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目录 II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 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二一四年五月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目录 II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国环评证乙字第 3202 号) 环境评价部主任:王学定 总 工 程 师: 李旭东 项 目 负 责 人: 唐瑞斌 报 告 书 编 制 人 : 唐瑞斌 登记证编号 B320200304000 倪 彬 环评岗证字第 B32020020 号 彭小明 环评岗证字第 B32020026 号 陈青亮 环评岗证字第 B32020023 号 李旭东 登记证编号 B32020021000 报 告 书 审 核 人 : 李旭东 登记证编号 B32020021000 二一四年五月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目录 I II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1 总则 . 1 1.1 建设项目的由来及意义 . 1 1.2 项目与产业政策和当地规划的符合性 . 2 1.3 评价目的和原则 . 4 1.4 编制依据 . 4 1.5 项目外环境关系 . 6 1.6 评价因子 . 7 1.7 评价标准 . 7 1.8 评价等级 . 10 1.9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 12 1.10 评价重点 . 13 1.11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 . 13 1.12 评价程序 . 15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16 2.1 项目名称、性质、地点 . 16 2.2 建设规模、项目组成及工程投资 . 16 2.3 工程分析 . 19 2.4 项目主要设备 . 29 2.5 主要原辅料规格、动力消耗及原辅料理化性质 . 31 2.6 项目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 35 2.7 项目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及排放 . 38 2.8 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 4948 2.9 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排放量及处理措施一览表 . 5150 2.10 总量控制建议 . 51 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概况 . 53 3.1 自然环境概况 . 53 3.2 社会环境简况 . 56 3.3 阆中市七里工业集中区概况及规划环评简介 . 57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60 4.1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 60 4.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 62 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63 4.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65 5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67 5.1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 67 5.2 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71 5.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 84 6 环境风险评价 . 86 6.1 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 86 6.2 项目风险评价等级 . 86 6.3 项目风险评价范围 . 87 6.4 风险评价工作程序 . 88 6.5 项目风险识别 . 89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目录 II II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6.6 事故源项分析 . 93 6.7 事故风险影响分析 . 96 6.8 风险计算及评价 . 98 6.9 项目风险管理 . 100 6.10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 114 7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 116 7.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 . 116 7.2 营运期废气防治措施及论证 . 117 7.3 废水治理措施及论证 . 118 7.4 工业固废治理措施及论述 . 124 7.5 噪声治理措施论证 . 126 7.6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及环保投资清单 . 126 8 项目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 129 8.1 项目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 129 8.2 项目节能降耗措施 . 130 8.3 项目物耗、能耗指标分析 . 131 8.4 实施生产全过程自动化控制 . 131 8.5 环境效益分析 . 131 8.6 项目清洁生产结论 . 131 8.7 项目清洁生产建议 . 132 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133 9.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目的 . 133 9.2 经济效益分析 . 133 9.3 社会效益分析 . 133 9.4 损益分析 . 133 10 公众参与 . 135 10.1 目的和作用 . 135 10.2 方法和原则 . 135 10.3 公众调查结果 . 138 10.4 公众调查意见分析评价 . 140 11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 142 11.1 环境管理的目的 . 142 11.2 环境管理机构 . 142 11.3 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 142 11.4 环境监测计划建议 . 143 11.5 环保管理、监测人员的培训计划 . 143 1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 145 12.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45 12.2 建 议 . 150 附件、附图 . 151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第一章 总则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1 总则 1.1 建设项目的由来及意义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是由四川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天然气川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 注册资金 1.5 亿元,注册地址四川省阆中市七里工业园集中区迎宾路 东 段。 近年来 LNG 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对 LNG 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2011 年中国 LNG生产能力 289 万吨 /年,消费量高达 1394.5 万吨,预计 2015 年有望超过 2500 万吨,而生产能力将不足 1100 万吨 /年。 天然气主要 是 消 费 在 城市民用、 城市交通、工业 燃料 以及发电等 方面 。该消费结构 在季节性和时段性上 峰谷差较为明显,且有不可中断的特点, 这就要求供应方必须要有较强的储气调峰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如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天然气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可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细颗粒物( PM2.5)等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这既是我国实现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现实选择,也是强化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本项目的设施体现了天 然气规划中整体布局与区域协调相结合、保障供应与节约使用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对提高天然气配套的基础设施能力和天然气使用普及率都有其重要的发展意义。 二、 稳定阆中及周边城市气源供应 根据阆中市及周边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工业园区 规划,城市规模和工业发展规模都有不断增大,气源需求及波动性也较大,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阆中周边供气稳定, 根据各时段、各季节用气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将天然气加工成 LNG 有利于气源存储和运输,提高资源调配能力。 三、 充分利用资源,改善阆中及周边地区的环境 阆中市 在清晰辨识 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辨证关系 的环境下 ,大力推广应用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而液化天然气运输经济、灵活、储存效率高,便于城市用气负荷调节,气化冷量可利用,并且其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都高于汽油、柴油和压缩天然气( CNG),对推进有关工业部门实现清洁生产,满足人们对清洁能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第一章 总则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源的需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为日处理天然气 100104m3 天然气液化生产项目, 生产主产品液化天然气 21.5104t/a、副产品重烃 3t/d 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令要求, 阆中双瑞 能源有限公司 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 调峰工程 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 建设单 位于 2013 年 10 月委托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承担此项环评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开展该项环评工作, 经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完成了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项目与产业政策和当地规划的符合性 1.2.1 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 天然气液化生产及储存调峰 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本项目属国家鼓励类项目(第一类鼓励类,第七项石油、天然气,第 9 条 液化天然气技 术开发与应用 ), 本项目已由四川省 发展和改革局以川投资备 510000140505010029 号文同意项目 备案 。 因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2.2 与天然气利用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之规定,综合考虑到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天然气用户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值类和禁止类。其中优先类包括: 城市燃气: 1、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炊事、生活热水等用气; 2、公共服务设施(机场、政府机关、职工食堂、幼儿园、学校、医院、宾馆、酒店、餐饮业、 商场、写字楼、火车站、福利院、养老院、港口、码头客运站、汽车客运站等)用气; 3、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车辆。 4、集中式采暖用户(指中心城区、新区的中心地带); 5、燃气空调;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第一章 总则 3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工业燃料: 6、建材、机电、轻纺、石化、冶金等工业领域中可中断的用户; 7、作为可中断用户的天然气制氢项目; 其他用户: 8、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70%以上,包括与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9、在内河、湖泊和 沿海航运的以天然气(尤其是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船舶(含双燃料和单一天然气燃料运输船舶); 10、城镇中具有应急和调峰功能的天然气储存设施; 11、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项目; 12、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 本项目是与天然气利用政策中优先类用户中的“城镇中具有应急和调峰功能的天然气储存设施”相配套的生产设施,是液化天然气储存设施的上一级单元,故项目与天然气利用政策相符。 1.2.3 与天然气产业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国家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以人为本、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利用效率、安全保供 的发展方针;坚持加强国内开发与稳步引进相结合、常规天然气与废常规天然气开采相结合、整体布局与区域协调相结合、保障供应与节约使用相结合、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体制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等几大原则,要求统筹国内外多种气源及各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种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天然气基础设施。根据各地区调峰需求、地质条件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布局调峰及应急储备设施建设。 规划提出了 十二五 期间,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 4.4 万公里,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 1500 亿立 方米 /年;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 220 亿立方米,约占 201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的 9%;城市应急和调峰储气能力达到 15 亿立方米这一基础设施能力的发展目标。项目的建设符合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有力于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本项目与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相符。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第一章 总则 4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1.2.4 与 城市 规划 和园区规划 的符合性分析 项目 位 于 阆中 市 迎宾路 东 段 ,占地区块 位于 七里工业集中区 内, 地块原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 阆中市 人民 政府以阆市函 201411 号文同意将项目占地区块调整为三类工业用地 。 阆中市规划委员会以阆规办 2014 2 号文 明确项目选址符合 阆中市城市整体 规划 及七里工业集中区规划 要求; 阆中市 七里 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以阆工集管委 20144 号文 同意项目入驻。综上,项目选址符合当地规划。 1.3 评价目的和原则 本项目为液化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但影响很小。为进一步降低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次评价将针对这些环境影响问题,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 本次环评遵循的原则和评价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 1)实现项目建设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的持续协调发展,即按可持续 发展战略指导本项目的建设。 2)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内容及选址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环评中坚持 达标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 的原则。 4) 从经济、技术角度论证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5)预测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卫生防护要求,并结合项目特点及对外环境的要求,对卫生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的用地规划提出环评要求和建议,避免交叉影响。 6)环境现状评价收集现有合理、可用的监测资料,不足部分进行补充现状监测。 7)本环评按最终规模进行评价,并考虑分期的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指 标及环保措施。 1.4 编制依据 1.4.1 环境保护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阆中双瑞能源有限公司元坝气田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 第一章 总则 5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 9)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0) 国务院令第 591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1)国务院关于落实 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 200539号文) ; 12)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522 号文); 14)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年 1 月 24 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 15) 四川省 十二五 工业发展规划 ; 16) 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 17)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 作方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