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环境不断 完善 ,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2020 年 3 月 16 日 第 01 页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 环境 不断 完善 ,绿色债券发行 量大幅增长 联合 资信 联合评级 债市 研究部 董欣焱 刘晓光 林青 2019 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较上年大幅增加,参与主体继续扩大,新发绿色债券共涉及 51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 8 个为新增国家,美国、中国和法国仍然在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排名前三。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稳步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制度 体系不断 完善,发行期数、发行家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均大幅增加;绿色债券期限以 3 年和 5 年期债券为主, AAA 级集中度有所上升;国有企业仍是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和污染防治领域 。展望 2020 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望稳步增长,国内绿色债券市场也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 2019 年国际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 2019 年,国际绿色债券 发行量 延续了 2013 年以来的增长趋势。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CBI)的统计, 2019 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期数为 1788 期,发行规模达到 2577 亿美元(约 1.80 万亿人民币),创下新的全球记录,发行规模较上年( 1706 亿美元 )增长 51.06%,与 2018 年 5.24%的同比增幅相比, 发行 增速明显加快,主要由 于 2019 年 欧洲市场 绿色 债券 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74.00%。 图 1 20122019 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资料 来源: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31 106366 4188741621 17062577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亿美元)2019 年 ,国际绿色债券共涉及发行人 (含 ABS) 496 家,涵盖多边开发银行、主权国家、地方政府、政府支持机构、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等多种类型,绿色债券发行人家数较上年增长 55.00%,其中 250 家为新增发行人 ,绿色债券的参与主体不断扩张。 分发行人 类型来看, 非金融企业绿色 债券 发行规模超越金融机构绿色债券排在第一位,共发行 593 亿美元,是上年( 295 亿美元) 2 倍多,占全球年度总发行 规模的 23%,高于 2018 年的 17%。其中 ,排名前三位的非金融 企业 苏伊士环能 ( Engie)、 中美能源 控股 ( MidAmerican Energy)和 葡萄牙能源公司 ( Energias de Portugal SA) 均 为能源行业企业,三家企业 发行 总规模 接近 90 亿美元。 金融机构绿色 债券 发行规模排在第二位,达到 550 亿美元,占总 发行 规模的 21%。 分地区来看, 2019 年全球新发绿色债券共涉及六大洲的 51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 8 个 1为新增国家。美国、中国和法国仍然 位居 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前三,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 513 亿美元、 313 亿美元和 301 亿美元,合计占全球总 发行 规模的 44%, 但 较上年占比( 47%)有所下降。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 2019 年新能源行业、 建筑行业 和 交通行业 仍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最大的三大领域 , 资金 规模 合计 占比 81%。 2019 年 , 国际 绿色债券新标准出炉, 各 个 国家 或地区 也 纷纷发布了绿色债券 相关 政策,推动绿色债券发展。 具体来看 , 2019 年 6 月 ,欧盟委员会技术专家组( TEG)发布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 (以下简称分类方案 ) 、欧盟绿色债券标准 ( EU-GBS Report) 等 报告, 其中 分类方案 通过对 67 项 能有效 减缓 和 应对 气候变化的经济活动设立技术筛查标准, 为投资者和企业识别绿色经济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分类工具, 是欧盟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基础 。 欧盟绿色债券标准 主要包括四大核心内容, 一是 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 应 被 用于以下绿色 项目的融资或再融资: 绿色 项目 应 至少有助于 实现 分类方案的 六大 环境目标 2中的一个 、 满足 “ 无重大损害原则 ” 以及遵守 国际 劳工 组织 8 项核心公1 包括巴巴多斯( Barbados)、俄罗斯( Russia)、肯尼亚( Kenya)、巴拿马( Panama)、希腊( Greece)、乌克兰( Ukraine)、厄瓜多尔( Ecuador)和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2 包括: 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海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循环经济、废弃物防治与回收、污染防控、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 3 约的 最低社会保障 。 二是 该标准 明确了 供发行人使用的 绿色债券框架的范围和内容 3, 以便发行人详细说明拟募集资金用途的所有关键方面。 三是 要求 发行人定期发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并 在定期报告中尽可能使用定量指标 。 四是 对绿色债券 在发行前和发行后 进行 认 证 , 建议由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 ESMA) 作为绿色债券授权认证 机构 。 欧盟绿色债券标准 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 ( ICMA) 的绿色债券原则基本 保持一致 4。 欧盟可持续金融 和绿色债券标准的出台,表明绿色债券在欧盟市场不断 系统化 、制度化和 主流化。 2019 年 12 月, CBI 公布了最新的 CBI 绿色债券认证标准的 3.0 版本, 与此前版本相比 3.0 版本 对绿色债券 申请文件 框架进行了升级更新 , 一是 明确了绿色债券认证的 信息 披露要 求 5, 二 是 增加生物质能源 等 行业作为绿色项目投向领域 。 本次更新 进一步 满足 了 市场对提升透明度和协调绿色定义 等方面 的需求 ,使得 CBI 绿债标准与最新的 欧盟 绿色债券标准 、 ICMA 的 绿色债券原则 以及 印度、日本、东盟国际 此前 推出的相关绿债指导标准 相容 。 此外, 7 月,英国政府提出英国绿色金融战略, 提出将建立清晰和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 推动英国金融体系的绿色化发展 。 12 月 ,印度尼西亚金融服务监管局( OJK)制定了全面的可持续 金融路线图,明确未来十年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 路线图 中提到 印尼将 建立绿色债券 和绿色指数 模型,为企业及项目提供可持续融资。 各国绿色债券标准的逐步明确和统一 以及绿色金融战略的持续推进 ,对绿色债券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发展 (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 环境 不断 完善 1、绿 色 债 券 市场制度 体系不断 完善 , 促进 绿色债券 市场 发展 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 2019 年 3 月 6 日,国家发改委 、中国人民3 包括发行人计划达到的环境目标及发行理由、选择绿色项目的过程、绿色项目描述及与分类方案的一致性、追踪所得款项的收入管理和报告等。 4 主要体现在四大核心内容的绿色债券框架的大部分内容以及外部认证要求与 ICMA 倡导的绿色债券原则保持一致。 5 发行前信息 披露 要求中,将 原“内部流程控制”变 更 为了“募集资金用途”和“募集资金管理”两项。发行后 信息披露 要求中,在“报告”板块,要求发行人在债券存续期内就债券的进展情况提供年度报告。 银行 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 2019 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及解释说明文件,首次从产业的角度厘清绿色产业和项目的标准与范围 。 在此之前 ,我国 存在两个官方认定的绿色债券标准 , 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界定均参照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 2015 版 ) ,而绿色企业债则以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作为判定标准 。 以上两份文件在绿色债券判断标准上大体一致,但 分类方法、涵盖范围存在差异,项目领域存在交叉覆盖 。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 2015 版 ) 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相比较,目录辐射的范围更广,覆盖 了绿色产业的上、中、下游。其中首次加入绿色服务产业一级目录大类 , 新增高效节能装备制造 等多个二级目录大类 , 扩展了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二级目录涵盖的范围 , 并在引导绿色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予以侧重。 此外, 目录首次将 “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运营 ” 纳入绿色交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非机动车发展的鼓励,与国际绿债标准趋同。 目录 为各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 “ 绿色 ”判断标准 , 将成为 完善 绿色债券标准的重要基础和参考 , 对于提高绿色债券识别能力、规范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鼓励 发展 绿色金融,推 动 绿色 债券 发行。 1 月 11 日,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的通知, 支持有条件的生 态保护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支持以 PPP 模式规范操作的绿色产业项目 , 鼓励有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 1 月 22 日,生态环境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动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民营企业设立环保风投基金,发行绿色债券。 以上 政策 的推出有利于 促进 绿色金融 发展 ,推动 绿色金融 产品 创新, 加大 绿色债券发行。 加强引导绿色投资 , 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化发展 。 4 月 25 日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 20 余家国际大型机构的代表出席了签署5 仪式。这一原则 6的签署,标志着“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迈向新的阶段。 6 月27 日 ,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绿色债券 AAA 指数、上证高等级绿色债券指数、上证绿色企业债指数等 72 条指数,以反映沪市 相应级别或相应券种的绿色 债券 的整体表现 ,为投资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 。 以上措施 , 通过 引导投资者树立绿色投资理念 ,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化发展 。 2、 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推动地方绿色债券快速发展 推动试验区 发行 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 2019 年 5 月,央行印发 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 , 通过 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企业注册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 探索扩大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用途 , 鼓励试验区内企业通过注册发行定向工具、资产支持票据等不同品种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促进 地方 绿色 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 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 范围 。 继 2017 年 6 月 1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 5 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后 , 2019 年 1 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提出适时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 2019 年 12 月,兰州新区获批成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围绕九项任务开展工作,依托“一带一路”借鉴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提升金融业开放合作水平,为西部地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和助推绿色发展崛起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截至目前我国共有 六 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推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 建设 , 鼓励绿色债券 发展 。 2019 年 , 广州、吉林、广西等省区纷纷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或 规划 方案, 其中 鼓励绿色债券发展是构建地方绿色金融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具体来看 , 7 月 29 日 ,广州市发布关于促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 等 。 11 月 , 吉林 省和 广西省 相继印发 文件 明确提出推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 建设 , 鼓励 地方绿色债券发行。 截至 目6 绿色投资原则包括:将可持续性纳入公司治理 ,充分了解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风险,充分披露环境信息,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充分运用绿 色金融工具,采用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多方 合作进行能力建设。 第 06 页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6 前 , 全国 已 有近 20 个省 /市出台了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 , 地方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和 推进 。 建立地方绿色金融标准 体系 。 1 月 18 日 , 赣江新区发布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将综合环境效益评估值从高到低排序,将绿色企业分为深绿、中绿、浅绿、非绿四个等级。对于经评估认定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提出了一次性奖励、财政补助、信贷补贴等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政策。 6 月 13 日,贵州省发布 贵州省绿色金融项目标准及评估办法 ( 试行 ) , 重点围绕生态利用产业、绿色能源、清洁交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城镇、园区绿色升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大产业,制定了绿色项目评估标准。 12 月 13 日 ,成都市发布了四川首个地方绿色金融认定标准,包括绿色企业评价办法和绿色项目评价办法,绿色企业评价办法将所有企业分为深绿、绿、非绿三个等级,绿色项目评价办法将对相应项目进行打分评级,地方政府将实施差异化激励机制,助推绿色企业和项目顺利 融资。 加上此前浙江省 湖州市发布的 绿色融资项目评价规范绿色融资企业评价规范 等文件 ,我国已有 4 个 省 /市 发布了地方 绿色金融标准 , 地方 绿色金融 标准 体系的 建设和完善 为 绿色债券 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助推地方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化发展 。 绿色债券财政 激励政策 不断落地 。 1 月 8 日,广州市人民政府 印 发 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鼓励绿色债券发展,对认定为绿色债券的,给予最高不超过 100 万元的补贴。 8 月 14 日 ,江苏省印发江苏省绿色债券贴息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奖励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绿色担保奖补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4 个文件,明确绿色债券贴息、绿色产业企业上市奖励、环责险保费补贴、绿色担保奖补等政策的支持对象、奖补金额及申请程序,打出“组合拳”为企业绿色发展添动力。 截至目前 ,我国已有十余个省 /市 发 文 明确 提到对绿色债券 或其发行企业 进行 财政 贴息。 地方绿色债券财政补贴措施 的不断出台, 为 绿色债券 发行 提供了 实质性激励 , 切实 推动地方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第 07 页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7 3、绿色 金融 国际化持续推进 , 加强我国绿色债券 市场 国际影响力 绿色 债券跨境合作持续增强 , 提高我国绿债 市场的 国际影响力 。 3 月 27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 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签约开展绿色债券信息合作 , 启动绿色债券东向展示, 即 卢交所挂牌的绿色债券信息将在上交所网站展示 ; 同日,深圳证券交易所 与 卢森堡证券交易所 正式启动“绿色固定收益产品信息通”,将通过卢交所官方网站展示深交所绿色债券及 ABS 产品相关信息。 此次 沪深 交所与卢交所 的 跨境绿色债券信息展示, 有助于 深化绿色 债券 领域跨境合作 , 推动全球绿色 债券 发展。 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金融枢纽,大力 发展绿色金融。 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量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作为粤港澳大湾 区金融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纲要 围绕绿色金融对香港、广州、澳门、深圳等城市做出不同的规划 ,具体 内容包括 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 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等 。 纲要 的 发布 对于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推进我国绿色金融 国际化、 加快构建和引领绿色金融国际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二) 2019 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大幅增长 2019 年,随着 绿色债券市场制度体系 进一步 完善 、 绿色债券财政激励政策不断落地 , 国内企业 环保意识 和 绿色投资理念 不断提升 ,加之绿色债券 具有审核时间快 等 优点以及 近年来国内 通过政策利率 引导 整体市场利率下行, 有效 降低 了 发行 债 券 的 成本,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 快速 发展 。 2019 年, 我国绿色债券 7共计发行 192 期,发行规模为 2803.44 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 129 期、2208.53 亿元 )分别增长 48.84%和 26.94%。 2019 年 ,除资产支持证券外,我国新发绿色债券共涉及 121 家发行人, 较 上年增长 37.50%,其中 90 家为 2019 年新增发行人,绿色 债券 市场 参与主体不断增多 。此外,境内发行人在 境外 合计7 包括 资产支持证券 ,以下 如无特殊说明均包含资产支持证券。 资产支持证券按单数统计 , 以下同 。 第 08 页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8 发行 15 期绿色债券,与上年持平,但发行规模(超过 98.48 亿美元 8)较上年(约64 亿美元 )有所增加。 2019 年我国新发绿色债券呈现如下特征: 1、绿色私募债发行量翻番,银行间市场仍是绿色债券主要发行场所 2019 年,我国新发绿色债券涵盖了债券市场大多数信用债品种,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私募债、 PPN、可交换债、超短期融资券与地方政府债,与往年相比, 2019 年 首次出现绿色超短期融资券、绿色 可交换债与 绿色 地方政府债券, 绿色债券品种进一步丰富 。具体来看, 2019年绿色私募债发行期数 为 44 期 ,较上年增长 193.33%, 首度超越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及绿色金融债,跃居首位 ,发行规模为 393.97 亿元 ,较上年增长227.24%, 仅次于绿色金融债和绿色企业债位于第三位; 绿色金融债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 31 期、 833.5 亿元)较上年( 38 期、 1289.2 亿元) 有所下滑 , 但 发行规模仍最大, 发行期数则降至第三 ;绿色企业债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 39 期、479.60 亿元)较上年( 21 期、 213.70 亿元) 增幅明显, 发行期数、发行规模均位 列 第二;绿色公司债发行期数( 20 期)较 上年( 18 期)略有上升,但发行规模( 201.80 亿元)较上年( 256.10 亿元)有所下滑;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 22 期、 296.20 亿元)较上年( 17 期、 172.80 亿元)也保持增长趋势。此外, 2019 年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单数和发行规模( 29 单、 363.57 亿元)较上年( 18 单 、 141.34 亿元) 也有所 提升 。 2019 年,银行间市场仍为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场所,发行绿色债券 期数和规模( 110 期 、 1846.85 亿元 ) 较上年( 82 期 、 1723.82 亿元 )有所上升 , 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在绿色债券发行总期数和发行总规模 中 的占比分别为 57.29%和65.88%,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约 6 个和 12 个百分点 。交 易所市场共发行绿色债券 82 期,发行规模为 956.59 亿元 ,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较上年分别增长 74.47%和 97.35%,主要由于交易所市场发行的绿色私募债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增长较多 。 8 发行规模按发行币种分别合计 3 亿欧元、 76 亿美元、 96.50 亿人民币和 40 亿港元;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信息网 。 第 09 页 2019 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9 2019 年绿色债券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占债券市场 9发行期数和 总 发行总规模的比例分别为 0.44%和 0.63%, 占比 较上 年( 1.21%、 1.58%)有所下降 , 绿色债券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图 2 20182019 年绿色债券券种分布 注 : 按照 2019 年绿色 债券 各 券种发行期数 从高到低 排序 资料 来源: 联合资信 COS 系统 2、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和污染防治领域 在绿色债券资金用途方面, 2019 年,根据央行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15 年版)划分,已明确和可估算 10具体投向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污染防治、清洁交通和清洁能源领域,其中 投向 清洁能源 领域的资金占募集资金 总 规模的 26.04%,较上年( 17.42%)大幅提升,超越 污染防治 领域 、 清洁交通 领域 ,重回 第一 位 ;投向 清洁交通 领域 的资金占 募集资金总规模 的 26.01%较上年( 18.50%) 大幅上升; 投向 污染防治 领域的资金 占 募集资金总规模 的 12.73%9 包括金融债(政策性银行债、商业银行债和其 他金融机构债)、企业债、中期票据、集合票 据、短期融资券、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 PPN、公司债(一般公司债和私募债)、证券公司 债、可交换债、可转债和项目收益票据。 10 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信贷,为环 保、节能、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等支持环境改 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项目提供资金,但其具体资金投 向领域在发行阶段大部分缺乏明确条款。对于 已披露绿色储备项目的绿色金融债,可按照各项目授信 额度在储备项目授信总额度的比例估算绿色金 融债对其投资金额;估算方法为: 绿色项目投向资金 =该绿色项目授信额度 债券募集资金 /所有储备项目授信总额度 。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102030405060702018年发行规模(右轴) 2019年发行规模(右轴)2018年发行期数(左轴) 2019年发行期数(左轴)(期) (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