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 7 个部门、运营管理 3个中心 ( 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核心提示 前言 一、合作背景:缘起与现状 (1)“小岛屿、大海洋” (2)“拒边缘、求发展” (3)“老伙伴、新篇章” 二、合作机遇:重点与价值 (1)南太岛国的发展优势 (2)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 (3)对外开放的创新领域 三、合作挑战:痛点与瓶颈 (1)经济发展领域 (2)社会生态领域 (3)文化认知领域 四、合作前景:建议与结论 (1)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 (2)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3)治理多边化发展之路 结语注释4566789991113131415161617171920目 录4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核心提示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又称“南太”)的合作为全球治理的全面推进做出了表率,展示了中国维护全球化、推动国际合作的决心。为了更好的阐明我国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价值与前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承担一系列与“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相关的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与任务后,特另撰写这份研究报告并面向广大公众发布。该报告立足南太基本“区情”与整体局势,概述了中国同南太开展合作的现状,展示了南太地区的价值和重要性,分析了南太地区发展与中太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报告最后还为中国未来“扬帆向南”、与岛国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提出了建议。以下为本报告的重点内容: 介绍中太合作背景本报告简要介绍了南太地区的基本“区情”、我国同南太国家合作的缘起和已经取得的合作成果。 着眼中太合作机遇本报告简要介绍了南太地区发展的自然和社会优势、南太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价值、以及南太在我国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作用。 浅析中太合作挑战本报告详细分析了南太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制度构建、生态环境、认知误区、发展意识等五大瓶颈,解析“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态和文化认知三大领域面临的挑战与“痛点”。 展望中太合作前景本报告针对南太地区的特征,提出与太平洋岛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三大路径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和治理多边化发展之路,并展望了中太合作的广阔前景。 本报告作者陈晓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副研究员。本报告系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担任课题负责人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 2016 年专项课题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完成后另行撰写的后续成果。系列成果发表于:陈晓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新发展:地区机制与影响评估,国际关系研究2019 年第 3 期,第 79-106 页;陈晓晨: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成因、过程与影响,区域与全球发展2019 年第 4 期,第 5-22 页;陈晓晨、吕桂霞、池颖:援建南太,中国何以遭“抹黑”?,载环球时报,2018 年 1 月 16 日;陈晓晨:南太岛国商机遍地,风险不小,载环球时报,2018 年 3 月 7 日。感谢陈德正、郭春梅等学者以及匿名审稿人对报告初稿提出的建议,文中错误由作者负责。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 5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偷师中国? 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前 言由 太 平 洋 岛 国(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PICs,简称“岛国”)组成的南太平洋地区(South Pacific Region, SPR,简称“南太”)属于我国外交“大周边”,中太交往源远流长。12014 年 11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为中太关系翻开了新篇章。2015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将南太平洋方向纳入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方向之一。22017年 5 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白皮书,明确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太平洋岛国是重要组成部分。3在“一带一路”诸多战略走向中,南太平洋方向独具前瞻性与创新性,是我国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通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的顶层设计,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外交、贸易、投资、旅游、人文交流等越来越密切4,中国业已成为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重要域外因素。5五年以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享发展,成果斐然。62018年 11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并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时表示,“双方应以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契机,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7,这更是标志着中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了走深走实的新阶段。2018 年 11 月 5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库克群岛总理亨利普纳(Henry Puna)应邀出席开幕式,其中国家展中特别设立太平洋岛国馆,旨在力促中国从太平洋岛国增加进口。2019年 4 月 1 日,中太旅游年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正式启动,习近平主席致贺信。4 月27 日,时任巴新总理彼得奥尼尔( Peter ONeill)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 月 21 日,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又称“中太论坛”)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与太平洋岛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当前“百年变局”中的国际秩序进入大调整时期,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在政治、经济、科技与全球治理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重大价值,有利于我国延长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助于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是站在全球治理视角下安邦富邻、发展自身的全局性方案。数年来,人大重阳在执行院长王文教授的领导下,在“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研究上扎深做实,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专项课题“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和相关重要任务。“一带一路”是一门调研出真知的学问,人大重阳秉承“脚底板下做学问”的原则,力所能及地促进中太人文与智库交流,以专业、客观和独立的方式帮助决策者对政策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评估,进而为政治决策机制的公开化、社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做出一份中国智库的贡献。8在习主席访问斐济五周年、访问巴新一周年、即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七次非正式会议之际,我们公开发布此报告,力求面向广大的社会公众,共同“发现”南太、认识南太,理解我国与南太岛国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贡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力量。6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一、合作背景:缘起与现状首先,南太平洋地区到底在哪里?这些岛国是怎样的国家?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重视与这些岛国发展合作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方面进行解答。(1)“小岛屿、大海洋” 本报告研究的南太平洋地区包括14个南太岛国,他们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帕劳、瑙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密联邦)、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图瓦卢、汤加、萨摩亚、纽埃和库克群岛。这些南太岛国知名度很低,陆地面积很小,有的还是“超小型国家”(microstates)9或“迷你国家”(mini-states)10,在不少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仅仅是几个点,甚至不存在(见图1)。这些岛国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 0.4%,总人口更是仅占全球的 0.15%,是名符其实的“小国寡民”。但是, 这些陆地小国却是“海洋大国”。他们海域广大,岛国和岛屿领地的专属经济区(EEZ)总和据笔者测算约280万平方公里,比其陆地面积大 50 倍左右(见表 1、图 2) ,大约相当于欧亚大陆面积的一半,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 7.8%、地表总面积的 5.5%。(见表 1、图 1、图 2)。图片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图号GS(2016)2941 号说明:本图原为“大洋洲政区图”,图中标为彩色(深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群岛不属于本文定义的南太平洋地区,其他彩色(深色)部分并标注国家、领地或次区域名称的均属南太平洋地区表 1:太平洋岛国基本国情与陆海面积匡算国家 陆地面积(km2) 专属经济区面积匡算(km2)陆海面积之比匡算人口(人) 人均GDP(美元)基里巴斯 811 350 万 1:4316 113400 1685巴布亚新几内亚 46.2 万 310 万 1:6.7 约 810 万 2556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702 298 万 1:4245 102800 3188马绍尔群岛 181 213 万 1:11768 54800 3753库克群岛 240 183 万 1:7625 14730 15644所罗门群岛 2.8 万 160 万 1:57 642000 2132斐济 1.83 万 129 万 1:70 867000 5589图瓦卢 26 75 万 1:28846 11010 3550汤加 747 70 万 1:937 103300 3944瓦努阿图 1.2 万 68 万 1:57 277500 3124帕劳 459 63 万 1:1373 17950 13417纽埃 260 39 万 1:1500 1470 10286瑙鲁 21 32 万 1:15238 10840 8344萨摩亚 2934 12 万 1:41 187300 4361太平洋岛国总计 52.7 万 2002 万 1:38 约 1050 万 2889资料来源:本课题组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fmprc.gov)资料整理12个联合国成员国陆海面积数据;两个非联合国成员国(纽埃和库克群岛)数据采用太平洋计划审查(2013) ;人口与经济数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算。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 7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偷师中国? 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图 2:南太平洋地区各岛国与岛屿领地专属经济区范围示意图来源:亚洲开发银行(ADB)11 说明:其中红色(深色)字体为 2016 年前具有主权的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灰色(浅色)字体为不具有或2016年前尚未具有主权的南太平洋岛屿,但其中的纽埃是我国承认的主权国家。图中个别领地(如夏威夷群岛)目前还不属于本文界定的南太平洋地区。“小岛屿、大海洋”(small islands, big oceans)是南太平洋地区的突出特征。以 9 月 27 日刚刚与我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基里巴斯为例:陆地国土面积甚至不及北京市通州区12,但专属经济区面积却有350万平方公里之广, 比我国的“300 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面积”13还要大。图瓦卢、瑙鲁和马绍尔群岛的海域面积甚至超过陆地面积的上万倍。小国寡民的另一面是与其人口完全不相称的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作为陆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瑙鲁仅有 21 平方公里,其全国人口刚满一万,还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的一半14,但在许多国际场合却拥有与人口约 14 亿的中国同为一票的投票权。 这是进入到全球治理时代后太平洋岛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的优势。图 3:太平洋共同体成员在世界上的大致方位示意图资料来源:太平洋共同体网站15说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目前在南太平洋地区拥有岛屿属地的宗主国也是太平洋共同体成员,但不属于本文定义的南太平洋地区。(2)“拒边缘、求发展”一直以来,太平洋岛国都有一个“自主发展梦”。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独立与去殖民化浪潮,南太地区逐渐实现了政治与法律意义上的自立,其中12个岛国业已加入联合国。不过,政治独立并没有完全带来经济上的独立和自主发展。由于小而遥远、人口少、自然资源有限、经济结构单一、远离世界市场以及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等原因,太平洋岛国的经济远比其他地区更脆弱,发展进程缓慢、滞后,且高度依赖外援。16但是,西方主导的外部援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地区发展不足的困境。世界银行曾在 193 年将这种现象称为“太平洋悖论”(Pacific Paradox),指的是太平洋岛国接受的人均援助远超其他地区,但发展却非常缓慢、效果不佳。17但是,“太平洋悖论”虽然诊对了症状,却开错了药方。此后多年以来,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脱离岛国的实际情况,盲目推行贸易与经济一体化,在岛国面临财政困难时推行紧缩政策,实际上是号错了脉,反而加剧了公共部门长期投资不足问题。18特别是,援助这一手段此时被某些大国,尤其是澳大利亚,用作迫使太平洋岛国接受其外交政策(包括对地区主义的政策)的工具。19而在岛国最关切的问题上,例8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如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大国却经常口惠而实不至,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岛国长期面临的发展赤字。直到 2009 年,这些国小民寡的太平洋岛国在国际舞台上还被描述为“处在边缘地位”。20不过,自此之后,太平洋岛国加快了联合自强、寻求自主发展的进程。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PIDF)的成立、瑙鲁协定缔约国(PNA)的机制化、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MSG)的组织化、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机制(PSIDS)作为联合国的一个非正式集团的建立、太平洋地区主义框架(FPR)的出台实施及太平洋岛国论坛(PIF)的全面改革等共同构成了以太平洋岛国为主体的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新发展,太平洋岛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不断提高,对地区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21其中,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聚焦发展议题,以“蓝色 / 绿色经济”为主旨,尤为有代表性。22近年来,中国提出了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加强了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合作,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新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给太平洋岛国的“自主发展梦”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路径、新的动力。(3)“老伙伴、新篇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没有放弃对海洋的探索,海上丝绸之路承载了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渴望走向蓝色海洋的梦想与使命。中华文明与南太平洋岛屿的历史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近期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倾向认为,这些南太平洋岛屿的原始居民起源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带,与更广阔范围内的“百越先民”同属一个土著文化体系,以福建为中心的地带可能是他们离开大陆的出发地。23早在西方殖民者抵达南太之前,中国与这个地区就已经产生了密切的商贸联系。在中国史料中,这个地区曾被称为“东南洋”。19 世纪下半叶以后,华人移民开始大规模进入这个地区并对当地产生影响,这波移民潮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暂时告一段落。24据当时澳大利亚主流媒体的社论和后来美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对南太平洋岛屿自治与独立进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激励效应。25不过,彼时的中太联系尚较为间接。直到上世纪 60-80 年代,南太岛屿逐渐走向自治乃至独立建国,中国才开始与这些南太岛国建立官方关系,并逐渐成为该地区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8 年,中国成为南太平洋论坛(SPF,今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伙伴国。此后,双方的双多边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例如:19 年中国政府设立中国 - 南太平洋论坛合作基金(今中国 -太平洋岛国论坛合作基金),2002 年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开馆,2006 年举办首届中国 - 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26近十年来,中太之间的交往显著深化。2009 年 2 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前往拉美访问途中过境顺访斐济。当时的斐济正在面临各种困难,包括特大暴风雨与洪灾等,是中国给了斐济以坚定支持。2014 年 11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问太平洋岛国,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表示,中方提出了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我们真诚希望同各岛国分享发展经验和成果,真诚欢迎岛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通过此次会晤,中太双方共同决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太关系翻开了新篇章。27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 9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偷师中国? 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二、合作机遇:重点与价值(1)南太岛国的发展优势在地理位置方面,作为海上通航的“十字路口” ,太平洋岛国所在区域“西北与东南亚相邻,西连澳大利亚,东靠美洲,向南约过新西兰与南极大陆相望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扼守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运输线,占据北半球通往南半球乃至南极的国际海运航线,是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汇处。”28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南太平洋诸国有发展海空运输的天然优势,因而也使该地区成为 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资源价值方面,南太岛国具有岛屿国家“海洋国土”广袤的独特优势,因此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总量与开发潜力。 南太平洋地区的传统和可持续能源资源富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南太平洋地区因其独特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资源,使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产生物、海洋微生物功能材料等也具备独特性,资源研究与利用前景广阔。在经济结构方面,南太岛国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自然基础与市场潜力。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南太平洋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海洋特色,尤以渔业和旅游业最为突出。渔业是南太地区的一大特色产业,同时渔业也是许多南太平洋岛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南太平洋地区年平均生物生产量则为 18.2 吨 / 平方千米,金枪鱼资源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此外,南太平洋的自然资源十分适合发展特色旅游,依托热带海岛和海岸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经济亮点。一些太平洋国家,如斐济、图瓦卢、帕劳、库克群岛等,旅游业甚至占据主导。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带动餐饮住宿、观光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对有效利用南太资源禀赋、实现经济创新发展有重要作用。29(2)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当前“百年变局”中的国际秩序进入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太平洋世纪”正在到来。对拥有主权的岛国来说,“一国一票”能给岛国带来巨大的外交资源,使其有机会通过地区集体外交的方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与其硬实力远远不相称的软性影响力。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对外投资净流出国,正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中国作为面积第三、经济总量第二、人口第一的太平洋沿岸大国,正在成为拉动亚太与世界经济增长、推动亚太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将承担更多责任、承受更大压力。在这个背景下,南太平洋越来越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地区。在当前的形势下,南太平洋地区在全球治理、大国关系与两岸关系中的角色值得重点研究。1. 全球治理“新空间”在全球治理层面,南太岛国以“气候外交”重地成为全球治理的“南太票仓”:虽然长期被国际社会边缘化,但作为独立主权国,南太岛国在全球治理的议题设置、议程安排及谈判中存在“数量优势”与政治杠杆效益,使之成为域外大国争夺的焦点。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城市被淹没、淡水资源减少、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增加等一系列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危害是悬在10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1 期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南太岛国头顶之上的共同的“安全利刃”,甚至是一些低海拔小岛屿国家首要的国家生存与安全威胁。凭借地理的临近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传统,出于在气候变化、环境、渔业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共同利益,南太岛国以“气候外交”为主题,逐步整合其政治资源,通过团结互助增进小国间凝聚力。抱团取暖、联合自强成为太平洋岛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路径。例如,由所有太平洋岛国联合组成的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已经成为联合国机制下的一个投票集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0地区发展与治理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与太平洋岛国开展全球治理合作协调成为了当前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2. 大国竞争“新舞台”在大国竞争层面,南太平洋地区是大国角力的中心地带与博弈舞台。美国日益成为多边主义的主要反对力量,对其全球霸权的基石之一南太平洋更加重视。近年来,该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和新兴国家战略博弈的竞技场”。31例如作为“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事同盟维持霸权优势,同时对南太岛国进行社会和经济发展援助。随中国与南太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投资与援助力度加大和政治交往增多,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11-2015 年,在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贸易实现了逆势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43 亿美元增长到了 75 亿美元,增幅达 73%,年均增长约 15%。32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域外大国不时以防范和竞争的心态看待中国对南太岛国的外交战略,并力图牵制中国在南太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以所罗门群岛成为大国地缘战略竞争前沿为例:201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均对所罗门群岛可能与中国建交非常关切。作为“印太”战略的重要部分,2018 年 12 月,美国将所罗门群岛纳入对外援助“千年挑战公司”(MCC)入门计划体系,试图借此强调所罗门群岛同区域内其他“民主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的伙伴关系。在所罗门群岛宣布与台湾“断交”后,美无理施压所罗门群岛,副总统彭斯拒绝与该国总理索加瓦雷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面。美国对南太地区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与南太岛国的合作,也引起了作为南太平洋地区大国的澳大利亚的一些人的恐慌。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在维护其在南太地区秩序的特殊地位,将太平洋岛国视为其外交战略重心之一。澳大利亚2013 年发表的首个国家战略报告明确指出:“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对澳大利亚具有持久的重要性。”澳大利亚近三分之一的对外援助预算都拨给了太平洋岛国。不过,对岛国来说,澳大利亚的援助并非“免费的午餐”,“以援助为武器”一直是澳大利亚对岛国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有专门对澳大利亚对岛国援助的研究认为,澳大利亚力图“通过在援助中使太平洋岛国进一步融入澳大利亚经济的方法来输出经济自由主义”,援助手段包括太平洋私营部门发展倡议(PSDI)等。33而在一些人看来,中国日益深化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影响了澳大利亚利用援助对岛国施加影响力的渠道。2018 年初,时任澳大利亚国际发展部长费尔拉范蒂 - 韦尔斯无端指责中国,说中国用贷款“诱惑”南太平洋岛国,到处建设“无用的”设施,使南太平洋岛国陷入“债务陷阱”,甚至威胁到它们的主权。这些指责当然完全是无稽之谈。然而,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澳大利亚的这种焦虑。3. 两岸关系“新前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