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淮安生态新城西片区路网工程 项目 建设单位 淮安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周茂萱 联系人 仇科长 通讯地址 淮安 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口路 9 号 联系电话 18752399400 传真 / 邮编 223001 建设地点 本项目工程位于淮安生态新城西片区,其中:海天路西 起 富城路 、 东 至 京杭运河大桥桥西 ; 万福路 西起 富城路 、东至 (规划)乐善路;龙江路西起富城路、东至(规划)乐善路。 立项审批部门 淮安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核准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技改 改扩建 行 业类别 及代码 E4730 铁路、公路、隧道、 桥梁建筑业 公路 长度 (米 ) 海天路 全长 约 4.168 公里 ; 万福路 全长 约 3.61 公里 ; 龙江路 全长 约 3.25 公里 。 总投资 (万元 ) 26763.5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7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2% 评价经费 (万元) 0.8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1 月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本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建成营运后无设备使用,也无原辅材料消耗。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 ( t/a) 燃油( t/a) 电(千瓦时 /年) 燃气(标立方米 /年) 燃煤( t/a) 其它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 施工期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用于周边绿化 浇灌 , 建成营运后无废水产生。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2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 一、地理位置及其规模 本项目为 淮安生态新城西片区路网工程 项目,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改善 淮安 市 新城城区 公路 等基础设施现状,发挥当地的各种优势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 根据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淮安市城市结构为组团式结构,由主城区组团和古城区组团构成,新城(板闸区域)为其二者重要连接部分。本项目位于新城西片区,它的建设 确保了 在 淮安 未来城市发展中既能 分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又能为沿线各 区域 、各组团和城区间提供便捷通道 。同时,随着淮安新城的快速发展,本项目作为新城的基础交通设施的组成部分,其建设决定了新城发展的速度与活力,加强了新城东、西区路网的连接,对新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为适应淮安城市建设更快速发展的需要, 城区路网 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 1)贯彻落实 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 2)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需要; ( 3)完善城区路网结构的需要; ( 4)城区均衡发展的需求; ( 5)改善 淮安新城 周边生活人群出行,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形象的需要。 本项目规模主要为三条公路工程: 海天路 起点位于与富城路交叉口处,路线沿青年路方向向东分别与通甫路、万康路、万瑞路交叉,跨越四支沟、五支沟、六支沟和柴米河后终于京杭运河大桥桥西,路线全长 4.168km。 万福路 起于在建富城路,向东与规划蓝天路、明河路、通甫路、康乐路、沈湖路、嘉禾路、万康路、嘉树路、龙津路、万瑞 路、来鹤路交叉,终于规划乐善路,全长 3.61km,红线宽 36m。 龙江路 起于在建富城路,向东与规划蓝天路、明河路、通甫路、康乐路、沈湖路、嘉禾路、万康路、嘉树路、龙津路、万瑞路、来鹤路交叉,终于规划乐善路,全长 3.25km,红线宽 24m。 3 二、项目建设内容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 下表 。 表 1-1 海天路 主要技术标准 项 目 单 位 技术标准 规范值 采用值 道路 等级 城市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 设计 速度 km/h 80 80 路基宽度 m 60 60 平曲线 设超高 半径 推荐值 m 400 / 最小值 m 250 / 不设超高平曲线最小半径 m 1000 1148.008 直线长度 最小值 同向曲线间 m 6V( 480) / 反向曲线间 m 2V( 160) / 停车视距 m 110 110 最大纵坡 % 4 2.5 最小坡长 m 200 148.248(终点与大桥相接) 凹竖曲线 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2700 9600.012 极限值 m 1800 凸竖曲线 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4500 38872.122 极限值 m 3000 超高渐变率 1/125 / 表 1-2 万福路主要技术标准 项 目 单 位 技术标准 规范值 采用值 道路 等级 城市主干路 城市 主干路 设计 速度 km/h 40 40 路基宽度 m 36 36 表 1-3 龙江路主要技术标准 项 目 单 位 技术标准 规范值 采用值 道路 等级 城市支路 城市 支路 设计 速度 km/h 30 30 路基宽度 m 24 24 4 三、方案设计 A、 海天路 海天路 : 本次实施路段起点位于与富城路交叉口处,路线 沿青年路方向向东分别与通甫路、万康路、万瑞路交叉,跨越四支沟、五支沟、六支沟和柴米河后终于京杭运河大桥桥西,路线全长 4.168km。 1、路面设计方案 ( 1) 设计标准:近期城市主干路,远期为城市快速路。 ( 2) 设计速度: 80km/h。 ( 3) 路基宽度: 60m。 ( 4) 高程及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平面系统采用淮安市独立坐标系。 ( 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g。 2、路面结构设计 本路段主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 15 年,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 为设计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 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标准,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基层和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 1) 考虑道路周边土地开发需求,进一步优化纵断面设计,降低填土高度。 ( 2) 路基红线宽度为 60m,根据 2011 年 8 月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的“关于通甫路五支渠桥和海天路断面调整的函”,海天路断面调整为 2 2m 人行道 +2 3.5m 慢车道+2 7m 辅助车道 +2 3m 侧分带 +2 0.25m 右侧路缘带 +2 10.75 快车道 +2 0.5m 左侧路缘带 +6m 中央分隔带。 ( 3) 细化路基、路面结构等处理方案。 ( 4) 优化和细化交叉口设计及交通组织设计。 ( 5) 道路排水设计根据淮安市生态新城西片区水系整治进一步优化。 B、 万福路 万福路 : 起于在建富城路,向东与规划蓝天路、明河路、通甫路、康乐路、沈湖路、嘉禾路、万康路、嘉树路、龙津路、万瑞路、来鹤路交叉,终于规划乐善路,全长 3.61km,红线宽 36m。 1、路面设计方案 ( 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 2) 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 3) 道路红线宽度: 36m; ( 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 5 ( 5) 地震动加速度峰 值: 0.1g。 ( 6) 高程及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2、路面结构设计 横断面布置: 3m(人行道) +4m(非机动车道) +2m(侧分带) +7.5m(机动车道)+3m(中分带) +7.5m(机动车道) +2m(侧分带) +4m(非机动车道) +3m(人行道) 36m。该方案采用四块板形式,机非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各行其道,可以保证行车安全。机动车道为双向四车道,满足远期交通需求,设置中分带可以避免对向行驶机动车相互干扰,保证机动车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强。 C、 龙江路 龙江路 : 起于在建富城路,向 东与规划蓝天路、明河路、通甫路、康乐路、沈湖路、嘉禾路、万康路、嘉树路、龙津路、万瑞路、来鹤路交叉,终于规划乐善路,全长 3.25km,红线宽 24m。 1、路面设计方案 ( 1)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 2) 设计行车速度: 30km/h; ( 3) 道路红线宽度: 24m; ( 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 ( 5)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0.1g。 ( 6) 高程及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2、 路面结构设计 横断面布置: 5m(人行道) +14m(机非混行车道) +5m(人行道) =24m。 该方案采用一块板形 式,人行道宽度较大,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要,保证行人安全,造价较低。机非混行,采用标线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存在相互干扰。 与本项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 城区 公路建设 工程 项目,原地块为空地。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质、地貌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部,淮河下游。处于东经 118 12 119 36、北纬32 43 34 06之间。东与盐城市接壤,西邻安徽 省,南连扬州市,北与连云港市、宿迁市毗邻;与周围几个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分别是:南距上海市、南京市分别为 400 公里、 190 公里,北距徐州、连云港市分别为 210 公里和 120 公里,东到盐城市 110 公里。新长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宁连一级公路、宁徐一级公路等公路干线,以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域。 淮安市为黄淮冲积平原区,由西北略高,东南稍低,一般地面标高在 7.5 10 米,其中,在古黄河南片堤顶高度在 12 17 米左右(以古黄河口零点为准)。平均地耐力10 15,地质条件较好,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地震动加速度分区线 穿过本区中部偏北,呈西南 东北走向。线以南为 0.05g 区域,以北为 0.1g 区域。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 1。 2、气候、气象特征 淮安市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地区平均气温 13 8 14 8,市区年平均气温 14,最低气温 21.5,最高气温 39.5;年无霜期 210 230 天,一般霜期从当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年平均日照数 2250 2350 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 52%,明显优于苏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自然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 958.8 毫米,历年 平均降雨天数 102.5 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3、水文 淮安市地处淮、沭、沂、泗流域下游,西南部有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古黄河、淮河入海水道、盐河、里运河、淮沭新河贯穿市区。水系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北属沂沭泗河流域,南属淮河流域,大运河和淮沭河将这两大水系连成一体。建设项目位于里运河与乌沙干渠之间,项目废水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清安河经淮河入海水道最终排入黄海。简要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水体。 里运河 里运河为古运河道,起于淮阴船闸,迄于淮安船闸,总长 27.7km,集水面积64.3km2。该河走 向自淮阴船闸东北行,穿过市区,折而南下,经板闸、河下镇达楚州,在运东闸上游与京杭运河汇合。里运河市内航线全长 9.6km。历年最高水位 10.5m,正常情况下 9.2m,最枯水位 8.5m,平均水深 2 3m。该河下游受运东闸、上游受淮阴闸控制。为保证工业用水和航运能力,该河水位一般是稳定的,保持在 9m 左右。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里运河主要功能是饮用、工业,水质 7 目标为类。 清安河 清安河系 1959 年市区段里运河改道时调整排灌水系而人工开挖的。起于淮海南路,迄于清安河地涵,总长 22.04km,该河 走向自淮海南路船舶修理厂,由西向东渡过淮安市区南部,经地下涵洞穿过里运河,在楚州南门桥西侧与入海水道(即排水渠)汇合,途经阜宁、滨海而入黄海。清安河处于京杭运河及里运河包围的市区三角形地带,其中清浦区段长 9.6km 整个市区境内长 17km。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清安河水质目标为类。 古黄河 古黄河起于二河,迄于淮安盐城界,总长 98.6km,底坡千分之 0.053,集水面积295.05km2,平均底宽 85m,平均底高程 3.7m。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古黄河淮阴段主要功能是农业 ,古黄河淮安市段主要功能是饮用,水质目标均为类。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为境内主要水运航道,为二级航道,南至扬州入长江。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京杭大运河主要功能为灌溉、航运、工业用水等多功能,水质目标为类。 小盐河 小盐河位于市经济开发区中片,南北走向,北起四门闸,南至茭陵一站引河,全长 7.8 千米,为开发区主要排涝河道,承担着钵池山公园周边地区、丰收河流域、板闸干渠流域、淮安新城共 19.88 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 4、植被、生物多样性 淮安市地处我国温暧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段,自然植 被、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过渡性,是天然物种的基因库,也是引种、驯养南北方良种和培育珍稀动植物的理想地区,已建成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中具有许多的动植物资源,淮安市境内列入统计的一般保护动植物有 5 种,分别为银杏、水杉、大鸨、白鹳和黑鹳。二级保护动物有 12 种,主要为樟树、榉树、勺鸡、黄嘴白鹭、杜仲、白头雁等。 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 淮安市是一座古老的重镇,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淮安市现辖清河、清浦、楚洲、淮阴四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 4 县。此外 ,淮安市经济开发区计划单列。全市人口密度 512 人 /平方公里,开发区 731 人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517.68万人。 淮安市 201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668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3 亿元,增长 4.3%;第二产业增加值 790 亿元,增长 14.5%;第三产业增加值 655 亿元,增长 14.5%。按常住人口计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20260 元、 8500 元,增长 14.6%和 17.5%。 2、 市政建设 市区已有自来水厂 4 个,用水普及率达 95%,市区饮用 水源位于 古黄河 和 二河上。 现有排水沟 17 条,并有合流制排水管道,服务面积 24.82km2。排水泵站 21 座,淮安市市区有 污水处理厂 三 座, 分别为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四季青污水处理厂以及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淮安市 四季青污水处理厂 负责处理 清浦 区 (部分 )及 化工区的工业废水 。 四季青污水处理改扩建工程扩建至 10.5 万吨 /日,现已通过环评, 2020年,设计规模达 20 万吨 /日,四季青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范围主要包括新港工业园区:北至古黄河、南至大运河、东至北京路、西至中径一路;城南片区:北至大运河、南至创业路、东至淮海路、西 至西外环路;北京路以西生活片:( 1)北至古黄河、南至漕运路、东至北京路、西至西安路( 2)北至古黄河、南至淮海西路、东至西安路、西至韩候大道路。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后排入清安河;第二污水厂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一期规模为 10 万 m3/d,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相应配套管网工程收水范围为清河区、清浦区和开发区老区的外排污水;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对徐杨片区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总规模为 16 万 m3/d,分阶段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4 万 m3/d,远 期2020 年扩建至 16 万 m3/d。 主要接纳富士康项目(包括一期、二期工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开发区徐杨片区其它工业废水、徐杨片区三个居住小区(黄元小区、城东花园、南方花园)生活污水、城建及公用设施生活污水等。 天然 气供应量为 409 万 m3/d,液化气供应量为 2.2 万 t/a,总气化率达 92.9%。 3、 名胜古迹、历史文物 淮安市现有国家级名胜古迹 2 处,省级 14 处,市级 20 处,重要文物出土遗址 1处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及历史文物。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 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淮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13 年度),淮安市区共设置 5 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分别为富华公司、化纤厂、市监测站、淮安区监测站、淮阴区监测站,上述测点覆盖市区大部分区域,较全面反映了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数据如下: 表 3-1 2013 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Nm3 污染物名称 富华公司 化纤厂 市监测站 淮安监测站 淮阴监测站 市区平均 日均浓度 日均浓度 日均浓度 日均浓度 日均浓度 日均浓度 SO2 0.023 0.042 0.031 0.027 0.028 0.028 NO2 0.030 0.028 0.037 0.028 0.043 0.029 PM10 0.080 0.101 0.091 0.076 0.086 0.090 由上表可知,各测点日均值均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也表明淮安市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清安河是淮安市区的主要纳污河,根据淮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13 年度),清安河的两个断面淮安农校断 面和清安河口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如下: 表 3-2 2012 年清安河地表水水环境监测结果表 单位: mg/l( pH 无量纲) 河流名称 断面 名称 指标 pH COD BOD5 氨氮 总磷 清安河 淮安农校 范围 7.83-8.63 27-156 9.6-25.6 2.97-12.2 0.33-0.75 均值 8.24 44.42 14.8 7.66 0.5 超标率 (%) 0.0 100 100 100 100 水质类别 劣 劣 劣 劣 清安河口 范围 7.04-7.65 41-62 7.6-10.6 3.68-5.15 0.37-0.41 均值 7.37 53 9.08 4.57 0.39 超标率 (%) 0 0 100 0 100 水质类别 劣 劣 由上表可知,清安河总体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 清安河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清安河为淮安市主城区主要排污河道,目前已经运行的四季青污水处理厂、淮安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口均设在清安河上,之二是清安河全段尚有 13 个工业排口向清安河 排放废水;之三是尚未接管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清安河,严重污染了清安河水体水质。目前政府已经制定出清安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技术报告 (2011-2015),随着本工程整治规 10 划的逐步落实,清安河水质将会有逐渐改善。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淮安市市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地属 2 类区。由淮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2013 年度)可知,项目所在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区标准要求。 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 拟建项目周围整体自然环境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高,自然体系有较强的恢复能力,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 保护目标 空气、声环境:保证沿 线空气、声环境质量不恶化, 保持在相应功能区的标准之内 ,其保护目标见下表 4。 生态:保证评价区内生态环境质量,不致因工程建设而趋于恶化,控制道路沿线在施工期对土壤环境、植被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及原有地貌的破坏程度和范围,把生态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采用适当的环境措施,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水环境:保证项目工程所在区域河流水环境质量在相应的标准之内。 道路沿线空气、声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 对象 评价范围 内规模 方位 功能标准 大气环境 / / 区域 环境 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类区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周围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详见表 4。 表 4 大气质量标准限值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mg/m3 标 准 1 小时平均值 日平均 SO2 0.50 0.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TSP - 0.30 NO2 0.2 0.08 沥青烟 最高允许值 8 车间空气中石油沥青(烟)职 业接触限值 ( GB18553-2001)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周边 纳污 水体 清安河执行 类标准,具体数值见表 5。 表 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污染物名称 单位 浓度限值 标 准 pH 无量纲 69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838-2002)的 级标准 COD mg/L 40 氨氮 mg/L 2.0 总磷 mg/L 0.4 石油类 mg/L 1.0 区域噪声标准 公路所在区域按照区域划分,本项目执行 2 类标准,道路红线两侧35m 范围内执行 4a 类标准。详见表 6。 表 6 公路执行噪声标准限值 依据 功能类别 噪声限值, dB 昼间 夜间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2 60 50 4a 70 55 12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 施工期 产生的污水经隔油池等预处理后,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 后, 用于 周边 绿化浇灌 。 表 7 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 mg/L) 序号 项目 标准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1 COD 1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2 氨氮 15 3 SS 70 4 石油类 5 废气排放标准 施工建设期间废气排放标准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执行。详见表 8。 表 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限制 污染物 施工阶段 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 , 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mg/m3 沥青烟 路面铺设 75 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 存在 颗粒物 运输、装卸、铺筑 120 1.0 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标准,运营期噪声执行汽车定制噪声限值( GB16170-1996)。详见表 9、表 10。 表 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阶段 主 要 噪 声 源 噪声限值, dB( A)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表 10 汽车定制噪声限值, dB( A) 车辆类型 车辆出厂时间 燃烧种类 1998年 1月 1日前 1998年 1月 1日后 轿车 汽油 87 85 微型客车、货车 汽油 90 88 13 轻型客车、货车、越野车 汽油 nr4300r/min 94 92 汽油 nr 4300r/min 97 95 柴油 100 98 中型客车、货车、大型客车 柴油 97 95 柴油 103 101 重型货车 N147kW 101 99 N 147kW 105 103 注: N按生产厂家规定的额定功率 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一、本项目为市政 路网 工程项目,其建设的主要工序如下: 道路建设的主要工序如下: 图例:废气 废渣 噪声 工艺说明: 挖方、填方、敷设管道、管线过程中主要污染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铺设人行道板、绿化、安装路灯过程中基本无污染产生,项目在营运通车后会产生汽车扬尘及尾气和噪声。 二、土石方平衡: 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总挖方 15000m3,填方 15500m3,需外借土方 500m3,无弃方。 土方平衡见表 11。 表 11 土方平衡表 挖方 ,m3 填方 ,m3 挖方利用 ,m3 外借 ,m3 弃方 ,m3 15000 15500 15000 500 0 图 3:带有产物节点的工艺流程 图 平整 敷设管道管线 安装路灯 路面工程 铺设人行道板、绿化 竣工通车 营运管理 15 主要污染工序: 一、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分析 1、施工期 ( 1)土石方工程 本工程各路段挖方中除少量表层耕植土外,基本全部利用。本工程路基填方的主要原料为废钢渣及石料场废方。土石方工程会造成资源损失、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 ( 2)路基、路面 、照明、绿化景观 工程 在进行路基工程时,挖方和填方处,一旦经雨水冲淋,会引起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在干旱时,又容易引起扬尘。另外,沥青熬炼和路面铺设,产生烟尘、 THC 和苯并 a芘等,会污染大气环境。 ( 3)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施工机械,如装载机、振捣机等在作业中产生的噪声,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其环境影响因素是施工噪声。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主要是扬尘和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CO、 NO2、 THC 和 TSP。 ( 4)施工场地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可能影响附近的河流水环境。筑路材料的堆放可能造成雨水径流污染,其影响因子是: pH、 SS、 COD 等。 2、营运期 ( 1)竣工营运 竣工营运后,对公路沿线的社会经济、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均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 项目 建设对公路沿线 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事业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但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会带来一定影响。 大气环境 主要是汽车尾气与扬尘,尾气的危害较大,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NOx、 CO、THC、 TSP。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时,大气影响程度将更大。 声环境 16 快速行驶的汽车由于快速行驶声、轮胎与地面磨擦声和发动机工作声一起叠加产生的噪声对环境敏感点带来影响,其影响因子为 LAeq。 水环境 建成后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大雨时雨水冲刷公路路面,将路面的泥沙、油污冲入窨井及排水管 ,最终进入附近水体中,从而影响水环境,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pH、 SS、石油类。 ( 2)交通量的增加 交通量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十分有利,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是大气环境污染和声环境污染加重,影响范围增大。 ( 3)工程养护 养路护路时施工机械工作虽不如建设期密集和频繁,但对 项目 附近的敏感点仍有一定影响。 ( 4)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很可能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国家、人民财产的损失。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事故,还可能影响大气及水环境,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污染源强分析 1、施 工期 ( 1)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灰土拌合及施工车辆所产生的扬尘和沥青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气。 扬尘 扬尘的影响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两侧及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浓度增大。据调查,施工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 1.5 30mg/m3。由于粉尘的产生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根据类比调查,运输车辆扬尘: 50m 处11.652mg/m3; 100 米处 9.694mg/m3; 150 米处 5.093mg/m3。 沥青烟气 沥青烟气主要出现沥青熬炼、搅拌和路面铺设过程中,其中以沥青熬炼过程 17 排放量最大。沥青烟气主要污染物为 THC 和苯并 a芘。沥青熬炼一般采用设有除尘设备的封闭式厂拌工艺,并通过 15m 高排气筒排放。根据类比调查,沥青融溶烟尘:下风向 50m 外苯并 a芘低于 0.0001mg/m3,酚在下风向 60m 左右0.01mg/m3, THC 在 60m 左右 0.16mg/m3。 施工运输车辆产生的尘污染 在施工期,施工材料的运输和装卸将给道路沿 线带来 TSP 污染。根据类似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监测结果,距路边 50m 下风向 TSP 浓度超过二级标准 10 倍多,相距 150m 处超标仍有 4 倍多,说明施工期车辆运输扬尘对施工沿线地区污染较重。 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期运输车辆产生的尘污染不可忽视,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洒水)减轻污染。 土方的开挖、回填产生的尘污染 土方的开挖和回填作业产生的 TSP 污染与气候有关,大风时对下风向的污染较重,一般情况下在距施工现场 100-500m 范围以外可符合国标要求。 ( 2)废水 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 泥浆废水。 地基挖掘时的地下水量与地质情况有关,浇注混凝土的冲洗水量与天气状况有关,主要污染因子是 SS,其排放量均难以估算。该污水要进行截流后集中处理,否则将会把施工区块的泥沙带入到水体环境中。必须经过加强管理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对附近水质造成的影响。 ( 3)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打桩机、水泥浇捣机、土石方等施工机械及建筑材料运输汽车等设备噪声,另外还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打撞击噪声,其声级程度详见表 12。 表 12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的声级值 ( 单位 : dB(A)) 序号 声源名称 噪声级范围 (距源 10m 处 ) 1 推土机 78 96 2 打桩机 95 105 3 运输卡车 85 94 4 挖土机 80 93 18 5 浇捣机 90 98 ( 4)固废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开挖土地和运送大量建筑材料,都将有大量废土和建筑垃圾产生,其量较难估算,表现特征为量大、产生时间短,影响范围为附近周围环境 。 另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约 20 人)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按 0.5kg/人 d 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0.01t/d。 2、运营期 ( 1)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公路汽车尾 气的排放量与车流量、车速、不同车型的耗油量及排放系数有一定的关系。汽车尾气的排放源强一般可以按下式计算: ki ijij EAQ 1 )3600/( 式中: i表示汽车分类,分为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 Ai表示 I 类车辆预测年的车流量,辆 /h; Eij表示 I 类车辆 j 种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取公路建设项目环评规范( JTJ005-96)推荐值, mg/(辆 m )。 通过上述源强公式可计算出拟建道路污染物排放源。考虑到汽车制造工业进步和排放标准的提高,运营近期公路污染物源强调整为计算数的 0.8,运 营后不同时期污染物源强调整为计算数的 0.6。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见下表 13。 表 13 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表 单位 : mg/(s m) 道路名称 污染物 2014 2019 2024 城市道路 NO2 0.05 0.05 0.06 THC 0.15 0.14 0.16 CO 0.52 0.48 0.58 ( 2)废水 建设项目营运期的水污染物主要来自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其污染物浓度较低,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 3)噪声 19 本项目营运期的主要噪声源是汽车。汽车行驶时产生的交通噪声,它包括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及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声。 根据我国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课题组推荐的公式,各类车型的平均辐射声级按下式计算确定: 3 种车型车辆在 7.5m 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 dB)按下式计算: 小型车 LOE 小 =12.6+34.73lgVs 中型车 LOE 中 =8.8+40.48lgVm 大型车 LOE 大 =22.0+36.32lgVL 其中 V 为行驶速度, km/h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 产生浓度及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20 类型 (编号) 产生量(单位) (单位)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扬尘 TSP 营运期来往车辆的 尾气排放 CO、 NO2、THC 水污染物 施工期生活污水 COD、 SS 等 管道试压水 SS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 噪声 施工期建设噪声; 营运期的主要噪声源是汽车。汽车行驶时产生的交通噪声,它包括排气噪声、发动机噪声及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声。交通噪声经距离衰减和绿化带降噪后,确保使沿线噪声对周边的影 响降低到最小。 其 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红线中规定的清水通道维护区和其它饮用水水源区域,该工程的建设也不涉及取水口及取水通道,无水量、水质的交换。 环境影响分析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和沥青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气。 ( 1) 施工扬尘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 ,在大风时,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约占扬尘总量的 60%。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经验公式计算: 75.085.05.08.65123.0 PWvQ式中: Q汽车行驶的扬尘, kg/km辆; v汽车速度, km/h; W汽车载重量, t; P道路表面粉尘量, kg/m2。 一辆载重 5t 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 500m 的路面时,不同表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如表 14 所示。 表 14 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 单位: kg/km辆 P(kg/m2) 车速 (km/h) 0.1 0.2 0.3 0.4 0.5 1.0 5 0.0283 0.0476 0.0646 0.0801 0.0947 0.1593 10 0.0566 0.0953 0.1291 0.1602 0.1894 0.3186 15 0.0850 0.1429 0.1937 0.2403 0.2841 0.4778 20 0.1133 0.1905 0.2583 0.3204 0.3788 0.6371 由表 13 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