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548 热点一: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精准作业,提高农业产能 头豹研究院 | 农业机械系列深度研究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农业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农业机械团队 农机自动驾驶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农业机械作业 监测、 路径规划等操作, 应用于拖拉机、 收割机、 小 麦机和插秧机等农业机械。 基于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性能增强,可 优化作业质量,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由 2.6 亿 元增长至 5.2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9%。随土 地流转速度稳步提升,规模化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 的主要模式,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将 有望提升。 热点二:北斗导航卫星技术革新,系统定位能力增强 热点三: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将以车厂预装为主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北斗卫星的定位信号设计农业机 械的行驶轨迹,具有定位精度高、作业标准高优势,同 时可有效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性质等信息,进而 实现精准耕地、播种等作业。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 不仅有效降低农业机械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 率,并助力精准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能。 2017 年起中国开始组网北斗三号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基于北斗三号的定位与网络传输能力,农机自动驾驶系 统的传感器可实时有效获取农业机械的位姿与作业方向 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器,及时优化作业方案,提升工作 效益。北斗系统技术革新与高密度组网,提升了农机自 动驾驶系统定位能力,推动农业机械工作效率提升,激 发农业生产价值进一步释放。 前装为在农业机械出厂前,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先预装 自动驾驶系统,并通过检测保障农业机械与自动驾驶系 统的匹配度, 强化农业机械的安全性。 基于前装的优点, 农机自动驾驶企业积极与传统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合作, 将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更好的与农业机械相融合应用,提 升农业机械安全性,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以及优化 操作员的作业体验。 2.6 3.0 3.6 4.3 5.2 7.0 9.8 12.4 15.3 17.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亿元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4-2018 18.9% 2018-2023预测 27.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张敏怡 邮箱: sophia.zhangfrostchina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农业机械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 行业研究报告 农业机械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研 究报告 精准农业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精准农业行业研 究报告 精准农业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农业物联网行业 研究报告 1 报告编码19RI0548 目录 1 方法论 . 4 1.1 方法论 . 4 1.2 名词解释 . 5 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市场综述 . 6 2.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定义与分类 . 6 2.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 . 7 2.2.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 7 2.2.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中游分析 . 9 2.2.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 10 2.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 . 11 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驱动因素 . 14 3.1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精准作业,提高农业产能 . 14 3.2 北斗系统革新,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定位能力增强 . 15 3.3 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 16 4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制约因素 . 18 4.1 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积极性较低 . 18 4.2 农业机械作业环境恶劣 . 19 5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政策分析 . 20 2 报告编码19RI0548 6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趋势 . 22 6.1 无人驾驶将成为行业聚焦方向 . 22 6.2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将以车厂预装为主 . 23 7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 . 24 7.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4 7.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4 7.2.1 上海联适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 24 7.2.2 北京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 . 26 7.2.3 黑龙江惠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7 3 报告编码19RI0548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类型 . 6 图 2-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 . 7 图 2-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1 图 3-1 中国精准农业发展体系 . 15 图 3-2 北斗卫星概况,截至 2019 年 7 月 . 15 图 3-3 中国家庭承耕地流转面积与流转率,2013-2017 年 . 16 图 4-1 中国部分热门品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参考价格,2019 年 . 18 图 4-2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教育程度,2016 年 . 19 图 5-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 . 20 图 6-1 农机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的相关概念 . 22 图 7-1 博创联动融资概况,截至 2019 年 7 月 . 26 4 报告编码19RI0548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自动驾驶、精准农业、北斗导航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8 月完成。 5 报告编码19RI0548 1.2 名词解释 卫星导航: 为用户提供全天候、 全天时、 高精度定位、 导航和授时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 北斗系统:中国自主建设的空间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前装:农业机械出厂前零部件或系统进行预装的模式。 土地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流转形式包括转包、出租、借用、转让、入股 等。 精准农业: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智慧农业:一种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 业生产全过程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 联适导航: 一家以北斗卫星导航为核心进行研发、 生产、 销售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 企业。 博创联动:从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技术与系统提供商。 惠达科技:从事农业机械信息化研究、生产、销售与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6 报告编码19RI0548 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定义与分类 农机自动驾驶为基于卫星导航实现与传感器相结合, 通过自动控制算法控制农业机械按 设定路线实现自动化作业的驾驶系统, 旨在优化拖拉机、 收割机、 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作业 效率, 提升土地价值。 按控制方式划分, 农机自动驾驶可分为电动方向盘以及液压式两大类 型(见图 2-1) 。 图 2-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类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电动方向盘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由农业辅助导航迭代升级而来, 其核心组成包括自动驾 驶控制器、电动方向盘、显示器以及北斗天线,典型代表产品为惠农 EAS100、联适 AF300 等。 电动方向盘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改造工艺较为简单, 且安装与测试时间为 12 小时, 安装成本较低, 多应用于现有农业机械改装。 但由于电动方向盘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电动 方向盘由电机构成, 部分电动方向盘内置减速齿轮组, 其维护与保养较为复杂。 电动方向盘 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固定在农业机械方向盘安装轴上,抗震性较差。 液压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由液压阀、 传感器、 自动驾驶控制器、 显示器以及北斗天线等 部分组成,典型代表产品为惠农 RinoSteer、司南 AG300 等。液压式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由 于改造工艺较为复杂, 安装与测试时间超过 3 小时, 多用于车厂预装。 液压式农机自动驾驶 系统按照控制器给出的信号改变方向系统中的液压油的流量、 流向, 进而改变车辆的行驶方 7 报告编码19RI0548 向,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 2.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由上游供应商, 中游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以及下游消费者 组成(见图 2-2) 。上游供应商向中游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供基础硬件设备、技术以及数 据服务。 中游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为下游消费者提供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产品以及保养、 维修 服务。 图 2-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上游分析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包括硬件供应商、 技术供应商和数据供应商, 为中游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品牌商提供自动驾驶系统所需的基础硬件设施、 算法、 技术以及数 据服务。 (1) 硬件供应商 芯片供应商典型代表企业为 NVIDIA(英伟达) 、Intel(英特尔) 、中科寒武纪、西井科 技、 地平线等。 具有高运算力、 高数据传输能力的芯片可向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供优秀的 算法载体硬件, 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路线精准度, 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的自动驾 8 报告编码19RI0548 驶体验,因此芯片的运算力与传输力成为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衡量芯片性能高低的重要因 素。 中国芯片供应商受制造工艺先进度不足、 技术研发创新较低以及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影 响, 芯片性能与海外产品具有一定差距, 中高端芯片产出较低, 高端芯片产品依赖于海外企 业(如 NVIDIA、Intel 等) 。 角度传感器供应商典型代表企业为博世光电、 意法半导体等, 为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 供农业机械作业过程的角度测量, 并将农业机械的运行方向信息传输至控制器, 再由控制器 根据系统算法及时调整农业机械的作业路线。 因此角度传感器的性能优劣决定了农业机械的 自动驾驶体验。 为保障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良好自动驾驶体验, 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主要采用 海外企业提供的高端角度传感器产品。 而中国角度传感器供应商在营业规模、 技术水平、 产 品结构等方面与海外企业存在显著差距, 主要以中低端角度传感器开发为主, 高端产品研发 实力亟待提升。 电机供应商以湖南科力尔、 金龙机电、 中山大洋电机等企业为代表, 负责向农机自动驾 驶品牌商提供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产品。 工业节能“十三五”规划和 “十三五”节能环 保产业发展规划 等政策明确表示将电机系统节能列入重点节能九大工程, 提升电机技术的 高效化与节能化。 在环保监管力度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 电机供应商将着力以高效与节能模 式研发产品,优化生产结构,提升电机运转性能。 (2) 技术供应商 技术供应商包括算法服务商和高精度定位技术供应商, 为中游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供 算法、高精度定位技术服务。 算法服务商典型企业为中科慧眼、 前向启创等, 为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供农机自动驾 驶的深度学习算法技术咨询和模块化开发部署服务。农机自动驾驶的深度学习算法覆盖感 知、 决策等关键环节, 需要海量高质量的数据进行训练。 算法的好坏关键在于算法模型中数 9 报告编码19RI0548 据质量优劣,因此农机自动驾驶的算法准确度与数据品质正向相关。 高精度定位技术供应商典型企业为千寻位置、 中海达等, 为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供网 络精准定位技术服务,帮助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自动化修正农田数据,实现高精准自主作业, 保证农业机械作业安全。 高精度定位技术供应商依靠卫星以及地面基站进行高精度定位, 同 时基于高精度系统采集农田数据, 向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云端智能修正数据服务, 提升农 业机械的作业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通过自建基站网络或购买网络智能修正数据服务形式提高农机自 动驾驶系统的定位精准度。 但受基站建设前期投入成本高、 运营维护成本高以及硬件升级难 等问题影响, 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将趋向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修正农田实时数据, 推进农业 机械自动驾驶精准度。 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不断释放对网络差分修正服务需求, 助力高精度 定位技术供应商发展。 (3) 数据供应商 数据供应商分为两大类型:以超图软件、中地数码和武大吉奥为代表的 GIS 数据供 应商;以高德地图、四维图新、凯立德和百度地图为代表的导航地图数据供应商。数据供 应商为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提供较为完备的农田周边环境信息以及精准的农田定位信息, 帮 助农业机械自主进行路径规划。 同时, 基于海量的高精农田地图数据, 农机自动驾驶品牌商 可构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模型, 提高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作业精准度, 优化农业机械工作效 率。 2.2.2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中游分析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包括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整机设备提供商。 农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为下游消费者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以及自动驾驶系统 设备产品,典型代表企业为合众思壮、华测导航、联适导航。农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可根 10 报告编码19RI0548 据消费者的农业机械需求进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安装,优化农业机械作业效率。 整机设备提供商通过前装形式为下游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自动驾驶农业机械, 典型代表 企业为雷沃重工、 中国一拖、 美国约翰迪尔等。 整机设备提供商基于农业机械出厂前预装农 机自动驾驶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机械的作业安全性与稳定性。 与海外市场相比,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起步较晚, 但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以下简称 “北斗系统” )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迅速,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智能 化逐步提升,中国导航控制企业(如合众思壮、华测导航、中海达等)纷纷布局自动驾驶市 场, 并以农业机械为重要发展方向持续研发。 例如合众思壮在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基 础上进行研究,并积极开拓应用市场,以解决方案提供商形式切入农业机械领域。同时,在 中国制造 2025政策引导下,中国本土农业机械厂商(如雷沃重工、德邦大为等)积极 响应, 大力提升农业机械的信息化能力, 推动农业机械智慧化程度加深。 在导航控制企业与 中国本土农业机械厂商的共同布局下,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市场培育日渐成熟以及农业生产经 营者的刚性需求持续增加,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行业蕴含巨大发展潜 力。 2.2.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下游分析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产业链下游为消费者, 包括农业合作社、 个体农业生产经营者和 农业作业服务团队。 在城镇化稳步发展背景下, 年轻的农村群体迁移至城市务工, 农业生产 作业人群老龄化严重。 农业生产劳动力老龄化, 促进农业生产部分作业外包于他人或自主购 买自动化设施完成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自动化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释放, 激励农业 机械向更自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快速发展。 此外, 在土地流转政策持续实施下, 农业生产规模化与集中化程度提高。 具有大规模生 产面积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倾向于选用自动化机械完成农业作业,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农业生 11 报告编码19RI0548 产模式。 2.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由 2.6 亿元增长至 5.2 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9%(见图 2-3)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 售规模高速增长原因如下: (1) 受益于北斗系统的迭代更新,以及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 等行业 技术发展政策引导,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精准度大幅提高和产品性能稳定提升,优 化了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业体验。 (2) 土地流转面积持续增加,农业生产规模化与集中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生产经营者 对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等特征的农业机械需求日益提升,为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 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3) 在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大力实施下,农业生产经营者对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的需 求持续释放,助力农业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增长。如2015-2017 农业机械购置 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农业机械补贴的产品资质,重点关注自动化与智能化等农 业机械的补贴。 图 2-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2 报告编码19RI0548 2018 年 2 月农业部与财政部共同出台2018-2020 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 见 中明确表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农机购置补贴, 旨在引导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 效发展,促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意见明确表示对于技术含量不高、区域拥有量相 对饱和的农机产品降低补贴标准。 利好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一方面激励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加 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吸引部分行业潜在进入者入局。 从业者数量增多有利于推动农机自动驾驶行业进一步发展。 同时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产 品推广渠道较完善且较成熟, 能够快速拓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用户渗透空间, 进 而助力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点。 预计至 2019 年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 将达 7.0 亿元,同比增长 34.6%。 伴随土地流转速度稳步提升, 规模化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者 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将有望提升。 同时, 农 机自动驾驶系统以前装形式应用于农业机械, 优化升级农业机械与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 性与可靠性,将增强用户的忠诚度以及吸引更多用户选择具有自动化驾驶系统的农业机械,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扩容。 至 2023 年,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销售规 模有望突破 17 亿元。 13 报告编码19RI0548 14 报告编码19RI0548 3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驱动因素 3.1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精准作业,提高农业产能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信号设计农业机械的行驶轨迹, 定位精度高、 作 业标准高, 同时可有效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 土壤性质等信息, 实现精准耕地、 播种、 施药、 灌溉等作业。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农业机械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 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助力精准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能。 在春耕、秋收等忙碌时间段中,农业作业具有时间紧迫、任务重等特点,要求农业机械 操作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 高负荷作业容易造成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疲惫, 工作效率低 下, 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农业生产效益受影响。 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使农业机械按照 规划路线自动行驶, 减轻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工作量, 降低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提高 农业机械作业效率,提高作业质量。 在精准农业发展体系中,耕地、播种、施肥、喷药、灌溉等流程需实现精准定量作业, 且可满足智能化控制、数字化检测、最优化管理等发展需求(见图 3-1) 。精准定量作业要 求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精准把控农业机械作业路线与田地之间的距离, 且能保持直线行进, 确 保耕地、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效果显著。现阶段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耕地、播种等作业 中的精度可达 2.5 厘米,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机械作业中的精度问题,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同时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帮助下, 农业生产经营者可实时获取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土壤 成分信息,及时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提高农业产能。例如合众思壮的“惠农”系列农机 自动驾驶系统的作业精度为 2.5 厘米,以双直线自动驾驶模式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对角 线、 之字形、 回字形等多种作业模式需求, 并基于传感器与摄像头实时获取与传输农作物生 长、 土地环境等数据。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迭代更新将持续优化精准农业运作模式, 提高土 15 报告编码19RI0548 地利用价值,促进农业产能高效释放。 图 3-1 中国精准农业发展体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 北斗系统革新,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定位能力增强 北斗系统技术是中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北斗系统技术具有动态厘米级 和静态毫米级的定位特点, 可为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和事后处理毫米级的 快速辅助定位能力,实现高效与精准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图 3-2 北斗卫星概况,截至 2019 年 7 月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截至 2019 年 7 月,中国北斗系统包括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三种类型(见图 3-2) 。 自 2017 年起中国开始建设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与北斗二号 导航卫星相比,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采用星载氢原子钟, 其精度比北斗二号的星载铷原子钟提 高一个数量级,因此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的定位精度、授时精度等方面性能显著提升。2019 16 报告编码19RI0548 年中国计划发射 810 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以高密度组网形式提高北斗系统信号的覆盖 性能, 促进偏远或者遮蔽区域的可用信号强化, 满足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作业时对卫星定位连 续性与有效性需求。至 2020 年,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将全面建成,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精准定 位性能。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高密度组网助力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传感器快速接收与传递农业机 械基本位置信息,实现高度精准定位。同时基于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的定位与网络传输能力,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传感器可实时有效获取农业机械的位姿与作业方向信息, 并传输至控制 器,及时优化作业方案,提升工作效益。北斗系统技术革新与高密度组网,提升了农机自动 驾驶系统定位能力,推动农业机械工作效率提升,激发农业生产价值进一步释放。 3.3 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土地流转,中国家庭承耕地流转面积由 2013 年的 3.4 亿亩增长至 2017 年的 5.1 亿亩,且土地流转率持续增长(见图 3-3) 。土地流转持续向好,促进农业集 中化、规模化生产,为农业机械向信息化市场转变奠定良好基础。 图 3-3 中国家庭承耕地流转面积与流转率,2013-2017 年 来源:农业部,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农业机械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借助互联网、 传感器控制、 通信等现代技术具有自 17 报告编码19RI0548 动化、 智能化特征。 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具有自动化驾驶与智慧决策特点, 可帮助传统农业 机械实现信息化转变, 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机械的智能化需求, 是农业机械信息化的 重要领域之一。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可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和规划行驶路径, 升级 传统拖拉机、收割机、小麦机、青贮机等农业机械功能,满足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在自 动化作业层面, 基于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农业机械, 可实时监测农业机械位置信息、 作业状 态、 运行参数等指标, 实现精准作业、 实时故障诊断与故障预警。 在自动规划行驶路线层面,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可基于传感器反馈的农业机械位置信息,由芯片与控制器进行分析与评 估,为农业机械提供最优的行驶方案,实现高效作业。伴随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农业生 产经营者对信息化农业机械的需求将持续释放,进而助力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快速发展。 18 报告编码19RI0548 4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制约因素 4.1 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积极性较低 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单价较高以及部分导航控制企业的售后服务品质较低影响, 农业生 产经营者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购买积极性低,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应用推广面临挑战。 截至 2019 年 7 月,中国部分热门品牌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单价均高于 5 万元(见图 4-1) 。 而农业生产受天气、 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于高额成本投入高度谨 慎。 尽管国家将基于北斗系统研发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纳入农业机械补贴范围, 提高农业生 产经营者的采购欲望,如现阶段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广西、湖北等省份已出台明 确补贴标准, 助力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 但大部分省份地区没有公布明确的补贴标准, 农业生产经营难以衡量自身支出成本与获得收益之间的占比, 对购买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持观 望态度。 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购机积极性低迷,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用户渗透率较低, 农机自 动驾驶行业发展速度放缓。 图 4-1 中国部分热门品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参考价格,2019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此外, 中国农业土地呈现分散状态, 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集中度较低, 加大导航控制企业 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售后服务难度。 若导航控制企业的售后服务跟不上自身农机自动驾驶 系统的应用步伐, 将造成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品牌的负面理解, 同时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 19 报告编码19RI0548 机自动驾驶系统产生抵触心理,购买积极性进一步降低。 4.2 农业机械作业环境恶劣 春秋季是农业生产作业集中期, 农业机械连续运转的现象较为普遍。 农业机械的使用时 间集中且强度大导致农业机械零部件的损耗大, 易出现功能故障, 如高强度作业环境下, 电 机磨损严重导致传感器分辨率降低等诸多问题。 且农业机械的作业环境为田地, 灰尘大、 泥 土多,农业机械脏污导致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传感器分辨效果不佳。 另外, 根据统计局数据, 2016 年超过 70%的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教育程度低于高 中或中专(见图 4-2)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部分人员缺乏对科技化、机 械化、 信息化等现代农业技术技能的系统掌握, 易造成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的维护不当, 一方面影响农田信息采集与上传, 降低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作业效率与不当操 作下故障率提升; 另一方面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零部件将长期受到磨损, 极大降低农机自动 系统的使用年限。 图 4-2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教育程度,2016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高强度作业、 作业环境恶劣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的维护不当将严重 影响农机自动驾驶的应用效果。 20 报告编码19RI0548 5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政策分析 自 2015 年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技术发展、行业标准和资金 扶持层面政策相继出台(见图 5-1) ,一方面支持企业创新推出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并规范 行业发展,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另一方面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图 5-1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在技术发展层面, 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 (2016-2025) 、 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 等政策先后颁布, 明确提出开发满足农机自动驾驶精准导航与精准控制的关 键产品以及大力推广自动驾驶、 变量作业系统。 在国家政策持续实施下,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品牌商积极参与技术研发, 不断优化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产品性能, 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 质的农业生产系统设备。 在行业标准层面,2018 年 3 月农机工业协会出台农业机械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前 21 报告编码19RI0548 装通用技术条件和农业机械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后装通用技术条件行业规范政策, 明确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农业机械上的安装与测试指标, 促进农业机械标准化发展, 同时大 力升级农业机械装备的功能。 在资金扶持层面, 2015-2017 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 2018-2020 年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等补贴政策相继颁布, 明确补贴的农业机械产品品质、 补 贴范围、 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 同时要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深松整地、 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