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 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 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13TH FIVE-YEAR PLAN” MID-TERM BUILDING SECTOR COAL CONSUMPTION EVALUATION AND KEY LATER-TERM WORK RESEARCH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China Coal Consumption Cap Plan and Policy Research Project 2019 0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执行报告 EXECUTIVE REPORT系列报告 2019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武汉市 “十三五” 末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与政策研究 水泥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 “十三五”时期重点部门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 钢铁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 “十三五”电力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 中国煤炭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 煤炭转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 “一带一路” 重点区域 (国家)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一带一路” 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路径及其促进机制研究 东盟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重点案例国研究 中国高耗能行业“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发展报告 “一带一路”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研究 中国对外援助综合管理机构改革研究 中国能源气候管理机构改革研究 中国煤控项目 “十三五” 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研究报告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2018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回顾与展望报告 2018 中国现代煤化工的煤控实施与产业发展 煤炭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煤炭行业的公正转型 气候变化风险及碳社会成本研究报告 中国实现全球 1.5目标下的能源排放情景研究 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供给侧改革,助推实现部门积极煤控目标 建筑领域煤炭消费控制潜力及实施路径研究 持续推进电力改革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执行报告 中国对外援助综合管理机构改革研究 中国能源气候管理机构改革研究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2017 钢铁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水泥行业煤控战略(计划)实施研究 中国散煤治理调研报告 2017 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 煤控研究项目 )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 构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 严重的破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 国际环保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作为课题协调单位, 与包括政府智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 20 多家有影响力的 机构合作,于 2013 年 10 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 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项目, 为设定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实施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提供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以帮助 中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多重目标。 了解更多详情,请登录:coalcap.nrdc/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拥有 约 300 万会员及支持者。NRDC 致力于保护地球环境,即保护 人类、动植物以及所有生灵所倚赖的生态系统。自 1970 年成 立以来,我们的环境律师、科学家和专家一直在为公众享有 清洁的水和空气以及健康的社区而努力。通过在科学、经济 和政策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在亚洲、欧洲、拉美和北美等 地区与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进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改善。 请 登录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nrdc。 未完待续,请见封三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煤控研究项目系列报告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 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13TH FIVE-YEAR PLAN” MID-TERM BUILDING SECTOR COAL CONSUMPTION EVALUATION AND KEY LATER-TERM WORK RESEARCH 执行报告 EXECUTIVE REPOR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9 年 8 月煤控研究项目 4 目录 执行摘要 6 Executive Summary 8 1. 建筑领域煤炭消耗概况 10 1.1 计算边界 1.2 “十三五”初建筑领域煤炭消耗分析 1.3 “十三五”期间建筑领域煤炭消费主要相关规划 1.4 “十三五”中期煤控指标总体完成情况 2. “十三五”中期建筑领域热源侧煤炭替代进展评估 21 2.1 热源测煤炭替代主要措施技术措施 2.2 热源测煤炭替代进展评估 2.3 问题与挑战 3. “十三五”中期建筑领域用户侧能效提升进展评估 30 3.1 新建建筑标准提升 3.2 既有建筑改造 3.3 问题与挑战5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4. 政策优化建议 49 4.1 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 4.2 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4.3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4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参考文献 54煤控研究项目 6 执行摘要 中国建筑领域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北方城镇供暖和农村住宅。因此,本研究的煤 炭消耗量计算主要考虑北方城镇供暖和农村住宅。 根据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 年),到 2021 年供热系统平均 综合能耗降低至 15 千克标煤 / 平方米以下。 预计到 2021 年, 北方地区供暖总能耗为 3.39 亿吨标煤。其中,清洁燃煤消耗为 1.3 亿吨标煤,非清洁燃煤将消耗 1.01 亿吨标煤。即 建筑领域燃煤消耗将为 2.32 亿吨标煤。 假设燃煤消耗从 2016 年至 2021 年按线性降低, 则 2018 年,建筑领域燃煤消耗 3.33 亿吨标煤。2020 年建筑领域煤耗量为 2.66 亿吨, 相较于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二期课题报告 建筑领域 “十三五” 煤炭 (电力) 消费总量控制战略研究和行动计划提出的煤炭控制目标 2.30 亿吨标煤高出 15%。 分析预测,通过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国家最新建筑节能标准、引导重点地区抓紧 制定 75% 或更高节能要求的地方标准、积极开展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示范,鼓励农 房按照节能标准建设和改造, “十三五” 中期可形成 2250 万吨标煤节省能力。 “十三五” 中期,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2.5 亿平方米,可形成约 800 万吨标煤节省 能力;全国实施节能改造的公共建筑 5000 万平米,可形成 700 万吨标煤节省能力。在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通过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利用,可形成 1500 万吨标煤 节省能力。 综上, 我国 “十三五” 中期建筑部门节省标煤约 5250 万吨标煤, 符合 “十三五” 规划预期。 用户侧能效提升(包括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热源侧煤炭 消耗替代是降低我国建筑领域煤炭消费的主要手段。目前,用户侧能效提升方面尚存在 如下问题:1)高性能技术产品仍有待研究;2)机制体制创新不足;3)缺少对高性能建 筑质量的监督与监管。 热源侧煤炭消耗替代方面存在如下问题:1) 风险防控意识不足;2) 热源构建;3)行业融合冲击应对;4)快速规模化发展后保障;5)清洁取暖评价。 根据分析,本项目提出如下政策优化建议: 1. 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水平:1) 做好 75% 建筑节能标准的全面实施,推动严寒及寒 冷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加快实施更高水平节能强制性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7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市率先实施高 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地方标准,在不同气候区树立引领标杆;2) 更多近零能耗建 筑相关政策的出台,包括财政补贴、容积率调整、售价提升、建筑保险等制度政 策,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品质,迈向建筑零能耗靠近。 2. 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1) 加强统筹管理,各省市成立清洁取暖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部门职责与分工,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保证政策针对性长效性;2) 因 地制宜的选择技术路线,要充分考虑建筑类型、经济水平、气候条件、资源条件 和居民习惯等,增强清洁取暖改造效率;3) 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为落实工作,应 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以保障措施到位。 3.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 应通过市场化机制提升建筑能效, 建立创新机制体制, 保证补贴政策退出后的市场良性发展;2) 鼓励和支持绿色供暖企业通过技术创 新不断提高产品的保暖和节能减排性能,开发创新绿色供暖技术。 4.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1) 强化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国际合作,继续扩 大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国际技术合作和试点示范规模;2) 制定适宜我国又与国际 接轨的建筑能效提升中长期发展路线图。煤控研究项目 8 Executive Summary Coal consumption in Chinas building sector is concentrated in heating northern urban areas and in rural residences. Therefore, the calculations in this study primarily consider coal consumption resulting from northern urban heating and in rural areas. The “Clean Winter Heating Plan for Northern China (2017-2021)” states that the average energy intensity of heating needs to decrease to under 15 kg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 per meter squared by 2021. Estimations predict that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northern China will require 339 m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 (tce) by 2021, of which clean coal and non-clean coal consumption will account for 131 million tce and 101 million tce, respectively. Summing these figures brings coal consumption in the building sector to 232 million tce. Assuming that coal consumption linearly decreases during the “13 thFive-Year Plan,” estimates for building sector use are 333 million tce in 2018 and 266 million tce in 2020, the latter of which is 15 % higher than the 230 million tce target that the China Coal Consumption Cap Plan and Policy Research Project proposed in its phase two report, “13 thFive-Year Plan Building Sector Coal Power Consumption Cap Strategic Research and Action Plan.” If new urban buildings fully implement the latest 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key regions establish 75% or higher local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s, pilot projects promote ultra-low and near-zero energy use buildings, and rural homes are built or modified to meet standards, then the potential exists to save 22.5 million tce in the middle stage of the 13 thFive-Year Plan. During this same period, through retrofitting 250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northern heating area, about 8 million tce can be saved. Expanding these energy-saving improvements nationally to 50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public buildings will further reduce consumption by 7 million tce.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o buildings, solar heating and power can save another 15 million tce.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save 52.5 million tons of coal in the building sector throughout the middle phase of Chinas “13th Five-Year Plan,”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plans schedule. User-side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including raising energy-saving standards for new buildings and retrofitting existing structures, and replacing coal in heat sourcing 9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are the main methods to reduce coal consumption in Chinas building sector. At present, the improvement of user-side energy efficiency faces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1) High-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products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2) Innovation is slow. 3) Oversight and quality management for high-performance buildings are lacking.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in heat sourcing must address the following issues: 1)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 how to design heat sources; 3) how to respond to shocks in industry integration; 4) how to ensure rapid and scalable development; and 5) how to evaluate clean heating.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this project proposes the follow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1. Fully improve the energy-saving level of buildings. 1)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75% energy-saving building standards. Promote the faster uptake of mandatory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r new urba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evere cold and cold regions, raising energy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key building components, such as windows. Lead the key region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spearheading local standard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setting benchmarks in different climate regions. 2) Introduce more near-zero energy use building policies, such as financial subsidies, floor area ratio adjustments, price increases, and building insurance, to further reduc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mprove building quality, and strive for zero-energy use. 2. Deepen efforts to advance clean heating. 1) Strengthen overall management, establish clean heating leading groups for each province and city,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department, establish mechanisms for joint departmental meetings, and craft focused and lasting policy. 2) Design technical pathways to advance the adoption of clean heating in line with local conditions, considering building types, economic levels, climate conditions, resources, and residents habits, etc. 3) Clean heating pilot cities should develop corresponding safeguard measures to ensure proper implementation. 3. Strength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 Advance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market-based mechanisms, establishing a system to ensure strong market development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subsidy policies. 2) Encourage and support green heating enterprise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products heating, energy-saving, and low-emissions performance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4. Actively promot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1)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ultra-low energy use building a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xpanding green technologies and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pilot projects. 2) Develop medium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roadmaps for improv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uitable for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1 建筑领域煤炭消耗概况11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1.1 计算边界 建筑运行阶段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以电、煤、天然气为主。中国建筑运行化石能源 相关的碳排放量如下图所示。城镇住宅和公共建筑这两类建筑中 70% 能源均为电,而北 方供暖和农村住宅这两类建筑中,消耗煤的比例比电更高,北方供暖中用煤的比例超过 80% 1 。由此可见,中国建筑领域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北方城镇供暖和农村住宅(采暖、 炊事等)。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北方城镇供暖和农村住宅中的煤炭消耗。 图 1.1 中国建筑运行化石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 1 一 、 建 筑 领 域 煤 炭 消 耗 概 况 1.1 计 算 边 界 建筑运行阶段消耗的能源种类主要以电、 煤、 天然气为主。 中国建筑运行化 石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如下图所示。 城镇住宅和公共建筑这两类建筑中 70%能源 均为电, 而北方供暖和农村住宅这两类建筑中, 消耗煤的比例比电更高, 北方供 暖中用煤的比例超过 80% 1 。 由此可见, 中国建筑领域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北方 城镇供暖 和 农村住宅 ( 采暖、炊 事 等) 。因 此 ,本研究 主 要分析北 方 城镇供暖和 农村住宅中的煤炭消耗。 图 1.1 中国建筑运行化石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 1.2 “ 十 三 五” 初 建 筑 领 域 煤 炭 消耗 分 析 1.2.1 热 源 侧 煤 炭 消 耗 状 况 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取暖用能来看, 截至 2016 年底, 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 取暖总 面积约 206 亿平方米。 其中, 城镇建筑取暖面积 141 亿平方米, 农 村建 筑取暖面积 65 亿平方米 2 。 我国北方地区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燃煤取暖 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 83%,其中总面积的 17% 为清洁燃煤 集中 供暖;天然气、 电、 地热能、 生物质能、 太阳能、 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 17%。 取暖用煤年消耗约 4 亿吨标煤, 其中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约 2 亿吨标煤,主要分布在农煤控研究项目 12 1.2 “十三五”初建筑领域煤炭消 耗分析 1.2.1 热源侧煤炭消耗状况 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取暖用能来看,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 面积约 206 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建筑取暖面积 141 亿平方米,农村建筑取暖面积 65 亿平方米 2 。我国北方地区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 83%,其中总面积的 17% 为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 能、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 17%。取暖用煤年消耗约 4 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含低效小 锅炉用煤)约 2 亿吨标煤,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各清洁供暖方面积占比为: 表 1.1 2016 年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情况 清洁供暖方式 面积(亿平方米) 占比 天然气供暖 22 11% 电供暖 4 2% 清洁燃煤集中供暖 35 17% 可再生能源等 其他清洁供暖 地热供暖 5 4% 生物质能清洁供暖 2 工业余热供暖 1 合计 69 34% 1.2.2 用户侧能效提升发展状况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 致能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上行压力不断加大。实施能源资 源消费革命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从粗放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对实现新型城镇化,13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现阶段建筑节能 65% 的设计标准已经基本普及,建筑节能工作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 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提高了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但是建筑节能工作的 下一步发展路线和目标尚不清晰。“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建筑节能标准不断 提高,绿色建筑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全面展 开,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节能改造在重点城市及学校、医院等领域稳步 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末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状况如下表: 表 1.2 “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 2010 年基数 实现情况 2015 年 年均增速 累计 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 ) 95.4 100 4.6 严寒、寒冷地区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亿平方米) 1.8 11.7 9.9 夏热冬冷地区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亿平方米) - 0.7 0.7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亿平方米) - 11 1.1 城镇浅层地能应用面积(亿平方米) 2.3 5 2.7 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亿平方米) 14.8 30 15.2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3 中仍指出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 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与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相比仍 然偏低,标准执行质量参差不齐;城镇既有建筑中仍有约 60% 的不节能建筑,能源利用 效率低,居住舒适度较差;绿色建筑总量规模偏少,发展不平衡,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实 际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形式单一,与建筑一体化程度不高; 农村地区建筑节能刚刚起步,推进步伐缓慢;绿色节能建筑材料质量不高,对工程的支 撑保障能力不强;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约束及财政资金投入推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 不完善。煤控研究项目 14 1.3“十三五”期间建筑领域煤炭 消费主要相关规划 “十三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加快, 人民群众改善居住生活条件需求强烈,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能源资源利用模式亟待转型升 级,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面临大有可为的机遇,潜力巨大,同时困难和挑战也 比较突出。 随着建筑总量持续增加以及人民群众改善居住舒适度需求、用能需求不断增长,提 高建筑节能标准,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积极推广 可再生能源, 都是使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有效途径, 从而有效遏制建筑能耗的增长趋势,实现北方地区城镇民用建筑采暖能耗强度、公共建 筑能耗强度稳步下降。 1.3.1 总体目标 煤控研究项目发表的中国“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2016- 2020) 4 中指出,为了推动和实施煤炭利用的减量化、替代化和清洁化,严守全国、地 区和部门生态环境资源约束红线的前提下, 建筑部门在 “十三五” 期间应达到煤控目标 2.3 亿吨标煤,占总煤控目标的 9.2%。 在 2017 年 2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指出, “十三五” 时期,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 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提升, 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大幅提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 建筑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农村建筑节能实现新突破,使我国建筑总体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建筑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1.3.2 目标分解 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到 612 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住宅面积 264 亿平方米,农村住宅面积 208 亿平方米,公共建筑 140 亿平方米。“十三五”中期, 新增城镇住宅面积 21 亿平方米,新增公共建筑面积 12 亿平方米。15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 1.3.2.1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在建筑总量持续增加以及人 民群众改善居住舒适度需求、用能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建筑领域将通过提高建筑节 能标准,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积极推广可再生能 源,使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可以有效遏制建筑能 耗的增长趋势,实现北方地区城镇民用建筑采暖能耗强度、公共建筑能耗强度稳步下降。 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可实现约 1 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将对完成全社会节能目标 做出重要贡献。“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到 2020 年,城镇新建建 筑能效水平比 2015 年提升 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 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 50%,绿色建材应用 比重超过 4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 5 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1 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 60%。城镇可再生能源替代 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超过 6%。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发展区域农村建筑节能取得突 破,采用节能措施比例超过 10%。 表 1.3 “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 2015 2020 年均增速 【累计】 性质 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提升( ) - - 【20 】 约束性 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亿平方米) - - 【5 】 约束性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亿平方米) - - 【1 】 约束性 北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平均采暖能耗 强度下降比例( ) - - 【-15 】 预期性 城镇既有公共建筑能耗强度下降比例 ( ) - - 【-5 】 预期性 城镇建筑中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 4 6 【2 】 预期性 1.3.2.2 中央及各地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目标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 划(2017-2021 年)中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发展目标有具体指示。清洁取暖的总体 目标为到 2019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50%,替代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 7400 万吨。 到 2021 年,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70%, 替代散烧煤 (含低效小锅炉用煤) 1.5 亿吨。煤控研究项目 16 推进目标包括因地制宜的选择供暖热源,到 2021 年,约 200 亿平方米供暖面积实 现清洁供暖。 全面提升热网系统效率, 将铺设供热官网 40 万公里, 建造智能化热力站 3.6 万座。有效降低用户取暖能耗,包括重点区域居住建筑实现 75% 节能标准,城镇居住建 筑节能改造 4 亿平方米,城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0.5 亿平方米,农房节能改造 0.5 亿平 方米。 北方地区冬季大气污染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最为严重,“2+26”重点城市作为京津 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且所在省份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有必要、有能力率先实现清 洁取暖。在“2+26”重点城市形成天然气与电供暖等替代散烧煤的清洁取暖基本格局, 对于减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2019 年,“2+26”重点城市城区 清洁取暖率要达到 90% 以上,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下同)达到 70% 以上, 农村地区达到 40% 以上。2021 年,城市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35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全部拆除 ; 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 80% 以上, 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 ;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 60% 以上。 按照由城市到农村分类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快提高非重点地区清洁取暖比重。 城市城区优先发展集中供暖,集中供暖暂时难以覆盖的,加快实施各类分散式清洁供暖。 2019 年,清洁取暖率达到 60% 以上;2021 年,清洁取暖率达到 80% 以上,20 蒸吨 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新建建筑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构建以集中供 暖为主、分散供暖为辅的基本格局。2019 年,清洁取暖率达到 50% 以上;2021 年,清 洁取暖率达到 70% 以上,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农村地区优先利用地热、生 物质、太阳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供暖,有条件的发展天然气或电供暖,适当利用集中供暖 延伸覆盖。2019 年,清洁取暖率达到 20% 以上;2021 年,清洁取暖率达到 40% 以上。 在此基础上,北方地区大部分省市也编制了相关十三五规划,根据地区特点,对清 洁取暖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