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研究报告,目 录,0102030405,医用防护服行业基本概念,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现状,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环境,医用防护服行业重点企业,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趋势,医用防护服行业基本概念,医用防护服行业相关概念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分析,01,1.1医用防护服行业相关概念:公共安全与应急用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防护服属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用品行业,保障人类避免受各类伤害的防护服饰。而医用防护服一 般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 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医用防护服作用,1.1医用防护服行业相关概念:防护功能器械类,根据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纳入防护功能器械类,对应2002版分类目录中的6866 医用高分子材 料及制品子目录中的一般医疗用品中检查手套、指套。而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又从属于低值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护人员防护用品,1.1医用防护服行业相关概念: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穿戴的各类服装,医用防护服广义上包括了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穿戴的各类服装,如: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以及防护服等。根据 应用环境及功能不同,医用防护服对于液体及细菌渗入有不同的标准等级,所采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按照基本功能大致可 分为重复使用型和用即弃型(一次性)两类。医用防护服分类,按用途分类,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防护服,按使用寿命分类,即弃型(一次性)防护服重复使用型防护服,按材料分类,机织类材料防护服非织造布类防护服,1.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医用防护服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聚丙烯(PP)、聚酯等原材料;中上游产业包括PP无纺布、熔喷布及 平缝机、包缝机等生产设备;中游即医用防护服制造商;下游涉及医用防护服的各类流通渠道,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医院,与药店、电商平台等。,上游原材料,线上零售,上游原料,中游制造,下游渠道,原料合成,加工制造,聚丙烯、聚酯 和粘胶纤维等,聚丙烯纺粘布、SMS非织布、高 聚物涂层织物等,生产设备平缝机 包缝机 压条机,医院药店,批发零售,1.2.1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上游基础原料聚丙烯纤维,中国聚丙烯纤维料产量(单位:万吨),目前,国内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分别为聚丙烯(PP)、聚酯(PET)和粘胶纤维。其中聚丙烯所占比例最高,占62%。 一般而言,用于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主要指的是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聚丙烯纤维料产量约172万吨, 同比增长7.5%。其中高熔指聚丙烯纤维料95万吨,同比增长15.8%;中熔指聚丙烯纤维料77万吨,相比基本持平。,148,160,172,69,82,95,79,78,77,500,100,150,200,2017聚丙烯纤维料产量(万吨),20182019高熔(35左右)产量(万吨),中熔(25左右)产量(万吨),聚丙烯纤维料作用,1吨高熔指PP纤维,5000套防护服,1.2.1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上游基础原料聚丙烯纤维供应商,从上游原料供应商来看,我国聚丙烯行业主要市场份额为中石化和中石油所占据。2018年,中石化聚丙烯纤维料产量60万吨 左右,其中高熔占比41%;中石油总量45万吨左右,其中高熔占比80%。具体在高熔指聚丙烯纤维中,大连有机H39S-2、独 山子石化S2040、洛阳石化Y35、济南炼厂Y35、镇海炼化H30S、东华Y381H占据主力供应企业;而中熔纤维中,镇海炼化 Z30S、石家庄炼化Y24、海南炼化Z30S、北海炼厂Z30S、茂名石化NZ30S、绍兴三圆Y26SY占据主力供应企业。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聚丙烯纤维料产量(单位:万吨)中国高熔及中熔指聚丙烯纤维主要生产企业,24.6,36,4535.4,9,中石化,中石油,60中熔(25左右)产量(万吨) 高熔(35左右)产量(万吨) 聚丙烯纤维料产量(万吨),1.2.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中上游原料非织造布,中国非织造布生产总量(单位:万吨,%),近年来,非织造布行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与消费国。2018年,中国非织造布生产总量 达到 593.22万吨,占全球非织造布生产总量的37.91%,同比增长5.73%。其中,纺粘非织造布产量占比最高,达到297.12 万吨,其次是针刺非织造布,产量为136.2万吨,而水刺非织造布产量则为64.22万吨。,中国非织造布细分产品产量结构(单位:%),485,535,561,593,377.02,10.2%,10.4%,4.8%,5.7%,10%8%6%4%2%0%,13.5%14%12%,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5,20162017非织造布产量(万吨),20182019年1-9月同比增长(%),纺粘非织造布, 50.09%,针刺非织造布, 22.96%,水刺非织 造布, 10.83%,其他非织 造布, 16.12%,1.2.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中上游原料非织造布(纺粘法),目前,我国医用防护服主要应用的是SMS非织造布。 2018年,中国共有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1477条,比2017年增加65条; 总生产能力为437.55万吨,比2017年增加6.34%;总产量为297.12万吨,同比增长5.50%。其中PP纺粘法生产线1225条,产量为198.88万吨;PET纺粘法生产线129条,产量为34.77万吨;在线复合SMS生产线123条,产量为63.47万吨。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及其细分工艺生产线和产量(单位:条,万吨),1412,1185,1477,1225,129118,123109,136138,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条),PP纺粘法生产线(条),PET纺粘法生产线(条),在线复合SMS生产线(条),连续式熔喷法生产线(条),20182017,34.77,63.47,198.88,302.00,PET纺粘法产量(万吨),在线复合SMS产量(万吨),PP纺粘法产量(万吨),纺粘法非织造布产量(万吨),1.2.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中上游原料非织造布供应商,从非织造布供应商来看,我国非织造布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企业大多技术相对薄弱,鏖战于低端同质化竞争。在行业的 上市企业中,诺邦股份年报显示其非织造布制造集中在水刺非织造布,而欣龙控股其主营水刺非织造布和熔纺非织造布。在 这次疫情期间,欣龙控股表示公司位于湖南省的基地日生产的SMS无纺布可供下游生产防护服约15万套。中国非织造布上市企业诺邦股份和欣龙控股的主营业务收入及产品产量情况(单位:亿元,万吨,%),注:欣龙控股年报中对产品产销量的统计口径为“纺织业”,1.2.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中上游生产器械缝纫设备,2018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态势持续。2018年,中国缝制机械百家整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8.17亿元, 同比增长12.28%;累计生产工业缝纫机544.14万台,同比增长21.49%。但2019年在全球经济总体放缓、中美贸易争端持续 升级、内外销市场承压的背景下,行业产销出现下行态势。中国缝制机械百家整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及工业缝纫机产量情况(单位:亿元,万台,%),147.51,208.17,27.71%188.38,12.28%103.88,-20%,-10%-17.36%,0%,10%,2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6201720182019年1-7月百家整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26.25,432.18,249.93,32.47% 544.14,21.49%,-17.25%,-20%,-10%,0%,10%,20%,30%,40%,0,100,200,300,400,500,30%600,2016201720182019年1-7月百家整机企业累计工业缝纫机产量(万台)同比增长(%),1.2.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中上游生产器械缝纫设备(工业),生产医用防护服主要是利用平缝机、包缝机和压胶机等工业缝纫机。2018年,中国缝制机械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家用及工 业用缝制设备(不含缝前缝后)约1150万台,同比增长11.6%。其中生产工业缝纫机约为840万台,同比增长20%,达成近 年来的最高产量。从百家整机企业生产的工业缝纫机细分产品产量来看,包缝机、平缝机都出现较高的增长速率。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工业缝纫机产量情况(单位:万台)中国缝制机械百家整机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结构(单位:万台,%),84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4,2015,2016,2017,2018,1.2.2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中上游生产器械缝纫设备供应商,23.40,35.34,17.56,19.40,21.59,10.49,8.23,9.27,4.26,6.41,6.16,4035302520151050,2017杰克股份,2018上工申贝ST中捷,2019H1标准股份,从缝纫设备供应商来看,我国缝纫机械行业主要市场份额为杰克股份、上工申贝和中捷股份所占据。2018年,杰克股份工 业缝纫机业务收入达到35.34亿元,产量达201.48万台,占据全行业工业缝纫机产量的24%。在这次疫情期间,杰克股份的 椒江新厂区于2月14日先行复工了三条生产线,200多名员工全力生产医用防护服企业急需的近6万台缝纫机。中国缝制机械上市企业工业缝纫机业务收入(单位:亿元) 中国缝制机械上市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销情况(单位:万台,%),注:.上工申贝年报中按产品划分业务收入统计口径为“缝制设备及智能制造装备”;.上工申贝中捷股份年报中产品产销量统计口径为“专用设备制造业”,1.2.3医用防护服产业链:下游医疗卫生市场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10月,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101.04万个。2018年,全国卫生人 员总数达1230万人,同比增长4.7%。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2.9万人,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医疗卫生机 构数和技术人员数量不断增长,对医用防护服的需求潜力大。2015-2019年10月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和技术人员数(单位:万个,万人),98.35,98.34,98.66,99.74,101.04,800.8,845.4,898.8,952.9,700,750,800,850,900,950,1000,99.59998.59897.59796.5,101.5101100.5100,2015,20162017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万个),20182019年1-10月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万人),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环境,医用防护服行业政策环境医用防护服行业社会环境医用防护服行业技术环境,02,2.1医用防护服行业政策环境,在医疗器械管理当中,基于风险,我国通常把医疗器械分为三类。风险低的或基本没有风险的属于一类,由地市级药品监管 机构备案;中等风险的医疗器械由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注册审批;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属于三类,由国家药监局直接负责组 织审批。医用防护服属于二类医疗器械,由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实施注册管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监管,2.1.1医用防护服行业政策环境:行业国家相关标准,目前中国医用防护服相关的标准有17条,而医用防护服对应的标准为GB 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所有 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必须按照此标准进行制造。该标准中不仅对防护服的外观做了规定,还对防护服的液体阻隔功能、过 滤性能、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服用性能和舒适性能等做了严格的规定。中国医用防护服相关标准,2.1.2医用防护服行业政策环境: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相关标准,2020年1月29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向各地印发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服生产 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医用防护服不足时,可使用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应符合欧盟医用防护服EN14126标准(其中液体阻隔等级在2级以上)并取得欧盟CE认证,或液体致密型防护服(type3,符合EN14605标准)、 喷雾致密型防护服(type4,符合EN14605标准)、防固态颗粒物防护服(type5,符合ISO13982-1&2标准)。中国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需符合的相关标准,2.1.2医用防护服行业政策环境: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相关标准,2020年1月3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印发关于疫情期间防护服进口等 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从国外紧急进口符合日美欧等医用防护服标准的产品,企业能够 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作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可以应急使用。国外紧急进口的医用防护服需符合的相关标准,2.1.3医用防护服行业政策环境:行业准入路径,目前,企业想要进入医用防护服市场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具备符合GB 19082-2009标准生产防护服的资质且拥有医疗器械产品 注册证。但在疫情防控紧急时期,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部分企业可在有限期内进行医用防护服生产。而不具备符合 GB 19082-2009标准生产的防护服,不得在包装上声称为医用防护服。中国企业进入医用防护服行业四种途径,1,可按照GB/T 20097-2006标准生产 防护服,但需要按照GB 19082-2009标准检测,取得权威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在此途径下, 产品包装上不得声称为医用防护服, 无需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防护服(非医用),2,对于原来生产国外标准医用防护 服用于出口,有能力生产国内标 准医用防护服,却未取得相关资 质的企业,可以通过这些绿色通 告迅速取得市场准入,从而销往 医疗机构,供应急使用,出口转内销,3,非医疗器械企业或者原先没有生 产出口医用防护服的企业若要建 立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可凭借药 监局生产应急医疗器械产品备案 的程序,取得产品备案后进行生 产,疫情期供应急使用,应急医疗器械产品备案,4,具备符合GB 19082-2009标准生产 防护服且拥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2医用防护服行业社会环境,医用防护服属于医用耗材,是在为病人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用材料。因此,行业的发展环境与下游应用环节息息相关。人口 老龄化问题、医院就诊和住院人数情况,都会对行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需求变化。另外,医疗卫生费用投入程度也会对行业 的发展带来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社会环境,社会老龄化人口,医院就诊和住院人数,医疗卫生费用投入程度,2.2.1医用防护服行业社会环境: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提高,2018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658万人,占总人口升至11.9%,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根据中国老龄办预 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或将达到2.43亿人,占总人口升至16.8% 。而老年人患病概率较高,对医疗器械的需求 亦相对较大。2008-2018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万人,%),10956,11307,11894,12288,12714,13161,13755,15003,15831,16658,0.0%,2.0%,14.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800016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万人)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2.2.1医用防护服行业社会环境:全国诊疗与住院人数持增带动需求,根据2018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 83.1亿人次,居民到医 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上升为6.0次;从入院情况来看,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升至2.55亿人,年住院率升至18.20%。就诊和入院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医疗服务数量和医疗器械需求量的增加。,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情况(单位:亿人次,次),中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情况(单位:万人,%),21054,22728,24436,15.30%,16.50%,17.60%,18.20%25453,19%18%18%17%17%16%16%15%15%14%14%,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520162017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万人),2018年住院率(%),76.9,79.3,81.8,83.1,5.6,5.8,5.9,6.0,6.165.95.85.75.65.55.4,84828078767472,2015201620172018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亿人次) 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次),2.2.3医用防护服行业社会环境:医疗卫生投入增长带来积极作用,根据国家财政部数据,2018年,中国医疗机构卫生总费用为57998.3亿元。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015年的5.95%增加到2018年的6.39%。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贯彻,我国GDP的稳步增长,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或将持续上升,我国 医疗卫生投入的加大将对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带来积极影响。中国医疗机构卫生总费用及占GDP比重情况(单位:亿元,%),40974.6,46344.9,52598.3,57998.3,5.95%,6.23%,6.36%,6.3%6.2%6.1%6.0%5.9%5.8%5.7%,6.4%6.39%,6.5%,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52016医疗机构卫生总费用(亿元),20172018医疗机构卫生总费用占GDP(%),2.3医用防护服行业技术环境,医用防护服制造技术涉及上游原料工艺、中游加工工艺及投入下游应用前的消毒灭菌技术。生产医用防护服主要是利用平缝 机、包缝机和压胶机等机器,将符合防护要求的非织造布经过裁剪、缝合、上松紧、粘合压胶条等工艺处理,并经“三拒一 抗”(拒水、拒血液、拒酒精,抗静电)功能性后整理、制作成含有连帽上衣和裤子的医用防护服。中国医用防护服制作步骤,原材料,医用防护服,流通市场,消毒灭菌,裁剪-缝合-上松紧-粘合压胶条,2.3.1医用防护服行业技术环境: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我国主流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主要原料为经过三防(防水、防血液、防油)和抗静电、抗菌整理的SMS非织造布,其为将 两种以上性能各异的非织造纤网通过化学、热或机械等方式复合在一起,或者是结合不同的成网工艺制造的非织造布。非 织造布生产工艺主要有干法成网(化学粘合、热粘合、针刺、水刺、浆粕气流成网)、湿法成网、纺熔法(纺粘、熔喷)。非织造布生产工艺,2.3.1医用防护服行业技术环境: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目前,纺粘非织造布多用于包装材料、卫生材料、器材过滤材料;水刺非织造布多用于医用卫生材料(医用帘、手术服、 手术罩布、医用纱布、湿巾、面膜等);针刺非织造布多用于皮革基布、土工布、过滤材料;化学粘合法非织造布则用于 填充料和复合材料。不同技术的非织造布对比,2.3.2医用防护服行业技术环境:消毒灭菌技术,从具备产能到投入市场,防护服生产还面临着重要一环:消毒灭菌。目前,我国国标医用防护服生产大多采用环氧乙烷熏 蒸灭菌。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超过40%的医疗用品辐照灭菌率,我国采用辐照技术消毒灭菌的医疗用品只有10%。不同的消毒灭菌技术对比,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现状,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历程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现状医用防护服行业区域格局战“疫”期间全国各地防护服行业情况,03,3.1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历程:起源于手术服,愈来愈受重视,一般认为,医用防护服起源于手术服。当时,医生穿着防护服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衣服不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20世纪80年代 以后,人类认识到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存在受感染的风险,各国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2003年,我国在抗击“非 典”疫情过程中,不断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例子,而后我国出台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3。医用防护服发展历程,3.2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现状:疫情1个月,日产量突破30万件,据工信部统计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2月24日,我国防护服日产能已超过30万件,较1月28日的日产0.87万件实现了高速 增长。目前我国防护服新增产量基本用于湖北地区,其他地区基本来自库存。截至2月24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 医用防护服超过250万件。2020年1月28日-2月24日中国防护服日生产能力及累计供应湖北情况(单位:万件),3.2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现状:低值医用耗材保持增长,近年来,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2014-2018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的市场规模由309亿元增长至641亿元。2020年初,中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在突发疫情的短期内出现产品供应不足现象,迅速拉动市场规模与增速增加。 但随着疫情稳定后,供需紧张局面将缓解,市场规模与增速回落至以往的平稳水平。预计2020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的 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2014-2020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单位:亿元,%),309,373,448,641,910,20.71%,19.42%,19.81%,21%21%20%20%20%20%20%19%19%19%19%19%,5004003002001000,1000,2014,2020E,201520162017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亿元),2018同比增长(%),3.3医用防护服区域结构:产能集中河南省和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15日,我国具备符合GB 19082-2009标准且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合计43家。从区 域分布来看,河南省有15家位居第一,而湖北省则有5家排在第二。我国医用防护服产能集中在素有“卫材之乡”的河南长 恒县和“中国最大的无纺布基地”的湖北仙桃市。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地图,吉林,河北,北,京 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内蒙古,新疆,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一),3.3.1医用防护服区域结构:生产企业概览(一),中国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二),3.3.1医用防护服区域结构:生产企业概览(二),3.4战“疫”期间全国各地防护服行业情况,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向湖北省紧急调配防护服物资用以支援前线抗疫。1月27日,湖北省经信厅披露收到了来自广西壮族 自治区、天津市捐赠的医用防护服。中国部分省市防护服向湖北省捐赠情况,天津市1月27日,向湖北省捐赠 医用防护服2000套、非医 用防护服9560套,河北省截至2月19日,向武汉 等疫情严重地区调拨 防护服25.68万套,广西壮族自治区1月27日,向捐赠医用防 护服7170套,山东省截至2月3日,发往湖北省 防护服14.12万套安徽省1月27日,紧张调配135箱3000套1吨医用防护服至武汉,3.4.1战“疫”期间全国各地防护服行业情况:华东地区,疫情持续,我国医用防护服产能不足,紧缺医用防疫物资。全国各地迅速响应国家号召,督促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出台相 关政策缩短企业备案获审时间,支援防疫一线马不停蹄。全国各地齐心造“服”,使得我国医疗防控物资缺口逐步缩小。华东地区各省防护服相关情况汇总,3.4.2战“疫”期间全国各地防护服行业情况:华南、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各省防护服相关情况汇总,东北地区各省防护服相关情况汇总,3.4.3战“疫”期间全国各地防护服行业情况:华北、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各省防护服相关情况汇总,华中地区各省防护服产能情况汇总,3.4.4战“疫”期间全国各地防护服行业情况:西南、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各省防护服相关情况汇总,西北地区各省防护服相关情况汇总,医用防护服重点企业分析,医用防护服行业A股上市企业概览医用防护服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04,4.1医用防护服行业A股上市企业概览,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Choice的口罩概念股,结合公司主营业务筛选出8家A股与医用耗材相关的企业的上市企业。具体来看, 尚荣医疗和奥美医疗涉及防护服产销,英科医疗防护服产品业务仅为对外采购,而际华集团防护系列中虽然有防护口罩及防 护服,但公司公告显示仅占0.1%。中国医用防护服行业A股上市企业概览,4.2医用防护服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尚荣医疗,深圳市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13日,主营业务为提供现代化医院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医院整体建 设、医疗器械产销、医疗耗材产销、医院投资管理、智慧医疗服务及健康产业园区开发六大板块。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 产品类型及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尚荣医疗主营业务,4.2.1尚荣医疗:医用耗材业务收入占比逐渐提升,10.23,10.39,9.66,4.98,55.47%,51.77%,59.25%,62.63%,0%,10%,20%,30%,40%,50%,60%,0,2,4,6,8,10,公司主要提供医院整体建设、医疗器械产销、医院后勤管理服务和医院投资管理四大类产品。2013年,尚荣医疗通过控股合 肥普尔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了公司在医疗耗材领域的发展。根据公司年报显示,其医用耗材业务从属于医疗器 械,主要产品有医用纳米抗菌抗病毒复合材料、一次性手术包、一次性手术衣及防护服等医用耗材。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 司医用耗材业务实现4.98亿元营收,占整体62.63%。尚荣医疗医用耗材业务收入及占营业收入比重情况(单位:亿元,%)1270%,2016,2017,2018,2019H1,医用耗材收入(亿元),收入占比(%),4.2.1尚荣医疗:医疗耗用品产销微降,库存减少,2013年,尚荣医疗通过控股合肥普尔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了公司在医疗耗材领域的发展。据悉,合肥普尔德年 产一次性手术衣7000万件、各类防护服1000万件、一次性手术包及手术铺单等产品。2018年尚荣医疗医疗耗用品产量达176.13百万件,同比下滑0.72%;实现销量176.55百万件,同比下滑0.61%。尚荣医疗医疗耗用品产销量及库存情况(单位:万件,千件),17741.30,17764.36,9331.00,17613.36,17655.12,8913.35,2000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产量(万件),库存量(千件),销量(万件)20172018,4.2.1尚荣医疗:国内外子公司全力生产防控物资,1月29日,为解决医用防护服生产供应严重不足问题,尚荣医疗控股子公司合肥普尔德被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确定为第一批物资保障定点企业。面对防控物资紧急问题,公司还紧急新扩医用外科口罩生 产线。此外,尚荣旗下另一家公司普尔德,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医用防护服、手术衣、手术包等医用防护产品的龙头企业, 在国内“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公司为满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供货需求,全力生产防控物资。尚荣医疗疫情期间举措合肥普尔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经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物资保障定点企业 紧急新扩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普尔德(缅甸)基地普尔德(缅甸)基地分三期投入,该生产基地的 正式投产使用将极大的缓解目前全球市场对公司 产品需求激增而导致的国内生产基地的交货压力2月10日,尚荣旗下普尔德(缅甸)生产基地一 期项目正式顺利投产,4.2医用防护服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奥美医疗,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国内领先的医用敷料产品制造商和出口商。公司产品主要为伤口与包扎护理类、 手术/外科类、感染防护类、组合包类等,产品用途涵盖感染隔离与防护、伤口包扎与护理、各类手术等多个领域,部分产品 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等高精尖领域。奥美医疗主营业务,4.2.2奥美医疗:感染防护类产品收入维稳,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了贯穿纺纱、织布、脱漂、加工、包装、灭菌、 检测等所有生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根据公司年报显示,其感染防护类产品主要用于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隔离防护所 用,用以防止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微生物、体液以及粒状物质的传染。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感染防护类产品实现0.31 亿元营收,占整体2.86%。奥美医疗感染防护产品业务收入及占营业收入比重情况(单位:亿元,%),0.5,0.51,3.33%0.52,2.92%,2.52%,2.86%0.31,4%3%3%2%2%1%1%0%,0,0.1,0.2,0.3,0.4,0.5,0.6,2016,2017,2018,2019H1,感染防护产品收入(亿元),收入占比(%),4.2.2奥美医疗:具备贯穿所有生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奥美医疗是行业内少数拥有完整产业链,且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之一。其拥有多个生产基地,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规模 化生产程度较高。凭借显著的规模优势,公司生产效率高,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了公司综合竞争力。奥美医疗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工艺,4.2.2奥美医疗:保障口罩等防护用品供应,捐赠支援前线,在新冠肺炎的初始阶段,奥美医疗便于1月21日发出复工倡议书,公司口罩产品生产线180多名员工及管理人员迅速返岗生 产。截至2月21日,奥美医疗的口罩日产达到68万只。在保障口罩等防护用品供应的同时,奥美医疗还共向湖北省捐赠了 100万多只口罩、3万多双医用手套、1000套隔离服,支援前线抗疫。奥美医疗疫情期间举措,发出复工倡议书,公司口罩产品生产线180多名员工及管理人员迅速返岗生产1月21日,1月28日,扩大产能,再次在公司内部发出支援口罩生产倡议书,更多其他生产线的员工 返岗生产,2月21日,口罩日产从复工时的12万只,扩大到了目前的68万只。其中,N95口罩日产达 到18万只,产量在湖北省内排名第一,4.3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微小企业, 38%,针对战“疫”期间我国医用防护服短缺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文,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 供应。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 、防护服、 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跨界者”多以注册资本 100万 元以下微小企业为主,占比达到38%。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类型结构(单位:%),4.3.1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纺织服装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中至少有19家上市公司宣布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护产品。在这场战“疫” 中,纺织服装企业跨 界投“医”最为突出。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凭借产业链上有着一定的优势,迅速改造、增设生产线,转产防护用品。其次, 部分化工企业、电子设备企业以原材料/科技设备优势也积极响应国家和地区号召,投入防护服生产中。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跨界生产医用防护服(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跨界生产医用防护服(二),4.3.1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纺织服装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跨界生产医用防护服(三),4.3.1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纺织服装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跨界生产医用防护服(四),4.3.1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纺织服装企业,中国其他行业企业跨界生产医用防护服,4.3.2战“疫”期间跨界生产防护服企业:其他行业跨界企业,,,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趋势,医用防护服行业短期需求预测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趋势预判,05,5.1医用防护服行业短期需求预测,2月27日,工信部监测调度的国内重点医用防护服企业日产量已达31.8万件,当日运抵湖北26.3万件,超出湖北当日提出的 需求数6.3万件,连续8天超出湖北提出的需求5万件以上!从全国防护服日需求量保守估算,短期内我国医用防护服市场容 量预计在50亿元。从负责疫情防护的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日均2套防护服的需求理想估算,短期内我国医用防护服市场容量预 计在160亿元。医用防护服行业短期市场容量预测,5.2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趋势预判:行业标准待完善,相较于国外防护服测试标准,目前我国的一次性防护服测试标准较为落后,导致我国生产的高端防护服只能先经国外权威机 构检测再返销国内,成本也随之上升。因此,我国呈现出防护服出口产能高于国内产能的局面。未来,我国医用防护服行业 应该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保障国内供应。各标准对医用防护服防护性能测试方法比较,5.2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趋势预判:辐照灭菌未来或将成为常态,目前,国标医用防护服生产大多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但最大的缺点是需要很长时间通风以去除残留,整个灭菌时间较长,通 常需要7-14天,而采用钴60或电子加速器辐照灭菌,无污染、无残留,不含有放射源,灭菌时间可缩短至1天以内,且与传 统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相当。据悉,发达国家生产的一次性医疗用品4050%采用辐照灭菌。在快速灭菌新技术、新政策支持 下,医疗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未来或将从“应急替代”成为常态,推动医用防护服行业高质量发展。,不同消毒灭菌技术所需时长,各国一次性医疗用品采用辐照灭菌法情况(单位:%),10%0%,40%30%20%,50%,发达国家,中国,40-50%,10%,7-14天,1,天,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