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方正县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环评证 乙 字第 1714 号) (国环评证乙 字第 1727 号 ) 黑 龙 江 大 学 黑龙江省风云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二 一 四 年 六 月 1 目录 1 总论 . 1 1.1 项目由来 . 1 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 2 1.3 编制依据 . 2 1.4 评价工作程序 . 4 1.5 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 6 1.6 环境保护对象及敏感目标 . 6 1.7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 8 1.8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 15 1.9 评价标准及评价因子 . 15 2 区域环境概况 . 21 2.1 地理位置 . 21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 2.3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 36 2.4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40 3 工程分析 . 42 3.1 方正县城市垃圾产生及处理现状 . 42 3.2 工程概况 . 49 3.3 工程分析 . 69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82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82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87 4.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93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105 2 4.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106 5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110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110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117 6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141 6.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141 6.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 144 7 清洁生产 . 152 7.1 清洁生产内容 . 152 7.2 清洁生产分析 . 152 7.3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结论及建议 . 159 8 环境风险评价 . 160 8.1 风险识别 . 160 8.2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 162 8.3 源项分析 . 163 8.4 风险事故分析 . 165 8.5 风险预测评价 . 169 8.6 风险防范措施 . 177 8.7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 181 8.8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 182 8.9 结论 及建议 . 182 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184 9.1 总量控制意义 . 184 9.2 受控污染物 . 184 9.3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184 3 9.4 总量控制措施 . 185 10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 187 10.1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 187 10.2 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 189 10.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 190 10.4 环境影响分析 . 191 10.5 环境承载力可行性 . 192 10.6 结论 . 193 11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194 11.1 社会效益分析 . 194 11.2 经济效益分析 . 195 11.3 环境效益分析 . 196 11.4 评价结论 . 198 12 公众参与 . 199 12.1 公众参与目的和意义 . 199 12.2 公众参与调查对象 . 200 12.3 公众参与信息公布 . 200 12.4 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和对象 . 209 12.5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211 12.6 公众意见和建议调查统计结果 . 212 12.7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215 12.8 公众参与的结论和建议 . 215 13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 217 13.1 环境管理概述 . 217 13.2 环境监测 . 220 4 14 评价结论 . 223 14.1 工程概况 . 223 14.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 223 14.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 224 14.3 污染防治措施 . 226 14.5 污染物总量控制 . 228 14.6 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 228 14.7 风险评价结论 . 229 14.8 综合评价结论 . 229 一、附图 附图 1: 本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图 附图 2: 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3:车间布置图 二、附件 附件 1:方正环保局对本项目 的初审意见 附件 2:本项目工程评估报告 附件 3:相关协议(塑料、金属、废砖块渣土、废旧电池 、污泥 等) 附件 4:西安市阎良区生活垃圾资源化环评批复 附件 5:天津于桥水库周边水污染源近期治理二期工程环评批复 附件 6:周边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 附件 7:方正县人民政府搬迁承诺函 附件 8: 本项目相关专利证书 附件 9:方正规划监测报告 附件 10:本项目监测报告 三、建设项目审批登记1 1 总论 1.1 项目由来 方正县位于我省中南部,哈尔滨东部,松花江南岸,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北段西北麓、蚂蜒河(或蚂蚁河)下游。地理 坐标为东经 1281341-1293320,北纬 453246460900。北与通河县隔江相望,东与依兰县为邻,东南与林口县、海林县接壤,南与尚志市、延寿县毗邻,西与宾县相依。全县总面积 2969.4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为方正镇,距省会城市哈尔滨市 164 公里。有同三高速公路(同江至三亚)、哈同公路横贯全县,松花江自西向东流经本县北部。 近年来,随着方正县经济建设的发展,县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多,生活垃圾产量也在不断增多,由于绝大部分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裸露堆置,致使垃圾中的有 害成分对周围水体、大气、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破坏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根据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 201061 号)中提倡对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等物质的回收利用,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处理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的目标,保证方正县开发建设 的战略目标,建立适应当地的生活垃圾资源再生模式,有效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再生和源头减量。因此,方正县政府与方正县德兆固体 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有限公司签定投资建设方正县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协议,引进水解还原技术和水解固氨制肥技术,根据混合垃圾的现状,将化学水解的原理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并融合了众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混合垃圾自动分拣、水解还原、有机物固氮及能量肥料技术属世界首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实施大大减少垃圾填埋量,进而减少占用土地。本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全符合国家现行的垃圾处理产业政策和垃圾处理方向。 受 方正县德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有限公司 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组通过现场调查及资料调研,并委托进行了现场监测,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2 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及专家审查。 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2.1 评价目的 ( 1)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现状。 ( 2)通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摸清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 3)从技术、经 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方案。 ( 4)论证本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 相关规划的 要求,并对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 ( 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工作,使本评价达到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有话设计、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1.2.2 指导思想 ( 1)以各项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 ( 2)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 利用规划的要求。 ( 3)坚持环评工作为优化设计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 ( 4)评价工作将在利用本区各种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类比调查和分析,力求全面、公正、客观; ( 5)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繁殖及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可行,结论明确可行。 1.3 编制依据 3 1.3.1 相关法律、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12 年 7 月 1 日);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2008 年 6 月 1 日);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 2004 年 12月 29 日);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9 年 1 月 1 日); (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令( 1998 年 11 月 29 日); ( 1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 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号文); ( 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 号); (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发 200119 号); ( 13)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10 月 1 日); (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2005 年 4 月 21 日); ( 1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15号文); ( 16)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23 号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1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 4 ( 18)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 19)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 1.3.2 相关技术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 面 水环境 (HJ/T2.3-1993);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 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 9)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 201061 号)。 1.3.3 其他相关技术文件 ( 1)方正县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评价工作程序 本次报告采用的工作程序见下图。 5 现场踏勘与搜集资料 现场踏勘 环保调查 搜集资料 部门走访 群众走访 接收评价任务 法规、标准及建设项目有关文件研究 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制定工作方案 国家、地方环保标准 环保目标功能要求 工程污染源类比调查 噪声 污水 固废 废气 环境现状调查、资料调研、监测与评价 监测与评价 城市规划 自然生态 声环境 环境空气 水环境 地下水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工程分析 大气环境 声环境 水环境 环境经济 固体废物 生态绿化 公众参与 施工影响 提出环保措施对策、措施和环境管理制度 反馈建设、设计单位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工作完成 6 1.5 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确定项目所在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类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及黑龙江省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补充标准( DB23/485-1998)确定松花江 (大顶子山 -大莱段) 流经方正县段,水体功能类别 为 类;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确定评价 区环境噪声为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确定评价区域内地下水执行 类标准。 1.6 环境保护对象及敏感目标 本项目位于方正县方正镇城区东部,城区规划 东 边界外约 1.5 公里, 西侧是方正县 殡葬服务中心,东侧是武警中队看守所、拘留所,北侧为 201 国道,南侧为空地 。 项目所在区域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人文设施及水源地,项目地处平原。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 见 表 1.6-1。 表 1.6-1 拟建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 环境要素 敏感目标 距 厂界 方向,距离 概 况 控制目标 环境空气 富兴村 WS, 1.5km 80 户,约 300 人 环境空气 二级标准 娄家屯 WN, 0.75km 50 户,约 200 人 平安屯 WS, 0.9km 25 户,约 100 人 二班 村 E, 1.7km 25 户,约 100 人 迎春村 EN, 2.4km 20 户,约 80 人 武警中队 ( 拘留所、看守所 ) E, 相邻 100 人 声环境 武警中队 ( 拘留所、看守所 ) E, 相邻 100 人 声环境 2 类区标准 水环境 蚂蚁河 W, 10.0km 类水体,纳污水体 地表水 类标准 松 花江 EN, 5.0km 类水体,纳污水体 区域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 类标准 生态环境 一般农田 厂界周边农田 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 7 图 1.6-1 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 本项目 所在地 8 1.7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7.1 评价等级 ( 1) 环境空气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为垃圾预处理产生恶臭( H2S 和 NH3)及锅炉运行时产生的锅炉烟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 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Pi( Ci/C0i) 100%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 C0i一般选用 GB3095 中 1 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 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H2S: 0.01mg/m3, NH3: 0.2mg/m3)。评价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7-1,点源排放参数见表 1.7-2。 表 1.7-1 大气评价等级划分依据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一级 Pmax80%,且 D10%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8 1 方正镇 3 1 高楞镇 0.4 2 会发镇、大罗密镇 0.3 左右 5 天门、德善、宝兴、松南、伊汉通 ( 3)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根据方正县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现状特征,考虑到今后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期内,对县域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进行部 分调整,使目前相互雷同的内向型职能结构转变为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外向型职能结构,充分展示各类城镇的优势和特点。 依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具体如下: 一级城镇:方正镇,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绿色食品、林产品深加工、旅游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级城镇:高楞镇,是以木材生产和木材综合利用为主体的森林工业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