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GXING SECURITIES 行业研究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2020年 07月 25 日 看好 /维持 计算机 行业 报告 分析师 王健辉 电话: 010-66554035 邮箱: wangjh_yjsdxzq 执业证书编号: S1480519050004 分析师 陈宇哲 电话: 021-25102909 邮箱: chenyzhdxzq 执业证书编号: S1480520040001 投资摘要 : 私有云是目前中国大中型平台上云的最优方案,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竞争较为激烈 。 目前 中国 的 云计算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 私有云市场在过去五年保持着年均 20%的增长态势 。 根据 Gartner预计, 2020年全球私有云市占率将 达 36%。 IDC预测,2023年中国私有云 IT基础架构支出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私有云市场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 由于私有云市场的门槛相较公有云市场更低,目前尚有较多行业玩家。不仅传统的私有云厂商华云、浪潮信息等不断推陈出新,发布新一代私有云平台产品,同时公有云产品厂商阿里云、腾讯云等高调介入私有云市场 并不计成本的敲开头部的政府、金融、制造等客户市场。目前私有云市场三华(新华三、华为云、华云数据) 以及 浪潮等 8家厂商处于领导者象限,行业格局分散 且竞争激烈 。 传统企业上云成为普遍需求, 中国特色是私有云发展核心驱动力 。 随着 企业 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云计算技术与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业务不断融合,用户已经充分认识到云计算的价值,传统政企上云已成为普遍共识。根据用友发布的企业上云指数( 2018),有 25.8%的大型企业部署了私有云平台, 44.7%的大型企业未选择云平台,未来中国企业上云率将逐步接近北美水平,预计到 2023 年达到 61%。在政府政策利好的环境下,资本市场同样看好云计算概念。在中国云计算行业标准由政府相关机构制定的背景下,中国政企对数据安全和自主性要求更高,未来企业将选择全栈式自主可控的私有云平台。 新基建浪潮下, IDC建设将助力私有云发展 。 持续关注云计算、数字化应用及技术发展的同时,可以发现数据中心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中游,是支撑信息技术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新基建浪潮下,各地政府陆续颁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设规划。目前有如包括投资超百亿的普洛斯怀来大数据产业科技园、总投资 130 亿元的长三角 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 、西藏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大量数据中心项目处于在建中,覆盖范围为长三角、京津冀、南贵(贵阳)北乌(乌兰察布市)等区域,未来将陆续投入使用。数据中心的大规模扩建,将有利于面向企业级部署的私有云服务商。 投资 建议 : 深信服、紫光股份、北信源、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宝信软件、神州数码、太极股份、东华软件。 私有云是面向大型企业、政府的主流云部署方案。我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速较快, IDC 预计到 2023 年,中国私有云 IT 基础架构支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在当前传统企业上云需求未被完全释放的环 境下,私有云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尚有较多行业玩家。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浪潮下,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建将利好私有云平台;在中国特色背景下,大型企业、政府更加偏好私有云部署方式。我们认为,私有云市场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关注从超融合向私有云混合云转型的深信服、拥有私有云龙头新华三的紫光股份,主打私有云办 公的北信源,受益 IDC 数据中心扩建的服务器厂商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及服务商宝信软件,拥有混合云平台及鲲泰服务器的神州数码,政务信息化龙头太极股份、东华软件 。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影响; 5G推进不及预期;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 P2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目 录 1. 私有云是目前中国大中型平台上云的最优方案 . 4 1.1 中国云计算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 4 1.2 私有云更适合数据敏感且自主性较高的平台 . 6 2.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 8 2.1 私有云市场快速增长,私有云 IT 基础架构支出占比有望领先全球 . 8 2.2 海外巨头技术路径各不相同,国内企业竞争激烈 .10 3. 传统企业上 云成普遍需求,中国特色是私有云发展核心驱动力 .14 3.1 传统企业上云需求加速,私有云企业获资本青睐 .14 3.2 数字经济、新基建政策支持, “云 +AI+5G 融合发展释放新动能 .16 3.3 中国特色下的政务、制造与金融是中国私有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8 4. 供给端升级:新基建头排兵 IDC助力私有云发展 .23 4.1 新基建政策、流量爆发双重共振,推动 IDC 建设 .23 4.2 IDC 扩建将有力支撑传统企业私有云 IT 基础架构建设 .26 5. 投 资建议 .27 6. 风险提示 .27 相关报告汇总 .28 插图目录 图 1: 云计算发展历程 . 4 图 2: 云计算基本特征和分类 . 5 图 3: 私有云技术发展历程 . 6 图 4: 私有云细分市场变动情况 . 7 图 5: 私有云基础架构 . 7 图 6: 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和增速 . 9 图 7: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和增速 . 9 图 8: IaaS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 . 9 图 9: IT 支出占比中美对比 .10 图 10: 2018-2023中国云计算 IT 基础架构预测 .10 图 11: 2017(左)、 2018(右)私有云市场竞争力象限 . 11 图 12: 2018年私有云市场份额 .12 图 13: 近三年美国、欧盟和中国企业上云率比较 .14 图 14: 2018-2020年 6月中国 PE/VC的行业投资分布 .15 图 15: 2019-2023年中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预测 .19 图 16: 2017-2018中国企业上云指数及指标水平统计情况 .19 图 17: 2017-2018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上云比例对比情况 .19 图 18: 2018年私有云市场应用场景市场份额占比 .20 图 19: 全球 IDC市场预测 .23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P3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图 20: 中国 IDC市场预测 .23 图 21: 2014-2019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及月 DOU增长情况 .23 图 22: IDC产业链 .26 图 23: 国内 IDC托管服务市场结构 .26 表格目录 表 1: 海外巨头产品与特点比对 .10 表 2: 私有云产业链分布 .12 表 3: 参与私有云业务的企业原始背景 .13 表 4: 2017年以来私有云企业主要融资日历 .15 表 5: 2012-2019年中国云计算发展相关政策 .16 表 6: 2016年至今重要网络安全政策文件和要点 .17 表 7: 行业(应 用场景)痛点及云计算解决方案 .20 表 8: 数据中心相关政策 .24 表 9: 部分在建 IDC项目 .24 P4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1. 私有云是目前中国大中型平台上云的最优方案 1.1 中国云计算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云计算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十年。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信息产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革:个人计算机革命( 1980 年代)、互联网革命( 1990 年代)和云计算革命( 2006 年至今)。自 2006 年 IBM 和谷歌云联合推出云计算概念算起,云计算发展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云计算经历了被广泛质疑到成为新一代 IT 标准,从单纯技术上的概念到影响整个业务模式的发展历程。组织向云部署模型的快速迁移已经证明,十年前业务开展方式已经发生了范式转变。企业不再对处理其产品的整个生态系统感兴趣,而是专注于核心竞争力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云计算已成为软件行业中采用最快的技术之一, 并且已成为跨大多数垂直行业的业务运营的本质。公有或私有,每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或缺点。从小型到大型的组 织都接受了云计算技术的采用,因此在过去十年中为云计算技术的显着增长做出了贡献。 图 1: 云计算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东兴证券研究所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P5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云计算可分为三 种服务模式和 四个 部署方式 。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的共享池,这些资源可以低延时 的 发布,实现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干预的最小化。云计算具有广泛的网络连入、快速弹性的获取服务、计量付费的收费模式、用户按需自主服务以及资源池化共享的五大基本特征;按照服务模式可以将云计算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平台即服务( PaaS)、软件即服务( SaaS);按照部署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及行业云。 图 2: 云计算基本特征和分类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东兴证券研究所 公有云由第三方提供商提供硬件、存储、带宽等资源,众多用户可在开放的共有网络中共用一个云服务器。该种方式下,用户不需要安装基础设施,亦不需要考虑硬件的运维,只用为其使用的资源支付 费用 。其主要的特点是价格低廉、使用便捷、节省维护成本,受到中小型创业公司和个人的青睐。但公有云的缺点在于:通常不能够满足安全法规遵从性要求,企业用户不可避免地担忧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在线流量峰值期间,可能会出现网络问题( AWS、 Azure 等公有云平台皆出现过停机和中断服务的情况);公有云按需付费的定价方式在面临移动大量数据时,使用费用会 迅速增加,这对于有海量数据的金融行业、大型政企而言并不划算;公有云技术对企业用户的遗留环境不能 很好支持,如基于大型机的 Cobol 应用。 私有云是为单一客户使用而构建的,由客户拥有基础设施 , 并可以控制在此基础设施上部署应用程序的方式。私有云的核心特征是专属资源。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也可以将其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私有云具有的主要特征为: 1. 安全性能高,单个企业是唯一可以访问它的指定实体; 2. 定制化,云服务商更容易定制资源已满足企业特定的 IT 需求, IT 部门可以完全控制私有云,这使得对公司现有 IT 流程影响更小。 3. 资源整合和标准化,与传统的企业数据中心相比,私有云可以 支持动态灵活的基础设施,降低 IT 架构的复杂度,使各种 IT 资源整合和标准化。 P6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混合云是私有云和公有云两种服务方式的结合,企业可以将重要文件放置在私有云,普通文件放置于公有云,两者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和应用的移植。 其优点在于可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并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但由于混合云是不同云平台、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组合,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同时后期维护也需花费时间和人力,对于企业的实力要求更高。 行业云是指专门为某个行业的业务设计的云,同时开放给多个同属于该行业的企业。 该方式能够将行业的业务进行专门的优化,方便用户的同 时,同时降低成本。但其支持范围较小,只支持某个行业且建设成本较高。 1.2 私有云更适合数据敏感且自主性较高的平台 私有云更适合数据敏感度较高且自主性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平台。 私有云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演进中。从仅为企业提供虚拟化管理、碎片化的云应用到“新一代私有云” 拥有更广泛的软硬件生态兼容性,兼顾企业级新一代应用和传统应用,同时具备应对企业复杂环境下的可进化特性,还能提供类似公有云的消费级体验。 图 3: 私有云技术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 EasyStack 官网,东兴证券研究所 私有云可以分为包含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和服务。 硬件产品指主要以物理形态支持私有云的 IT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防火墙、数据存储、入侵检测设备等;软件产品指私有云的软件形态产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安全相关软件、应用软件等;而服务贯穿私有云厂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包括系统建设、安全管理、智能运维等。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报告显示,当前私有云细分市场中,硬件产品占比最大,达到 70%左右。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P7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图 4: 私有云细分市场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东兴证券研究所 当前,各私有云服务商都旨在为政企用户提供全栈式服务,其应用架构以企业客户防火墙的复杂环境和数据需求为设计初衷,提供的产品服务包括 IaaS、 PaaS、 SaaS 层面。私有云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政务云、金融云、工业云等领域。 图 5: 私有云基础架构 P8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资料来源:网络整理,东兴证券研究所 2.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竞争格局 较为激烈 2.1 私有云市场快速增长,私有云 IT 基础架构支出占比有望领先全球 数字化 建设 推动企业发展经济转型。 在新经济周期下,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进程不断加速,从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云 +AI+5G”融合发展;到 “新基建 ”大力支持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企业亟待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政务简政放权,金融行业加速转型等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动能构成了私有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私有云与数字化转型联动化发展的大时代也已来临。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云计算发展报告,中国云计算市场虽然起步晚,但近些年呈现强势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一直保持 30%左右的高速增长,远超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预计在 2022 年达到 15%。 得益于中国企业对于私有云部署的偏好,中国私有云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行业的部署模式分类来看,得益于政策红利和行业巨头的抢占市场,过去 5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一直保持 50%左右的爆发式增长,目前已经呈现寡占市场的特征;而私有云市场也保持着年均 20%的增长态势,由于私有云市场的门槛相较公有云市场更低,目前尚有较多行业玩家。 中国私有云市场占比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 2018 年仍拥有 54%的行业占比,预计 2020 年市占率将进一步降到 45%。而根据 Gartner 预计, 2020 年全球私有云市占率将为36%,这是由于 AWS、 Google 云、微软 Azure 云等公有云的持续成熟,以及 VMware Cloud 与 AWS 等公有云的进一步合作,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引起的。 相较之下,中国的私有云市场占比有望长期处于高于全球水平。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P9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图 6: 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 和增速 图 7: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和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东兴证券研究所 从云计算行业的服务模式来看, IaaS 云 是云计算收入最大的部分。 中国的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呈现起步晚、体量小的特征, 但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政府、金融、制造业等传统企业上云需求进一步扩大,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动能,预计年均增长达到 40%左右,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图 8: IaaS 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Gartner, IDC,东兴证券研究所 中国的 IT 支出相对海外仍处较低水平,预计未来私有云支出有望成全球第一。 与云计算采用率较高的大型经济体相比,中国企业在 IT 的支出占 GDP 的比例更低, IDC 数据显示, 2018 年中国 IT 支出占 GDP 比为0.7%,而美国占比为 4.0%。 IT 基础架构的支出结构上,尽管滞后于成熟市场,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 对于整体云计算的 支出占比将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并在 2020 年突破 50%。同时,中国部署于私有云的架构支出占P10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计算机 行业: 传统企业上云释放增长动能,中国特色拓宽私有云市场发展空间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比远高于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 IDC 预测, 2023 年中国私有云 IT 基础架构支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图 9: IT 支出占比中美对比 图 10: 2018-2023 中国云计算 IT 基础架构预测 资料来源: Gartner, IDC,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IDC,东兴证券研究所 2.2 海外巨头技术路径各不相同,国内企业竞争激烈 海外 巨头布局混合云、 “真正私有云 ”产品线 。 综观当下各种厂商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可以看到,由于厂商各自的主业务不同,自然地形成了不同技术路线:一类是以 AWS、阿里、微软等公有云服务商为代表,力推的是将公有云技术架构延展到私有云中,致力于在用户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一套与公有云同样架构的云。 另一类是以 VMware、各 OpenStack 服务商为代表,方案是将自己的私有云与公有云集成,或者将私有云架构直接部署到公有云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商选择了集成之路,即推出一个云管平台,来统一纳管各种异构云环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混合云 /多云解决方案。 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混合云产品线,以便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占取先机 。 表 1: 海外巨头产品与特点比对 公司 平台 推出产品 产品特点 亚马逊 AWS AWS Outposts 混合云产品, 2018年 12 月推出。有两种使用模式: 1, VMware Cloud on AWS Outposts ,允许用户使用熟悉的 VMware 控制平面和 API;2. AWS Outposts,允许用户在本地使用与 AWS 云端相同的控制平面和 API。 优势:开发人员希望能够只构建一次应用程序,就可以灵活地在云、本地或混合架构中部署该应用程序,并以一致的性能运行 。 微软 Azure Azure stack 混合云产品, 2018 年 6 月 6 日,北京 国内首个 Azure Stack 一体化集成系统展示及测试中心正式落户北京。 Azure Stack 混合云,是微软 Azure 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