵盖了与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 所达成的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 内目标相一致的严格科学标准。气 候债券标准允许债券在发行前取得 认证,使发行人在债券营销和投资 者路演中使用气候债券认证标志。 在债券发行以及债券募集资金开始 分配后,发行人必须继续任命第三 方审核机构,获取保证报告并上交 给气候债券标准委员会,以保证债 券仍然符合认证标准。 发行后募集资金使用报告的获得比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度报告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11 按拥有发行后募集资金使用报告的绿 债金额统计,中国位居第一;按发布 报告绿债的数量统计,中国位居第 四。大多数中国发行人在绿债发行后 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公开信息,85( 按债券数量统计)的债券或93(按 债券规模统计)的中国绿债发布了募 集资金的使用报告。 大多数债券至少每季度报告一次。60 的绿债发行人按季度报告,其中大 多数是金融机构发行人,这是因为人 民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 第39号要求金融机构发行人每季度 向市场披露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安排 和使用情况。 金融机构(主要由商业银行组成), 政策性银行和政府支持机构的进行募 集资金使用报告的比例较高,而企 业和资产支持证券的报告比例较低。 这与我们的全球研究结果相一致。因 为这三类发行人往往是大型企业,经 常发行债券,并且通常可以采用更有 效的方法应用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管 理和报告指引。 发行额度超过10亿美元的所有绿债均 有募集资金使用报告,而在发行规 模为1亿美元至5亿美元的绿债中,有 85%发布了报告。报告比例最低的是 发行面额小于1亿美元的绿债。即便 这样,也有80%发布了报告。这不足 为奇,因为较小的发行人和债券规模 可能会意味着可以用于支持进行募集 资金使用报告的资源相对较少。 按绿色债券发行计划层面进行披露 的占75。只要发行人披露完整的 绿色债券项目(包括债券数量、发 行金额等),无论按绿债框架进行 报告或对单只债券进行报告都是可 以接受的。由于中国绿债市场上大 多数发行人已经发行了多只绿债, 因此按整体发行计划进行募集资金 使用披露已成为常态。 按金额统计,89% 的绿债报告了气 候和环境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有 一半的发行人披露了绿债环境影响 报告,若按发行金额统计则覆盖78% 的绿债。环境影响报告对投资者非 常有帮助,这是因为绿债投资者往 往希望实现其投资的正外部性。环 境影响报告在绿色债券市场中越来 越受到重视。中国发行人最经常使 用的衡量指标包括标煤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