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rdc 05.2019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清华大学建筑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二零一九年五月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2019Cover image: Photo by Ryoji Iwata on Unsplash研究报告撰写人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潘支明、姚怡亭、陈鸣、王雅玲、权璟、张黎雪、Cynthia Wang、钱京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龙瀛、李莉、李双金 报告设计: 张烨 harryzy5204gmail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拥有约300万会员及支持者。NRDC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在北京设有办公室,现有成员30 多名。作为先进理念的倡导者、实用解决方案的推介者和值得信赖的专业合作伙伴,NRDC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技术和法律方面的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 10月,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 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前言 . 5第一章 加强城市步行友好的相关政策和研究进展 . 81.1 中国各级政府愈加关注慢行交通 . 91.2 学术研究在街道步行环境评价技术与改进策略上稳步推进 . 101.3 社会各界积极探讨街道可步行性 . 11第二章 城市活力中心步行友好性评价方法 . 122.1 评价范围 . 132.2 街道步行指数评价方法 . 152.3 街道环境指数评价方法 . 15第三章 城市活力中心街道环境指数的评价结果 . 163.1 九项指标街道环境指数总分不高 . 173.2 三项指标街道基本环境指数得分尚可 . 173.3 单项指标得分参差不齐 . 183.4 其他发现:直辖市城市活力中心的得分较高 . 20小结 . 21目录第四章 街道步行指数与环境指数 . 224.1 街道步行指数和环境指数整体评价街道可步行性 . 234.2 城市活力中心的有趣与好走 . 244.3 最难走的街道 . 25小结 . 29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30附件一 中国各省份城市规划、交通相关政策列表 . 32附件二 71个城市活力中心的具体位置 . 37附录三 街道步行指数计算方法 . 42附件四 街道环境指数 . 44附件五 单项环境指数得分前十名和后十名的城市 . 46参考文献 . 51图1:本次评价的50个样本城市 . 14图2: 街道环境指数评价权重(%). 15图3:街道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活力中心 . 17图4:基本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活力中心 . 18图5:71个城市活力中心步行环境单项指标的平均得分 . 18图6:50个城市的城市活力中心在街道绿化/行道树上的得分 . 19图7:直辖市的8个城市活力中心的街道环境指数 . 20图8:不同城市等级的城市活力中心在单项环境指数上的得分 . 20图9:街道步行指数和环境指数的整体评价 . 23图10:济南市泺源大街 . 24图11:昆明市东风西路 . 24图12:街道环境指数为满分的城市主干道路段分布 . 25图13:苏州市闾邱坊巷 . 26图14:拉萨市吉日一巷 . 26图15:烟台市所城里大街 . . 26图16:温州市某小区 . 27图17:沈阳某社区级商业街 . 27图18:北京市某小区 . 27图19:济南某社区级商业街 . 27图20:南锣鼓巷旁福祥胡同 2015年9月 . 28图21:南锣鼓巷旁福祥胡同 2017年7月 . 28表1:划分城市活力中心的POI类别 . 13图录表录前言步行友好性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城市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在欧美发达国家,“无车”已经慢慢成为年青一代选择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背后,发达且高质量的步行交通网络必不可少。有研究发现1,美国最适宜步行的都市圈的居民不仅有着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人均GDP,还有着最高的2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虽然我们无法将步行友好和吸引年轻人才画上等号,但一个城市对步行友好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之一。而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或许将在未来,在落户和现金奖励无法再持续吸引年轻人才时,成为城市打赢“人才争夺战”的关键因素。作为最早开始对中国城市的步行友好性评价进行探索的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自2013年起就以排名以及评价为手段,不断宣传倡导相关理念,并于 2014年发布了首期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报告。由于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并相对缓慢的过程,如果每一年都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区域进行评价和对比,其结果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过去几年持续对城市步行友好性的评价中,我们尝试不同的评价方法,转换评价视角,从不同维度评价城市的步行友好性。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hyphen.cap 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 | 52014年发布的第一期报告中,在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评估数据的开放性和可获取性后,利用统计数据和通过谷歌卫星地图对街道取样观察得到的数据,从街道步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政策管理这四个维度出发,设计了12个指标,对35 个大城市主城区的街道步行友好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香港、深圳和上海的街道步行友好性的排名位居前三。2015年发布的第二期报告基本沿用第一期报告的方法,仍然从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和政策管理四个维度出发,仅对个别二级指标和测评方法进行微调,对 17个较小的城市进行了步行友好性评价。这17 个城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加上第一期报告中选取的35个城市,两期报告测评城市总数达到52 个,基本达到较高的全国覆盖率和区位平衡。第二期报告评价结果显示,这些较小城市的步行友好性得分普遍较低。自第二期报告发布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城市数据的多样化和可获得性有了明显的提升。2017年,我们发布了第三期报告,即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基于街道功能促进步行的研究。该报告与清华大学龙瀛教授的团队合作完成,参考步行指数(Walk Score)的计算方法,依据大型网站上可获得的街道“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s)信息评价了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际建成区i的共计769,407 条街道。由于涉及的城市和街道数量庞大,评价结果也 Photo by Avi Richards on Unsplashi实际建成区即经过建设已经具备基本的市政公共设施、用于非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地域范围。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城市建成区,本报告使用的实际建成区范围是通过卫星遥感信息确定的。有些城市官方报道的建成区范围更大,但并非全部完成了开发建设。6 | NRDC更加复杂。通过不同的计算和归类方法,我们得到了不同人口数量等级、行政等级的城市步行友好性等一系列排名。虽然第三期步行报告是当时对中国城市街道在步行友好性评价方面范围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研究,但我们也意识到,城市步行友好性远不止街道两旁的“兴趣点”体现的城市功能这个指标。于是,今年我们继续与清华大学龙瀛教授的团队合作,在上一期报告的基础上加入了对城市街道“硬件设施”的考虑。通过基于街景图片的虚拟建成环境审计,评价了街道在包括过街设施、街道绿化等9 项步行环境方面的表现。本次报告虽然是对步行友好性评价的又一次尝试和突破,但我们目前使用的所有指标仍旧无法囊括街道步行友好性的所有方面。我们期待学界和业界对步行友好性更完整更全面的研究,也希望通过我们对城市步行友好性的持续关注引发更多绿色交通的讨论和思考,共建可持续的宜居城市。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hyphen.cap 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 | 7 Photo by Maria Teneva on Unsplash加强城市步行友好的 相关政策和研究进展中国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第三期报告出版至今已一年有余,在这一章我们将对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各级政府在提升城市街道步行环境方面出台的激励政策及推动方案进行总结,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最后简单介绍社会和企业的相关活动,从而对步行友好的持续进展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总体来说,与步行息息相关的健康环境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街道步行环境评价方面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社会各界也从不同方面对街道慢行交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