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防疫应变 系列 之三: 中国汽车行业“人本时代”的到来 人本时代的到来 车市寒冬之际,2020开年又迎来新冠“黑天鹅”,汽车业 可谓祸不单行,车市的整体下滑已难避免,行业的生存空间 受到重压。危中有机,车企的破局之路势在必行。 疫情后的变革背景:大疫之后,公共卫生体系成为战略性国 家基础设施投资新风口,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将极大普及, 而人文关怀乃至人本思想也将深入到国家治理及各行各业的 变革中。各车企在这次疫情中,捐款捐车、转产救护、车主 关怀等表率行为,让消费者对其“人本”精神的关注度甚至 超过了车企品牌本身。此次疫情更激发了生活和消费理念的 历史性转变,对汽车所代表的第三空间有了更深层次“人本” 意识的觉醒。 疫后大变革 疫情之后的深刻 反思前 瞻“人本时 代”中国 汽车行业新概念 疫情危机促使汽车行业诸多从业者与管理者重新审视 和规划汽车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从而加速推动行业变 革。 本篇我们与大家探讨汽车行业人本时代的到来, 希望对汽车产业链的从业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2 日本经济因国家资源的限制,对石油进口高度依赖,未能在 两次全球石油危机中幸免。然而危机带来变革使日本开启了 新时代石油战略,日系车企在燃油经济方面的不懈追求,造 就了其经济型轿车的全球崛起。 而今,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人道灾难后,中国消费者对人本理 念的重新审视也将倒逼车企对产品、服务及营销模式的重新 定位及转型。中国汽车行业将进入全新的“人本时代”。 疫后消费新需求:受避险情绪影响,人们对独立空间、卫生 养护、智能软硬件、紧急服务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而在风 险全球化影响下将形成长期商业需求,譬如: 产品方面需灵活满足不同需求的第三空间 通过选装套 件,车变身为个性化的休憩、办公、康养、甚至避难 空间; 服务方面需要厂家主导更“人本”的“全域服务” 由 车企主导建设通用线上服务平台,全面解锁用户行为大 数据,挖掘个性化服务,使能4S店转型为“车生活”社 区服务中心; 营销方面需要更便捷的“非接触”体验 通过打造线上 全功能的营销渠道,以沉浸式体验服务打破空间的桎梏, 围绕“人”来展开营销; 以“人本”为风向标:洞察消费者心理的深层变化将促使车 企重新定义战略方向。未来车企将呈现“产品人本化” +“服 务人本化” +“营销人本化”的新气象、新格局。诚然,全行 业已在经历“以产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主机厂付出了多重努力,但也遇到了一系列 问题: 如何考虑人本价值在车企的战略选择及投资回报方面的 合理性是进行人本化转型中的一大关键。是从短期的效 率角度(比如更多的线索转化)还是从长期的商业模式 创新角度,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对于“人本”理解的细节程度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举例来说近年来,各大主机厂推出了智能客服机器人等 AI领域的新技术应用,但很多智能机器人的机械感太强, 温度感过低导致了用户体验的不流畅,反而降低了大众 对于新技术应用的接受度。 相比于发展成熟的汽车“三大件”的研发与生产技术, 主机厂对于TMT领域的应用技术的理解仍然有待提升。 快速迭代的新技术应用与主机厂内部传统的围绕安全与 合规的IT体系如何共融共生是一大关键。5% 6% 9% 28% 36% 37% 47% 52% 78% 其他渠道 广播 快手 论坛网站 抖音 搜索类网站 头条 电视 微信 3 由此看来,主机厂的“人本化”转型需要综合考量商业模式上的计算,用户体验上的创新以及技术应用上的落地。普华永道 的观点是,主机厂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平衡考虑B(商业)-X(体验)-T(技术)三大维度。需要统筹兼顾富于洞察的商业模式 (可行性、盈利性)、顺畅创新的用户体验(产品设计、体验设计)、灵活敏捷的新兴技术(互联化、电动化和大数据技 术),即普华永道的BXT方法论(Business/ Experience/ Technology)。 疫情将促成消费者对“人本化”产品、服务、营销的持久性的需求趋势 疫情刺激私家车消费 84.6%的网友认为疫情后买车更为必要,原因在于因私家 车能给家人带来安全的移动空间。超过80%网友认为私家 车能为防疫提供有效隔离。 健康+养护等理念增强 疫情提升了消费者对医疗健康、智能监测、安全等人本化 需求的关注程度和支付意愿。 产品人本化:更健康、更智能 92% 的被访者认为未来车 内空气净化系统将更加必要 70% 的被访者认为车企 应该为车配备急救包,包 括防病菌口罩 92% 70% 服务人本化:更全面、更创新 无接触服务诉求明显 疫情推动消费者向线上购车、在线保养、远程更新 等消 费场景转变。 消费者对于车辆清洁消毒服务、线上咨询、故障远程诊断、 上门取送车等无接触服务关注程度较高。 11% 21% 24% 26% 29% 31% 34% 43% 其他服务 到期赠送服务延期 基础保养打折 上门取送车 故障远程诊断 线上咨询 车辆清洁消毒 紧急事故处理/维修 疫情期间关注4S店哪些服务项目 营销人本化:更智享、易触达 疫情期间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 线上营销新思路 疫情期间,车主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微信,另有36% 的车主会看抖音;16%的车主反馈会关注直播卖车; 12%的车主反馈对线上VR看车感兴趣。 15% 的被访者表 示希望能线上购车 数据来源:普华永道、经济观察报 X(Experience); T(Technology) 以2B端出行为例,主机厂既要从B(商业)角度出发, 考虑网约车功能配置的成本控制问题,也要同时把握 乘客与司机的前瞻性需求(例如通过吸尘设备解决宠 物毛发对于车内卫生的影响),创造充满惊喜感的X (体验)。此外,也要充分应用传统主机厂舒适区之 外的新T(技术)。 B-X-T 小贴士: 逆变器 直流变流器 发动机辅助 12v铅蓄电池 变速箱 差速箱 催化剂 颗粒过滤器 燃油箱 消音器离合器 启动电机 内燃机 12v铅蓄电池 充电插座 EDU电控 电池 电机6 汽车新四化与“人本化”的深度融合,将更深更广地触达消费者。未来“全域服务”的广义对象应包括潜客,车主及车友, 服务应覆盖全周期、全数据、全渠道、全触点、全链路。 第二部分:服务人本化 “新四化”与“人本”的深度融合,消费者“全域服务”的深度触达 车企必须走上前台,布局囊括全域服务的生态圈:汽车服务 因车企传统上的区域后台管理、渠道自身的能力和文化等因 素参差不齐。鉴于全域服务的复杂性更高,车企应走在经销 商前面,利用自身影响力,搭建通用数字平台,提前布局新 服务,打造“人本”为核心的车生态。同时,以更加多样、 细致、创新的服务产品打通消费者的全域触点,积累大数据 资产,创造数据竞争力。 1. 新租赁服务: 出行平台下的新租赁:疫情下,经济下行成为必然,未 来将有大批人群的工作出现不确定性。原本的首购车人 群无法获批贷款购车。但针对存在出行刚需,且还有一 定闲暇时间可以提供网约车服务的人,出行平台可以借 力厂家金融为其提供类似手机合约机的租赁方案,每月 支付一定租金来进行购车的同时又能有额外的收入。 2. 新社区服务: 社区半小时代驾:家中老人和儿童因车主无法驾车导致 出行不便的紧急情况下,未来4S店可开展社区温情代驾 服务,在半小时行车半径内,代客接送亲友,将增值服 务做到淋漓尽致,以增强客户粘性。此外,电动车主在 自家停车充电不便时,4S店也可利用自身资源,在社区 范围内上门取送,代客停充。 3. 新订阅服务 由于疫情后整体经济形势下滑,人们在消费时会更关注 收费方式及其经济性。这为车企及经销商在规划订阅式 服务方面带来契机。譬如,年度维保服务可采用月度订 阅收费,并与功能配件订阅、软件订阅和会员年费进行 打包,提供客户多选组合的月度订阅服务。降低门槛, 提高粘性。 车辆订阅置换:由于完善的征信体系,欧美国家车企 如保时捷、沃尔沃、凯迪拉克等早已盛行车辆订阅服 务(年度付费、月度换车升级、可期间直接买断)。 随着国内征信体系不断完善,订阅服务或将成为众多 车企愿意尝试的新领域。 “人本”为核心 “人本” 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 共享化 “全域服务” 全周期、全数据、全渠道、全触点、全链路 疫情隔离 购车咨询 维修保养 休闲空间 驾驶出行 能源补给 地图导航+车联网+自动驾驶 +共享出行 第三空间搭载智能健康配置 车联网+地图导航+共享化 线上新零售 贴心管家式服务 车载娱乐+身心放松+出行导游 生化防护新风 智能体征监测 隔离膜 健康预警 低能预警 充电桩导航 充电桩租赁 上门服务 保养提醒 在线预约 代驾服务 紧急救援 VR线上展厅 AI智能解答 预约试驾 订阅服务 路线规划 车况检查 自动巡航 订阅式租赁 音响影院 零重力座椅 出行导游 车载游戏数据显示二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乘用车销量同 比大跌约80%,跌幅创历史之最。此外,获客线索成本高 (1200-1500元/条有效线索),转化周期长与转化率低(有 效转换率2-4%)是汽车零售长久以来的痛点。此次疫情的影 响下,传统的线下模式将进一步被迫转型。 线下渠道仍然主导,线上渠道加速渗透:疫情启发了汽车营 销模式的新思考,未来的行业巨头必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非典促成中国电商的崛起,而这次疫情让新媒体深度融入营 销环节。各个经销商基于销售压力开始使用短视频平台、直 播平台等线上平台。不仅如此,人们也在思考无人化及智能 科技将给消费者带来的巨大便利,比如未来无人营销、虚拟 车展、网上遥控赛车等新商业模式将受到更多青睐。 1. 线上营销渠道建设的新思考 全方位线上导流:疫情侵袭下,原本依赖线下体验 的传统经销模式遭受重创。但线上渠道,如汽车垂 媒、自媒体、直播平台等为车企和经销商带来新流 量。根据CADA调研,16%的车主表示会关注汽车直 播。从疫情的持续时间分析,如果疫情短期内结束, 则直播售车可能成为一个短暂的过渡现象。但若是 持续性的疫情,车企与经销商必定会投入更多的精 力去不停迭代线上创意内容来引流,直播售车将逐 渐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业态,并在未来不太可能会 放弃前期的已有大量积累的内容平台。直播可能会 成为未来车企吸引线上流量的一个新窗口。 智能化线上一站式平台:未来微信小程序、官网线 上商城、手机APP等线上应用将得到更多重视,并 被充分开发,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 VR看车、智能咨询、产品订阅、反馈等功能形成一 站式平台。而随着虚拟技术不断发展,用户可通过 各类头戴式体感设备参与在线虚拟车展,打破时间 与空间限制,进行沉浸式看车及试驾。提升客户愉 悦感,加深品牌印象。 2. 线下体验的变革新思路 无人模式新体验:三五年内,5G遥控驾驶技术将早 于无人驾驶技术在中国提前实现商业化。试乘试驾 服务可由5G远程遥控驾驶技术更好地实现。顾客可 同时预约多款车辆,上门试驾(后台遥控驾驶支 持),客户在顾问远程辅导下深度试驾体验后,可 选择自驾车到服务站点归还,同时手机下单,线上 秒贷,当场提车的便捷式购车旅程。这将最终实现 4S店的虚拟化。无人模式应用广泛,前景可期,也 恰恰在疫情的推动下,无人技术的开发将进一步 提速。 第三部分:营销人本化 B(Business); X(Experience); T(Technology) 从B(商业)角度来看,主机厂需充分思考近期所涌现 的线上卖车行为是否为可持续的长期行为;从集客到 成交的汽车销售过程能否被线上手段部分或者完全替 代。从X(体验)角度考虑,线上卖车需要充分体现消 费者对汽车产品深度的体验,即如何利用线上环境尽 可能去还原汽车远(外观),近(内饰),动(驾 驶),静(感知)四大方面的呈现。从T(技术)上来 看,需充分关注前沿显示技术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来支撑上述体验内容的沉浸式与连续性的呈现。 B-X-T 小贴士: 可以预期,短期政策强拉下,汽车消费,尤其是首购和新能 源车将实现反弹,但消费补仓之后,“人本”对于中国车企 能否像“油耗”对于日本车企那样成为灾后崛起的杠杆和新 名片?车企能否像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企业看齐,实现全生态 全域服务?4S店能否被打造成社区出行服务港湾成为有关车 生活的客户首选?用车时产生的海量数据又能否被深刻洞察, 为各方赋能创收?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着中国汽车产业能 否实现弯道超车,引领行业转型。 在转型浪潮当中,坚持“人本新思维”的车企将攫取先机。 而在此过程中,车企和经销商都需充分考虑B-X-T三者的能力 建设,以及思考自身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等方面的优劣势 去推动企业内部B-X-T三种能力在各个层面的融合。 空前的灾难激发了对人本理念的集体意识,并创造着全新的 需求和机遇,而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一如既往提供了必要的 丰富场景,让技术和应用创新得以广泛落地。后续普华永道 也将针对产品,服务,出行等领域从人本角度以及BXT维度提 供更详细的观点。 第四部分:结语 7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 2020 普华永道。 版权所有。普华永道系指普华永道网络及/或普华永道网络中各自独立的成员机构。详情请进入pwc/structure。 PMS-001324 廖仲敏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0) 3819 2278 邮箱:w.liucn.pwc 金军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3263 邮箱:jun.jincn.pwc 海威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管理咨询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2717 邮箱:steven.haicn.pwc 蒋逸明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汽车管理咨询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5301 邮箱:steven.jiangstrategyand.pwc 联系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