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eaderTable_User 1147880290 1649466471 1012811992 1726556524 1221034999 1726549037 1360521840 HeaderTable_Industry 10431 看好 investRatingChange.first 2069121587 首次报告 HeaderTable_StatementCompany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行业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智能制造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中国制造业通过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发展,在规模与产业体系完整性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也存在产业附加值低、大而不强等突出问题,通过 智能制造完成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战略转型已成为中国的现实需求,也是应对全球竞争的必然之路。 2015 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 “中国制造 2025”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智能制造的落地。我们认为,由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无线通信网等技术集合成的云 -网 -端架构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动力引擎。 信息化与大数据构建智能制造云端核心 。通过构建基于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的工业互联体系,制造业可以进行 资源配置优化 并 实现智能化升级。我们认为“智能”的核心在于信息化基础上的互联以及大数据技术上的智能应用,在此背景下,包括工业软件、管理软件在内的企业数字化建设将得到显著拉动;同时在工业互联平台技术上,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充分为制造业赋能。 工业 以太网市场份额 已然 超越现场总线,无线通信渗透率也逐渐提升。 工业通信 场景复杂多样, 对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 显著高于公众通信网络 。目前三类主流 工业通信技术中,工业以太网 市场 份额 今年 首次超过现场总线,同时无线通信增速最快,渗透率逐渐提升。工业以太网的 发展将带来接入电缆 /光缆、工业网关、集线器 /交换机等设备、以及网络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等相关各环节的高景气;而 长期来看 ,随着 NB-IoT 等 LPWA 技术发展以及未来5G 在 uRLLC 场景 商用 落地, 工业 无线通信将发挥 更为 重要 的 作用。 执行端正进行双线变革,数字化改造盘活存量信息, 工业机器人体系 助制造业跨代升级 。目前,传统制造业和设备正通过加装传感器,通讯模块等形式完成存量设备的数字化升级,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内系统集成厂商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及对中国工业体系更加完整的认识,已成功在多项细分领域完成渗透。国内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开始取得突破并不断追赶,这为工业机器人的成本下降释放了潜力,受益于产业升级与制造智能化需求,未来有望在本体与零部件领域脱颖而出一批优质企业 。 投资 建议与投资标的 “云 -网 -端”架构是 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架构;建议关注 相关政策红利以及智能制造产业进程加速对三大领域业务推进的积极作用: 云端方面: 建议关注 受益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加速以及云端解决方案赋能制造业的 : 用友网络 (600588,未评级 )、汉得信息 (300170,买入 )、宝信软件(600845,未评级 )、东方国信 (300166,未评级 ) 网端方面:关注国内工业以太网行业龙头公司 东土科技 (300353,未评级 ) 执行端方面:建议关注 工业机器人本体与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龙头公司: 上海机电 (600835,买入 )、黄河旋风 (600172,未评级 )、汇川技术 (300124,未评级 )、埃斯顿 (002747,未评级 )、英威腾 (002334,未评级 )、中大力德(002896,未评级 )、拓斯达 (300607,未评级 )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带来行业发展低于预期 ;新进入者影响竞争格局 Table_Title 智能制造: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智能制造系列报告之一 智能制造行业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首次 ) 国家 /地区 中国 /A 股 行业 智能制造 报告发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22 日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游涓洋 010-66210783 youjuanyang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5080001 傅畅畅 021-63325888-3142 fuchangchang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7120001 张颖 021-63325888*6085 zhangying1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4090001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陈聪颖 021-63325888-7900 chencongyingorientsec 梁国柱 021-63325888-3210 liangguozhuorientsec 刘荫泽 021-63325888-6094 liuyinzeorientsec 邵进明 021-63325888*3209 shaojinmingorientsec 2 目 录 一、智能制造 引领产业新革命 . 6 1.1、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 6 1.2、政治东风借力,市场前景向好 . 8 1.2.1、政策密集出台,催化产业高速发展 8 1.2.2、智能 制造成各国制造业战略核心 11 1.3、云 -网 -端架构: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核心架构 . 12 二、云端:平台级应用推动智能化升级 . 13 2.1、数据互联、智能应用:智能制造云端构建的基础与核心 . 13 2.2、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数字化建设将得到显著拉动 . 15 2.3、工业云平台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充分赋能制造业 . 18 三、网端:为工业互联及数据流通提供基础支撑 . 21 3.1 传统工业通信技术亟待变革 . 21 3.2 工业以太网发展势 头加快,份额已然超过现场总线 . 23 3.3 无线通信快速增长,将重新定义工业场景连接 . 24 四、执行端:迈向智造时代的现实载体 . 25 4.1打破传统工业体系信息围墙,抓取设备端的海量数据 . 26 4.2工业机器人有望成为智造时代的最佳载体 . 27 4.2.1 工业机器人需求有望提速,内资企业加速追赶 . 28 4.2.2 加速补齐短板,减速机等核心部件奋起直追 . 32 4.2.3、伺服系统: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 . 35 五、投资建议与投 资标的 . 39 用友网络:国内 ERP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工业云平台 . 40 汇川技术:国内智能制造龙头,同源技术延伸带来新突破 . 40 上海机电:合作生产世界顶级减速机 . 42 黄河旋风:智能制造一站式 服务商,中国“工业 4.0”新旗帜 . 43 东土科技:国内工业以太网领导企业 . 44 汉得信息: ERP实施服务龙头厂商,智能制造业务加速增长 . 45 埃斯顿:具备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内延外拓步入高速成长期 . 46 宝信软件:智能制造 +IDC,双轮驱动推动转型深化 . 46 英威腾:立足工控,多点扩展,明年有望持续业绩高增长 . 49 拓斯达:受益行业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的新锐快速崛起 . 50 中大力德:减速器 /电机的国产新星 . 51 东方国信:大数据业务龙头,工业互联网业务成新增长点 . 52 风险提示 . 53 3 图表目录 图 1: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6 图 2: 2010-2017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万亿元, %) . 6 图 3:智能制造产业模式变革方向 . 7 图 4:智能制造产业链 . 7 图 5:制造业智能化进程 . 8 图 6:智能制造落地节奏 . 8 表 1:智能制造相关政策 . 8 图 7: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 . 10 图 8:中国制造十大重点领域 . 10 图 9: 2010-2017 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产业规模(亿元, %) . 10 表 2:中、美、德、日、英智能制造业发展战略对比 . 11 图 10:工业 4.0 架构 . 12 图 11:工业互联网架构 . 12 图 12:云 -网 -端架构加速两化融合 . 12 图 13:智能制造:构建标准的数据采集互联体系,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 . 13 图 14:用友精智应用架构:设备物联与业务系统互联相互融合,支撑智能决策 . 14 图 15: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应用,实现“智能制造”价值升级 . 15 表 3:工业软件的分类情况 . 15 图 16: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 16 图 17: MES 软件是工业软件的核心 . 16 图 18:从信息传递速度看 ERP 和 MES . 17 图 19: PLM 等产品研发类软件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 17 表 4:工业软件代表企业与发展特点 . 17 表 5:国内外制造业管理 软件厂商软件上云情况 . 18 图 20: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图 . 18 表 6: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产业体系:通用使能层、平台层、应用创新层 . 19 图 21: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为多行业赋能 . 20 图 22:树根互联:智能制造升级经典案例 . 20 图 23:风电行 业:工业互联网构建风电建设运营管理全周期、助力“制造 +服务”转型 . 20 图 24:光伏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大数据、构建智能运营、决策管理体系 . 21 图 25: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框架 . 22 图 26:不同工业场景对实时响应时间要求不同 . 22 图 27:工业 控制通信网络发展历程 . 23 图 28:工业以太网迅速发展,市场份额超越现场总线 . 24 4 图 29:工业以太网的主流协议市场分布 . 24 图 30:工业以太网硬件设备 . 24 图 31:中国制造端升级思路 . 25 表 7:内外资传感器厂商(部分) . 26 图 32:三一重工物流智能化改造所需硬件 . 27 图 33:三一重工物流智能化改造方案 . 27 图 34:三一重工全球设备监测系统 . 27 图 35:三一故障反馈分析及研发辅助系统 . 27 图 36: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 28 图 37: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台)及增速 . 28 图 38:中国及全 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对比(单位:台) . 28 图 39:国际工业机器人厂商的应用构成 . 29 图 40: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的应用构成 . 29 图 41: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台)与增速 . 29 图 42:中国工业 机器人全球销量占比逐步提升 . 29 图 43: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测算(台) . 30 图 44: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水平呈上升趋势 . 30 图 45:制造业人员工资快速上涨 . 31 图 46:机器人价格及投资 回收周期 . 31 图 47:四大家族收入对比(百万美元) . 32 图 48:国产品牌盈利能力尚可(毛利率水平对比) . 32 图 49: 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及进口比例 . 32 表 8:国内外 165kg 焊接机器人成本对比 . 32 图 50:六轴工业机器人中精密减速器位置分布 . 33 图 51: TwinSpin 高精度减速器剖析图 . 33 图 52: RV 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 . 34 图 53:国内主要减速机生产商 . 34 图 54:伺服系统原理图 . 35 图 55:伺服由控制层控制器、驱动层伺服驱动和执行层电机组成 . 35 图 56:通用交流伺服市场规模(单位:百万元) . 36 图 57:中国制造 2025 在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领域要求 . 37 图 58:机器人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具体内容 . 37 图 59: 2015 年我国伺服市场主要竞争者市场份额 . 37 图 60:伺服系统国产化率水平可以参考低压变频器历史 . 38 表 9:国产伺服系统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 39 图 61:用友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 . 40 5 表 10:用友与各省经信委 合作进度一览 . 40 图 62: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百万元) . 41 图 63: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情况(百万元) . 41 图 64:汇川 主要伺服产品列表 . 41 图 65: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及增速 . 41 图 66:汇川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 42 图 67:国际减速机企业排名 . 42 图 68:明匠智能是中国智能制 造领军企业 . 43 图 69:明匠智能基金运作方式 . 44 图 70:东土科技智慧工业主要产品 . 44 图 71: MES 产品的软件模块 . 45 图 72:埃斯顿工业机器人 . 46 图 73:埃斯顿智慧工厂 . 46 表 11:宝信软件:业务升级,聚焦云服务( IDC)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47 图 74:宝之云:构建 IDC 批发业务的全面服务 . 48 图 75:宝之云: IDC 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 48 图 76:公司 MES 业务: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建智能工厂 . 49 图 77:公司无人化业务:实现两化深度融合 . 49 图 78: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百万元) . 49 图 79: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情况(百万元)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