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19 年 生活服务业 新职业人群报告 2019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 将稳就业作为“六稳” 之 首 ,指出要目标导向优先,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要政策支持优先,从宏观政策层面综合发力。 2019 年 5 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稳就业工作全面发力。 6月 10 日发布的 2018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自 2014 年至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 40.6%上升至 46%,呈持续上升态势。在服务业中,生活性服务业(以下简称为“生活服务业”) 又因 领域宽、范围广,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稳定经济增长与吸纳就业上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服务业与数字化的融合,促进了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催生了一批新兴的职业形态。 美团 作为 国内 领 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打车、 美团 单车等消费者熟知的 App,服务涵盖餐饮、外卖、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电影、休闲娱乐等 200 多 个服务行业 品类,业务覆盖全国 2800 个 县区市 。截至 2019 年 3月 31 日止 的 过去 12 个月,美团交易用户总数达 4.1 亿, 新增近 8600 万用户, 同比 增长26.4%; 平台活跃商家总数达 580 万 ,同比增长 27.3%。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的研究, 2018年 美团带动就业机会 1960万个,其中包括 270万配送就业机会,也 包括1600 多万个 商户就业机会 。 基于 回收 的 9784 份有效 问卷 以及 美团点评 、智联招聘 平台数据,同时结合对 生活服务业重点行业 从业 人员 的访谈 , 美团点评 与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 、智联招聘 联合 撰写了 2019年 生活服务业 新职业人群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 通过 分析我国生活服务业 新职业的 发展 背景 、 发展 现状和 典型 案例 ,对生活服务业 新职业人群 进行 画像,全方位反映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的风貌 ,展现新经济 蓬勃发展 背景下 生活服务业 新职业人群的生活状态和 社会价值 ,探寻新职业 发展 对 稳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 的作用。报告还 分析了生活服务业新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生活服务业新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一、 生活服务业成 新职业 的摇篮 1.1 新职业的定义 本报告中的 新职业是指 我国生活服务业新兴业态中的新就业形态 , 这些新就业形态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 , 具体包括 酒店收益管理师、整形医生、轰趴管家、育婴师、密室剧本设计师、宠物摄影师、非遗菜系传承人、宠物训练师、线上餐厅装修师、民宿房东、头皮养护师、美甲美睫师、 外卖运营规划师、旅拍策划师、植发医生、收纳师、侍水 /茶 /酒师、整屋设计师、产后修复师、电竞顾问、宠物医生、 CS 教练、2 STEM 创客指导师、整体造型师、调酒师、健身教练 等。 这些新职业,有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 尚 未收录的职业,包括 外卖骑手、酒店收益管理师、外卖运营规划师等 ,有的是 已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之中 的职业 ,但近几年这些职业的职业内涵、从业方式与以前相比发生 了 显著变化 ,包括健身教练、造型师、 育婴师 等。 1.2 新职业 名单 范围 不断 扩大 ,生活服务业成新职业摇篮 从 2004 年发布新职业名单工作开始至 2009 年,我国累计发布了 12 批次 122 个新职业 , 2010 年至 2018 年未发布新职业 。 2019 年 4 月 发布的 13 个 新职业是 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后 发布 的首批 次 新职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在加快传统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同时,还为 新兴职业的涌现 提供了客观基础。在此背景下, 界定新职业、持续 更新职业名单 、引导3 和支持新职业的发展,成为一 项紧迫的任务 。 1.3 新职业自带时代特点,机会多、技术强、职位细、 专业 精 美团是 国内领先的 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催生了 包括外卖运营规划师、美业商家培训师等新的就业岗位和形态。此外,围绕 美团等 生活服务 电子商务 平台也诞生了一批新兴职业,如电竞顾问、轰趴管家、酒店收益管理师、线上餐厅装修师等。这些新就业形态是产业迭代升级、数字化变革升级的产物,蕴含着时代新意,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机会多:生活服务领域覆盖范围广、市场大、 消费者和用户 多,为新就业 形态的出现提供无限可能; 技术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加快了生活服务业的线上化 发展 ,驱动生活服务领域诞生 了 一批具有 市场 营销、数据分析等复合能力的新兴职业; 职位细: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新需求衍生了多元的垂直细分新兴职业,精细化的专业服务成为新时代新职业 从业 者的出彩名片; 专业精:专业化 成为新职业 从业 者的就业新壁垒,匠人精神在新职业 从业 者中 备 受推崇。 1.4 新职业见证 中国 经济转型 升级 之路 我国城乡居民 日益增长的 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消费需求 催生了服务消费的发展,生活4 服务领域的新职业正是集中涌现在服务消费大发展的转型阶段。新职业作为服务消费发展的活力之源,大批 新职业的 出现和发展也见证着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之路 ,主要表现为: 1.4.1 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供发展沃土: 消费已经连续 五 年成为拉动 GDP 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2018 年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 49.5%,占比接近一半, 服务消费成为我国消费持续扩张的重要带动力量。 2018 年 我国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态势明显 ,消费结构由基本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 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成为新兴消费亮点。作为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生活服务业,服务消费的提质扩容为生活服务领域新职业 的涌现 提供了沃土。 1.4.2 服务经济增员 提 质吸纳就业: 2012-2017 年, 我国 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7182 万人,而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就业人数 分别减少 4829 万人和 1417 万人。据 人社部 测 算, 2009 年到 2012 年期间,服务业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带动新增就业 70 万人; 2016 年,服务业每增长 1 个百分点,能创造约 120 万个就业岗位,服务业拉动就业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 迈向高质量发 展阶段 ,生活服务业在持续扩大供给数量的同时,也对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人才供给方面,复合型、专业化的服务业人才缺口较大,生活服务业成为吸纳优质新职业从业者的蓄水池。 1.4.3 区域城市发展为新职业助力 : 从 本次 调研 数据看,城市 生活服务业 发展 与 新职业的发展程度 呈正 相关 关系 。经济 活力 强、营商环境好的城市, 新职业发展态势良好 。 新职业从业人数 、平均薪酬 TOP10 城市 与城市经济体量排名基本吻合 。 本次 调研数据显示 ,新职业人群 平均薪酬 位列全国 TOP10 的城市分别是:上海、 北京、杭州、南京、苏州、深圳、广州、 武汉、成都、天津。 其中 , 新职业从业人数 TOP10 有 九 个城市 进入 2018 年 中国城市GDP TOP20(西安 排在 第 21 位 ) , 有 八 个城市进入营商环境 TOP10。 5 1.4.4 平台生态连接多方 互利 共赢: 多个群体通过平台生态产生连接,共同成长获利。美团 作为生活服务领域的超级平台,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消费需求与消费体验的数字化,大幅增强了消费者与商家的连接。另一方面,平台通过营销、消费场景、管理以及供应链等四 个 方面带动商户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在 美团 等 生活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的助力下,线下分散、体量较小的商家有机会通过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实现多方协同,不断提高 经营 效率与服务质量。 二、 生活服务业 新职业 图鉴:机遇 与挑战并存的就业之路 2.1 80 后和 90 后 成为 新职业 从业者 的 主力 军 , 占比超过 90% 本次 调研 数据显示, 80 后和 90 后 成为 新职业 从业者 的 主力 军 , 占比超过 90%。 其中 ,1990年以 后 出生 的 新职业 从业 者占据半壁江山 , 1995年以后出生的新职业 从业 者的占比超过 22%, 他们大多处 于 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 ,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新职业为处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 元 的就业选择。 6 生活服务行业不仅是初入职场者的就业选择,也 为 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提供 了 就业机会 。 根据 对 不同年龄段新职业从业者的 行业 选择偏好 TGI 分析 得出 , 如洗浴汗蒸、足疗按摩、洗涤维修、家政保洁等 集中的休闲娱乐、社区生活服务等 行业 吸纳了很多 40 岁以上的 从业者。 2.2 新职业 成 毕业生 就业蓄水池 ,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选择 本次 调研数据显示, 七成新职业从业者为 大专 及以下学历 。 新职业成为高职院校 、大专院校 毕业生的就业蓄水池 。生活服务业 相对通畅 的 就业机会 和 较稳定的 收入 来源 为那些7 拥有一技之长、教育程度中等的年轻人 提供了学以致用的空间。 随着生活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一批高学历人才也 积极 投身新职业。新职业 时间自由、收入高、灵活度大等因素,吸引着高学历人才。 本次 调 研数据显示, 三成新职业从业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比 2018 年这一比例提升了 2.11 个百分点。 高学历人才爱从事的 TOP3新职业是心理咨询师、整形医生、 STEM 创客指导师。 以 STEM 创客指导师为例, STEM 课程重点是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随着基础教育的加强, STEM 课程由国外引进,正在成为家长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优质的 STEM 老师高薪难求。 “我们教师团队的招聘聚焦在计算机专业,要求也非常严苛,现在教师团队有 应届毕业生、程序员 、高中信息奥赛负责 老师 ,还有在 华为 工作了 11 年 的 高级 工程师 。当然,我们开出的薪水也非常有竞争力,月薪起步在一万元以上。” STEM 创客指导师,思开 2.3 生活服务提振就业景气 , 24.6%的新职业从业者 月收入过万 智联招聘 数据 显示 ,新职业 就业岗位较多的行业, 如 教育培训、 酒店餐饮 等, 在 2019年第一季度的 就业 景气指数 较高, 就业形势较 好。 新职业发展不断为城市就业增添活力,提振当地就业景气。 8 本 次 调研 数据 显示 , 半数新职业从业者 月收入高于 5000元 ,达到 55%, 24.6%的新职业从业者的月收入过万。 其中, 5.6%的新职业从业者的月收入达 25000 元以上, 6.1%的新职业从业者的月收入为 15000-25000元(含), 12.8%的新职业从业者的月收入为 10000-15000元(含), 30.4%的新职业从业者的月收入为 5000-10000元(含)。 根 据 调研 数据计算的 TGI指数, 月 收入 在 一 万元以上的 新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宠物、 结婚 、休闲娱乐、医美、 亲子等 新兴生活服务业 领域 。 这些新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壁垒 ,行业收入也随着行业门槛的上升而水涨船高 。以 整形医生 为例,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整形医生 人均 月 收入超过35000 元,但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和审美基础, 60%以上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三年以上从业经验,近 50%的整形医生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9 2.4 接近两成 新职业从业者有一份 及 以上兼职, 27.8%的新职业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间 超过10 60 个 小时 与每天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上班族相比,新职业从业者的工作时间相对来说更加灵活,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有一份甚至多份兼职收入。 本次调研数据 显示, 接近二成 的新职业从业者有一份 及 以上兼职 ,这也与大多数青年的工作状态相符。 据 新时代新青年: 2019 青年群体观察显示,斜杠青年成当代青年标配, 29%的 青年 有兼职工作,收入 来源 多元 。 兼职选择 中 , 新媒体从业人员 占 5%,设计人员 占 4%,司机代驾 占 3%,微商代购 占 1.4%,快递骑手 占 1.3%。报告 集中调研了 兼职集中的 民宿房东 ,数据 显示, 民宿房东中 兼职群体占 六成左右 , 最爱跨界开民宿的 五 类人群分别是:设计师、事业单位行政人员、自由职业者、学生、教师。 “用闲置房源做民宿,每个月能给自己额外带来 2000 多元的收入。” 一位本职工作是电子厂安检员的兼职民宿房东 *i 高收入的背后, 是辛勤的付出。 本次 调研数据显示, 40.2%的新职业从业者无法实现每周双休、 只能单休,还有 10.6%的新职业从业者 仅能在春节期间休息。超 七成新职业从业者每天工作时长超过 8小时,其中有 18.1%的新职业从业者 每天工作 10-12 小时 , 9.7%的新职业从业者 每天工作 12 小时以上 。按照每周工作 6 天计算, 27.8%的新职业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60 小时,这与互联网行业程序员的工作时长不相上下。 新职业 从业者与普通上班族的工作时间有较大差异,上班族休息的周末、节假日往往是新职业从业者工作的高峰期。 以 美团 外卖骑手为例, 2019年春节 假期 期间有近 60万骑手坚守在送餐岗位。 “这是我第一个没回家过的年。 老家要盖新房子 了,我就想 努力多赚点 儿 ,家人的负担就小一点 儿。过年 7 天,多赚了 2600 元, 这个月工资肯定 能破 万元大关! ” 美团外卖骑手洋洋,来自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