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业深度报告 从大众看传统车企转型之路及其供应链重构 行业深度报告 行业报告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2020年04月09日 中性(维持) 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汽车产业洞察 2020-04-08 行业快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车市迎政策东风,三大利好稳增长 2020-04-01 行业周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汽车产业洞察 2020-03-31 行业点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和新能源销量成为亮点、吉利沃尔沃整合提高竞争力 2020-03-31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汽车或成 2020年稳内需刺激首选 2020-03-31 证券分析师 曹群海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8100001 021-38630860 CAOQUNHAI345PINGAN 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6 021-38638428 WANGDEAN002PINGAN 徐勇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9090004 0755-33547378 XUYONG318PINGAN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汽车商业模式进化,从销售好产品到提供多维度服务。随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到来,汽车产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过去追求优越的产品品质(稳定的质量+高动力+低油耗),闻名世界的丰田模式是典型代表,未来产品品质依然重要,但是更多维度的服务,基于便利出行、自动驾驶、能源方案形成的协同互补服务方案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即搭建一个生态系统,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客户黏性。最终从制造车辆转化为全方位满足出行需求,行业的周期属性会相应弱化。 大众汽车进行三维度转型:产品电动化、产品电子化、拓展增值服务。自迪斯挂帅大众 CEO,大众汽车快速转型,不断加速转型电动化、智能化,我们认为其转型可以分为三个维度:第一是通过 MEB 平台实现产品电动化,积累电池技术、降低电池成本;第二是在电动化基础上实现产品电子化,核心是产品电子架构变革,整车的核心竞争力变为汽车电子加持的智能+科技,而不是高效能动力总成带来的油耗+动力,从自制动力总成转为自制车载大脑,持续软件升级取代周期性的硬件换代,增强产品溢价能力;第三是提供多类增值服务,包括自动驾驶增值服务、共享出行增值服务、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目前来看大众仍需在这三方面加快转型速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汽车供应链解构重建、部分零部件成长属性有望更为凸显。随着车企转型,汽车供应链也随之变化。第一,随汽车电动化,三电系统替代动力总成,同时电子传动替代机械和液压传动。第二,随汽车电子化,汽车电子渗透率提高,传感器种类和数量增多。第三,随汽车电子架构改变,零部件体系控制核心移至车载大脑,对硬件模块的设计要求降低,原有的整体打包供应方案解体。旧有的汽车供应链相对稳定,零部件体系成长属性较弱而周期属性明显,随供应链体系解构重建,优秀供应商的客户拓展和产品横向延伸能力有望加强。 投资建议:传统车企从销售产品转型为销售服务,并且通过改造电子架构实现智能化+科技化,看好国内有转型决心的自主龙头车企,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转型过程中汽车供应链体系解构重建,部分配件企业成长属性将更加明显,看好拥有客户和产品延伸能力的零部件公司,强烈推荐星宇股份,推荐福耀玻璃、银轮股份、中鼎股份、拓普集团,关注宁波高发。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持续下行风险,如果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将影响汽车行业销量,整车企业业绩将会不断承压;2)转型失败风险,如果整车企业转型过快,而新业务无法立即贡献正现金流,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亏损风险;3)竞争力下滑风险,整车企业组织架构和原有的供应链体系给企业转型造成拖累,整车企业在新领域面临竞争力下滑风险;4)供应商 -30%-20%-10%0%10%Apr-19 Jul-19 Oct-19 Jan-20沪深300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企业转型造成拖累,整车企业在新领域面临竞争力下滑风险;4)供应商话语权降低风险,供应链解构重组,对零部件设计要求在不断的降低,供应商的话语权可能会降低。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股票价格 EPS P/E 评级 2020-04-08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星宇股份 601799 85.55 2.21 2.67 3.35 4.22 38.7 32.0 25.5 20.3 强烈推荐 银轮股份 002126 8.90 0.44 0.40 0.50 0.60 20.2 22.3 17.8 14.8 推荐 福耀玻璃 600660 18.85 1.64 1.16 1.29 1.63 11.5 16.3 14.6 11.6 推荐 中鼎股份 000887 9.28 0.91 0.55 0.64 0.72 10.2 16.9 14.5 12.9 推荐 拓普集团 601689 17.54 0.71 0.46 0.56 0.66 24.7 38.1 31.3 26.6 推荐 上汽集团 600104 19.29 3.08 2.19 2.54 2.69 6.3 8.8 7.6 7.2 推荐 长城汽车 601633 8.21 0.57 0.49 0.49 0.60 14.4 16.8 16.8 13.7 推荐 广汽集团 601238 10.28 1.06 0.65 1.11 1.12 9.7 15.8 9.3 9.2 推荐 宁波高发* 603788 15.62 0.93 0.89 1.05 1.24 16.8 17.6 14.9 12.6 吉利汽车* 0175 10.12 1.37 0.89 1.06 1.25 7.4 11.4 9.6 8.1 *为wind一致预测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正文目录 一、 整车企业商业模式重新构建 . 6 1.1 产品电动化、搭建 MEB电动平台 . 6 1.2 MEB平台电子架构变革、软件的升级迭代成为核心 . 13 1.3提供多类增值服务,构建新的护城河 . 21 二、 汽车供应链扁平化、解构重建 . 26 2.1 汽车电动化,三电系统替代燃油动力总成 . 26 2.2随汽车智能化,汽车电子渗透率提升 . 27 2.3 电子架构重心上移、独立硬件替代整体打包方案 . 28 三、 投资建议 . 30 四、 风险提示 . 30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1 传统车企新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生态 . 6 图表2 欧盟碳排放法规使整车额外增加成本 单位:欧元 . 7 图表3 欧盟新车碳排放要求加严 单位:g/km . 7 图表4 特斯拉季度交付量大幅提高抢占传统车份额 单位:辆 . 7 图表5 特斯拉动力电池迭代过程 . 8 图表6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 9 图表7 大众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和合作方对比 . 9 图表8 大众与 Northvolt合资工厂Northvolt Zwei . 10 图表9 大众电池包成本预估 2020年降低到100欧元/kwh . 11 图表10 大众MEB平台主要车型规划 . 11 图表11 大众MEB平台主要车型 . 12 图表12 大众MEB平台车型ID 3参数 . 12 图表13 至 2022年大众在全球建立 9家 MEB工厂 . 12 图表14 大众MEB平台中国区销量预测 单位:万辆 . 13 图表15 大众MEB平台全球销量目标 . 13 图表16 大众下一发展阶段可能形成的汽车技术架构 . 14 图表17 MEB和特斯拉平台电子架构剖析 . 15 图表18 从分散式架构+总线模式到域控制器模式 . 15 图表19 大众MEB平台电子架构升级路径 . 15 图表20 2025年软件代码数增加至 10亿行 . 16 图表21 大众汽车电子架构种类由8种缩减至1种 . 16 图表22 特斯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趋于集中 . 17 图表23 Model 3按照 位置区分电子架构为左车身、右车身、中央计算模块 . 17 图表24 特斯拉线束长度相比普通燃油车大幅缩短 . 18 图表25 不同等级无人驾驶车辆所需传感器数量. 19 图表26 自动驾驶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 . 19 图表27 汽车与手机的集成电路要求对比 . 20 图表28 FPGA和ASIC优劣 . 20 图表29 新兴汽车处理器(及IP)算力及功耗概况 . 20 图表30 半导体在汽车生态体系中的角色 . 21 图表31 大众出行服务布局 . 22 图表32 网约车出行的规模效应+算法壁垒 . 22 图表33 ID buzz车型概念图(货运版本+客运版本) . 23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34 特斯拉自动驾驶影子模式 . 24 图表35 特斯拉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 . 24 图表36 大众自动驾驶平台核心传感器 . 25 图表37 大众汽车车主充电时间分布 . 25 图表38 特斯拉太阳能屋顶和储能方案 . 26 图表39 三电系统带来的汽车零部件变化 . 26 图表40 大众MEB平台主要供应商 . 27 图表41 车内外各类传感器迅速增加 . 27 图表42 汽车电子主要传感器分布 . 27 图表43 国内汽车电子传感器主要供应商 . 28 图表44 博世电子架构分布演绎 . 29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一、 整车企业商业模式重新构建 本文通过研究大众汽车的规划战略和转型之路,试图寻找出传统车企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如何搭建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在这其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主品牌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大众汽车自柴油排放门事件发生后,基本代表其柴油车技术路线的失败,公司加快技术转型,任命迪斯成为集团 CEO,迪斯为原大众品牌 CEO,曾负责过宝马的采购和电动车开发工作,这段履历使得新的大众掌舵者更加坚定的带领大众集团走向电动化之路。 公司不断加速转型电动化、智能化,从销售高质量的产品到销售更多样化的服务,品牌预计更具备用户粘性,我们认为其转型从空间上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产品电动化。受碳排放法规、特斯拉倒逼、新能源行业趋势影响,公司产品加快电动化,电动化核心是掌握电池技术和降低电池成本。 第二:产品电子化。核心是变革产品电子架构,整车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汽车电子带来的智能+科技,而不是动力总成的油耗+动力。整车企业从自制动力总成转为自制控制器、ECU 数量变少,软件持续升级,实现产品迭代更新,而不是靠硬件换代。 第三:提供多类增值服务,比如自动驾驶增值服务,共享出行增值服务,能源管理增值服务。 图表1 传统车企新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生态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 1.1 产品电动化、搭建MEB电动平台 特斯拉等新势力不断倒逼、欧洲碳排放法规趋严之下全球传统车企进行转型,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转型成为电动化的科技企业,其中大众汽车是传统车企中最坚定和最早实施此战略的车企,其立志于转型为一家电动化企业。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2 欧盟碳排放法规使整车额外增加成本 单位:欧元 图表3 欧盟新车碳排放要求加严 单位:g/km 资料来源: 欧盟、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欧盟、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4 特斯拉季度交付量大幅提高抢占传统车份额 单位:辆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实施产品电动化、电池技术和电池成本为核心 转型的基础是产品电动化,电动化可以为汽车电子化比如大算力 CPU、人机交互等提供充足电力,电动化核心是动力总成的改变,由发动机+变速箱转变为电池+电机驱动技术,最核心零部件是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解决续航里程焦虑,而电池的成本是解决电动车价格高昂问题的关键。 在电池技术上,特斯拉较为领先: 1、 特斯拉拥有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将有效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 BMS 系统上,为了对数千颗圆柱电池进行管理,特斯拉构建了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BMS),经过 900次深度循环后,电池容量会衰减至 50%,而在 50%0的循环模式下,循环寿命显著延长,因此,特斯拉通过将 7104节电池每 74节进行并联,每个并联电池组设置一个电流检测点,从而降低单体充放电电流,再通过算法控制降低单节电芯最大充放电量,使电芯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得以提高。 11501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25年 2030年123957860170134 1189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14 2020 2025 2030NEDC/WLTP 实际碳排放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电池技术达到最后自制的目标,实现电池成本降低。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电池技术,从而实现自制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因为汽车最终还是一个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所以自制电池同时实现规模效应,是解决电池成本的有效的方案。 2014 年 7 月特斯拉与松下合资建设动力电池超级工厂,2019 年先后收购超级电容生产商 Maxwell和锂电设备制造商 Hibar。 此外特斯拉正在弗里蒙特建造一条试点电池生产线,并在设计自己的电池生产设备,并且估计已经收购了锂离子电池初创公司 SilLion(为商用圆柱形电池研发高负载硅阳极和电极技术)。 特斯拉规划 2020年发布自制锂电池计划,每 kwh成本可以降低到 100美元以下,单体能量密度达到 300wh/kg,优于目前行业平均水平。 图表5 特斯拉动力电池迭代过程 Roadster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Model 3国产标准续航 自产电池 上市时间 2008 2012 2014 2017 2019 预计2021年后 电池供应商 松下 松下 松下 松下进口/LG化学 特斯拉 电芯类型 18650 18650 18650 21700 21700 正极体系 LCO NCA NCA NCA NCA/NCM811 高镍(少钴或无钴) 负极体系 石墨 石墨 石墨 硅碳 硅碳/石墨 硅碳(掺锂) 电芯容量(Ah) 2.2 3.1 3.1 4.8 4.8/4.7 电芯数量(个) 6831 7104 7104 4416 2976 单体能量密度(Wh/kg) 210 245 250 260 256/257 300以上 资料来源:知化汽车,平安证券研究所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图表6 特斯拉致力于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平安证券研究所 大众不断提高对电池技术的掌握程度,当前主要采用 NCM523和 622三元电池,预计 2021年开始导入811 材料,预计 2023年开始导入硅碳负极,2025年开始导入固态电池。大众规划的电池路线着眼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降低电池及电动车的成本,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与全球主流电池企业的合作。 第一,多方选择供应商,致力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大众从电动化之初就与实力强劲的电池供应商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松下是大众早期供应商,其方形电芯产品搭载在大众最早推出的 e-golf、e-up、Golf GTE、奥迪 A3 e-tron插混版等车型上;从 2016年开始,大众将电芯供应商切换为三星 SDI和 LG化学等韩国供应商,减弱了与松下的供应关系;从 2020 年开始,随着 MEB 平台车型的逐步推出,LG 化学/SKI和宁德时代分别称为大众在欧美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主力供应商;2023年之后,随着欧洲“造电池新势力”Northvolt 动力电池瑞典工厂和德国合资工厂相继投产,预计大众将与本土供应商保持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大众还通过参股 Quantum 进入固态电池领域,计划 2025 年开始产品的导入,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与多家电池厂商的合作使得公司可以多方选择最优产品,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解决续航里程焦虑。 图表7 大众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和合作方对比 供应商/合作方 电池类型 合作关系 主要车型 历史、技术概况 松下 方形 2016年之前欧洲主要供应商,2016年后为辅供 e-golf、e-up、Golf GTE、奥迪A3 e-tron插混 当前 NCM523正极+石墨负极,能量密度190Wh/kg左右,整体技术实力落后于中韩厂商 三星SDI 方形 2016年后 MQB车型欧美市场供应商 e-golf、e-up、奥迪Q7 e-tron NCM622,能量密度210220Wh/kg LG化学 软包 2016年后 MQB车型欧美 奥迪e-tron、奥迪A6L 目前以 NCM622为主,能量密度2014年7月,与松下投资50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超级工厂2019年2月,以2.18亿美元溢价55%收购超级电容生产商Maxell2019年10月,收购加拿大锂电设备制造商Hibar2020年2月,媒体预测特斯拉可能已经收购了锂离子电池初创公司SilLion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市场供应商,2020年后MEB车型欧美市场主要供应商 插混版、保时捷Taycan、ID.3、ID.Vizzion、ID.Crozz 260Wh/kg左右;811量产预计在2020年前后;新品开发已具备“811正极+硅炭”生产能力,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95Wh/kg 宁德时代 方形 2018年后 MQB车型中国市场主要供应商,2020年后MEB车型中国市场主要供应商 帕萨特插混、途观L插混、朗逸纯电、宝来纯电、ID.初见 已量产811正极+石墨负极体系,能量密度230-240Wh/kg;实验室已完成方形、软包“811正极+硅炭”电池研发,单体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 SKI 软包 2020年后 MEB车型供应商 ID.3、ID.Vizzion、ID.Crozz NCM811 Northvolt 方形 2023年开始批量供货、合资工厂2024年开始批量供货 - 特斯拉前高管创办 Quantum 固态 参股公司,2025年后开始导入 - 斯坦福大学前研究人员成立,目前全固态电池方面的专利累计达到约200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第二,考虑自制电池,降低电池成本 大众汽车 2019 年与 Northvolt 公司以 50:50 的股比成立合资企业,并建设一座初期产能为 16GWh的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于 2020 年开始建设,并于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初投产,为大众汽车生产电池。 除此之外,大众建立了拥有 300 名专家的卓越电池中心,负责集团的电池开发工作。规划 2020 年将电池包成本下降至 100 欧元每 kwh,成本比特斯拉的规划要略高,大众的电池技术已经略微落后于特斯拉,但差距不大。 图表8 大众与 Northvolt合资工厂Northvolt Zwei 资料来源:Northvolt,平安证券研究所 除此之外,集团将资源和布局延伸到上游锂资源和钴资源领域。在锂资源方面,2019年 4月,赣锋锂业与大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将向德国大众及其供应商供应锂化工产品,此举对大众的电动汽车计划产能和成本提供锂关键原材料的安全供应保障;此外,双方还将在电池回收和固态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