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号19RI0778 头豹研究院 | 电气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宏观研究团队 燃气表是计量燃气能源的重要器具,智能燃气表在 燃气基表上加入智能模块,可实现计量数据传输、 远程控制等功能。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规模以 20.6%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态势,由 2014 年的 46.3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98.0 亿元。 由于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天然气消费总量及用户 规模扩大,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未来,智能燃气表产品持续升级,软硬件系统全面 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热点一:天然气行业发展,释放对智能燃气表的需求 热点二:逐步建立智能燃气表物联网产业联盟 热点三:智能燃气表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中国燃气市场中,天然气使用率占比达 95%,智能燃气 表的市场需求与天然气供气总量及用气人口数量存在紧 密联系。 伴随低碳经济发展、 能源结构调整及政策驱动, 中国天然气供气总量、用气人口均呈逐年上涨趋势。天 然气使用规模扩大,促进天然气管道铺设持续推进,由 2013 年的 388,473.0 公里延伸至 2017 年的 623,253.3 公 里,直接释放对智能燃气表的需求。 伴随 2017 年物联网大爆发,物联网燃气表产品研发成 功。智能燃气表制造商与燃气公司及电信、移动、联通 三大运营商加强战略合作,有助于促进智能燃气表行业 与物联网产业实现资源整合。未来,依托物联网技术发 展、政府推动,智能燃气表行业及物联网产业相关主体 将逐步建立智能燃气表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为智能燃 气系统、智慧城市建设发力。 智能燃气表行业对技术含量要求高,智能燃气表及其应 用系统对企业的研发水平、创新能力、产品制造的工艺 水平等综合能力要求高,逐渐形成技术壁垒。掌握先进 技术和产品制造工艺、拥有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大规模企 业将占据相对优势地位,技术水平低、研发投入不足的 小型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未来,智能燃气表 行业将伴随激烈竞争,逐步提高市场集中度。 王思雨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气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智能水表行业概 览 电气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电能表行业概览 电气设备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高低压成套电气 设备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778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历程 . 8 2.3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产业链 . 10 2.3.1 上游分析 . 10 2.3.2 中游分析 . 11 2.3.3 下游分析 . 12 2.4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规模 . 13 3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驱动及制约因素 . 14 3.1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驱动因素 . 14 3.1.1 “阶梯气价”政策推动 . 14 3.1.2 天然气行业发展,释放对燃气表的需求 . 16 3.1.3 物联网技术推动智能燃气表产品升级 . 18 3.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制约因素 . 19 3.2.1 智能燃气表产品替换老旧产品困难 . 19 3.2.2 智能燃气表制造商话语权低 . 20 4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政策分析 . 21 5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趋势 . 22 3 报告编号19RI0778 5.1 智能燃气表物联网产业联盟 . 22 5.2 产品升级,软硬件系统全面发展 . 24 5.3 全产业链发展,行业集中度提高 . 25 6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竞争格局 . 26 6.1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6 6.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27 6.2.1 浙江松川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7 6.2.2 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9 6.2.3 浙江荣鑫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31 4 报告编号19RI0778 图表目录 图 2-1 智能燃气表种类及其优缺点 . 7 图 2-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历程 . 8 图 2-3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产业链 . 10 图 2-4 智能燃气表成本构成 . 12 图 2-5 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销售额计) ,2014-2023 年预测 . 14 图 3-1“阶梯气价”政策中气量及气价的确定 . 15 图 3-2 中国天然气供气总量及用气人口,2013-2017 年 . 17 图 3-3 中国天然气管道长度,2013-2017 年 . 18 图 3-4 三类智能燃气表对比 . 19 图 3-5 燃气公司、智能燃气表制造商、用气用户关系简图 . 20 图 4-1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相关政策 . 22 图 5-1 智能燃气表企业、运营商、燃气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图 . 2 4 图 5-2 智能燃气表产品更新历程 . 25 图 5-3 智能燃气表企业收购事件 . 26 图 6-1 松川仪表燃气表产品介绍 . 28 图 6-2 真兰仪表智能燃气表产品介绍 . 30 图 6-3 荣鑫仪表智能燃气表产品介绍 . 32 5 报告编号19RI0778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头豹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人工智能、 物联网、 智能制造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头豹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 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 一份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头豹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 面阅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10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778 1.2 名词解释 “阶梯气价” :主要针对居民用气,以年或月为时间周期,对居民在此期间内超过天然 气基本消费量的部分,执行更高气价,即对用户消费的气量进行分段定价。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NB-IoT 是物联网领域一 种新兴技术,构建于蜂窝网络,可直接部署于 GSM 网络、UMTS 网络或 LTE 网络,支 持待机时间长、低功耗、对网络连接要求高的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 是介于 2G 和 3G 之间,GSM 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数据传输技术,其传输速率可提升至 56 Kbps 甚至 114Kbps。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CDMA 是在扩频通信技术上发 展起来, 基于扩频技术, 将需传送的信息数据, 由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 进行调制,使原信息数据的带宽被扩展,最后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的无线通信技术。 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三者 深度融合,提升资源运用效率,以优化城市管理成效并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燃气: 依托于燃气输配管网及供应系统, 为城市居民区、 工业区、 商业区提供生产、 生活所需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沼气等。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 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软件 逐步成熟,于 21 世纪兴起的创新型软件应用模式。 7 报告编号19RI0778 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综述 2.1 智能燃气表定义及分类 燃气表是计量燃气能源的重要器具, 智能燃气表是在燃气基表上加入智能模块的智能化 燃气计量仪器,可实现计量数据传输、远程控制等功能。依据产品类型,可将智能燃气表分 为卡式燃气表、 有线远传燃气表、 无线远传燃气表、 物联网燃气表 (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1 智能燃气表种类及其优缺点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卡式燃气表:以膜式燃气表为计量基表,以“购气卡”为媒介,安装电子控制器 而组成的燃气计量装置,其功能主要包括预收费及用气控制。依据“购气卡”类型,卡式燃 气表具体包括 IC 卡燃气表、CPU 卡燃气表、射频卡燃气表三种。 (2)有线远传燃气表:内置远传数据接口,由基表、采集器、集中器、无线抄表机、 数据中心等部分组成的燃气计量仪器, 利用电缆对计量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择 GPRS、 CDMA、 3G 或短信等通信方式。有线远传燃气表优点在于可远程抄表,传输数据稳定,缺点在于需 敷设电缆,施工及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8 报告编号19RI0778 (3)无线远传燃气表:采用无线传输技术,通过 GPRS 网络抄取计量数据,实现数据 无线传输的燃气计量仪器。无线远传系统主要由基表、集中器、采集器、数据中心、无线抄 表机、GPRS 模块等部分组成。无线远传燃气表优点在于无需敷设电缆,便于更替老旧燃气 表,适用范围广,缺点在于无线信号易受干扰,无线传输稳定性不高。 (4)物联网燃气表:采用无线网络平台,将燃气表端用户信息及计量数据直接传送到 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新型燃气计量仪表, 可实现气价在线实时调整、 在线查询、 远程阀门控 制、定时抄表及按用户需求实现前台或后台预付费等功能。物联网燃气表具体包含 2G 物联 网表、GPRS 物联网表和 NB-IoT 物联网表。 2.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智能燃气表行业从 1993 年研制出 IC 卡智能燃气表计量器开始起步,发展至今 共经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三个阶段(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 图 2-2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起步阶段:1991-1999 年 9 报告编号19RI0778 20 世纪 90 年代,是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的起步阶段,期间成立的公司主要有杭州先 锋电子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先锋电子” ) 、西安旌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旌 旗” ) 、郑州安然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安然” )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金卡智能” )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动力” ) 。 1993 年, 先锋电子率先在中国研制出 IC 卡智能燃气表计量器, 并于 1997 年完成首款 IC 卡智能燃气表批量生产。1996 年,郑州安然成立,于 1997 年开始大批量推广 IC 卡燃 气表。自此,IC 卡智能燃气表获得规模化应用。另外,1999 年,先锋电子实现了智能燃气 表产品民用、工业用的多样化、系列化,并自主研发了 IC 卡智能燃气表网络收费系统。 (2)探索阶段:2000-2011 年 2000-2011 年,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科技” ) 、青岛积成电子股份 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青岛积成” ) 、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威星智能” ) 等公司先后成立,为智能燃气表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阶段,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范围延伸至商业领域。2000-2006 年期间,先锋电 子成功研发 CPU 卡智能燃气表、一体化智能燃气表,并实现智能燃气表商用。2001 年,新 天科技研制出第一台非接触卡智能燃气表。2003-2006 年,郑州安然先后推出基于移动公 网的抄表系统、民用和工商业用远传抄数据监控系统和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远传抄表系统。 2007 年,先锋电子完成有线远传燃气表、无线远传燃气表的研发,并上线新一代智能收费 管理系统。2007-2010 年,新天科技先后推出第一套无线自动路由抄表系统、基于 GIS 的 智慧能源系统。 以上新产品及系统的出现, 有助于扩展智能燃气表应用领域, 激发市场活力。 (3)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受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燃气管道建设、 物联网技术发展驱动, 智能燃气表行业步入发展阶 段。2013 年,金卡智能成功推出中国首款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系统,是中国智能燃气表产品 10 报告编号19RI0778 升级的体现。另外,各企业智能燃气表销量实现突破,如 2014 年先锋电子终端产品在线使 用数量突破 1,000 万台,2015 年威星智能超声波燃气表年销售突破 10 万台。 2017 年开始,各智能燃气表企业开始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如金卡智能在雄安区率先 完成 NB-loT 智慧燃气解决方案部署,先锋电子首个 NB-loT 商业化项目落地湖北武汉,并 上线 loTCloud 物联网数据采集云平台、智能燃气大数据平台。 2.3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产业链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上游参与者由皮膜、 基表、 阀门、 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的供应商组 成;中游参与者为智能燃气表制造商;下游参与主体包括燃气公司(见图 2-2) 。 图 2-3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1 上游分析 智能燃气表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皮膜、基表、阀门、电子元器件等,因此智能燃气表 上游参与者由以上原材料供应商组成。 其中, 皮膜的密封性对智能燃气表使用安全存在重要 影响, 受空气质量影响严重, 当前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对皮膜采购依赖于进口。 基表的组成部 11 报告编号19RI0778 分包括密封圈、齿轮、字轮盒等零件,在中国生产厂商数量多,价格透明。单个基表成本约 70-80 元,整体利润率偏低,约 5%。阀门的生产地集中于温州,民用燃气表、工商业用燃 气表对阀门的需求存在区别, 其中, 民用燃气表的阀门成本价约 3-4 元, 添加止逆阀的民用 燃气表阀门成本约 3.5-4.5 元。电子元器件包括控制器、集中器等智能模块,毛利率高,如 控制器毛利率约 20%-30%。 2.3.2 中游分析 智能燃气表中游参与主体为智能燃气表制造商, 代表企业有新天科技、 金卡智能、 威星 智能、先锋电子、青岛积成等。 智能燃气表行业中, 上游基表供应商与中游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存在重叠。 基表供应商在 为智能燃气表制造商提供基表的同时, 亦直接生产智能燃气表产品, 属于智能燃气表制造商。 如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真兰仪表” ) 、 浙江蓝宝石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前卫克罗姆表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前卫克罗姆” )等。 智能燃气表行业中游环节,存在贴牌生产,即 OEM、ODM 代工生产。智能燃气表生 产过程中,硬件、软件产品研发环节附加值高,基表组装附加值低。因此,智能燃气表制造 商倾向于将基表生产外包给基表供应商,产品研发部分由企业内部负责。 智能燃气表产品成本构成包含原材料、智能模块、生产线折旧、人力等方面。根据对在 智能燃气表行业标杆企业有 11 年以上行业经验专家的访谈了解到,卡式燃气表市场均价约 180-195 元, 无线远传燃气表市场均价约 230-280 元, 物联网燃气表市场均价约 280-350 元。整体而言,单个智能燃气表产品的市场均价约为 270 元,成本投入约 220 元,净利润 为50元。 智能燃气表成本构成为:基表成本约 100 元,智能模块成本约 50 元,阀门、皮 膜等原材料成本约 10-20 元,生产线折旧、人力投入约 50-60 元。由于智能燃气表与传统 12 报告编号19RI0778 膜式燃气表在产品价格、 适用领域、 产品安装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燃气表市场呈 现传统膜式燃气表与智能燃气表共存的局面。 从智能燃气表产品出货量看, 当前卡式燃气表、 无线远传燃气表、物联网燃气表数量占比分别为 30%、40%、25%,预计 2019 年,物联 网燃气表数量将与无线远传燃气表数量一致。 图 2-4 智能燃气表成本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3 下游分析 当前,智能燃气表尚未在市场上实现自由流通,仅燃气公司具有采购资格。由此,智能 燃气表行业下游参与主体为燃气公司,燃气公司在智能燃气表行业占据较高议价能力。 根据对在智能燃气表行业标杆企业有 11 年以上行业经验专家的访谈了解到,燃气行业 较为特殊,当燃气泄露时易发生爆炸,危险程度高,燃气公司需对燃气整体安全进行管控, 包括管道建设、气源开采、高压管线管理、管道漏气维护、燃气有关设备安检等,一次性投 入极高。因此,燃气公司必须为国有企业或大规模合资企业。 中国燃气公司主要包括两类: (1) 拥有地方燃气专营权的地方燃气公司, 如长春燃气股 13 报告编号19RI0778 份有限公司、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跨区域经营的燃气公司,如中国燃气控股有 限公司、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等。 燃气公司与智能燃气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是动态的, 燃气公司对智能燃气表制造商的合作 考核涉及燃气表产品价格、产品功能、产品适用性、产品售后维护服务等多个方面。整体而 言,燃气公司与智能燃气表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包括三种: (1)通过招投标实现合作:由 燃气公司发布智能燃气表采购招标公告, 各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参与投标, 燃气公司择优选择, 并签订合同形成合作关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合作模式; (2)通过股份实现合作:燃气公司购 买智能燃气表制造商的燃气表产品, 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将部分股份划给该燃气公司, 如中国 燃气与威星智能已通过此模式实现合作; (3) 通过资金实现合作: 如燃气公司需要建立气站, 一次性投入过高,可由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出资建立,燃气公司在 5 年或 10 年分期还清建立 气站所需资金, 在此期间燃气公司购买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的燃气表产品, 以此实现双方资 源整合。 2.4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规模 燃气表作为居民用气、 工商业用气数据采集的终端设备, 是燃气公司实现智能化管理的 前提, 燃气表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五年来,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规模以 20.6% 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态势,由 2014 年的 46.3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98.0 亿元。未来 五年,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规模将以 10.7%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趋势,其原因在 于: (1)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促进智能燃气表技术创新,扩展智能燃气 表应用领域,不断提高智能燃气表在阀门控制、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准确程度; (2)燃气使用过程中,存在燃气泄漏、燃气爆炸的安全隐患,智能燃气表产品在阀门 14 报告编号19RI0778 控制、实时监测等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可降低事故发生率; (3) 天然气作为使用量最高的燃气种类之一, 其发展状况对智能燃气表具有直接影响。 当前,天然气消费总量不断提升、用气人口规模提高、天然气管网长度延伸,直接释放对智 能燃气表的市场需求; (4)北方农村“煤改气”工程推进,天然气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对智能燃 气表的潜在需求旺盛。 鉴于以上几点因素,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未来依旧保持增长趋势,预计 2023 年,其市 场规模有望实现 162.7 亿元(见图 2-4) 。 图 2-5 中国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销售额计) ,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驱动及制约因素 3.1 中国智能燃气表行业驱动因素 3.1.1 “阶梯气价”政策推动 为促进能源节约,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始推行“阶梯气价”政策。 “阶梯气价” 15 报告编号19RI0778 主要针对居民用气, 以年或月为时间周期, 对居民在规定周期内超过天然气基本消费量的部 分执行更高气价,即对用户消费的气量进行分段定价。2014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 ,要求 2015 年底前所有已通气城 市均应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此后制定或调整居民生活用气销售价格的城市, 需同步建立起阶梯价格制度,并对“阶梯气价”气量及气价的确定做出具体要求(见图 3-1 “阶梯气价”政策中气量及气价的确定) 。当前,工商业用气尚未全面推行“阶梯气价”政 策,仅少数城市已自主开展此项工作,如 2017 年 9 月,安庆市物价局发布关于管道天然 气非居民工商业用气实行阶梯气价的通知 ,将工商企业阶梯气价分为四档,由安庆港华燃 气有限公司负责阶梯气价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未来, 伴随 “阶梯气价” 政策体系逐渐成熟、 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工商业用气或将全面推行“阶梯气价” 。 图 3-1“阶梯气价”政策中气量及气价的确定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阶梯气价” 的推行, 对燃气表功能提出新要求, 进而扩大智能燃气表市场需求。 当前, 中国燃气计量仪器中呈现普通膜式燃气表、 智能燃气表并存的局面。 普通膜式燃气表需配备 16 报告编号19RI0778 抄表人员, 抄表过程中存在数据误差、 时间节点不统一等问题, 导致计量数据及用户信息可 靠度下降,不利于“阶梯气价”政策推行。智能燃气表支持气量和气价两种结算方式,可对 年度阶梯、 季度阶梯及月度阶梯计费进行灵活控制, 且具备燃气异常流量监测、 燃气泄漏报 警等功能。智能燃气表可满足“阶梯气价”的阶梯气量计量及阶梯气价计量两种计量方式, 亦可帮助燃气公司在推行“阶梯气价”政策过程中,对用气收费、用气安全、燃气管道等内 容进行高效管理。 3.1.2 天然气行业发展,释放对燃气表的需求 中国燃气市场中, 天然气使用率占比达 95%, 智能燃气表作为燃气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其市场需求与天然气供气总量及用气人口数量存在紧密联系。 伴随低碳经济发展、 能源结构 调整及政策驱动,中国天然气供气总量、用气人口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分别由 2013 年的 901.0 亿立方米、23,783.4 万人上升至 2017 年的 1,263.8 亿立方米、33,933.9 万人(见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 ) 。2017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明确 提出到 2020 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提升至 8.3%-10.0%,实现城镇人口天然气气 化率 57%, 气化人口 4.7 亿。 由此, 中国天然气供气总量及用气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为 智能燃气表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7 报告编号19RI0778 图 3-2 中国天然气供气总量及用气人口,2013-2017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天然气使用规模扩大,促进天然气管道铺设持续推进,由 2013 年的 388,473.0 公里延 伸至 2017 年的 623,253.3 公里 (见图 3-3) , 直接释放对智能燃气表的需求。 2009 年 3 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