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重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前 言本项目属于“周公山-瓦屋山-峨眉山”三山环线中的一部分,其中雅安至望鱼段公路位于雅安境内全长约35km。该段公路是通往“4.20芦山地震”灾区南郊乡、孔坪乡、沙坪镇、望鱼乡的唯一通道,强烈地震给原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公路造成破坏。原有公路受地震及其他因素影响,沿线存在路基沉降、路基垮塌、危岩、崩塌、落石、滑坡、危桥、路基水毁等病害,且病害点较多,给过往车辆及行人构成极大的威胁。现有道路局部段因路基垮塌仅能半幅通行,极大地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严重制约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项目是“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工程,对提升区域抗震救灾能力,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项目是四川省旅游规划中所提出的“三山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升级为省道,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利于加强地震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整体旅游效益。2013年11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项目工可研究报告。根据可研报告,本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进行设计,使工程设计安全、合理、经济。本公路采用整体式路基断面,全长35km,该公路工程起点位于雅安市育才路与X172线的节点处,终点葫芦坝电站大坝。共分为三段,第一段为起点至南郊小桥段,采用左侧修筑半幅桥方式将原路加宽至12m,路段全长0.9km;第二段为南郊小桥至孔坪乡场镇入口段,按原路标准进行改建,主要进行路面改造,路段全长9.44km;第三段为孔坪乡场镇(与雅柳路相接处)至终点段,该段按原路标准进行改建,主要整治原有灾害路段、危桥治理及进行路面修补,路段全长24.66km。雅安市雨城区发展和改革局以“雨发改投资【2013】230号”对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本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造成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第5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雅安市雨城区公路养护管理段于2014年1月委托中国气2象科学研究院和成都科技大学环保科技研究所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项目组成员对公路沿线地区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状况资料。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环境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以及四川省环保厅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规定,编制完成了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本次评价的工作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见下图。3图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依据相关规划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 公众参与4通过工程分析与公众参与调查可知,对于项目建设地人们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项目占地的影响;对沿线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对陆栖野生动物影响;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弃渣场对生态环境影响;对沿线景观的影响;施工和营运过程对周围声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本次评价主要结论:雅安至望鱼至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要求,社会效益明显,在环保措施可行、环保投资落实的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和营运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片区间的联系,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评价认为,雅安至望鱼瓦屋山公路(雅安境)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开发建设将会对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减缓措施,真正落实环保的“三同时”要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能为环境所接受。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角度论证来说,本项目工程建设是可行的。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雅安市环境保护局、雅安市环境监测站、雨城区环保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5前 言. 11 总 则.111.1 编制目的. 111.2 评价指导思想. 111.3 编制依据. 11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条例.111.3.2 地方法律、法规.131.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131.3.4 技术资料、文件依据及相关规划.141.4 评价内容. 141.5 评价对象、评价重点及评价方法.151.5.1 评价对象. 151.5.2 评价重点. 151.5.3 评价方法. 151.6 评价时段、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51.6.1 评价时段. 151.6.2 评价工作等级.151.6.3 评价范围. 181.7 评价标准. 181.7.1 环境质量标准.18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 环境保护目标. 211.8.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211.8.2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221.8.3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222 工程概况.242.1 工程基本情况. 242.2 本项目路线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252.3 公路交通量. 252.3.1 交通量分布现状.252.3.2 交通量预测.252.4 本项目工程规模及主要技术标准.262.5 项目组成. 272.6 本项目主要建设概况.282.6.1 路基工程. 282.6.2 路面工程. 302.6.3 桥粱工程. 322.6.4 涵洞工程. 362.6.5 交通附属设施工程.362.6.6 沿线主要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362.6.7工程土石方及渣场情况.382.6.8 施工场地. 412.6.9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412.6.10 施工时序. 442.6.11 工程投资. 442.6.12 工期安排. 443 工程分析.45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563.2 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463.2.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463.2.2 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相符性.463.2.3 与雅安市发展规划相符性.473.3 工程污染因素及主要防治措施分析.473.3.1 施工期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分析.473.3.2 营运期污染源及主要防治措施分析.534 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与筛选结果.594.1 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结果.594.2 环境要素及影响因子筛选结果.594.3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605 区域环境概况及现状评价.625.1 自然环境概况. 625.1.1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625.1.2 气候、气象特征.645.1.3 水文. 645.1.4 水文地质条件.645.1.5 区域土壤.655.2 社会环境概况. 655.2.1 行政区划及人口.655.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665.2.3 土地资源及利用情况.665.2.4 动植物资源.665.2.5 矿产资源.665.2.6 旅游资源.675.2.7 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675.3 交通运输现状. 675.4 工程外环境关系.685.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685.5.1监测方案. 685.5.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695.6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705.6.1 监测方案.705.6.2 声环境现状评价.715.7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25.7.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725.7.2 监测结果统计及现状评价.725.8 生态环境现状. 756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66.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66.1.1 工程占地性质分析.766.1.2 对沿线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766.1.3 对一般性野生动物栖息的影响.786.1.4 桥梁施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796.1.5 工程占地对沿线农业的影响.796.2 景观环境影响分析.796.2.1 主体工程施工对景观环境的影响.796.2.2 弃渣场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