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2018年 03月 21日    电子元器件  增持(维持)  集成电路  增持(维持)  刘曦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5030003 研究员  025-83387130 liuxihtsc 章诚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5020001 研究员  021-28972071 zhangchenghtsc  1电子元器件 : 关注科技文化升级 ,晶圆设备增长 2018.03 2视源股份 (002841,买入 ): 借本土资源优势,布交互大屏蓝海 2018.03 3环旭电子 (601231,买入 ): 联通首发 eSIM,Watch 龙 头起飞 2018.03  资料来源: Wind “芯芯之火” 即将 燎原  国产集成电路产业迎来第三次国际转移  主要投资观点  半导体行业作为人类工业上的明珠,有着应用广、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时至今日,半导体行业仍在汽车电子与 AI 的驱动下向前发展。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起步虽晚,但十九大的召开提出了“大国重器”的口号,号召中国制造业砥砺前行。本文回顾日韩台的半导体产业衍变历史,指出中国将在市场需求和大国政策的驱动下,完成半导体产业的国际间第三次转移。中国将在 2018、 2019 年迎来建厂采购的高峰期。半导体投资的过程中,设备与材料先行,我们推荐半导体上游设备与材料标的,我们认为这些标的将在中国建厂的带动下,首先受益于本土行业需求的增长与市场份额的提升。   全球半导体行业屡创新高,汽车电子与 AI 是未来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一 改以往放缓的态势,在 2017年出现 增长了 21.6%至 4,122 亿美元( WSTS 数据),创下历史新高。行业的高速增长背后是存储器、整流器、传感器等器件强劲的需求。我们认为,摩尔定律虽然过去有放缓的迹象,但仍未走到极限,行业将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走向新高,半导体行业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需求与政策将驱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完成国际间第三次产业转移  中国已是全球半导体最大的销售市场, 对下游 IC 产品有着庞大的需求 , 给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 国家对半导体行业展现出了空前的支持力度,国家集成电路产 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发布为行业的发展描绘了明确的目标,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的成立则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我们认为,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 。回顾日韩台半导体行业发展史,我们认为国家的强力支持与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使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国际间第三次产业转移。  国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企业将优先分享 中国 建厂潮的红利  中国大陆将迎来晶圆厂的建厂浪潮。建厂将带来庞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需求。而目前,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比率均低于 20%, 我们认为,国产设备和材料 具有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02 专项 培育出了一 批国产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龙头,未来这些龙头公司将在大基金的资金支持下,在各个领域有所斩获,受益于本土行业需求的增长与市场份额的提升  推荐陆产业链崛起相关标的  建 议关注北方华创(前道半导体设备龙头)、长川科技(检测设备龙头) 、飞凯材料(湿化学品龙头)等。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技术升级换代的风险;投产或者国产化不达预期的风险。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EPS (元 ) P/E (倍 ) 2016A 2017E 2018E 2019E 2016A 2017E 2018E 2019E  002371 北方华创  37.86 买入  0.22 0.28 0.33 0.35 172.09  135.21  114.73  108.17   300604 长川科技  52.54 买入  0.72 0.64 0.96 1.25  72.97   82.09   54.73   42.03   300398 飞凯材料  23.01 增持  0.27 0.72 0.98 1.17  85.22   31.96   23.48   19.67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22)(9)4173017/03 17/05 17/07 17/09 17/11 18/01(%) 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  沪深 300 重点推荐  一年内行业 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 评级: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创新引领未来, IC 产业规模屡创新高  . 4 半导体产业遵循螺旋式上升规律,新科技推动行业屡获新生  . 4 半导 体是导电性能可控的商业化材料  . 4 2017 年半导体行业销售规模创历史新高,行业螺旋式上升  . 4 半导体市场景气度与全球经济冷暖密切相关  . 4 存储器是 2017 年半 导体行业成长最大动因  . 5 地区结构: 2017 年亚太地区(除日本)半导体销售额占比近六成,北美欧洲略有下降  . 6 产品结构:集成电路占比 82%,传感器增幅超 20% . 6 集成电路细分领域中  模拟芯片增速亮眼  . 7 半导体行业的格局:投入越来越高、行业日趋集中,强者恒强  . 8 技术趋势:摩尔定律放缓,工艺不断突破极限  . 9 新兴应用驱动行业不断发展  . 10 汽车电子预计是半导体行业未来最大成长动能  . 10 人工智能浪潮势不可挡,推动 IC 市场继续成长  . 11 中国集成电路 行业迎来快速成长  . 12 产业历史:历经两次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 12 日本产业转移从存储器切入,政府从战略上高度重视  . 12 韩国较日本起步晚,技术大投入实现赶超  . 13 台湾选择晶圆代工起步,差异化竞争累积实力  . 13 产业未来将迎来第 三次国际转移:向中国转移  . 13 国家意志为后盾,大基金引领产业崛起  . 14 中国制造 2025引领半导体产业进入新时代  . 14 专业化的国家大基金承载着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历史责任  . 14 我国 集成电路连续 3 年增速超 20% . 16 看好中国产能扩张对上游设备与材料的拉动作用  . 17 建厂潮来袭,设备、与材料等上游环节优先受益  . 17 中国地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比率逐渐提升,龙头公司有望受益  . 17 半导体材料壁垒高、国产化比率低、发展空间大  . 19 半导体材料是 半导体行业重要环节  . 19 半导体材料市场空间大  . 19 半导体材料门槛高、行业集中度高  . 20 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低  . 20 受益于建厂浪潮,本土材料企业成长迅速  . 21 风险提示  . 22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08-2018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 4 图表 2:  2006-2017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 5 图表 3:  2017 年销售额增速突出的半导体产品  . 5 图表 4:  2017 年半导体销售额分地区占比  . 6 图表 5:  2017 年半导体分地区销售额增速  . 6 图表 6:  2015-2018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域分布  . 6 图表 7:  2017 年全球半导体产品结构  . 7 图表 8:  2017 年 半导体市场分类增速  . 7 图表 9:  2017 年全球集成电路产品结构  . 7 图表 10:  2017 年集成电路市场分产品增速  . 7 图表 11:  2017 年全球半导体产品结构与集成电路产品结构  . 8 图表 12:  2014-2020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亿美元)  . 8 图表 13:  2008-2020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  . 9 图表 14:  英特尔开发规划  . 10 图表 15:  摩尔定律衍化图  . 10 图表 16:  2016-2021F 全球电子系统的年均复合增速  . 10 图表 17:  2017 年电子系统分类占比  . 10 图表 18:  2016-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亿美元 ) . 11 图表 19:  2016-2021 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  . 11 图表 20:  半导体的两次产业转移  . 12 图表 21:  大基金的投资 标的、金额与行业总结  . 15 图表 22:  2006-2017 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单位:亿元) . 16 图表 23:  中国大陆新建晶圆产线一览  . 17 图表 24:  2009-2018 年我国集成电路设备市场规模、增长率及自制比例  . 18 图表 25:  我国国产设备大生产线验证情况 . 18 图表 26:  2017 年我国集成电路设备企业及主要产品  . 19 图表 27:  2011-2016 年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 19 图表 28:  2016 年全球半导体材料日本份额  . 20 图表 29:  2011-2016 年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 20 图表 30:  2008-2016 年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规模与国产化比率  . 21 图表 31:  国产半导体材料优秀供应商  . 21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创新引领未来, IC 产业 规模屡创新高  半导体产业遵循螺旋式上升规律 , 新科技推动行业 屡获新生  半导体工业总是经历着起起落落的周期。 但行业始终不断进化。半导体行业在过去都遵循着摩尔定律,晶体管密度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 电子产品的性能也会提升一倍 。信息技术的进步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 目前我们也处在一个半导体行业的上升周期里 。 汽车电子和 AI 的革命,为整个行业的下一轮进化提供了动力。我们认为,未来从全球来看,半导体行业都是一个成长性的行业,值得关注。  以下结合半导体行业的特点更新全球行业的最新情况 :  半导体 是 导电性能可控的商业化材料  半导体是一类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间的材料,导电性可受控制,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砷化镓等,其中硅是目前商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被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光电器件、传感器等器件中,当今大部分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都要采用半导体器件作为核心部件。  2017 年半导体行业 销售 规模创历史新高 ,行业螺旋式上升  根据全球半导体贸易协会( WSTS)的统计: 2016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 3,3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2017 年全年半导体销售额 为 412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1.6%, 创造半导体历史上的年度新高。 WSTS 预测 2018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4512 亿美金,同比增长 9.5%。  可以看出 , 半导体行业虽然并不是始终增长 , 但是在过去 10 年内遵循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放缓或衰落后又会重新经历一次更强劲的复苏。这背后是科技革命带来的成长,我们认为,伴随着电子产品在人类生活的更广泛普及以及智能 化,未来半导体行业仍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盘旋向上。目前,半导体行业处于一个上升期的起点。  图表 1:  2008-2018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 WSTS, 华泰证券研究所  半导体市场景气度与全球经济冷暖密切相关  半导体行业虽然有科技革命驱动,但也会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如果经济不好,那么电子产品的消费就会减少,半导体行业就会呈现衰落的态势。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过去的十年,半导体市场的波动性较 大 ,且与全球经济的景气度密切相关。 2008 年经济危机发生后, 2009 年全球 GDP 下降 2.2%(数据来源 Gartner) ,半导体产业总产值下降 10.7%(数据来源 Gartner) ; 而随着经济复苏信号的出现, 2010 年全球 GDP 增长 4%(数据来-20%-10%0%10%20%30%4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销售收入(亿美元)  增长率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源 Gartner) ,半导体产业总产值增加 31.8%(数据来源 Gartner) 。下图可以看到,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速 与 全球 GDP 增速正相关,但波动更剧烈。 因此, 我们认为, 关注半导体产业也要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在目前欧美国家经济回暖的趋势下,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也会继续保持成长。  图表 2:  2006-2017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 Gartner , 世界银行, 华泰证券研究所  存储器是 2017 年 半导体行业成长最大动因  半导体行业在 2017 年的高成长性是过去十年中是十分罕见的,我们认为除了存储器供不应求涨价外,背后的行业整体需求也十分旺盛,汽车电子与物联网是背后重要的推手。  2017年半导体销售额一改过去两年平稳的态势,主要原因是 DRAM与 NAND的销售上扬。根据 WSTS, 2017年存储器销售额最高达 1,240亿美元,年增幅度高达 61.5%,其中 DRAM销售大增 76.8%、 NAND Flash 也大增 47.5%; 其他 增幅较大的半导体器件 包括整流器( rectifier) ( 成长 18.3%) 、 diodes( 成长 16.4%) 、传感器和制动器 ( 成长 16.2%) 。  剔除 存储器 的影响 , 2017 年 其他 半导体 器件 的合并销售也成长将近 10%。 我们认为, 这个成长速度相对于半导体行业的体量来 说也是十分值得重视和思考的: 其他器件的成长反应了整个半导体行业在经历了过去 3 年的放缓后,又重新找到了动力。  图表 3:  2017 年 销售额 增速 突出的半导体产品  资料来源: WSTS, 华泰证券研究所  -15.0%-10.0%-5.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全球 GDP 增速  半导体行业规模增长率  0%20%40%60%80%DRAM NAND 整流器  diodes 传感器和制动器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地区结构: 2017 年亚太地区 (除日本) 半导体 销售额 占比近 六 成,北美欧洲略有下降  从地区来说 , 亚太地区仍然是半导体销售的主战场 , 这与制造业在过去 30 年向亚洲转移相关。  根据 WSTS 的数据, 从地区结构来看 , 2017 年,美洲销售额占比 21.3%,达到 884 亿美金;欧洲占比 9.2%,达到 383 亿美金;亚太 (除日本) 占比 60.0%,达到 2,488 亿美金;日本占比 9.3%,达到 390 亿美金。  根据 WSTS 的数据, 从各地区的销售额来看, 2017 年,美洲销售额年增 35.0%;欧洲年增 17.1%;亚太 (除日本) 年增 19.4%;日本年增 13.3%,各个地区的销售额都受到存储器涨价的影响。  图表 4:  2017 年半导体销售额分地区占比   图表 5:  2017 年半导体分地区销售额增速  资料来源: WSTS, 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STS, 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 WSTS 的数据 , 亚太 (除日本以外)地区的销售 过去三年 占据了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 6 成 , 并且不断增加,我们认为 未来仍将继续保持 这一趋势 。  图表 6:  2015-2018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域分布  资料来源: WSTS,华泰证券研究所  产品结构 : 集成电路占比 82%,传感器增幅超 20% 从产品的功能分 , 半导体市场主要分为集成电路 、光电器件、 分立器件 和 传感器四大类 。  根据 WSTS 的数据:  2017 年这四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3431 亿美元、 348 亿美元、 217 亿美元、 126 亿美元,占比分别为 83.3%、 8.8%、 5.3%、 3.0%;  21.3% 9.2% 9.4% 60.0% 北美  欧洲  日本  亚太(除日本)  35.0% 17.1% 13.3% 19.4% 10% 15% 20% 25% 30% 35% 40%北美  欧洲  日本  亚太(除日本)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5 2016 2017 2018E北美  欧洲  日本  亚太(除日本)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相较于 2016 年,传感器增长 16.2%,分立器件增长 11.5%,集成电路小幅增长 24.0%,光电器件成长 8.8%。  我们认为 , 存储器涨价使得集成电路在半导体行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 也使得中国集成电路产能的建立显得更为重要 。  图表 7:  2017 年全球半导体产品结构    图表 8:  2017 年 半导体市场分类增速  资料来源: WST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STS,华泰证券研究所  集成电路 细分领域中  模拟芯片增速亮眼  进一步细分,集成电路包括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处理器芯片和模拟芯片四种。 根据 WSTS的数据, 2017 年的这四类集成电路芯片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1022 亿美元、 1240 亿美元、639 亿美元和 530 亿美元,在整个集成电路市场的比例为 11.7%、 61.5%、 5.5%、 10.9%。  根据 WSTS 的数据, 2017 年 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处理器芯片和模拟芯片 的销售额较 2016年分别增长 12%、 62%、 6%、 11%。 存储芯片的增速十分亮眼,我们认为,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和全球垄断的市场格局是推动存储芯片屡创新高的原因。  WSTS 预计 2018 年存储器芯片市场的规模将增长 11.6%,模拟芯片和逻辑芯片的市场规模也将分别增长 8.1%和 9.3%,处理器芯片的市场规模将增长 7.1%。  在 2018 年 , 存储器芯片市场不如 2017 年强劲,但供给仍然偏紧。会带动半导体市场继续成长。  图表 9:  2017 年全球集成电路产品结构   图表 10:  2017 年 集成电路市场分产品增速  资料来源: WST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STS,华泰证券研究所  83.3% 3.0% 5.3% 8.4% 集成电路  传感器  分立器件  光电器件  24% 16% 12% 9% 0% 5% 10% 15% 20% 25% 30%集成电路  传感器  分立器件  光电器件  15.5% 18.6% 29.8% 36.1% 模拟芯片  处理器芯片  逻辑芯片  存储芯片  11% 6% 12% 62% 0% 20% 40% 60% 80%模拟芯片  处理器芯片  逻辑芯片  存储芯片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11:  2017 年全球半导体产品结构与集成电路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 WSTS, 华泰证券研究所  半导体行业的 格局 : 投入越来越高、 行业 日趋集中 ,强者恒强  集成电路产业是 资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产业。 引进一条 12 英寸线,需要 20 亿美金至30 亿美金的投资。从工业上讲,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现已经发展到过亿门电路数量级。一款芯片的设计和研发需要花费 12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企业需要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半导体产品的工艺和制造技术难度高、技术研发周期较长,这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短时间的爆发式增长难以实现技术赶超。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都与资本支出是相当的水平。 根据全球半导体企业披露的年报 ,全球半导体企业每年的资本支出水平在 700 亿美金,研发费用的水平在 500 亿美金 ,受摩尔定律的约束,每个厂商都会持续推动创新,半导体的投资额最近几年也不断突破更高的水平。  根据 Gartner 的数据 , 2017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为 970 亿美金,创过去 5 年新高。  Gartner 预计, 18、 19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 支出将分别增长 9.0%和 5.0%,资本支出金额分别为 1,057.3 亿美元和 1,110 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的资本支出仍将不断增长 ,这也是行业进入门槛高的体现,民间资本往往并不青睐于投资这样的领域,需要政府牵头带动。  图表 12:  2014-2020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亿美元)   资料来源: Gartner, Semi, 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 Gartner 的数据 , 2017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营收占比为 23.5%,较 2016 年的19.2%提升 1.8%, 整体行业的资本支出在提高 。从 2008 年到 2016 年,除了 09 年金融危机时,行业的资本支出相较营收收入比例有所下调,行业的资本投入占收入的比例在 20%附近波动。 我们认为, 这个比例说明企业会根据销售额来制定资本支出计划,未来行业的销售额仍将继续成长,说明行业的资本支出仍然将不断成长。而小的企业因为投入少,会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半导体资本支出 (亿美元 ) 增长率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渐渐被淘汰,大的企业会越来越有优势 ,行业集中度会不断提高。 我们认为, 单一的小企业很难与这样的巨头抗争,需要国家层面的统一建设,才能打破现有的行业格局。  图表 13:  2008-2020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   资料来源: Gartner,华泰证券研究所  技术趋势 :摩尔定律 放缓, 工艺不断突破极限  1965 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高登摩尔( Gordon Moore)在文章中预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一年就会翻一倍。很快这个预测被大家称为摩尔定律。摩尔本人后来将芯片升级的周期修订为  2 年。 1971 年,英特尔发布第一块商用微处理器  4004。它包涵了  2300 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大约为人体红细胞的大小。从那时候开始,依照修订后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  2 年左右翻一倍。随后的  40 年,摩尔定律成了科技进步的核心推动力。一年一度晶体管数量的翻倍引起处理器 运行速度的翻倍,进而带来硬件设备性能的翻倍和成本的缩减,进而为更加强大的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提供了可能。  行业并没有走到极限,只是放缓 。 我们认为虽然 受到尺寸、散热、成本的约束,摩尔定律在过去两年有放慢的趋势,但仍未走到尽头。 英特尔研发部门正在不断进行前沿创新技术的探索,以推动摩尔定律的发展。  领先的 技术包括:  1) 纳米线晶体管 (Nanowire transistors):纳米线的结构可提供改进通道静电,从而进一步实现晶体管栅极长度的微缩,因此被认为是未来技术的一种选择。  2) III-V 晶体管 (III-V transistors):尽管硅是 MOSFET 通道中经常使用的材料,但III-V 材料 (如砷化镓和磷化铟 )改进了载流子迁移率,从而提供更高的性能或者能够在更低的电压和更低的有功功耗下运行晶体管。  3) 3D 堆叠 (3D stacking):硅晶片的 3D 堆叠有机会实现系统集成,以便把不同的技术混装到一个很小的地方。  4) 密集内存 (dense memory):多种不同的高密度内存选择,其中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正在探索和开发中。  5) 微缩互联 (Scaling interconnects):对于精尖制程工艺来说,微缩互联和微缩晶体管 一样重要。新的材料和图案成形技术正在探索中,以支持高密度互联。  0%5%10%15%20%25%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资本支出占营收比例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3 月 2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图表 14:  英特尔开发规划   图表 15:  摩尔定律衍化图  资料来源: 英特尔官网, 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英特尔官网, 华泰证券研究所  2017 年 28nm 制程芯片产品销售占比最高。 半导体芯片的制程在 2003 年从微米时代进入了纳米时代,并每两年左右减小 30%(Gartner 数据 ),目前主流的芯片制程包括 90nm、65nm、 40nm、 28nm、 16nm。由于 28nm 制程芯片制造工艺成熟,且具有高性价比,因此也成为生产最多的芯片,销售占比近 30%( Gartner 数据 ) 。  半导体芯片向更低制程方向发展:随着 16nm 及更低制程芯片的生产工艺不断成熟,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以及下游产业对更小体积、更低功耗、运算能力更强的半导体芯片需求不断提升, 20/16nm 制程的芯片销售占比也在快速提升,未来有望超过 28nm 芯片。从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更低制程的芯片是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全球晶圆厂领先者正在积极布局 10/7nm 工艺,预计 2-3 年能够量产,下一代 5/3nm 工艺预计 2022 年量产。  新兴应用 驱动 行业不断发展  汽车电子 预计 是半导体行业未来最大成长动能  现阶段, PC、手机 行业 已经 较为成熟, 不再是半导体的 最大成长动能 ,取而代之的是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