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使用 编制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 址: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红石路 8 号 电 话:023-67634469 传 真:023-67636378 邮 编:400020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 项目名称:滨海大道(扬帆大道-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 委托单位:钦州市滨海新城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人法人代表: 评价机构负责人: 报告书编制责任表 分工职别 姓名 职称 负责章节 环境上岗证/ 登记证号 签字 项目负责人 周雪 工程师 前言,总则,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登记证: B31060110900农青雷 助理 工程师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上岗证: B31060062 黄丽明 助理 工程师 水土保持,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 上岗证: B31060063 编制 郭坤妹 助理 工程师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公众参与 上岗证: B31060058 校对 潘励合 助理 工程师 校对 上岗证: B31060064 审核 陈春梅 工程师 审核 登记证: B31060070500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目 录 1 前言 .1 1.1 项目由来 .1 1.2 建设项目的特点 .2 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4 1.5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5 2 总则 .6 2.1 编制依据 .6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9 2.3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 .14 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16 2.5 相关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 .19 3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3.1 建设项目概况 .21 3.2 工程分析 .35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7 4.1 自然环境概况 .47 4.2 社会环境简况 .52 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3 4.4 评价区域现有污染源 .67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8 5.1 景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68 5.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74 5.3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8 5.4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90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I5.5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08 6 水土保持 .110 6.1 水土流失现状与水土保持现状 .110 6.2 水土流失形成及危害 . 111 6.3 水土流失预测 .112 6.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17 6.5 水土保持防治效益分析 .120 6.6 水土保持结论及建议 .120 7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122 7.1 与钦州市道路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22 7.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123 7.3 征地拆迁影响分析 .123 7.4 对居民生活影响分析 .124 7.5 对区域基础设施的影响分析 .124 7.6 对矿产资源、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影响 .124 7.7 施工安全影响分析 .125 8 环境风险评价 .126 8.1 风险识别 .126 8.2 风险事故概率 .127 8.3 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128 8.4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130 8.5 事故后处理 .132 8.6 环境风险评价小结 .133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34 9.1 设计期环境保护措施 .134 9.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35 9.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40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II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42 10.1 社会效益 .142 10.2 工程经济分析 .142 10.3 环境保护投资 .143 10.4 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144 11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46 11.1 环境管理 .146 11.2 环境监控计划 .149 11.3 环境监理计划 .152 12 公众参与 .155 12.1 调查目的与意义 .155 12.2 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 .155 12.3 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157 12.4 调查结果分析 .159 12.5 公众意见与相应措施要求 .162 12.6 公众参与调查综合结论 .163 1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64 13.1 建设项目概况 .164 13.2 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64 1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165 13.4 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 .167 13.5 综合评价结论 .169 13.6 要求与建议 .170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V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道路平纵缩图 附图 3:周边环境敏感点及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 附图 4: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照片 附图 5:区域综合水文地质图 附图 6:项目在钦州市滨海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上位置 附图 7:项目在钦州市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中位置 附图 8: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9: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分布图 附图 10:项目现场及网上公示截图 附件: 附件 1:委托书 附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附件 4:钦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滨海大道项目预审的批复 附件 5:关于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用海预审的批复 附件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关于确认 滨海大道 (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函 附件 7: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关于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填海)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意见的函 附件 8: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行政许可决定书 附件 9: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10:部分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前言 1.1 项目由来 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进一步提升钦州的城市品位和对外开放形象,钦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东进南拓、向海发展”的城市重点发展方向。钦州滨海新城北接钦州主城区,南应钦州港,东临扬帆大道南延长线,西环茅尾海,位于中国东盟的滨海门户,是距离首府南宁最近的滨海地区,集“江、海、湖、山、岛”为一体,资源独特,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滨海新城规划面积110 km2,建设用地 45 km2,规划至 2025 年人口 50 万。滨海新城功能片区划分主要包括:北部的白石湖片区中央商务区、中部沙井岛科教研发及滨海旅游服务区、南部的茅尾海辣椒槌生态居住区。 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道路网建设是钦州市中心城区最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 是钦州市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先行者。本工程滨海大道规划为钦州市滨海新城辣椒槌地区的主要交通干路,它的建设对于促进滨海新城建设、推动周边地块发展、构建区域骨干路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规划,茅尾海防洪堤与滨海大道分离,分别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的规定,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建工程总用地面积 25.7639hm2,其中陆地面积 18.2204hm2,海域面积 7.5435hm2。对于工程用海部分,本项目建设单位已于 2012 年 11 月委托北海市碧蓝海洋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并于 2013 年 7月获得广西壮族在自治区海洋局关于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填海)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意见的函(桂海函 2013224 号) 。 2014 年 3 月,钦州市滨海新城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含填海部分)。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专业技术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人员进行现场查勘和初步调查,收集与项目有关的资料,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等法规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编制完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依据。 1.2 建设项目的特点 ( 1)本项目为道路建设项目,选线是可研和初步设计期的重点。 ( 2)本项目施工期污染影响集中在一个短期时间范围内,污染由施工开始,随施工强度和施工阶段而发生强弱变化,施工结束后慢慢消失。 ( 3)本项目营运期为一线型污染排放源,污 染宽度相对较窄,且为一种流动性的影响,并随着线路车流量而变化。 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 1)一般评价工作过程 一般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见图 1.3-1。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图 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 1.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2.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给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3. 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 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 2.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有 重 大 变 化 公 众 参 与 第 一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第 三 阶 段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2)本次评价工作过程 钦州市滨海新城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3 月 19 日委托我单位开展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概况及相关材料,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 标准及相关规划等,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于 3 月 20 日对该项目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并对现场调查获取的信息及收集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在进行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在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3 月 24 日与建设单位在项目所在地及其附近公示栏张贴了建设项目信息公告(第一次公告) ,公示期为 10 个工作日。 4 月 3 日委托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大气、地下水、噪声监测。期间开始进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拿到监测结果后,根据调查资料与监测数据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各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初步结论。 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后,于 4 月 21 日在钦州市环境保护局网站( qzhb.gov)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 4 月 23日 25 日到项目现场向周边公众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对公众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最终结论。我单位技术人员基于上述,于 2014年 5 月 5 日编制完成了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 施工期 主要关注道路施工对生态的影响及施工期噪声、扬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营运期 主要关注交通噪声、汽车尾气对项目周边居民的影响。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1.5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营运期间将会对沿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及建成营运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项目建设对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部分控制和减缓,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2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文件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12.26)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9.1)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2.28)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4.29)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6.10.29) ;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5.4.1) ;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版) (2011.3.1 实施 );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28 修订 );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 2002 年 1 月;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1988) ;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2002) ;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 号文, 1998.6.10;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2000 年 4 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11.29) ; ( 1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 15)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 28号, 2006.3.18) ; ( 16)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 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 1994 年; ( 17)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 2008 70 号, 2008.9.18; ( 18)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环发 2010 7 号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文, 2010. 1.11; ( 19) 国务院( 2002)第 344 号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20)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 号, 2012.7.3; ( 21) 交通部公路发 2004314 号文“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 ( 22) 交通部令 2003 年第 5 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 2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 2013 年修正)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 21 号令, 2013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 2.1.2 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 1)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 2010 年修正) ; ( 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桂国土资发 200811 号) ; ( 3)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 2011) ; ( 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 2006) ; (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 201174 号) ; ( 6)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桂字 20014 号; ( 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桂政办发 2012103 号) ; ( 8)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 ( 9)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 2000 40 号文; ( 10) 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2.1.3 技术规范及导则 ( 1) HJ/T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 2) 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 3) 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 4) 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 5) HJ 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 6) HJ/T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 7) 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 8)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 2003 年 9 月) ; ( 9) HJ 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 ( 10) HJ/T194-2005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 ( 11)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 12) HJ/T 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 ( 1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 ( 14) 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 15) 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 ( 16) JTJ005-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2.1.4 其他相关技术文件 ( 1)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委托书 ,钦州市滨海新城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4 年 3 月; ( 2)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11 年 7 月; ( 3) 关于钦州市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至北部湾大道)工程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 年 11 月 23 日; ( 4) 关于确认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的函,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桂海涵 2012282 号, 2012 年 9 月25 日; ( 5) 关于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填海)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意见的函,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桂海涵 2013224 号, 2013年 7 月 31 日;以及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滨海大道(扬帆大道 -北部湾大道)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6) 钦州市滨海新城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2.2.1 评价因子 2.2.1.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见表 2.2-1,污染物排放特征见表 2.2-2。 表 2.2-1 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一览表 工程环节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环境要素 设计期 线位布设、占地、房屋拆迁 土地利用、居民生活、自然景观占用部分农田、林地 征地、拆迁 房屋、公共设施拆迁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 土石方工程 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 扬尘、废气 空气、生态环境 路基工程 噪声 声环境 扬尘、废气 空气质量 材料运输、施工 噪声 声环境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