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 公共空间与交通篇 China Child-friendly City Blue Paper JUNE 20202 3 作者及鸣谢 作者 邓涵 ITDP China 审阅 朱仙媛 ITDP China 李薇 ITDP China 刘少坤 ITDP China 排版 黄润杰 ITDP China 邓涵 ITDP China鸣谢下列机构给予本文的帮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司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 Bernard Van Leer Foundation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 声明 本文所引用的部分公开资料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并注明出处, 目的在于更好向读者传播和推广儿童友好城市, 并 非商业用途。 如有版权问题, 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如需引用, 请注明出处。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珠江规划大厦11楼 电话: (86-20) 83860931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秀水街1号建外外交公寓6-1-122 电话: (86-10) 85323451 官方网站: chinaofficeitdp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治理, 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保障儿童 在一个安全可靠、 舒适温暖、 充满人性关怀的环境中成长,将对儿童的心理养成、 身体发育、 人际交 往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从而利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能为孩子们建设一个成功的城市, 我们就是为所有人建设了一个成功的城市。 ” -城市和交通政策专家,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市长 恩里克潘纳罗萨 前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于2018年发表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 , 结合全球众多行业专家、 学 者 和 国 际 组 织 的 研 究 成 果 和 优 秀 实 践 ,提 出 十项儿童权利与城市规划原则,全 面 、系 统 总 结 归 纳 儿 童 友好型城市的规划、 建设、 管理方面的详细指导, 是目前全球最权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指南。 十项儿童权利与城市规划原则 原则1 投入 原则2 住房和土地权属 原则3 公共服务设施 原则4 公共空间 原则5 交通系统 原则6 水和卫生综合管理系统 原则7 粮食系统 原则8 废弃物循环系统 原则9 能源网络 原则10 数据和信息通讯技术网络 本篇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结合ITDP先进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全球实践, 以原则4-公共空间、 原 则5-交通系统为切入点, 从城市环境对儿童大脑、 生理、 心理发育的影响出发, 阐述儿童友好城市的 基本概念, 收集整理国内外优秀的儿童友好型城市案例, 深入分析中国儿童友好建设的现状和挑战, 着力城市中面积最大涉及最广的公共空间-城市街道, 对应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所需, 总结归纳出对儿 童友好街道应具备的四类特性和措施: 富有生命力的街道 令人放心的街道 人文关怀的街道 善于倾听的街道 希望借此向中国广大民众、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宣传推广儿童友好城市理念, 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 供专业、本地化的技术指导, 为儿童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 2020年06月01日4 5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 目 录 前 言 一、城市环境对儿童成长有多重要 三、儿童友好型城市长什么样 二、我们能为儿童做什么 P 02 P 04 P 03 P 08 P 20 P 16 P 10 P 17 P 13 P 09 P 22 P 16 P 12 P 17 P 14 1.1 儿童大脑飞速发育 3.1 美国第一儿童友好城市丹佛市 2.1 儿童友好型城市是什么 1.3 物质环境的影响超乎寻常 2.3 儿童友好型城市怎么申请 1.5 带孩子的日常不容易 1.2 儿童生理发育需要充足锻炼 3.2 日本柏叶新城 2.2 儿童友好城市有哪些内容 1.4 “看不见摸不着” 的心理发育 2.4 儿童友好城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6 接触大自然好处多多 CHILD-FRIENDLY CITY | CONTENTS 参考文献 五、中国的儿童友好先行者 六、我们该怎么做 四、中国离儿童友好还有多远 P 76 P 42 P 56 P 30 P 23 P 49 P 68 P 25 P 45 P 64 P 31 P 24 P 51 P 52 P 72 P 27 5.1 深圳 6.1 富有生命力的街道 4.1 中国儿童发展迎来新的转机 3.3 荷兰 “儿童丝带” 5.3 武汉 6.3 人文关怀的街道 3.5 步行校车 Walking School Bus 5.2 长沙 6.2 令人放心的街道 4.2 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3.4 零伤亡愿景 Vision Zero 5.4 中国儿童友好社区 5.5 流动儿童的家-小禾的家 6.4 善于倾听的街道 3.6 国际组织 目录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城市环境 对儿童 成长有多重要 顶级医学期刊 柳叶刀 指出, 从受孕起的1000天内, 儿童的发育对外界干 预极其敏感。 1 家庭、 住房、 饮食、 环境、 医疗, 甚至交通等城市生活环境, 都会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甚至相伴终生。 本章通过儿童的早期发育, 包括大脑发育、生理发育及心理发育三大领 域, 研究分析城市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关键影响: 大脑发育, 包括认知能力 (关注、 解决问题、 理解因果)和语言能力 ( 学习识别和使用单词) 生理发育, 包括运动能力, 比如爬行、 走路、 能够拿起笔。 心理发育, 包括社会情感能力, 比如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让自己平静下 来 ,与 其 他 孩 子 相 处 融 洽。 要想儿童的早期发育顺利进行, 需要很多: 充足的营养 医疗保健 良好的亲子关系 安 全 舒 适、接 近自然 的 环 境 玩耍的机会 1 1 Kingston, Beverly, et al. “Creating child friendly cities: the case of Denver, USA.“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Municipal Engineer. Vol. 160. No. 2. Thomas Telford Ltd, 2007. 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至关 重要, 来源: Bi Lei, ITDP HOW DOES URBAN ENVIRONMENT IMPACT CHILDRENS GROWTH?8 9 城市环境对儿童影响到底有多 重要? 1.1. 儿童大脑飞速发育 俗话说, “3岁看大, 7岁看老” , 原来是有科学依据 的! 人类个体的大脑从胚胎时期就开始发育, 0-6岁 是儿童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2岁, 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50%-60%。 5岁, 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90%, 脑细胞的结构和 功能不断复杂化。 6、 7岁, 儿童的大脑重量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约达 1280克。 8 岁 ,人 的 神 经 系 统 各 部 分 几 乎 都 完 全 发 育 成 熟 。 其中, 新生儿0-18个月期间, 大脑每秒钟会建立700 次神经元连接. 1 在 这个 阶 段 ,幼 儿 受 到 城 市 生 活 各 个 方面的影响, 从住房、 食物、医疗保健、环境卫生、 休 闲场地, 甚至城市交通。 所以城市环境对儿童的发育 成长, 以及将来一生的影响极其重要。 1.2. 儿童生理发育需要充足锻炼 幼儿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整个身体状况发生巨大的 变化, 表现在骨骼肌肉的生长以及身体各系统的发 育, 幼儿期平均每年增高6-7cm, 体重平均增加2kg。 大肌肉群: 3岁左右发育旺盛, 比如爬、 跑、 跳等 大肌肉的活动。 小肌肉群: 5岁左右开始发育, 比如抓握、 手工等 小肌肉的活动。 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 由于身体 柔软, 容易学习许多动作, 而且喜欢模仿和重复。 因 此, 城市中有充足的社区公园、 游乐场所、 休闲绿道 等公共空间供儿童活动玩耍, 有助于幼儿的大小肌 肉群得到充足的锻炼, 促进健康有益的生理发育。 画画创作有利于儿童的大脑发育 来源: Runjie Huang, ITDP 幼儿0-2岁时每秒钟生成700条神经连接, 来源: Conel 1959 儿童肌肉群的发育需要通过活动进行充分锻炼 来源: chaniahospital.gr HOW URBAN ENVIRONMENT IMPACT CHILDRENS GROWTH CHILD-FRIENDLY CITY | ENVIRONMENT Conel, J. LeRoy. The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The Cortex of the Twenty-four-month Infant. 1959. 1 1.3. 物质环境的影响超乎寻常 空气: 刚出生的婴儿每分钟呼吸30-60次, 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每分钟呼吸24-40次, 成人 每分钟呼吸12-18次。活跃的成年人平均每天吸入约1万至2万升空气, 按相对体重计 算, 3岁的儿童安静时空气吸入量是成人的2倍。 1 因此, 儿童对污染物的吸收量是成年人 的2倍。 食物和水: 出生6个月的婴儿饮用水的比例是成人的7倍, 1-5岁的儿童吃的食物是成人的 3-4倍。 而与成人相比, 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期, 新陈代谢系统尚未成熟, 对许多有 毒污染物的代谢、 解毒、 排泄能力不及成人, 即儿童对物质环境有高度易感性。 噪声: 噪声会导致儿童紧张、 睡眠中断、 听力损失、 听觉辨别障碍、 较差的认知发展、 增 加的压力水平。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纽约市一项关于交通噪音对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影响的研究表明, 暴露在较高分贝环境下的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受到损害, 从而对阅读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 影响。 2 由此可见,城市中的雾霾、汽车尾气、二手烟、 食品安全、 饮用水安全、噪声等等问题将对 成长阶段的儿童造成巨大的影响。 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车辆电气化等措施有利于减 轻城市中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加大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的监督力度、 创建推广符合安全 生产要求的儿童友好型企业等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城市环境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 右, 儿童的呼吸与现在城市的雾霾 来源: 公众号“拍客” 下 , 儿童呼吸的次数 来 源 :U R B A N 9 5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UNEP, UNDP, World Bank. World Resources 1998-99: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hepesiuk, Ron. “Decibel hell: the effects of living in a noisy world.“ (2005): A34-A41. 1 210 11 城市环境对儿童影响到底有多 重要? 1.4. “看不见摸不着” 的心理发育 儿童的生活环境, 不只有物理环境, 还包括“人”的 环境。 “人”的环境, 即与儿童有关的人 (如父母、 祖 辈、 保姆、玩伴等)为儿童营造的情感和互动氛围, 也称为“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 。 这些看不见, 摸 不着的抽象环境, 对儿童的成长也产生非常深远的 影响。 父母、 祖辈、 看护人必须积极回应儿童的需 要 、与儿 童 建 立 温 暖 、亲 密 、充 满 关 怀 的 互 动 关 系 。 在城市环境中, 看护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发生在社区 玩 耍 、护 送 上下学 、坐 公 交 车 、超 市 购 物、餐 馆 吃 饭、 医院看病甚至过危险的马路和上下有障碍的人行天 桥 等 等 环 节,期 间 对儿 童 以 及 看 护人 不 友 好 的 设 施 会一定程度影响看护人的情绪和出行欲望, 进而影 响看护人与儿童之间的良好互动, 影响儿童身心的健 康发展。 1.5. 带孩子的日常不容易 成 人一 天 的 出 行 轨 迹 通 常 是“ 家 公 司 家 ”; 看护人一天的出行轨迹通常是“家市场学校生 活服务中心家学校公园超市家” 。 设想一位二孩的妈妈出门, 后背上背着还不会走路 的婴儿, 手里牵着一个要上学的孩子, 以及家人一天 的食物, 还得左顾右盼危险的车流, 等待合适时机 过马路。 为儿童和看护人的出行轨迹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便 利, 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上海市15分钟社区 生活圈规划导则建议以地域生活网点为核心, 提 供必要的商业、 行政、 医疗、 福利、 教育等服务, 儿童 和看护人可通过便捷安全的步行自行车路径, 或经济 实惠的公共交通在15-20分钟内获得基本保障服务。 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心理发 育, 来源: Huang Runjie, ITDP 看 护 人 与 儿 童 产 生 互 动 的 场 所 ,来 源 :N A T C O 看护人的出行轨迹更加多样化, 对城 市规划设计提出新需求 来源: ITDP Brazil HOW URBAN ENVIRONMENT IMPACT CHILDRENS GROWTH CHILD-FRIENDLY CITY | ENVIRONMENT 1.6. 接触大自然好处多多 环 境中阳光、空 气、土 地、沙 池、花 草 树 木、玩 具 、材 料就 是 要 与孩子 的生命、心灵 和 精 神产生关系和信息的传递。 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通过不断探索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体 系, 而不是靠记住事实。因此, 接触自然和自然元素对于所有儿童建立联系和了解世界 至关重要。 研究指出, 多接触自然, 对儿童的好处: 改善心理健康 提升注意力, 延长注意力持续时间。 * 增强儿童各方面能力, 包括运动、 语言和想象的能力。 * 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研究人员借助卫星图像评估了1500名儿童出生、 四五 岁以及七岁时住所方圆100米、 300米和500米内绿化程度, 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注意 力在线测试。 结果显示, 家住公园附近的孩子在测试中出错更少, 反应速度更快, 注意 力持续时间更长。 1 广州麓湖公园里一家人在享 受大自然中的阳光、 空气、 土地、 花草树木 来源: Zhu Xianyuan, ITDP 城市环境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 Dadvand, Payam,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long greenspace exposure and 3-dimensional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Barcelona schoolchildre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26.2 (2018): 027012. 112 13 儿童的天性是对一切事物好奇, 尽可能为儿童提 供安全、 有趣、 可探索的环境和机会。 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环境对儿童的发育成长同 样重要。 接触自然和自然元素对于所有儿童建立联系和了 解世界至关重要。 “一生中的所有发展都建立在幼儿期建立的基础 能 力 之 上 。” PHOTOGRAPH 01 PHOTOGRAPH 02 PHOTOGRAPH 03 PHOTOGRAPH 04 01 02 03 04 PHOTOGRAPH 01, 02, 04 HUANG RUNJIE 03 新浪 CHILD-FRIENDLY CITY | ENVIRONMENT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 但儿童的身体、 认知、 语言和社会情感的 发展模式是相似的。 正是在短暂的幼年时期, 大脑以及各项技 能的基本结构才得以快速发育成型。 这种巨大而惊人的变化, 在成人阶段是不存在的。 一生中的所有发展都建立在幼儿期建立的基础能力之上。 由 此, 一个对儿童友好的城市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对 儿童的发育成长, 以及未来一生的影响极为重要。 城市环境对儿童影响到底有多 重要? HOW URBAN ENVIRONMENT IMPACT CHILDRENS GROWTH 城市环境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我们能为儿童做什么 城市的生存环境对儿童的成长甚至未来的一生影响巨大, 那么世界都为 儿童做出了哪些努力? 截止到2019年, 全球有870个城市或地区被联合国认证为儿童友好型城 市。 2 本章节以科普形式, 引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方材料, 向公众介绍儿童 友好型城市的定义、 框架、 申请流程以及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切 合。 儿童友好城市 儿 童 友 好 城 市( 设 计 中 ) 全球儿童友好城市分布, 来源: UNICEF 相约步行上学的儿童, 日本东京新宿区 来源:Huang Runjie, ITDP WHAT CAN WE DO FOR CHILDREN?16 17 2.2 儿童友好城市有哪些内容 “儿童友好型城市” 是指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下列基 本保障的城市或社区: 人身安全有保障, 免受剥削、暴力和虐待; 人生有良好的开端, 健康成长, 备受关怀; 能获取基本服务; 能享有优质、 全纳、 参与式的教育和技能培 训; 能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意见并 影响相关决策; 能参与家庭、 文化、 城市/ 社区和社会生活; 能生活在清洁、 无污染、 安全、 有绿化空间的环 境中; 能与朋友见面, 有地方供他们玩耍和娱乐; 不 论 种 族 、宗 教、收 入、性 别 、能 力,都 能 拥 有 平 等的机会。 我们能为儿童做什么? WHAT CAN WE DO FOR CHILDREN? 2.1 儿童友好城市是什么 儿童友好城市 (Child Friendly City, 简称 CFC), 是指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阐明的 四大原则: 对儿童不歧视, 符合儿童最高利益, 保障儿童生存和获得最大发展的权利, 以及尊 重儿童的观点为指导, 承诺并致力于实现本辖 区内儿童权利的城市、 城镇、 社区或其他行政体 系。 发展历程 1989年11月20日,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儿童 权利公约 , “本公约之目的, 儿童系指18岁以下 的 任 何 人 ,除 非 对 其 适 用 之 法 律 规 定 成 年 年 龄 低于18岁” 。 1992年, “儿童友好型城市” (CFC) 的概念被提 出。 其观点认为: 一个明智的政府, 一个健康的 环 境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政 策 ,是 国 家 和 地 方 政 府 成 功 实现儿 童 权 利 公 约的必 要 基 础。 1996年, 联合国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C F C)的 构 想。 2002年, 联合国儿童大会, 提出 “一个适合儿童 的 世 界”,作 为 C F C 宣 言 核 心 项 目。 2003年, 欧洲CFC研究研讨会, 明确提出儿童友 好型城市特征。 2004年, 联合国CFC研究中心, 设计儿童友好型 城市行动框架。 2007年-2016年,国内城市郑州、北京、南京、扬 州 、三 亚 、长 沙 、深 圳 先 后 提 出 创 建 儿 童 友 好 型 城市。 截止到2019年, 全球有870个城市或地区被联合 国认证为儿童友好型城市, 中国尚无一个城市 获此殊荣。 CHILD-FRIENDLY CITY | INITIATIVE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手册 54 5 1 2-5 2.3 怎么 申请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申请流程如下图, 由于世界各地的现状和挑战不一, 申请城市根据儿童友好城市的 目标制定符合自身城市发展的行动方案并积极执行, 定期会有联合国儿基会的专家监督和评审, 符 合要求的即授予儿童友好城市称号, 整个申请时长需2-5年。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 员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的一系 列发展目标, 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 式彻底解决社会、 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 问题, 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世界各国都肩负着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的任务, 而儿童友好型城市 (Child-friendly City)在城市层面全面系统解决儿童和家庭的健 康和福利问题, 一定程度上支持联合国2030可 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如(3)良好健康与福 祉 、( 4 ) 优 质 教 育 、( 5 ) 性 别 平 等 、( 6 ) 清 洁 饮 水 和 卫 生 设 施 、( 7 ) 廉 价 和 清 洁 能 源 、( 1 1 ) 可 持 续 城 市 和社区、 (13)气候行动等等。 2.4 儿童友好城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 源 :联 合 国 右, 儿童友好城市申请流 程, 来源: UNICEF, Child Friendly Cities and Communities Handbook 左 ,儿 童 友 好 城 市 行 动 框 架, 来源: UNICEF, Building Child Friendly Cities-A Framework for Action 儿童友好城市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儿童友好型城市长什么样 本章节收集整理全球的儿童友好城市示范案例, 从以下几方面对示范案 例进行阐述: 整体设计案例-美国第一儿童友好城市丹佛市和日本柏叶新城, 意在 展示城镇级规模的儿童友好空间的运作模式、 制度保障及相关措 施; 社区案例-荷兰“儿童丝带” , 意在展示社区级规模的儿童友好空间营 造; 交通案例-零伤亡愿景Vision Zero和步行校车Walking School Bus, 意在展示交通方面的儿童友好出行措施; 以及推动儿童友好事业的相关国际组织。 3 日本大阪港区 来源: Huang Runjie, ITDP WHAT DO CHILD-FRIENDLY CITIES LOOK LIKE?20 21 3.1 案例1: 美国第一 儿童友好城市丹佛市 2006年1月, 美国丹佛市科罗拉多大学儿童、 青少年和环境中心向市长教育 和儿童办公室提出, 让丹佛成为全国排名第一的儿童友好城市。 这一提议 得到了市长教育和儿童办公室执行主任的热烈回应。 1 儿童友好城市长什么样? WHAT DO CHILD-FRIENDLY CITIES LOOK LIKE? 来源: shutterstock 1 Kingston, Beverly, et al. “Creating child friendly cities: the case of Denver, USA.“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Municipal Engineer. Vol. 160. No. 2. Thomas Telford Ltd, 2007. CHILD-FRIENDLY CITY | BEST PRACTICE 2006年6月13日, 丹佛市启动了丹佛儿童与青少年友好 城市倡议 (Child & Youth Friendly City, 简称 CYFC) , 市长、 学校总监和大学校长等人以及来自60 多个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该倡议包括: 制定一个能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 包容的、 参 与性的进程。 支持儿童和青少年有意义的参与。 利用和完善现有资源。 以改变文化和制度为目标。 创造一个充满儿童和青少年友好场所的城市。 立足健康发展的连续性, 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具 体需求。 下一 步,利 益 相 关 者 制 定了实 施 该 倡 议 的 组 织 结 构 。 丹佛CYFC倡议的组织结构旨在通过提供城市的综合 响应和资源调动来实现代表儿童和青少年的城市发 展潜力最大化。因此, 丹佛CYFC计划的组织结构包括 成人和青少年团体的平行组合, 他们致力于开发他们 所需的独特技能和能力。 组织结构包括: 执行委员会 成人指导委员会 青少年指导委员会 小组委员会 CYFC联盟 儿 童 与 青 少 年 友 好 城 市 倡 议(C Y F C) 美国丹佛市公共空间, 来源: DESIGN CONCEPTS 美国丹佛市公共空间, 来源: DESIGN CONCEPTS 最佳案例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22 23 丹佛市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中探索出“场景学习” (Learning Landscape) 的模式, 为各地创建友好户外游戏环境提供了一个成功的 示范。 自1998年开始, 政府牵头, 一家私人公司赞助2000万美元, 并由科 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景观建筑系的师生和社区成员共 同设计, 将全市46块废弃的学校场地改造为充满吸引力的、 多用途的户 外儿童游乐空间。 每个学习环境包括以下设计元素: 社区入口 阴凉处 公共聚集区域 自然野生公园 户外艺术 多用途场地 硬地游戏教育元素 可参与的安全游戏设施 创新游戏元素 场景学习项目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鼓励户外游戏和学习, 提供儿童交 流的社交场所。其次, 场景学习通过创造反映其位置和用户的独特性的 场所, 为社区形成审美愉悦的视觉焦点。 从长远来说, 场景学习通过促 进社区使用重新将学校与他们的社区联系起来形成网络, 成为不同规 模和层次的、步行可达的儿童户外游乐场地, 大大提升了丹佛的儿童吸 引力和城市魅力。 CHILD-FRIENDLY CITY | BEST PRACTICE Colorad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rm 美国丹佛市公共空间, 来源: DESIGN CONCEPTS、 中规设计 最佳案例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24 25 3.2 案例2: 日本柏叶新城 2016年日本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FCI)模式作为试点启动, 重点是建立一个 致力于共同行动框架和儿童权利原则的城市或社区网络, 由儿童基金会 监督进展情况。 儿童友好城市长什么样? WHAT DO CHILD-FRIENDLY CITIES LOOK LIKE? 日本东京六本木, 来源: Huang Runjie, ITDP CHILD-FRIENDLY CITY | BEST PRACTICE 日本柏叶新城的“公园城市柏之叶校园二号 街”项目设置了专门面向儿童的生态社区综 合体, 项目集合了社区儿童活动中心、 家庭 聚会中心、 社区托儿所、 儿童运动场及社区 家庭农场等公共设施。 1 功能丰富齐全的场 所 能 帮 助 父 母 应 对 许 多 照 料 孩 子 的 挑 战 ,如 托儿所解决在职父母的育儿问题, 儿科诊所 为患病和康复儿童提供设施。 面向儿童的生 态社区不仅为父母减轻育儿压力, 同时为家 庭创造沟通互动的舒适空间, 进一步促进家 庭 和 邻 里 关 系 ,增 强 社 区 归 属 感 。 其中西科尔公园(Cicol Park)是特殊的儿 童 游乐 场 ,不 仅 有各 种 各 样 的 玩 具 供 孩 子 享 受, 还专门设置了父母工作区,在西科尔公园 父母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十分方便地照看孩 子。 柏叶新城的儿童活动中心还推出的“匹诺曹 项目” , 由意大利艺术家和教育家Edoardo M a l aj j i赞 助 的 一项 参 与 性 艺 术 计 划 ,其 理 念 是“让孩子在城市中长大! ” , 当地儿童在其 中起着主导作用。 2 活 动 当 中 ,穿 着 匹 诺 曹 服 装的孩子们, 工作的身影出现在当地蔬菜 店、花店、面包店、咖啡店、杂货店、服装 店 、超 市 、银 行 等 大 小几十 个 铺 面 。通 过 这 样 的项目, 孩子们亲身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和 意义, 也获得了成长的一些思考。 上, 日本柏叶新城的社区儿童综合体布局示 意 和 家 庭 农 场 ,来 源 :田 女 ,市 政 厅 下 , 日本柏叶新城的“匹诺曹”儿童参与项 目 ,来 源 :chiba.itot.jp/kashiwanoha/ report/report03 中, 思科尔公园兼顾儿童玩耍与父母办公的 儿童游乐园, 来源: mitsuifudosan.co.jp/english/corporate/ esg_csr/special/smart.html 田女 崔曦, 日本案例|东京圈的柏叶新城: 一座儿童的城市是什么样? , 市政厅公众号 udck.jp/community/002986.html 1 2 最佳案例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26 27 3.3 案例3: 荷兰代尔夫特市 “ 儿童丝带” 2008年荷兰代尔夫特市启动“儿童安全计划” (Children Safer in Delft),其下细分为七个子项目,涵盖教育、卫生、 家庭、 城市环境等诸多方 面,著名的是“儿童出行路径”或者直译为“儿童丝带”(Kindlint) ,它由 荷兰一家住房与交通顾问公司SOAB提出, 致力于为儿童修建安全而有趣 的廊道。 儿童友好城市长什么样? WHAT DO CHILD-FRIENDLY CITIES LOOK LIKE? 荷兰梵高国家森林公园 来源: Huang Runjie CHILD-FRIENDLY CITY | BEST PRACTICE 这个计划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 充足的游玩和移动所需的空间; 安全的交叉路口; 使儿童可以看清 来往车辆, 其他人也可以提前看到儿童; 精心设计的出行路径用以增加儿童独立出行的机会; 连接 了儿童常去的各个地方; 被明显标识出来的儿童出行路径, 为儿童喜爱并易于被机动车驾驶者识 别; 儿童不是惟一的受益者, 老人、 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同样可以得益于这个舒适安全的步行和骑行 系统。 1,2 左 ,儿 童 出 行 路 径 示 意 ,来 源 :S P R A D O N ,S , 曾 鹏 1,2 右 ,“ 儿 童 丝 带 ” 交 叉 口 标 识 设 计 ,来 源 :S P R A D O N ,S , 曾鹏 1,2 荷 兰 儿 童 出 行 路 径 设 计,来 源 :S P R A D O N ,S , 曾 鹏 1,2 SPRADON, S. Kindvriendelijke LooproutesD.The Netherland: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1. 曾鹏, 蔡良娃. 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下安全街区与出行路径研究以荷兰为例J. 城市规划, 2018, 42(11):109-116. 1 2 最佳案例 |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蓝皮书28 29 WHO的一份报告指出, 道路交通事故是儿 童和年轻人的头号杀手, 每24秒就有一人 死亡。 1 零伤亡愿景(Vision Zero)是一项 旨在消除所有交通事故死亡和严重伤害, 同时为所有人增加安全、 健康和公平的行 动能力的战。 VisionZero最初于20世纪90 年代在瑞典实施, 现已普及整个欧洲并 得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 它在美国主要城 市的势头正逐步增强。 2 管理速度 Vision Zero 呼吁社区通过安全街道设 计、 自动车速执行(或安全摄像头)和设置 安全车速限制来优先考虑安全车速。 以公平为核心 安全行动是一项基本权利, “零伤亡愿 景”是 基 于所 有人都 有 权 安 全 行 动 的 前 提。零伤亡愿景社区应投资于行之有效的 安全战略, 重点是确保公平。 这包括确定 受到交通死亡和严重伤害影响的社区或 人口, 并优先考虑这些地区的道路安全投 资。 如果警察参与“零伤亡愿景”计划, 社区应公开承诺公正和公平的执法, 并确 保这一承诺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让社区参与 评估社区哪些需求最大, 需要用强有力的 社区参与来补充数据驱动的方法。 零伤 亡愿景计划建议已与居民建立信任和关 系的社区组织合作并愿景零为其提供支 持。 3.4 零伤亡愿景 Vision Zero “ 我 们 是 2 0 0 3 年 开 始 的 ,当 时 学 校 的 校 车 被迫停运了。我 们一直在寻找替代方案。 我们为他们设计了路线, 我们检 查了镇上所有的人行道和路口。 对他们来说, 这是一种有 趣 的 上 学 方 式 。” 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road safety 201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visionzeronetwork. 左图, 美国波特兰市受保护 的自行车道。 来源: Vision Zero Network 右图, 美国波特兰市抬升的 路 中 安 全 岛 。来 源 :V i s i o n Zero Network 美国零伤亡愿景城市分布。 来源: Vision Zero Network CHILD-FRIENDLY CITY | BEST PRACTICE 步行校车是学生们的一种交通方式, 他们在两个 成 年人(“司 机”和“售 票 员”)的 陪 同 下,沿 着 一 条既定的路线步行去学校, 就像校车送他们上学 一样。 1 就像传统的公共汽车一样, 步行巴士有一 条固定的路线, 有指定的“公共汽车站”和“接送 时 间 ”,接 送 儿 童 。 起源 步行巴士的概念最早是在日本发明的 2 ,澳 大 利 亚 交通活动家DavidEngwicht在20世纪90年代发明 了WSB系统 3 ,并 于 1 9 9 8 年 由 赫 特 福 德 郡 议 会 引 入 联合王国。 1998年, 联合王国圣奥尔本斯 Wheatfield初中的学生首次使用 4 。 现状 步行巴士在英国仍然很受欢迎, 最近在欧洲、 北 美和新西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受欢迎。 在新西兰 奥克兰, 截至2007年11月, 100所学校经营230辆 步行校车, 有4000多名儿童和1500名成人参加。 优点 通 过 教 导 孩 子 安 全 行 走 的 技 巧 ,如 何 确 定 上 学 的 安全路线, 以及用步行来鼓励锻炼活动; 提高对 社区可步行程度和可改进之处的认识; 引起对环 境的关注; 减少学校附近的交通拥堵、 污染和车 速 ;与 当 地 社 区 领 导 、家 长 和 儿 童 分 享 宝 贵 的 时 间。 Moening, Kate (2016). “Step By Step: How to Start a Walking School Bus“ (PDF).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p. 2. Retrieved 2016-12-01. Edward Owen D. Waygood, Ayako Tanigu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