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需求:表观受政府预算影响,内在受通信和网络技术发展驱动 政府预算是表观影响需求波动的因素,而内在受网络流量剧增和网络空间事件频发驱动。由于我国政府和运营商为主要统一DPI设备采购的支付方,因而当年的招标金额往往受到财政预算限制。然而考虑公安部已在该领域投资近20年,且年均增速维持在15%,网信办/工信部12年才开始重视网络可视化使用。因此,我们认为行业的天花板尚未到来,行业整体需求表观受政府预算影响,内在是基于:1)入网流量剧增;2)网络协议复杂化;3)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4)网络技术发展导致网络拥堵等实际需求。此外,随着5G商用、SDN网络推广、云运营商的数据安全等新技术带来的新需求,推动网络可视化迎来新机遇。 供给:技术&渠道&资质树立行业门槛,前端厂商渗透后端趋势出现 高技术门槛导致行业厂商相对集中,后端市场的高占比吸引前端厂商渗透。我国网络可视化产品的下游客户以政府和运营商为主,且设备须通过接入现网才可使用,因而对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可视化产品技术不断迭代,因此高技术门槛导致竞争相对集中。此外,随着前端产品芯片性能的不断强化,部分应用可不通过服务器实现,数据抓包、监控等技术日益成熟,面对超200亿的后端市场,前端厂商往后端渗透趋势逐步凸显。例如国内的中新赛克积极扩展后端市场,网络内容安全产品营收逐年提升。 市场:2019-2021年复合增速达27%,前端市场规模超40亿 我们利用过去3年的网络可视化市场空间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数据,进行指数预测和回归分析,预测2019、2020、2021年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分别为240亿元、322亿元和410亿元,2019-2021年复合增速为26.99%,且数据与2015-2021年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数据之间的R2值为0.97,预测数据符合指数拟合。此外,我们根据IHS数据和国内前端市场参与者的营收及增速,判断国内前端市场规模约占10-15%,预计2021年前端市场规模将超40亿。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在前端基础架构方面具有人效优势的恒为科技、具有 DPI 全产业链品种的中新赛克,以及在网络分析和网络安全有优势的迪普科技。 风险提示 统一DPI设备招标金额不如预期、网络可视化市场竞争。 Table_ProfitDetail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代码 重点公司 现价 EPS PE 评级 2月6日 TTM 2019E 2020E TTM 2019E 2020E 002912 中新赛克 158.80 2.10 2.66 3.55 75.5 59.67 44.61 - 603496 恒为科技 27.28 0.46 0.58 0.81 56.2 46.89 33.80 - 300768 迪普科技 35.20 0.56 0.63 0.79 61.8 55.87 44.55 推荐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中新赛克、恒为科技盈利预测来自于wind 一致预期) Table_Invest 推荐 维持评级 Table_QuotePic 行业与沪深300走势比较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Author 分析师:强超廷 执业证号: S0100519020001 电话: 021-60876718 邮箱: qiangchaotingmszq 研究助理:应瑛 执业证号: S0100119010012 电话: 021-60876718 邮箱: yingyingmszq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IHSTable_Title 计算机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5G带动入网流量爆发,技术发展驱动需求上行 网络可视化行业深度报告 深度研究报告/计算机 2020年02月07日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目 录 一、何为网络可视化?市场空间和增速?. 3 1.1 网络可视化: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管和网络内部价值的挖掘与分析 . 3 1.2 网络可视化市场构成与产业链:产业链相对简单 ,前后端市场功能差异较大 . 5 1.3 市场空间和行业增速:市场空间超过 400亿,行业复合增速达 27% . 6 二、需求端:三因素拉动需求持续上行,催化高景气度 . 8 2.1 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入网流量爆发,优化网络效率诉求推动 DPI 需求上涨 . 8 2.2 网络复杂化程度和数据集中度上升,网络安全形式严峻驱动 DPI 需求上涨 . 10 2.3 政策刺激:“双G双提”和信息安全相关政策,利好网络可视化行业发展 . 11 三、供给端:技术&渠道&资质构筑行业壁垒,格局相对稳定 . 13 3.1 技术&渠道&资质竖立行业准入门槛 . 13 3.2 前端市场厂商仍相对集中,前端切后端趋势也有出现 . 15 3.3 国内下游客户相对稳定,网络可视化产品不断升级迭代 . 16 四、重点公司 . 19 4.1 中新赛克:前端业绩逐步提升,后端业务成长可期 . 19 4.2 恒为科技:前端技术领先+嵌入式板块自主可控机遇,受益 5G浪潮 . 21 4.3 迪普科技:内部高效管控+外部政策利好,夯实未来成长基础 . 23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一、何为网络可视化?市场空间和增速? 1.1 网络可视化: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管和网络内部价值的挖掘与分析 网络可视化简单的说即网络中的摄像头,对网络数据,流量来源进行监管、分析与挖掘。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系统,将网络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出来,快速直观地解释及概览网络结构数据,一方面可以辅助用户认识网络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隐藏在网络内部的有价值信息。 网络可视化具体是指以网络流量的采集与深度检测为基本手段,综合各种网络处理与信息处理技术,对网络的物理链路、逻辑拓扑、运行质量、协议标准、流量内容、用户信息、承载业务等进行监测、识别、统计、展现、管控,进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实现网络管理、信息安全与商业智能的一类应用系统。 图 1:网络可视化产品运用示例 图 2:网络可视化产品 插卡式网络可视化设备(左图)盒式网络可视化设备 (下图) 资料来源:恒为科技官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恒为科技官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3:宽带互联网数据汇聚分发管理产品 图 4:移动接入网数据采集分析产品工作原理 资料来源:中新赛克官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中新赛克官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网络可视化主要技术包括流量采集和分流、深度包检测(DPI)、深度流检测(DFI)、深度包提取(DPE)、协议与应用识别、协议还原、流控等,在较大规模的系统中,还包括分布式计算与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大数据、流式计算等。目前,DPI 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商用技术,其一般通过硬件或软件以旁挂形式进入网络,对数据包进行检查,实现在原有分析四层以下IP包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对应用层流量的检测和控制技术。 表 1:网络可视化行业主要技术对比 技术名称 技术简介 技术应用 流量采集 将网络流量通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信号解析和解帧,实现IP原始报文的获取。 现有的高速骨干网流量采集方案主要分为三类: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流量采集方案,基于交换芯片的流量采集方案,和基于FPGA的网络流量采集方案。 应用于政府网络管理、运行商广告推送、运行商计费取证服务、运行商信令监控服务、园区网审计、公安网监、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DPI 深度包检测技术是在传统IP数据包检测技术(OSI L2-L4之间包含的数据包元素的检测分析)之上增加了对应用层数据的应用协议识别,数据包内容检测与深度解码。 分析用户的网络行为; 同时根据链路状态及功能需求,对网络流量进行限速和控制等处理; 通过特征匹配技术,将数据包在封装过程中所添加的各层头部信息解析并提取,然后与已有规则库中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进行流量的识别。 DFI 基于流量行为的应用识别技术,即不同的应用类型体现在会话链接或数据流上的状态各有不同。 建立流量特征模型,通过分析会话连接流的包长、连接速率、传输字节量、包与包之间的间隔等信息来与流量模型对比,从而实现鉴别应用类型。 流量控制 引入QoS的概念,从通过为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包标记,从而决定数据包通行的优先次序。 基于内容进行会话识别可以通过高速的深层协议分析,识别每一个网络会话所属的应用,可以针对某种协议进行拦截或者制定相应的带宽分配策略,而传统的路由器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只能根据端口进行最初级的识别。 SDN 软件定义网络是将传统网络设备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使用户能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对各种网络转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 SDN控制器监控网络基础设施的状态,能够更加智能和灵活地调配网络资源,减少盲目的网络资源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 应用层可通过标准的北向接口制定符合其业务需求的网络策略,由SDN 控制器将策略配置到网络设备中,实现资源的弹性调度; 标准化的南向接口屏蔽了设备的异构性,实现了异构网络设备的集中化统一管控。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网络可视化行业经历多年发展,从基础的网络分析到基于网络可视化技术的业务控制和管理,再到向多业务职能方向发展。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入网流量的剧增,大数据技术、SDN 等技术开始被利用在网络可视化系统中,运营商、企业的网络管理者、以及政府监管通过进一步对网络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网络内部情况的透视性和对网络资源的控制,更深层次的挖掘网络价值。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图 5:网络可视化行业发展三阶段 资料来源:恒为科技招股说明书,民生证券研究院 1.2 网络可视化市场构成与产业链:产业链相对简单 ,前后端市场功能差异较大 前端市场以分流和汇聚为主,后端以数据分析处理为主。根据系统的用途不同,网络可视化分为前端和后端市场。其中前端以数据分流、采集为主,后端以数据分析、处理、存储及应用子系统为主。前端市场又可根据面向客户类型不同分为宽带网和移动网市场,其中政府、企业运营商以宽带网为主,公安部等以移动网为主。 表 2:网络可视化前后端系统划分 组成部分 子类(一级) 子类(二级) 网络可视化前端 流量采集子系统 电 TAP 设备、光 TAP 设备、协议转换采集设备、旁路采集设备、串联采集设备等 分流汇聚子系统 骨干网分流汇聚设备、接入网分流汇聚设备、移动互联网分 流汇聚设备、行业专网分流汇聚设备等 预处理子系统 流量预处理设备、信令预处理设备、协议预处理设备等 网络可视化后端 还原解析子系统 信令解析合成设备、固网还原解析子系统、移动互联网还原解析子系统等 存储子系统 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大数据存储等 业务子系统 各应用方向业务子系统 资料来源:恒为科技招股说明书,民生证券研究院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表 3:网络可视化前端市场划分 产品差异 面向对象 宽带网市场 又称网络分流器(Network Distributor)、流量采集器(Traffic Collector)或者网络探针(Network Probe),是一种进行固网原始数据获取、分层解析、按需筛 选、快速移交的产品。目前按端口类型有 GE、10G、40G、100G 等产品。根据 产品形态和功能不同,宽带网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机架式、盒式和加速卡。 网络层、传送层,专门用于固网流量分析领域,主要应用于运营商、政府部门 移动网市场 是一种进行移动接入网原始数据获取、分层解析、按需筛选、快速移交的产 品。目前按照部署位置有移动接入有线网数据采集分析产品和移动空口数据采 集分析产品,支持 2G/3G/4G/5G 制式。根据其产品形态和功能不同,移动网产 品可进一步细分为集中式、固定式和移动式。 网络层、传送层,专门用于移动网流量分析领域,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 资料来源:中新赛克招股说明书,民生证券研究院 产业链相对简单,中间网络可视化厂商主要提供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和集成服务等。网络可视化系统通过接口连接网络,实时采集大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同时为其它智能系统提供本地或云端数据接口。因此整体的产业链相对简单,上游主要涉及芯片/元器件、各类功能模块、内存卡、PCB 和机框等原材料,加工服务主要包括 PCBA 焊接和金属外壳的加工等,主要用于硬件类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开发。下游应用以信息安全、网络优化与运营、大数据运营等应用领域为主;客户主要包括政府、运营商和企业。中间则是各类网络可视化厂商,主要包括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提供商、网络可视化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 图 6:网络可视化产业链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1.3 市场空间和行业增速:市场空间超过400亿,行业复合增速达27% 入网流量与网络可视化公司营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G将进一步刺激入网流量增速上升。我们对20122019Q3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与恒为科技、中新赛克相应年份的总营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其R2值为0.69,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关系。伴随入网流量的激增,恒为科技、中新赛克的营收明显增加。利用2014-2019年工信部公布数据进行指数预测得到 2020、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为1697亿G、2180亿G(2019年12月接入流量工信部尚未公基础架构提供商主要为下游开发商和集成商提供网络可视化的基础设备、核心模块和解决方案,例如采集分流设备、分析处理平台、软件中间件、软件模块等。 系统集成商直接面向整个行业的下游用户,提供方案咨询设计、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 应用开发商主要为下游集成商提供完整的应用系统,专注于一类或多类网络可视化应用,其研发投入以软件为主。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布,采用10月与11月均值),预测2020、2021年增速分别为39.46%、28.42%。可见5G通讯的运用,将刺激入网流量增速上升,推动网络可视化行业增速向上,促使业内公司受益。 图 7:2014-2021E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及其增速情况 图 8:20122019Q3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与重点公司营收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预测网络可视化市场将在2021年突破400亿,19-21年的复合增速约26.99%。根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2015、2016、2017、2018年我国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分别为77.84亿元、109.76亿元、137.08亿元、199.89亿元,2015-2018年复合增速为20.78%。进行指数预测,我们得到2019、2020、2021年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分别为240亿元、322亿元和410亿元,2019-2021年复合增速为26.99%。为了验证数据的合理性,我们利用2015-2018年已知的DPI市场规模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2值为 0.89,接着利用2015-2021年二者数据(2019-2021年DPI市场规模及2020、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数据为我们测算得到)进行回归,得到两者R2值为0.97,说明根据指数预测得到的DPI市场规模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存在合理正相关。此外,考虑到固网流量增速和高速用户占比数量上升会对网络可视化需求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增速超25%增长具有参考意义。 图 9:2014-2021E年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亿元)及其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民生证券研究院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8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二、需求端:三因素拉动需求持续上行,催化高景气度 三大逻辑看好网络可视化需求上升与行业高景气度:1)入网流量持续增加带来优化网络销量需求:前端的汇聚分流系统可实现流量精准分发,有助于提高网络销量缓解线路拥堵;2)网络复杂化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网络安全维护需求:网络协议复杂化、云导致数据集中度上升等新技术的发展驱动网络安全的要求和监管难度加大,驱动网络可视化设备采购和更新频次提升;3)政策进一步驱动流量持续增加和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下游客户以政府和运营商为主,政策推动有助于预算上升。 2.1 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入网流量爆发,优化网络效率诉求推动DPI需求上涨 入网流量的持续爆发增长提高网络效率优化需求,推动采购新增和原有设备升级扩容需求。互联网视频流量的快速增长推动入网流量的持续爆发,根据思科公布数据,预计亚太区的IP流量增速将在2021年达到107.7EB/月,实现较2016年3.2倍的增长。而更值得关注的是繁忙时互联网流量增长将比普通时段的互联网流量增长更迅速,根据思科预测,2021 年繁忙时互联网流量将较16年增长4.6倍,普通时段流量增长3.2倍。繁忙时互联网流量将对骨干网、城域网、移动网的流量分发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入网流量持续增加驱动网络可视化需求和产品技术的发展。整体看:1)为应对入网流量持续上升,带来的DPI现网扩容和新建需求;2)入网流量端口扩容带来的DPI产品下沉和升级需求。 通信技术发展推动入网流量持续增长,高速网用户数量占比持续提升,驱动 DPI 的新建和换代需求。受3G切4G影响,14年底至15 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同比增速增至 86%,增幅明显加速,之后随着4G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持续的增速虽因基数扩大出现增速下滑,但仍保持正增长,2019 年 111 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107亿GB,同比增速降至77.4%,较 110月下降6.2 个百分点;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101亿GB,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 99.5%,同比增速降至 78.8%。截至2019年10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52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4469万户。 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4.16 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 92%,100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3.7 亿户,占总用户数的81.8%,较上年末提高11.5 个百分点。高速网用户占比增长将提高对固网流量分发要求,驱动原有 DPI 产品升级换代和新增端口需求增加。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9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图 10:14-16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值(万 G)和累计同比(%) 图11:16/05-19/06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当期值(万 G)和同比(%) 资料来源:前瞻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前瞻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 12:14-18 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和移动宽带用户数(万户) 图 13:12-19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当期值(万 G)和同比(%) 资料来源:前瞻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前瞻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5G 大规模商用将刺激移动网络产品升级,同时进一步刺激入网数据分发带来的新增需求。根据中国电信数据,5G商用自11 月1 日开始推广,至12月底新增5G用户800万,可见20年将是5G用户数大规模爆发的一年。此外,根据IHS预测 2023年亚太和北美地区 5G 用户有望达到 11 亿,是 4G 在五年同期里吸引用户数的三倍,可见未来 3 年的 5G 换代速度有望超 4G。此外,5G 商用将带动个人设备和机器对机器(M2M)链接被广泛使用,据思科预测支持IOT的 M2M链接数量将从 2016 年的171亿增长到2021年的271 亿,即IOT中设备总数的 50%,将占全球 IP 流量的 5%。因此,考虑 5G 带来的通信协议、制式的不同,以及M2M 链接实时性的要求,DPI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将迎来升级换代和需求爆发的新机遇。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0 Table_Page 深度研究/计算机 图 14:亚太区和北美地区4G和 5G首个 5年用户数预测对比 资料来源:IHS,民生证券研究院 2.2 网络复杂化程度和数据集中度上升,网络安全形式严峻驱动DPI需求上涨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复杂程度、网络攻击频次和数据集中度上升,推动网络安全重要性日趋上升,驱动政府采购需求上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从纯IP网络逐步发展到IP、MPLS based、SDN等并存网络,使得网络协议日趋复杂,网络构架维度增多,例如SDN虽天然比路由协议有优势,可实现对接业务编排,但相应的在该 SDN网络上的监管和分析难度也有所增强。此外,随着线上应用的普及,DDoS 攻击、虚假/垃圾消息、恶意弹窗等网络空间事端频繁,严重影响基础网络安全的稳定运营。因此,面对信息安全形式的日趋严峻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对网络监管需求日益上升,除自行采购外,借助运营商采购量 DPI 设备数量的也有所增加。据统计,中国移动总部2017-2019 年统一DPI设备采购分别为7.3万G、8.9万G和9.7 万G,2018-2019年中国电信固网采购统一DPI 设备为5.12万G。 图 15:2016-2019 中国移动总部统一 DPI设备采购量(G)和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移动招标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