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2REPORT ON FAMILY WEALTH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Z3&%C=v=vP=xEi总 编: 刘 敏副 总 编: 王 亚 程慧心主 编: 侯燕鹏编辑委员会: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夏 炎 张雪玲 陈 波 陈 诚梁 昊 俞锡平 周 洁 刘小瑞刘南希 曾文静 程 瑞 石 蓓李舸川 韩天瑞 廖敏婷特别顾问:王 颖 谭志慧 李建国 马 萌秦 政 李 波 鲁 可 任文霞邓 亮联系电话: 010-66595610邮件: grszjrsryh_hqbank-of-chinann%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四季大厅扫描二维码,获取中银私行最新资讯1目 录123前言 2调研核心发现 4家族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7需求端:经济发展催生富裕群体,财富积累带动综合需求 8供给端:财富管理机构百舸争流,行业格局仍在孕育探索 11家族财富管理的四维度分析 13数字:平衡风险,长期增值需专业筹划 16空间:洞悉边界,布局财富需善用工具 23时间:强化意识,代际传承需系统安排 29价值:助力慈善,反哺社会需朝培夕溉 39家族财富管理的破解之道 43重塑数字理念:集中持仓到多元配置 - 稳固财富增长,优化风险收益 44破除空间桎梏:直接持有到工具持有 - 有效管控风险,提升经营效率 47驶过岁月长河:法定继承到主动规划 - 贯彻传承意识,助力基业长青 50耕耘价值沃土:偶发捐赠到长期公益 - 彰显社会贡献,实现财富升华 56结语 61附录 63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682前 言2020 年注定是历史长河中难忘的一笔。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逆全球化和地缘冲突等因素,给国内外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金融市场也随之波动,社会财富面临新一轮洗牌。家族财富管理涵盖个人、家族和企业的综合性需求,由于资产类型多样化和财富需求多元化,该领域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作为高净值人群的代表,企业家是中国家族财富管理市场的核心客群之一。他们在商场上开拓奋进、披荆斩棘,精准洞察机遇,致力锐意创新;在经营管理上运筹帷幄、知人善任,实时驾驭风险,努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为中国经济带来蓬勃生机,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需要企业家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也仰赖于健康友善、开放活力的社会环境。企业家的家族财富如能得到专业管理与妥善传承,不仅能够促使企业家们安心创业、创造价值,更有助于营造和谐美好、致富思源的社会风尚。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国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于 2007 年率先在境内开办私人银行业务。十多年以来,凭借集团百年信誉、全球网络及专业化队伍,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专属、专享的高质量个性化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从创业到守业,从开疆拓土到基业长青,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陪伴了许多企业家客户成长。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家族财富管理需求,中国银行私人银行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提出“财富四维度模型”,从数字、空间、时间、价值四个维度梳理家族财富特征,为企业家的家族财富、企业财富和社会财富提供了一个多元全面、丰富立体的分析框架。本报告正是基于以上四维度模型,对 1000 余位企业家进行了定量调查和深度访谈。本项调研的目的不仅在于呈现中国企业家的家族财富管理现状,也旨在围绕该群体密切关注的资产配置、子女教育、财富传承、慈善公益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3在此“十四五”新征程开局立纲之际,服务好企业家群体,助力企业家做好财富稳固积累与有序传承,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引导价值创造,可谓时代赋予财富管理机构的历史使命。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国际化、综合化优势,发展金融科技,整合集团资源,打造一流的家族财富管理平台,陪伴新时代企业家行稳致远、驭浪远航!中国银行私人银行2020 年 12 月北京西交民巷17号,中国银行总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4调研核心发现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家族财富管理需求,本报告调研小组对 1000 余位企业家进行了调研,从数字、空间、时间和价值四个维度梳理家族财富特征1。其中数字维度关注如何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空间维度探究财富的分布及持有方式,时间维度聚焦于财富的长久存续,价值维度则探讨如何让财富实现社会价值。调查的核心结果表明:企业家们在财富的认知、配置、传承和回馈等方面已形成了初步的意识,但在具体实践方面仍需要更专业的意见建议,才能实现知行合一。注释 1:本报告中,家族指个人与其三代以内的直系近亲属共同构成的整体。家族财富指由家族所控制的、对其有价值的各类资源,既包括金融资产、家族企业股权、不动产、艺术品等有形财产,也包括家族声誉、社会资源等无形财富。本报告中的企业家,指企业的所有者及经营管理者。现阶段疫情对企业家财富影响可控: 82.49% 的受访企业家在疫情期间家族资产保持增长,相当一部分的增长源自股票、基金等投资产生的收益。大部分企业家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难以支撑其回报预期: 近六成受访企业家追求的投资年化回报率超过8%,但现有投资组合集中在存款和银行理财,使得实际投资回报率难以达到预期。未来在专业投资顾问的帮助下,企业家们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同时,需运用大类资产配置工具,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表现。疫情下纾困政策雪中送炭,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在政府提供的各项纾困政策中,80.32% 的本次受访企业符合至少一项纾困政策支持条件,其中约 62.52% 的受访企业家表示自己所经营的企业已获得至少一项纾困政策的支持。纾困政策覆盖广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配置全球资产意愿显著降低: 疫情后 44.82% 的企业家对全球资产配置的热情降低,主要原因是担心海外疫情难被有效控制。全球资产配置偏好于外汇与房产: 企业家们有一定的境外资产配置意识,但在投资标的选择上更优先看重外汇与房产,只有约 5% 的受访者已配置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或叙做境外家族信托,未充分运用成熟市场丰富的理财工具和财富规划工具实现风险收益表现的进一步优化。财富持有方式单一,风险隔离意识薄弱: 85.59% 的企业家直接持有家族财富,而约 70% 的企业家尚未采用任何有效的风险隔离措施。仅极少数企业家通过公司持有或家族信托持有财富以降低 风险。数字维度平衡风险,长期增值需专业筹划空间维度洞悉边界,布局财富需善用工具疫情期间家族资产保持增长的企业家占比多数企业家预期年化回报率符合至少一项纾困政策支持条件的企业占比全球资产配置意愿降低的企业家占比已配置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或叙做境外家族信托的企业家占比直接持有家族财富的企业家占比82%8%80%45%5%86%5调研核心发现财富管理目标随时间而改变,传承规划意识逐渐觉醒: 约61.77%的受访企业家财富管理的首要目标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改变,逐渐由财富的增值保值过渡到财富安全与传承。信托家办渗透率低,但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等综合的传承方式渗透率低,但未来发展空间可观。大额保险和赠与是企业家当前最常用的传承方式。企业家年龄与资产规模影响其传承方式的选择。无形财富概念尚未形成,家族治理意识欠缺: 家族无形财富的概念尚未形成。约 55.65% 的受访企业家尚未对社会资本的代际传承做好提前规划。绝大多数企业家缺乏家族治理意识,没有定期召开家族会议的习惯,面对家族内部矛盾时也暂无明确的争议解决 机制。企业传承安排缺乏系统性规划: 61.68% 的受访企业家尚未进行企业传承安排,绝大多数企业家未针对子女接班提出明确要求和规划,并对职业经理人接班的态度尚未完全放开,导致企业在持续经营方面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未来企业家应统筹考虑企业传承的一系列 安排。企业家通过经营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通过经营企业,企业家从创造营收、贡献税收、带动就业、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创造价值。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平均每位受访企业家每年可拉动 4770 万元的营业收入,创造超过890万的税收,并平均提供140个就业岗位,培育出2.3个专利技术。捐赠习惯尚未养成,方式方法仍需探索: 尽管大部分企业家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仅 17.98% 的企业家养成了定期捐赠习惯。目前仅有3.4%的企业家通过设立慈善基金会或慈善信托的方式践行公益,期望未来他们能综合运用各项慈善工具,达到自我实现与回馈社会的“共赢”。时间维度强化意识,代际传承需系统安排价值维度助力慈善,反哺社会需朝培夕溉随年龄增长,财富管理首要目标由创富过渡到守富和传富的企业家占比选择通过家族信托等进行代际传承的企业家占比尚未对社会资本的代际传承进行提前规划的企业家比例尚未进行企业传承安排的企业家占比平均每位企业家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已形成定期捐赠习惯的企业家占比62%25%56%62%14018%人67%C.iSg=vP=xEi本章从供需两端对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需求端:经济发展催生富裕群体,财富积累带动综合需求供给端:财富管理机构百舸争流,行业格局仍在孕育探索wX%vnull一章:家族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8vS t.)Ol=A3=tB,8.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截至 2019 年底,中国 GDP 已达 99 万亿元人民币,逼近百万亿大关,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 GDP 首次站上 1 万美元的新台阶。从 1978 年到 201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增长 33.5 倍,年均增长 9.5%,平均每 8 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2.9% 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1。经济总量增加带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截至 2020 年 6 月,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达到 180.5 万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1.04%(自 2015 年 12 月至 2020 年 6 月)2。高净值人群规模增长迅速,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 年中资私人银行服务客户数量为 103.14 万人,管理金融资产规模(AUM)为 14.1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家是高净值人群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家族财富管理市场的核心客群。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一代企业家的财富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中 国 加 入 WTO 后, 中 国 企业家抓住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 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已从2015年的 16.16 万亿元提升至 2019 年的30.17 万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16.89%。营业收入超过 500 亿元的民营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55个提升至 2019 年的 141 个,年化复合增长率达 26.54%。 图表 1. 2017-2019 年中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及 AUM 变化情况 图表 2. 2015-2019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总营业收入总额 图表 3. 2015-2019 年营业收入超过 500 亿元的民营企业数量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20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调研分析报告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数据统计关键数据 2017 2018 2019私人银行客户 (万人) 74.7 87.51 103.14私人银行 AUM(万亿元) 10.7 12.26 14.1316.1619.3624.4828.5030.17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6.89%zU4!.556791133141+26.54%zUW2015 2016 2017 2018 2019注释 1:国家统计局波澜壮阔四十载 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 4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注释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基金业协会,信托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万得数据库,普华永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