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13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13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XX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13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XX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13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XX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13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XX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13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 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9 环境质量状况 . 12 评价适用标准 .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2 环境影响分析 . 23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32 结论与建议 . 33 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项目路径走向图 附图 3:项目沿线环境现状照片 附图 4:区域综合水文地质图(1:200000) 附件: 附件 1:委托书 附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 3:关于本工程立项的批复 附表: 附表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1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 建设单位 钦州市开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傅英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钦州市永福西大街 12 号国土资源大厦三楼 联系电话 * 传真 / 邮政编码 535000 建设地点 钦州市主城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钦市发改投 201450 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管道工程建筑 E4852管线长度(m ) 17890 绿化面积 ( m2) / 总投资 (万元) 13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4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3.46%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3 月 2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近年来,钦州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大批道路、居民小区、办公设施相继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为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通信需求,钦州市开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申请专项资金加快钦州市城市综合弱电管网建设,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通信需求。为保证城市中心及主要景观区域美观,市政府要求这些区域的线路埋地敷设。因此,政府在修建城市规划道路时,应同时考虑配套修建管沟,以满足管线下地建设要求,避免重复建设。 当前,城区部分在建道路没有同时配套建设弱电管沟,造成城市规划部门要求线路走廊按架空线路设计,导致这些区域弱电建设滞后,已严重影响到城区的通信需求。新建的道路必须同时建设管沟,为落实政府会议精神,在政道路建设时,配套建设电缆管沟,并在道路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中,要与通信管理相关负责人及时沟通联系,确保配套综合弱电管沟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因此弱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14 年 4 月,受钦州市开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人员到拟选场址做了细致的踏勘,并在基础资料的收集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钦州市钦南主城区内,共分为 13 条路段,全长 17890m。项目线路较长、范围较广,其中如下勒路(扬帆大道至富民路)、扬州街(安州大道至扬帆大道)、兴桂路(南珠东大街至金海湾东大街)等正在施工建设。项目沿线主要分布有沿街商铺及居住小区,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沿线分布有钦州市行政中心办公大楼,扬州街(安州大道至扬帆大道)沿线分布有钦州市第三中学等。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路径走向图见附图 2,项目沿线环境现状照片见附图 3。 3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3、工程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投资 1300 万元,建设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共 17890m,主要包括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东升街(扬帆大道至站前路)、鸿亭街(扬帆大道至富民路)、鸿亭街(富民路至环城东路)、下勒路(扬帆大道至富民路)、府前路(东升街至下勒路)、永福东大街(扬帆大道至环城东路) 、扬帆大道(坭兴街至红日街)、扬州街(安州大道至扬帆大道)、金海湾东大街(安州大道至扬帆大道) 、金海湾东大街(望州南路至进港公路)、兴桂路(南珠东大街至金海湾东大街)、坭兴陶产业园区规划 7 路等道路沿线的弱电管沟的土方开挖与回填、市政管沟土建及安装等电缆下地相关配套工程。 本项目弱电管网分为主干弱电通信管、次干弱电通信管和分支弱电通信管。 主干弱电通信管:包含永福东大街、扬帆大道、金海湾东大街及兴桂路等四条道路,线路敷设 1 根九孔栅格管、1 根四孔格栅管、6 根七孔梅花管。布置形式:道路两侧均为商业、办公、金融等信息高密区时,采用双侧布置;道路仅一侧为道商业、办公、金融等信息高密区时,采用单侧布置,并且布置在信息量较大的一侧。 次干弱电通信管:包含东升街、鸿亭街、扬州街及坭兴陶产业园区规划 7 路等四条道路,线路敷设 1 根九孔栅格管、1 根四孔格栅管、4 根七孔梅花管。布置形式:道路两侧均为商业、办公、金融等信息高密区时,采用双侧布置;道路仅一侧为道商业、办公、金融等信息高密区时,采用单侧布置,并且布置在信息量较大的一侧。 分支弱电通信管:包含红日街、下勒路及府前路等三条道路,线路敷设 1 根九孔栅格管、4 根七孔梅花管。布置形式:采用单侧布置,布置在信息量较大的一侧。 表 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九孔格栅管 m 14719 2 四孔格栅管 m 13555 3 七孔梅花管 m 75530 4 110PE 管 m 29170 5 125 镀锌钢管 m 7037 6 直通人孔井 座 78 内空 1200mm1600mm 7 三通人孔井 座 123 内空 1200mm2400mm 8 四通人孔井 座 52 内空 1200mm2400mm 9 总投资 万元 1300 10 施工期 月 8 4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4、工程设计 4.1 管线横断面布置 4.1.1 布置原则 (1)通信管道要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要符合相关规定。 (2)通信管道要求选择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定型道路上,不宜在规划未定、道路土壤尚未夯实,土质为流沙及其他尚不稳定土质的地方以及流砂、翻浆、洪峰口、滑波的地带铺设管道。不宜重叠在其它管线上面。 (3)通信管道路由在钦州市主城区内未见有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如实施建设时发现有此情况,通信管道必须要与腐蚀地带保持安全距离,并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4)重视通信管道横穿道路时的路由。经实践证明大约 300m 左右设一处横穿管孔较为适应多家弱电运营商的业务技术要求。 (5)通信管道与铁道及有轨电车道的交越角不小于 60。交越时,与道岔及回归线的距离不小于 3m。与轨电车道或电气铁道交越处如采用钢管时,要有安全措施。 4.1.2 电缆沟管布置方案 (1)管线横断面布置 项目各道路管线布设管孔按管线等级划分为主干管、次干管及分支管三个等级。其布置如下图: 图1 主干管管道横断面图 5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图2 次干管管道横断面图 图3 分支管管道横断面图 (2)管道埋设深度 本工程管道埋设深度要求不小于 0.7m。 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小于 0.40m, 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小于 0.3m;管道铺设要求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馆内的地下水流向人孔。管道坡度为 34,不得小于 2.5;如道路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对于未作包封的管道,必须在铺管后经回填细土与塑6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管平齐,铺洒 0.03m 厚的黄砂,盖在塑管上方,再采取红砖铺垫方式予以标识,其中l 孔管采取竖铺每米 4 块砖,24 孔管采取横铺砖每米 8 块砖,也可在距管顶垂直上方 300mm 处敷设“ 下有电缆” 的塑料标识带,遇到动土时给以警告。 (3)弱电通信管道弯曲与段长要求 管道段长按人(手)孔位置而定,在直线路由上尽量延长管道段长,但段长最大不得超过 120m。每段管道按直线铺设,如遇道路弯 曲或需绕越地上、地下障碍物,且在弯曲点设置人(手)孔而管道段又太短时,可建弯管道。弯管道段长应小于直线管道最大允许段长。管道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10m。弯管道中心夹角应尽量大。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 ”形弯)或弯曲部分的中心夹角小于 90的弯管道(即“U ”形弯)。 5、项目实施条件 (1)施工环境条件 本项目场地建设现状主要为城市主次干道及街道的人行道下,地形完整,场地稳定,施工条件良好。 (2)供水条件 本项目建设过程用水量主要用于制作和养护混凝土构件、搅拌水泥砂浆、清洗材料和构件、清洗施工车辆、防尘、生活、消防、绿化等。本项目所在地在钦州市主城区,钦州市政供水量和水压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3)供电条件 施工期间,本工程用电负荷较小,项目供电可由市政电网接入提供,可满足需求。(4)施工材料及运输条件 本项目所需材料均采用汽车运输。水泥、管材等可直接从钦州市区市场购买,砂、水泥、钢筋等就近建筑材料市场购买,可满足工程需要。 6、工期安排 本工程施工期为 8 个月,预计 2014 年 7 月动工建设,2015 年 2 月底完成施工,于 2015 年 2 月完成竣工验收。 7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7、环保投资 本项目主要为施工期的环保投资,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 2。 表 2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投资项目 投资(万元) 1 施工期隔声减振措施 4 2 施工期设置围护结构 5 3 施工期洒水降尘措施 3 4 运输车辆进城市道路前冲洗费用 2 5 材料运输车辆覆盖篷布 3 6 施工期临时垃圾堆放场设置及清运 7 水土保持 20 8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及评估、环境监测以及环保设施验收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费 5 合计 45 项目环保投资 45 万元,占总投资额 1300 万元的 3.46%。这部分资金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非污染型项目,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沿线大部分道路均已建成通车,少数道路正在施工建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为施工道路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和已运营的道路来往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扬尘、噪声等。道路施工过程均采取相关环保措施,使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运营的道路路况良好,且道路沿线绿化较好,来往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扬尘、噪声等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周边多为小区住宅、商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环境状况良好。 8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陆地总面积 10843km2,海岸线长 520.8km,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105510909 12,北纬 21345222 28 01。 钦州城区离南宁市 119km,距北海市 100km,距防城港市 65km。市区规划面积 258km2,已建成面积 32km2,占规划面积的 12.4%。 2、地形、地貌、地质特征 钦州市属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峦起伏延绵交错。地貌类型由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呈有规律分布。本项目沿线地势平坦,起伏不大。3、气候、气象 钦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时数为 1800h 左右,年平均气温 2123。钦州市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 1314,极端最低气温为 0,无霜期在 350 天以上;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829,极端最高气温为 38.8。年平均主导风向为北风,频率为 21%。多年平均风速 2.6m/s,极大风速 30.0 m/s。 4、水文 (1)地表水 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钦江。全长 179 km,流域面积 2457km2。其中钦州境内河长90.4 km,流域面积 851 km2。在钦州市境内,流域面积 50 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青塘河、沙埠江、大水沟 3 条。据在钦江青年水闸的观测,钦江多年平均流量为 64.37 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20.3 亿 m3,年径流深为 900 mm。因受降水变化不均的影响,流量的年内变化较大。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22 kg/m3,年输沙量 46.5 万吨,侵蚀模数为 199t/km2。 (2)地下水 根据区域综合水文地质图(见附图 4)显示,项目所在区域地层岩性为砂、砂砾、9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亚砂土,地下水为松散孔隙水,钻孔涌水量 2.040-618.0t/d,泉流量 0.039-12.29L/s,水量贫乏至中等。水质为Cl-Na 、 HCO3Cl-CaNa型水, PH值 5.60-7.06,总硬度 0.42-7.56德度,矿化度 0.0170.309g/L。 5、生物多样性 钦州市天然植被分区属桂南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区,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多样性,大致分为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矮带等 5 大类型。植被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钦州市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一向居野生动物的首位。现存鸟类有 16 目 42 科 153 种。主要有麻雀、斑鸠、鹧鸪、鹌鹑、水鸭等。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蟾蜍等。爬行动物以蛇类为最多,还有乌龟、鳖等。由于滥捉,爬行动物大为减少,有些濒临绝迹。此外,还有昆虫类及其他动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及人口 钦州市现辖灵山、浦北两县、钦南、钦北两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0843km2,陆地总面积 1.08 万km2,海岸线 520.81km。至 2013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 396.5 万人,总户数为 97.1 万户,其中非农业户口 43.3 万户,占 44.6%。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 216.6 万人,占 54.6%。 2、社会经济结构 2013 年经过强化经济目标责任管理,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指标增速止降回升、稳步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753.74 亿元,增长 7.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36.6 亿元,增长 3.6%;农林牧副渔业产值 291.72 亿元,增长 4.6%;固定资产投资 559 亿元,增长 35%;财政收入 136.1 亿元,下降 2.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44.9 亿元,增长 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8.8 亿元,增长 13.2%;外贸进出口总额 35.3 亿美元,下降 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95 元,增长 9.7%;农民人均纯收入 8054 元,增长 12.8%。 3、科教文卫 2013 年,钦州市加大资金投入,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任务,全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107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10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算支出的 82%,进一步解决上学、看病、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全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就业创业兴业扩大,社会保障面扩大。 3、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 2013 年钦州市加强港口内联外通建设,亿吨大港加快建成。重大港口工程加快建设: 30 万吨级油码头完成水工工程,基本建成新天德 7 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大榄坪北13#泊位,国投煤炭码头、永鑫散杂货码头等加快施工,30 万吨级支航道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出海通边大通道进一步形成:六景至钦州港、钦州至崇左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南宁至钦州、钦州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三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黎塘至钦州铁路复线改造完成铺轨工程,连接港口与周边城市、腹地的快速通达集疏运网络进一步完善。钦州至灵山一级公路、南宁伶俐至灵山陆屋二级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南宁至钦州二级公路改扩建、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钦州段等前期工作加快。港口辐射服务能力提升:新开通钦州港至台湾高雄、营口、宁波、珠海等班轮航线,太平船务西非二线、新海丰泰国越南韩国直航线加挂钦州港,内外贸直航航线达到 17 条,港口航运网络向世界延伸。拓展了钦州港与昆明、成都等腹地城市的海铁联运业务。研究制订促进口岸大通关的政策措施,建成勒沟作业区监管设施,钦州港口岸联检大楼等加快建设,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港口吞吐量 6035 万吨,增长 7.3%,其中集装箱吞吐量 60.1 万标箱,增长 26.9%。 评价区域内无风景名胜及文化古迹,无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11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 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3 年,钦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内,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 1.20,年度城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2013 年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的天数 365 天,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为 98.4%,其中空气质量达优的天数为 144 天,达良的天数为 215 天,轻微污染的天数是 6 天。日报API(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 18122。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本项目位于钦州市主城区,沿线主要为小区住宅、商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状况 根据 2013 年钦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1)年度水质评价 2013 年,钦江的白坟江、青年水闸、横丰、大风江的高塘、茅岭江的茅岭大桥等 5 个断面的各污染物年均值均能达到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水质标准,其中青年水闸断面达到类水质标准。全市年度水质达标率为 100%,年度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 100%。钦江水质评价为优,大风江、茅岭江水质评价为良好。 (2)月度水质评价 从每期监测结果看,全市 5 个监测断面 12 个月度的水质达标率范围为 80%100%,其中 3、7、8 月份分别出现 1 次超标,超标断面为横丰和茅岭大桥,超标项目为溶解氧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3、声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 2013 年钦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1)城市区域声环境 2013 年钦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值为 55.2 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三级,12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为一般;城市区域声环境夜间平均值为 46.4 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为一般。 (2)道路交通声环境 2013 年钦州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值为 66.7 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一级,评价为好;道路交通声环境夜间平均值为 60.5 分贝,噪声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为一般。 项目沿线区域现状为城市区域,沿线无大的噪声源,主要以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为主,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4、生态环境现状 (1)动植物现状 项目位于钦州市主城区,场址现状为城市主次干道及人行道下,无原生植被的存在。本项目所在区域附近主要为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生态体系,评价区是一个人工环境为主的区域,带有人类长期干扰的痕迹,区域内植被主要为沿线道路绿化带,植被覆盖率一般,生态环境一般。总的来说,评价区的群落外貌和结构比较简单,植被类型较少,现存的野生动物主要是一些小型常见的动物,如鸟类、蛇类、鼠类、昆虫类等,没有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动物分布,也没有珍稀濒危植物、动物分布。 项目周边 200m 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不属于敏感区。 (2)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 2000 年广西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面积统计资料显示,钦州市钦南区水土流失面积为 56.71km2。钦南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 为主,水力侵蚀面积为39.38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 19.59 km2,中度侵蚀面积 10.03 km2,强度侵蚀 9.39 km2,极强度侵蚀 0.37 km2,风力侵蚀(轻度) 0.85 km2,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侵蚀面积 16.48 km2。详细情况见表 4。 表 4 钦州市钦南区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 km2 水力侵蚀 区域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 剧烈 小计 风力侵蚀 工程侵蚀 合计 钦南区 19.59 10.03 9.39 0.37 0 39.38 0.85 16.48 56.71比例(%) 34.54 17.69 16.56 0.65 0 69.44 1.5 29.06 100 13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040 号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分区的通知,钦州市钦南区是广西水土保持的重点监督区。按土壤侵蚀分类(SL190-96)分级标准,水土流失为轻度侵蚀,侵蚀类型属水力侵蚀,土壤容许流失量为 500t/km2a,主要是因植被的破坏而导致了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发展,造成侵蚀土体裸露。 钦北区水土流失现状 据 2000 年遥感调查,钦北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124.96km2,占土地总面积 5.74%,其中轻度流失 82.52km2,占 49.75%。年均流失量 109.3 万t 。具体详见表 5。 表 5 钦州市钦南区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 km2容许值 流失情况 流失面积(km2) 占总面积比例(% ) 占流失比例(% )侵蚀模数(t/km2.a) 轻度流失 82.52 3.79 66.04 中度流失 28.81 1.32 23.55 强度流失 7.65 0.35 6.12 极强度流失 1.75 0.08 1.4 剧烈流失 0.06 - 工程侵蚀 4.17 0.19 500 合计 124.96 1 1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 2000 年 8 月 24 日发布的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桂政发200040 号),钦北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14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根据现场踏勘,评价范围内无国家级、自治区级濒危动、植物及特殊栖息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敏感区域及目标,故不属于特殊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和项目周围的环境特征,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大气环境:满足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 声环境:满足 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区域满足 4a 类标准。 地表水:满足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地下水:满足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 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主要为沿线分布的居民住宅及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 6: 表 6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 保护目标名称 相对项目位置 基本情况 居民住宅 沿线 5200m 约 5000 户 钦州市行政中心办公大楼 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沿线 5m 约 300 人 钦州市第三中学 扬州街(安州大道至扬帆大道)沿线 5m 约 10000 人 15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环发20001 号)”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 7。 表 7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 SO2NO2TSP PM10年平均 0.06 0.08 0.20 0.10 日平均 0.15 0.120.30 0.15 小时平均 0.50 0.24 2. 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下水质执行 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详见表 8、9。表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单位:mg/L ( pH 值:无量纲) 水质标准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氨氮 类 69 5 6 20 4 1.0 表 9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单位:mg/L ( pH 值:无量纲) 项 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铜 锌 砷 镉 铅 Cr6+类标准 6.5 8.5 3.0 1.0 1.0 0.05 0.01 0.05 0.053. 声学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城市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 类标准,详见表 10。 表 10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一览表 单位:dB ( 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2类 60 50 4a类 70 55 16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排放标准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详见表 11。 表 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限值表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污染物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2. 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中的三级标准, NH3-N参考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 1 相关排放标准,详见表 12。 表 12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览表 单位:mg/L 污染物指标 CODCrBOD5SS NH3-N 三级排放标准限值 500 300 400 453. 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关标准,详见表 13。 表 1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时间段 昼间 夜间 标准值 70 55 4. 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执行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 总量 控制 指标 无 17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管沟土方开挖及回填、强弱电管沟土建及安装等工程。其中,土方工程包括管沟土方开挖、回填与夯实,管沟工程包括管沟砌体、混凝土构件及管线安装等。 项目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8图4 项目施工流程及污染物产生节点示意图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1、生态影响 本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土方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大气污染源 (1)扬尘 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建筑材料的装卸过程、施工垃圾的清理、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内行驶产生的扬尘以及在有风条件下由于场地地表裸露而产生的扬尘。本工程施工期扬尘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施工场地使用挖土机和推土机进行堆填、土方搬运、倾倒等过程中将有少施工准备 管沟土方开挖管沟砌体、混凝土构件制作 土方回填、夯实 竣工验收 扬尘、噪声、废水、固废、水土流失 废水、噪声、固废扬尘、噪声、废水、固废、水土流失 投入运营管线安装 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量泥土从地面、施工机械、土堆中飞扬进入环境空气中,影响范围受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 施工期间运输土石方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将有少量泥石洒落进入空气中,另外车辆在通过未铺衬路面或落有较多尘土的路面时,将产生路面二次扬尘。 土石方、施工垃圾露天堆放场地和暴露松散土壤的工作面,受风吹时,表面侵蚀随风飞扬进入空气。 施工扬尘产生量的影响因素是: 土壤的含水量,含水量高的材料不易飞扬; 土壤的粒径大小,颗粒大的物料不易飞扬,参考相关资料可知,土壤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大概是粒径大于 0.1 mm 的占 76%左右,粒径在 0.050.10 mm 的占 15%左右,粒径在 0.030.05 mm 的占 5%左右,粒径小于 0.03 mm 的占 4%左右,在没有风力的作用下,粒径小于 0.015 mm 的颗粒能够飞扬,当风速为 35 m/s 时,粒径为0.0150.030 mm 的颗粒也会被风吹扬; 气候条件,风速大,湿度小易产生扬尘,当风速大于 3 m/s 时会有风扬尘产生;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运行速度对扬尘的产生量也很明显,速度高,扬尘产生量大。 (2)焊接废气 钢材焊接过程中将产生烟尘,烟尘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中主要污染物为氧化锰、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等。 (3)施工机械尾气 施工期各种工程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车和物料运输汽车等)排放一定量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CmHn等。 3、水污染源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雨水冲刷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1)雨水冲刷废水 项目施工均在人行道上,开挖量少,无施工车辆和工具冲洗水等施工废水产生,主要为雨水冲刷废水。物料堆场和裸露地表在雨天受雨水冲刷将产生含泥污水。堆放的土石方、开挖或填方的地块未能及时防护被雨水冲刷后形成含有大量泥沙颗粒物的19钦州市红日街(扬帆大道至东升街)等 13 条路段弱电管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地表径流,被雨水冲刷后随地表径流流入附近水体,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污染,主要的污染物为 SS。土方挖掘时的侵入水,水量与地质和天气状况情况有关,主要污染因子是 SS,其排放量均难以估算 (2)生活污水 施工工人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 BOD5、 SS和动植物油等,污染物浓度较低且排放量小。参照相关资料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一般为 50100L/pd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工地人员取 50 L/pd计算,污水排放系数取 0.8。按高峰期施工人数50 人考虑,施工期为 8 个月,则施工期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480 m3。经类比调查其他施工工地的生活污水情况,估算本项目施工项目生活污水源强见表 14。 表 14 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源强情况 项 目 CODCrBOD5SS NH3-N 处理前污染物浓度(mg/L) 300 180 200 30 产生量(t) 0.144 0.086 0.096 0.014 4、噪声污染源 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分为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这些施工噪声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 1m 处的噪声值在 85107dB(A )左右。主要施工机械源强见表 15。 表 15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一览表 设备名称 噪声强度dB(A) 设备名称 噪声强度dB(A) 挖掘机 89 运输汽车 85 装载机 107 平地机 90 推土机 85 搅拌机 100 注:距离设备 1m 处 5、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弃土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本项目管沟砌体、混凝土构件制作等过程将产生少量建筑垃圾,其中有部分可以再生利用,其它不能再利用的废渣等运至指定地点倾倒。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标段合同中应含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制约条款,只要处理措施具体落实,不任2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