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 年6 月 气候 风 险 与应 对 自然灾害和 社 会 经 济 影 响 摘要麦 肯 锡 全 球 研究 院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MGI)自1990年 创立以 来 ,始 终 致 力 于 深 入 了 解 快 速 发 展 变 化 的 全 球 经济。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作 为 麦肯锡公司 的 商 业和经济 研究部 门 , 旨 在为企业、 政 府 和社会事 业领导 人提供各 种事 实和洞见, 作 为其制定 管理决策 和政 策决策的依 据。 我们的研究 融合 了 经济 学与管理学两门学 科 , 结合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商业领袖的深 入 见 解 。通 过 “ 从 微 观 到 宏 观 ” 的 方 法 ,从 分 析微观 经济的 产 业 趋势 入手 , 以求更好地 了 解影响 商 业战略和公共政 策的 宏观 经济因 素 。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发 表的深度研究 报 告目前 涵 盖了20 多个国家 和 地区的30 多个产 业 ,现 阶 段 的 研 究 重 心 围 绕 6大 主 题 :生 产 力 与 经 济 增 长 、自 然 资 源 、劳 动 力 市 场 、全 球 金 融 市 场 演 变 、科 技 和 创 新 的 经 济 效 应 以 及 城 市 化 。最 新 报 告 主 要 进 行 了如 下 几 方 面 的 研 究 与 评 估 ,包 括 :数 字 经 济 、人 工 智 能 和 自 动化 对 就 业的影响、 收 入不均、 生产 率 难 题 、解 决 性 别 歧 视 问 题 带 来 的 经 济 利 益 、 全 球 竞 争 新 纪 元 、中 国 的 创 新 、数 字 和 金 融 全 球 化等。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的工作由三位麦肯锡 全 球资 深董事合 伙 人负责领导, 他 们分别 是James Manyika , Sven Smith和华强森 ( Jonathan Woetzel)。 James Manyika 与Seven Smith 同时兼任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联 席主席。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董事合 伙 人包括 Michael Chui 、 Susan Lund 、 Anu Madgavkar 、 Jan Mischke 、 Sree Ramaswamy 、 Jaana Remes 、 成政珉(Jeongmin Seong)和Tilman Tacke 。 Mekala Krishnan 是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的资 深 研 究员。 我们的项 目 团队由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 资 深董事和资 深 研究 员领衔, 成员 包 括来自 全球麦肯锡分公司 的咨询顾问。 这些团 队充分利用 了 麦肯锡的全球董事和行业 以 及管理专家网络资源。 MGI 委员会 由全 球麦肯锡分公司领导者以及业务 部门领 导者组成 包括Michael Birshan 、 Andres Cadena 、 Sandrine Devillard 、 Andre Dua 、 Kweilin Ellingrud 、 Tarek Elmasry 、 Katy George 、 Rajat Gupta 、 Eric Hazan 、 Acha Leke 、 Scott Nyquist 、 Gary Pinkus 、 Oliver Tonby 和Eckart Windhagen。我 们 的 顾 问 团 队中不 乏顶尖经 济 学家, 其中包 括 诺贝尔奖 得主。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的研究项 目 由 麦肯锡全 球董事合 伙 人 提供资金; 不受任 何企业、 政 府 部门和 其 他 机 构的委 托 。 如 欲了解更 多信 息 或 下 载 报 告 ,请 访 问 : mckinsey/mgi 。 与 麦 肯锡 公 司 可持 续 发 展部 门和 全 球风险部 门 合 作 完成 麦肯锡公司可持续发 展部门(McKinsey & Companys Sustainability Practice)帮助企 业 和政 府在向低 碳可持 续增长 经济 转型的 过程 中 降低 风险、 管 理 干扰因 素和把 握机 遇。 客 户 从我 们综合 性、 系 统化的研判视角 中 获益 , 我 们 的视角 跨越 了 从能源和 交通到 农 业 和消 费 品等 各 个行业, 同 时也网 罗 了 从 战略 和风 控到运营 和 数字科 技等各 个商业 职能板块。 我们专属的 研 究 和 科 技 赋 能 工 具为商业 领 袖 和政 府政 策制定 者采 取坚 毅自信行 动提 供了必 要 的 坚 实 基 础 。研 究 结 果 :领 先 的 解 决方 案可帮助 新参 与者 和 现 有客户推 动商 业模 型 升 级 , 实 现持 久 的 业绩 改善。 mckinsey/sustainability 麦肯锡全球风险 部门(McKinsey & Companys Global Risk Practice)与客户一 道 探索风险 管理、 增强恢 复 能力并 创造价 值。 今日的 企业 组 织面临一系列 新条 件 带来 的前 所 未 有 的 风险 等级 和类别。 其 中 包括 科技 进步带来的网络 安 全威 胁和 迅 速 演变的模 型 和数据 风险 ; 不可预知的 地缘 政治环境 和气候变化等外 部变动; 以 及被 社交 媒 体 加 速 和 放 大的不断演化的信誉风险 环 境 。 借 助 深 厚 的 技 术 专 长 、广 博 的 行 业 洞 见 和 开 创 性 的 分 析 方 法 ,我 们 帮 助 企 业 组 织 在 各 种 风险 领 域 建 立风险应对能力 和资 产 。 这些 风 险包 括金融风险、 资 本 和资产 负 债表 相关风 险、 非金融风险 ( 包括 网 络 、 数据隐私、 行 为 准 则 风 险 和 金 融 犯 罪 等 ) 、合 规 和 控 制 、企 业风险 管 理和 风险 文化、 模型风险 管 理和 风 险 应 对 和 恢 复 力 等,我 们 的 核 心 卓 越 能 力 是 通 过 先 进 分析来管控 风险。 mckinsey/ business-functions/risk作 者: 华 强 森( 上 海 ) Dickon Pinner (旧金山) Hamid Samandari (纽约) Hauke Engel (法兰克 福) Mekala Krishnan (波士顿) Brodie Boland (华盛顿) Carter Powis (多伦多) 气候 风 险 与应 对 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影响 2020 年6 月 摘要前言 麦肯锡对环境可持续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 可追溯至1970年 代早 期的客户研究。 2007年 ,我 们研究了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 并于2009年 对 其 进 行 了 更 新 。自 那 时 起 ,我 们 对 一 些 国家开展了减排研究, 其中包括巴西、 中国、 德国、 印度、 俄罗斯、 瑞典、 英国和美国。 近期研 究成果包括 塑造抵御气候变化的发展决策框架 (Shaping climate-resilient development: A framework for decision-making, 2009年与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联合发布); 迈向循环经济 (Towards the Circular Economy, 2013年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联合发布); 展 望 流 动 性 未 来 的综合视角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of mobility, 2016年); 工 业 部 门 脱 碳 : 下 一个前沿领域(Decarbonization of industrial sectors: The next frontier , 2018年)。 麦肯锡全球 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也以类似方式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报告 , 其中包括 资 源 革 命 :满 足 世 界 对 能 源 、物 资 、粮 食 和 水 的 需 求 (Resource revolution: Meeting the worlds energy, materials, food, and water needs,2 0 1 1 年 )和 超越超级循环周期: 技术如何重塑资源产 业 (Beyond the supercycle: How technology is reshaping resources, 2017年)。 在本报告中 , 我们探讨了 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有形影响。 我们探索 了 当前和未来三十年将面临的风 险, 同时也研究了 一些案例, 以便搞清楚有形气候变化导致更多社会经济风险的机制。 我们也预 估了潜在影响的可能性和力度。 我们的目的是提醒全世界的决策者, 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评估、 适 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有形影响。 本报告是麦肯锡公司为期一年跨学科研究的成果, 团队由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和麦肯锡可持续发展部 门 和 全 球 风 险 部 门 联 合 指 导 。该 研 究 由 华 强 森 (Jonathan Woetzel,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麦肯 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 常驻上海办公室)、 Mekala Krishnan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常驻波 士顿办公室)、 Dickon Pinner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常驻旧金山办公室)、 Hamid Samandari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常驻纽约办公室)、 Hauke Engel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常驻法 兰克福办公室)和Brodie Boland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 常驻华盛顿)等 联 袂 主 持 。项 目 团 队 由 Tilman Melzer, Andrey Mironenko和Claudia Kampel领 导 ,其 他 成 员 包 括 Vassily Carantino, Peter Cooper , Peter De Ford, Jessica Dharmasiri, Jakob Graabak, Ulrike Grassinger, Sebastian Kahlert, Dhiraj Kumar, Hannah Murdoch, Karin Ostgren, Jemima Peppel, Pauline Pfuderer , Carter Powis, Byron Ruby, Sarah Sargent, Erik Schilling, Anna Stanley, Marlies Vasmel 和Johanna von der Leyen等。 Brian Cooperman, Eduardo Doryan, Jose Maria Quiros, Vivien Singer和Sulay Solis等人提供 了建模、 分析和数据支持。 尽管麦肯锡聘请了许多科学家, 其中包括气候科学家, 但我们并非一家气候研究机构。 伍兹霍尔 研究中心(WHRC)在本报告中对有形气候灾害进行了科学分析。 WHRC自1985年以来一直专注于 气候科学研究, 其科学家在主要科学期刊上发表了 大量作品, 他们在世界范围内为立法者提供 依据, 主要媒体也经常引用他们的观点。 本研究的方法设计和结果均经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 所资深科学家独立审核, 以便确保公正性, 并检验了本报告新作分析的科学依据。 最终设计选 择和对气候灾害结果的解读由WHRC作 出 。此 外 ,WHRC的科学家为报告制作了相关地图并使数 据可视化。 iv 麦肯锡 全 球 研究院我们 对以下学术 顾问表示感 谢, 他 们 对我们的 研 究 提 出了挑 战 , 并且 提 出了新 的洞见: Richard N. Cooper博士, Maurits C. Boas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 Cameron Hepburn博 士 ,牛 津 大 学 史 密 斯企业与环境学院环境经济学教授及可持续经济学项目主任; 和Hans-Helmut Kotz,法 兰 克 福 歌德大学欧洲金融可持续发 展框架(SAFE)政策中心项目主任、 哈佛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常驻研究 员。 我们也感谢顾问委员会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并协助本报告付梓, 他们分别是: 傅成玉, 中 石化原 董事长; John Haley,韦 莱 韬 睿 惠 悦 咨 询 公 司 (Willis Towers Watson)CEO;薛 澜 ,清 华 大 学 公 共 管 理学院前院长; 徐林,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和Tracy Wolstencroft,美 国 国 家 地 理 学 会 总 裁 兼 首 席执行官。 我们也要感谢英格兰银行与我们进行讨论, 尤其是英格兰银行气候风险行动的执行 发起人Sarah Breeden花 时 间 对 本 报 告 进 行 反 馈 。同 时 ,贝 莱 德 (Blackrock)首席执行官Laurence Fink和可持续投资 部门全球主管 Brian Deese也 提 出了宝贵反馈 意见 。 我们的气候风险工作组为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开展的研究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我们特别要感 谢: Murray Birt,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DWS)环 境 、社 会 和 公 司 治 理 (ESG)资深策略师; Andrea Castanho博士, 伍兹霍尔研究中心(WHRC); Michael T. Coe博士, 伍兹霍尔研究中心(WHRC)热 带地区项目主任; Rowan Douglas,韦 莱 韬 睿 惠 悦 咨 询 公 司 (Willis Towers Watson)资本 科学和政 策实践部门主管; Philip B. Duffy博士, 伍兹霍尔研究中心(WHRC)董事长和执行董事; Jonathon Gascoigne,韦 莱 韬 睿 惠 悦 咨 询 公 司 风 险 分 析 部 门 董 事 ; Spencer Glendon博 士 ,伍 兹 霍 尔 研 究 中心(WHRC)高级 研究员; Prasad Gunturi,韦 莱 再 保 险 经 纪 公 司 (Willis Re)执行副总裁; Jeremy Oppenheim, SYSTEMIQ公司高级执行合伙人; Carlos Sanchez,韦 莱 韬 睿 惠 悦 咨 询 公 司 气 候 恢复力金融部门主任; Christopher R. Schwalm, 伍兹霍尔研究中心(WHRC)副研究员和风险项 目主任; Rich Sorkin, Jupiter Intelligence公司CEO;和 Zachary Zobel博士, 伍兹霍尔研究中心 (WHRC)项目科学家。 许多组织和个人慷慨地贡献出自己的时间、 数据和专长。 麦肯锡公司内部的多个小组也贡献了 自 己的分析和专长。 本报告由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资深编辑Anna Bernasek,编 辑 主 任 Peter Gumbel,制 作 经 理 Julie Philpot,设 计 师 Marisa Carder, Laura Brown和Patrick White以及图片编 辑Nathan Wilson共同制作。 我们也感谢以下作出贡献并提供支持的同事: Dennis Alexander , Tim Beacom, Nienke Beuwer , Nura Funda, 归一茜(Cathy Gui), Deadra Henderson, Kristen Jennings, Richard Johnson, Karen P . Jones, Simon London, Lauren Meling, Rebeca Robboy和 Josh Rosenfield等。 v 气 候 风 险 与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和 社 会 经 济 影 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所 有 研 究 一 样 ,这 项 研 究 工 作 是 独 立 的 ,反 映 了我 们 自 己 的 观 点 ,我 们 并未受到任何企业、 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委任。 我们欢迎您通过MGImckinsey联系我们, 交流意见与建议。 James Manyika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主席,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常驻旧金山办公室 Sven Smit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主席,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常驻阿姆斯特丹办公室 华强森 (Jonathan Woetzel)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席院长,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 常驻上海办公室 2020年5月 vi 麦肯锡 全 球 研究院vii 气 候 风 险 与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和 社 会 经 济 影 响概述 气候 风 险 及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和社 会 经 济 影响 在 经 历 了 万 余 年 相 对 稳 定 的 时 期 之 后 ,地 球气候正在变化。 随着平均气温上升 , 诸 如热浪和洪灾等严重急性自然灾害在频率 和 严 重 性 方 面 均 有 升 级 ,而 诸 如 干 旱 和 海 平面上升等慢性灾害也在加剧。 在本报 告 中,我 们 重 点 探 讨 气 候 变 化 在 未 来 三 十 年 将 导 致 的 自 然 灾 害 的 性 质 和 程 度 ,并 对 有形风险进行推演, 因为它是转型风险 和 责 任 风 险 的 基 础 。我 们 预 估 了气 候 变 化 的 固 有 有 形风 险(不 采 取 适 应 行 动 和 减 缓风险情形下) 以测算气候风险所带来 的 挑 战 的 力 度 ,并 着 重 分 析 了 一 些 案 例 及 可 采 取 的 行 动 。我 们 的 气 候 科 学 大 量 使 用 了从较低二氧化碳浓度 (代表性浓度路径 2.6,即 RCP2.6,下 同 ) 和 较 高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RCP8.5) 的假设情景。 我们选择重点关 注RCP8.5情 景 ,因 为 它 描 绘 的 更 高 排 放 情 景使我们可在没有进一步脱碳举措的情况 下评估有形风险。 我们将气候模型和经济 预测关联起来, 对九个案例进行研究, 它 们或是暴露在极端气候变化下 , 或是在接 近 物 理 阈 值 的 区 域 。我 们 对 105个国家开 展 了 独 立 的 地 理 空 间 评 估 ,对 六 项 指 标 进 行检测, 评估了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 本研究也为决策者提供 了 一个新的框架和 方法, 供其在自身特定背景下预估风险。 核 心发现如下: 气 候 变化在世 界各 个 地 区 已经 对 当 地 造 成 了 巨大的 有形影响 ; 受影响 地 区的 数 量和 范围均将 扩大 。 自19世纪80年代 以 来 ,全 球 平 均 气 温 已 经 上 升 了 约 1.1摄氏 度, 不同地区存在巨大差异。 这使极端气 温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危害加剧。 在接下 来十年甚至可能是更长时间里, 气候的持 续变化将意味着受有形影响威胁的地区数 量和范围将持续增加。 这将对五大社会经 济 系 统 产 生 直 接 影 响 ,即 宜 居 和 宜 业 性 、 粮食系统、 实物资产、 基础设施服务和自 然资本等。 气候 变 化 带 来 的 社 会 经 济 影 响 可 能 是 非线 性的 , 这 是因 为气 候 变化 已经 突破 了系 统 阈 值, 继 而 产 生了连 锁 效 应 。 过 去 ,由 气 候 变 化 导 致 的 危 害 的 增 加 大 多 源 自 其 本 身 暴 露 于 更 多 的 气 候 灾 害 之 下,而 非 灾害自身平均强度或截尾强度的增加。 未 来, 气候灾害的加剧可能将产生更大作用。 风险最大的社会和系统较为接近物理和 生物阈值。 比如, 随着印度炎热和潮湿程 度 加 剧 ,到 2030年 ,在 二 氧 化 碳 RCP8.5 情 景 下,若 未 采 取 适 应 性 应 对 措 施 ,约 1.6 亿至2亿人将生活在超出健康人体承受阈 值 的 环 境 ,其 年 均 出 现 概 率 约 为 5%。海 洋 变 暖 将 减 少 渔 获 ,这 将 影 响 到 6.5亿至8 亿依赖渔业收入的人群的生计。 在胡志明 市 ,到 2050年, 百年一遇的洪灾对基 础设 施造成的直接损失将从今天的约2亿至3亿 美元增加到5亿至10亿 美 元 ,而 连 锁 效 应 成本将从1亿至4亿美元增加至15亿至85 亿美元。 随 着气 候变 化 影 响人类、 有 形资 本和 自 然资 本 , 在 全 球范围内 , 气 候 变化 对 全 球社会 经济带 来的影响将是 巨 大 的。 到 2030年 ,我 们 调 查 的 所 有 105个 国 家 ,将 至少会出现我们所评 估的六大社会经济影 响 指 标 之一 的 情 形 。到 2050年 ,在 二 氧 化 碳RCP8.5情景下 , 生活在致命热浪出现概 率非零地区的人口将从今天的0增长至7亿 至12亿( 未 考 虑 空 调 普 及 因 素 )。到 2050 年, 在全球受影响地区, 因极度炎热或潮 湿而损失的年度户外劳动工时平均比例将 从当前的10%上升到15%至20%。较 之 于 1901-1925年 区 间 ,陆 地 区 域 经 历 气 候 类 型变化的概率将从今天的约25%上升到 45%左右。 金融市 场 可 提前对受影响 地 区 进 行 风 险 识 别 ,这 对 资 本 分 配 和 保 险 将 造 成 影响 。 对气候风险的广泛认知将可能加大 长 期 借 贷 的 困 难 性 ,也 可 能 会 影 响 是 否 可 获取保险和获取成本, 并降低最终价值。 这将触发资本再分配和资产再定价。 例 如, 在佛罗里达州, 基于过往趋势的预测 显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到2050 年 ,洪 灾 造 成 的 损 失 或 将 使 暴 露 在 风 险 下 的房屋贬值大约15%至30%,或 300亿至 800亿美元。 人均GDP较 低的国家和地 区 普 遍面临 更大风险。 较为贫困地区的气候通常更接 近物理阈值区域。 它们更依赖户外工作和 自 然 资 本 ,而 且 可 用 以 迅 速 适 应 的 金 融 手 段更少。 气候变化也会为一些国家带来好 处, 比如加拿大的作物收成会改善。 应 对 有形 气 候 风 险 将 需要更 加系 统化 的 风险管理、 加速 适 应和脱碳 进程 。 决 策者将需要借助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和强大 的 建 模 工 具 ,把 对 气 候 科 学 的 认 知 转 换 为 对潜在有形损失和金融损失的评估。 采取 适 应 性 措 施 将 有 助 于 可 协 助 管 理 风 险 ,尽 管对于受影响地区而言, 这可能意味着高 昂 的 代 价 和 艰 难 的 抉 择 。为 适 应 所 做 的 准 备, 无论是防波堤、 降温庇护设施还是抗 旱 作 物 ,将 需 要 整 体 考 量 ,尤 其 是 关 于 哪 些 方 面 应 予 以 投 资 或 放 弃 。尽 管 当 前 采 取 适应措施是十分紧迫而且存在大量适应 机 遇的, 但气候科学显示, 唯 有实现温室气 体净零排放, 方可阻止进一步的气候变暖 和风险加剧。 viii 麦肯锡 全 球 研究院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社会经济体系 受有形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五大体系 到2050年的全球地理空间气候风险评估 宜居和宜业性 粮食系统 实物资产 基础设施服务 自然资本 印度 全球产粮区 佛罗里达州 胡志明市 冰川 千亿美元 万万 亿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适应加剧的有形气候风险? 保护人员和资产 增强韧性 减少暴露 保险 金融 气候灾害暴露地区 出现致命热浪 1 的 年度概率 ( % ) 居住在有致命热浪发生 可能性地区的人口 1 (单位: 百万) 百年一遇风暴导致的住 宅不动产损失 (单位: 10亿美元) 连锁效应 (单位: 10亿美元) 每10年至少出现一次全 球年度粮食收成低于平均 水平15%以上的概率( ) 信都库什喜马拉雅 地区冰川大面积消融( ) 百年一遇洪灾导致 城市被淹面积 ( % ) 平均温度异常于 1850年-1900年间 对比度数 ( ) 地域加权后全球遭 遇干旱的年份的平 均 比 例 (%) 海平面上升 , 较1992年以来 上升的厘米数 印度家庭在2018年时 拥有一台空调 人口将生活在致命热 浪年均概率为14%的 地区 倍 的资本储备到2030年和 2050年时将受到河流泛 滥所导致的损失的影响 的地球陆地区域预计将出 现生物群落变更,这会影 响到生态系统运转,当地 人口生计和物种栖息地 增加 全球作物收成波动性, 一些国家受益,而另一 些国家风险增大 全球粮食生产集中在 5个地区 的住宅不动产位于比涨潮时 水位高出不足1.8米的地点 人口于2050年将生活 在胡志明市 人口依赖冰川融水生活 饮用和灌溉 致命热浪定义为,连续三日每日平均最高湿球温度超出阴凉处健康人体承受极限的事件。此处数据未考虑空调普及率的因素。这些预测受制于未来大气气溶胶表现和城市热岛 或冷岛效应等相关的不确定性。 就日期而言,当前的气候状况定义为年至年间平均状况,年状况定义为年至年间平均状况年状况定义为年至年间平均状况。 有形气候风险对不同地域和行业在当前、2030年和2050年产生直接影响的举例 对有形气候风险危害及其影响的评估基于“固有风险”情景,即未考虑采取任何适应和减缓的应对措施。分析基于温室气体浓度在 情景下的建模。新加 坡 应 对 气 温 上 升 Getty Images麦肯锡对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相关主题的研究由来以久。 在过去十年, 我们发表了 大量研究 成果, 其中包括例证减缓风险可行途径的成本曲线以及关于理解适应经济学和识别改善资 源生产率潜力的报告等 1 。 本研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 着重探讨未来三十年有形气候风险的 性质和影响。 我们借助气候模型预测展示了气候是如何变化的和其将如何继续变化, 变化的气候如何带 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及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实现风险的最佳管理。 气候影响研究大 量使用了假设。 四种“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rtration Pathways, RCPs)是 气候模型的标准化输入值。 它们勾勒出 了2005至2100年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不同发 展 路 径 。设 计 RCP的初衷是为了在整体上能够类比届时可能实现的未来排放路径, 表示由低 (RCP2.6)到高(RCP8.5)的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每 一 个 RCP数 值 分 别 由 独 立 建 模 团 队 提 出 ,而 且 不同RCP之间并无恒定社会经济系数假设。 到2100年 ,四 种 RCP情景会导致程度迥异的气 候 变 暖 情 形 ,但 是 到 2050年其所导致的变暖情形差异不大, 到2030年其所导致的变暖情形 差异较小。 鉴于本 报告主要 研究的是如何理解有形风险, 我们选择聚焦于二氧化 碳高浓度 情 景 ,即 RCP8.5情景 (因其所代表的高排放低减缓系列假设) , 以便评估气候变化所带来 的 最 严 重 的 潜 在 后 果 及 其 社 会 经 济 影 响( 图 E1)。 我们关注有形风险, 即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有形影响, 包括对人类、 社区、 自然与有形资本 和经济活动的潜在作用, 以及对公司、 政府、 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影响。 有形风险是其他气 候风险类型 (如转型风险和责任风险) 的根本动因 2 。 我们并未将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转型 风险 (即脱碳带来的影响) 或责任风险作为重点。 尽管理解脱碳及其带来的风险和机遇是 个重要课题, 但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探讨无脱碳情景下未来十年至三十年气候持续变化的性 质和代价。 1请参见 塑造抵御气候变化的发展决策框架 , 气候适应经济学工作组, 2009年; 绘制循环经济优势地图 , 麦肯锡季 刊, 2017年6月; 资源革命: 满足世界对能源、 物资、 粮食和水的需求 ,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2011年11月 ;和 超 越 超 级 循 环周期: 技术如何重塑资源产业 ,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2017年2月。 减排成本曲线详情请参见麦肯锡网站 温室气体减排 成 本 曲 线 。 2转型风险可定义为, 转型为低碳经济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责任风险可定义为,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对象在寻求损失补偿时产生 的风险。 请参见 气候变化: 金融稳定风险有哪些?,英 格 兰 银 行 知 识 库 (KnowledgeBank)。 摘要 1 气 候 风 险 与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和 社 会 经 济 影 响我们的研究一方面呼吁各界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套工具和研究方法, 帮助评估 气 候 变 化 对 社 会 经 济 带 来 的 风 险 。我 们 对 “ 急 性 ”( 即 一 次 性 事 件 ,如 洪 灾 或 飓 风 等 )和 “ 慢 性 ” (即气温等气候参数长期变动) 灾害所带来社会经济的风险进行了评估 3 。我 们 的 研 究 主 要 关注两个时间段: 当前到2030年以及2030年到2050年。 在研究过程中, 考虑到气候灾害 的潜在变化, 我们采用了气候科学家 提供的气候灾害数据, 并聚焦于其对社会经济 带来的 影 响( 见 附 文 E1, “我们的研究方法”) 。 我们设计了一套方法论用以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 险 及 其 导 致 的 不 确 定 性( 见 附 文 E2, “我们如何评估不确定性”) 。 在本摘要的结尾, 我们重 点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应关注哪些重点问题, 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风险。 (见附文 E3,“ 利 益 相 关 者 应 考 虑 的 问 题 ” )。 3我们所定义的“灾害”是指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有潜在影响的物理现象。 E1 RC P 8 . 5 全球陆地及海平面平均温度相对于 年间均值的异常变化 分位数 分位数 中位数 NOTE! Many exhibits repeat between ES, Report, Apx, and Cases. Be sure to copy repeats to all places! 注:为使图表清晰起见,95% 至5%之外的其他数值未显示。本图表展示了气候模型中最常用的两个RCP数值,以便在不同假设情景中比较。 资料来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 自然科学基础 ,2013 年 图 E1 2 麦肯锡 全 球 研究院附文E1 我 们 的 研究 方法 在本报告中 , 我们按照气候变化对人类、 人造实物资产和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来评估气候 变化影响。 尽管麦肯锡公司聘请了包括气候科学家在内的许多科学家, 但我们并非一家气 候建模机构。 本报告的焦点是将气候科学数据转化为对有形风险及其对利益相关方潜在 影响的评 估。 本 报告所开展的大多数气候学分析由伍兹霍尔研究中心(WHRC)完 成 ,在 其 他情况下 , 我们采用了可公开获取的气候科学数据, 比如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机构的数 据。 WHRC的研究使用了 业界最常用的、 且经同行全面评议的气候模型集来预估相关气候 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以下是我们使用的一些核心方法: 案例研 究 为将有形气候风险与社会经济影响联系起来, 我们研究了 九个案例, 它们均处在暴露于极 端气候变化情形下或趋近物理阈值区域的情况。 这些案例涵盖了 多个行业和地理区位, 为“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法提供 了基础, 这也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研究方法的特点之 一。 在甄选这些案例的过程中 , 我们考虑了30余种气候灾害、 行业和地理区位的潜在组合, 通过文献研究、 专家访谈等形式为基础探索有形气候灾害的潜在直接影响。 我们发现, 这 些灾害或影响到五个不同的核心社会经济系统, 即: 宜居和宜业性、 粮食系统、 实物资产、 基 础设施 服务和自然资本 。 我们最终选取了 九个案例来反映这些系统所受影响的程度, 并以案例在气候变化极端情形 中的暴露程度和它们当前所趋近的生理学、 人造和生态学阈值为基 础。 因此, 这些案例代表 了处在最急迫的气候变化风险的情况。 案例显示, 气候灾害带来的直接风险取决于灾害的严 重性及其可能性, 各类资本“储备” (人力、 实物和自然资本) 暴露在灾害中的程度, 以及这些 储备在气候灾害下的恢复力 (比如, 实物资产抵御洪灾的能力) 。 通过案例研究, 我们也评估 了可能给下游行业或消费者等带来的连锁效应。 我们在评估连锁效应时主要依据以往实例 和实证预估, 考虑到社会经济相关复杂性, 这些连锁效应可能并不全面。 通过这种“微观”方 法, 我们为决策 者提供了一种方法, 他们可据此评估直接有形气候风险及其特征和潜在的连 锁影响。 全 球 地 理 空间 分析 在一项独立分析中 , 我们使用了地理空间数据来分析105个国家在未来三十年的气候变化 情况。 这种地理空间分析也采用了 与我们在案例分析中所运用的评估直接影响的五大系统 框架。 对于每一系统, 我们均采用了 一项或多项评估手段来考量气候变化的影响, 并尽可能 使用案例中的相关指标。 与前述案例分析所采用的方法类似, 我们的分析在网格单元层面展开, 我们会将某项灾害 (如 不同深度的洪水及其发生概率) 的基本数据与暴露于灾害的程度 (如暴露在洪灾中的资本储 备) 和评估恢复力的损失公式 (如暴露在不同深度洪水中的资本储备损失的比重) 叠加起来 考量。 而后, 我们将这些网格单元数值与国别和全球数值合并起来。 尽管这项分析的目的在 于测量直接影响, 但由于数据可获性问题, 我们使用了五种社会经济影响量度和一种气候灾 害 量 度( 即 干 旱 )。我 们 选 取 的 105个国家代表着世界90%的人口和 90%的全球GDP 。尽 管 我们试图将广泛的风险和尽可能多的国家纳入研究, 但由于数据 (如森林火灾和风暴潮等数 据 )所 限 ,我 们 无 法 涵 盖 所 有 情 况 。 3 气 候 风 险 与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和 社 会 经 济 影 响本 报告未 涉 及 的 内容 鉴于本报告旨在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形风险和破坏作用, 因此有许多方面我们并未涉 及。 我们并未评估不同气候模型的效能, 但我们采用了气候科学文献中的最佳实践方法, 并 对关键不 确定性作了强调。 我们并未对可能从气候变化中受益的具体地域和行业进行研究, 比如加拿大部分地区 农业收成改善的潜力等 , 尽管我们在地理空间分析中对一些此等利好进行了量化。 当有形风险发生后, 很可能会有适应性举措的介入, 并影响有形风险的程度。 在每一个 案例中 , 我们均讨论了适应性应对之道。 但我们并未对适应性举措展开详细的自下而上 的 成 本 效 益 分 析 ,而 是 基 于 现 有 文 献 和 专 家 访 谈 来 研 究 可 采 取 哪 些 最 重 要 的 适 应 性 举 措及其典型成本、 效果和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同时, 我们也预估了 全球采取适应性举措 所需的成本支出。 我们认识到脱碳进程对于气候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 但关于脱碳进程的的详细讨论并 不在本报告研究范围之内。 尽管我们试图以定性方式 (或根据其可能性, 以定量方式) , 将气候变化导致的连锁反应 从直接有形影响中分离出来, 但鉴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