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 (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 哈尔滨德强学校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6 月 项目名称: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 (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负责人: 刘利 登记证编号: B10580010300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签字备案表 序号 姓名 登记类别 登记证号 岗位证书号 签字 1 华文武 社会区域类 B10580051000 2 郑建 社会区域类 B10580061000 3 徐加兴 冶金机电类 B10580040500 B10580005 4 刘利 轻工纺织化纤类 B10580010300 5 孙德智 化工石化医药 B10580070400 6 苏彤 冶金机电类 B10580080500 B10580013 7 李恒林 B10580001 8 曹瑞群 B10580002 9 魏巍 B10580004 10 李秀忠 B10580008 11 叶瑞睿 B10580009 12 刘铭 B10580010 13 李立民 B10580012 项目名称: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综合楼、教学 楼建设工程) 环评文件: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性质:新建 委托单位: 哈尔滨德强学校 编制单位: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证书:乙级,国环评证乙字第 1058 号 法人代表:王自力 项目负责人: 刘利 技术审查:郑建 报告表质量控制体系各级责任人员 姓 名 职 责 证 书 编 号 签 字 刘 利 项目负责人 B10580010300 郑 建 技术审查 B10580061000 李立民 校对 B10580012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 篇 章 编 写 证书编号 签字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刘利 B10580010300 “工程内容及规模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建设项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环境质量状况 ” “评价适用标准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李立民 B1058001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环境影响分析 ”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 “结论与建议 ”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7 建设项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 12 评价适用标准 . 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19 环境 影响分析 . 20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5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 26 结论与建议 . 29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厂区平面布置图 3.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 4.送审前全本公示截图 附件: 1. 项目核准批复 2. 企业登记书 3. 项目土地证 4. 集中供热承诺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 (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哈尔滨德强学校 法人代表 杨 强 联系人 李 群 通讯地址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 58-3 号 联系电话 13796634227 传真 / 邮政编码 150030 建设地点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 58-3 号 立项审批部 门 黑龙江省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黑发改社会 2013 11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 代 码 行业:房屋建筑业 代码: E47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0811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3373.03 总 投 资 (万 元 ) 4400 环保投资(万 元 ) 4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 例 0.98 评价经费 (万 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8 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背景 随着哈尔滨德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校方拟投资 4400 万元在哈尔滨市 香坊区公滨路 58-3 号建设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根据国务院 1998 年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的有关规定,受哈尔滨德强学校的委托,北京林大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公滨路 58-3 号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园内 ,项目东侧为 道路,隔道路为 哈尔滨德强高中 ( 30 米) ;南侧为 德强学校操场,隔校区围墙为道路,隔道路为 哈尔滨金融学院 ( 130 米); 西侧 隔校区围墙 为 平 房 居民区( 73 米); 北侧 隔校区围墙 为木材厂仓库。 本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本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 2。 2.2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 为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建设初中教学楼一座,综合楼一座,总用地面积 10811m2,总建筑面积 22815.20m2。 项 目建成后,教学楼可容纳学生 3782 人,教职工 168 人。综合楼共有教 职工 52 人 (其中体育馆 2 人、食堂 50 人), 体育馆 接待 人数 为30 人 /天( 7500 人 /年 ) ,食堂可容纳 就餐 人数 为 2000 人 /天。 本项目建 设内容 详见 表 1。 3 表 1 本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分类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 工程 教学楼 地上 建筑面 积 13305.66m2,用于教学办公 ,有教室 61 间,办公室 14 间;地下建筑 面积233.58m2,为教学用具库房。教学楼不设实验室。 综合楼 建 筑面积 9275.9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782.05m2,包括 食堂和体育馆 ; 地下建筑面积1493.91 m2, 包括消防蓄水池、消防泵站。 公用 工程 给、排水系统 项目所在区域建 设有完善的市政给水和排水设施,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信义污水处理厂 供电系统 电源由市政供电电网接入。 供热系统 由 哈尔滨哈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供热公司 集中供给 辅助工程 给水泵房 利用校园内现有给水泵房,无新建 配电室 利用校园内现有配电室,无新建 换热站 利用校园内现有换热站,无新建 环保 工程 废水防治措施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信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 阿什河 / 废气防治措施 安装一体化油烟净化装置,排气筒高度高于周围 200m 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 5 米以上 噪声防治 措施 安装消声器 、 可曲挠性软接头 ; 加强绿化 固废防治措施 统一收集,由市政集中处理 表 2 本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览表 总用地面积( m2) 10811 用地性质 教育设计用地 总建筑面积( m2) 22815.20 地上总建筑面积( m2) 21087.71 地下总建筑面积( m2) 1727.49 容积率 1.95 建筑密度( %) 38.43 绿地面积 3373.03 2.2.1 主要工程内容简介 ( 1) 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 13539.2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3305.66m2,地下建筑面积 233.58 m2。 地上 共计五层 ,设有 教室 61 间 , 办公室 14 间 ;地下设有教学用具库房一间。教学楼不设实验室。 教学楼可容纳学生 3782 人, 有 教职工 168 人。 4 ( 2)综合楼 总 建筑面积 9275.9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7782.05m2,地下建筑面积 1493.91 m2。 地上共计五层,设有食堂和体育馆,其中一、二、三、四层为食堂;五层为体育馆,体育馆主要为篮球馆。地下一层,设有消防蓄水池、消防泵站一座。 综合楼共有职工 52 人,其中体育馆 2 人,食堂 50 人。 体育馆接待人数为 30 人 /天,全年工作 250 天,共接待 7500 人 /年;食堂就餐人数为 2000 人 /天,全年工作 250 天,全年共接待就餐人数约 500000 人,食堂为一日一餐。 2.3 投资规模 本项目所需资金 4400 万元。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全年计划工作 250 天, 共有 教职工人数 220 人,工作时间为8:00-16:00。 2.5 工程建设进度 项目 投产日期为 2014 年 8 月 2.6 公用工程 2.6.1 给排水系统 ( 1)给水 本项目 给水由城市自来水公司通过市政管网提供, 用水主要为教职工及学生日常生活用水 ,以及食堂用水 等 。 本次评价 根据黑龙江省用水定额标准( DB23/T727-2010), 结合项目实际,对拟建项目用水量进行核算。 项目建成后 教学楼 可容纳学生 3782 人, 有 教职工 168 人 ,综合楼有教职工 52 人, 根据黑龙江省用水定额标准( DB23/T727-2010),中小学非住宿生用水定额为 20L/(人 d),因此学生生活用水量为: 20L/d3782=75.64t/d;中小学教职工用水定额为 100L/(人 d),因此学校 5 教职工用水量为: 100L/d220=22t/d。教职工及学生生活用水共计用水量为 97.64t/d。 项目建成后 食堂就餐人数为 2000 人 /天。根据 黑龙江省用水定额标准( DB23/T727-2010), 非营业性食堂用水定额为 20L/(人 餐),因此本项目食堂用水量为: 20L/d2000=40t/d。 综上,本项目共计用水量为 137.64t/d。 ( 2)排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教职工和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食堂产生的餐饮废水,污水 排污量按 80%计 ,排放量分别为 78.112t/d和 32t/d,共计为 110.112t/d。餐饮污水经隔油装置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放,污水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信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阿什河。 经计算, 拟建 项目总用水量约为 137.64t/d,污水产生量约为110.112t/d。 项目用水情况见表 3。 表 3 项目给排水平衡一览表 用水项目 用水规模 单位 用水指标 用水量( t/d) 排水量( t/d) 教职工生活 220 人 L/人 d 100 22 17.6 学生生活 3782 人 L/人 d 20 75.64 60.512 食堂用水 2000 人 L/人 餐 20 40 32 图 1 拟建项目水平衡图(单位: t/d) 2.6.2 供电系统 市政管网 阿什河 学生生活 22 17.6 2.4 137.64 食堂污水 75.64 15.128 60.512 78.112 110.112 化粪池 污水处理厂 教职工生活 40 8 32 隔油池 32 6 本项目建成后由香坊区供电系统供电,年用电量 约 为 200000kwh。 2.6.3 供热 本项目冬季集中供热,由 哈尔滨哈投 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供热公司集中供给 。不新建燃煤热源。 食堂所用燃料为天然气,由市政燃气管道供给。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哈尔滨德强学校拟投资 4400 万元,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 58-3号建设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区建设项目(综合楼、教学楼建设工程)。 本项目 为新建项目, 无与本项目有关原有污染及环境问 题。 8 建设项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 2 地质、地形、地貌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4213010、北纬 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 10 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 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 132 140 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 145 175 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 180 200 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3 气候、气象特征 香坊 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整个冬季处于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春秋两季为季风交替,其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从当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最冷在每年 1 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 20.3 ,最低为零下 38 。整个冬季降水很少,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左右,气候严寒干燥。每年 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 22.8 ,最高气温可达 36 以上,一般 22 以上气温 40 天左右。 9 夏季降水日多,降水量大,一般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 65%左右,以阵雨为多,年内雨日一般在 40 天。每年 4 月份,气温开始升高,气旋活动频繁, 使气温变化无常,升降温幅度较大,气温在 1022 之间持续可达 60 天。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和南南西风,多西南风,有时可达 8 级。降水量不多,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12%左右。 每年 9 月下旬起,冷空气开始入侵,气温下降, 10 月份平均气温可降至 5 左右。霜冻出现早, 9 月下旬就可以发生初霜。此时期降水量减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18%左右。 全年无霜期为 135 天,有霜期为 221 天。日均气温低于零下的日数占全年的 45%,低于零下 10 的日数 120210 天,低于零下 20 的日数 66 天,低于零下 30 的日数一般是六、七天。 4 水文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 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0%以上。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 1630 立方米。 5 植被、生物多样性 林业资源主要树种有 红松 、 落叶松 、 樟子松 、 水曲柳 、 黄菠萝 、 胡桃楸 以及柞、椴、榆、杨、桦、 黄太平 、 大秋果 、 苹果 、 葡萄 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 经济林 、 黑豆果 等。野生果树资源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豆淀果、 悬钩子 、 刺玫瑰 、 猕猴桃 、 五味子 、 东方草莓 等。 植物资源丰富,包括 藻类 植物和 苔藓 植物,具有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沿运粮河两岸,野生植物有大叶障、小叶障、塔头草、 水葱 、 芦苇 等;平原、漫岗地有水碑草、三菱草、 苦麻菜 、 刺菜 、 苋菜 、灰菜 、 车轱辘菜 等。 动物资源种类繁多,禽类:灰鹤、松鸦、沙鸡、树鸡、鸫鸲、鸱鹃、 10 鸿雁、白骘、水鸭、串鸡、水鸦、鱼鹰、翠鸟、善水鸭、百灵鸟、斑坞、珂鹄、长尾鹊、黄鹭、雕 ;兽类:虎、豹、狼虫、狼、熊、野猪、豺、狼、子鹿、狍、狐、猞獐、獾水獭、 貂、山狸、貂熊、草羊、腮囊鼠、花鼠、山鼠。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社会环境概况 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 339.55km2,其中,建城区面积 43.8km2,辖 20 个街道办事处, 3 镇 1 乡,总人口约 79 万人 (含流动人口 )。 2 社会经济情况 香坊区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优惠政策,发挥我区 “三大 ”集中的比较优势,积极扶持发展机电配套、包装印刷、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电子信息 、食品加工等支柱行业,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香坊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依托香坊区机电工业园和开发区已有的工业基础,率先启动香坊食品医药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以此进一步做大、做强香坊区老工业城区对哈尔滨市经济大发展的积极贡献。项目的建设是实现 “北跃、南拓、中兴、强县 ”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建设的需要;是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部署及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需要;是拉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需要 。因此,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香坊食品医药工业园区由哈尔滨市香坊南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毗邻哈尔滨开发区哈平路集中区、四环高速公路、黑大公路和拉滨铁路。 12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 2013 年)可知, 2013 年哈尔滨市区环境质量达标天数为 239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65.5%。首要污染物 171天为细颗粒物( PM2.5), 75 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10) ,75 天为二氧化氮,2 天为二氧化硫。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物( 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分别为 81g/m3、 119g/m3、 56g/m3、 44g/m3。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限值要求,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物( PM1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未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限值要求。 二、 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 概要( 2013 年), 2013 年阿什河口下断面规划为 类水体,各项指标均达到 类水体水质要求。具体见下表: 表 4 2013 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断面名称 项目 指标 高锰酸盐指 数 (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氨氮 (mg/L) 规划目标 阿什河口下 年均值 5.5 2.76 0.738 类 根据表 4 可知, 2013 年 阿什河口下 断面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 、 氨氮年均值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 三、 声环境质量现状 2013 年市区区域 昼间 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 49.3 66.7 分贝,平均等效声级为 55.8 分贝, 夜间 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 49.3 66.7 分贝,平均等效声级为 55.8 分贝 , 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属轻度污染。项目所在香坊区 2013 年区域 昼间 环境噪声为 55.3 分贝, 夜间噪声为 48.1 分贝, 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公滨路 58-3 号 哈尔滨德强学校校园内 ,项目东侧为 道路,隔道路为 哈尔滨德强高中 ( 30 米) ;南侧为 德强学校操场,隔校区围墙为道路,隔道路为 哈尔滨金融学院 ( 130 米); 西侧 隔校区围墙 为 平方居民区( 73 米); 北侧 隔校园围墙 为木材厂仓库。 项目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对象。 本项目建设和营运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 1、 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水中污染物量 , 保护阿什河水质 ; 2、 控制机械噪声及交通噪声,保护周围声环境; 3、 控制汽车尾气,保护周围空气环境 。 表 5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敏感目标名称 距离( m) 影响人数 相对于本项目 方位 噪声 环境空气 德强高中 30 1500 东侧 哈尔滨金融学院 130 10000 南 侧 平房居民 73 300 西 侧 14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 DB23/485 199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 GB18483-2001)大型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控制指标如下: 水污染物: COD 8.26t/a 氨氮 0.83t/a 燃煤分担量 463.8t/a,污染物排放分担量: 烟尘 0.06t/a SO2 0.47t/a NOx 1.36t/a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哈尔滨市餐饮和食品加工业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规定(哈环发 20045 号文) 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 工艺流程 图 1 施工期工艺流程和排污节点示意图 图 2 运营期工艺流程和排污节点示意图 2 主要污染工序 2.1 施工期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施工期包括旧教室的拆除和新教学楼、综合楼的建设,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物料、废料运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粉尘、场 地 平 整 土 方 开 挖 道 路 修 筑 房 屋 建 筑 装 修建 筑 材 料 堆 放 、 运 输建 筑 垃 圾 、 建 筑 弃 土 、 施 工 污 水噪 声扬 尘生 态 影 响市政部门统一收集 生活垃圾 教学楼 生活污水 化粪池 污水处理厂 阿什河 化粪池 污水处理厂 阿什河 生活污水 餐饮废水 隔油池 废油脂 生活垃圾 综合楼 餐饮垃圾 食堂油烟 16 废 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其中以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影响较为突出。 2.1.1 噪声 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搅拌机都是主要的噪声源,根据有关资料,这些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值如表 6。 表 6 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值 序号 设备名称 距源 10m 处 A 声级 dB(A) 序号 设备名称 距源 10m 处 A 声级 dB(A) 1 推土机 76 3 起重机 82 2 搅拌机 84 4 卡车 85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进行评价。 2.1.2 废气 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驱动设备(如柴油机等)和运输及施工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此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而排放的废气等。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 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 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 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 上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及扬尘将会造成周 围大气环境污染,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 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2.1.3 废水 17 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均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 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包括洗涤废水和冲厕水。 2.1.4 固体废物 施工垃圾主要来自施 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队伍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在工程建设期间,前后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在施工现场,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 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并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将影响施工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工程建设期间对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并定期将之送往较近的垃圾场进行合理处置,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施工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文明施工,使噪声、扬尘以及生活污水,固废等对周围的影响降至最小。 2.2 运营期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建成后对外环境主要的污染如下: 2.2.1 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教职工和学生生活污水和食堂餐饮废水,产生量分别为 19528t/a 和 8000t/a。 2.2.2 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公共食堂产生的油烟以及 冬季采暖集中供热分担产生的燃煤污染物排放 。 2.2.3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校园内车辆进出产生的交通噪声和食堂风机产 18 生的机械噪声。 2.2.4 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 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 主要为 教职工级学生产生的 生活垃圾 ,食堂厨馀垃圾和废油脂。 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时间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 生量 预期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施 工 期 水污染物 施工人员 CODCr、氨氮、SS、动植物油 大气污染物 基础开挖、物料搬运及搅拌 扬尘及粉尘 噪声 施工机械设备 噪声 76 85dB(A) 昼间 75dB(A) 夜间 55dB(A) 固体废物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工程施工 废弃建筑材 料 运 行 期 大气污染物 供热污染物排放分担量 SO2 0.47t/a 0.47t/a 烟尘 0.06t/a 0.06t/a NOx 1.36t/a 1.36t/a 食堂 油烟 10.61mg/m3 1.59mg/m3 水污染物 生活 污水 餐饮废水 COD 300mg/L 8.26t/a 300mg/L 8.26t/a SS 100mg/L 2.75t/a 100mg/L 2.75t/a 氨氮 30mg/L 0.83t/a 30mg/L 0.83t/a 植物油 38mg/L 1.05t/a 25mg/L 0.69t/a 噪声污染 车辆交通 食堂风机 噪声 60 80dB(A) 55dB(A) 固体废弃物 教职工及学生生活 生活垃圾 1000.5t/a 1000.5t/a 食堂 厨馀垃圾 41.7t/a 41.7t/a 废油脂 0.36t/a 0.36t/a 20 环境影响分析 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包括旧教室的拆除和新教学楼、综合楼的建设,工程涉及 土方的挖掘填埋、土建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堆存等过 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噪声、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等 。 1.1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等堆放应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施工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 运 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等 生产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的洒水抑尘,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采取相应的措施后, 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 施工废水对受纳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 1.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施工机械驱动设备(如柴油机等)和运输及施工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此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而排放的废气等。 本项目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 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 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 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 对以上原因造成的大气影响,项目建设单位应强化管理。施工现场要 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遇大风天气,应用塑料膜将沙堆覆盖;干燥天,应经常性给沙堆洒水,保持沙堆一定的湿度,减少起尘量。而对于道路扬尘,项目建设单位应经常性洒水和清扫道路,并及时平整道路和硬化路面,运输车辆要经常冲洗,以减少道路扬尘对 21 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运输过程中应加盖苫布防止粉尘产生。 1.3 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搅拌机都是主要的噪声源,建 议在施工期间采取以下相应措施降低: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 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噪声低的施工方法; 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 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建材等运输在白天进行,并控制车辆鸣笛,严禁在 22: 00-6: 00 时间段内运输和施工。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所在地的声环境达到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中规定的标准。 1.4 固体废物 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材包装物和设备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将影响施工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应采用固定地点存放,及时清运,其中建材包装物等废物出售, 建筑垃圾运至市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以保证设备安装区域的环境。固体废物处置率为 100%。 施工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文明施工,使噪声、扬尘以及生活污水,固废等对周围的影响降至最小。 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2.1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教职工和学生日常生活污水以及食堂餐饮废水, 污水 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排放量分别为 78.112t/d 和32t/d,污水排放总量为 110.112t/d( 27528t/a),主要污染物为 COD、氨氮、 SS、动植物油。餐饮污水经隔油装置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放,污水 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信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阿什河。项目水污 22 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 7。 表 7 运营期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浓度 污水名称 污染物 浓度( mg/L) 排放量( t/a) 生活污水 和餐饮废水 COD 300 8.26 氨氮 30 0.83 SS 100 2.75 动植物油 25 0.69 本项目所排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满足信义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标准 。 项目产生的餐饮污水经隔油装置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放,污水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信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阿什河。 2.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食堂油烟和冬季采暖集中供热的分担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 1)食堂油烟 本项目综合楼设有食堂(共四层)供教职工及学生就餐, 食堂就餐人数为 2000 人 /天,全年工作 250 天,全年共接待就餐人数约 500000人。 食堂的基准灶头数为 40 个。根据相关类比资料可知,食用油用量平均可按 0.03kg/人 天计,则本项目日耗油量为 60kg/d(共 2000人就餐),年耗油为 15000kg/a。据类比调查,不同的烧炸工况,油烟气中烟气浓度及挥发量均有所不同,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 2.83%,经估算,本项目日产生油烟量为 1.698kg/d,按日高峰期 2 小时(一餐)计,则高峰期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 0.849kg/h,单个灶头风机的基准排风量为 2000m3/h,则油烟的排放浓度约为 10.61mg/m3,食堂油烟采用效率大于 85%的一体化油烟净化措施,油烟经高于屋顶的专用烟道排放,排放浓度( 1.59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 23 大型要求。 排气筒出口朝向为北侧,排气筒高度高于周围 200m 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 5 米以上。 ( 2)燃煤污染物排放分担量 本项目冬季供暖 由 哈尔滨哈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供热公司 集中供给,不新建供热锅炉。本项目供热面积为 9275.96m2,按每平米面积年消耗燃煤 0.05t 计算,因此本项目分担供暖公司年耗煤量为 463.8t/a。采用本地煤供热,根据鸡西煤质分析(按照硫分 0.3%,脱硫率 80%,灰分 35.61%,灰分中含烟尘 20%,烟尘中可燃部分 45%,除 尘器效率参考 99.9%)计算得到:分担 SO2 年排放总量为 0.47t,烟尘年排放总量为0.06t, NOx 年排放总量为 1.36t。 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校园内进出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和食堂风机产生的机械噪声。 ( 1) 交通噪声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车辆进出校园会产生一定的交通噪声 , 校区内车辆限速( 10km/h)行驶,禁止鸣笛,采取管理措施后,区域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