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1 经济实现正增长,内生增长动力加强 联合宏观信用观察年报( 2020年 12月) 联合资信宏观研究部 主要经济指标 : (单位: %) 指标名称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GDP(万亿元) 91.9 98.7 101.6 GDP 增速 6.8 6.0 2.3 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 增速 6.2 5.7 2.8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8.0 7.2 2.1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 5.9 5.4 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9.0 8.0 -3.9 出口 增速 7.1 5.0 4.0 进口 增速 12.9 1.7 -0.7 CPI 增速 2.1 2.9 2.5 PPI 增速 3.5 -0.3 -1.8 城镇调查失业率 4.9 5.2 5.2 公共财政收入 增速 6.2 3.8 -3.9 公共财政支出 增速 8.7 8.1 2.8 M2 增速 8.1 8.7 10.1 社融增速 10.3 10.7 13.3 人民币贷款增速 13.2 12.5 13.2 注: 1. GDP总额按现 价 计算; 2. 出口增速、进口增速均以人 民币计价 ; 3. 增速均为累计同比增长数, GDP 增速为实际增 长率,规模以上工业 增 加值增速、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固定资 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名义增长率; 4. 城镇 失业率统计中, 指标值为期末数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摘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全球 经济,各国不 同程度的封锁措施使经济大幅下滑、失业率飙升, 二季度 GDP跌幅普遍创 历史极值, IMF预测 2020 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3.5%, 2021年 或 将 实现 5.5%的 正增长。 我国 经济 恢复 趋势良好 , GDP 达到 101.6 万亿元, 历史 首次突破 百 万亿,全年实现 2.3%的增长,预计 是 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 主要 经济体。 区域方面,各省经济修复态势与财政 收支差异较大。 湖北 、 海南 、 青海工业 修复 速度较慢 , 湖北、天津、 黑龙江等省份财政收入降幅较大,政府财政收支压 力紧张。 行业方面 , 上游煤炭原油等 价格 仍处于上升状态 , 下游房地产、汽车 下半年以来 销售数据 持续向好 。 2020 年中国宏观政策的主基调是加强逆周期调节, 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多项直达工具推动 政策的精准滴 灌 。预计 2021 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 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 效 、 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 度,逆周期政策工具的退出不急转弯,而更加注意 节奏与时点。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且经济 刺激 政策有节奏退出 的前提下, 预计 2021年经济将延续向好趋势不变, 消费和制造业或将成为 2021 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引 擎,预计 2021年经济增速或将达到 8.5%左右,且 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 风险提示:疫苗推及不及预期,政策退出节奏超预期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2 一 、 2020 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 1、 全球经济负增长 2020 年 突如其来 的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 各国 不同程度的封锁措施使 经济大幅下滑 、失业率飙升, 二季度 GDP 跌幅 普遍 创历史 最低值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2021 年 1 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 测, 2020 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3.5%,为上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 疫情对海外经济体的冲击大部分在二季度显现 , 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 、 欧元区 、 英国 、 日本 二季度 GDP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 三季度开始反弹 ; 从前三季度累计增长看,美国 GDP 同比下降 3.8%,大幅好于 欧元区 7.4%、 日本 5.9%以及英国 11.0%的降幅 , 主要是由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刺激政策力度及速度不 及美国。 新兴经济体中, 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疫情虽然不及欧美国家严重,但由于是外向型经济体,与欧美国 家经济高度相关 ,因此除了越南外,经济下滑幅度基本与欧美一致;除中国以外的金砖国家,受疫情影响 程 度 不同,经济集体出现下滑 ,其中印度经济下滑幅度最大 。 IMF 预测 , 2020 年发达经济体同比下降 4.9%, 其中美国下降 3.4%, 欧元区下降 7.2%, 日本下降 5.1%,英国下降 10.0%; 新兴经济体下降 2.4%。 图 1:2020年前 3季度 主要 经济体 GDP增长( %) 数据来源: 美国经济分析局、日本内阁府、欧盟统计局、英国统计局、印度统计局、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巴西国家地理与统 计局、南非统计局、 Wind,联合资信整理 2、经济实现正增长 ,内生增长动力加强 ( 1)经济实现正增长 , 结构逐步优化 2020 年 , 在面临 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 的背景下,我国 GDP 达到 101.6 -25% -20% -15% -10% -5% 0% 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美国 GDP当季同比 日本 GDP当季同比 欧元区 GDP当季同比 英国 GDP当季同比 -25% -20% -15% -10% -5% 0% 5% 10%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印度 GDP当季同比 俄罗斯 GDP当季同比 巴西 GDP当季同比 南非 GDP当季同比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3 万亿元 ,历 史上首次突破 100 万亿 ,全年实现 2.3%1的增长 ,经济整体呈现逐季修复的向好态势, 预计是 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 主要 经济体 。其中 ,第三产业 仍是 拉动 GDP增长的主要 因素(贡献度 47.3%) , 第二产业对于 GDP 增长的贡献度 ( 43.3%) 明显上升。从三驾马车看 ,投资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 力。 图 2: GDP增速 数据来源: 国家 统计局、 Wind,联合资信整理 ( 2)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服务业稳步恢复 工业生产整体呈现稳步恢复 、 逐季回升的态势 , 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对工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 2020 年 ,我国工业增加值 31.3 万亿元 , 同比增长 2.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8%,二者增速 均较上年 腰斩; 分季度看呈逐季回升的态势,且四季度已经恢复至正常的增长水平, 12 月 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同比 增幅达到 7.3%。 分三大门类看, 2020 年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4%,较 2019 年 6.0%的增速有明显下 降,但仍 继续 发挥支撑工业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 ,其中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 同比 增长 7.1%、 6.6%, 增速分别较 2019 年下降 1.7 和 0.1 个百分点 ,成为 带动 制造业 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力量 ;另外 , 采矿 业增加值增长 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的 生产和供应业 增加值 增长 2.0%,分别较 2019 年下降 4.5 和 5 个百分点 , 降幅明显 。 服务业 增加值 在经历年初的大幅下滑之后,呈现逐季恢复的态势 。 2020 年服务业增加值 55.4 万 亿元, 同比 增长 2.1%,且 增速 呈现 逐季回升的趋势, 已 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 从服务业的主要指标看,服务业生 产指数、商务活动指数以及活动预期指数同比增速自三季度以来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但 12 月以来国 内疫情区域性的反复对服务业的恢复产生了干扰 , 三个指数在 12 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 服务业企业营 1 全文提及 的 GDP 增速均 是指同比实际增速 。 -10.0% -5.0% 0.0% 5.0% 10.0% -6% -4% -2% 0% 2% 4% 6%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消费对 GDP同比的拉动 投资对 GDP同比的拉动 净出口对 GDP同比的拉动 GDP同比(右) -4% -2% 0% 2% 4% 6%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第一产业对 GDP同比拉动 第二产业对 GDP同比拉动 第三产业对 GDP同比拉动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4 业收入 同样呈现逐步修复的态势 , 1-11 月 规模以上的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1.6%,虽然已经恢 复至正增长, 但较正常水平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 图 3:工业增加值 及服务业指数同比 增速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 3) 投资稳步恢复 , 呈现“房地产 基建 制造业”的格局 2020 年 , 我国 固定 资产 投资 51.9 万亿 , 同比增长 2.9%,增幅 较 2019 年 下降 2.5 个 百分点 。受疫情冲 击, 2020 年 1-2 月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 24.5%,而后 降幅逐月收窄 并于 9 月转正。从投资结构上看, 房地产投资是拉动 2020 年固定投资增速转正的重要力量 ,呈现“房地产 基建 制造业 ”的格局。 图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房地产 开发 投资成为拉动固定 资产 投资快速修复的主要力量 。 2020年 ,我国 房地产开发投资 14.1万亿 , 同比增长 7.0%, 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 4.1 个百分点 。 2020 年房地产投资实现较快的修复速度 , 主要 有 三 方面原因 , 一是在流动性整体宽松的环境下 , 房企融资情况整体较好 , 全年房企资金来源同比增长 8.1% ( 2019 年为 7.6%); 二是 疫情后前期受到压制的购房需求反弹 , 叠加信贷政策的宽松 ,催生了 2020 年房地 -16% -11% -6% -1% 4% 9% 14% 1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采矿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公用事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10% -5% 0% 5% 1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当月同比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当月同比 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 (右 ) -35% -25% -15% -5% 5% 15% 2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固定资产 (累计 ) 房地产 (累计 ) 制造业 (累计 ) 基建 (不含电力 )(累计 ) -35% -25% -15% -5% 5% 15% 2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固定资产 (当月 ) 房地产 (当月 ) 制造业 (当月 ) 基建 (不含电力 )(当月 )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5 产市场销售的 阶段性 火爆 , 房企资金周转加快 ; 三是 房地产库存处于较低位置,长周期看 房企处于主动补库 存阶段 ,同样支撑房地产投资的修复。 图 5:房地产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速 图 6: 房地产销售及待售 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基建投资 温和 增长 。 2020 年 ,我国 基建投资 (不含电力) 14.0 万亿 ,同比 小幅 增长 0.9%,这 主要有两 方面原因 : 一方面是财政支出投向基建的力度大幅下降 , 不仅是受财政收入下降的影响 , 更是由于 “保增 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工作要求财政支出增加 ; 另一方面 可能与 优质基建项目缺失 有关 。 制造业投资呈现逐渐修复的趋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加强 。 2020 年制造业 投资 19.4 万亿 , 同比下 降 2.2%, 是三大投资领域中唯一增速尚未转正的 。 受疫情影响全球需求显著下降 , 制造业投资经历了深度 负增 长后缓慢修复 , 但 8 月以来制造业修复速度明显上升,且从单月增速看, 自 8 月开始制造业投资增速 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且 在 11 月 超过房地产投资增速。 分行业看, 2020 年医药制造和计算机通讯行业 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修复的两大主要支撑项 。 ( 4) 消费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2020 年 我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为 39.2 万亿元 , 同比下降 3.9%, 较 2019 年 8.0%的增幅下降 明显 , 虽 逐季修复 ,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呈现需求端修复慢于生产端的特点 。拖累 2020 年消费增速的主要因 素有两个 : 一 是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消费者对疫情的防范心理导致线下聚集性消费的大幅下滑 , 2020 年餐饮 收入 累计同比下降 16.6%,降幅 显著 ; 二是居民收入增速下降且预防性储蓄上升 , 2020 年居民收入实际同 比增长 2.1%, 实际消费支出同比下降 4.0%, 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慢于收入增速 , 与疫情后居民预防性储蓄上 升的特征相一致 。 12 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当月同比增速较 11 月下降 0.4 个百分点至 4.6%, 显示了国内疫 情散点式的爆发对消费修复产生的抑制作用 。 受疫情影响,居家消费需求明显增长,网上消费规模快速增长 。 2020 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 增长 10.9%, -15% -5% 5% 15% 25% 35% 45% 5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资源来源合计 国内贷款 自筹资金 个人按揭(右)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08 /12 09 /09 10 /06 11 /03 11 /12 12 /09 13 /06 14 /03 14 /12 15 /09 16 /06 17 /03 17 /12 18 /09 19 /06 20 /03 20 /12 销售面积 销售额 待售面积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6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 14.8%,明显好于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负增长 的情况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4.9%, 占比较 2019 年 进一步 上 升 。 分行业看 , 粮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在 疫情冲击下消费增速 有所 增长后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 , 全年增长 9.9%,增幅 与 2019 年 变动不大 ,显示了疫 情初期居民出于恐慌心理而大量 囤积 生活必需品;汽车消费在消费政策的支持下快速恢复,全年 仅 下降 1.8% ( 2019 年为 -0.8%) , 与 其他 类 消费品 相比 降幅较小 ;石油及相关制品的消费全 年同比下降 14.5%,并未随着 汽车消费的修复而快速回升,一方面是 由于 汽车销售端的刺激政策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对石油制品的消费 需求 下降,另一方面 与 疫情 期间 油价下降 有关 。 图 7:社会零售总额 累计同比 增速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 5)外贸好于预期,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2020 年 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 ,在 外需大幅下降 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明显好于预 期值。 2020 年全年出口总额 17.9 万亿 , 较 2019 年增长 4.0%; 进口总额 14.2 万亿 , 较 2019 年下降 0.7%; 全年实现贸易 顺差 3.7 万亿 ( 2019 年为 2.9 万亿 )。分月份看, 出口从 2020 年 6 月起连续 7 个月实现正增 长,全年出口总值 创历史新高, 国际市场份额 也创历史最好纪录,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 经济体 。 12 月出口增速下降 3.6 个百分点至 10.9%, 主要是受海外疫情 影响 , 需求 下降 ; 进口增速降幅收窄 1.2 个百分点至 -0.2%, 二极管和铜矿砂进口增速大幅上升是进口降幅收窄主要因素 。 2020 年面对疫情的冲 击 , 我国外贸出口依然实现正增长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防疫物资和手机、电脑等“宅经济”需求 上升 , 疫情期间,海外国家 对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的需求大增, 二者共同拉动整体出口增长 3.2 个百 分点 ; 另一方面是 出口替代效应 , 受疫情影响 ,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均受到影响 ,我国工业生产率先恢复 且门类齐全,成为全球需求的主要供应源。 -40% -30% -20% -10% 0% 10% 20%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粮油食品类 服装类 汽车类 石油及制品 社会消费品 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7500 8000 元 /吨 市场价 :汽油 (95#) 市场价 :汽油 (92#)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7 图 8: 进出口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 来源: 海关总署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 6) CPI 高点回落 , PPI 企稳回升 CPI 月度同比前高后低。 2020 年, CPI 上涨 2.5%,涨幅比上年回落 0.4 个百分点 ;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0.6%,影响 CPI 上涨约 2.2 个百分点,是推动 CPI 上涨的主要因素 。 食品中,在非洲猪瘟疫情、周期性 因素等共同作用下, 猪肉价格上涨 49.7%,影响 CPI 上涨约 1.6 个百分点, 是 CPI 上升的 主要原因 。 随着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猪产能不断恢复, CPI 涨幅逐步回落 。 12 月 , 受低温天气 、 需求增加及成本上升 等因素影响 , CPI 同比增长 0.2%( 11 月为下降 0.5%)。 PPI 整体先降后升。 2020 年, PPI 下降 1.8%,降幅比上年扩大 1.5 个百分点 。石油、钢材和煤炭等相关 行业价格下降,是影响 PPI 下降的主要因素。 2020 年,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国 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总体下行。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全年平均降幅在 5.9%-27.4%之间,合计影响 PPI 下降约 1.3 个 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合计影响 PPI 下降约 0.3 个百分点。 12 月份, PPI 同比下降 0.4%, 降幅比 5 月份的最低点收窄了 3.3 个百分点 。 图 9: 国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5000 -3000 -1000 1000 3000 5000 -60% -40% -20% 0% 20% 40% 60%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亿元 贸易差额(右) 出口同比 进口同比 -10% -5% 0% 5% 10% 15% 20% 25% -1% 0% 1% 2% 3% 4% 5% 6%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CPI 核心 CPI 食品项(右) -8% -6% -4% -2% 0% 2% 4% 6% 8% 10%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PPI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8 ( 7)社融增量 逐季下降,货币政策边际收紧 2020 年为了对冲疫情的冲击 , 我国实施 稳健 的货币政策 , 全年看 , 社融累计增量为 34.9 万亿 , 比上年 增加 9.3 万亿元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13.3%,比上年末高 2.6 个百分点 。从社融构成看,政府债券 和信贷是支撑 2020 年社融多增的主要因素 。 具体看 , 2020 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 20.0 万亿 , 完成年初的 信贷目标 , 占全部新增社融的 57%, 较 上年下降 9 个百分点;新增政府债券 8.3 万亿 , 占全部新增社融的 24%, 较上年上升 6 个百分点。分季看, 社融增量 呈逐季下降的趋势。 12 月新增社融 1.7 万亿 , 同比减少 4821 亿元,社融增速较上月下降 0.3 个百分点 至 13.3%, 主要是 由于 监管要求 “ 2020 年融资类信托规模同 比压降 20%” 以及 表外转表内导致 信托 贷款和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分别 减少 4629 亿元 和 2216 亿元 。 图 10: 新增社融构成及同比增速 数据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 8)制造业稳步恢复 , 产需不平衡逐步收敛 2020 年 , 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 PMI) 经历了 2 月断崖式下降、 3 月“ V”形反转后 一直处 于扩张区间, 四季度制造业复苏步伐有所加快 。整体看, 2020 年以来制造业呈现生产修复快于需求的特点 , 该趋势自三季度以来逐步收窄 ;分企业类型看, 疫情对小型企业的冲击远大于大中型企业 。 12 月 , 制造业 PMI 为 51.9%,虽略有回落,但连续 10 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制造业总体保持稳步恢复的良好势头 。 2020 年 , 我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自 3 月以来一直处于 荣枯线上 ,其中建筑业 商务活动指数 受益于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带动 , 快速回升至 60%上下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 也保持较高的景气水平 , 其中服务 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 自 7 月以来 一直位于 60%以上 , 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稳定恢复持续看好。 12 月, 非制造业 商务活动指数 较 11 月下降 0.7 个百分点至 55.7%, 但依然位于近 8 年来同期最高值,主要受 疫情 导致 服务业 PMI 下行影响。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1 0 1 2 3 4 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万亿 人民币贷款 外币贷款 委托贷款 信托贷款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债券 非金融股票融资 政府债券 社融存量同比(右)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9 图 11: PMI指数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 9)估值因素推动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 截至 2020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2 万 亿美元 ,较 2019 年 末 增加 1086 亿美元 ; 较 11 月末上升 380 亿美元 , 外汇储备波动主要是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估值因素的影响 。自 2020 年 6 月开始,人民 币兑美元进入升值通道。截至 2020 年末 , 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报 6.5398, 相对 2019 年末升值 6.9%。 6 月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美经济修复差异 , 疫情后我国率先修复, 2020 年 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 主要 经济体 , 而美国经济修复缓慢 , 尚处于深度负增长区间 ; 二是中美货币政策 差异 , 为对冲疫情的冲击 , 美国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 , 与之相比 , 我国的货币政策更为收敛 , 且可能是最早 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体 。 2020 年 参考 BIS、 SDR 货币篮子以及 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同步升值 ,我 国经济领先其他经济体支撑人民币的升值。 图 12:人民币汇率 数据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 10) 就业形势整体改善 25% 30% 35% 40% 45% 50% 5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PMI:生产 PMI:新订单 PMI:从业人员 PMI:供货商配送时间 PMI:原材料库存 PMI 30% 35% 40% 45% 50% 55%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87 89 91 93 95 97 99 101 103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 参考 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 参考 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 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 (右 )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10 2020 年初 , 我国在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就业市场受到明显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秩序持续恢复,各项 稳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就业形势逐步回稳向好,且结构性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 2020 年 2 月 经济活动受到限 制,企业停工停产较多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 6.2%的年内高点。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复工复 产复市持续推进, 经济逐季修复,就业形势整体改善,失业率逐步走低, 2020 年 12 月失业率 降至 5.2%, 与 2019 年同期持平 。 图 13:就业形势改善 数据来源: 国家 统计局、 Wind,联合资信整理 二 、 区域和 行业运行特征 2020 年 ,各省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财政收支压力突出。 GDP 增速方面 , 2020 年 , 除湖北 ( -5.0%)外, 其余省份均实现 GDP 增长 , 但内蒙古( 0.2%)、辽宁( 0.6%)等东北省份增速较小;西藏( 7.8%)仍保持 较快增长,贵州( 4.5%)、云南( 4.0%)增速依旧位列全国前列。 工业增加值方面 , 2020 年 , 除湖北 ( -6.10%)、 海南 ( -4.50%)、 青海 ( -0.20%) 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仍为负值外 , 其余省份均 呈同比增长态势 。 其中湖北 为新冠疫情 国内 首发地 , 导致全省复产复工程度远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 ; 海南 或因建筑施工投资降幅大导 致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下挫程度深, 使得 上述两省份工业修复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 2.80%)。 CPI 方面 , 2020 年 ,青海、新疆 CPI 累计同比增速较低 , 为 1.50%;云南、四川 CPI 累计同比较高 , 超过 3.0%。 财政收入方面 , 由于部分省份尚未披露 12 月财政数据 ,因此 暂用 前 11 月数据初步概览各省 2020 年 财政收入变化情况 , 2020 年 1-11 月 , 18 个省份财政收入呈累计同比下降态势 , 其中降幅较 大的省份 主要集 中于 湖北 、天津 、 黑龙江 等省份,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上述省份也受到经济活跃度下降、产业 转型期、人口结构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财政支出方面 , 2020 年 1-11 月 ,全国财政支出平均累计同比增 速为 0.70%,较上年支出总量基本持平,大部分省份增幅较小,河北 、海南等 省份累计同比 增幅超过 6%, 天津 、湖南、贵州等 省份财政支出同比下降,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在疫情防控的紧张环境下,更注重支出 4.0% 4.5% 5.0% 5.5% 6.0% 6.5% 18 /01 18 /02 18 /03 18 /04 18 /05 18 /06 18 /07 18 /08 18 /09 18 /10 18 /11 18 /12 19 /01 19 /02 19 /03 19 /04 19 /05 19 /06 19 /07 19 /08 19 /09 19 /10 19 /11 19 /12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城镇调查失业率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11 效率的提升与支出结构的调整,而未因疫情导致支出大面积提升。 表 1: 2020年 12月 区域部分宏观数据 (单 位: %) 省份 GDP 工业增加值 CPI PPI 财政收入 ( 前 11 月) 财政支出 ( 前 11 月)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当月同比 累计同比 累计同比 全国 2.3 7.30 2.80 0.20 2.50 -0.40 -5.30 0.70 北京 1.2 13.30 2.30 0.20 1.70 -1.00 -7.60 -4.08 天津 1.5 5.70 1.60 -0.20 2.00 -1.60 -15.40 -7.47 河北 3.9 11.10 4.70 -0.20 2.10 2.60 0.30 7.93 山西 3.6 13.40 5.70 1.10 2.90 2.60 -7.80 6.05 内蒙古 0.2 9.70 0.70 0.40 1.90 2.40 -4.70 4.45 辽宁 0.6 8.10 1.80 0.50 2.40 -1.30 -1.50 5.36 吉林 2.4 7.90 6.90 0.40 2.30 -0.40 -4.50 1.29 黑龙江 1.0 10.10 3.30 0.60 2.30 -5.60 -11.00 4.69 上海 1.7 13.80 1.70 0.10 1.70 -1.60 -1.50 -7.90 江苏 3.7 12.70 6.10 0.50 2.50 -0.70 3.30 6.46 浙江 3.6 10.20 5.40 1.00 2.30 -1.70 2.80 1.64 安徽 3.9 12.00 6.00 0.40 2.70 0.80 - 0.61 福建 3.3 3.20 2.00 -0.10 2.20 -1.40 0.80 -2.68 江西 3.8 9.30 4.60 0.80 2.60 1.20 0.80 4.33 山东 3.6 9.20 5.00 0.00 2.80 0.00 0.90 0.12 河南 1.3 2.80 0.40 0.80 2.80 0.20 2.60 0.70 湖北 -5.0 7.90 -6.10 -0.20 2.70 -0.40 -25.82 2.32 湖南 3.8 8.40 4.80 0.10 2.30 0.50 -1.20 -7.84 广东 2.3 8.50 1.50 -0.20 2.60 -1.20 1.90 1.37 广西 3.7 7.30 1.20 0.30 2.80 0.50 2.80 6.30 海南 3.5 2.70 -4.50 -1.60 2.30 -4.90 -7.50 7.36 重庆 3.9 8.70 5.80 -0.50 2.30 -0.10 -3.70 -3.01 四川 3.8 8.60 4.50 -0.20 3.20 0.00 4.20 4.55 贵州 4.5 12.10 5.00 -0.40 2.60 0.00 -2.50 -7.19 云南 4.0 -5.80 2.40 0.20 3.60 1.40 2.90 1.08 西藏 7.8 15.10 9.60 1.20 2.20 -0.40 -3.30 -2.73 陕西 2.2 0.90 1.00 0.70 2.50 -2.10 -5.80 0.33 甘肃 3.9 5.10 6.50 0.80 2.00 -4.00 1.20 1.66 青海 1.5 -7.60 -0.20 1.00 2.60 -0.90 5.50 2.30 宁夏 3.9 2.60 4.30 0.50 1.50 1.90 -5.20 2.39 新疆 3.4 8.70 6.90 0.70 1.50 -6.20 -7.90 5.20 数据 来源: 国家 统计局 、 Wind, 联合资信整理 2020 年 , 煤炭 、 钢铁修复态势良好 , 地产 、 汽车等销售情况 转好。 上游 行业 方面 , 2020 年 , 煤炭产量 同比增长 2.6%,价格同比增长 9.2%, 受 12 月以来极寒天气影响 , 用电量需求提升 , 部分地区煤炭供需偏 宏观信用观察年 报 12 紧 , 库存持续下降 , 推动 12 月煤炭价格提升 ;原油方面,美国原油库存同比上升 6.4%,布伦 特原油期货 同 比下降 22.9%, 环比增长 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