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目录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 3 (一)全球经济持续疲软,中小企业的外需环境不容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 2019年 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把 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为 3.0%,相较 4月的预测值下调了 0.3个百分点,这是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外需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4 (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 5 (三)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将大幅改善 . 6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8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严峻 . 8 (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能力仍然较弱 . 9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仍值得关注 . 9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10 (一)推动财税金融政策落实,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 . 10 (二)提升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质量,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 11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公共服务水平 . 11 (四)深化中小企业双多边合作机制,开拓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空间 . 12 【内容提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明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需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近些年我国加大了中小企业政策 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但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自身 “ 专精特新 ” 发展能力较低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此,赛迪智库中小所提出以下建议:推动财税金融政策落实,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提升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质量,引导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 ” 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增强公共服务水平;深化中小企业双(多)边合作机制,开拓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对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调低了增长预期,加上新兴市场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需空间受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中小企 业的影响仍然值得关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出台了多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但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专精特新发展能力仍然较弱,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全球经济持续疲软,中小企业的外需环境不容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 2019年 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把 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为 3.0%,相较4月的预测值下调了 0.3个百分点,这是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外需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行业和企业的货物出口对发达经济体的市场较为依赖。由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放缓,我国广大的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决心重振制造业的美国,其 PMI从 2019年 1月的 56.6%大幅下降至 10月的48.3%;欧元区与日本的经济同样不景气,欧元区与日本的制造业 PMI分别从 2019年 1月的 50.5%和 50.3%下降到 45.9%和48.4%, 均在荣枯线以下。 在国际政治局势、贸 易争端以及本国特定因素等叠加影响下,新兴市场经济体 2020年复苏存在着不确定性。巴西、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 2019年的增长率预计为 1 左右,远低于其历史平均水平。受企业和环境监管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稳健性担忧的影响,印度2019年经济增长将减弱。巴西与印度制造业的 PMI虽位于荣枯线以上,但 9月底以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俄罗斯与南非的制造业 PMI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目前仍位于荣枯线以下。这些新兴经济体复苏的不确定性,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内需环境比较严峻。 2019年 1-9月,我国经济同比增速为 6.2%,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0.5百分点,经济增速回落明显。我国消费需求增速稳中有降,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从整体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 2018年呈下降趋势。 2019年 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 8.2%。其中, 9月份同比增长 7.8%,增速较 6月降低 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 我国企业景气度出现了分化,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2019年 1-10 月,我国大型企业的 PMI基本上高于荣枯线;而中小企业的 PMI在 2月出现大幅回落后有所回升,但均处在荣枯线以下。发达市场的贸易保护等政策不确定性和其需求增长的疲软,以及 “ 一带一路 ” 沿线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的不确定性,预计 2020年中小企业下行压力较大。 (三)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将大幅改善 为了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九大以来,我国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预计 2020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将大幅改善。 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中央和地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出台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促进法评估数据显示,有 77 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持续开展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取消、停止了 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共为企业减负 400多亿元。 21个省份免收地方管理的行政事业费。2019年 1-9月份,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 7035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 1827亿元。国务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专项活动,截至 4月底已经清欠3058亿元,清偿进度为 36%。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进一步缓解。多部门发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央行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银保监会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 “ 两个不低于 ” 考核目标,来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比重和规模。截至 6月底 ,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 35.63万亿元 ,其中单户授信总额 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贷款余额为 10.7万亿元 ,同比增长 26.6 。证监会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央行推出双创金融债券和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发改委支持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支持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中央财政出资 300亿元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中小微企业予以信用支持,截至 2018年底惠及 2.52万户企 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优惠融资信贷服务,截至 6月底,已累计发放 “ 信易贷 ” 超 1.5万亿元。 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李克强总理于 2019年 10月 22日签署国务院令,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把近些年来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行之有效的政策、方法以及经验上升到了法规层面,有利于重点解决市场准入和退出、减低税费成本、加强政务服务便利化、融资以及市场公平等经济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以及难点问题。经过努力,我国营商环境已大幅改善。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 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全球 排名将跃居至 31名,较 2018年上升了 47 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营商环境改善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严峻 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仍不完善,金融供需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中小企业目前仍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以及融资期限较短等问题。融资难主要体现在直接融资难、银行贷款难,抵押担保难三方面。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中小企业面临着直接上市门槛高以及新三板和区域资本市场缺乏融资功能的窘境;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大的特性,致使其很难从银行获得信用以及抵押担保贷款。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面临着首贷续贷难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贵主要表现在贷款综合成本率较高。中小企业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后的贷款利率高,再加上与银行贷款相关的担保费、审 计费、评估费和公证费等中介费用,最终其获得 的融资平均成本普遍超过 10%;虽然修订后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融资促进作了专章规定,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但法律实施中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影响了融资促进实效。 (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能力仍然较弱 截至 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 3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 90 以上。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小而不精、多而不强的问题。资料统计显示,美国 70 的创新发明是由小微企业 实现的,欧盟中小企业的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 2倍;我国的中小企业也提供了全国约 65%的发明专利和 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每年开发的新产品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 2.5%。 “ 专精特新 ” 发展,强调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出奇制胜的重要法宝。从德国成功的制造业经验来看,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长期致力于细分领域的精耕细作,在产品质量以及技术工艺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地位,从而为德国的制造业强国提供坚实的支撑。我国广大中小微企业要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聚集资源培育自身的专精特 新能力。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仍值得关注 中美第十三轮高级别经贸磋商有所收获,中美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初步共识。但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而非结束,即使签订部分协议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事实上,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总体态势是打打停停、形势总体升级、领域逐步扩大,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2020年总统大选已经启动,对华强硬的贸易政策可能再度成为候选人赢取选票的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对我国中小企业原料进口和产成品出口的影响仍需关注。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财税金融政策落实,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 一是做好央地政策性信用担保资金联动的总体设计,聚焦中小微企业,坚持担保费率合理及风险可控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弥补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失灵问题。二是持续完善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指导银行细化授信尽职免责和差异化考核激励,健全基层 “ 敢贷、愿贷 ” 的专业化机制。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考核评价体系,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形成系统 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考核评估机制。三是推动商业银行贷款方式变革,督促银行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立足点,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