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郑州市东风路大修改造工程(南阳路 中州大道) 建设单位 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法人代表 武保利 联系人 宋宽 通讯地址 郑州市岗杜北街 16 号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联系电话 13526641057 传真 / 邮政编码 450000 建设地点 郑州市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段 立项核准 部 门 / 核准 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土木工程建筑业( E48)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335262.5绿化面积 (平方米 ) 11600 总投资 (万元) 9253.79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31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4%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31 日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依据 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是郑州市一条东 西向城市主干道,其路面或破损严重,并经并经多次覆浇处理;或部分板块沉陷破碎,行车舒适性较差。本项目为旧路大修改造工程(不涉及扩宽),将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为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 根据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出具的 关于下达郑州市 2013 年第三批城建项目政府投资计划的通知 (郑 发 改 投资 2013242 号)(见附件 1) ,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 拟投资9253.79 万元建设 郑州市东风路大修改造工程(南阳路 中州大道) 项目 。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委托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本项目的建设(单位委托书见附件 2)。 根据产业 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3 年 修正 ), 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 第 2 号) , 本工程为对东风路的基础翻修工程,属于道路改建工程, 本项目为“城市交通设施”中的“道路改建”,项目 应当 2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受 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委托, 河南省正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承担了 “郑州市东风路大修改造工程(南阳路 中州大道)”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委托书见附件 3) 。经过对现场调查、监测和查阅有关资料,本 着 “ 科学、公正、客观 ” 的 态度,编制了 该 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 本工程预计于 2014 年 6 月开工建设, 2014 年 12 月 31 日完工,本工程目前尚未开工建设。 二、 项目 概况 (一)项目区位与地理位置 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具体地理位置及道路走向见附图 1),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西起南阳路,东至中州大道,全长约 6705.25m。 (二)现状道路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不同段的修建时间及路面现状不同: 东风路(南阳路 -丰庆路)段现状为沥青路面,东风路(丰庆路 -文化路) 段原为砼路面,后期于原路面上加铺 5-8cm 沥青混凝土罩面,以上路段均修于 1991 年左右,路面破损严重,并经多次覆浇处理,本次工程集合管线改造,对东风路(南阳路 -文化路 ,即 0+00 至 2+445.50 段 )现状路面按破除新建考虑;此段道路红线宽 50m,其 道路断面规划为三幅路形式,双向六车道,具体布置形式为: 50m=10m(人行道) -4m(非机动车道) -2m(边绿化带) -18m(机动车道) -2m(边绿化带) -4m(非机动车道) -10(人行道)。 东风路(文化路 -花园路 ,即 3+325.50 至 3+980.10 段 )现状 砼路面,该段路面修建于 2000 年,部分板块沉陷破碎,行车舒适性较差,本次工程予以破除,按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新建;此段道路红线宽 50m,其道路断面规划为单幅路形式,双向六车道,横断面尺寸为 50m=15m(人行道) -20m(车行道) -15m(人行道) 。 东风路(花园路 -中州大道 ,即 4+806.13 至 5+084.77 段 )该段路面为沥青砼路面,修建于 2003 年左右,该路段整体状况良好,本次工程对管线改造时破除的现状路面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新建,其余位置对沥青面层进行铣刨罩面处理 。 东风路(信息学院 -文博西路)(桩 号 2+445.50-3+325.50)为东风路下穿文化路隧 3 道,其竣工时间为 2009 年,考虑到该路段的实施时间较短,路面状况较好,故该段予以保留, 本次工程新建部分考虑与该路段顺接。 东风路( 桩号 3+980.10-4+806.13) 为规划东风路下穿花园路隧道的设计范围,东风路下穿花园路隧道目前正处于可研编制阶段,为避免工程重复而造成浪费,本次工程对东风路下穿花园路隧道范围进行了预留,待其施工设计时考虑与本工程对接,该段工程量不在本工程范围内。此段道路红线宽 50m,其道路断面规划为单幅路形式,双向六车道,横断面 尺寸为 50m=15m(人行道) -20m(车行道) -15m(人行道) 。 (三)改建工程方案 本次工程全长 6705.25m,道路红线宽 50m,改造后项目等级不变,依旧为城市主干道。项目横断面规划有两类(详见附图 2): 东风路(南阳路 -文化路)道路 断面规划为三幅路形式,双向六车道,具体布置形式为: 50m=10m(人行道) -4m(非机动车道) -2m(边绿化带) -18m(机动车道) -2m(边绿化带) -4m(非机动车道) -10(人行道); 东风路(文化路 -中州大道)道路断面规划为单幅路形式,双向六车道,横断面尺 寸为 50m=15m(人行道) -20m(车行道) -15m(人行道) 。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电力管道工程,不涉及桥梁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改建后见表 2。 表 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主要技术指标 1 道路等级 级 城市主干道 2 设计行车时速 km 50 3 不设超高的最小曲线 半径( m) / 300 4 地形 / 平原 5 车道 / 双向六车道 6 道路红线宽度 m 50 7 路面类型 / 沥青混凝土 8 人行道宽度 m 南 阳路 -文化路 10m,文化路 -中州大道 15m 9 车行道宽度 m 南阳路 -文化路 18m,文化路 -中州大道 20m 10 绿化带宽度 m 南阳路 -文化路 4m 宽绿化 11 设计年限 年 15 12 交叉口 个 20 4 表 2 改建后道路与现有道路指标对比 序号 指标名称 改建前 改建后 1 道路等级 城市主 干道 城市主干道 2 设计行车时速 50km 50km 3 车道 双向六 车道 双向六车道 4 道路红线宽度 50m 50m 5 道路路面 南阳路 -文化路( 0+00 2+445.50) 沥青路 面 沥青混凝土 6 花园路 -中州大道( 4+806.135+084.77) 沥青砼 路面 沥青面层进行铣刨罩面处理 7 信息学院 -文博西路)(桩号2+445.50-3+325.50) 下穿隧 道 下穿隧道(不次工程保留) 8 东风路(桩号 3+980.10-4+806.13) 沥青 砼路面 沥青路面(本次工程此段预留,其规划为下穿隧道,不在本次工程范围内) ( 1)道路工程 路面结构设计 东风路(南阳路 -花园路)段全线破除新建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厚度 70cm,结构依次为为: 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C) +7cm 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C) +36cm 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分两层铺装) +18cm 厚级配碎石; 东风路(花园路 -中州大道)段对管线改造时破除的现状路面结构新建至下层面,再统一对该段路面沥青面层进行 铣刨罩面处理,新建路面结构基层采用 36cm 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分两层铺装), 18cm 厚级配碎石,铣刨厚度为 9.5cm,覆浇结构采用 4cm 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C) +8cm 厚( AC-20C),衬平层小于 12cm 时, 采用( AC-25C)粗粒式沥青砼,大于 12cm 时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分层压实。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 57cm,结构依次为: 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C) +0.6cm 厚乳化沥青下封层 +16cm 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32cm 级配碎石(分两层铺装)。 人行道采用砼透水砖铺装,总厚度 26cm,其结构为: 6cm 砼透水砖 +2cm 水泥砂浆垫层 +18cm 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3.5:12:84.5)。 无障碍设计 5 道路沿线两侧人行道铺设盲道,任何建筑物不得占压盲道 ,在道路交叉口、沿线单位进出口处均以设置残疾人坡道。 人行过街设施 东风路于桩号 6+370(天欲小区)及文化路口现状设置有人行过街天桥,本次设计现状予以保留,东风路与各相交路口人行过街通行均按平交考虑。本项目道路工程工程量见表 3。 表 3 道路工程工程量一览表 项目 工程量 单位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 78179 m2 新建非机动车道面积 16088 m2 玻纤网土工格栅 80524 m2 新建人行道面积 52796 m2 新建侧石长度 19153 m 新建平石长度 19153 m 新建边石长度 2269 m 新建树池(含花格砖) 720 套 2cm 厚中粗沙垫层 21403.9 m3 水泥粉煤灰碎石 4281 m3 树池 117 套 挖土方 72004 m3 填土方 1950 m3 铣刨覆浇处理(均厚 12cm) 48582 m2 现状水泥路面破除( 0.60m 厚) 17160 m2 现状沥青路面破除( 0.65m 厚) 31443 m2 硬化路面破除( 0. 56m 厚) 30650 m2 现状绿化道破除 2560 m2 人行道破除( 0.30m 厚) 53282 m2 现状侧石拆除 18962 m 现状平石拆除 4769 m 现状边石拆除 2500 m 路基垫层级配碎石处理(厚按 0.60m 计) 7895 m3 6 挡土墙( H 按 1.0m 计) 250 m 步梯砌筑(均宽 1m) 450 m 阻车石 550 个 ( 2)排水工程 雨水工程 根据规划,桩号 2+1002+277.588(信息学院路)段拆除新建,其余路段只进行雨水口及检查井改造,则本次东风路大修改造雨水工程改造方案为: A、原位管道拆除、新建设计:桩号 2+1002+277.588(信息学院路)段,将位于路中的现状 d500 雨水管道拆除后,原位新建 BH=700700 雨水盖板渠,接入下游信息学院路规划 d1000 雨水管内,向北排入姜寨明沟后排入东风渠。 B、雨水口部分:除新建段雨水口随雨水管道一并新建外,其余段雨水口做以下处理:a、将现状单箅雨水口拆除后,新建双箅或多箅雨水口; b、部分现状保留的双箅或多箅雨水口,本次统一更换雨水箅子。 C:雨水口连接管:拟新建雨水口连接管与本次设计雨水口连接。 D:检查井:维持现状段雨水检查井需根据大修改造的道路设计高程进行升降,部分需新增检查井,其井底高程应实际为准。对破损检查井井盖进行更换 。 E、管道清淤:保留段雨水管(渠)内淤积教严重,本次大修改造工程对雨水管(渠)进行清淤。 F、废除雨水配套设施的封堵处理:对废除的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等应进行妥善封堵处理。 新建雨水管平均挖深 3.0m 采用开槽法施工,项目雨水工程量见表 4。 表 4 雨水工程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工程量 单位 1 新建工程量(雨水管全线加固) d300 钢筋砼级管(承插口) 1600 m 2 D400 钢筋砼级管(承插口) 200 m 3 D800 钢筋砼级管(承插口) 80 m 4 BH= 700700 混凝土雨水渠 180 m 5 BH= 1200800 混凝土雨水渠 30 m 6 矩形直线砖砌雨水检查井 3 座 7 盖板渠检查井 8 座 8 偏沟式砖砌双箅雨水口 140 座 9 四箅雨水口 45 座 7 10 其它工程量 现状 d300-d700 管道拆除 1800 m 11 雨水口拆除 90 座 12 检查井拆除 10 座 13 检查井井盖更换 45 处 14 检查井升降 45 座 15 现状雨水管道清淤 2800 m 16 路面破除及新建 5000 m2 17 玻纤格栅 5700 m2 18 用户支管预留(加固) 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 d500 200 m 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盖板式) 10 座 污水工程 根据规划,本次随着道路大修改造工程的污水设计范围为南阳路 文化路段。经与相关部门对接,文化路 中州大道段污水改造拟单独立项,不在本次范围之内。项目污水改造工程为: A、根据管线规划,预留相交道路支管。在现状丰乐路处预留 d500 污水支管,避免将来破坏道路施工。 B、污水检查井需根据大修改造的道路设计高程进行升降,对破损检查井井盖进行更换。 C、对接入现状雨水管(渠)的用户污水改造,接入现状污水管道内。 D、现状污水管道内淤积较严重,本次大修改造设计拟对污水管道进行清淤。 新建污水管平均挖深 4.0m,采用开槽法施工,本项目污水工程工程量分别见表 5。 表 5 污水工程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工程量 单位 1 改造 工程 d500 钢筋砼级管(承插口) 35 m 2 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收口式) 2 座 3 其它工程 污水检查井井盖更换 50 座 4 检查井升降 50 座 5 路面破除及新建 210 m2 6 现状污水管清淤 2800 m 7 用户支管预留 d500级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口) 200 m 8 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收口式) 10 座 8 ( 3)照明工程 本工程路灯采用双侧对称布置方式,标准路段在路南北两侧绿化带内中央布置双臂金属柱灯,机动车道侧灯高 10m,挑臂长 2.4m,本工程采用 LED 路灯,标准路段机动车道侧灯具为 LED200W 路灯,个别段采用 LED240W 路灯;非机动车道侧灯到 8m,挑臂长2.2m,灯具为 LED90W 路灯。路灯标准间距约 30m。为突出路口段照明,在部分路口设14m 投光灯,上部设三套 NG400W 非 对称投光灯具。 ( 4) 交通 工程 道路建成开放通行前,须实施道路 交通标志、标线标志及信号灯控制系统等内容。 ( 5) 电力管道 工程 根据规划,现状电力管道保留,个别段需新建电力排管。 ( 6)道路相交 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沿线与 20 条路相交,分别为 南阳路、丰乐路、天明路、丰庆路、园田路、规划路(暂未命名修建)、信息学院路、勤工路、文化路、文博西路、文博东路、新科路、花园路、规划路(暂未命名修建)、政七街、经三路、经二路、东明路、姚寨路、中州大道相交,相交道路除经二路、规划路、姚寨路外均为现状路。 相交的道路中 文化路是下穿隧道、花园路规划有下穿隧道(现状为平交),其余交叉口均为平交。 三、交通量预测 ( 1)流量分析 交通车型比 现况车型比为小:中:大 =70%: 25%: 5%。 昼日比系数 该区域白天 16h 流量占全天 24h 流量的比例约为 80。 ( 2)交通流量预测结果 根据该项目设计方案,项目未来交通流量见表 6。 表 6 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 pcu/d 2015 年(近期) 2022 年(中期) 2030 年(远期) 7000 11350 18000 9 根据车型比和昼夜比得出各 预测年的交通量 , 见表 7。 表 7 交通量及各车型所占比例预测结果表 单位:辆 /h 预测年份 时间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总计 2015 年(近期) 昼间 310 70 10 390 夜间 75 15 3 93 2022 年(中期) 昼间 475 110 15 600 夜间 120 25 4 149 2030 年(远期) 昼间 750 170 23 943 夜间 190 43 7 240 四、项目拆迁工作 本项目是对现状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进行改建,用地为规划的城市道路用地,其涉及的拆迁工作量不大,数量见表 8,主要涉及线杆、路灯、通信杆、摄像头、树、信号设施等, 需拆迁的工程由市政处负责。项目不设临时占地, 其中施工场地 和 施工料场 占用原有路面 ,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 。 表 8 项目拆迁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电力杆 低压杆 个 5 高压杆 个 41 2 路灯 套 114 3 通信杆 根 57 4 摄像头 个 14 5 树 棵 405 6 消防栓 个 3 7 信号灯 个 32 8 拉杆 个 1 9 垃圾箱 个 26 10 广告牌 个 68 11 照射灯 套 7 12 公测 m2 25 10 13 路名牌 个 20 14 公交站牌 个 7 15 指路牌 个 39 16 地上通讯箱 个 25 17 杆上变压器 个 1 18 箱变 个 10 19 地面电力控制箱 个 9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 改 建项目, 原有道路尚未拆除,改造工程未进行,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1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形、地貌和地质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 1124211414,北纬34163458,黄河中下游,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交接地带,西南部有黄土丘陵地带与嵩山相接,东南地势平坦,为华北平原西南边缘。郑州市北临黄河,东接开封,南邻许昌,西与洛阳接壤。 本项目属郑州市金水区, 辖区农用地土壤主要为潮土、风沙土 2 个土类。潮土分布广泛,约占土地面积的 90%以上,按土壤类型又分为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 4 个亚类及砂土、两合土、淤灌土、盐化潮土、湿潮土 5 个土属、 27 个 土种。 郑州市地貌大体为西高东低,区内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 90.5 95.5m,平均坡降1.5%左右,地貌类型为黄河冲积平原,浅层土由冲 -洪积粉质粘土组成。 郑州市横跨我国第二和第三地貌台阶,本区处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度的边缘,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 7-15t/m2。西南部有一条活动断层经过,即老鸭陈断层。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南阳路 中州大道)段。 2、气候气象 本项目区域 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全区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 14.2 。在冬、春 季节,常受西北气流控制,西北风偏多,雨雪偏少,气候干冷,气温一般在 -10 10 之间。 7 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 27.3 。年平均日照 2385.5h。每年初霜期在 11 月 11 日前后,终霜期在次年 3 月28 日前后,全年无霜期 227 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 636.7mm,多集中在 6-9 月,可达 415.2mm。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冬春两季西北风和东北风偏多,夏秋两季东南风或偏南风偏多。受顺河风影响,沿黄地区大风强度比市内大 2 级左右,风灾较重。 3、水文 12 郑 州市地表水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流经市区 的主要河渠有贾鲁河及其三大支流贾鲁支河、索须河和东风渠,均属淮河流域。项目区域水资源比较丰富,流经郑东新区及项目区域的河流有贾鲁河,贾鲁支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潮河等 5 条河流,除贾鲁河外,其它均属小河沟,基本上无天然水源。金水河、东风渠、熊耳河市区段已改造为景观河流,七里河、潮河上游市区河段无水, 下游河段实际上已成为城市污水、农灌退水及泄洪排水的渠道。 项目 所在区域 附近 地表水体主要为 东风渠( 项目 区北侧 60m) 。 东风渠 原是 1958年春, 人工 开挖的一条引黄灌溉渠 , 渠首孔库闸建在邙山区花园口镇岗李村 东北,往南与索须河、贾鲁河交汇,至市区白庙折向东南,在管城回族区穆庄北入七里河 ,干流原长 42km, 曾于 1960 年、 1961 年两次试放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造成两岸土地盐碱化,不能继续使用。 1962 年起,只好将索须河、贾鲁河以北渠道予以废除。渠首从臬村闸处开始,全长也只有 19.7km, 流域面积 1919km2,河道比降1/2000 1/3000。建有公路桥 11 座,涵洞 3 处,拦河闸 4 处,排洪能力 20 135m2/s,为市区及郊区的排洪污河道 , 有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潮河等支流流入。 2)地下水 郑州地处华北地台 南缘、秦岭东延部分的嵩箕山前,地表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下水类型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依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岩性特征和开采条件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超深层地下水四种类型 。 浅层地下水 含水层底板埋深小于 60m,与大气降水联系密切,补给条件好、易开采,单井出水量 30100m3/h,水质较好,是郊区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中深层地下水 含水层顶、底板埋深在 60350m 之间,含水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和下更新统及上第三系,平均厚度 54m,主要有浅层水越流补给和侧向潜流补给,具承压性。该层水是市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含水层,单井出水量 60-80m3/h。 深层地下水 含水层埋藏深度为 350800m,厚 70155m,含水层岩组为上第三系上部的中、粗砂,单井出水量 1321m3/h,此层含水层的水质较好,铬和偏硅酸含量较高,可以作 13 为饮用和天然矿泉水来开发。 超深层地下水 含水层埋藏深度大于 800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上第三系下部的砂砾石层,多为半胶结,厚 50100m,单井出水量 0.24.5m3/h.m,水温 4052 ,锶和偏硅酸含量亦较高,为珍贵的地热矿泉水资源。 该项目区地下水 水位较低,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水量较小。 4、 土壤 植被 根据河南省土壤区划分系统划分,郑州市土壤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干旱森林草原棕壤褐土地带 豫西北丘陵立土区。该区因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土壤母质多为风积、洪积、黄土母质,还有第四纪红土,质地粘重。丘陵旱薄地分布广泛,少雨易遭旱灾。郑州市土壤面积 69.56hm2,土壤类型有褐土、潮土、风砂土、石质土、新积土、粗骨土、红粘土、紫色土、棕壤土、水稻土等 10 大类, 30 个亚类, 53 个土属,110 多个土种。 郑州市在植物区系划分上 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跨 2 个植被区。京广铁路以东属豫东平原栽培作物植被区,京广铁路以西属豫西山地、丘陵、台地落叶阔叶林植被区。 郑州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棉花等。土特产品有新密金银花,新郑大枣,荥阳柿子,中牟大蒜、西瓜、花生,河阴石榴,登封烟草,郑州月季等。 郑州地区动物区系属于华北动物区系,西部山地丘陵区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森林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有白肩雕、金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2 种,有大鲵、大天鹅、小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40 种,其中白鹳、大天鹅、小天鹅等水 生鸟类集中或零星分布在郑州市的 河流、 山区、丘陵和平原 的部分地区 。 本项目所在区域天然植被残存较少,已为人工植被所替代。 5、 矿产资源 郑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 34 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其中煤炭储量达 50 亿吨,居全省第一位;耐火粘土品种齐 14 全,储量达 1.08 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 50%;铝土储量 1 亿余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行政区划、人口及面积 郑州市辖 6 个 市辖区,代管 5 个县级市、 1 个 县 :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上街区、管城回族区,巩义市、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另设省级新区郑州新区(含郑东新区)、 1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 2011 年,全市常住人口 885.7 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 437.4 万,市区非农人口220.85 万人,人口密度 1189.47 人 /平方千米。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金水区是河南省会郑州的中心城区,因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水河流经辖区而得名。地理位置为东经 11340 11347 北纬 3050 3457。南北长 21.5km,东西宽 17.7km,辖区总面积 242.2km2,其中城区面积 69km2,辖 2 个镇、 15 个街道,常住人口 113.3 万,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城区之一。 2、经济结构 近几年,郑州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铝、食品、汽车、纺织四大支柱产业渐现竞争力。 2012 年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 4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0%;人均生产总值 4.9 万元,增长 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4.6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2269.9 亿元,增长 15.1%;第三产业增加值 1605.5 亿元,增长 1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 54.0 42.9 调整为 3.1: 56.7: 40.2。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 2408.0 亿元,增长13.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60.2%。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66.4%,比上年提高 4.7个百分点。 3、交通运输 郑州市交通、通讯发达,处于中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陇海、京广铁路在这里交汇, 107、 310 国道,京珠、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机场的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 30 多个城市通航。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 ,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 1 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封关直通国外。邮政电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 郑州 已经成为一个铁路、公路、航空、邮 15 电通信兼具的综合性重要交通通讯枢纽。 4、 教育与文化 郑州市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 4729 所,在校学生 182.71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20 所,在校学生 7.06 万人;普通中专 52 所,普通高中 71 所,在校学生 4.60 万人;普通初中 362 所,在校学生 28.01 万人;职业中学 70 所,在校学生 6.18 万人;小学1975 所,在校学生 83.85 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学校 2167 所,在校学生 43.08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1 所,在校学生 1132 人。市区内有包括郑州大学在内的多所省级高等院校,教育文化事业比较发达。 5、 文物及风景名胜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 1400 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6 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 44 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 天下第一名刹 ” 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 郑州周 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著名历史人物列子、子产、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就出生在郑州。 本项目评价区域内 尚未发现 重要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等。 16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项目所在地应为二类功能区 , 环境空气质量 应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根据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公布的 2014 年 4月 21 日 郑州市四十七中(项目区西南约 3.7km) 环境现状结果,郑州市环境空气中 SO2日均浓度平均值为 49g/m3, PM2.5 日均浓度平均值为 142g/m3, PM10 日均浓度平均值为165g/m3, 除 SO2 外,其 日均浓度均 不 符合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空气环境质量 一般 。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不设施工营地,工人生活依托周边民房,周边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贾鲁河。本次环评引用河南省环保厅网站地表水监测 2014 年第 9 周( 2014 年 02 月 24 日 2014 年 03 月 02 日) 2014 年第 12 周( 2014 年 03 月 17 日 2014 年 03 月 23 日)出境断面监测通报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监测数据作为评价依据,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统计见 表 9。 表 9 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常规监测数据统计结果 河流 断面 项目因子 COD 氨氮 贾鲁河 中牟陈桥处 周均值( mg/L) 第 9 周 48.3 8.66 第 10 周 49.6 10.3 第 11 周 50.9 9.29 第 12 周 47.4 6.10 标准 30 1.5 由表 9 监测结果可知,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处水质达 不到类水质标准,监测因子中氨氮和化学需氧量超标都很严重。水质监测数据表明贾鲁河为劣 V 类水体,主要是由于其接纳郑州市区各河道汇入的生活、生产废水及雨水排泄,导致贾鲁河水质较差。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要求,本项目声环境现状 监测 涉及了公路 17 沿线两侧 200m 范围内代表性敏感点, 沿线主要敏感点及监测布点见表 10, 敏感点分布图见附图 3, 监测 结果 见 表 11,监测报告见附件 4。 表 10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 敏感点 方位 距离 监测点位 阳光新城 北侧 180m 设 1 个监测点 天裕 小区 南侧 20m 距道路边界 20m、 70m,第一排建筑物 3 层、7 层、 12 层、 18 层、 24 层处各设 1 个监测点 非常国际 南侧 120m 设 1 个监测点 宏都花园 南侧 15m 线路南侧第一排设 1 个监测点位 西关虎屯新区 南侧 30m 临路第一排设 1 个监测点 恒美商务 南侧 30m 设 1 个监测点位 金水区城市规划局 北侧 15m 设 1 个监测点位 正弘蓝堡湾 南侧 40m 第一排设 1 个监测点 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学生公寓 南侧 25m 第一排设 1 个监测点位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 北侧 25m 主办公 楼前设一个监测点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 南侧 20m 设一个监测点 河南农大第三生活区 南侧 110m 设 1 个监测点 河南省中医院 北侧 20m 设 1 个监测点 天明森林国际公寓 北侧 30m 设一个监测点 同乐社区北区 北侧 10m 设 1 个监测点 富田丽景花园 西南 77m 设 1 个监测点 18 表 11 项目区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 Leq) dB(A) 监测点位 2014 年 4 月 9 日 2014 年 4 月 10 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阳光新城 52.4 41.2 52.7 41.5 天裕小区临路 1 层 52.5 41.4 52.6 41.5 天裕小区临路 3 层 52.6 41.5 52.8 41.8 天裕小区临路 7 层 52.6 41.9 52.9 42.1 天裕小区临路 12 层 50.1 40.9 51.5 41.2 天裕小区临路 18 层 50.1 40.8 51.2 41.0 天裕小区临路 24 层 50.1 40.8 51.2 41.0 天裕小区距道路红线 70m 处 51.2 41.3 51.5 41.5 非常国际 51.2 41.2 51.5 41.3 宏都花园 52.3 41.7 52.3 42.0 西关虎屯新区 52.5 41.3 52.7 41.5 恒美商务 52.4 41.3 52.6 41.5 金水区城市规划局 52.5 42.1 52.7 42.2 正弘蓝堡湾 51.4 41.2 51.6 41.5 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学生公寓 51.3 41.2 51.5 41.3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 51.3 42.3 51.8 42.5 郑州轻工业学院 51.2 42.2 51.6 42.6 河南农业大学第三生活区 50.8 41.2 50.9 41.3 河南 省中医院 52.8 42.2 53.2 42.5 天明森林国际公寓 52.4 42.5 52.6 42.8 同乐社区北区 52.6 42.5 52.8 42.6 富田丽景花园 52.4 42.3 52.7 42.5 表 11 得知, 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 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内现状主要为 城市建成区 ,人工种植等因素干扰较多,基本上没有野生植被及大型的野生动物,没有国家或省级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调查沿线范围内各 种群落类型交替连接,多为 城市绿化, 物种数量较少、多样性较贫乏;但由于人工的有效管理及能量补充,整个系统可以得到较稳定的维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19 评价区范围内无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郑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2011 年),东风路为城市主干道,则东风路(南阳路 文化路)道路工程 4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