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525 头豹研究院 |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新能源汽车团队 在上游涨价、下游降本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新能源 汽车电控生产企业利润降低,在行业毛利率承压的 情况下,整车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商的合作将进一步 加深。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增加,中国新 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竞争将愈加激烈,行业增速将放 缓。 在“双积分”等利好政策接替补贴政策和核心部件 IGBT 模组国产化趋势显现等因素的正面推动下,预 计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规模将达到 362.0 亿元。 热点一:利润虽有下降,未来前景依旧可期 热点二:核心部件国产化趋势显现,国产品牌国际竞争 力将进一步提高 热点三:行业未出现绝对龙头,第三方电控供应商和 整车企业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面临上游涨价、下游降本的双 重压力, 行业利润降低。 但在“双积分”等利好政策的推动 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极大拉 动对新能源汽车电控的需求,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 行业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零部件 IGBT 模组高度依赖进 口,但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中国企业已开始布局该产品 的生产。 中国国产 IGBT 模组具备成本低、 供货周期短等 优势,在未来相关技术逐步提升、产业链逐渐完善的趋 势下, 进口 IGBT 模组将逐渐被中国国产 IGBT 模组替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参与者多达 100 家, 竞争激烈, 未出现绝对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低。在行业毛利率承 压的情况下,中国专业新能源汽车电控企业与整车企业 出现深度绑定趋势。 李乐怡 高级分析师 陈夏琳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电池 PACK 行 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 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 机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BMS 行业深度研究 2 报告编号19RI0525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综述 . 10 2.1 新能源汽车电控的定义与分类 . 10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 11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规模 . 14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产业链分析 . 15 2.4.1 上游分析 . 15 2.4.2 中游分析 . 16 2.4.3 下游分析 . 18 3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19 3.1 下游市场尚存广阔空间 . 19 3.2 人才支持推动行业升级 . 20 3.3 行业要素发展成熟 . 21 4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3 4.1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 23 4.2 上下游双重挤压,利润空间下降 . 24 4.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善 . 25 5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7 3 报告编号19RI0525 6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30 6.1 核心部件国产化趋势显现 . 30 6.2 整车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商深度绑定 . 31 6.3 集成化趋势显现 . 32 7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34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34 7.2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37 7.2.1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7 7.2.2 浙江格雷博智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39 7.2.3 合肥凯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40 4 报告编号19RI0525 图表目录 图 2- 1 新能源汽车电控构成 . 10 图 2- 2 新能源汽车电控分类 . 11 图 2- 3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 12 图 2- 4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规模(按需求量),2014-2023 年预测 . 14 图 2- 5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产业链 . 15 图 2- 6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生产成本,2018 年 . 16 图 4- 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2018-2019 年 . 24 图 5- 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政策,2015-2019 年 . 27 图 7- 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代表企业(按成立时间排序) . 35 图 7- 2 精进电动主要产品 . 38 图 7- 3 格雷博主要产品 . 39 图 7 - 4 凯利科技主要产品 . 41 5 报告编号19RI0525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等领域着手,研究内 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 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8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525 1.2 名词解释 新能源汽车电控: 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 是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设备, 通过接 收整车控制器、 换挡机等汽车部件传递的信息, 控制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作, 是新能源汽 车的“大脑”。 新能源汽车电机: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转化装置, 具有将动力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作用,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整车控制器: 控制整车运行的设备, 通过接收车辆行驶控制指令, 控制电机输出指定的 扭矩和转速,驱动车辆行驶,是电动汽车的“大脑”。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中含有永磁体, 转子转速与定子绕组电流频率保持一致的电机, 是 中国新能源汽车使用最多的电机类型。 伺服电机: 在伺服系统中通过脉冲控制速度的电机, 起到驱动并控制汽车的作用, 可按 电流方向是否会变化划分为交流伺服电机和直流伺服电机。 直流电机: 在定子和转子中传输直流电产生磁场, 通过绕组输出电磁转矩产生机械能的 电机,多用于早期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交流电机: 在定子和转子中传输交流电产生磁场, 通过绕组输出电磁转矩产生机械能的 电机。 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和振幅相同但方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 120夹角)的交流电 路组成的电力系统,中国的大型发电、输配电系统均采用三相交流电。 换挡机:用来控制汽车速度的装置,按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换挡机和自动换挡机。 转速:每分钟转动的圈数,国际标准转速单位为 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 rpm 值越大,转速越快,电控的整体性能越好。 转矩: 由磁场与转子提供的电流相互作用形成的旋转力矩, 是电控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 报告编号19RI0525 的前提,直接影响动力机械的性能、效率以及运转寿命。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等小型家电、手机等 3C 数码 产品和汽车。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一种大功率电力 电子器件,具有高频率、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易于开通和关断,主要用于电控逆变 和其他逆变电路,起到将直流电压逆变为交流电压的作用。 “863”重大科技课专项计划: 中国政府推出的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旨在提高中国自主 创新能力,统筹部署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该计划每五年发布一次,并于 2016 年被重点研发专项指南替代。 “三纵三横” 技术路线: 2006 年中国科技部确定的针对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三纵),以及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 种关键技术 (三横) 技术发展路线, 采取整车企业牵头、 关键零部件配合、 第三方监理、 产学研结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同步研究、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创新研发体制。 “十城千辆”项目: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09 年 1 月共同 启动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每年给 10 个城市各 1000 辆新能源示范汽车 (主 要为公交、出租、市政等领域)提供财政补贴,力争使 201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运营规 模达到汽车市场份额的 10%。 乘用车:用于运载人员或少量行李的汽车,最多不超过 9 座,按汽车大小可细分为轿 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按用途可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 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商用车:用于运送大量人员或货物的汽车,可分为货车和客车两大类。 专用车: 装有专用设备、 具备专用功能, 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以及其他专 8 报告编号19RI0525 项用途的汽车。 PWM: 脉冲宽度调制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 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获得所需要波形(含形状和幅值)的技术。 脉冲极性:调制脉冲信号的方向,有正负脉冲信号之分。 单极性电控: 采用同极性的三角波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的电控,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两只 功率管以较高的开关频率互补, 另两只功率管以较低的输出电压基波频率工作, 从而保 证正弦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减小开关损耗。 双极性电控: 采用正负交变的双极性三角载波与调制波的电控, 不需要倒相电路就可直 接得到双极性 PWM 脉冲,结构相对于单极性电控更为简单。 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在 2.3 eV 以上的半导体材料,其中,禁带指价电子所在能带 和自由电子所在能带之间的间隙, 禁带越宽表明被束缚的价电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成 为自由电子, 因此具有更高的耐受高压电特性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代表性宽禁带半导体 材料有碳化硅(SiC)、氯化镓(GaN)。 IDM:国际整合元件制造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指集设计、制造、 封装测试、销售为一体的垂直整合型公司,具备产品自主产权。 电驱动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部分, 具有将蓄电池的能量转化为车轮的动能, 或 将车轮的动能反馈到蓄电池中的作用。电驱动系统由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组成,其中, 电气系统的主要部件为新能源汽车电控、 电动控制器和功率转换器, 而机械系统由机械 传动装置和车轮组成。 电桥: 集成电机控制器、 电机和减速器的紧凑型产品单元, 可应用于各种新能源汽车车 型,如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日本通产省对产业集中度的划分标准: 根据某行业前八大企业的市 9 报告编号19RI0525 场集中度(CR8)对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划分的理论,可将该行业竞争格局划分为寡占型 (CR840%)和竞争型(CR840%)。其中,寡占型又细分为极高寡占型(CR8 70%)和低集中寡占型(40%CR870%),竞争型又细分为低集中竞争型(20% CR840%)和分散竞争型(CR820%)。 混合动力车: 同时配有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电池容量小, 无需外接充电。 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位置可分为 P0-P4 五种类型, P0 指电机在安装在发动机之前的 汽车,常见的有 BSG 混合动力系统;P1 是将发动机固定在曲轴上的汽车,可实现动力 辅助; P2 指电机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混动汽车, 是欧洲车企最常见的车型; P3、 P4 指电动机分别在变速器后和驱动轴或轮边的混动汽车,存在尺寸巨大的问题。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输出依靠电动机, 发动机只是用来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的混合 动力汽车,可通过外接电源或加油补充能量,代表车型有雪佛兰沃蓝达。 纯电动车: 内置单独电动机动力系统的新能源汽车车型, 能够实现零排放, 享受中国新 能源牌照。按照车型大小可将纯电动汽车分为 ABCD 四种类型,A 型指小型乘用车, 可详细分为 A00、 A0 和 A 级汽车, A00 级为微型车 (发动机排量1 L, 轴距为 22.2 米)、A0 级为小型车(排量在 11.3 L 之间,轴距为 2.22.3 米)、A 级为紧凑型轿 车(排量在 1.31.6 L 之间,轴距为 2.32.45 米),B 级为中型轿车(排量为 1.62.4 L,轴距为 2.452.6 米),C 级为中大型车,D 级为豪华车。 峰值转矩: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在额定电压、额定转速条件下,能产生的最大的转矩。 NEDC:新欧洲驾驶周期(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是欧洲对汽车续航能力 的测试标准, 将汽车续航循环分为 4 个市区循环 (车速更低) 和 1 个郊区循环, 中国采 取该测试标准。 10 报告编号19RI0525 2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综述 2.1 新能源汽车电控定义与分类 新能源汽车电控,即电机控制器,是控制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设备,根据整车控制器、 换挡机等汽车零部件传递的信息, 控制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电流及电压, 使其按照需要的方向、 转速、转矩、响应时间工作。此外,在能量回收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电控还起到回充动力电 池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电控由逆变器(主要由 IGBT 模组组成)、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板、驱动 电路板、 电流传感器) 和壳体等部件组成 (见图 2-1) 。 逆变器通过脉冲宽度调制 (PWM) 将接收到的直流电能逆变成三相交流电, 为新能源汽车电机提供电源。 控制器接收新能源汽 车电机转速等信号, 将信号反馈至仪表, 当新能源汽车发生制动或者加速行为时, 变频器相 应调整频率,达到变速目的。 图 2- 1 新能源汽车电控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1 报告编号19RI0525 新能源汽车电控有多种分类方法(见图 2-2):(1)根据配合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新 能源汽车电控可分为永磁同步电机电控和伺服电机电控等;(2)根据电流形式,新能源汽 车电控可分为直流电控和交流电控;(3)根据 PWM 极性,新能源汽车电控可分为单极性 电控和双极性电控。 图 2- 2 新能源汽车电控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发展历程 2001 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经历了启动、缓慢发展、爆发式增长和利润下 跌阶段(见图 2-3)。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起步较晚,但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政 策支持,市场规模增长较快。2017 年以来,受上游涨价、下游降本的双重夹击,新能源汽 车电控行业利润有所下降,但得益于“双积分”等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前景依旧向好。 12 报告编号19RI0525 图 2- 3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启动阶段(2001-2008 年) “十五”期间(2001-2005 年) ,中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863”重大科 技课专项计划, 新能源汽车电机、 电控的概念应运而生。 “十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 国家投入、 高等院校承担研究项目为主, 在新能源汽车电控领域还未形成产业化。 “十一五” (2006-2010 年)期初,中国科技部确定了“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发布新能源汽车生 产准入管理规则,将新能源汽车和其关键零部件如电控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受政策推动, 众多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龙头生产企业多在此期间成立, 如汇川技术于 2003 年 4 月成立, 深圳大地和于 2005 年 5 月成立, 上海大郡于 2005 年 11 月成立,精进电动于 2008 年 2 月成立,上海电驱动于 2008 年 7 月成立。 (2)早期发展阶段(2009-2013 年) 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09 年 1 月共同启动“十城千辆”项 目,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推动公交、出租、邮政等领域新能源商用车开展示范运行,中国新 能源商用车电机行业随之逐步发展起来。2013 年 11 月,财政部公布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 城市名单,在上榜的 28 家城市推行“公交先行”政策,加大新能源公交推行力度。宇通集 团、 中通客车和安凯汽车迅速响应政策, 将新能源商用车作为公司的发展重点, 积极调整商 13 报告编号19RI0525 用车技术路线, 适应市场化需求, 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 推动新能源商用车电控需求增加, 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发展。 (3)爆发式增长阶段(2014-2016 年) 在 2013 年颁布的 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等新能源汽车补贴 发放的红利政策刺激下,2014-201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需求数量增加 31.7 万套,增 长率达到 290.4%,市场规模从 14.9 亿元上升到 55.2 亿元,同比增长 270.9%。新能源汽 车电控行业爆发式增长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行业出现密集并购重组案 例,资源整合形成的规模化优势给相关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2015 年,大洋 电机收购上海电驱动,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332.8%; 2015 年,正海磁材收购上海大郡,业务从永磁材料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电控,2016 年正海 磁材财报各项指标均有所上升。 (4)利润下跌阶段(2017 年至今) 2017 年之后,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下游整车企业倒逼中游新能源汽车电控企业 降价,上游 IGBT 模组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上下游同时施压,导致中游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 利润滑坡。以龙头专业新能源汽车电控企业汇川技术和上海大郡为例,2018 年,汇川技术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0.25 亿元,同比下降 80.9%,上海大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为-0.3 亿元,虽较 2017 年稍有上升,但仍旧处于盈亏状态。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退 坡幅度加大,但考虑到“双积分”政策将接力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依旧向好,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短期内虽将面临利润下行、 行业洗 牌的压力,但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14 报告编号19RI0525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规模 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4 年至 2018 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规模从 14.9 亿 元人民币增长至 172.3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84.4%(见图 2-4)。2014-2018 年 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规模的增长可分为两个阶段: (1)2014-2015 年,下游新能源汽车行 业爆发式增长拉动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规模猛增,增长率达到 270.9%;(2)2016- 2018 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和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增 长有所放缓,增长率维持在 40.0%60.0%区间。 图 2- 4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规模(按需求量),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进一步加大,在 2020 年补贴将会被取消,预计 未来两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规模增长率将继续放缓,但受如下三方面原因驱动, 2020 年之后市场规模增长率仍将逐渐恢复到较高水平: (1) 在利好政策支持下, 新能源汽 车电控行业和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依旧向好, 背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为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提供坚实发展基础;(2)中 15 报告编号19RI0525 国新能源汽车人才体系发展迅速, 人才总量、 人才结构和研发模式等均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 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转型升级;(3)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技术、标准化、产 能、 品牌等四方面均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 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保 证。预计 2019 年至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 14.1%,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市场规模将达到 362.0 亿元。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 上游参与者是 IGBT 模组等原材料供应商; 中游环节主体是新能源汽车电控生产企业; 下游是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 应用车型包括乘用 车、商用车和专用车(见图 2-5)。 图 2- 5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新能源汽车电控原材料包括 IGBT 模组、控制电路板、驱动电路板、电机控制器壳体、 电流传感器、接插件、门驱动电路、电容和其他部件(见图 2-6)。其中,IGBT 模组占新能 源汽车电控产品生产成本的 37%,IGBT 模组价格对新能源汽车电控影响大,新能源汽车电 控行业 IGBT 模组供应商议价能力高。目前中国相关生产企业尚未布局 IGBT 模组产业,新 16 报告编号19RI0525 能源汽车电控生产过程中 80%的 IGBT 模组需从海外英飞凌、 三菱、 仙童、 东芝等高端半导 体龙头生产企业进口,其中英飞凌和三菱两家企业占据中国 IGBT 模组市场约 50%的份额。 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且 IGBT 模组供应企业高度集中,上游 IGBT 模 组原材料企业议价能力高。 图 2- 6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控生产成本,2018 年 来源:北斗航天汽车公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2 中游分析 中游新能源汽车电控生产企业分为具备电控产能的整车企业和第三方电控供应商, 第三 方电控供应商又可细分为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专业新能源汽车电控企业。 中游是新能源汽车电控产业链中议价能力最弱的环节, 其中, 具备电控产能的整车企业由于 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议价能力最强,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企业次之。 (1) 具备电控产能的整车企业 具备电控产能的整车企业是新能源汽车电控中游议价能力最强的参与者。 部分整车企业 为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保证产品适配性和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自行研发生产新 17 报告编号19RI0525 能源汽车电控产品, 典型代表有比亚迪、 长城汽车和蔚来汽车等。 整车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 车电控多为自产自销, 能在保证电控产品与整车设计的匹配性的同时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具 备电控产能的整车企业已打通其上游电控产品和中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议价优势; (2) 第三方电控供应商 第三方电控供应商可分为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专业新能源汽车电控 企业。 第三方电控供应商或依赖于高校或科研机构而建, 或具备多年传统汽车电控制造经验, 研发与制造优势显著,其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制造成本比具备电控产能的整车企业低。 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企业 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企业指具备新能源汽车电机、 电控、 以及其他核心零部 件集成类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代表企业有上海联汽、深圳大地和、上海大郡、精进电动和 上海电驱等。 因具备集成化能力, 其产品可有效减少电驱动系统占用的空间, 达到减轻整车 重量、 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易进入大型整车企业产业链。 具备完整电驱动系统生产能力的 企业技术先进、产品创新性强、可替代性低,对下游议价能力强。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其零部 件的性能要求逐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出现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