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 分析报告 目录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 3 (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入重要窗口期 . 3 (二)围绕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 . 5 (三)以 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 6 (四)信息技术应用重心加速从消费端向生产端延拓 . 7 (六)数字孪生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抓手 . 9 (七)网 络扶贫和数字乡村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 . 10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11 (一)权属不清制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11 (二)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亟待建立 . 12 (三)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引发对信息化人才强烈需求 . 12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14 (一)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14 (二)尽快在法律层面明确数据权属关系 . 14 (三)探索构建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 15 (四)强化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 15 【内容提要】 2019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泛在感知、高速互联、智能共享的新型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数据逐步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 经济加速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让信息 “ 多跑路 ” 、群众 “ 少跑腿 ” ,网络扶贫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展望 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5G规模商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数字化转型、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鼓励创新、平衡供需、聚育英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一、对 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入重要窗口期 2019年,信息领域部分核心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我国集成电 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销售比分别为 39.6:26.9:33.5,实现销售额 3048.2亿元,同比增长 11.8 。人工智能被 列入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拉动内需、鼓励投资的重要技术底座,截至 2月底,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 745家,占世界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 21.67 ,广 泛分布在技术研发、机器人、医疗、零售等 18个应用领域,据预测 2019年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554亿元左右。区块链技术 “ 自治 ” 性、可 信性持续提升,我国加快推进区块 链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截至 2019年上半年,全国超过 30个省市地区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指导文 件,截至 10月,国内区块链公司已达 27513家。 2020年,摩尔定律推进速度将明显放缓,为我国厂商在芯片研发、制 造环节缩小差距带来机遇,芯片产业加速向特色工艺、多功能融合方向转型。我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有望迎来产业爆发期。语音、图像、服务类人工智能产品全面进入消费级市场,机器换人、人机协同逐步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区块链与云计算融合步伐加快,高扩展性、 高灵活性和低应用门槛的区块链即服务( BaaS)逐渐成熟。 (二)围绕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 2019年,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地位日益凸显,十九届四中全 会上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意味着数据资产化迈出重要步伐。各地方积极探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重庆成立首个政 府授权政务数据运营平台 -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动数 据资源 “ 聚通用 ”及大数据发展生态建设优化上迈出实质步伐。各领域数据开发利用活动日益频繁。政务、互联网、金融、电信、交通、医疗、能源、水利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极大提高了 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2020年,围绕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活动将更加广泛、深入和规范, 据 IDC预测,全球数据总量预计达到 4.5万 EB, 50的服务贸易和 12 的货物贸易已经实现数字化。数据资源化、资本化和资产化将持续推进,授权运营等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大数据将成为国家、社会和企 业层面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以 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9年是中国 5G商用元年,在政策支持、规模部署、应用融合的共同 推动下, 5G正成为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19年 6月 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 发放 5G牌照,截至9月底,我国各省市共出台 5G政策文件累计 40余个,积极推进 5G网络建设、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网络覆盖初见规模,截止 2019 年 11月,全国已经开通 5G基站 11.3万个,预计到年底将达到 13万 个。全球首个行政区域 5G网络在上海虹口区建设完成。 5G加速向智慧城市、教育、交通、医疗、农业、金融、媒体等垂直领域融合应用,截至 2019年 10月, 我国 5G手机出货量达到 328.1万部。 2020年, 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将不断深化, 5G个人应用将率先起 步 , “5G+” 智慧生活将成为重要应用场景 , 4K/8K超高清视频、 VR/AR、 无人机 /车 /船、机器人等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信息产品和服务不断涌 现,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预计 2020-2025年间,中国 5G发展将直 接带动经济总产出 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 3.3万亿元,创造直 接就业岗位达 310万个。 (四)信息技术应用重心加速从消费端向生产端延拓 2019年,我国消费市场的数字化程度全球领先,围绕消费者衣食住行 等领域,开发培育出各种新产品、新模式,电商、O2O、移动支付等细分 领域已经领先美国。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正加速从消费端走向生产端,传统行业纷纷主动拥抱互联网,围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企业价值实现,不断提升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如,三一集团依托根云平台的服务能力,提供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上、中、下游服务,开拓 新型业务模式,实现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2020年,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将步入重点突破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 聚焦生产特点和企业痛点,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 5G等新技术 的集成创 新应用,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紧密协同,面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应用场景,探索形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模式,加速构建形成全 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五)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加速推进 2019年以来,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方政府以搭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台,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共享互认为抓手,不断探索 “ 一张网 ”“ 一窗式 ”“ 只跑一次 ”“ 一次不跑 ” 等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由 “ 线下跑、分头办 ” 向 “ 线上办、 协同办 ” 转变,为企业和群众网 上办事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数字政府、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指 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将向纵深推进。在技术上,将更广泛地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在体制机制上,将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 “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 ” 行政审批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群众 “ 办事难 ” 为突破口,破解政务服务供给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以台前改革倒逼后台办事,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 (六)数字孪生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抓手 2019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从数据驱动、智慧应用、运营管理 发力,构筑城市发展新形态。据不完全统计, 2019年国内约有 500余家大 型企业正在尝试 建设数据中台,部分网信企业积极探索数据中台在城市 的落地实践。城市信息模型( CIM)持续深化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场景,通 过建立数字仿真模型,结合社区管理业务、交通信号仿真、公共安全防范等方面,形成可视化管理模式,助力实现城市运行科学调度、精细管理。 例如,杭州城市大脑已经步入 3.0建设阶段,由交通智能化系统延伸至城管、文旅、卫健等 11个大系统、 48个场景同步智能化,成为城市管理者的 “ 新抓手 ” 。 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将聚焦以智能中台、城市信息模型、城市智 脑为核心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以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应用中台构 建的智能中台通过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分析、数据治理的基础能力,助力打牢数字孪生城市发展基座。城市信息模型应用加速由局部向城市全域拓展,推动实现城市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为城市运行管理全过程赋能。城市智脑通过感知城市各领域运行情况,强化城市运营管理和智能决策, 大幅提升精准决策支撑能力。 (七)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 2019年,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接续发展统筹推进,中央网信办、国 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 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部署了 25项重点任务。贫困地区网络覆盖持续优化提升, 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农村脱贫增收,网络扶智增强群众内生动 力,乡村信息服务日益完善。截至 2019年 8月,全国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 29万个。网络扶贫持续释放数字红利,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 力手段,让贫困群众在网络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