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 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稳 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正确处理 “ 稳 ” 和 “ 进 ” 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年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质量逐步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 17212.5 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后的同口径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63.2 亿元,增长 2.4%;第二产业增加值 6818.9 亿元,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8530.5 亿元,增长 5.4%。三次产业比例为 10.8: 39.6: 49.6。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5%、 43.9%和 50.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67852 元,比上年增长 5.0%。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2539.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609.4 万人,乡村 人口 930.2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63.4%,比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男性人口 1308.3 万人, 女性人口 1231.2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20.9 万人,出生率为 8.23 ;死亡人口 14.4 万人,死亡率为 5.6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57 。 年末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 273.1 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6.3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8.9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3.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4%。分城乡看,城市上涨 2.3%,农村牧区上涨 2.8%。分类别 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 5.4%,衣着类上涨 1.8%,居住类上涨 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0.8%, 交通和通信类下降 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 1.2%,医疗保健类上涨 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 上涨 2.5%。从工业生产者角度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上涨 2.1%和 1.1%。固定资 产投资价格上涨 1.7%,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 5.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下降 13.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 61.0%,比上年下降 2.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 80.1 元。 全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 33.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26.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 17.6%。制造业 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 18.8%,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全部工业投 资的比重为 17.0%,比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 20.1%, 比上年提高 3.7 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增长 6.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 26.8%,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 15.8%。 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6%,快于煤炭产业增加值 1.5 个百分点。 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增长 8.2%,其中煤制气产量增长 8.7%。制造业增加值 增长 8.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37.7%。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2.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8%。全年石墨及碳素制品产量增长 9.6%,矿山专用设备增长 32.6%,工 业机器人增长 66.7%,智能电视增长 57.7%,光电子器件增长 21.0%,稀土化合物增长 11.4%,稀土 磁性材料增长 6.7%。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增长 5.3%,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 13.7%,新 能源发电增加值占电力生产行业比重为 24.5%。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888.6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682.8 万公顷,增长 0.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205.8 万公顷,增长 1.2%。粮食总产量 3652.6 万吨,比上年增 长 2.8%;油料产量 228.7 万吨,增长 13.5%;甜菜产量 629.6 万吨,增长 22.1%;蔬菜产量 1090.8 万吨,增长 8.4%;水果(含果用瓜) 产量 280.4 万吨,增 长 6.1%。 全年肉类总产量 264.6 万吨,比上年下降 1.0%。其中,猪肉产量 62.6 万吨,下降 12.9%;牛肉 产量 63.8 万吨,增长 3.8%;羊肉产量 109.8 万吨,增长 3.2%;禽肉产量 20.7 万吨,增长 5.1%。 禽蛋产量 58.1 万吨,增长 5.3%。牛奶产量 577.2 万吨,增长 2.1%。年末牲畜存栏数 7192.4 万头 (只 ) , 比上年下降 1.2%。其中,生猪存栏 429.6 万头,下降 13.6%;牛存栏 626.1 万头,增长 1.6%;羊存 栏 5975.9 万只,下降 0.4%。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 3859.9 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 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1%。在规模以上工业 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 3.5%,集体企业增长 7.3%,股份制企业增长 7.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 16.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 3.8%,制造业增长 8.7%,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5.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 0.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 6.7%。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 109068.1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1%;焦炭产量 3677.2万吨,增长 7.4%;发电量 5495.1 亿千瓦小时,增长 10.8%,其中,风力发电量 665.8 亿千瓦小时, 增长 5.5%;钢材产量 2563.8 万吨,增长 13.0%;铝材产量 252.4 万吨,增长 2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623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实现利润 1431.7 亿元, 增长 3.8%;营业收入利润率 8.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99.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5%。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1180 家,比上年增加 33 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5785.4 万平方米,增长 7.8%;竣工房屋面积 1459.9万平方米,下降 14.1%;房屋建筑竣工率 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5.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 增长 6.8%。在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 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9.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9.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5.9%。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 6.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的比重为 49.7%。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增长 4.3%,中央项目投资增长 49.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1041.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0%;商品房销售面积 2008.2 万平方米, 基本与上年持平;商品房销售额 1243.9 亿元,增长 11.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4.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3.8%;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6.3%。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 4.0%;餐饮收入额增长 4.9%。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3.5%,新能源汽车增长 27.7%, 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 8.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4.9%,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 44.6%,智能手机增长 67.0%。 六、对外经济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 1095.7 亿元 ( 人民币,下同 ), 比上年增长 5.9%。其中,出口总额 376.8 亿元,下降 0.4%;进口总额 718.9 亿元,增长 9.5%。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 668.0 亿元,增长 14.7%,占进出口总额的 61.0%;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 306.2 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 24.3 亿元。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 71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20.6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34.8%。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 11.6 亿美元,增长 25.9%。年内全区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 3504 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 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 19.8 亿吨。其中,铁路货运量 8.7 亿吨,公路货运量 11.1 亿吨。完成 货物运输周转量 4634.0 亿吨公里。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 2679.5 亿吨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 1954.5 亿吨公里。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总量 13604.6 万人,比上年下降 6.9%。其中,铁路客运量 5643.4 万人,增长 3.5%;公路客运量 6518.0 万人,下降 16.7%;民航客运量 1443.1 万人,增长 7.7%。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 312.8 亿人公里,下降 7.1%。其中,铁路旅客运输周转量 211.2 亿人公里,下降 1.5%;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 101.6 亿人公里,下降 17.0%。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 591.3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7.9%;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 38.4 万辆。 年末私人轿车保有量 330.7 万辆,增长 7.9%;其中,本年新注册轿车 19.0 万辆。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 ( 按 2015 年不变价计算 ) 207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6%;全年邮政业务总量 ( 按 2010 年不变价计算 ) 5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6%。快递业务量 14263.2 万件,比上年下降 6.1%;快递业务收入 33.0 亿元,增长 10.2%。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 214.4 万户,增长 0.6%;移动电话用户 3011.7 万户, 下降 1.1%,其中, 4G 移动电话用户 2386.5 万户,增长 7.0%。年末互联网用户 3289.0 万户,增长 3.5%。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 2606.5 万户,增长 2.2%;互联网宽带用户 682.5 万户,增长 8.6%。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24.4 亿 GB,比上年增长 70.9%。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19512.5 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 4651.5 亿元,可比范围内分别比上年增长 10.1%和 12.0%。其中,国内游客 19316.7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4558.5 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 195.8 万人次,增长 4.1%;入境旅游创汇 13.4 亿美元,增长 5.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5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9%;其中,税收收入 1539.7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 74.8%,增长 10.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09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5%。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23645.1 亿元,比年初增加 377.5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7%。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13587.3 亿元,比年初增加 1615.1 亿元,增长 13.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5178.6 亿元,比年初减少 1044.0 亿元,下降 16.8%;机关团体存款余额 3793.4 亿元,比年初减少 101.4 亿元,下降 2.6%。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23085.1 亿元,比年初增加 897.1 亿元,增长 4.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 6510.3 亿元,比年初增加 569.9 亿元,增长 11.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 团体贷款余额 16570.5 亿元,比年初增加 330.0 亿元,增长 2.0%。 年末全区保险机构共有 2924 家,比上年增加 27 家。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729.8 亿元,增长 10.7%。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 200.8 亿元,增长 3.9%。全年人寿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375.8 亿元,累计赔付 51.0 亿元。全年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39.6 亿元,累计赔付支 出 22.4 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555 元,比上年增长 7.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5.2%。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0743 元,增长 5.5%。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782 元,比上年增长 6.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4.1%。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 24459 元,增长 5.0%;经营净收入 7945 元,增长 11.5%; 财产净收入 2344 元,增长 13.2%;转移净收入 6033 元,增长 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5383 元,增长 3.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283 元,比上年增长 10.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7.7%。从主要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 3174 元,增长 9.6%;经营净收入 8067 元, 增长 12.3%;财产净收入 523 元,增长 0.5%;转移净收入 3519 元,增长 9.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3816 元,增长 9.1%。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26.6%,比上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26.4%,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27.3%,分别比上年下降 0.5 个和 0.2 个百分点。 年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 768.2 万人,比上年增长 2.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763.4 万人,增长 4.1%,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 298.8 万人,增长 5.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2178.4 万人,增长 0.6%。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 1647.7 万人,下 降 0.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 359.9 万人,增长 2.3%。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 267.4 万人,增长 4.6%;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4.6 万人,下降 6.1%。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 100%。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