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 1961 +100 +5000 +5M NASA ”WWF” is a WWF Registered Trademark 1986 PANDA symbol 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formerly World Wildlife Fund) 本报告与以下 机构合作完成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WWF遍布 6个大洲的 100多个 国家。 WWF拥有超过 500万名支 持者。 我们致力于 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WWF在全球拥有 5,000多 名员工。 WWF成立于 1961年。 中国 报告 此项目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日本委员会认证。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前言 3 目录 出版: 世界自然基金会,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世界自然基金会,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报告中的材料陈述和使用的图形标识并不代表世界自然基金会、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或其他共同 撰稿人对任何国家、领土或地区的法律立场以及对其边疆或边界界定所持有的任何观点。 本出版物由松下电器提供资金支持。 编辑团队:安村茂树,王莹,蔡善英,金汰垣,吉田诚,辻纪美代,山本亚沙美,金裕珍 设计: Seoul Selection 封面照:一个年轻的女孩在韩国西海岸的滩涂上挖贝。 Image Today 欲知更多有关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的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wwf.or.jp/ysesp 或联系: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 WWF-Japan) 日本东京港区芝 3-1-14号日本赤羽桥大厦 6楼(邮编: 105-0014) 电话:+ 81-3-3769-1713, 传真:+ 81-3-3769-1717 电子邮件: yasumurawwf.or.jp(安村茂树)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 WWF-China)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门内文华宫 1609室(邮政编码 100006) 电话:+ 86-10-6511-6211,传真:+ 86-10-6511-6222 电子邮件: wangyingwwfchina(王莹)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 KIOST) 大韩民国京畿道安山市 1270号 电话:+ 82-31-400-7796,传真:+ 82-31-400-6505 电子邮件: ktwonkiost.ac(金汰垣) 2014年 9月出版 前言 05 鸣谢 13 执行摘要 15 1.简介与概述 17 1.1.背景 1.2.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框架 1.3.愿景与目标 1.4.小额赠款计划 1.5.示范点活动选址 2.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鸭绿江口滨海栖息地试点项目 31 2.1.项目概况 2.2.调查结果和讨论 3.以地区发展为导向的务安沿海地区管理示范项目 77 3.1.项目概况 3.2.调查结果和讨论 4.总体结果与讨论1 07 4.1.项目执行活动 4.2.主要成果 4.3.讨论 参考文献 113 缩写词列表 120 附录 121 前言 5 2 010-2012年,在 WWF与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共同资助, 及 UNDP/GEF大黄 海生态系项目的技术支持下,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在丹东市鸭绿江口展开 了“基于生态系统的鸭绿江口滨海栖息地管理示范项目”的科学研究工作。本项 目旨在识别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效应,并制定适应性管理措 施,以拯救稀有或濒危物种,保护迁徙鸟类,寻求生态系统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 适度平衡,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滨海湿地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2010年 2月 2日, WWF(中国和 日本) 代表、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 UNDP/GEF大黄海生态系项目办、日本松下电器公司 代表和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在中国沈阳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并 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0年 4月 1日由各方代表参加的项目启动仪式在中国丹东(项目 开展地)举行。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本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出了合理的管理规划与建 议,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兼顾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两个方面。希望 WWF与我厅的合 作能持续友好地保持下去,继续履行合作备忘录承诺的第二阶段的工作任务,切实通过改 进鸭绿江口滨海栖息地的管理,总结出“基于生态系统的鸭绿江口滨海栖息地管理模式” 的经验和成果,成为在黄海地区乃至世界同类型栖息地值得宣传和推广的范例。 前言 刘荣杰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 6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前言 7 生 活中我们容易忽视近在咫尺的那一份珍贵。从我们出生,甚至是我们的父母来 到这个世界以前,身边带着生命的那黑色丝绸般的滩涂便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恩 惠,但我们并未珍视到它的价值。 坐落于全罗南道的务安滩涂是韩国的第一个滩涂湿地保护区,我们以它三千年的历 史为豪,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也是一片为人类提供富饶的安居乐 业之地,具有丰富资源的滩涂应是我们留给下一代的珍贵遗产。为了保护海洋生态、海 洋生物及其栖息地,务安郡设立了“务安生态滩涂中心”,以期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务 安滩涂。 2010年到 2012年,我们积极支持并参与了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务安的试点项目,这个 项目通过当地社区参与的方式,管理此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知道,包括务安滩涂在内的全罗南道的滩涂,以及整个黄海的滩涂有着举世无比 的重要生态系统。然而,由于黄海过去几十年的不断开发,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减少,污染 物的流入,过度捕捞等,这里被列为紧急保护区域。另外,有关报告称,近几年,黄海鱼 类的可捕捞量正急剧减少。由于气候变化及外来品种的引入,物种多样性下降。为改善黄 海海域发生的这些问题,使黄海生态系统重现生机,除了政府与学界,更需要提高一般市 民,特别是沿岸地区居民的意识,共同努力来实现。 务安郡除了开展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的工作外,也将继续执行和开展其他相关项目, 以期产生协同作用和实现进一步的合作。我们希望看到这些项目能够产生丰硕的成果,并 能够分享项目经验教训、提出新的方向,更好地保护务安滩涂。 自 1999年起,松下电器一直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日本分会在日本开展的 环境教育和湿地保护工作。 2007年,松下电器成为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总部国际 企业合作计划“企业支持者”中的第一个亚洲公司。从那以后,我们从一个更 加全球化的立足点出发,开始资助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在该项目执行的七年间,我们一直提供资金援助。除此之外,我们还参与了在日本、 中国、韩国的各类活动,比如通过图片展览和研讨会向公众广泛宣传黄海丰富生物多样性 的活动,小额基金项目的交流论坛,以及派遣松下员工到项目的示范点进行培训等活动。 关于中国鸭绿江口的示范项目,我们很高兴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接受了基于研究成果所 提出的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发展可持续渔业并同时关注迁徙鸟类。而针对韩国务安的示范 项目,我们很欣慰的是,一项由当地政府与当地社区合作进行生态保护管理的战略方针已 经制订完成。我们相信,黄海生态系统未来能够得以更好的保护,并且自然资源也能可持 续 地 利用。 竹安 聡 松下电器执行官 金哲洙 务安郡守 8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前言 9 几 乎同一时间启动的名为降低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统环境压力的 UNDP/GEF项目和 黄海生态区规划项目( YSEPP)的主要任务均为黄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他们有 着非常明确的项目目标,其中包括保护黄海海洋环境,特别是保护滨海海洋生 物多样性。 2005年 3月,第一份合作备忘录在韩国首尔举办的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签 署,那时 YSLME刚开始执行项目活动。会议为双方共同策划项目活动提供了良机。由于有 着共同的兴趣和目标, YSLME和 YSEPP(以及后来的 YSESP)一直在进行着密切合作,希望 为黄海沿岸国家创造更多的福祉。 这两个项目设计和选点均联合进行,共同为黄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区域评估制定了通 用标准,共同采用了地区标准为 YSLME和 YSESP在中国和韩国筛选出了试点项目,并同 时联系中央和地方政府,获得执行示范项目时的政治和财政支持。需要指出的是,综合 规划后的示范项目和共同努力保护鸭绿江口带来了由辽宁省政府提供的100万元的资金支 持,同时也保证了示范活动的后续实施。 YSLME和 YSESP之间的合作对设计 GEF国际水项目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个项目的 设计用了以生态系统为导向的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应用到了 YSLME战略行动计划中。此 外,联合行动不仅保证了黄海生物多样性活动的成功实施,而且还协助获得了松下电器 和全球环境基金对这两个项目的赞助,特别是在 YSLME项目的第二阶段中落实 YSLME SAP中制定的管理协议。这些都可以为黄海沿岸国家在保护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利用滨海和 海洋资源方面提供最大益处。 在此,我对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项目报告的成功出版致以诚挚的祝贺,我很期待从此 出版物中学习到更多内容。 蒋逸航 UNDP/GEF黄海大海洋 生态系项目前项目经理 功 能完备的黄海生态系统为日本带来了诸多益处,而日本也应该为黄海的可持续 利用与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 2001年起,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与中国及 韩国的合作伙伴密切配合,专注于黄海生态区的保护活动。 在松下公司的资金赞助下,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于 2007年拉开帷幕。首先,项目分别 在中国和韩国开展了小额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当地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等开展环境保护 活动。在随后的三年,两个试点项目分别在中国和韩国展开,在辽宁省政府与务安郡政府 的积极合作以及众多专家和当地利益相关方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海洋保护区扩大与有效保护管理当属最为重要的国际挑战之一。这个项目中的两个试 点项目运用了两种有效的管理办法,一个是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模式,它是基于生态关 联的科学的综合管理;一个是基于社区管理的模式或者叫社区资源管理模式。这两种模 式都部分被看作最好的海洋保护区管理实践。 这份综合报告凝聚了七年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鸭绿江口与务安滩涂的示范点活 动。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拉萨姆公约以及 IUCN亚洲公园大会等,我们向国际社会 介绍了自己的保护方法和成果。然而,该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如何与利益相关方分享 成果,并且把这些管理模式应用于黄海区域。 WWF日本热切希望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黄海的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中来。因此,健康、富足的黄海生态区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无尽福祉。 樋口隆昌 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首席执行官 10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前言 11 世 界自然基金会黄海生态区,包括渤海、黄海和长江河口,其滨海及河口湿地孕 育着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具有全球保护价值。该生态区被确 定为 WWF全球最优先保护的 200多个生态区之一。这些湿地,特别是泥质滩涂 是数百万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水鸟的经停地,每年约出产 200万吨的贝类,是国内 重要的水产品来源。 然而在过去的 50年中,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建设以及围塘养殖等围填海行 为导致黄海生态区周边的湿地消失了一半以上。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我们将可能在 不久的将来失去这些沿海湿地。 为了保护黄海生态区仅剩的具有很高生态价值的滨海湿地, WWF中国与合作伙伴从 2002年开始致力于滨海湿地保护项目。 从 2002年到 2006年, WWF中国同 WWF日本、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 KORDI,现 为 KIOST)及韩国环境研究所( KEI)启动了黄海生态区规划项目,通过科学分析保护生物多 样性所需的关键栖息地,确定了潜在优先保护区域。作为该研究项目的成果, 2006年发布 的黄海生态区潜在优先保护区域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纳。 2007年,在松下电器的支持 下,为期 7年的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启动和实施。 本综合报告是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的总结,感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对此项目 所做的研究工作和报告中主要内容的贡献,感谢辽宁省海洋渔业厅, UNDP/GEF大黄海 生态系项目和专家对报告给予的指导和建议。希望此报告可为滨海湿地研究提供依据, 并为其他同类型滨海湿地保护提供借鉴。 WWF希望,经过 WWF和各界的共同努力,能让黄海中所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栖息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让最有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发 展,并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使之发挥全部服务功能,造福沿海社区。 黄 海是世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海沿岸国家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由 于以往对这一海域生态系统认识不足,对环境和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 调,引起了生物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 问题,对黄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当前,改善黄海生态系统所面临的 各种问题,促进海洋资源的协作管理,已成为摆在黄海沿岸国家眼前的头等大事。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坐落在黄海之滨风景秀丽的大连黑石礁畔,始建于 1950年,隶属于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是省级重点科研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辽宁全省海 洋发展战略、海洋资源保护与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监测及保护、 海洋污染事故的调查鉴定等方面的工作。六十年来,海科院一直致力于辽宁省海洋渔业资 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共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百项,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 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奖等国家级奖 15项。 为了有效保护黄海生态区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由 WWF与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共同 资助,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在中国丹东市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开展了基于生态系统 管理的中国鸭绿江口滨海栖息地示范项目。通过此项目,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更好的了解 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拯救稀有和濒危物种,确保黄海生态区的重要生物栖息地能够 得到更好的保护。 黄海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是黄海沿岸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我们将与沿岸各国人民 一起保护我们共同的蓝色家园! 姜连新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卢思骋 世界自然基金会 (瑞士 ) 北京代表处总干事 12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鸣谢 13 韩 国与中国、朝鲜共享的黄海生态区是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的宝 库。沿海岸线铺展开来的滩涂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它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间,由于海岸开发,过度捕捞和污染物 和废弃物的排放破坏了海洋栖息地,从而导致了资源枯竭和海洋污染。渔业捕捞量自 1990 年开始持续减少,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也不断变化,由于气候变暖和外来物种入侵,导 致问题更加严重。 为改善黄海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重新恢复其生机,除了中央政府与自治体、学界的努 力外,全体国民,特别是沿岸地区居民的努力是必不可缺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2007年启动,为保护和管理黄海生态区的重要 栖息地,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 KIOST),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中国和日本分会联合 执行项目,由松下电器提供资金支持。 2007年 2009年,为提高当地社区的意识和对生物 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我们进行了小额基金项目。从 2009年开始,分别在韩国和 中国开展了基于社区管理的务安项目和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鸭绿江口项目。我们希望通过 这些项目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保证未来黄海生态区能够被更 好地保护。 韩国和中国隔海相望,历史上共度了久远的岁月。进入21世纪,海洋的重要性凸显, 有关海洋环境管理的地区间合作成为话题,韩国与中国为了管理保护其共同财产黄海, 展开了多方面的合作,但这种合作主要是以中韩两国政府为中心进行的海洋科技合作, 共同调查研究等。为了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除韩国与中国政府外,包括市民团体在内的 多方面利益相关方应共享相互的活动与经验,这才是保护黄海海洋环境的有效方法。 此报告的调查结果是当地居民一起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的结晶。感谢政府、学界、市民 团体为黄海的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保护而付出的努力。 鸣谢 黄 海生态区支援项目于 2007年启动,为了推动黄海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 可持续资源利用。此项目不仅为当地的自然保护组织开展保护项目提供资金与 技术支持,还通过试点项目展现了基于科学研究的保护管理以及社区保护活动 的重要性。我们诚挚 地 希望这份包含了项目概述、成果与教训的综合报告能够被同领域工 作者广泛利用,使黄海地区不可替代生物多样性得以保存。 作为本项目的执行机构, WWF日本、 WWF中国与 KIOST向松下电器致以诚挚谢意, 感谢他们为该项目提供项目资金支持;感谢中国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辽宁省海洋与水产 科学研究院、韩国全罗南道政府、生态地平线研究所的支持及对示范点的项目执行;感谢 UNDP/GEF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另外还要感谢其他机构和个人从 项目规划到报告编写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提供的帮助。 An Shuqing, Arai Yoshiaki, Baek Sung Ki, Bok Jinwoon, Chae Mihwa, Chae Sunyoung, Chang Ji in, Chang Yaqing, Chaplin Chris, Chen Laizhao, Cheng Can, Chen Xiaodong, Cho Kyoung Mann, Choi Kwang Sik, Choi Seungkuk, Choi Yi soon, Choi Young Rae, Choi Young Ung, Chun SeungSoo, Claus Annie, Connie Chiang, Cornish Andy, Crockford Nicola, Dong Jing, Dongpil Oh, Du Guoping, Fan Jingfeng, Feng Xuesong, Fifer Neil, Fu Xinghua, Fukuda Rika, Furusawa Chiaki, Gai Guangsheng, Gallo-Cajiao Eduardo, Gannon Tracy, Ge Haixiang, Go Gyeong Seok, Go Chulhwan, Han Danny Donguk, Han Dong Uk, Han Jiabo, Han Zaiqi, He Gan, Higuchi Takamasa, Holmes Jimi, Holmes John, Hong Sun Ki, Hong Suyeon, Hou Lin, Hou Yingmin, Huh Sik, Hu Qinghao, Huang Chen, Huan Yang, Huang Jianjun, Hwang Dong Un, Hwang In guen, Hyeoksu Sunglee, Ichikawa Tomoko, Im Han Son, Im Hyunsik, Im Seong Oh, Im Su Youn, Jang Ji Young, Je Jong Geel , Ji Chan Hyuk, Jia Na, Jiang Dawei, Jiang Huilan, Jiang Lianxin, Jiang Yihang , Jin Zhonghao, Jo Kyung Man, Joo Kang Hyun , Joo Sung-yong, Ju Yongki, Jung Hong Yu, Jung Young Jin, Jung Youngjin, Kang Dong Keun, Kang Kyung Pyo, Kang Myungkoo, Kang Youngran, Katayama Asami, Kim Choong Ki, Kim Chul-ju, Kim Dong Eon, Kim Eugene, Kim Eunmi, Kim Eun young, Kim Gabgon, Kim Gwang Tae, Kim Han-jung, Kim Heejung, Kim Hye Seon, Kim Hyun Ji, Kim Hyunggeun Hank, Kim Jong Kyum, Kim Jongkuk, Kim Joon, Kim Miju, Kim Mi Young, Kim Seong-TaeK, Kim Seon Yi, Kim Soo Yeon, Kim Suam, Kim Sunrea, Kim Sun Yi, Kim Sung Gwi, Kim Taewon, Kim Woong-Seo, Kim Yong Geum, Ko Kyung Nam, Kobayashi Kentaro, Koh Byung Sul, 金雄书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院 14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Koh Chul Hwan, Kong Suk Ki, Konishi Yukari, Koo T.C. Adam, Kunita Hidenori, Lang Qinghe, Lau Grace, Lau Michael, Lee Chang Hyun, Lee Donghyun, Lee Eung Cheol, Lee Guem Dong, Lee Jaeho, Lee Ji Hyun, Lee Jin Ae, Lee Jong Hwa, Lee Jundeok, Lee Kye Suk, Lee Mee Kyung, Lee Moon Suk, Lee Myung Jun, Lee Namue, Lee Pyung Ju, Lee Sae Joong, Lee Sangjin, Lee See Jae, Lee Seung Hwa, Lee Soo Hahk, Lee SooHyung, Lee Won Byeong, Lee WooSang, Lee You Jeong, Leng Chuanhui, Li Ai , Li Bin, Li Jinlong, Li Nan, Li Peijun, Li Yeqing, Liang Enming, Liang Jiashan, Liang Mingnuo, Li Lin, Lim Hyun Sig, Liu Bihua, Liu Dongxin, Liu Haiying, Liu Jianqiang, Liu Jing, Liu Rongjie, Lo Sze Ping, Lou Degang, Luan Xiaofeng, Lu Yiyi, Ma Zhijun, Maekawa Satoshi, Maenishi Shigenari, Mei Hong, Meng Dexin, Millington Spike, Min Mikyoung, Miyazawa Daiki, Moon Se Young, Moreno Guillermo, Morita Takayoshi, Na Sang Pil, Nakao Kango, Nam Jungho, Narushima Tomoko, Niu Xiangdong, Nozawa Cristy, O Moon Kyong, Ogawa Michiko, Oh So Yeon, Ohnishi Haruka, Okayasu Naobi, Okuda Haruhisa, Paddack Jean-Paul, Park Changjae, Park Jin Sub, Park Jong Chun, Park Jongju, Park Sehun, Park Soeun, Park Sukhyun Tess, Park Sungjun, Park Young Shin, Peng Xin, Qi Xin, Qian Xiaofeng, Ren Wenwei, Roh Unha, Rush Becky, Ryu Jongseong, Sakuma Hiroko, Sang Hee Jin, Seungkuk Choi, Shek Ellen, Shi Jun, Shin Dong Ho, Shin Won Tae, Shinomiya Jyunpei, Smith Bena, Song Lun, Song Yuejing, Suh Jihye, Suh Young Sang, Sun Dongyu, Sun Gonqi, Sun Yaquan, Takahashi Fumiko, Takeyasu Satoshi, Tan Qunshen, Tan Tingyao, Tanaka Hiroshi, Tao Jianjun, To Allen, Tobai Sadayosi, Tong Wei, Tsuji Kimiyo, Wang Aiqiang, Wang Dan, Wang Fei, Wang Hui, Wang Limin, Wang Litianzi, Wang Nianbin, Wang Songlin, Wang Wenxia, Wang Yamin, Wang Ying, Wang Zhaohui, Wei Ming, Wen Quan, Wen Xianji, Wu Jinhao, Xie Engnian, Xie Ennian, Xu Guoxiang, Xu Jian, Xu Jingjing, Xu Liyi, Xu Qiang, Xu Xiangmin, Xue Ke, Yamamoto Asami, Yamauchi Aiko, Yang Wei, Yan Hui, Yan Meifang, Yan Xiwu, Yang Ya Feng , Yano Shohei, Yao Li, Yasumura Shigeki, Yi Yong, Yoo Sinjae, Yoo Young Up, Yoon Shin-young, Yoshida Makoto, Yu Liansheng, Yuk Keun Hyung, Yum Hyung Cheol, Yum Ki-Dai, Yun Jin Suk, Zhang Hongbiao, Zhang Jiaying, Zhang Ke, Zhang Liquan, Zhang Mengyuan, Zhang Mingyan, Zhang Yan, Zhang Yanming, Zhang Zhaohui, Zhao Peng, Zhao Ran, Zhao Wei, Zhao Xingwu, Zheng Dingji, Zheng Wei, Zhong Xiaodong, Zhou Haixiang, Zhou Jian, Zhou Yujing, Zhou Zunchun, Zhu Chunquan, Zi Tzan Hyuk 执行摘要 黄 海生态区不仅哺育了众多海洋生物与迁徙物种,当地社区与周边国家也都非常依 赖其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 2006年,基于科学研究,世界自然基金会与韩国海 洋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及韩国环境研究所携手识别出了黄海生态区的 23个潜在优 先保护区,它是黄海生态区规划项目的重要产出(附件 1)。 2007年,在松下电器公司的资助 下, WWF启动了名为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的跨境项目,旨在有效改善栖息地管理,从而更 好地保护 23个潜在优先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为期七年,分为三个阶段 2008至 2009为第一阶段,项目开展了小额资金资助项目,资助了 16个保护研究机构和 社会团体在 23个 PPA中开展环境教育与民间监测等活动。在该阶段中,获得赞助的团体所 开展的项目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每个项目团队的能力,更进一步认识到交流在保护生态与 提高公众意识上的重要性。此外,该项目的参与和执行人员在开展活动期间也能获得一些 重要信息,例如高价值保护区的现状、主要利益相关方、地区所用的保护方法及其整体保 护效果。 在第二阶段中,在中国与韩国分别选取了一个试点项目,项目点分别在中国辽宁省鸭 绿江口滨海湿地(第14号 PPA)以及韩国全罗南道省务安滩涂湿地保护区(第20号 PPA),项 目分别利用了基于生态系统管理( EBM)与基于社区管理( CBM)的方法,提高两个保护区 的有效管理,保护黄海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资源利用。 中国示范点 辽宁省鸭绿江口示范点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候鸟、当地渔业和潮间带生物群落之 间的生态关联。为期三年的研究项目通过科学研究,不仅揭示了三者的关联,还针对性 地提出了区域的管理计划。此外,项目还指出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栖息地消失和底栖 生态系统结构性损坏等问题,这势必导致候鸟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基于这些研究结 果,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向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提出了七项政策建议,其中包括推广可持 续的渔业,引进区域管理和制定更具全局的法规等。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鸭绿江口滨海栖息地示范项目(以下简称“ YSESP鸭绿江口试点项 目”)为期三年,即 2010年至 2013年。 2010至 2012年项目实施期间,该项目获得松下电器 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的 1500万日元(相当于 15万美元)和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提供的等额 的配套资金,并得到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执行摘要 15 16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韩国示范点 在韩国务安实施的“以地区开发为导向的务安沿海地区管理示范项目”(以下简称 YSESP务安示范项目)通过制定、实施与审查基于社区管理的方法,提高当地社区的积极 参与确保滩涂的保护与可持续资源利用。例如,参与湿地节日的准备活动,使当地居民了 解了当地习俗与滩涂湿地之间的密切联系。务安政府与居民都已认识到社区参与在滩涂 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意义,他们更加愿意积极推广以社区为基础的各类环保活动。 YSESP务安示范项目的周期为 3年,即 2010年到 2013年。 2010到 2012年实施期间,项 目资金投入 1500万人民币(约合 15万美元),由松下电器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 项目的最后两年为第三阶段,是项目的宣传推广阶段。项目团队与国家层面的利益相 关方和国际环保组织共同合作宣传和分享中国与韩国试点项目中所使用的保护模式,并 分享了经验教训。我们知道,所有黄海生态区沿线国家就生物多样性大会上的爱知 11号目 标达成了一致,即:截至 2020年,实现对至少 10%的滨海与海洋区域进行有效、公平的管 理。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希望国际保护组织以及黄海生态区沿岸与周围的国家和当地利益 相关方都能够将 YSESP两个示范点的方法、成果与教训加以利用,更有效地管理滨海湿地 和生态系统。 简介与概述 简介与概述 1918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在 YSE周边的沿海地区中,有许多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包括上海、首尔、天津、 大连等。在流入黄海生态区的流域区域,例如黄河、鸭绿江、长江、汉江和洛东江流域地 区总人口达 6亿,大约占世界人口的 10。此外, YSE也是重要的国际航线( UNDP/GEF, 2007年 b)。这些交叉为黄海生态区邻国的众多居民带来了巨大利益,因为他们能进入 YSE 区域,享受其生态服务功能,但与此同时,人类活动也直接或间接地对 YSE产生 了 不利影 响。 黄海拥有全球最大的大陆架,然而,很奇特的是该地区以前曾是一片陆地。在最后 一个冰川周期中,发生了诸如全新纪海侵这样的剧烈环境变化。于是,该地区被洪水淹 没,而黄海也就应运而生( Kim等, 2002)。如今,黄海生态区已经成为了一片辽阔的内 海,总面积为 458,000平方公里。位于经度 117与 126之间、纬度 31与 41之间,坐 落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怀抱之中。另外,其平均深度为 46米,最深的海域也未达 200米; 此外,渤海的平均水深只有 26米( Barter, 2002)。 这片辽阔海域的海水主要来自黄河、鸭绿江以及长江,它们都是中国的主要河流。此 外,韩国主要河流诸如锦江与洛东江也向黄海灌注了大量海水。河水在汇入大海的同时 也带来了泥沙等沉积物。中国的第二大河流黄河具有全球第一的输沙量,黄海的主要沉 积物来自于此。这些沉积物构成了黄海滨海的众多潮间带,其总面积约为 20,000平方公 里( Barter, 2002)。每年流入黄海的河水总计为 15,000亿吨,另有 4600亿吨降雨以及 16 亿吨沉积物( UNDP/GEF, 2013)。 1.1. 背景 1.1.1. 地理与气候 黄海延伸极广,从气象学角度来说,它位于亚热带太平洋低压与西伯利亚高压之间。 因此,六月份南北平均气温分别为 28和 24,一月平均气温为- 4与- 8。冬季,其 海面的平均温度有所下降,一月与二月时的温度降至- 2到 0之间。由于冬季寒冷,辽 东湾、渤海湾、北面的朝鲜湾以及鸭绿江口周围地区每年都会出现几个月的冰期。随着 春天的临近以及温度的回升,冰冻逐渐融化并开始漂移。渤海、朝鲜湾北部以及长山半 岛周围曾经发现过厚度高达 35厘米的浮冰。 (1)黄海生态区生物种类繁多,例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以及无脊椎动物。这对沿岸的 居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从这里获取各种海洋资源。在生物种类丰富的黄海 中,鱼类的种类尤其繁多,记录在案的共有 339种:其中 45%为温水鱼类、 46%为温带鱼 类, 9%为寒带鱼类。此外,这里还栖息着 100种多毛类生物、 171种软体类生物、 107种甲 壳类生物以及 22种棘皮动物( UNDP/GEF, 2013)。 (2)韩国的黄海区域周围共生活着 276种鱼类、 188种候鸟、 18种海洋哺乳动物、 500种海 洋无脊椎动物、 70种浮游生物、 300种海洋藻类、 50种盐土植物以及 6种海草。同样,中 国也有 1140个物种。在这片丰富多彩的海域中,海洋哺乳动物当然必不可少;江豚则更 是其中的关键物种。此外,诸如数量锐减的小须鲸、灰鲸以及斑海豹和欧亚水獭等动物 也对黄海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另外,对于途径黄海生态区进行迁徙或者越冬的候鸟来说,这片地区也非常重要,因 为黄海是旅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在中国与韩国 12个和 8个停靠点中,其中分别有 5个和 6个 停靠点位于黄海生态区( Moores等, 2001)。据统计,中国的 173种候鸟与 9种海鸟以及韩 WWF-China WWF-Japan WWF-Japan Neil Fifer Green Korea United_ WWF-Japan 1.1.2. 生物多样性 简介与概述 2120 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 综合报告 2007-2014 国的 162种鸟类(例如鹬、鸭子与鹅、海鸥、天鹅和日本鹤)都会在此停歇(生态地平线研 究所等, 201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它们飞往北方的时候,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 线上的 2亿只候鸟都在此停歇觅食。 黄海生态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人们带来了各种福祉。然而,环境破坏却对 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原生态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中国的滩涂 面积减少了 37%;而韩国的滩涂面积也从 1917年开始消失了 43%。其主要原因在于滨海地区 的围垦和水产养殖业的不断扩大。 在黄海生态区沿岸区域,人们通过围垦将自然滨海改造成农场、盐田以及鱼、虾和贝 类养殖地。据统计, 6,300万公顷的黄海滨海已经变成了农田,占中国农田总面积的 60%。 此外,黄海中国地区的许多滩涂都被改造成盐田,其面积占到了整个滩涂的 30%。社会发展 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不仅对植物、贝类、虾和无脊椎动物构成了威胁,更影响到了以此为 生的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 另外,过度捕捞造成的鱼类资源枯竭和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