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2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简称IMA)成立于 1919 年,是全球领先的国际管理会计师组织,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财务专业人士提供最具有含金量的资格认证和高质量的服务。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推崇的专业会计师协会之一, IMA 恪守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致力于通过开展研究, CMA认证,继续教育,相关专业交流以及倡导最高职业道德标准等方式,转变传统财务领域的思维模式,服务全球财务管理行业,从而推动企业优化绩效,成就个人职业发展。 IMA 在 15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规模超过 140,000 名CMA 考生及持证者,以及 300 多个分会和精英俱乐部。 IMA 的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维尔市,将全球划分为四个区域,美洲,亚太,欧洲以及中东 / 印度,提供本地化服务。智能财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财务共享中心(排名不分先后)于 2018 年 12 月联合发起成立,是非盈利的科学研究机构。 中心坚持“开放与合作”的原则,邀请社会各界致力于智能财务研究的单位和个人注册成为中心成员,加入研究中心团队。 自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有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上海艺赛旗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经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加入研究中心。依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和会计系,厦门大学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于 2015 年在财政部大力推动管理会计的形势下成立。厦门大学会计系是现代中国管理会计的起源地,长期以来始终引领、推动和发展中国管理会计的学科研究和应用教育,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社会声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厦门大学余绪缨教授在改革开放之初将现代管理会计引入中国,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开拓“广义管理会计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管理会计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心目标是:继承和发扬厦门大学在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地位和研究传统,兼具开放性和国际化,建设成为在国内理论研究、政府政策咨询和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与国际管理会计组织、国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的管理会计研究机构。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3关于作者郭晓梅教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IMA 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及财政部第二特色专业管理会计模块负责人中国高校创新业教育联盟共享财务专委员会智能财务研究员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智能财务专家管理学院共享财务实验项目负责人中国注册会计师福建省财政厅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曾任厦门大学会计系副主任2000 年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访问学者( CIDA)2017 年加拿大毅伟商学院访问学者 (CCSEP)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4目录执行总结 .5前言 .6一、问卷基本情况.71. 所属行业 . 72. 公司所有权类型 . 73. 公司规模 . 7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情况 .101. 建设阶段 . 102. 建设动机 . 113. 服务范围 . 124. 战略分布 . 125. 选址考虑因素 . 136. 纳入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流程 . 147. 人员变动 . 158. 未来的期望 . 16三、财务共享中心成熟度 .171. 战略 . 172. 组织、治理、合规性 . 183. 持续改进 . 194. 业务流程 . 205. 客户关系 . 216. 业绩管理 . 227. 人力资源管理 . 238. 系统技术 . 249. 小结 . 25四、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水平与技术 .271. 目前使用的系统 . 272. 技术状况 . 283. 回归分析 . 31五、总结 .36附件1: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37主要参考文献 .41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5执行总结财务共享中心是一项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管理创新,财务共享中心的存在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控制风险。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到如今财务共享中心已经有了 30 多年的发展与应用,如今已有众多的企业参与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当中,许多尚未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也有着未来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计划。随着财务共享中心的蓬勃发展,财务共享中心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受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委托,厦门大学管理会计研究中心郭晓梅教授牵头成立项目组,展开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为了了解技术进步与财务共享中心之间的关系,项目组基于普华永道 (2013) 提出的财务共享中心成熟度模型与 Fleischer & Mitchell(1990) 提出的 TOE 模型,设计了调研问卷,并借助 IMA 的会员平台和项目组其他企业关系发放并最终收回 323 份问卷1,经过筛选处理后共收到 134 份有效问卷,借助问卷回答结果了解企业中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情况以及成熟度情况,此外通过对其中 91 份已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企业的问卷数据展开回归分析,以检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是否会受到技术、环境以及组织情况的影响。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许多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控制风险、减少程序的无效性,都参与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当中来,并且许多都已经在集团层面统一建立起全国服务中心,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方面已经有较大的进步。( 2)财务共享中心目前的建设水平可以用成熟度来进行衡量,从八个维度对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的话,我国的财务共享中心目前整体处于中级的阶段,并且在各个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重规划、轻运营的特点。( 3)目前企业之间对于技术的了解以及使用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已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对于技术的了解以及使用情况均好于未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技术的进步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有着较大的帮助,并且企业普遍都对技术的投资建设有着较大的意愿。( 4)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到良好的技术情况、组织情况以及环境情况会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报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目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状况以及成熟度状况,并指出了技术、组织以及环境情况会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产生影响。本报告不仅可以使得读者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现状,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事项以及那些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有着较大影响的因素。1 感谢 IMA 以及调研项目组提供的问卷发放平台,同时也感谢每一位调研问卷的填写者。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6前言在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改进控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获取战略价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到目前已经历了 30 多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创新的管理实践。共享服务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从单一的职能型的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向整合的全球商业服务中心转变。共享服务在 20 世纪末引入我国,虽然起步滞后于国外的建设,但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习得,我国企业的共享服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共享服务面临转型压力,技术进步与创新将驱动共享服务的发展。企业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的机会,但同时也要充分评估技术创新的挑战,使共享服务完成转型,成为企业应对数字经济转型的价值驱动力量。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我国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情况、财务共享中心成熟度以及财务共享中心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次问卷调研的目标为了解企业的财务共享实践,因此调研的对象为企业,并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题目涉及到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情况、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熟度以及财务共享中心与技术的情况。在设计问卷时参考了普华永道的共享中心的成熟度模型以及技术 - 组织 - 环境(TOE) Fleischer & Mitchell(1990) 模型,并且在设计问卷问题时结合了前期对企业进行访谈的结果,使得问卷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情况反映出来。问卷具体内容见附件 1。问卷发放时间为 2020 年 1 月 5 日到 2020 年 4 月16 日,历时三个多月。共收回 323 份问卷,对问卷进行筛选处理后得到 134 份有效问卷,其中 91 份问卷的填写者来自已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 43 份的填写者来自未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41.49%。无效问卷被筛选删除的情形包括:( 1)作答时审题不仔细,存在缺答现象或作答了不应作答的问题,如未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作答了适合已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企业的题。( 2)同一个 IP 地址重复作答。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7一、问卷基本情况1. 所属行业图1:所属行业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填写者所在企业的所属行业2如图 1 所示,本次问卷调查填写者所在企业的所属行业,最多的为制造业( 36家),此外批发和零售业( 16 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 家)、金融业( 12 家)也较多。其他各行业均有一定样本。本问卷所涵盖的行业类型较全,反映本次问卷调查具有较好的行业代表性。0 5 10 15 20 25 30 35 40S.综 合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Q.卫生和社会工作P.教 育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K.房地产业J.金融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H.住宿和餐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批发和零售业E.建筑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C.制造业B.采矿业A.农、林、牧、渔业公司数量(家)2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 年修订)。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8图2:公司类型图3:营业收入规模分布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2. 公司所有权类型3. 公司规模问卷填写者所在企业的所有权类型如图 2 所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公司最多,为( 54 家),其次为民营企业( 50 家),然后是外资企业( 23 家),最后是合资企业( 6 家)。说明本次问卷调查覆盖了国企、民企、外企以及合资企业,因此本次问卷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类型公司的情况。0 10 20 30 40 50 60E.集体所有制企业D.合资企业C.外资企业B.民营企业A.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公司数量(家)A. 5000 万以下B. 5000 万 -1 亿C. 1 亿 -10 亿D. 10 亿 -100 亿E. 100 亿 -500 亿F. 500 亿 -1000 亿G. 1000 亿 -5000 亿H. 5000 亿以上0 10 20 30 40 50公司数量(家)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9图4:员工规模分布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填写者所在企业的规模(以营业收入体现)分布如图 3 所示,本次问卷调查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较多地集中在 1 亿 -10 亿( 39 家)、 10 亿 -100 亿( 41 家)这两个规模范围内。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通常出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而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企业多数已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因此规模大的企业占比较高。问卷填写者所在企业的员工数量分布如图 4 所示,本次问卷调查公司的员工人数规模分布,有 33 家人数在1000-5000 之间, 32 家在 10000 以上。多数规模较大,不过也有人员数量较少的样本。在各个员工规模人数的范围都有较多的问卷样本,反映出本次问卷调查能够反映出不同员工规模企业的情况。F. 10000以 上E. 5000-10000D. 1000-5000C. 500-1000B. 100-500A. 100以 下公司数量(家)0 5 10 15 20 25 30 35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实践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0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情况1. 建设阶段图5a:已开始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公司的建设阶段图5b:未开始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公司的建设阶段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践,到目前共享服务中心已经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分析如下:已开始实施建设计划已建设完成尚未制定计划已制定计划,尚未实施如图 5a 所示,已开始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公司中已开始实施建设计划但尚未完成的占比为 33%,而已建设完成的公司占比为 67%。这一数据说明了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开始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企业大部分都有着较大的完成度。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还是需要一定时间与过程的,包括人员培训、设备购买与安装、软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因此也有 33% 的企业开始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但尚未完成。33%67%37%6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