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XX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XX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 运煤通道 LNG 加注站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5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 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 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3 项目名称: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运煤通道 LNG加注站工程建设项目 ( 送审稿 )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单位: 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公章 ) 法人代表: 董艳云 项目负责人: 曹喜萍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签 名 登记证号 职 责 曹喜萍 环 评 登记证号 B14010080400 负责 贾淑玮 环评 上岗证书 B14010020 号 编写 宋艳红 环评 登记证号 B14010010400 审核 此件仅供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运煤通道LNG加 注站工程建设项目 使用,复印无效。 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运煤通道 LNG加注站工程建设 项目 建设单位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杰 联系人 李晓红 通讯地址 乌海市 海勃湾 区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3848350166 传真 邮政编码 016000 建设地点 乌海市 海勃湾区 综合加工园区 立项审批部门 乌 海市 海勃湾区 发展和改革 局 批准文号 海发改 发 2013129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机动车燃料零售 F5264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996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974.56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48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2.43% 评价经费 (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任务的由来 现代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和能源紧张。目前,国内原油生产难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一直努力研发氢汽车、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相比之下,天然气汽车在中国更具发展潜力和可操作性。 LNG不但适用于城市公交车,同样也适用于出租车和大型货运车辆,尤其是长途车辆。天然气液化后体积变小,可作优质的交通运输工具燃料。与用汽油相比,用 LNG驱动车辆具有辛烷值高、抗爆性好、燃烧完全、污染排放少、发动机寿命长、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即便与压缩天然气( CNG)比,它也具有储存效率高,一次装填续驶行程远,燃料容器压力低、重量轻、装填地点不受供气管网限制等优点。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对 汽车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政府提出了 “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 的重要方针,把发展清洁能源环保汽车作为本世纪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汽车燃料的清洁化、 5 多样化将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拟投资 1974.56万元建设 乌海市海勃湾区运煤通道 LNG加注站工程, 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从发展趋势看,该站具有可投资性,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项目应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办理环评手续,为此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委托乌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进行了现场探勘,并依据工程有关技术资料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1 2011、 HJ2.2 2008、 HJ2.4 2009和 HJ610 2011),编制完成了 乌海市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乌海市海勃湾区运煤通道 LNG加注站工程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鉴于本项目的特殊性,编写了风险评价 专题 。 2 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占地面积 为 9960m2, 设置 2台 60m3立式低温真空粉末绝热 储罐, 属于 二 级加 气站, 设计规模为 30000Nm3/d。 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见表 1。 表 1 项目组成表 序号 项目分类 主要内容 1 加气区 4台 加注机 和 加气棚 2 储 罐区 2台 60m3立式低温真空粉末绝热储罐 , 充 装率 90%; LNG泵撬 ( 主要包括 2台 LNG低温潜液泵、 1台卸车增压器 ),以及 电加热器、 BOG加热器、 EAG加热器 各 1台 3 公辅设施区 包括 站房 、空压机 房、库房等 4 消防设施 罐区四周设置消火栓、消防水炮、并配置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及干粉灭火器,储罐罐顶设置固定消防喷淋冷却水系统,罐顶安全阀泄放处设 置固定干粉灭火装置 , 生产装置区及辅助用房四周设置地上式消火栓及干粉灭火器,装置区较高处设置消防水炮 5 供电 由 海勃湾区供电局供给 ,年用电量为 40 104kwh 6 供水 主要为职工饮用及盥洗用水 , 由园区供给, 年用水量为 657m3 7 供暖 冬季 站房 采用 天然气壁挂炉 采暖 3厂区总平面布置 根据功能要求,该项目设工艺装置区和公辅设施区。工艺装置区包括:储罐区( 2个立式 LNG 低温储罐 、 LNG 泵撬 )、卸车点、加气区( 4 台 加注机 和 加气棚 )。公辅设施区包括: 站房 、 空压机房、 库房 等。 储罐区 布置 在站区 东 侧 , 2台 60m3低温真空粉末绝热储罐 6 布置在罐区的中部; LNG 泵撬 布置在罐区的西 侧 , 主要 包括 2 台 LNG低温 潜液泵、 1 台 卸车增压器; 电加热器 1台 、 BOG加热器 1台、 EAG加热器 1台在罐区分散布置;罐区设置防护堤 。加气区布置在罐区的 西 侧 共 4台 加注机 ; 站房 、 空压机房 、 库房 等设置在站区的南 侧 ;放散口布置在站区东南角 。 根据本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和业主 提供的数据, 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防火距离对照表见表 2。 表 2 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防火距离对照表 序号 项目建筑物、设施名称 方位 周边建筑物、设施名称 规范距离( m) 设计距离( m) 检查结果 1 LNG储罐 1 北 LNG储罐 2 2 5 符合 南 卸车点 3 5.1 符合 西 南 站房 8 28 符合 西 加注机 1 4 30 符合 西 加注机 2 4 35 符合 西 加注机 3 4 25 符合 西 加注机 4 4 20 符合 2 卸车点 西 南 站房 6 16 符合 北 LNG潜液泵 - 8 符合 西 加注机 - 12 符合 3 放散口 东南 站房 8 50 符合 西 加注机 - 60 符合 北 卸车点 3 32 符合 从表 2可以看出, 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防火距离均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12)的规定要求。 4 项目位置 该加气站位于乌海市 海勃湾 区 综合加工园区 内,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6 50 40.55 ,北纬 39 43 25.63 。 项目 西面 紧邻 运煤通道,南面为园区道路及河槽, 河槽对面为闲置厂房, 东面和北面均为空地 , 详见地理位置图。 根据本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本项目 主要装置与周边关系情况见表 3。 表 3 主要装置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 装置 与该项目的 相对位置 序号 周边单位、 居民及设 施 规范安全 距离 ( m) 实际距离 ( m) 检查 结果 LNG储罐 南 1 园区道路 10 7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70 符合 3 闲置厂房 - 250 符合 7 西 1 园区道路 10 6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60 符合 3 运煤通道 12 120 符合 卸车点 南 1 园区道路 6 6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60 符合 3 闲置厂房 - 240 符合 西 1 园区道路 6 4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40 符合 3 运煤通道 8 90 符合 放散点 南 1 园区道路 6 55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55 符合 3 闲置厂房 - 235 符合 西 1 园区道路 6 9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90 符合 3 运煤通道 8 140 符合 加注机 南 1 园区道路 6 6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60 符合 3 闲置厂房 - 240 符合 西 1 园区道路 6 20 符合 2 架空电力线 1倍 杆 高 ( 电线杆高 10m) 20 符合 3 运煤通道 8 70 符合 从表 3可以看出, 本项目 LNG储罐 、 卸车点、放散点 、加注机 与 周边建(构)筑物 之间的防火距离均 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12)规范 的 要求。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4。 表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设计 规模 万 m3/d 3 2 年工作日 天 365 3 经营制度 班 /天 3 4 定员 人 18 5 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 5.1 站区占地面积 平方米 9960 5.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789.75 6 项目工程投资 万元 1974.56 8 7 财务评价指标 万元 7.1 年 均总 收入 万元 3478 7.2 年 均 总成本 万元 3203 7.3 年均销售 税金 及 附加 万元 82 7.4 年利润总额(平均) 万元 193 7.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55 7.6 投资回 收期 年 8.72 税后 6 LNG 加气站 等级 LNG加气站 等级划分见表 5。 表 5 LNG加气站 等级划分 级别 LNG储罐总容积 V( m3) LNG储罐单罐容积( m3) 一级 120V 180 60 二级 60V 120 60 三级 V 60 60 本项目 拟设置 2台 60m3立式 低温真空粉末绝热储罐 , 依据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12) 中的表 5规定,属于 二 级加气站。 7主要设备 该项目主要设备明细见表 6。 表 6 主要 装置和设备 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LNG低温储罐 60m3 套 2 立式圆筒形式 低温真空粉末绝热储罐 充装率 90% 2 加注机 0-160 l/min 台 4 设计压力 1.6MPa 3 LNG泵撬 LNG低温 潜液泵 0-340 l/min 台 2 卸车增压器 300Nm3/h 台 1 运行 压力 0.4-0.7MPa 4 电加热器 20-50Nm3/h 台 1 设计压力 1.6MPa 5 EAG加热器 120Nm3/h 台 1 设计 压力 1.6MPa 6 BOG加热器 100Nm3/h 台 1 7 空压机 1.1MPa 额定功率 4KW 套 1 8 低温管道 米 设计压力 1.6MPa 8公用 工程 供水 : 本 项目 用水 主要为 工作人员 饮用 及盥洗 水, 由园区供给 。 新鲜 用水量为 657m3/a, 详见水平衡图 。 9 图例 单位: m3/d 损失量 图 1 水平衡图 供 电 : 本项目 运营期耗电量为 40 104kwh/a,由 海勃湾 区电业局供应 。 供热: 本项目 站房 冬季 采用天然气壁挂炉采暖 。 9.工作制度 该项目劳动定员共 18 人,年工作天数为 365 天, 全天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相关的原有污染源。 0.36 1.44 1.44 1.8 新鲜水 生活用水 防渗化粪池 园区 污水管网 10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乌海市 海勃湾 区 运煤通道旁 。 厂址处 地理坐标为北纬39 29 58.54 ,东经 106 40 59.26。 海勃湾区位于乌海市东北部,北纬 39 30 39 52 ,东经 106 46 107 05 ,平均海拔 1100m。东北与鄂托克旗接壤,西临黄河,南与乌海市海南区相连。包兰铁路、 110国道、黄河贯穿全境。全区东西宽约 20km,南北长约 45km。2)地形地貌 海勃湾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北部较为 开阔,沿黄河为倾斜平地,宽 48km;东部南部为丘陵山地,主要有桌子山、甘德尔山、千里山。 岩性构成主要是第四系冲积洪积成因的砂土、砾石类等,地表被起伏不平的风积细砂所覆盖,地质构造上部为风积细砂层,中下部为山前冲洪积形成的角砾、细砂、砾砂层,承载力高,持力良好。 3)水文 黄河是流经本地区唯一的长年地表水流,由南往北沿评价区西面边缘流过,黄河流经乌海段全长 105km;河面宽度约为 250 500m;平均水深 4m左右;平均流量1018m3/s;最大流量 5820m3/s;最小流量 60.8m3/s;流速 0.88 1.97m/s;流向自南向北,冬季河封冻期间及春季解冻期间,冰凌流动撞击严重。 黄河沿着海勃湾区西缘由南向北流经,和岸边第四系地下水存在着密切的水力联系。山前冲积洪积扇和黄河冲积平原是海勃湾区西部的主要地貌形态。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层,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冲积洪积层岩性以砂砾石、卵石为主,局部夹粘土层,黄河冲积层岩性为细中砂、砂质粘土及少量砾石。由于存在砂质粘土等弱透水层,在冲积洪积扇下部和黄河冲积平原形成了潜水和半承压水两层水 。 11 4)气象特征 乌海市属于 中温带温热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冬 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降水偏少且相对集中,秋季 秋高气爽气温剧降。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10.1,极端最高气温为 41,极端最低气温为-28.9;年平均气压为 891.6hPa;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42%;年降水量为 154.9mm,年蒸发量为 2971.3mm。年平均风速为 2.7m/s,年主导风向为 SSE 风,其出现频率为 12%, SE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 8%,静风的年出现频率为 18%。全年以 SSE方向的风平均风速最大,为 4.2 m/s。 5)地震 乌海市位于阴山天山东西向构造带南侧,贺兰山和祈吕 贺兰山字型构造脊柱南北构造带、北北东向构造带相互交切地区。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新生代断裂较为发育,地下应力易于集中,能量易于积累和释放,因而乌海及邻近地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8级。 6)土壤、植被 本地区主要分布有灰漠土、棕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 5种。分布面积最广的是灰漠土、棕钙土、风沙土。 本地区在植被分带上属于草原化荒漠向沙漠戈壁过渡地带,生态脆弱,植被类型简单,野生植被具有明显的旱生形态: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肉质化。代表植被有:霸王、白刺等。 1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 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人口分布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口约 54.84 104人,是由蒙 、汉、回、满等 25 个民族集居的地区。乌海市由海勃湾、乌达、海南三个区组成,是一个新兴的资源性工业城市。 海勃湾区辖一个镇、六个街道办事处,即千里山镇、新华街道办事处、新华西街道办事处、凤凰岭街道办事处、海北街道办事处、卡布其街道办事处、滨河街道办事处。 2012年末,全区总人口 308100人,其中城镇人口 297200人,居住着汉、蒙、回、满等 20个民族 。 2)经济发展 2012 年, 海勃湾区实现 地区生 产总值 206.65 亿元,同比增长 1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1.82亿元,同比增长 6.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119.4亿元,同比增长 21.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85.4亿元,同比增长 12.0%。人均生产总值完成 67610元,同比增长 11.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61.68亿元,同比增长 21.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达到 48034 元,同比增长 2.5%;农 牧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660元,同比增长 15.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172.54亿元,同比增长 23.9%。 3)工业概况 海勃湾区坚持以科学的 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工业强区的战略选择,坚决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衰退式经济模式,以建设循环型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工业化水平,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工业为支柱,兼有机械、轻工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是内蒙古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 2012 年,全区 规模以上 工业 总产值 完成 226.39 亿元,同比 减少4.4%;内资企业总产值 226.39 亿元,比上年 减少 3.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228.66亿 元,比上年 减少 1.5%;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19.47亿元,比上年 增加 3.0%。 4)农业概况 海勃湾区地处内蒙西部 ,东邻鄂尔多斯市 ,西靠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隔河相望 , 13 黄河南北贯穿全境 ,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海勃湾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气温高、日照长、干旱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9.8 ,无霜期为 157-165天,生长期大致在 175天左右,有效积温高,极其适合葡萄、瓜果类作物的生长。 2012年,全区耕地面积达到 2641公顷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285公顷,同比减少 4.0%;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2641 公顷;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31356 万元,同比增长 6.4%;粮食产量达到 9352吨,同比 减少 2.6%;油料产量达到 705 吨,同比 增长 2.2%;猪牛羊肉产量达到 4221吨,同比 增长 13.7%;羊毛产量达到 15吨,同比减少 45%;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到 2.90万头(只),同比减少 12.6%。 4)第三产业 概况 2012年以来,海勃湾区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有利时机,始终围绕建设区域服务中心的目标,坚持以市场拓展为推力,以服务升级为抓手,将第三产业作为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促进区 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海勃湾区紧紧围绕“三产富区”这一发展战略,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构建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设施为主体,以品牌店、专业店为补充的现代商贸聚集带,紧紧围绕新天地商贸中心、万客隆、人民广场三个商业圈,着力打造人民路精品商业街、乌兰北路家居建材街、和平美食街三大特色商业街;切实加快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培育建材、化工、工程机械产品区域营销中心。此外,海勃湾区还不断拓展延伸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增点扩面旅游业,从而使第三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2年, 全区第三产业 生产总 值 为 85.43 亿元,同比增长 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83.602 亿元,同比增长 15.6%。 6)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该加气站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综合加工园区内,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06 5040.55 ,北纬 39 43 25.63 。 项目西面紧邻运煤通道,南面为园区道路及河槽 , 14 河槽对面为闲置厂房 ,东面和北面均为空地 , 详见照片 1 4。 照片 1 厂址东 照片 2 厂址南 照片 3 厂址西 照片 4 厂址北 1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使用乌海市环境监测站例行监测数据,监测点为林业局,位于本项目 西南面 4.2km处。 (1)监测项目 根据污染因子筛选,确定本项目监测因子为 SO2、 NO2、 TSP和 PM10。 (2)监测采样时段和频率 SO2、 NO2、 PM10现状监测时间为 2012年 10 月 8日 10月 14日 , SO2、 NO2、 PM10连续监测 7天, 监测分析均按国家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在监测期间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 (3)监测结果 大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8: 表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 浓度限值 (mg/Nm3) 取值时间 二级标 准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 SO2 日平均 0.15 1小时 0.5 PM10 日平均 0.15 / / NO2 日平均 0.12 1小时 0.24 表 8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表 污染物名称 林业局 日均值浓度范围( mg/m3) 日平均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SO2 0.015 0.041 0 0 PM10 0.047 0.111 0 0 NO2 0.014 0.033 0 0 监测点位 SO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15 0.041mg/Nm3,无超标现象。 监测点位 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47 0.111mg/Nm3,无超标现象。 监测点位 NO2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014 0.033mg/Nm3,无超标现象。 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 SO2、 NO2、 PM10均 无超标现象 。 16 2)地下水质量状况 地下水现状使用 乌海市环境监测站对市自来水 18#井进行地下水的例 行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于本项目西南 3.7km 处,监测时间为 2013 年 1 月 。监测项目为: pH值、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挥发酚、六价铬 、 砷、汞、氰化物、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铅、氟化物、镉 、 溶解性总固体、 铁、硒、铜、锰、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大肠菌数、细菌总数等共 25项, 监测结果见表 9: 表 9 市自来水 18#井地下水水质 监测结果 单位: mg/l(PH除外 ) 监测项目 标准值 市自来水 18#井 监测值 pH 6.5 8.5 7.5 硬度 450 331 高锰酸盐指数 3.0 0.8 氨氮 0.2 0.025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656 挥发酚 0.002 0.0003L 氰化物 0.05 0.004L 砷 0.05 0.0002L 汞 0.001 0.00001L 硒 0.01 0.0005L 六价铬 0.05 0.004L 细菌总数 100 0 总大肠菌群 3.0 3 氟化物 1.0 0.759 亚硝酸盐氮 0.02 0.003L 硝酸盐氮 20 6.89 氯化物 250 134 硫酸盐 250 128 铅 0.05 0.001L 铁 0.03 0.03L 锰 0.01 0.01L 锌 1.0 0.02L 铜 1.0 0.05L 镉 0.01 0.001L 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 0.3 0.05L 从上表可看出,监测数据均低于地下水三类水体标准,未出现超标现象,故该处地下水未被污染。 3)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区干旱多风,降水少且变率大,地表松散堆积物广布,风蚀作用 17 强烈,植被稀疏,种类成份简单,生产力低下,环境承载力差。 生态环境脆弱是这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格调,在这一区域生存的 自然植被均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抗大气干旱、抗生理干旱、耐高温、耐寒冷、抗风蚀、抗沙埋,生存能力很强。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通过现场踏勘,本项目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0。 表 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km) 功能 人口数 环境功能目标 大气环境 海勃湾城区北部居民 西南 2.7 5.4 居民区 80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水环境 厂界周围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III类 声环境 项目厂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2类 18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二级标准 水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 类标准 噪声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3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中二级标准 水标准: 污水 综合排放 标准 ( GB 8978-1996) 三 级标准 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 3类标准 技术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1-2011; HJ2.4 2009; HJ2.2 2008;HJ610-2011) 总量控制指标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LNG加气站 的工艺分 4个部分:卸车流程、 升压 流程、加气流程、 卸压 流程。 1、卸车流程 把汽车槽车内的 LNG转移至 LNG加气站 低温 储罐内 , 本加气站采用 卸车增压器卸车方式,储罐上、下同时进液的方式。 增压器选用 300m3/h的卸车增压器 。 2、 升压 流程 由于汽车上车载瓶中的液体 要求为 0.4 0.8MPa的 饱和液体, 而 运输和储存 压力较低, 为此在给汽车加 注 之前须对储罐中的 LNG进行升压升温。 LNG 加气站储罐升压是要得到一定压力的饱和液体,在升压的同时 饱和温度相应升高 。 LNG加气站的升压采用下进 气 方式, 升压方式有 2种:通过 增压器 升压、通过 增压器 与泵联合使用进行升压。第 1 种方式优点是 不耗电能 ,缺点是升压时间长。 第 2种方式 优 点是升压时间短,缺点是需要电耗。本项目采用第 二种方式, 并且适当加大增压器的传热面积,可 大大缩短 升 压时间,从而确保加 气 时间。 3、 加 气 流程 储罐中的饱和液体 LNG通过泵加压后由加注机通过计量加给 LNG汽车。 车载储气瓶为上进液喷淋式,加进去的 LNG直接吸收车载储气瓶内气体的热量,使瓶内压力降低,以此提高加 注 速度。 4、 卸压流程 在给储罐升压过程中,储罐中的液体同时在不断地蒸发,这部分气化了的气体如不及时排出,储罐压力会越来越大。当储罐压力大于设定值时,相关阀门打开,释放储罐中的气体,降低压力,保证储罐安全。 本 加气站工艺 流程图 见图 1: 20 图 1 加气站工艺流程图 LNG运输槽车 卸车增压 器 LNG 低温储罐 储罐增压器 LNG 低温 潜液 泵 LNG 加注机 LNG 汽车 21 主要污染工序: ( 1) 施工期 污染物排放分析 1)废气:施工过程中在土方的挖掘、堆放、回填和清运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运行所带来的扬尘;施工材料(水泥、砂石料)的装卸、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或洒落,主要污染物为 TSP,无组织无规律排放。 施工废气还包括:各种燃油机械的废气释放、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等,主要污染物有 SO2、 NOX、 THC等 。 2)废 水 : 施工期间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拌料 产生的废水 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在施工期间, 施工 拌料会 带来一定量的施工废水。根据有关资料,施工产生的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达 3000mg/L 5000mg/L, PH值为 9 12。此外,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BOD、 COD和悬浮物,其浓度一般为 150mg/L、 300mg/L和 150mg/L。 3) 噪声 :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机械及运输车辆在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噪声,主要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噪声声级见表 11、表 12。 表 11 机动车噪声声级 Leg: dB(A) 行驶条件 车辆种类 加速时噪声声级 匀速时噪声声级 重 型载重汽车 85-91 85-89 表 12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声级 Leg: dB(A) 序号 噪声源 声 级 序号 噪声源 声 级 1 移动式空压机 75-85 3 柴油机 75-85 2 搅拌机 75-88 4) 固体废物 :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为 1.0kg/人 d。 总之,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不会很大,随着工程结束这些影响会随之消失。 22 (2)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分析 1)废气: LNG 槽车 卸液时 储 罐内压力高于槽车压力时候, 储罐 需要 排 气 , 降低压力,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加注机 运行时会有少量的天然气在加气过程中逸出扩散在空气中, 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在给储罐升压过程中,储罐中的液体同时在不断地蒸发, 这部分气化了的气体如不及时排出,储罐压力会越来越大,当储罐压力大于设定值时,相关阀门打开,释放储罐中的气体,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 2) 废水 : 本 项目产生 废水主要为 生活污水, 年产生量为 525.6m3,主要污染物为 COD、氨氮、 SS等。 4) 固体废物 项目的固体废物 主要是职工的生活垃圾, 按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1.0kg/人 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6.57t/a。 5) 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 有 空压机 、 泵、 加注机 运行 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过往加气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噪声 源强一般 在 80 85 dB( A) 。 23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全站)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 大 气 污 染 物 LNG储罐 非甲烷总烃 0.318t/a 0.318t/a 加气过程 非甲烷总烃 1.204t/a 1.204t/a 卸压流程 烃类气体 10-20kg/次 10-20kg/次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废水量 525.6m3/a 525.6m3/a COD 400mg/l 0.21t/a 400mg/l 0.21t/a NH3-N 35mg/l 0.02t/a 35mg/l 0.02t/a 固体 废物 站区内 生活垃圾 6.57t/a 0 噪声 施工期 施工期噪声来自于各种机械和车辆及推土机、挖掘机、装卸机、基础阶段的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混凝土振搅过程,噪声级在 92 122dB(A)。 营运期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 有空压机、泵、加注机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过往加气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噪声级在 8085dB(A)。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不够时可附另页 ): 1)生态环境现状 拟建项目位于 乌海市海勃湾区综合加工园区内 ,植被覆盖度较低,环境承载能力差。 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由于平整土地,必定会破坏厂址区的植被,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的恶化。同时建筑材料的运输、筛分、堆放会产生扬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成后,环境保护措施完 善,废气达标排放,废水和废渣均不外排,故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且通过厂区绿化,能够对局部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24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扬尘 本项目 施工过程中 土方的挖掘、堆放、回填和清运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运行所带来的扬尘; 施工材料 (水泥、砂石料)的 装卸 、 运输 过程中造成扬尘 洒落;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 主要污染物为 粉尘 , 为 无组织无规律排放。 为最大程度的减轻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应贯彻“清洁生产”的要求,做到: 装运土方时控制车内土方低于车厢挡板,减少途中撒落,对施工 现场抛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应及时清扫,砂石堆场、施工道路应定时洒水抑尘。 限制车速。施工场地的扬尘,大部分来自施工车辆。在同样的清洁程度的条件下,车速越慢,扬尘量越小。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时,需减速行驶,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建议行驶速度不大于 5km/h。此时的扬尘量可减少为一般行驶速度( 15km/h计)情况下的 1/3。 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应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水泥、 沙石 等的装卸作业,对水泥类物资尽可能不要露天堆放,即使必须露天堆放,也要注意加盖防雨布,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 施工现场每天定期洒水, 以防浮尘产生。 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对易起尘物料实行库存或加盖毡布,运输车辆不得超载、对易起尘物料加盖蓬布、降低卸料落差等,减少扬尘。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及时回收、清运垃圾及工程废土。 该项目必须采用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汽车和机械。 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扬尘的产生,使本工程的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2) 废水 25 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