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GXING SECURITIES 行 业 研 究 东 兴 证 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食品饮料 :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 饮料的兴起 2021年 06月 18 日 看好 /首次 食品饮料 行业 报告 分析师 孟斯硕 电话: 010-66554041 邮箱: 执业证书编号: S1480520070004 分析师 王洁婷 电话: 021-225102900 邮箱: 执业证书编号: S1480520070003 研究助理 韦香怡 电话: 010-66554023 邮箱: 执业证书编号: S1480120070032 投资摘要 : 我国软饮料 较低的行业增速推动商家向无糖饮料寻求突破 。因饮料消费人群总数下降,且人均饮料产量与日本差距已较十几 年前明显缩小,我国饮料销量增速放缓,预计 2019-2024 年我国软饮料复合增长率 4.54%。 2019年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为 98.7 亿元,在软饮料整体占比仅 1.25%, 目前的发展阶段可以类比 1985-1995 年日本无糖 饮料发展的黄金十年 。 彼时,日本碳酸饮料几乎没有增长,销量增长主要靠无糖茶及咖啡推动,而一直到 2015 年 日本 无 糖饮 料一直保持着至少两位数的增长。 2014-2019 年 我国无糖饮料 CAGR40%+, 增速高空间大 ,预计在未来的数年我国无糖饮料 均 能保持两位数增长。 我国无糖茶饮料和无糖碳酸饮料是主要的无糖饮料品类, 2019 年分别占比 43%/55%, 5 年 CAGR 分别为 30%/50%。 2019 年日本的茶饮料中约 70%是无糖茶饮 ,而我国无糖茶占比仅 5.2%,类似于日本无糖饮料兴起的初期,预计 2019-2024 年 CAGR23%;我国无糖碳酸饮料占比仅 3.4%,与欧美日也有至少 10 倍差距 ,而国际巨头可口可乐公司的无糖 /低糖饮料占比 在近几年也在快速提升。元气森林 2018 年气泡水热销 ,带领无糖碳酸饮料更进一步。 软饮料龙头公司无糖产品占比较低 ,可口可乐依然是最大无糖饮料生产商 。 可口可乐无糖 /低糖占 其营业收入 比 重 28.2%, 收 入 607 亿元。 农夫山泉估计 13%左右,而新进品牌元气森林以无糖饮料为主,销售额成倍 增长,在无糖饮料领域,预计 与 农 夫山泉市场地位相当。各龙头公司也开始瞄准无糖赛道纷纷推出新品。 风险提示 :行业 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 原材料成本上升 ; 产品安全性问题 。 P2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目 录 1. 饮品消费增速下降,商家需寻求新增长点 . 4 2. 无糖饮料正在兴起 . 5 2.1 什么是真正的 “无糖 ”? . 5 2.2 我国无糖 饮 料增速快,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6 3. 茶饮及碳酸饮料率先无糖化 . 7 3.1 无糖茶饮有望推动茶饮料销售 . 8 3.1.1 日本无糖茶兴起带动茶饮整体销售 . 8 3.1.2 我国正处于无糖茶饮的爆发初期 . 9 3.2 无糖碳酸饮料至少有十倍发展空间 . 11 3.3 无糖饮料在其他饮料品类同样具备渗透潜力 . 12 4. 行业主要参与者及产品 . 13 4.1 龙头公司无糖饮料占其收入比均有待提升 . 13 4.2 无糖饮料行业主要参与者情况简介 . 14 5. 风险提示 . 16 相关报告汇总 . 17 插图目录 图 1: 饮品店用户年龄分布 . 4 图 2: 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女性) . 4 图 3: 中日人均饮料产量 kg . 4 图 4: 我国无糖饮料 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4-2020 年 . 7 图 5: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测: 2021-2027 年 . 7 图 6: 2014-2020 年无糖饮料细分品类市场规模:亿元 . 8 图 7: 无糖饮料细分品类市场规模增速 . 8 图 8: 日本软饮料分品类市场规模 (亿日元) . 8 图 9: 日本软饮料分品类增速: 1985-1995 年 . 8 图 10: 日本饮料市场增速及无糖饮料占比 . 9 图 11: 中国与其他国家无糖茶销量占比 . 9 图 12: 2019 年各国和地区无糖可乐型碳酸饮料销售量占比 . 11 图 13: 各国 /地区无糖可乐型碳酸饮料销量占比 . 11 图 14: 可口可乐公司无糖 /低糖产品占总收入比例 . 12 图 15: 我国无糖碳酸饮料规模 VS含糖碳酸饮料规模 . 12 图 16: 我国饮料细分品类占比 . 12 图 17: 2019 年我国茶饮料市场竞争格局 . 13 图 18: 2019 年我国 碳酸饮料市场竞争格局 . 13 图 19: 市场上主要无糖饮料 . 14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3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表格目录 表 1: 我国软饮料销售额:十亿元 . 5 表 2: 糖的分类 . 5 表 3: 预包装食品标签声称 “无糖 /低糖 ”的标准: . 6 表 4: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及占比 . 7 表 5: 我国无糖茶饮料销售额及增速 . 10 表 6: 中国无糖茶饮发展历程 . 10 表 7: 部分公司无糖饮料占比及销售额 . 13 表 8: 无糖饮料行业主要参与者情况简介 . 15 表 9: 双十一期间饮料 top5 制造商 . 16 P4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1. 饮品消费增速下降 , 商家需寻求 新增长点 我国 饮品 店 消费人群 以 30 岁 以下 女性为主,该人群在我国人口结构占比将 加速 下降 。 为了 剔除矿泉水、乳 制品 的影响,我们以饮品店消费人群为代表来勾勒软饮料产品的 用户画像 。 饮品 店 消费以 30 岁以下年龄段 用户为主 , 约占到用户的 70%,且以女性为主 。 由于 15 岁以前的青年消费水平有限 , 因此我们推测其中 15-30 岁女性是饮料消费的主要人群 。 从 2003 年到 2025 年 (预计), 我国 15-30 岁 人口 占全女性比例逐步下降 , 2003/2019/2025E 占比分别为 22%/18%/14%。 我国 15-30 岁女性人口占比从 2003-2019 年的 16 年间下降约 4%,从 2019-2025 年的 6 年时间,其占比同样下降 4%,可见我国 15-30 女性占比正在加速下滑 。 图 1: 饮品店用户年龄分布 图 2: 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女性) 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美团、大众点评、咖门、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东兴证券研究所 我国和日本的饮料都以内销为主,进出口差额影响较小, 因此我们以产量代表需求。 2005 年我国饮料人均 产量为 26kg/人 , 同年日本为 140kg/人 , 差距明显 , 而这个差距随着近十几年我国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明 显缩小 。 2019 年我国人均饮料产量 126kg/人 , 2018 年的日本为 180kg/人 。随着差距的逐渐缩小, 2015 年后 我国人均饮料产量增速明显回落。这也说明,我国人均饮料消费量的上升空间明显缩小,上升速度明 显减缓。 消费群体数量的下降和人均消费 上升 的瓶颈制约了我国饮料行业的整体发展 。 图 3: 中日人均饮料产量 k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日本饮料协会、 wind 资讯 、东兴证券研究所 14% 15% 29% 42% 35岁以上 30-35岁 25-30岁 25岁以下 14% 22% 32% 13% 18% 26% 9% 14% 21% 0% 10% 20% 30% 40% 20-30岁 15-30岁 15-35岁 2003年 2019年 2025年 E 0 50 100 150 2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国人均饮料产量 日本人均饮料产量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5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我国软饮料(包装饮用水除外)销售额增速仅个位数, 2014-2019 年复合增长率 4.83%,预计未来增速将 进一步下降, 2019-2024 年复合增长率为 4.54%。 较低的行业增速推动商家向无糖饮料寻求突破。 软饮料 分为包装水、蛋白饮料、果汁、功能饮料、固体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植物饮料、风味饮料、 咖啡饮 料及其他。其中,功能饮料及咖啡饮料增速较高, 2014-2019 年 CAGR 分别为 14%/28.97%, 其他细分类 别均为个位数增速 。 表 1: 我国软饮料销售额:十亿元 复合增长率 单位:十亿元 2014 年 2019 年 2024 年(预计) 2014 年至 2019年 2019 年至 2024 年 (预计) 中国软饮料销售额(包装 饮用水除外) 623.7 789.7 985.9 4.83% 4.54% 蛋白饮料 124.3 147.4 174.6 3.47% 3.44% 果汁饮料 127.5 143.5 160.3 2.39% 2.24% 功能饮料 58.1 111.9 175.6 14.01% 9.43% 固体饮料 82.1 91.3 95.6 2.15% 0.92% 碳酸饮料 78.8 88.5 98.4 2.35% 2.14% 茶饮料 65.3 78.7 93.6 3.80% 3.53% 植物饮料 51 69.1 93.2 6.26% 6.17% 风味饮料 31.8 44.4 58.5 6.90% 5.67% 咖啡饮料 3.7 13.2 34 28.97% 20.83% 其他饮料 1.1 1.7 2.1 9.10% 4.32% 资料来源: 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 东兴证券研究所 2. 无糖饮料正在兴起 2.1 什么是真正的“无糖”? 从化学分子式的角度来看,糖的范围很广,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主要是葡萄糖、果糖等;双糖主 要指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而淀粉、纤维素等属于多糖。代糖一般用来代替蔗糖,分为糖醇和高倍甜味 剂。 表 2: 糖的分类 糖分类 定义 常见食物 单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可以被身体直接消化吸收, 升血糖的速度特别快 蜂蜜、牛奶、甜菜等 双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双糖在人体需分解成单糖再被身体 吸收,升血糖的速度比单糖略慢。 白糖、红糖、奶糖、糕点、小麦、糯米等 P6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多糖 是由超过 10 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如淀 粉、纤维素等。 谷类、马铃薯、米、面等 代糖 糖醇,一种多元醇,含有两个以上的羟基,为营养型甜味剂, 食用后会产生热量,但其热量相比于蔗糖来说较低,包括山 梨醇、木糖醇、甘露醇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饮料、口香糖、 乳制品、蜜饯、水果罐头、面包、糕点、 冰淇淋、果酱、果冻及布丁等。 高倍甜味剂,为非营养性甜味剂。分为人工合成类,如糖精、 阿斯巴甜、安赛蜜等;天然类,如甜菊糖。 资料来源:健识局、百度百科、东兴证券研究所 在世界卫生组织 2014 年更新的成人与儿童糖摄入指南中,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 5% 以下。根 据世卫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简报中的解释,这里的“减糖”建议只针对游离糖,不包括完整 水果和蔬菜中的糖。水果和蔬菜中的糖被称为内源性糖,这些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起来更为缓 慢,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 按照世卫组织的定义,游离糖是指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 品中的单糖和双糖,加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在我国 2019 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中指出,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 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 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提 倡成人人均每日添 加糖摄入量不高于 25g;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天然甜 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由此可见,我国提倡的减糖中的“糖”指人工添加糖,最主要的是蔗糖。 不同的国家以及在不同的背景下“糖”的含义都有所区别,但对于食品包装来说,“糖”的定义应参考食 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在此定义下,“糖”的范围更加宽泛,对于“ 0 糖 ”的标准更为严格。 根据 GB/Z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糖”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 麦芽糖、乳糖等, 这里包括 天然 存在 的 以及人工 添加的 糖 。 根据我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食品包装声称“无糖或不含糖”的要求是,糖 含量 0.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低糖”要求糖含量 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 (液体)。 表 3: 预包装食品标签声称“无糖 /低糖”的标准: 含量声称方式 含量要求 无或不含糖 0.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 低糖 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 资料来源: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东兴证券研究所 2.2 我国无糖饮料 增速快,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9 年 我国无糖饮料销售占比仅 1.25%, 2014-2019 年 CAGR40%+, 增速高空间大 。 2014 年中国无糖饮 料行业市场规模为 16.6 亿元, 占比 0.27%, 2019 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为 98.7 亿元,年复合增长 率为 42.84%。尽管增速很高,我国无糖饮料在软饮料(剔除包装饮用水)中占比仅 1.25%,剔除蛋白饮料、 果汁、咖啡和包装饮料水,我国无糖饮料占比仅 2%。 根据智研咨询预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在 2027 年达到 276.6 亿元 , 期间每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7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表 4: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及占比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及占比 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亿元 中国软饮料销售额(包装饮用水除外) :亿元 无糖饮料占比 2014 16.6 6237 0.27% 2019 98.7 7897 1.25% CAGR 42.84% 4.83%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东兴证券研究所 图 4: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4-2020 年 图 5: 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预测: 2021-2027 年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东兴证券研究所 3. 茶饮及碳酸饮料 率先无糖化 无糖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6.0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66.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49.47%, 2019 年增速 58%; 2014 年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为 10.2 亿元, 2020 年为 48.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29.68%, 2019 年增速 36%; 2014 年 其他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为 0.4 亿元, 2020 年 其他无糖茶饮料市场规模为 2.4 亿元 ,复合增长率 35%, 2019 年增速 33%。 2020 年因疫情原因,消费者增加了果汁、牛奶等营养型饮料的消费,且减少了外出消费的频次,因此影响 了无糖饮料 2020 年的增速,但不影响其长期快速增长逻辑。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0 50 100 15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右轴) 0.00% 5.00% 10.00% 15.00% 20.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右轴) P8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图 6: 2014-2020 年 无糖饮料细分 品类 市场规模:亿元 图 7: 无糖饮料细分 品类 市场 规模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 东兴证券研究所 3.1 无糖茶饮 有望推动茶饮料销售 我国是有着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国家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 喝茶往往和健康养生绑定在一起 , 但市面上的 许多茶饮料更多的是具备风味属性 , 其中添加了较多的糖和其他添加剂来维持较好的风味 , 和传统茶相比 健康养生属性较弱 ,因此其受众和普通饮料受众相当,大多在 30 岁以下 。 而 当茶饮料和减糖、 0 脂肪、 0 卡路里概念绑定在一起且风味不变时,其受众便扩大到了年龄更大的群体。日本就是很好的代表。 3.1.1 日本无糖茶兴起带动茶饮整体销售 日本无糖饮料的兴起主要推动了茶饮料的发展。 19 世纪 80 年代日本无糖饮料开始兴起 , 1985 年日本无糖 饮料占比仅 2%,类似目前我国无糖饮料占比。到 1990年日本无糖饮料占比便达到 12%, 1995年达到 25%, 随后渗透增速放缓。 1985-1995 年是日本无糖饮料发展的黄金十年 , 2019 年日本无糖饮料占比达到 50%+。 但从日本各饮料品种销售规模变化来看,日本碳酸饮料一直增速缓慢 , 1985-1995 年规模几乎没有增长 , 而日本茶饮料 1985-1990 年 CAGR49%, 1990-1995CAGR14%。 图 8: 日本软饮料分品类市场规模(亿日元) 图 9: 日本软饮料分品类增速: 1985-1995 年 资料来源:伊藤园、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伊藤园、东兴证券研究所 10.2 14.1 18.2 22.9 31.2 42.3 48.5 6 7.9 12.3 18.1 34.6 54.6 66.9 0.4 0.6 0.7 0.8 1.4 1.8 2.4 0 20 40 60 8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无糖茶饮料 无糖碳酸饮料 其他无糖饮料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无糖茶饮料 无糖碳酸饮料 其他无糖饮料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功能饮料和其他 蔬菜饮料 运动饮料 果实饮料 矿泉水 碳酸饮料 咖啡饮料 其他茶饮料 绿茶饮料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1985 1990 1995 1985-1 990 1990-1 995 功能饮料和其他 5% -2 % 碳酸饮料 1% 0% 咖啡饮料 15% 5% 茶饮料 49% 14% 5年C A G R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9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日本饮料销售额从 90 年代的个位数增长降低至 2019 年的负增长,但无糖饮料占比却逐渐升高且一直保持 着两位数的增长。 1995 年 , 日本饮料整体销售额增长 4501 亿日元 , 其增速 115 %由无糖饮料贡献 ;在 随 后 的二十多年间, 日本茶饮料和无糖饮料 虽然 增速 均放缓,但日本饮料市场的增速基本由无糖饮料贡献。 图 10: 日本饮料市场增速及无糖饮料占比 资料来源:伊藤园决算说明会资料、东兴证券研究所东兴证券研究所 3.1.2 我国正处于无糖 茶饮的 爆发 初期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类似于 80 年代 -90 年代 的日本,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饮料市场规模增速 逐渐降低,但无糖饮料一直保持较高增速。 2019 年日本的茶饮料中约 70%是无糖茶饮 , 澳洲无糖茶饮占比 也达到 44.4%。 而我国无糖茶占比仅 5.2%,类似于日本无糖饮料兴起的初期。 图 11: 中国与其他国家无糖茶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MDPI、东兴证券研究所 2019 年,我国茶饮料市场规模 787 亿元,其中,无糖茶饮料 41 亿元,占比 5.21%。 2014-2019 年我国无 糖茶饮料销售额 5年 CAGR32.6%, 远高于茶饮料总体增速 , 预计 2019-2024年 依然能维持 20%以上增速 , 到 2024 年无糖茶饮料销售额将达到 115 亿元 ,占比达到 12%。 5.2% 44.4% 7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中国( 2019) 澳洲( 2018) 日本( 2019) 销量占比 P10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表 5: 我国无糖茶饮料销售额及增速 销售额(十亿元) 增长率 CAGR 2014 2019 2024E 2014-2019 2019-2024E 茶饮料总计 65.3 78.7 93.6 3.8% 3.5% 含糖茶饮料 64.3 74.6 82.1 3.0% 1.9% 无糖茶饮料 1 4.1 11.5 32.6% 22.9% 无糖茶占比 1.53% 5.21% 12.29% 资料来源: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东兴证券研究所 实际上, 在 2015 年以前无糖概念并未受到追捧,部分商家推出的无糖产品因口感、定位、价格等原因并未 获得市场认可, 直到近几年随着 农夫山泉 “ 东方树叶” 的改良,元气森林“燃茶”及气泡水的热卖, 随着 消费者对产品健康、个性化的追求, 无糖 、代糖 概念 才 进入更广大消费者的认知 并越来越被接受。随之而 来的可能是行业跨越式的发展。 表 6: 中国无糖茶饮发展历程 中国无糖茶饮发展历程: 阶段 特点 时间 事件 1997-2009 年 市场培 育期 市场初兴、表现冷淡 1997 年 日本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接受度低 2002 年 统一跟进推出“茶里王”,强调低温萃取和纯茶口感,表现一般,最 终退出 2010-2014 年 企业试 错期 强调回归“茶之本位” 主打原叶泡制、 0 糖、 无香精等健康利益点 2010 年 可口可乐和雀巢推出“原叶”茶,大投入营销,因口感和定价退场 2011 年 农夫山泉推出东方树叶,初期市场覆盖率低,甚至 2016 年被列为“史 上最难喝的饮料” TOP5 2011 年 天喔茶庄推出“天喔金”解人生烦腻,淡出市场 2012 年 康师傅推出“本味茶庄”,销声匿迹 2015-2018 年 市场细 分期 赋予无糖纯茶饮料功 能特性 目标消费群体更有针 对性 2016 年 底 元气森林推出“燃茶”,在元气森林 2019 年销售额占比近 30% 2018 年 东方树叶逐步修正产品定位为减肥饮料,走年轻化,从包装和产品无 糖特性上引导消费者 2018 年 -至 今 爆发时 期 多家企业入局 体量不大,增速惊人 2018 年初 维他“无糖茶”进入中国大陆 2018 年 4 月 可口可乐推出无糖茶“淳茶舍” 2018 年 8 月 小米有品商城以中粮茶叶为背景上线“平仄茶” 2018 年 娃哈哈推出安化黑茶饮料 2019 年 茶里王“改头换面”重回内地市场 2019 年 怡宝推出“佐味茶事”无糖茶。 资料来源: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中心 、 东兴证券研究所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11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3.2 无糖碳酸饮料至少有十倍发展空间 2019 年 我国 无糖可乐型碳酸饮料销售占比为 3.4%,而欧美国家占比达到 30%以上, 其中英国占比 达到 63%, 日本 也从 2005 年的不到 20%上升至 2019 年的 44.6%,以欧、美、日为例,我国依然处于无糖碳酸饮料发 展初期, 相较 欧美国家至少还有十倍 提升空间。 图 12: 2019 年各国和地区无糖可乐型碳酸饮料销售量占比 图 13: 各国 /地区无糖可乐型碳酸饮料 销 量占比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欧瑞 、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欧睿 、东兴证券研究所 国际饮料巨头 可口可乐公司无糖饮料占比 在快速 提升。 1982 年可口可乐就推出了无糖健怡可乐( Diet Coke),在 2005 年推出了无糖但更接近原味的零度可乐, 至 2007 年品牌年销售额即超过 10 亿美元。 2015 年 可口可乐 公司 开始加大对无糖 /低糖产品的战役性推广,随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7 年可口可乐公司无 糖 /低糖产品占总收入比例较前一年上升 2pct 至 27.3%, 至 2019 年上升至 29%( 2020 年因为疫情原因有 所回落 )。 元气森林带领无糖饮料更进一步。 我国无糖碳酸饮料销量 2017 年占比仅 2.7%,从 2018 年 其 占比开始大 幅提升 , 2019 年达到 5%。 2018 年元气森林 推出 无糖气泡水 ,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0 年 , 无糖气泡水产 品贡献了元气森林约 70%的销售额 ( 20 亿元) ,另外 部分 主要来 自另一款 无糖 茶饮 “燃茶 ”。元气森林的无糖 茶饮让消费者意识到无糖也能那么好喝,于是许多厂家纷纷效仿,打开了无糖饮料的增长空间。 我国 无糖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6.0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54.6 亿元, 5 年 CAGR 为 55.53%,而 含糖碳酸饮料规模 830.4 亿元, 5 年 CAGR 仅 1.21%,虽然无糖碳酸饮料占比仍然很低 ( 5%) ,但其将是 碳酸饮料增长的主要动力。 3.4% 37.3% 42.3% 44.6% 63.0% 0.0% 20.0% 40.0% 60.0% 80.0% 中国 美国 西欧 日本 英国 销售量占比 15% 25% 35% 45% 55% 65% 75%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美国 日本 西欧 英国 P12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图 14: 可口可乐公司无糖 /低糖产品占总收入比例 图 15: 我国无糖碳酸饮料规模 VS 含糖碳酸饮料规模 资料来源: 可口可乐公司财报、 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农谷山泉招股书、中国产业信息、智研咨询、 东兴证券研究所 3.3 无糖饮料在其他饮料品类同样具备渗透潜力 虽然目前我国的无糖饮料以茶饮和碳酸饮料为主 , 其他饮料占比 仅 2%, 但我们认为无糖饮料未来在其他饮 料品类依然具备潜力 ,尤其是市场占比较高的功能性饮料。 在软饮料的细分品类当中 , 碳酸饮料和茶饮料 占比均不高 ,分别占比 9%/8%, 功能性饮料占比达到 13%。我们认为,功能饮料的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健康, 无糖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 健力宝先后推出了“健力宝纤维 +运动饮料”;雀巢也推出了主打“ 0 糖、 0 脂、 0 能量”且特别添加维生素 B6、叶酸等成分的优活气泡水; Monster 也有无糖能量饮料。 同样的,果汁饮料、蛋白饮料此类健康营养属性较高的饮料也是无糖饮料新的渗透方向。光明的 ”如实 ”酸奶、 简爱 0%蔗糖、父爱配方的无糖酸奶均在推出后受到市场追捧。 维他奶在 2019 年 4 月推出的豆奶产品“青 亲地球”,则采用了甜叶菊糖苷。 虽然,果汁饮料不能标注无糖,因为果汁里本身含有的果糖(属于糖), 但为了让果汁具备更好的口感和减低糖分的摄入,用代糖替代蔗糖 可能也是一种 选择。 图 16: 我国饮料细分品类占比 资料来源:农夫山泉招股说明书、东兴证券研究所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无糖 /低糖产品占总收入比例 0 20 40 60 80 100 2014年 2019年 含糖碳酸饮料 无糖碳酸饮料 包装饮用水 24% 果汁饮料 17% 功能饮料 13% 固体饮料 11% 碳酸饮料 11% 茶饮料 9% 植物饮料 8% 风味饮料 5% 咖啡饮料 2% 其他饮料 0%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13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4. 行业主要参与者 及产品 4.1 龙头公司无糖饮料占其收入比均有待提升 ,可口可乐是最大生产商 我国饮料行业集中度较高,茶饮料的主要参与者为康师傅(市占率 25.5%)、统一( 23.3%)和农夫山泉 ( 10.2%) ;碳酸饮料的主要参与者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分别占比达到( 59.5%/32.7%) 。 图 17: 2019 年 我国茶饮料市场竞争格局 图 18: 2019 年我国碳酸饮料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东兴证券研究所 在龙头公司中,可口可乐无糖 /低糖产品占 其总营业收入 比 重为 28.2%,虽然占比不算高,但其是无糖饮料 规模最大的生产商, 2020 年可口可乐公司无糖 /低糖饮料总收入达 607.46 亿元 。 近几年 可口可乐对其旗下 品牌健怡可乐、零度可乐等无糖 /低糖产品的战役性推广成效显著。同时,主打健康低糖理念的 怡泉零糖零 卡苏打水 和 雪碧 纤维 +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农夫山泉无糖饮料占比较低,茶和东方树叶合计占 2020 年 营业收入 13.5%, 尖叫及维他命水合计占营业 收入 12.2%,但维他命水及茶均是含糖饮料,我们估计农夫山泉无糖饮料占比大约在 13%左右。 元气森林销售的产品以无糖茶和无糖 气泡水为主, 2020 年元气森林实现销售额近 29 亿元, 其中 无糖气泡 水 贡献约 70%,剩下的以无糖茶为主。 统一的无糖茶新品茶霸 包含 乌龙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三个口味 ,无糖碳酸饮料为轻啵。康师傅拥有无糖 冰红茶、冷泡绿茶、茉莉花茶三种茶饮料。 统一和康师傅无糖饮料业务占比均较低。 表 7: 部分公司无糖饮料占比及销售额 产品 企业名称 2020 年总收益(千元) 占比 收益(千元) 东方树叶 农夫山泉 22,877,297 13.50% 3,088,435 茶 尖叫 12.20% 2,791,030 维他命水功能饮料 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 元气森林 2,900,000 70.00% 2,030,000 25.50% 23.30% 10.20% 41.00% 康师傅 统一 农夫山泉 其他 59.50% 32.70% 7.80% 可口可乐 百世可乐 其他 P14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无糖 /低糖产品 可口可乐 215,413,049 28.20% 60,746,480 资料来源:公司 年报 、新闻媒体、东兴证券研究所 图 19: 市场上主要无糖饮料 资料来源:网易熟读、 Fooddaily、东兴证券研究所 4.2 无糖饮料行业主要参与者情况简介 可口可乐: 在健康生活的 “无糖经济” 风潮引领下, 以无糖气泡水和无糖茶饮为主的无糖饮料新品密集上 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作为饮料行业的两大巨头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也相继加大了对无糖 /低糖产品的战 役性推广。其中,可口可乐于 2017 年间向 20 个市场引入了零度可口可乐的新配方,并重新升级雪碧、芬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P15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达等碳酸饮料品牌。可口可乐自 2017 年开始逐步减少饮料中添加的糖量,在其推出的 4000 多种饮料 中 , 近三分之一是低糖或无糖饮料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也在加紧其无糖碳酸饮料市场的布局。百事可乐无糖品牌重塑于 2017 年完成,随后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又相继推出百事可乐无糖树莓口味 和青柠口味。据百事 2020 年度报告统计,百事无糖可 乐在全球 118 个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 元气森林: 就本土无糖饮料品牌而言,自 2018 年推出无糖气泡水以来,元气森林就以一批黑马的姿态切入 了饮料红海市场。元气森林在近三年间的爆火与大力推广不仅使得企业销售额迅速增长,而且带动了甜味 剂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知名度的提升。 2018 年,元气森林销售额不足 2.6 亿,而 2019 年达到近 10 亿。据 天猫统计,在 2020 年“双十一”的众多饮料品牌中,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预售额占比高达 40%。 根据“双 十一”饮料 Top5 制造商统计,元气森林位列第二,仅次于 饮料龙头维他奶并赶超碳酸饮料市场巨头可口可 乐。另外,元气森林产品客 均价 69.2 元,为 top5 中均价最高的品牌。 农夫山泉: 早在 2011 年农夫山泉就推出了无糖茶饮东方树叶,不过在 各种含糖类调味茶饮品盛行的国内市 场 中,东方树叶的口味并不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而在近年“无糖经济”的时尚风潮下,东方树叶的销售 数据有了明显的逆袭趋势。 2020 年, 农夫山泉茶饮料产品(东方树叶、茶)占总收益 13.5%,比 2019 年同比增长了 0.4%。 同时,农夫山泉抓住了市场契机,于 2021 年推出东方树 叶 青柑普洱 和 玄米茶 两款新 品并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不论是传统饮料龙头企业,还是新兴品牌,在看到无糖饮料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后,似乎“跟风”一般涌 入无糖饮料市场。仅 2020 年间,伊然乳矿气泡水、健力宝微泡水、雀巢优活气泡水以及喜小茶气泡水等多 款新兴无糖碳酸饮料先后上市。其中喜小瓶气泡水品类在 2020 年“双十一”期间销售量超 4 万箱 50 万瓶, 并在众多网红气泡水品牌中名列前三。 表 8: 无糖饮料行业主要参与者情况简介 产品 品牌 简介 销售情况 百事无糖可乐 百事 2017 年,百事可乐无糖完成品 牌重塑,随后又相继在 2019 年 和 2020 年推出百事可乐无糖树 莓口味和百事可乐无糖青柠口 味。 百事无糖可乐在 2020 年实现 两位数增长 零度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零度可口可乐是可口可乐公司 2005 年上市的产品,在保留经 典味道的同时,带给消费者无糖 无能量的体验。 零度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市占 率越来越高,其 2020 年增长 24%。 2018 年在美国主要碳 酸饮料品 牌中市 场份额为 2.2%。 元气森林苏打 气泡水 元气森林 2018年 5 月起推出无糖气泡水。 使用的甜味剂为赤藓糖醇和三 氯蔗糖。 2018 年销售额不足 2.6 亿, 2019 年达到近 10 亿,其中无 糖气泡水占比 65%。 2020 年 “双十一”天猫饮料类品牌预 售额占比 40%。 P16 东兴证券深度报告 食品饮料 行业: “无糖”系列报告(一):无糖饮料的兴起 敬请参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