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公路运输大数据报告 出品 数据改变货运 让世界重新看见物流 中国公路运输的市场规模超过 6 万亿,2017 年出发货量达到 367 亿吨,货物周 转量超过6.67万亿吨公里。近年来随着快递、快运、大车队、车货匹配平台的快速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全行业缺乏关于运输的宏观数据分析,从业者至 今不能看到整个物流运输行业的全貌。 运联研究院联合中交兴路大数据中心,针对北斗数据中 576 万辆卡车近三年的几 百亿条数据进行了各种口径的挖掘和分析,对公路运输的车辆分布、货源分布、运行 效率等数据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希望能够让物流企业及全行业看清现状,也对政府部 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主机厂及物流周边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持。 前言 1 章节 车辆基本信息 01 车辆运营信息 02 车辆运营效率 03 运输区间分析 04 车辆注册信息 05 结语与备注 06 2 01 车辆基本信息 本章核心导读: 1. 重型卡车基本入网率达到 96%; 2.主要车型为牵引车、载货车,两者合计占比达到 76.1%; 3. 全网车龄大幅度下降,其中牵引车下降最明显,存在 大幅度更新换代的现象。 3 1.1 车辆及车型 (1)入网车辆近年来大幅度上升,基本做到重卡全覆盖 2016 年 -2018 年在网车辆分别为16 年底 408.6 万、17 年底 504.6 万,截止 2018年 9 月 30 日, 在网车辆达到 576.9 万辆,占 12 吨以上全部重型卡车的 96% 以上。平台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全国重 卡的运行情况。 第一章 车辆基本信息 (2)主要车型为牵引车和载货车 截止2018年9月30日,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车辆数分别为244.9万辆、188.3万辆、 127.3 万辆、16.3 万辆;占总车辆数的比例分别为 42.5%、32.6%、22.1%、2.8%。牵引车和载货 车合计占比超过 75.1%,说明普通运输车辆占比较高,工程自卸车和专用车占比不超过 25%。 图 1:12 吨以上车辆入网数(万辆) 图 2:2018 年 9 月底各车型的占比 42.45% 32.64% 22.07% 2.83%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专用车 2016 408.6 504.6 576.9 2017 2018 4 (3)平台新增车放缓,基本已经完成入网 从2017年到2018年,入网车辆的增速出现下降,说明大部分的车辆已经在2017年完成入网。 其中牵引车和自卸车的入网的速度明显高于载货车和专用车。 1.2 车龄分布 (1)全网车龄 从 2016 年到 2018 年,全网平均车龄由 5.91 年下降到了 4.56 年,说明中间出现了大幅度的新 车替换旧车的情况。尤其是2016年-2017年之间,平均车龄下降0.84年,和交通运输部的1589 治超的时间刚好吻合。 图 3:各车型历年增速 图 4:全网平均车龄趋势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专用车 第一章 车辆基本信息 11.8% 13.3% 0.3% 31.8% 15.6% 22.0% 9.2% 2017 2018 35.6% 2016 5.91 5.07 4.56 2017 2018 5 (2)分车型车龄 由于运营强度不同,牵引车的平均车龄明显低于其他车型,载货车的车龄最老,且近三年没 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牵引车和自卸车的车龄下降比较明显,说明近两年都存在较大规模的车辆更 新情况。 图 5:分车型车龄的趋势 6.24 2016 2016 2016 2016 2017 2017 2017 2017 2018 2018 2018 2018 6.08 6.18 5.59 4.55 4.07 5.34 4.60 5.71 6.08 5.43 6.08 牵引车 载货车 自卸车 专用车 6 第一章 车辆基本信息 02 车辆运营信息 本章核心导读: 1. 已经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成渝四大运输集 中区,活跃运力占比超过44%,与目前国家的经济发 达区域基本吻合;从城市看,活跃运力前 20 的城市中 有 16 个属于四大经济区。 2. 运力活跃与 GDP 呈高度正相关;但同时也出现背离, 运力占比高于GDP占比的省区一般都是经济落后区域。 3. 车辆注册地和实际使用地不同的情况比较普遍,异地 运营率较高的省份有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属于 运力输出大省。 4.活跃运力占比集中在70%左右,波动范围在2%以内, 5-8 月持续下降,9 月开始反弹。 7 2.1 活跃运力分布 (1)大型运输集中区域形成 从活跃运力数据看,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成渝四大经济区,运力数据占比分 别为 18.4%、11.5%、8.1%、6.8%,合计占比超过 44%。 (2)运力排名前十的省份 运力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河北、广东、江苏、山西、河南、浙江、四川、陕西、安徽, 占比达到 64.1%,均是大经济区的中心。 图 7:运力活跃省份 图 6:运力集中区域分布图 山东 10.1% 8.5% 8.1% 7.0% 6.6% 6.3% 5.4% 4.7% 3.8% 3.5% 河北 广东 江苏 山西 河南 浙江 四川 陕西 安徽 成渝 长三角 环渤海 珠三角 8 第二章 车辆运营信息 (3)运力集中城市 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重庆、天津、临沂、唐山、苏州、成都、广州、榆林、石家庄。 可以明显看出临沂、石家庄是北方的货源聚集地和中转地。 图 8:TOP10 活跃运力城市 2.2 运力与经济相关性分析 (1)运力与经济的背离现象 按照常识,一般认为经济越发达的区域,运力越活跃,两者呈现高度正相关。典型的背离 区域如山西,其 GDP 占比为 1.7%,但运力占比高达 6.6%,说明大量的运力产生的产值较低, 煤炭等低附加值产品的使用运力较多,但价值很低,不能有效推动 GDP 的增长。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运力的占比大于 GDP 占比的省份一般是经济不发达区域,如河北、 山西、河南、四川、陕西等,山东属于个例。 上海市 2.46% 2.06% 1.75% 1.65% 1.62% 1.54% 1.45% 1.40% 1.30% 1.26% 重庆市 天津市 临沂市 唐山市 苏州市 成都市 广州市 榆林市 石家庄市 省份 注册车辆数占比 GDP 占比 运力占比 山东 河北 广东 江苏 山西 河南 浙江 四川 陕西 安徽 11.0% 10.6% 4.8% 7.0% 5.2% 7.5% 6.2% 3.1% 2.5% 3.8% 9.4% 3.9% 11.0% 10.6% 1.7% 5.3% 3.4% 6.1% 2.5% 4.3% 10.1% 8.5% 8.1% 7.0% 6.6% 6.3% 3.5% 5.4% 4.7% 3.8% 第二章 车辆运营信息 9 (2)GDP 与活跃运力的高度正相关 从省份的层面,分析注册车辆数、GDP、运力三者间的关系,采用各省份该数值占全国的比例 为参数来进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注册车辆与 GDP 的相关系数为 0.65,活跃运力与 GDP 的相关系 数为 0.9,呈现高度正相关。 图 9:注册车辆、活跃运力与 GDP 的相关系数 车辆 其中 200 公里内的省内城际运输占比 最高,达到 54.2%。 2.不同车型的活动范围差异较大:牵引车500公里以 上长途占比达到41.2%,载货车的占比仅19.3%; 87.7% 的专用车和 98.2% 的自卸车在 500 公里范围内 活动。 20 4.1 总体运营范围 按照车辆活动的区域划分,200 公里以内的城际、200-500 公里省际、500-1000 公里的相邻经 济区、1000-2000 公里的跨经济区、2000 公里以上的超长途占比分别为 54.2%、20.4%、13.8%、 8.7%、2.9%。 以济南为例,可以看到城际和省际运输占据主流,占比达到 74.6%。 第四章 运输区间分析 石家庄 潍坊 济南 上海 深圳 8月 距离 到达城市 性质 占比 200 公里内 潍坊 城际 54.2% 200-500 公里 石家庄 省际 20.4% 500-1000 公里 上海 相邻经济区 13.8% 1000-2000 公里 深圳 跨大经济区 8.7% 2000 公里以上 昆明 超长途 2.9% 4.2 分车型的活动范围 (1)牵引车与载货车 牵引车的活动范围明显大于载货车,500公里以上的中长途占比超过40%,而载货车仅为 18.3%;载货车主要的活动范围是 500 公里以内的市内运输和城际运输,占比超过 80%,远高于牵 引车的 58.8%。 昆明 21 图 25:济南周边不同运距占比 (2)专用车与自卸车 不同于牵引车和载货车,专用车与自卸车的活动范围绝大多数在200公里范围内,自卸车为 94.8%,专用车为77.3%;500公里的范围,专用车的87.7%、自卸车的98.2%都在这一范围活动。 图 26:牵引车与载货车活动范围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 公里以上 32.6% 56.3% 牵引车 载货车 26.2% 24.4% 21.7% 11.7% 14.2% 6.4% 5.3% 1.2% 60% 50% 40% 30% 20% 10% 0 图 27:专用车与自卸车活动范围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 公里以上 专用车 自卸车 60% 100% 50% 90% 40% 80% 30% 70% 20% 10% 0 77.3% 94.8% 10.4% 3.4% 5.6% 0.9% 5.0% 0.6% 1.7% 0.2% 22 第四章 运输区间分析 05 车辆注册信息 本章核心导读: 1.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是车辆注册大省。 2. 不同车型的区域分布不同,牵引车主要集中在河北、 山东、河南、安徽、山西等注册大省;载货车则主要集 中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京 津冀等;工程自卸车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南区域和山西等 区域,说明这些省份的工程量较大。 3.单个组织注册车车辆数在逐年提升,但依然非常分散, 截止 2018 年 9 月底,平均的单个组织的车辆数为 3.28 辆,5 辆以下的组织个数占比达到 92.8%。 23 5.1 车辆注册省级分布 (1)全车型注册省份分布 车辆注册地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江苏、广东等地,前十名省份合计占 比为 67.3%,集中度较高。 (2)牵引车省份分布 牵引车的前十省份分布基本与总车型分布相同,唯一的变量是黑龙江替代了四川;但是集 中度更加明显,前十名的省份占比高达 72.4%,其中前五占比高达 54.3%。 图 28:全车型省份注册车辆占比 图 29:牵引车省份注册车辆占比 河北 17.5% 14.0% 9.0% 7.8% 6.1% 4.7% 4.4% 3.5% 3.0% 2.6% 山东 河南 山西 安徽 江苏 辽宁 江西 广东 黑龙江 省份 占比 山东 11.0% 河北 10.6% 河南 7.5% 江苏 7.0% 安徽 6.2% 山西 5.2% 广东 4.8% 辽宁 4.2% 江西 3.9% 四川 3.8% 7% 24 第五章 车辆注册信息 (3)载货车省份分布 载货车的前十省份分布基本与总车型及牵引车分布相同,新增浙江和上海两个省份前十名的省 份集中度 66.4%,与总车型基本一致,低于牵引车。江浙沪三个省份均进入前十,说明长三角的区 域短途货源丰富。 图 30:载货车省份注册车辆占比 江苏 11.4% 10.7% 8.2% 7.3% 6.5% 6.3% 4.9% 4.0% 3.7% 3.4% 山东 广东 河南 河北 安徽 辽宁 江西 上海 浙江 (4)自卸车省份分布 自卸车的前十省份分布与整体偏差较大,西南地区的四川和重庆排名比较靠前。前十的集中度 低于整体、牵引车和载货车,为 57.5%。 图 31:自卸车省份注册车辆占比 四川 7.7% 6.6% 6.4% 5.9% 5.6% 5.4% 5.4% 5.1% 4.7% 4.5% 安徽 山东 山西 重庆 江苏 河南 云南 江西 湖南 第五章 车辆注册信息 25 5.2 注册车辆地级市分布 (1)总车型城市分布 从城市级别看,全国 334 个地级市中,排名靠前的为上海、重庆、石家庄、临沂、宜春、唐山、 沧州、北京、济宁、深圳,前十名占比为 18.3%。 (2)牵引车城市分布 牵引车排名前十的城市为:石家庄、临沂、上海、沧州、唐山、邯郸、济宁、聊城、保定、邢台, 集中度为 23.8%,高于全车型。除上海外,全部集中在河北和山东,其中河北 6 个,山东 3 个。 图 32:车辆注册前十名城市 图 33:牵引车注册前十名城市 石家庄 3.96% 2.75% 2.53% 2.48% 2.46% 2.29% 2.12% 1.79% 1.76% 1.68% 临沂 上海 沧州 唐山 邯郸 济宁 聊城 保定 邢台 排名 城市 注册车辆数 占比 1 上海 150970 2.6% 2 重庆 142410 2.5% 3 石家庄 121876 2.1% 4 临沂 114177 2.0% 5 宜春 92441 1.6% 6 唐山 91850 1.6% 7 沧州 86831 1.5% 8 北京 85967 1.5% 9 济宁 85614 1.5% 10 深圳 84096 1.5% 26 宜春 唐山 临沂 上海 深圳 重庆 济宁 北京 石家庄 沧州 第五章 车辆注册信息 (3)载货车城市分布 载货车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临沂、苏州、宜春、徐州、广州、潍坊, CR10为20.5%,集中度高于全车型,低于牵引车。分布明显与牵引车有区别,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5.3 车辆归属车型结构 (1)牵引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牵引车在本省所有车型占比前五的分别为河北、山西、内蒙、山东和天津,单车车型占比均超 过 50%,其中河北牵引车占比高达 70.3%,无论从数量还是占比看,均排在全国第一。 (2)载货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载货车在本省所有车型占比前五的分别为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甘肃,其中北京占比超过 60%。除甘肃外,其余省市均是发达省份,区域内流通货量占比较高。 (3)自卸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自卸车在本省所有车型占比前五的分别为云南、贵州、重庆、海南、湖南,其中云南、贵州、 重庆占比超过 50%,说明这些区域的工程量比较大。 图 34:载货车注册前十名城市 上海 3.69% 2.75% 2.09% 1.95% 1.80% 1.77% 1.75% 1.62% 1.57% 1.52% 北京 深圳 重庆 临沂 苏州 宜春 徐州 广州 潍坊 第五章 车辆注册信息 27 图 35: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牵引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载货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自卸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省分 车辆数(单位:万台) 占比 牵引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河北 43 70.3% 山西 19 63.8% 内蒙 5.3 60.8% 山东 34.2 54.0% 天津 3.1 52.1% 载货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北京 5.2 60.3% 广东 15.5 55.7% 江苏 21.5 53.0% 上海 7.0 46.1% 甘肃 3.1 39.2% 自卸车占比前五的省份 云南 6.5 53.7% 贵州 2.6 52.9% 重庆 7.2 50.4% 海南 0.6 47.1% 湖南 5.6 46.3% 28 第五章 车辆注册信息 5.4 车辆组织分析 (1)小散车队仍是主流 全网 12 吨以上车型组织个数为 177.9 万,平均每个组织的注册车辆数为 3.28 辆,在不考虑挂 靠等因素的情况下,我国的车辆依旧是小散占据主流。从运力组织规模分布上看,92.8% 的运力组 织拥有车辆数在 5 辆车以内,超过 100 台的中大型车队的占比仅有 0.4%。 图 36:运力组织规模分布(个数占比) 100 以上 0.4% 0.5% 3.3% 3.0% 92.8% 11-50 51-100 6-10 0-5 (2)从历年数据看,逐渐在实现组织化 从历史数据看,平均每个组织的车辆数是不断提升的,从2016年的2.9辆提高到2018年的3.28 辆,说明运力的规模化和组织化是趋势。 图 37:单个组织平均车辆数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9 3.13 3.28 第五章 车辆注册信息 29 06 结语与备注 30 6.1 结语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公路运输已经进入了存量整合期,车辆增长会逐渐进入稳定发展的常 态,不会再出现大规模增加的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有以下几个基本的看点: (1)经济区域化趋势明显,大经济区内的运营车辆占据主流 车辆运营范围主要集中在500公里以内的经济圈内,占比达到74.6%;其中200公里内的省 内城际运输占比最高,达到54.2%。以长途运输为主的牵引车,500km以内的运营占比到达了 59%。未来随着公路联运的发展,长干线会进一步减少,中短途运输会大量增加。 (2)核心运输经济圈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 已经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成渝四大运输集中区,活跃运力占比超过 44%,与目前国 家的经济发达区域基本吻合;从城市看,活跃运力前 20 的城市中有 16 个属于四大经济区。 (3)运力活跃与 GDP 呈高度正相关,同时出现背离现象 运力活跃与 GDP 呈高度正相关;但同时也出现背离,运力占比高于 GDP 占比的省区一般都是 经济落后区域,典型的如河北和山西。 (4)车辆运营效率偏低 车辆的月均运营时长保持在 120 小时左右,月均公里数在 5000 左右,都是比较低的水平;月 均公里数低于10000的车辆占比高达84.3%,高效车辆即月均公里数大于15000的占比仅为5.2%。 (5)车辆更新在加快,国家政策起到加速作用 近3年平均车龄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大车型的增速高于中小车型,尤其是2016年的1589 治超直接加速了车辆的更新换代。 6.2 备注 (1)关于样本: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样本量占据国内 12 吨以上重型卡车的 96%,基本可以代表整体情况。 (2)关于车型: 本文车型是基于行驶证的信息进行合并,咨询了不少于 5 家主机厂的专家意 见,共分为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四种车型。 (3)关于取数范围: 报告中关于年度的数据都是全部样本,关于活动范围等数据都是选取特 定月份的数据。 (4)关于宏观数据: GDP 等数据全部取自国家统计局,时间段为 2018 年上半年。 (5)计算口径: 本文数据涉及口径和公式较多,不能一一列举,最终解释权归中交兴路和运 联研究院所有。 第六章 结语与备注 31 中交兴路公众号 运联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