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电子行业 全面屏加速渗透,改善中小尺寸面板供需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全面屏提升使用体验,渗透率快速提高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大屏手机的关注度与日剧增,手机面板的平均尺寸也在不断上移,但是受手掌大小限制,消费者难以单手操控整机尺寸过大的手机,而全面屏带来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不加大握持难度的情况下提高屏幕尺寸。相比普通手机,全面屏手机具有更佳的观感和使用体验,因此全面屏渗透率能够得到快速提升。据面板咨询机构 WitsView 的预测, 2018 年全面屏机型整体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至 44.6%。 全面屏手机面板制造难度提升,提高面板附加价值 全面屏给面板厂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全面屏意味着窄边框,从面板材质的特性上来讲,柔性 OLED 窄边框方案工艺实现相对容易,这将推动柔性 OLED 在高端旗舰机 中 渗透率的提升。 而 对于中低端 手机 来说,预计短期内受到成本的制约, 现阶段 LCD 全面屏解决方案的渗透率 将会 提升较快。同时 , 为实现全面屏效果, LCD 面板需要解决边框和异形切割带来的问题,面板制造 的 难度会因此提升,进而提高手机面板附加价值以及销售价格 。 受益于全面屏普及趋势,中小尺寸面板供需有望改善 全面 屏带来手机屏幕尺寸的增加,其向中低端手机渗透的过程会对LCD 小尺寸面板需求进行有力提振。从整体 LCD 小尺寸面板的供给来看, a-Si 小尺寸面板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 LTPS 面板供给趋于稳定。同时,异形切割会带来面板良率上的损失, 18:9 的比例目前也并非是经济切割尺寸,综合来看,未来 LCD 小尺寸面板有效供给将会有所下降。因此,从供需角度上来讲,全面屏的应用趋势有望有效去化中小尺寸面板的产能,未来中小尺寸尤其是手机面板的价格跌幅有望趋缓,价格逐步企稳 。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国内具备中小尺寸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的厂商未 来的表现,以及相关产业链如激光切割、面板检测等设备和原材料领域国内厂商的发展机遇。我们看好国内面板行业领先企业京东方 A、深天马 A,以及激光设备龙头大族激光、检测设备领先企业精测电子(广发机械联合覆盖),同时建议关注黑牛食品(国显光电)、阿石创、联得装备、天通股份、江化微、三利谱、弘信电子、激智科技等的投资机会 。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下滑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的风险;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快速下滑的风险。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Table_Excel1 公司简称 评级 股价 EPS PE PB 11A 12E 13E 11A 12E 13E Tabl e_Grade 行业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8-03-25 Tabl e_Chart Table_Author 分析师: 许兴军 S0260514050002 021-60750532 xxj3gf 分析师: 余 高 S0260517090001 021-60750632 yugaogf Tabl e_Report 相关研究: 面板行业月度观点 :大尺寸 TV面板出货占比提高,提升面板单位面积附加值 2018-03-19 LED 行业月度观点 :Micro LED 市场逐渐发酵,芯片端扩产重回正常轨道 2018-03-09 PCB 行业月度观点 2018-03-01 Table_C ontacter 联系人: 余高 021-60750632 yugaogf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目录索引 全面屏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 . 4 手机大尺寸化需求持续,带动全面屏需求 . 4 全面屏带来更佳的观感与使用体验 . 5 全面屏需求旺盛,渗透率迅速提升 . 6 全面屏对手机面板制造提出更高要求 . 7 LCD 面板需要减小边框尺寸 . 8 全面屏异形需求提升,切割难度较大 . 9 全面屏迅速渗透,有助于小尺寸面板供需改善 . 10 小尺寸 A-SI面板受益于全面屏趋势需求提升,而供给有所缩减 . 11 LTPS LCD 的小尺寸面板产能在未来趋于稳定 . 13 整体来看,全面屏有助于 LCD 小尺寸面板价格企稳 . 14 投资建议 . 15 风险提示 . 15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表索引 图 1:中国手机市场平均面板尺寸向上缓慢增长 . 4 图 2:中国手机市场各尺寸机型占比 . 4 图 3:全面屏对比 16:9 普通手机有效提高显示面积 . 5 图 4:全面屏手机外观科技感十足 . 6 图 5:全面屏手机与环境融为一体 . 6 图 6:全面屏显示内容更多,视野更宽阔 . 6 图 7:全面屏分屏操作更便捷(以三星 Note8 为例) . 6 图 8: 2017 年中国手机市场全面屏手机发布数量 . 7 图 9: 2017 年国内市场全面屏手机出货量份额 . 7 图 10:全面屏渗透率将迎来快速增长 . 7 图 11:黑边存在影响用户体验 . 9 图 12:盖板玻璃边缘经过处理可实现视觉无边框 . 9 图 13: COF 技术可以有效减小下边框尺寸 . 9 图 14:目前主流在售手机的屏幕四角为直角 . 10 图 15:全面屏时代屏幕采用直角容易破损 . 10 图 16:手机屏幕几种不同的异形切割 . 10 图 17:全面屏在不同材质面板中的渗透率 . 11 图 18:大部分智能手机价格在 3000 元以下 . 11 图 19:低端全面屏手机使用 a-Si LCD 全面屏解决方案(以红米 5 为例) . 12 图 20:主要切割小尺寸面板的 6 代线以下的 a-Si LCD 产能逐步减少 . 12 图 21: LTPS 相比 a-Si 可节约布线空间 . 13 图 22:苹果可能会推出 LCD 版全面屏 iPhone . 13 图 23:主要切割小尺寸面板的 6 代线以下的 LTPS LCD 未来产能趋于稳定 . 14 表 1:主流厂商的旗舰手机均采用全面屏设计 . 5 表 2: 全面屏产品设计方案 . 8 表 3:主流手机厂商全面屏产品 . 8 表 4: 2017 年主要厂商全面屏面板出货量 . 11 表 5: 采用 LCD 解决方案的全面屏手机 . 11 表 6: a-Si、 LTPS 两种屏幕对比 . 13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全面屏手机 渗透率快速提升 手机大尺寸化 需求 持续 , 带动全面屏 需求 近几年来,消费者对于大屏手机的关注度与日剧增,手机面板的平均尺寸也在不断上移。 据中关村在线 ( ZOL) 的数据 ,国内手机市场上的平均面板尺寸在 2017年达到了 5.22英寸, 5.1英寸以上的手机在 2017年的主流在售机型中累计占据 82.9%的比例,较 2016年的 67.3%大幅提升 15.6个百分点。其中,面板尺寸为 5.15.5英寸的机型 是最主流的机型 ,占比较 2016年提升了 9.9个百分点 , 达到 60.3%。 图 1:中国手机市场平均面板尺寸向上缓慢增长 图 2:中国手机市场各尺寸机型占比 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受手掌大小限制,消费者难以单手操控整机尺寸过大的手机,因此手机屏幕不可能无限增长。提高屏占比,打造全面屏手机成为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全面屏手机,是屏占比达 80%以上,手机屏幕比例接近 18:9的手机。 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全面屏手机是指整个前面板都是显示区域,屏占比达到 100%的手机。但是由于目前 的技术水平限制,手机前置的一些传感器还没有合适的隐藏方案,屏占比达到 100%尚需时日 。所以,目前市场上 屏占比达 80%以上一般 就被认为是全面屏手机。 同时,传统智能手机采用的显示屏分辨率比例均为 16:9,而目前全面屏手机的屏幕比例接近 18:9。 18:9的全面屏方案相比于传统的 16:9显示 方案,同样大小的手机中其屏幕的尺寸会提升约 10%左右,而异形屏的全面屏手机提升更大,因此全面屏可以在不加大握持难度的情况下提高屏幕尺 寸。 5 .1 1 5.15 5.22024620 15 20 16 20 17面板尺寸(英寸)8.40%24.30%50.40%13.70%3.20%2 .0 0 %15.10%60.30%18.10%4.50%0%1 0 %20 %30 %40 %5 0 %60 %70 %4.5 英寸及以下 4.6 - 5.0 英寸 5.1 - 5.5 英寸 5.6 - 6.0 英寸 6 英寸以上2 0 1 6 2 0 1 7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 3: 全面屏对比 16:9普通手机 有效提高显示面积 数据来源: IH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016年 10月小米发布 MIX概念款手机,小米 Mix屏幕比例为 17:9,搭载 6.4寸屏幕,屏占比达到 84%,全面屏开始在国内市场得到预热。 2017年,各大手机厂商开始陆续推出全面屏手机。三星在 2017年 3月推出 S8旗舰机型,采用 18.5:9全面屏设计,屏占比 84%,发售后大约 25天,实际销量就已经突破 500万部。三星的 S8热销对全面屏的引领作用巨大 ,全面屏设计成为了手机终端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苹果在2017年 9月发布的 iPhone X更是引入了异形全面屏的设计方案, 将全面屏风潮推向第一个高峰 。 表 1:主流厂商的旗舰手机均采用全面屏设计 数据来源: 中关村在线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全面屏带 来 更佳 的 观感与使用体验 全面屏手机屏幕占据 80%以上,从外观上来看比普通智能手机更具科技感, 18:9的产品外形。同时 , 全面屏手机的超窄边框设计,使其在拍照时与环境融为一体,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全面屏手机能够在外观上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16 : 918 : 918 . 7:919 . 5:95.46 5.99 6.17 6.39 10 0% 显示区域增加 12 . 5%显示区域增加 16 . 9%显示区域增加 21 . 9%显示区域机型 小米 M I X 2 V i v o X 2 0 O P P O R 1 1 S华为 M a t e 1 0P r o华为荣耀V 1 0i P h o n e X三星 G a l a x yS9上市日期 2 0 1 7 -0 9 2 0 1 7 -0 9 2 0 1 7 -1 1 2 0 1 7 -1 1 2 0 1 7 -1 1 2 0 1 7 -1 1 2 0 1 8 -0 3主屏尺寸 5 . 9 9 英寸 6 . 0 1 英寸 6 . 0 1 英寸 6 英寸 5 . 9 9 英寸 5 . 8 英寸 5 . 8 英寸主屏分辨率 /像素2 1 6 0 x 1 0 8 0 2 1 6 0 x 1 0 8 0 2 1 6 0 x 1 0 8 0 2 1 6 0 x 1 0 8 0 2 1 6 0 x 1 0 8 0 2 4 3 6 x 1 1 2 5 2 9 6 0 x 1 4 4 0屏幕像素密度 403ppi 402ppi 401ppi 402ppi 403ppi 463ppi 568ppi屏幕占比 8 0 . 7 9 % 8 5 . 3 0 % 8 5 . 8 0 % 8 0 . 8 8 % 7 8 . 6 5 % 8 1 . 1 5 % 8 4 . 1 5 %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 4: 全面屏手机外观科技感十足 图 5: 全面屏手机 与环境融为一体 数据来源: Softpedia, techgenyz,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少数派,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全面屏更有利于分屏多任务显示等功能的实现,提升操作体验。 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同一屏幕运行两个应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对于智能手机的分屏多任务显示而言, 18:9(即 2:1)的屏幕比例相对 16:9的屏幕比例更适于界面分屏。因此全面屏手机能够显著提升操作体验。 图 6:全面屏显示内容更多,视野更宽阔 图 7: 全面屏分屏操作更便捷(以三星 Note8为例) 数据来源: 少数派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网易新闻,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全面屏 需求旺盛,渗透率迅速提升 全面屏手机是大势所趋, 2017年下半年增长迅猛 。 全面屏手机在 2017年下半年迎来爆发,大部分品牌都有全面屏手机发布。截至 2017年末, 30多家国内外品牌推出全面屏手机 120余款,仅中国市场就发布了 40多款产品。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在 2017年 4季度,全面屏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出货份额就已经达到了 35.9%,较 2017年 3季度大幅提升 32.2个百分点。 iP ho ne X 三星 G al ax y S9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 8: 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全面屏手机发布数量 图 9: 2017年 国内市场全面屏手机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注:同一厂商同一型号的不同版本算作不同的款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据 WitsView的预测, 2017年全面屏机种的整体渗透率约为 9%,异形屏设计的渗透率则为 2.4%, 2018年 全面屏 机型整体渗透率有机会大幅跃升至 44.6%。 图 10: 全面屏渗透率将迎来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 Witsview,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全面屏对手机面板 制造 提出更高要求 全面屏快速渗透给上游面板厂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 。全面屏意味着窄边框 ,从面板材质的特性上来讲,柔性 OLED窄边框方案工艺实现相对容易,这将推动柔性 OLED渗透率的提升。目前来讲, OLED面板的价格相对 LCD来说还是要贵一些,而且 OLED手机面板主要产能集中在三星,三星优先供应苹果以及自用,国内手机厂商无法获得大批量 OLED产能供货,所以各大手机终端厂商基本上只在旗舰手机上采用 OLED面板实现全面屏效果,中低端手机上则使用价格相对低一些的 LCD面板来实现全面屏效果。 而 LCD想要实现全面屏,主要需要克服黑边的问题来实现窄边框效果,还有全面屏所需的异形切割带来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带来产品成本的提升,从而会对面板价格产生影响。 101116143- 5 %0%5%10 %15 %20 %25 %3 0 %0246810121416新发布数量(款) 关注比例( % )0.10% 0.70%3.70%3 5 .9 0 %0%5%10 %1 5 %20 %25 %30 %3 5 %40 %2 0 1 6 Q 4 2 0 1 7 Q 1 2 0 1 7 Q 2 2 0 1 7 Q 3 20 17Q 48.7%44.6%71.6%87.7%92.1%2.4%15.7%22.6% 25.1%2 6 .9 %0%1 0 %20 %30 %40 %50 %6 0 %70 %80 %90 %1 0 0 %050 010 0015 0020 0020 17 20 18E 20 19 E 20 20 E 20 21 E百万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全面屏手机渗透率 异形设计手机渗透率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表 2: 全面屏产品设计方案 数据来源: 龙旗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 3:主流手机厂商全面屏产品 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京东,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LCD 面板需要减小边框尺寸 LCD屏幕外围存在一层黑色的边框区域,该边框区域在手机采用浅色外壳设计时让整机观感不佳。而全面屏手机屏占比,采用窄边框设计,对用户视觉体验的影响会更大。但对于 LCD屏幕,黑色的边框区域 难以完全 消除。这是由 LCD屏幕防漏光,以及点胶和布线的要求决定的。但可以通过采用“视觉无边框”的方式将黑边隐藏,也可以通过新型点胶、背光和布线技术的应用来缩小边框面积。 产品定位 显示屏解决方案 全面屏方案旗舰机 W Q H D O L ED (柔性) W Q H D / Q H D F H D 1 8 : 9 + C O F + A A 异形F H D O L ED W Q H D / Q H D F H D 1 8 : 9 + C O F + A A 异形W Q H D I n -c e l l Q H D 高规 I n -C e l l 1 8 : 9 + C O G + A A 异形F H D 高端 I n -c e l l F H D 高规 I n -C e l l 1 8 : 9 + C O G + A A 异形中端机 F H D 高端 I n -c e l l F H D 常规 I n -C e l l 1 8 : 9 + C O G + C -c u tH D I n -c e l l F H D G F F 1 8 : 9 + C O G + C -c u tF H D G F F F H D G F F 1 8 : 9 + C O GH D G F F H D G F F 1 8 : 9 + C O G高端机低端机厂商 型号 参考价格(元) 屏幕材质 屏幕尺寸(英寸) 类型A p p l e i Ph o n e X 8388 O L ED 5 . 8 N o t c h 异形屏畅享 7S 1499 L C D 5 . 6 5 左右窄边框麦芒 6 1759 L C D 5 . 9 左右窄边框N o v a 2 S 2699 L C D 6 左右窄边框M a t e 1 0 Pro 4899 O L ED 6 左右窄边框A 7 3 1699 L C D 6 左右窄边框A 7 9 1999 L C D 6 . 0 1 左右窄边框R 1 1 s 2799 O L ED 6 . 0 1 左右窄边框R 1 1 s Pl u s 3299 O L ED 6 . 4 3 左右窄边框R 1 5 即将上市 O L ED 6 . 2 8 N o t c h 异形屏Y 7 5 1298 L C D 5 . 7 左右窄边框Y 7 9 1998 L C D 5 . 9 9 左右窄边框X 2 0 2798 O L ED 6 . 0 1 左右窄边框X 2 0 Pl u s 3198 O L ED 6 . 4 3 左右窄边框红米 5 799 L C D 5 . 7 左右窄边框红米 5 Pl u s 999 L C D 5 . 9 9 左右窄边框红米 N o t e 5 1099 L C D 5 . 9 9 左右窄边框小米 M I X 2 2899 L C D 5 . 9 9 三面窄边框G a l a x y S8 4799 O L ED 5 . 8 + 左右窄边框G a l a x y S9 5799 O L ED 5 . 8 + 左右窄边框N o t e 8 6488 O L ED 6 . 3 左右双曲面华为O PP Ov i v o小米三星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 11: 黑边存在影响用户体验 图 12: 盖板玻璃边缘经过处理可实现视觉无边框 数据来源: eWiseTech,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eWiseTech,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新的点胶技术和方案可缩小边框尺寸。 从目前框胶材料的特性来看,至少要做到 350um以上的宽度才是安全的,考虑到现在框胶涂布精度的限制,一般会有+/-150um左右的波动,因此 500um是比较具有量产性的框胶设计宽度。 而全面屏窄边框的趋势要求下,当前主流的边框胶宽度 500um需要缩减为 300um。 同时 , COF技术可以有效减小下边框尺寸。 COF将芯片直接封装到 FPC上,由于 FPC可以自由弯曲,因此可以将其折到玻璃背面,从而实现缩小下边框的目的。与 COG相比,其可以缩小边框大约 1.5mm。 图 13: COF技术可以有效减小下边框尺寸 数据来源: CINNO,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全面屏 异形需求 提升, 切割难度较大 屏幕直角与整体圆润四角的矛盾在全面屏手机中尤其突出。 过往手机屏幕的四角多采用直角设计,但手机整体的四角仍采用圆润的弧型。在全面屏时代由于手机屏占比很大,屏幕若依然采用直角(传统的 L角切割)则会使得屏幕直角与圆润的手机四角在对角线上相距过近,跌落中很容易损坏屏幕,且不利于内部受话器的布局,因此对屏幕的异形切割十分必要。 此外 , 全面屏需要为前置组件如前置摄像头 、 受话器等预留空间 , 则需要配备 U型切割等方案 。 总的来说 ,异形切割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在屏幕四角做 C角或者 R角屏幕四周的黑色边框若面积过宽,则观感不佳屏幕四周的黑色边框若面积过宽,则观感不佳LC D 显示屏黑边( BM 区域)黑边( BM 区域)光线 光线2.5D 弧面保护玻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切割,同时通过加缓冲泡棉等进行边缘补强,以防止碎屏。另外一方面是需要在屏幕上方做 U形切割,为前置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受话器等元件预留空间。 图 14:目前主流在售手机的屏幕四角为直角 图 15:全面屏时代屏幕采用直角 容易破损 数据来源:搜狐科技,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搜狐科技,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16: 手机屏幕几种不同的异形切割 数据来源:手机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全面屏迅速渗透, 有助于 小尺寸面板供需改善 从分厂商的全面屏面板出货数据来看,三星受益于自家旗舰手机 Galaxy S8和Note8以及 苹果 iPhone X的订单驱动,全面屏面板出货量达到 1.37亿片,占到 60%的市场份额; LCD面板厂中,天马、友达、京东方出货量都超过了 1000万片,其中天马占到了全球整体全面屏出货量的第二位,在 LCD全面屏出货量上居于全球第一。根据天马官网的披露,截止到 12月中旬,天马在全球已上市全面屏项目覆盖率约 4成。 屏幕的四角是直角手机四角是圆润的弧形手机屏幕手机外壳圆润手机四角和直角屏幕相距过近容易破损小米 MIX L 角切割 三星 S8 R 角切割 i P h o n e 8 U 型槽 切割小米 M I X : L 角切割 三星 S8 : R 角切割 i P ho ne X : U 形槽切割U 型开槽C 角切割L 直角切割R 角切割R 角切割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1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 17:全面屏在不同材质面板中的渗透率 表 4: 2017年主要 厂商全面屏面板出货量 数据来源: ofweek,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群智咨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小尺寸 a-Si 面板 受益于全面屏趋势 需求 提升,而供给有所缩减 在目前的手机消费市场上,中低端手机占据绝对的地位,大部分手机的价格都在 3000元以下,而且 2000元以下的手机占据了 75%左右的市场。 其中 低端手机对于成本的控制要求较高,在全面屏 逐步 成为 未来手机标配的 趋势下, 低端的 a-Si LCD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将获得终端厂商青睐 。 而且,低端机实现全面屏方案更加简单。配备 a-Si面板的低端机在从 16:9切换到18:9的屏幕比例过程中,将仍旧采用 COG方案,甚至不需要异形切割,屏幕四角的位置 放置少量的胶料提高一定抗摔性即可。或是加长手机的长度,依旧保留屏幕上下的大净空区,但屏幕比例调整至 18:9,完成低配版的全面屏设计。 从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主流厂商的全面屏手机来看,采用 LCD全面屏解决方案的智能手机价格普遍在 2000元以下, 屏幕尺寸在 5.76.0英寸之间,屏幕比例全部都是18:9,分辨率大部分都是 2160*1080,少部分采用 1440*720分辨率。 图 18:大部分智能手机价格在 3000元以下 表 5: 采用 LCD解决方案的全面屏手机 数据来源: MobData,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京东,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0%1 0 %20 %30 %40 %50 %60 %7 0 %80 %90 %10 0%20 17 E 20 18 E 20 19 E 20 20 Ea- S i LTP S A MO LE D厂商 出货量(百万片) 市场份额( % )SD C 137 60%T ia n m a 24 10%A U O 17 7%BO E 12 5%H a n n St a r 9 4%C T C 8 4%L G D 7 3%IV O 6 3%C SO T 4 2%J D I 3 1%O t h e rs 4 2%37.0%38.0%19.7%5.3%0. 0% 5. 0% 10 .0% 15 .0% 20 .0% 25 .0% 30 .0% 35 .0% 40 .0%1000 元以下1000 - 1999 元2000 - 2999 元3000 元以上2 0 1 7 Q 4 手机价格分布厂商 型号 参考价格(元) 屏幕尺寸(英寸) 分辨率小米 红米 5 799 5 . 7 1 4 4 0 x 7 2 0小米 红米 5 Pl u s 999 5 . 9 9 2 1 6 0 x 1 0 8 0小米 红米 N o t e 5 1099 5 . 9 9 2 1 6 0 x 1 0 8 0v iv o Y 7 5 1298 5 . 7 1 4 4 0 x 7 2 0华为 畅享 7S 1499 5 . 6 5 2 1 6 0 x 1 0 8 0O PP O A 7 3 1699 6 2 1 6 0 x 1 0 8 0华为 麦芒 6 1759 5 . 9 2 1 6 0 x 1 0 8 0v iv o Y 7 9 1998 5 . 9 9 1 4 4 0 x 7 2 0O PP O A 7 9 1999 6 . 0 1 2 1 6 0 x 1 0 8 0华为 N o v a 2 S 2699 6 2 1 6 0 x 1 0 8 0小米 小米 M IX 2 2899 5 . 9 9 2 1 6 0 x 1 0 8 0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2 / 16 行业深度 |电子 图 19:低端全面屏手机使用 a-Si LCD全面屏解决方案 (以红米 5为例 ) 数据来源: 中关村在线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因此,我们认为 FHD解析度、 a-Si方案的低端全面屏手机将会大量出现,从而扩大 a-Si的需求。 而 从供给角度看 ,部分厂商逐步关闭 a-Si产线 : 华映于 2015年 11月关停其 L1a的 4.5代线,同时以 18亿元新台币向子公司凌巨出售桃园厂 4代线设备; 三星在 2015年底关闭了 5条 (L1L5)产线 , 2016年底停用 7代线 (L7-1); LGD在 2017年 2季度关闭了大部分 3代线, 3季度关闭了 5代线的 P4工厂,并且 LGD宣布不再对 LCD进行投资,全面转向 OLED。 LGD计划关闭 LCD产线后将其转换为中小尺寸的 OLED产线。 从主要切割中小尺寸面板 的 6代线及以下的 a-Si LCD的产能来看,韩国两大厂商三星和 LGD将未来方向确定在 OLED显示面板上, 逐步地关闭 a-Si LCD产线 ,并且性能更佳的 L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