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XX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XX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XX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XX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珠海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 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 申请单位: 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 2014 年 4 月 环境保护部制 环保局编号: 第 号 年 月 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 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 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珠海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香洲区)南湾片区第一批工程 申请单位 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东义 联系人 通讯地址 珠海市梅花东路 338 号 联系电话 传真 邮编 519000 建设地点 珠海市南湾片区 立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 技术改造 行业类别 及代码 N7810 市政设施管理 工程规模 南湾片区污水系统改造、污水管网完善以及排洪渠截 污整治 总投资 (万元) 22634.81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3.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01% 评价经费(万元) 0.5 预计投产日期 2015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 一、项目概况 南湾城区处于珠海市东、西两大核心板块的结合位置,市委、市政府将南湾城区的开发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突破点,通过十字门商务区、情侣南路、湾仔口岸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南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南湾城区自身的发展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港珠澳大桥连接线在南湾地区的落地,广珠城际轨道延长线的建设快速提升 了地区的交通区位,同时也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字门商务区的启动,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以商务办公、行政服务、会议展览、商务酒店、文娱旅游为主的高端项目群;作为珠海市东部发展主轴的情侣南路,将为南湾南部地区的发展带来快速发展机遇;保税区正随着周边区域的发展逐步转型,由传统的出口加工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系列重大设施的开发建设将带动南湾城区的迅速崛起,城区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随之迅速扩张,产生污水量也相应大幅增加。城区现有的污水收集、转输和处理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污水量输送和处 理要求,加之历史遗留导致城区内片区之间或片区内污水收集不平衡,整个系统污水负担偏重、运行能耗不经济,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城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快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于创建美丽宜居珠海,生态文明示范市, 2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片区污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项目拟投资 22634.81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南湾片区污水系统改造、污水管网完善以及排洪渠截污整治等。本工程的实施将会切实改善周边的民生,提升区域生活品质,同时对 珠海市的整体环境起到很好的积极带动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项目概况已于评价单位网站上公示,详见szzxhb/newsdisp.asp?dispid=883。 受托后,评价单位即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调查踏勘与监测,收集了有关资料,并征求环保部门的意见,在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要求,编制此环境影 响报告表。 二、 污水系统现状及排水系统及 存在的问题 1、污水管网系统现状情况 南湾城区在历次规划的指导下,现已形成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基本脉络,受区域内现状河涌和山体分隔,现状污水管网布置形成两个系统:中部污水系统和东部污水系统。 ( 1) 中部污水系统 中部污水系统服务范围现主要为南屏科技工业园,面积约为 420.9ha。该系统有两条污水主干管,目前该系统的管网已基本建成,最终经南琴路污水。 a.屏北二路主干管:屏北二路主干管布置在南屏科技工业园屏北二路南侧,走向自东向西,管径 D400D700,长约 2375m,接纳 屏东一路 屏东六路以及屏工中路等污水干管收集的污水。 b.屏北三路主干管:屏北三路主干管布置在南屏科技工业园屏北三路南侧,走向自西向东,管径 D400D800,长约 2515m,接纳屏西一路 屏西九路污水干管收集的污水。 表 1 现状污水主、干管一览表 管道名称 管段 管径 长度( m) 坡度( %) 平均埋深 屏北二路主干管 屏东六路 屏东三路 D600 1080 1.0 3.37 屏东六路 屏工中路西泵站 D700 1295 1.0 4.50 屏北三路主干管 屏西九路 屏西八路 D400 270 1.5 3.20 屏西八路 屏西六路 D500 520 1.2 3.60 屏西六路 屏西三路 D600 780 1.0 4.80 3 屏西三路 屏西二路东泵站 D700 460 1.0 5.60 屏西二路东泵站 屏工中路西泵站 D800 485 1.0 3.77 ( 2) 东部污水系统 东部污水系统服务范围为南屏东、湾仔、保税区、香洲科技工业园等四个片区,面积共约 1987 公顷。该系统的南湾大道主干管已基本建成,但系统内还有大量已设计未施工管道,南屏和湾仔老村、镇内雨污合流现象严重,污水未接入南湾大道主干管; 保税区内一期、二期管网已建成;香洲科技工业园还未大面积开发建设,管网仅随部分道路的修建而建设。 污水主干管:沿南湾大道敷设,走向大致为自北向南转向西直到南湾水质净化厂,管径 D800D1500,长约 8809 米,接纳南屏东、湾仔、保税区、香洲科技工业园区内各干管收集的污水。 表 2 现状污水主、干管一览表 管道名称 管段 管径 长度( m) 坡度( %) 平均埋深 南屏次干道干管 南华通道 北山排洪渠 D600 793 1.0 5.0 南屏次干道 南屏东泵站 D1000 586 1.0 6.5 南湾大道污 水主干管 昌盛大桥南 鸿景花园南 D800 931 1.0 3.85 鸿景花园南 海洋生态馆 D100 614 1.0 4.50 海洋生态馆 湾仔泵站 D1100 591 1.0 5.70 湾仔泵站(旧址) 保税区泵站 D1200 2796 1.0 5.56 保税区泵站 香工园泵站 D1400 921 1.0 5.20 香工园泵站 水质净化厂 D1600 1799 1.0 4.60 ( 3) 污水提升泵站 南湾片区污水提升泵站现状有 8座,规划有 2座。南屏中系统内有污水泵站四座,分别设在屏东四路西 侧,屏工中路东侧、屏西一路东侧及南洪路与洪屏大道交叉口;南屏东系统内有污水泵站四座,分别设在南屏北山的南屏次干道西侧,湾仔镇南,保税区内和香洲工业园内。 表 3 污水泵站一览表 序号 泵站名称 现状规模(万 m/d) 远期规模(万 m/d) 占地面积 () 备注 1 屏西一路污水泵站 1.87 1.87 1890 已建 2 屏工中路污水泵站 2.00 3.00 2050 已建 3 屏东四路污水泵站 1.15 1.15 800 已建 4 南屏东污水泵站 2.00 3.00 2050 已建 5 湾仔污 水泵站 1.50 4.68 2100 已建 4 6 保税区污水泵站 2.80 7.55 2500 已建 7 香工园污水泵站 4.00 9.00 3600 已建 8 洪湾涌污水泵站 2.50 1800 规划 9 南洪路污水泵站 1.50 4.18 2100 已建 10 有髻山污水泵站 2.00 1500 规划 2、现状排水系统存在问题 ( 1)南湾城区属于前山河流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前山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的排放强度不断增大,流域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南 湾城区局部河涌环境污染严重,污水管网建设有待加强。前山河流域内河涌环境污染依然突出,南湾城区内南屏东排洪渠、南屏中排洪渠以及南屏西排洪渠等内河涌仍为劣 V 类水质,未能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南湾城区污水主干系统建设于上世纪末,管网较陈旧、且沉降破损严重,部分区域农村分布较为分散,管网覆盖难度大,农村污水难以有效收集,未截流地区的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涌,直接对流域内河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 2) 南湾城区由南屏、湾仔和洪湾三个行政片区组成。受城区内现状河涌和山体分隔,现状污水主要由两大系统组成:中部污水系 统和东部污水系统。 中部污水系统为省道 S366 珠海大道分隔,形成南、北两个子系统;北部子系统为南屏科技工业园区,污水管网主要随园区道路建设,年代较为久远,主要管道存在管道埋深较浅、不均匀沉降,管材破损、堵塞、淤积等情况;中部片区部分存在雨、污合流情况,导致北部子系统内污水泵站现状规模不能匹配;南部子系统为生活区,污水主要通过珠海大道配套的污水管进行转输,由南至北分段进入北部子系统,但由于南屏工业园区内污水管管径及建设标高问题,致使南部子系统排水不畅。 东部污水系统以南湾大道为主轴,主要负责收集南屏东、湾仔老 镇、保税区及香工园等几片的污水。南湾大道污水主干管建设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部分管段未经软基处理,沉降严重;加之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湾仔片、华发新城、华发世纪城、南湾国际、北山社区东桥社区的陆续开发建设,现状污水主干管势必逐渐不能匹配;同时由于建设时序问题,现状东部污水系统下游泵站规模存在小于上游泵站规模的情况(如湾仔泵站现状规模为 1.5 万 m3/d,而南屏东泵站现状规模为 2.0m3/d),部分污水随同合流渠一并进行现状河渠污染近海水体。 ( 3) 珠海大道南屏段城市功能定位为:珠海市重要的交通及景观走廊,南屏科技工 业园区重要的配套生活服务基地,环境幽雅、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的山水型居住社区。 5 片区位于南湾中心城区西北,东临南屏中心城区,南抵洪湾港,西至珠海大桥东,北与珠海大道及中山相连。该区域存在较多老旧社区(如同昌社区、广昌社区、广生社区、红东社区、南屏社区及洪湾社区等),老旧社区人口密集区,多为合流排水体制,合流污水主要排入附近现状排洪渠,虽然在末端进行了截污,但由于下游转输系统中的泵站规模不足,使得大量污水溢出,污染附近水体; ( 4) 南湾城区内河渠众多,各片区为现状河渠分隔,污水系统主要依靠污水泵站进行调度,现状污 水泵站间调度存在不平衡现象,能耗浪费较大,需要根据南湾城区新近规划开发建设时序及城区周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及时梳理,优化提升南湾城区污水系统。 ( 5) 保税区已沿洪屏大道建设污水管道,被保税区西排洪渠和中排洪渠划分为三个污水分区。保税区西排洪渠东侧的污水向南送入工业园污水系统;保税区西排洪渠西侧污水经洪屏大道污水管收集后,向南沿香工路送往南区 水质净化厂 集中处理。 保税区北侧规划为重要的生活配套区,建设用地面积人约 240ha,南琴路现状 D500污水管负荷偏小;同时区内已建道路存在不均匀沉降,污水管道系统破损 、堵塞和淤积严重,影响污水收集。 ( 6) 洪湾港及周边区域多为未开发用地,排水主要通过自然渠道向东排入洪湾涌,无人工建设排洪渠,受用地开发建设影响和有髻山阻隔,污水系统建设滞后,现状各村雨污水分散就近排入周边河道内。 根据洪湾港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洪湾片区定位为承接内外货物运输的现代化港区,多重交通线路汇集的综合交通枢纽,生产、生活配套齐全的多功能综合片区。因此,洪湾运输港、洪湾中渔港以及产业居住服务等项目的建设亟待配套污水收集设施。 三、改造工程方案 1、污水系统改造 ( 1)南屏东污水泵站调水至前 山 利用南屏二桥(寿丰路)建设契机,同步实施调前山水质净化厂 DN800 污水压力管,压力管过前山河水道、寿丰路和现状珠海大道采用拖管工艺,拖管线位距离南屏二桥至少 20m,同时将现状水泵更换为进口污水泵。污水压力管和泵站改造完成后废除现状 DN800 污水压力管。 现状泵站规模为 2.0万 m/d,近中期为 3.0万 m/d,远期 3.0万 m/d。现状泵站采用Q=676m/h、扬程 18m、功率为 45kw的泵,二用一备,预留一个泵坑。本次改造将现状 6 泵更换为 Q=676m/h、扬程 14m、功率为 30kw,三用一备。 图 1 寿丰路横断面图 ( 2)屏东四路污水泵站调水至前山 利用南屏大桥建设契机,沿现状屏北二路北侧绿化带同步实施调前山水质净化厂DN600 污水压力管,压力管过前山河水道采用拖管工艺,拖管线位距离南屏大桥至少20m,同时将现状水泵更换为进口污水泵。污水压力管和泵站改造完成后废除现状 DN400 污水压力管。 现状泵站规模为 1.15万 m/d,近中期为 2.0万 m/d,远期 2.0万 m/d。现状泵站采用Q=260m/h、扬程 10m、功率为 15kw的泵,四用一备,不设备用泵坑。本次改造将现状泵更换为 Q=416m/h、扬程 12m、功率为 30kw,三用一备。 图 2 屏北二路管线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 3)湾仔污水泵站及污水压力管改造 现状污水泵站不能满足系统改造要求,需进行扩容改造,设备按近中期规模 3.5 万m3/d进行配置,污水提升泵重新配置为进口污水泵;重新敷设 DN1000 出水压力管。 现状泵站规模为 1.5万 m/d,近中期为 2.0万 m/d,远期 3.5万 m/d。现状泵站采用Q=310m/h、扬程 12m、功率为 30kw的泵,二用一备,预留三个泵坑。本次改造将现状泵 7 更换为 Q=416m/h、扬程 12m、 功率为 30kw,三用一备。 图 3 湾仔污水泵站及污水压力管改造图 ( 4)珠海大道南段(洪湾涌以西)污水系统改造 沿现状屏北三路新建 D1000mm污水管,排水坡度为 0.6,接入屏西一路污水泵站,同时预留珠海大桥周边用地接驳口。对屏西一路污水泵站进行扩容改造,污水泵采用进口潜污泵。 改造屏西八路、屏西三路现状污水系统,同时分别穿越珠海大道顶管施工,将珠海大道南侧用地污水收集至屏北三路污水系统,同时在珠海大道南侧利用道路退让范围新建一条 D800 污水管收集塞纳基地及广生村珠海大道以南区域污水与屏西八路新 建污水系统连通。 现状泵站规模为 0.9万 m/d,近中期为 2.5万 m/d,远期 3.0万 m/d。现状泵站采用Q=300m/h、扬程 8.3m、功率为 30kw的泵,一用一备,预留一个泵坑。本次改造将现状泵更换为 Q=765m/h、扬程 8.3m、功率为 52.5kw,二用一备。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污水管 比例尺 1:10000 8 图 4 珠海大道南屏段(洪湾涌以西)污水系统改造图 ( 5)屏工中路、南洪路污水泵站改造 屏工中路污水泵站经泵站服务范围水量核算,出水压力管和南琴路污水重力管基本可满足后期使用要求,但污水泵站不能满足系统改造要求 ,需进行扩容改造,设备按近中期规模 3.5 万 m3/d 进行配置,污水提升泵重新配置为进口污水泵。 现状泵站规模为 2.0万 m/d,近中期为 3.5万 m/d,远期 5.0万 m/d。现状泵站采用Q=416m/h、扬程 18m、功率为 45kw的泵,三用一备。本次改造将现状泵更换为 Q=960m/h、扬程 18m、功率为 45kw,二用一备。 南洪路污水泵站经泵站服务范围水量核算,出水压力管和污水泵门不能满足系统改造要求,需进行扩容改造,设备按近中期规模 4.5 万 m3/D 进行配置,污水提升泵重新配置为进口污水泵。 现 状泵站规模为 2.0万 m/d,近中期为 4.5万 m/d,远期 6.5万 m/d。现状泵站采用Q=625m/h、扬程 15m、功率为 45kw的泵,二用一备,预留三个泵坑。本次改造将现状泵更换为 Q=960m/h、扬程 8.3m、功率为 45kw,二用一备。 2、污水管网完善内容 ( 1)南屏科技工业园东部分 对珠海大道北侧屏工中路、屏东二路、屏东四路埋深较浅现状的污水干管进行改造,管径为 D500 D1000,总长 1700m,接入屏北二路现状污水管中。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污水管 比例尺 1:20000 9 图 5 南屏科技园东污水管网设计 ( 2)南屏科技工业园 西部分 结合污水系统改造方案中屏北三路污水主干管改造方案,同步改造屏西七路、屏西六路污水干管,改造管径为 D600mm,排水坡度 1 ,标高以顺接珠海大道北侧标高为宜。 屏西七路、屏西六路现状给水管更换为球墨铸铁给水管。 图 6 南屏科技园西污水管道设计 ( 3)湾仔中心区部分 在旧村改造项目中,将桂园路污水管接入现状合流管道,并经南湾大道旁截污渠排向排污泵站,本项目不再另外考虑。 废除海鲜街现状 DN200 污水管后新建 DN600 污水管,污水流向 为自西向东排至南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污水网 比例尺 1:20000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管网 本次工程改造泵站 比例尺 1:10000 10 湾大道现状污水管。 对避风塘截污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新建 D108 4 污水压力管将集水池中污水抽排至海鲜街新建 DN600 污水管道。 图 7 湾仔中心区污水管道设计方案 ( 4)南屏镇部分 现结合区内建设情况,对现状盖板渠中间、末端进行截污的同时,需考虑解决南屏镇海鲜街的污水出路问题,沿北一路(珠海大道南屏东污水泵站段)配套建设一条 D600 污水主干管,对北山村雨、污合流污水进行截污的同时,接入南屏东污水泵站中。 图 8 南屏镇污水管网建设方案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管网 比例尺 1:8000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管网 本次工程改造泵站 比例尺 1:10000 11 3、排洪渠整治方案 ( 1)南 屏东排洪渠 南屏东排洪渠截污综合整治包括渠底清淤并在河涌东侧重新铺设一条 D600污水主干管,对沿线污水口进行截污,同时拆除现状橡胶坝改用蓄水闸,新建前山河引水管一条 DN1200以及引水泵坑及配电箱。整治长度 2250m。 图 9 南屏东排洪渠整治方案 ( 2)南屏中排洪渠 南屏中排洪渠截污综合整治,渠底清淤并考虑对该截污管拆除,新建一条 D600截污管,同时拆除现状橡胶坝改用蓄水闸,新建前山河引水管一条 DN1200以及引水泵坑及配电箱,新建蓄水闸及引水泵管理房。出口处渠底硬化。整治长度 1170m。 图 10 南屏中排洪渠整治方案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管网 新建闸门 新建污水分流设施 比例尺 1:10000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管网 现状污水泵站 新建闸门 比例尺 1:10000 12 ( 3)前山河沿线截污口整治 各排污口均位于建成区,雨污合流情况严重,前山河各排污口均存在截污条件,工程考虑沿沿河路配套建设一条 D600 截污管,对各排污口端点截污方式,将截留污水就近引至现状污水管道。 图 11 前山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图 四、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 1)工程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片区污水系统改造完善部分(南屏东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部分、屏东四路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部分、湾仔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部分、珠海大道南屏段(洪湾涌以西)部分、屏工中路污水泵站和南 洪路污水泵站部分);片区污水管网完善部分(南屏科技工业园东部分、南屏科技工业园西部分、湾仔中心区部分);河渠截污整治部分(南屏东排洪渠部分、南屏中排洪渠部分、南屏西排洪渠部分、前山河沿线 27 个排污口部分)等,具体内容如下: 表 4 项目 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污水系统改造完善部分 一、南屏东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部分 1 改造南屏东污水泵站 3.5 万 m3/d 座 1 2050 平米 2 拆除现状南屏东污水压力管 DN700 m 2230 3 新建污水压力管 D7008mm m 1700 4 污水压力管过前山河顶管施工 D120010mm m 300 图例 本次工程建设管网 现状污水泵站 新建污水分流设施 比例尺 1:10000 13 5 污水压力管过前山河施工 D7008mm m 300 6 顶管工作井 12000 座 1 7 顶管接收井 600 座 1 8 破除及恢复前山河北岸污水管 D1400 m 18 9 破除及恢复现状机动车道 m2 13600 二、屏东四路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部分 1 改造屏东四路污水泵站 1.2 万 m3/d 座 1 2 拆除现状屏东四路污水压力管 DN500 m 100 3 新建污水压力管 D5008mm m 1600 4 污水压力管过前山河拖管施工 D5008mm m 300 5 拖管工作井 4000 座 1 6 拖管接收井 2500 座 1 7 前山河北岸新建内肋增强聚乙烯污水管 D700 m 1600 8 抛填 MU30 片石 m3 3840 9 碎石垫层 m3 770 10 500水泥搅拌桩 桩长 15m m 32000 三排梅花型 间距 1.2m 三、湾仔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部分 1 拆除现状湾仔泵站污水 压力管 DN800 m 50 2 新建湾仔污水泵站钢制污水压力管 D100012mm m 50 3 改造湾仔污水泵站 3.5 万 m3/d 座 1 2100 平米 四、珠海大道南屏段(洪湾涌以西)部分 1 新建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排水管 D400 SN12.5 m 250 2 新建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排水管 D700 SN12.5 m 1000 3 新建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排水管 D800 SN12.5 m 645 4 新建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排水管 D1000 SN12.5 m 2140 5 新建 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PVC 内衬) D800 m 400 顶管施工 6 拆除现状污水管 D700 m 2140 7 拆除现状污水管 D400 m 250 8 级钢筋混凝土临时排污管 D800 m 460 9 拉森 A 型钢板桩 桩长 9m 延米 1895 10 拉森 A 型钢板桩 桩长 12m 延米 2140 11 顶管工作井 8000 座 2 12 顶管接收井 4500 座 2 13 500水泥搅拌桩 桩长 15m m 117750 三排梅花型 间距 1.2m 14 抛填 MU30 片石 m3 7600 抛石厚 1m 15 碎石垫层 m3 2280 碎石厚 0.3m 16 破除及恢复现状机动车道 m2 19260 17 屏西一路污水泵站扩容改造 座 1 更换水泵和 进水管 14 五、屏工中路污水泵站和南洪路污水泵站部分 1 屏工中路污水泵站扩容改造 座 1 2 南洪路污水泵站扩容改造 座 1 3 拆除现状南洪路污水泵站出水压力管 DN800 m 225 4 新建南洪路污水泵站出 水压力管 DN900 m 225 5 破除及恢复现状人行道 m2 520 6 拉森 A 型钢板桩 桩长 6m 延米 225 污水管网完善部分 一、南屏科技工业园东部分 1 内肋增强聚乙燃螺旋波纹排水管 D400 m 245 管道埋深2 3 米 2 现状原水管保护 DN1600 m 20 3 圆形混凝土污水井 1000mm 座 13 06MS201-3-21 4 拉森钢板桩 桩长 6m 延米 245 按桩长L=6m 5 换填块石 m3 400 6 现状混凝 土路面破除及恢复 m2 60 7 场地清表 m2 400 按清表50cm 计 8 场地填土 m3 750 9 现状指示牌拆除及恢复 处 1 10 现状管道清淤 D400 D700 m 4000 清淤厚度占 管 60% 二、南屏科技工业园西部分 1 废除现状屏西七路污水管 m 280 2 废除现状屏西六路污水管 m 280 3 新建屏西七路内肋增强聚乙烯排水管 D600( SN12.5) m 280 支护开挖 4 新建屏西六路内肋增强聚乙烯排水管 D600( SN12.5) m 280 支护开挖 5 拉森 A 型钢板桩 桩长 9m 延米 560 6 拆除现状夹砂玻璃钢给水管 DN300 m 560 7 PE100 临时给水管 DN200 m 560 8 新建球墨铸铁给水管 DN300 m 560 9 管道开口、水损及碰口 DN300 处 1 10 500水泥搅拌桩 桩长 15m m 21000 三排梅花型 间距 1.2m 11 破除及恢复现状混凝土路面 m2 2240 12 破除及恢复现状人行道 m2 1120 三、 湾仔中心区部分 1 内肋增强聚乙燃螺旋波纹排水管 D300( SN12.5) 米 300 接户管 2 内肋增强聚乙燃螺旋波纹排水管 D400( SN12.5) 米 457 开挖施工 ,平 均 埋 深3.1m 15 3 内肋增强聚乙燃螺旋波纹排水管 D500( SN12.5) 米 192 开挖施工 ,平 均 埋 深2.0m 4 内肋增强聚乙燃螺旋波纹排水管 D600( SN12.5) 米 924 开挖施工 ,平 均 埋 深3.0m 5 圆形混凝土污水井 1000 座 50 6 破除及恢复混凝土路面 m2 6906 开挖宽度 按1.8m 7 换填块石 m3 2552 8 拉森钢板桩 延米 1200 按桩长L=9m 9 焊接钢管 D1084 米 35 避风塘压力管 10 现状圆形砖砌检查井破除 1000 座 60 11 现状 PVC 污水管废除 DN200 m 420 12 现状 PVC 雨水管废除 DN300 m 756 13 现状双箅雨水口废除及新建 座 42 河渠截污整治部分 一、南屏东排洪渠部分 1 河涌清淤 清淤长度1500m,渠宽20m m3 13500 平均清淤厚度 600mm 2 珠海大道以南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规模 0.3 万m3/d 座 1 3 珠海大道以北渠道双侧截污 截污渠,宽0.6m,高 3.0m m2 2400 清污分流,渠中渠 4 拆除现状橡胶坝 宽 20m 座 1 5 新建蓄水闸 宽 20m 座 1 6 前山河引水管 DN1200 m 1200 7 引水泵坑及配电箱 斜式轴流泵及泵坑,功率75KW 座 1 8 上游现状暗渠截污槽 截污槽宽 2m 座 1 9 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截污管 D500( SN12.5) m 50 二、南屏中排洪渠部分 1 河涌清淤 清淤长度1100m,渠宽20m m3 13200 平均清淤厚度 600mm 2 珠海大道以南河排村端点截污 D600( SN12.5) m 1 3 珠海大道以北渠道双侧截污 截污渠,宽0.6m,高 3.0m m2 252 清污分流,渠中渠 4 新建蓄水闸 宽 20m 座 1 5 前山河引水管 DN1200 m 1200 6 引水泵坑及配电箱 斜式轴流泵及泵坑,功率75KW 座 1 7 蓄水闸及引水泵管理房 120m2 座 1 16 8 上 游现状暗渠截污槽 截污槽宽4.0m 座 1 9 出口处渠底硬化 C25 混凝土 m2 1000 三、南屏西排洪渠部分 1 河涌清淤 清淤长度990m,渠宽15m m3 11880 平均清淤厚度 800mm 2 珠海大道以北渠道双侧架空PE100 截污管 截污管D300m m 1200 清污分流,渠中渠 3 珠海大道以北渠道双侧一体装配式截污井 1000mm 座 80 4 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截污管 D500( SN2.5) m 80 5 现状合流管渠截污槽 截污槽宽2.0m 座 2 6 珠海大道南侧新建一体化污水泵站 座 1 7 一体化污水泵站出水管 DN250 m 60 8 排洪渠边坡喷浆整理 C25 混凝土 m2 3000 四、前山河沿线 27 个排污口部分 1 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截污管 D50( SN12.5) m 4050 2 拉森 A 型钢板桩 桩长 6m 延米 4050 3 钢筋混凝土截污井 1600mm 座 12 4 钢筋混凝土截污槽 槽宽 3000mm 座 15 5 复合材料拍门 D600 座 12 6 复合材料 拍门 30001000mm 座 15 7 破除及恢复浆砌石挡墙 m3 270 8 袋装土围堰施工 m3 135 9 破除及恢复现状混凝土路面 m2 32400 ( 2) 污水量预测 根据可研资料预测,项目用水量及污水量预测,见下表。 表 5 用水量、污水量预测 时期 用水量(万 m/d) 污水量(万 m/d) 近中期( 2020 年) 17.00 12.47 远期( 2030 年) 33.65 24.81 ( 3) 工程建设进度 本工程预计于 2014 年 6 月开工,总施工期 18 个月,预计于 2015 年 12 月完工。项目施工人员高峰期预计约 100 人,不设食堂 及施工营地 。 污水泵站营运期间, 泵站 24 小时运行, 每个泵站 配备 2 名员工, 片区内 6 个泵站共 12 人,每天工作 12 小时,分 2 班。 五、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南湾片区污水系统改造;南湾片区污水管网完善以及河渠截 17 污整治。建设地点分别位于南屏工业园区及南屏、湾仔商业、居住混合区。 污水系统改造及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建设地点主要位于南屏工业园区、以及南屏镇、湾仔中心城区。南屏工业园区内主要为现有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 、固体废物以及排洪渠的臭气。南屏镇、湾仔中心城区为商业、居住混合区,主要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 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为 泵房内泵运行产生的 噪声 、南屏科技工业园内现有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以及附近施工地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汽车尾气,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等。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等 ): 18 一、地理位置 珠海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之一,是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滨海旅游城市。珠海座落在珠江三 角洲的南部前缘,珠江口西岸,在北纬 2148至 2227与东经 11303至 11419之间, 是珠三角西部最重要的核心城市。珠海市为省辖地级市,下辖三个区(香洲、金湾、斗门),全市海陆总面积 7650 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1630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6020 平方公里,大小岛屿 146 个,海岸线 690 公里。特区面积 121 平方公里。 珠海市 地处中国最发达经济区域,位置独特、优越,东隔珠江口与香港、深圳相望,与香港相距仅 36 海里;南濒南海,与澳门陆路相连;西与江门的新会、台山为邻、北与中山接壤,距省会广州市仅 140 公里,是联系内地与海外,尤其是香港、澳门的一个重要进出口岸。 前山和拱北是珠海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珠海市的商贸、旅游、交通、物流等职能,同时也是珠海海滨花园城市的窗口。新香洲片区,规划定位方向为行政和文化中心,现状已初具规模,有待继续发展;前山分区的上冲片区为珠海市规划的物流中心,其他地区主要以混合工业为主。拱北片区为珠海市主要商业中心,该区紧邻澳门,是珠海最为繁华和优美的区域;该区的定位方向是珠海市商业和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区域的交通枢纽中心。 二、气象、气候 珠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滨临 南海,夏半年受海洋季风影响强烈,而冬半年受大陆季风影响较弱。终年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夏长冬短,夏少酷热,冬少严寒。温度大,云量多,降雨丰沛,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境内地域间差异不大,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据多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21.8 ,全区最热月为 7 月,月平均气温均在 28.2 至 28.4 ;最冷月为 1 月,月平均气温为 13.2 至 14.0 。全区相对湿度年平均为 81.6%,雨量充沛,变率很大,年平均降雨量为 1998.8mm,最大年 3339mm( 1973年),最少年为 1171mm( 1963 年)。珠海市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 1900h 左右,占可照时数的 43%,以 6 至 11 月光照最为充足,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可在 180h 以上,其中 7 月最多月平均 245.1h。 珠海年平均主导风为北( N)风,出现频率为 15.1%,次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 NNW)风次之,出现频率为 13.6%。平均风速为 2.7m/s。 19 珠海市香洲区属南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 温 24 ,四月至九月的雨量约占全年的 80%。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月均温度 14.6 ,平均温度最高的 7 月气温达到 28.6 。 三、地形地貌 珠海市位于北纬 2141 2251与东经 11302 11424之间,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间有冲积平原地段,河网纵横,海域广阔,岛屿众多。市区多为缓坡丘陵和冲积平原。受山丘及海域、河道的分隔,城市形成组团式结构布局。山丘海拔高度一般在 100 500米之间,台地多在 15 50 米之间,平原则多在 5 米以下。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四、水文 ( 1)陆地水文 珠海 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境内有丰富的地面水资源,除有珠江干流西江的几个主要口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外,还有不少山溪性河流和众多汊道。磨刀门水道是西江的主要出海水道,水量充沛,多年平均流量 2404.3 立方米 /秒,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