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X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XX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XX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XX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大连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青岛宏达塑料总公司 徐祥奎 法人代表 姜作巅 (13305328580) 联系人 管丽 通讯地址 辽宁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连市 保税区 联系电话 15942474968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大连出口加工区A区气体工业园D1侧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塑料制品业 C292 建筑面积(平方米) 2079.52m2 绿化面积(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5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6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6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 建设项目名称及性质 大连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属新建项目。 2.1.2 建设位置及用地情况 大连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本项目选址位于大连出口加工区 A 区气体工业园 D1侧,租赁由大连华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经管的大连保税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的厂房(工商核名、企业法人及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见附件)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项目总投资50万元,经营内容为塑料制品生产加工;货物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其经营内容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 “限制类”、“淘汰类”之列,符合产业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受大连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委托,由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图1 地理位置 2.2建设内容及规模 2.2.1主要产品及年产量 主要产品:聚苯乙烯挤塑板(冰箱用) 产量:2500t/a 2.2.2生产原料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 耐冲击性聚苯乙烯是通过在聚苯乙烯中添加聚丁基橡胶颗粒的办法生产的一种抗冲击的聚苯乙烯产品。这种聚苯乙烯产品会添加微米级橡胶颗粒并通过枝接的办法把聚苯乙烯和橡胶颗粒连接在一起。 当受到冲击时,裂纹扩展的尖端应力会被相对柔软的橡胶颗粒释放掉。因此裂纹的扩展受到阻碍,抗冲击性得到了提高。耐冲击性聚苯乙烯是结晶高分子,熔点达到 270在苯乙烯聚合体系中中加入聚丁二烯,使苯乙烯在聚丁二烯主链上接枝聚合。 HIPS为乳白色不透明颗粒密度为1.05g/cm3.熔融温度150180,热分解温度300溶于芳香烃,氯化烃,酮类(除尔酮外)和酯类.能耐许多矿物油,有机酸,碱,盐,低级醇及其水溶液,不耐沸水.HIPS是最便宜的工程塑料之一。 环境问题: 由于其质量小(特别是发泡型)、残余价值低,聚苯乙烯循环再生价值低。被丢弃的聚苯乙烯无法经由生物分解及光分解进入生物地质化学循环。 2.3主要设备明细 主要设备明细见表1。 表1 生产设备明细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1 挤出机 1 2 粉碎机 1 2.4主要原辅材料名称 主要原辅材料见表2。 表2 原辅材料明细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厂家及型号 用量(吨) 1 聚苯乙烯HIPS 道达尔8265;斯泰隆1173、1180; 扬子斯夫2710;颐世保色母料 2500 2.5职工人数及年工作日 1、职工人数: 18人; 2、工作时数:生产采用两班制,全年工作约252天。 2.6公用工程 供水:项目用水均来自金州新区供水管网。 排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废水主要为厨房污水和员工生活污水,其中厨房洗刷含油废水经隔油处理后与员工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厌氧分解后排入市政下水管网最终汇入开发区水质净化二厂进行处理。 电:用电由金州新区统一供给。 食堂、宿舍:本项目设有食堂,无集体宿舍。 2.7水及能源消耗 1、用水及排水 本项目生活用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办公生活用水、食堂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用水定额统计及本项目实际用水量核算,用水定额按每人每天按40L计,日用水量为0.72t、年用水量约180t。生产中需要冷却用水,冷却水循环使用,年补充量约120t/a,企业总用水量约300t/a。 2、用电 本项目生产设备主要使用电能,满负荷生产时年电能消耗量约为8万KWh/a。 3、液化气耗量 本项目食堂拟用燃料为液化气,根据大连市人均液化气用量统计数据,人均用气量约0.15m3/d,由此核算出本项目液化气用量约为2.7m3/d,680m3/a。 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3.1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在地大连保税区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窑湾国际深水港之间,大连保税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保税区周围环绕着六大港口码头,以大窑湾港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公路与沈大高速公路相连,从大连市内到保税区有轻轨列车,交通十分便利;保税区距离最近的铁路货运站仅 2km,与东北铁道动脉相接,并贯通全国六大铁路干线,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 地质地貌: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场地地质构造无断层通过,局部有层间褶皱,并形成构造透镜体,由粘性土充填,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基础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片麻岩类;上元古界震旦茶石莫岩、板岩、石灰岩;古生界石灰岩、砂页岩;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安山岩和泥灰岩以及第四系坡残积泥砾等,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 7度,地耐力为30-80t/m2,适合高层建筑。 水文状况: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只有几条季节性的时令小河,平均径流系数约为 0.33,大气降水是形成浅层地下水的主要垂直补给源。以 50km2范围的多年统计资料记载,平均降水量为600mm,平均径流深为180mm。拟建项目周围没有河流。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 气候气象:地处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内的欧亚大陆东岸,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该区日照充足,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多刮东南风,冬季由于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刮西北风,全年风向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年温度在-14C-28C之间,年均10C。年平均风速 3-6 米/秒,主导风向 N25%(1 月),SE24%(7 月),季风明显,夏季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和江淮气旋的影响,多南风和西南风,冬季偏北风,春秋两季南北风各有交替。 降水集中,6、7、8、9 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 74%,降雨量年均687mm,年平均降雨天数79天。 3.2社会环境概况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和旅游城市,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前沿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大连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们著名的旅游城市。大连市经过百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港口为依托,以机械、造船、电子、石油化工、纺织等工业行业为主,工农业协调发展,商贸、金融、旅游、信息等行业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 大连保税区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窑湾国际深水港之间,在1992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中国大陆开放程序最高、政策最优的综合性经济区域之一。2010年4月9日新市区行政体制改革,将金州区二十里堡街道、亮甲店街道整建制移交大连保税区托管 ,面积250多平方公里。至此,大连保税区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保税区,是全国唯一的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监管区。 大连保税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保税区周围环绕着六大港口码头,以大窑湾港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公路与沈大高速公路相连,从大连市内到保税区有轻轨列车,交通十分便利;保税区距离最近的铁路货运站仅 2 公里,与东北铁道动脉相接,并贯通全国六大铁路干线,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 4设项目周围环境简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大连出口加工区A区气体工业园D1侧,厂区周围概况如下: 北侧:浩乐泛工业厂房,再往北为海尔冰箱厂; 南侧:信实建材有限公司,海景包装有限公司; 西侧:距离本案约78米为开发区第九中学、约170米为金源南里住宅。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图2,项目周边实景照片见图3。 图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图 项目厂房内部环境 本项目北侧浩乐泛工业厂房 项目南侧海景包装 项目南侧信实建材 项目西侧170米为金源南里住宅 图3 项目周边实景照片 5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大连市 2012 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连保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均值为0.06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均值为0.0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均值分别为0.027毫克/立方米,均低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自然降尘均值为8吨/(平方公里30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基本持平、二氧化氮均值有所下降。 2012年8月15号起,对市区10个国控点位开展了PM2.5自动监测,9月-12月 PM2.5 浓度日均值范围为 5-145 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 40 微克/立方米,超过二级标准(年平均)0.1倍,日平均超标率为1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大连市 2012 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12 保税区噪声达标率在 40%96.9%之间,超标区域主要为居住文教区、商业区和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基本保持稳定。 5.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建设项目区域大气、声环境质量。 6评价适用标准 6.1环境质量标准 6.1.1 环境空气: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内容见表3。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见图4。 表3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标准限值(mg/m3) SO2 年均浓度 0.06 日均浓度 0.15 一小时平均浓度 0.50 NO2 年均浓度 0.04 日均浓度 0.08 一小时平均浓度 0.20 PM10 年均浓度 0.07 日均浓度 0.15 6.1.2 声环境:本项目位于保税区,根据大开管发200712号“关于印发大连市金港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的通知”,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属于3类区,噪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功能区标准(见表 4),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大连市金港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见图5。 表4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LeqdB(A) 时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 50 40 1类 55 45 2类 60 50 3类 65 55 4类 4a类 70 55 4b类 70 60 6.2污染物排放标准 6.2.1 废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新污染源)(见表5); 表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源 污染物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 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 排气筒 高度(m) 二级 监控点 浓度 (mg/m3) 挤出过程 非甲烷总烃 120 9 1.8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4.0 注: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某排放速率标准值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QQc(h/hc)2 食堂烹饪废气: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具体内容见生产表6、表7。 表6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5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 1.675.00 5.00,1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 1.1,3.3 3.3,6.6 6.6 表7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6.2.2 废水:厨房和生活污水排放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具体内容见表8。 表8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污染物 排放浓度 色度 100 SS 300 BOD 250 COD 300 总氮 50 氨氮 30 6.2污染物排放标准 动植物油含量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限值(100mg/L)。 6.2.3 噪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具体见表9。 表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70 55 6.2.4 固废: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本项目产生的固体污染物进行鉴别。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其他固体废物执行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DB21-777-9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6.3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图4 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图5 大连市金港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 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7.1工艺流程 7.1.1 施工期 施工装修期工艺流程(图示): 装修:基础工程 装饰装修 设备安装 验收 运行 7.1.2 营运期 1、厂房平面布局(图示): 噪声、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噪声 2、工艺流程(图示): 3、工艺流程介绍: 首先人工将颗粒HIPS经粉碎机粉碎后投入胎具中(粉碎机运行时为密闭状态,不产生粉尘),将胎具预热(电加热到190200)温度后,用挤出机挤出,由三辊压光机定型后输送冷却,经裁剪成型后检验外运。 (1) 挤出: 模具动作由液压、气压或者伺服马达驱动, 模具运行速度可以分级进行控制, 一般选择先快后慢方式, 速度调节在200 1000 mm/ s。 (2) 三辊压光: 模具不同的部位采用水做介质控制温度, 以适应产品结构和成型周期的需要。 (3) 冷却: 制品的冷却一般用水为介质, 通过冷却器使产品降温。水和物料不直接接触。模具的导热性是影响冷却时间、生产节拍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模具设计上要考虑吸收热量的效率。冷却水通过冷却塔降温后进入冷却蓄水池,循环使用,不排放。 (4) 裁断(脱模): 热成型制品依靠制品强制弹性变形后方从模具脱出,采用0.050.15 MPa压缩空气从模具真空孔中吹出来,使塑料制品弹性变形。脱模吹气道与真空管道相同, 特殊结构的制品可能会用到不同的管道。 整个过程设备运行噪声,挤出设备会产生有机废气,包装过程中产生包装边角料,设备维护时产生废机油和油抹布。 8施工装修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装修期间会产生施工垃圾、施工扬尘、施工噪声、装修过程喷刷油漆产生的漆雾和有机废气等,如:内部的格局改造会排出碎砖等建筑垃圾,拆墙、切割木料、切割瓷砖等过程会产生扬尘,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都会产生噪声。 8.1施工扬尘 1. 污染源调查 由于工程施工而产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内部的格局改造会排出碎砖等建筑垃圾,拆墙、切割木料、切割瓷砖等过程会产生扬尘;装修过程喷刷油漆产生的漆雾和有机废气等。 2. 污染防治措施 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及周边环境情况,建设项目在施工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减施工扬尘及有机废气的产生,具体环保要求如下: 在锯木料和瓷砖等材料时会产生扬尘,这些过程就需要在封闭的房间内进行,作业时适当喷水抑尘,避免扬尘外排影响周围环境。 拆墙、混凝土预拌和时会产生扬尘,应对其预先喷洒水来抑制扬尘产生。 喷涂油漆时会产生漆雾和有机废气,其扩散能力较强,对周围影响较大,因此建议项目尽可能采用水溶性漆,采用人工涂漆的方法,以避免漆雾和有机废气的影响。 建议项目使用环保型的不含甲醛、无放射性物质的装饰材料,尽可能使用无苯或低苯的涂料,避免慢性释放对项目本身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8.2施工噪声 项目在施工装修期间的噪声较大,主要是一些施工机械,如:拆墙需要的风镐、切割木料和瓷砖使用的电锯、电刨、射钉枪、空压机,还有人为进行的敲打等。 施工装修噪声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对噪声治理具有一定难度,下面结合施工特点,对一些噪声设备和声源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和建议: 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 选择噪声低的设备,或用替代方法进行施工。 采用局部吸声、隔声降噪技术 对施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的,应采取临时隔声措施,设置隔声间,对设备做好隔声减振处理,以达到降噪效果。 项目施工噪声产生的影响属于短期行为,待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 8.3施工固体废弃物 施工装修期的固体废物为施工人员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建议生活垃圾全部实行袋装化,分类放置后由建设单位委派专人负责收集清运,送至市政指定的垃圾点堆放,再由垃圾清运车及时运至垃圾场进行处理,垃圾在储存过程中应考虑密闭、覆盖等措施,严防冬季风力较大,垃圾扩散,夏季腐殖变坏,滋生蚊蝇等造成二次污染。 9营运期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及环境影响分析 9.1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9.1.1废气 1、挤出废气 聚苯乙烯在挤压的过程中,因高温加热软化时会挥发出少量无组织排放的有机气体,根据类比调查,按该行业原料熔融过程中有可能挥发最大量万分之一计算,本项目年使用原材料约2500吨,由此核算有机废气的挥发量为0.25t/a。要求在挤出、冷却车间上方安装换气装置的换气量为 6000m3/h,则废气排放速率为0.25kg/h,排放浓度40mg/m3。 要求建设单位应加强加工车间的通风换气,将挤塑过程中产生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引到房顶排放。由于该车间厂房高度约9米,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中排气筒高度不能达到15米时,外推法计算排放速率限值为1.8kg/h,120mg/m3的排放限值。本项目废气排放经核算结果为0.25kg/h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建设单位还要加强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应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具,如工作服、手套、面具、口罩、眼镜和鞋帽等,并定期检查操作人员身体。 2、液化气燃烧废气 本项目食堂液化气年用量约为680m3。依据环境统计手册中提供的污染物排放系数,统计出项目食堂用液化气燃烧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见表10。 建议建设单位在食堂烹饪炉灶上方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经净化后由食堂所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气筒排放。 表10 液化气燃烧废气中各类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表 污染物 年排放量(kg/a) 燃烧100万立方米液化气排放的污染物量(kg/100万m3) CO 0.00428 6.3 NO2 1.25 1843.24 SO2 0.428 630.00 油烟 0.2 302.00 3、小结 本项目产生废气的环节主要为注塑挤出工序,挤出机顶部应安装集气装置,废气可通过集气装置通过不低于9m高的排气筒排放。大气污染物统计量见表11。 表11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统计结果 序号 污染源 污染物名称 污染物产生(kg/a) 治理措施 1 挤出废气 非甲烷总烃 0.25t/a 通风换气,高于 9m排气筒排放 2 食堂燃烧废气和油烟 CO 0.00428 食堂烹饪炉灶上方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经净化后由食堂所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气筒排放。 NO2 1.25 SO2 0.428 油烟 0.2 9.1.2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包括食堂废水、及办公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年用水量约为180t,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144t/a。此部分污水中主要含COD、SS 等污染因子,不含其它特殊毒害物质,其中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应设置单独的隔油池处理,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同其它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厌氧分解后排入市政下水管网最终汇入开发区水质净化二厂进行处理。参照一般生活污水水质情况,核算本项目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见表12。 表12 项目污水及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废水产生量 主要污染物质 污染物浓度(mg/L) 污染物产生量(t/a) 144t/a CODcr 300 0.043 SS 200 0.0288 氨氮 30 0.0043 9.1.3噪声 1、噪声源统计 本项目噪声源强统计见表13 表13 噪声源强统计结果 单位:dB(A) 序号 噪声源 噪声级 运行状态 1 挤出机 7585 间歇 2 粉碎机 8090 间歇 2、噪声防治措施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要满足三个要素: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噪声才能对人造成干扰和伤害。因此,控制噪声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积极的措施。 (1)噪声源控制 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运动或振动是时产生的作用力会搅动临近的空气,使空气受力运动而激起声波。因此,噪声振动首先要减少各反应装置及设备的振动、缓解物体之间的碰撞、摩擦,尽量减少噪声源。 在设备选型上,要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 对各设备基座采取减振措施。 (2)噪声传播途径 车间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运行噪声,对于车间设备噪声的危害,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工艺设计时的防噪声措施 (1)车间设备要合理布置,可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在车间南侧,将低噪声设备布置在另一侧,将车间分隔为高噪声区和低噪声区,这样可避免冲压设备的高噪声对低噪声区的影响。同时为在较小的体积内进行有效的吸声减噪处理创造条件; (2)采用低噪声的新工艺、新设备。设备选用时,应包括噪声控制装置;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要采取隔振措施,隔振措施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其一是在设备与地面基础之间加设橡胶隔振垫;其二是在设备外侧设置隔振沟,使设备与整个地面基础隔开。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采用其中任何一种,可使设备振动级的衰减量达20-30dB(A)。 (3)通过对车间内设备合理布局,采取吸声、隔声、隔振等综合治理措施,能够确保生产设备运行噪声传至厂界处的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昼间 65dB(A),夜间55dB(A)。 9.1.4固体废弃物 1、不合格产品 本项目分切工序会产生不合格产品及包装袋,产生量约3t/a,不合格半成品可集中收集后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 2、员工生活垃圾 本项目投产后拟定员工人数为18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每人每天0.8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t/a。 为减少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1) 废边角料做好分类收集,提高回收利用率。 (2)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且由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定点贮存,送至市政指定的垃圾点堆放,再由垃圾清运车及时运至垃圾场进行处理,垃圾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密闭,严防二次污染。 9.1.5危险废弃物 本项目设备维护时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为废机油和油抹布。 废机油产生量约为0.02t/a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矿物油,(编号HW08);废抹布产生量约为0.01t/a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它废物,(编号HW49)。该废物应统一收集后,定期送往有资质的专业处理废弃物的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建设单位应建造专用的密闭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存储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内容包括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以及安全措施等。建设单位应将其集中收集送往有资质的专业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理。 1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 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 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装修期间 施工扬尘 装修废气 挤出工序 非甲烷总烃等有机废气 0.25t/a 40mg/m3 厨房油烟 CO NO2 SO2 油烟 0.00428kg/a 1.25kg/a 0.428kg/a 0.2kg/a 10mg/m3 0.00428kg/a 1.25kg/a 0.428kg/a 0.04kg/a 2mg/m3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废水量 COD SS 氨氮 144t/a 300mg/L 0.043t/a 200mg/L 0.0288t/a 30mg/L 0.043t/a 144t/a 200mg/L 0.0288t/a 100mg/L 0.0144t/a 20mg/L 0.003t/a 固 体 污 染 物 固体 废弃物 员工生活垃圾 3.6t 封闭储存 及时清运 不合格产品及包装袋 3t 集中收集 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 危险 废弃物 废机油和油抹布 0.03t 采用专用的密闭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噪 声 运营后 工业噪声 75-90dB(A) 昼间65dB(A) 夜间55dB(A) 11建设项目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装修期间 施工扬尘 作业时适当喷水抑尘,避免扬尘外排影响周围环境。建议项目尽可能采用水溶性漆,采用人工涂漆的方法,以避免漆雾和有机废气的影响 装修废气 挤出工序 非甲烷总烃等有机废气 经车间外不低于9m高排气筒排放。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二级 排放标准。 厨房油烟 CO NO2 SO2 油烟 食堂烹饪炉灶上方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经净化后由食堂所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气筒排放。 食堂液化气废气低于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mg/m3) 水 污 染 物 职工生活污水 废水量 COD SS 氨氮 经市政管网排入开发区水质净化二厂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 动植物油含量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限值(100mg/L) 固 体 废 弃 物 职工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封闭储存 及时清运 及时清运 运输过程不影响周围环境 不合格产品及包装袋 集中收集 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 危险废弃物 废机油和油抹布 交由有资质厂家无害化处理 采用专用的密闭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噪 声 运营后 设备噪声 对生产设备采取隔声、吸声、减振等治理措施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排放限值 12环保投资估算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做到环保“三同时”的要求,建设单位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据初步估算,环保投资金额总计为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额50万元的6%。 具体各项投资明细如下: (1)隔油池,油烟净化器 0.5万 (2)集中引风净化装置 1.7万 (3)危险废弃物防治措施 0.5万 (4)噪声 0.3万 总计 3.0万元 13环境管理和监控计划 13.1 环境管理 项目营运过程中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保管理人员,负责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 建设项目的环保工作要纳入全面工作之中,并贯穿到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部分。环保工作要合理布置、统一安排。日常的环境管理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和奖罚规定,管理机构要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接受政府环保及消防部门的监督。 (1)完成环境监控计划及各项监控任务,按有关规定编制各种报告与报表,并负责呈报工作; (2)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测、维修,确保稳定、安全运行。 13.2 验收阶段环境管理 (1)落实环保投资,确保污染治理措施执行“三同时”并达到设计要求。 (2)向环保主管部门上报工程竣工试运行报告,组织环保设施试运行。 (3)编制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方案报告,向环保主管部门申报,进行竣工验收监测,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4)向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正式投产运行。 本项目“三同时”验收的主要内容见表14。 表14 本项目“三同时”验收的主要内容 项目 污染源 污染因子 验收内容 预计治理效果 废气 挤出 加强车间通风换气,集中引风排放,排气筒高度不低于9m。 非甲烷总烃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中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 烹饪 废气净化处理设施(油烟净化器) CO SO2 NO2 油烟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GB18483-2001)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mg/m3 动植物油含量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限值 100mg/L 废水 生活 污水 COD、SS、氨氮 排放浓度 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 噪声 东南西北四个边界 Leq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危废 废机油 油抹布 危险转移联单和危废处理意向书 14结论与建议 1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大连市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大连保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均值为 0.061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均值为 0.03 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均值分别为0.027 毫克/立方米,均低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自然降尘均值为 8 吨/(平方公里30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基本持平、二氧化氮均值有所下降。 14.2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源 施工装修期: 1.废气: 施工扬尘 装修过程喷涂油漆产生的漆雾和有机废气 2.固体废弃物:施工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3.噪声:装修噪声 营运期: 1、废气 (1)挤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2)食堂油烟。 2、废水 员工生活污水。 3、噪声 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1)不合格产品及废弃的包装袋; (2)员工生活垃圾。 5、危险废物 设备维护时产生的废机油和油抹布。 14.3污染物排放总量 建设项目营运后各污染物排放总量列于表15。 表15 项目营运后各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表 污染源 产生量(t/a) 排放量(t/a) 废气 挤出废气 0.25t/a 0.25t/a 厨房 油烟 CO 0.00428 kg/a 0.00428 kg/a NO2 1.25 kg/a 1.25 kg/a SO2 0.428 kg/a 0.428 kg/a 油烟 0.2 kg/a 10mg/m3 0.04 kg/a 2mg/m3 废水 废水量 144t 144t COD 0.043t/a 0.0288t/a SS 0.0288t/a 0.0144t/a 氨氮 0.0043t/a 0.003t/a 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3.6t 3.6t 不合格产品及包装袋 3t 出售给物资 回收公司 危险废弃物 废机油和油抹布 0.03t 交由有资质厂家 无害化处理 14.4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4.4.1废气 (1)挤出废气 估算本项目挤出废气产生量为0.25t/a,作业时废气排放速率为0.25kg/h,排放浓度为40mg/m3。建议建设单位加强车间通风换气,废气集中引风经不低于9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2)液化气燃烧废气 本项目食堂采用液化气,建议建设单位在食堂烹饪炉灶上方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经净化后由食堂所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气筒排放。 14.4.2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产生,生产过程中的冷却用水可循环使用,只需定时补充即可。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4t/a,生活污水包 括食堂废水、办公生活污水。其中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应设置单独的隔油池处理,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废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厌氧分解再经市政管排入开发区水质净化二厂。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 14.4.3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各工序运行时设备产生的噪声。通过采取吸声、隔声、隔振等综合治理措施,使传播至厂界的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14.4.4固体废弃物 (1)不合格产品及废弃包装袋 本项目加工工序会产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1.5t/a;挤压、脱模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产生量约1.5t/a可集中收集后出售给物资回收公司。 (2)员工生活垃圾 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t/a,生活垃圾全部实行袋装化,且由专人负责收集,送至政府指定的垃圾点进行处理,垃圾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密闭,严防冬季风力较大,垃圾扩散,夏季腐殖变坏,滋生蚊蝇。 14.4.5危险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为废机油和油抹布,集中收集送往有资质的专业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要求建设单位建造专用的密闭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存储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内容包括危险类别、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以及安全措施等。 14.5项目可行性评价结论 大连宏祥达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的挤塑板(聚苯乙烯 HISP),经营内容为塑料制品生产加工;货物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挤出机废气、噪声、废机油及油抹布。项目运营应加强环境管理,并认真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防护措施,保证各种环保设备达到设计处理效果,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严格遵守环保制度、法规,认真贯彻环保“三同时”政策,确保项目不对附近居民产生干扰,则本项目是可行的。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